中药化学执业药师考前辅导(终审稿)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化学复习资料

前言一、考情分析1.中药专业知识二: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2.中药鉴定学与中药化学是6:4,中药鉴定学60%,中药化学40%。
3.中药化学:A型题16道题,每小题1分,共16分;B型题32题,每小题0.5分,共16分;X型题8道题,每小题1分,共8分。
二、绪论1.概念:中药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伦理与方法研究中药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
2.主要内容:结构类型、物理化学性质、提取分离方法及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
三、学习方法1.以总论为基础:以总论为基础,学习好总论的知识,灵活运用总论的知识,去解决各类化学成分的实际问题,在复习、考试的时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紧抓化学结构,以化学结构为核心:掌握不同化合物化学结构特点。
3.学习主线:化学结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
4.以理解、记忆、融会贯通为最主要的学习方法。
5.先粗后细、先干后叶、先面后点。
6.学习教材—→完成习题—→复习教材。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绪论1.有效成分:与药效有关的成分;2.无效成分:与药效无关的成分。
第二节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重点)一、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一)提取概念:采用一种方法,使中药里面有效的成分与无效的成分分开。
(二)提取方法:1.溶剂提取法:选择一个适当的溶剂将中药里面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
(1)常用提取溶剂:石油醚、正己烷、环己烷、苯、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乙醇、甲醇、水。
(极性小→极性大)(2)提取溶剂的特殊性质:石油醚:是混合型的物质;氯仿:比重大于水;乙醚:沸点很低;正丁醇:沸点大于水。
①亲脂型溶剂与亲水型溶剂:石油醚、正己烷、环己烷、苯、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与水混合之后会分层,称为亲脂型溶剂;丙酮、乙醇、甲醇与水混合之后不分层,称为亲水型溶剂。
②不同溶剂的符号。
(3)选择溶剂:不同成分因为分子结构的差异,所表现出的极性不一样,在提取不同级性成分的时候,对溶剂的要求也不一样。
1)物质极性大小原则:①含C越多,极性越小;含O越多,极性越大。
2024年执业药师之中药学专业一考前冲刺练习题包括详细解答

2024年执业药师之中药学专业一考前冲刺练习题包括详细解答单选题(共20题)1. 除另外有规定外,以可可豆脂为基质的栓剂的融变时限是()除另外有规定外,以可可豆脂为基质的栓剂的融变时限是()A.30minB.60minC.90minD.120minE.不检查【答案】 A2. 三氯叔丁醇可在眼用液体制剂中用作三氯叔丁醇可在眼用液体制剂中用作A.抑菌剂B.黏度调节剂C.渗透压调节剂D.pH值调节剂E.增溶剂【答案】 A3. 水解反应后可变为绿色的是水解反应后可变为绿色的是A.黄芩苷B.木犀草素C.大豆素D.杜鹃素E.金丝桃苷【答案】 A4. 切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的橡胶丝相连,气微,味稍苦的饮片是切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的橡胶丝相连,气微,味稍苦的饮片是A.肉桂B.杜仲C.白鲜皮D.秦皮E.厚朴【答案】 B5. 某药店出售的"金钱草",其茎呈圆柱形;密被黄色伸展的短柔毛;质稍脆,断面中部有髓。
叶互生,小叶1或3。
气微香,味微甘。
某药店出售的"金钱草",其茎呈圆柱形;密被黄色伸展的短柔毛;质稍脆,断面中部有髓。
叶互生,小叶1或3。
气微香,味微甘。
A.浙江B.四川C.云南D.湖北E.贵州【答案】 B6. 上述哪项不是寒证动物机体出现的变化上述哪项不是寒证动物机体出现的变化A.血清TSH含量降低B.肾上腺皮质对ACTH反应速度加快C.基础体温降低D.延长动情周期E.促黄体生成素释放减少【答案】 B7. 滑石滑石A.主要含有的化学成分是硫化汞B.主要含有的化学成分是含水硅酸镁C.主要含有的化学成分是含水硫酸钙D.主要含有的化学成分是二硫化二砷E.主要含有的化学成分是碳酸锌【答案】 B8. 海马具有的性状鉴别特征是海马具有的性状鉴别特征是A.方胜纹B.乌金衣C.通天眼D.瓦楞身E.白颈【答案】 D9. 除哪项外,均有抗血栓作用除哪项外,均有抗血栓作用A.丹参B.川芎C.延胡索D.枳实E.水蛭【答案】 D10. 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A.《神农本草经》B.《证类本草》C.《新修本草》D.《本草经集注》E.《本草纲目》【答案】 A11. 下列关于生物利用度的叙述,正确的是下列关于生物利用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药物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和程度B.可采用达峰浓度CC.药物在规定介质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D.药物体内转运的程度与速度E.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可以全面反应药物生物利用度【答案】 A12. 养阴清热,凉血生津宜用养阴清热,凉血生津宜用A.鲜地黄B.生地黄C.熟地黄D.生地炭E.熟地炭【答案】 B13. 《中国药典》规定,肿节风含量测定的指标成分是《中国药典》规定,肿节风含量测定的指标成分是A.异嗪皮啶B.阿魏酸C.莪术醇D.柴胡皂苷dE.葛根素【答案】 A14. (2017年真题)黄连抗菌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是()(2017年真题)黄连抗菌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是()A.番泻苷B.阿魏酸C.小檗碱D.单宁酸E.大黄素【答案】 C15. 槟榔的横断面特征是槟榔的横断面特征是A.菊花心B.车轮纹C.朱砂点D.大理石样花纹E.云锦状花纹【答案】 D16. 二氢黄酮在碱液中变为橙黄色是由于转变成了下列何种产物二氢黄酮在碱液中变为橙黄色是由于转变成了下列何种产物A.黄铜B.二氢黄酮醇C.查尔酮D.异黄酮E.橙酮【答案】 C17. 晶型多为立方体,表面亮淡黄色,有金属光泽的药材是晶型多为立方体,表面亮淡黄色,有金属光泽的药材是A.朱砂B.自然铜C.雄黄D.炉甘石E.石膏【答案】 B18. 《中国药典》收载的生脉饮为口服液,其处方由红参、麦冬和五味子组成。
中药化学执业药师考前辅导-

②分离难易与分离因子β分离因子β值用来表示分离的难易。分离因子β定义为 A、B两种溶质在同一溶剂系统中分配系数的比值。
即:
β= KA / KB (注:KA>KB)
一般,β≥100,仅作一次简单萃取就可实现基本分离;但100>β≥10,则须萃
取10~12次;β≤2时,要想实现基本分离,须作100次以上萃取才能完成;β≌
《中药化学执业药师考前辅导》
主 编 宋少江 副主编 徐绥绪 编者 张梅 董淑华
第一章
总论
【学习要点】
1.掌握有效成分常用提取方法及特点:溶剂提取法(包括浸 渍法、渗漉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连续回流提取法等)、 水蒸气蒸馏法、升华法等。 2.掌握有效成分常用分离纯化方法及特点:结晶法、两相溶 剂萃取法、各种柱色谱法(包括硅胶、氧化铝、聚酰胺谱、凝 胶柱色谱和大孔树脂吸附色谱等)。 3.熟悉透析法、膜过滤法和分馏法在中药化学成分分离中的 应用。 4.熟悉薄层色谱和纸色谱在中药化学成分鉴别中的应用。 5.了解有效成分结构研究中UV 、IR、MS、NMR等波谱方法的 含义、原理及应用。
(3)对酸性、碱性或两性有机化合物来说,常可通过加入 酸或碱以调节溶液的pH值,改变分子的存在状态(游离型 或离解型),从而改变溶解度而实现分离。例如,一些生物 碱类在用酸性水从药材中提出后,加碱调至碱性即可从水中 沉淀析出(酸/碱法)。
(4)酸性或碱性化合物还可通过加入某种沉淀试剂使之生 成水不溶性的盐类等沉淀析出。例如酸性化合物可作成钙盐、 钡盐、铅盐等;碱性化合物如生物碱等,则可作成苦味酸盐、 苦酮酸盐等有机酸盐或磷钼酸盐、磷钨酸盐、雷氏盐等无机 酸盐。得到的有机酸金属盐类(如铅盐)沉淀悬浮于水或含 水乙醇中,通入硫化氢气体进行复分解反应,使金属硫化物 沉淀后,即可回收得到纯化的游离的有机酸类化合物。
2020年执业药师中药学备考辅导

2020年执业药师中药学备考辅导一、了解大纲内容2017年中药二的大纲基本沿用了2015版大纲,几乎没有变化,如果是去年没有通过的学员,可以用原来的复习课本,无须再重新购置。
考试仍然是会体现以用定考的原则。
二、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很多学生为何时复习、如何安排复习计划而困惑。
下面,来说说时间安排。
复习时间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复习科目中药综合中药二中药一法规做题看书复习内容基础课基础课基础课基础课冲刺查漏补缺上表说明,中药二是需要中药综合的功底的,中医药文化内涵的体现在于综合,所以复习药二之前,必须先搞定药学综合。
三、中药二具体内容复习策略重点章节,重点突破;中药二中,重点章节是,解表药、清热药、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补虚药。
先易后难,我们先搞定小的章节,最后再搞定难的知识。
同时要注意的是,今年中药的功效主治依旧是考试的热点,希望大家重点注意。
四、中药二知识点记忆方法中药二的知识比较琐碎,也是执业药师考试中,最难的一门学科,容易混淆,大家需要运用多种记忆和学习方法:1.故事记忆法;2.场景设置记忆法;3.特殊字,特殊含义,归纳总结;4.谐音记忆法。
以上的记忆方法与技巧,在我教授的课程中,均有体现,大家可以借鉴。
当然,大家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
五、借助网校学习提高自我复习效率由于很多学生,知识功底比较薄弱,所以,不妨选择一些比较权威的网校课程的。
学会借力,借助网校课程的力量帮助我们短期内迅速提高复习效果,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呢?如今,互联网已经走进千家万户。
互联网不仅仅可以用来浏览新闻、玩游戏,看电影,它还可以用于学习。
最后,预祝所有参与2017年执业药师考试的考生们都顺利通过考试!。
执业中药师考前培训《中药化学》.ppt

4.熟悉薄层色谱和纸色谱在中药化学成分鉴别中的应 用。
5.了解有效成分结构研究中UV 、IR、MS、NMR等波谱 方法的含义、原理及应用。
第二节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 一、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
注意:在提取前,应对所用材料的基源(如动、植物的学名)、产 地、药用部位、采集时间与加工方法等进行考查,并系统查阅文献,以 充分了解和利用前人的经验。
学习方法
1.以总论为指导学习各论。 2.注意总结归纳,在掌握基本共同点的情况下, 分类记忆特殊点。 3.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并以《药典》作为基本学 习指导。 4.发挥想象力进行联想记忆。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绪论
1.什么是中药化学?(中药化学的概念) 中药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药中化
肪、大分子有机酸、亲脂性色素。 (以上不是绝对的,具体成分要具体分析。比如,
有的苷类化合物极性很小,有的苷元极性很大。)
【重点与难点提示】
一、有效成分常用提取方法及特点 (一)溶剂提取法
(1)浸渍法 定义:在常温或温热(60~80℃)条件下用适当的溶剂浸渍 药材,以溶出其中的有效成分的方法。 优点:简便,适用于成分遇热不稳定的或含大量淀粉、树胶、 果胶、粘液质的中药。 缺点:①出膏率低②以水为溶剂时,提取液易发霉变质
中药之所以能够防病治病,其物质基础在于所含的
有效成分。淀粉、树脂、叶绿素等一般被认为是无效成 分或者杂质。
3.中药化学研究的意义(注:本内容为第四节 中药化 学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作用和意义)
(1)阐明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探索中药防治疾病的 原理
(2)阐明中药复方配伍的原理 (3)改进中药制剂剂型、提高临床疗效 (4)控制中药及其制剂的质量 (5)提供中药炮制的现代科学依据 (6)开发新药、扩大药源 (7)结构修饰、合成新药
执业中药师中药化学考前冲刺2

第二章分离、精制一、结晶法需要掌握结晶溶剂选择的一般原则及判定结晶纯度的方法。
结晶溶剂选择的一般原则:对欲分离的成分热时溶解度大,冷时溶解度小;对杂质冷热都不溶或冷热都易溶。
沸点要适当,不宜过高或过低,如乙醚就不宜用。
判定结晶纯度的方法:理化性质均一(结晶形态和色泽);单一化合物熔点一致;固体化合物熔距≤ 2o C;TLC或PC展开呈单一斑点;HPLC或GC分析呈单峰。
单项选择题:判断单体化合物纯度的方法是:A.膜过滤法B.显色反应C.HPLCD.溶解度测定E.液液萃取[答疑编号181020101]『正确答案』C判定单体化合物纯度的方法是A.膜过滤法B.比旋光度测定法C.高效液相色谱法D.溶解度测定法E.液-液萃取法[答疑编号181020102]『正确答案』C二、沉淀法可通过4条途径实现:1)通过改变溶剂极性改变成分的溶解度。
常见的有水提醇沉法(水-醇法沉淀多糖、蛋白质)、醇提水沉法(醇-水法沉淀树脂、叶绿素)、醇提乙醚或丙酮沉淀法(醇-醚法、醇-丙酮法沉淀皂苷)等。
2)通过改变溶剂强度改变成分的溶解度。
使用较多的是盐析法,即在中药水提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无机盐,使某些水溶性成分溶解度降低而沉淀出来。
3)通过改变溶剂pH值改变成分的存在状态。
适用于酸性、碱性或两性亲脂性成分的分离。
如分离碱性成分的酸提碱沉法(酸-碱法)和分离酸性成分的碱提酸沉法(碱-酸性)。
4)通过加入某种试剂与欲分离成分生成难溶性的复合物或化合物。
具体方法与适用对象、范围如下:水提醇沉法:除去或分离多糖、蛋白质;醇提水沉法:除去树脂、叶绿素;醇提乙醚(丙酮)沉淀法:分离精制皂苷;铅盐沉淀法:是否含有邻二酚羟基的黄酮的分离;雷氏盐沉淀法:水溶性生物碱分离,如季铵碱;明胶沉淀法:鞣质的分离及去除;咖啡碱沉淀法:鞣质的分离及去除;乙醚沉淀法: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分离(将二者的混合物溶于少量氯仿,加入乙醚,沉淀出氧化苦参碱);等电点法:蛋白质、氨基酸的分离;单项选择题:用雷氏铵盐溶液沉淀生物碱的最佳条件是A.碱性水溶液B.酸性水溶液C.中性水溶液D.70%丙酮水溶液E.70%乙醇水溶液[答疑编号181020103]『正确答案』B三、液-液萃取法选择两种相互不能任意混溶的溶剂,通常一种为水,另一种为石油醚、乙醚、氯仿、乙酸乙酯或正丁醇等。
执业药师考试辅导药学基础知识1061

第六专题中药化学章节导读第一节生物碱概述生物碱的含义—是指来源于生物界(主要是植物界)的一类含氮有机化合物。
大多数有较复杂的环状结构,氮原子结合在环内;多数具有碱性,可以和酸成盐;大都具有特殊而显著的生理活性。
生物体内普遍存在在的含氮有机化合物,氨基酸、蛋白质、核酸、核苷酸及某些含氮维生素除外。
生物碱的存在形式多数以盐的形式存在(以有机酸盐为主,少数为无机酸盐);少数以游离形式存在(主要是一些碱性极弱的生物碱,如酰胺类生物碱);其他尚有以酯、苷及N→O化物的形式存在(乌头碱、氧化苦参碱)第二节生物碱的结构和分类1.按植物来源分类: 黄连生物碱、苦参生物碱2.按化学结构类型分类: 喹啉类生物碱、吲哚类生物碱等3.按生源途径和化学结构类型分类1.鸟氨酸系生物碱(1)吡咯烷类:水苏碱(益母草)四氢吡咯水苏碱(2)莨菪烷类:莨菪碱(洋金花)莨菪碱R基团(3)吡咯里西啶类:大叶千里光碱(千里光属)吡咯里西啶大叶千里光碱2.赖氨酸系生物碱蒎啶类:胡椒碱(胡椒)槟榔碱、槟榔次碱(槟榔)哌啶槟榔碱槟榔次碱喹诺里西啶类:苦参碱、氧化苦参碱(苦参)吲哚里西啶类:一叶楸碱(一叶楸)一叶楸碱3.苯丙氨酸和酪氨酸系生物碱(1)苯丙胺类:麻黄碱(麻黄)麻黄碱(伪麻黄碱)(2)异喹啉类小檗碱类:小檗碱(黄连、黄柏)原小檗碱类:元胡索乙素(元胡)苄基异喹啉类:罂粟碱(罂粟)厚朴碱(厚朴)罂粟碱双苄基异喹啉类:小檗胺(三棵针)汉防己甲素、乙素(防己)蝙蝠葛碱(北豆根)蝙蝠葛碱吗啡烷类:吗啡、可待因(罂粟)青风藤碱(青风藤)青风藤碱(3)苄基苯乙胺类:石蒜碱(石蒜)石蒜碱4.色氨酸系生物碱(1)简单吲哚类:靛青苷(蓼蓝)靛青苷(2)色胺吲哚类:吴茱萸碱(吴茱萸胺)(吴茱萸)吴茱萸碱(3)半萜吲哚:麦角新碱(麦角菌类)(4)单萜吲哚:利血平(萝芙木)、士的宁(番木鳖)利血平5.邻氨基苯甲酸系生物碱喹啉类:白鲜碱(白鲜皮)丫啶酮类:三油柑碱(鲍氏三油柑)6.组氨酸系生物碱咪唑类生物碱:毛果芸香碱(毛果芸香)7.萜类生物碱单萜类生物碱:龙胆碱(龙胆科)倍半萜类生物碱:石斛碱(石斛)二萜类生物碱:乌头碱(乌头、附子)三萜类生物碱:少龙胆碱石斛碱8.甾体类生物碱环常绿黄杨碱D(黄杨科)常见氮杂环类生物碱基本母核类型:第三节生物碱的性质1.性状形态:多呈结晶状态,有一定熔点;有的呈液态(小分子、无氧或氧呈酯键-----菸碱、槟榔碱)。
执业药师《中药化学》复习资料

执业药师《中药化学》复习资料
2015年执业药师《中药化学》精选复习资料
水溶性生物碱的分离
水溶性生物碱主要指季铵碱,常在提取脂溶性生物碱后的碱液中用沉淀法或溶剂法进行分离。
(一)沉淀法
利用水溶性生物碱可与生物碱沉淀试剂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复合物而从水中沉淀析出,与留在滤液中的水溶性杂质分离,以获得纯度较高的水溶性生物碱或其盐。
(二)溶剂法
利用水溶性生物碱能够溶于极性较大而又能与水分层的有机溶剂(如正丁醇、异戊醇或三氯甲烷一甲醇的.混合溶剂等)的性质,用这类溶剂与含水溶性生物碱的碱水液反复萃取,使水溶性生物碱与强亲水性的杂质得以分离。
含生物碱的中药黄连
黄连为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的根茎,为临床常用的重要中药。
黄连味苦性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
(一)黄连中主要生物碱及其化学结构
(二)小檗碱的理化性质
(三)小檗碱的鉴别反应
(四)小檗碱和甲基黄连碱的提取分离
(五)黄连生物碱的生物活性
(六)黄连生物碱在临床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化学执业药师考前辅导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第五章香豆素和木脂素【学习要点】1.掌握香豆素基本母核的结构特征和类型。
2.掌握香豆素的性状和溶解性。
3.掌握香豆素与碱作用及其对结构变化的影响。
4.掌握香豆素的提取分离方法。
5.掌握香豆素的物理性质、显色反应及应用,6.掌握秦皮、五味子中所含主要化合物基本特征。
7.熟悉简单香豆素的lHNMR谱特征。
8.熟悉木脂素的物理性质9.了解补骨脂和厚朴中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重点与难点提示】一、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及分类1.简单香豆素: 仅在苯环上有取代的香豆素。
大多数香豆素在7-位都有含氧官能团存在。
2.呋喃香豆素:香豆素核上的异戊烯基与邻位酚羟基环合成呋喃环者称为呋喃香豆素。
根据呋喃环连接位置又分为线型和角型。
3.吡喃香豆素:香豆素的C6或C8异戊烯基与邻酚羟基环合而成2,2-二甲基-α-吡喃环结构,形成吡喃香豆素。
根据吡喃环连接位置又分为线型和角型。
4.其他类:这类是指α-吡喃酮环上有取代基的香豆素类。
C3,C4上常有苯基、羟基、异戊烯基等取代。
二、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1.内酯性质香豆素的α-吡喃酮环具有α、β-不饱和内酯性质,在稀碱液中渐渐水解成黄色溶液,生成顺式邻羟桂皮酸的盐。
其盐的水溶液一经酸化即闭环恢复为内酯。
顺式邻羟桂皮酸不易游离存在,长时间碱液中放置或UV光照射,可转变为稳定的反式邻羟桂皮酸。
-提取时必须必须注意碱液浓度,并避免长时间加热,以防破坏内酯环。
2. 荧光性质: 羟基香豆素在紫外光下显示蓝色荧光,7-羟基香豆素加碱可使荧光转为绿色,一般香豆素遇碱荧光都增强。
7-羟基香豆素在C8位导入羟基,荧光消失。
3. 显色反应(1) 异羟肟酸铁反应:内酯的鉴别。
(2) 三氯化铁:酚羟基的鉴别。
(3) Gibb’s反应:要求有游离酚羟基且酚羟基对位无取代。
(4) Emerson反应:要求有游离酚羟基且酚羟基对位无取代。
三、香豆素类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1. 水蒸气蒸馏法:适用于小分子的香豆素,因其具有挥发性。
2. 碱溶酸沉法:利用内酯遇碱能皂化、加酸能恢复的性质分离香豆素。
3. 系统溶剂萃取:常用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丙酮、甲醇等溶剂依次萃取。
4. 色谱法:结构相似的香豆素多数情况下必须经色谱方法才能有效分离。
用硅胶或中性和酸性氧化铝。
四、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波谱特征,香豆素的1H-NMR特征:香豆素母核上的质子,由于受内酯羰基吸电子共轭效应的影响,C3、C6和C8的质子信号在较高场,C4、C5和C7上的在较低场。
简单香豆素H-3和H-4约在δ~化学位移单位和δ~化学位移单位之间,可见一对二重峰(J=)。
五、木脂素的结构类型及理化性质1.木脂素的基本结构类型木脂素是一类由苯丙素氧化聚合而成的天然产物,通常所指是其二聚物,少数是三聚物和四聚物。
组成木脂素的单体主要有四种:(1)桂皮酸,偶有桂皮醛 (2)桂皮醇 (3)丙烯苯 (4)烯丙苯木脂素可分为二类,一类由前二种单体组成,γ-碳原子氧化型的,称木脂素,如连翘苷、五味子素等。
另一类由后二种单体组成,γ-碳原子未氧化型的,称为新木脂素,如厚朴酚、和厚朴酚。
2.木脂素理化性质(1)木脂素多数呈无色结晶,但新木脂素不易结晶。
少数可升华,如去甲二氢愈创木酸。
(2)木脂素没有共同的特征反应,结构中有亚甲二氧基的木脂素可与变色酸-浓硫酸溶液反应呈紫色,如五味子果实中的木脂素。
【本章练习题】一. A 型题(单选)1. 加热时能溶于氢氧化钠水溶液的是A.香豆素B.萜类C.甾体皂苷D.四环三萜皂苷E. 五环三萜皂苷2. 下列化合物适合于碱溶酸沉淀法与其它成分分离的是A. 大黄酸的全甲基化B.大黄素甲醚羟基香豆素 D.季铵型生物碱 E.糖苷类3. 香豆素和木脂素的生合成途径是A. AA-MA途径B. MVA途径C. 桂皮酸途径D. 氨基酸途径E. 复合途径4. 下列哪种属于线型呋喃香豆素A.伞形香豆素B. 花椒内酯C. 白芷内酯D. 补骨内酯E. 邪蒿内酯 E. 仙鹤草内酯5. 香豆素类成分的母体通常为A. 5-羟基香豆素B. 7-羟基香豆素C. 5-甲氧基香豆素D. 7-甲氧基香豆素E. 5,7-二羟基香豆素6. 在碱液中最难水解的是A. 6-甲氧基香豆素B. 7-甲氧基香豆素C. 8-甲氧基香豆素D. 5-甲氧基香豆素E. 7-羟基香豆素7. 呋喃香豆素多在UV下显( )色荧光,通常以此检识香豆素A. 蓝色B. 绿色C. 黄色D. 紫色E. 橙色8. 具有治疗痢疾功效的中药是A. 补骨脂B. 厚朴C. 秦皮D. 丹参E. 黄芩9. 五味子素属于A. 简单木脂素B. 木脂内酯C. 双环氧木脂素D. 联苯环辛烯型木脂素E. 新木脂素10. 7-羟基香豆素的λmax在哪种条件下会红移A. 中性溶液B. 酸性溶液C. 碱性溶液D. 加热E. 冷置11.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基本母核是A苯骈α-呋喃酮 B苯骈β-呋喃酮 C苯骈α-吡喃酮 D苯骈β-吡喃酮E.苯骈γ-吡喃酮12.一般天然香豆素类成分在其7位常有取代基,大多为B. -MeC. -OHD. -COOHE. -CH2-CH313.异羟肟酸铁反应是用于鉴别香豆素的A母核B酚羟基C醇羟基D内酯环E氧环14. 伞形花内酯在结构分类上属于A简单香豆素B呋喃香豆素C吡喃香豆素D异香豆素E其它香豆素15.可发生Emerson反应的化合物是羟基香豆素羟基香豆素羟基香豆素,8-二羟基香豆素,7-二羟基香豆素16. 秦皮中所含的七叶内酯及其苷具有A抗癌作用B消炎作用C止血作用D止咳作用E治疗痢疾17.补骨脂内酯在结构分类上属于A简单香豆素B呋喃香豆素C吡喃香豆素D异香豆素E其它香豆素18.在香豆素类结构中具有哪一条件可使Gibbs反应和Emerson反应为阳性A有游离酚羟基 B有邻二酚羟基 C有邻三酚羟基 D酚羟基对位有活泼质子 E酚羟基邻位有活泼质子19. 厚朴酚属于A简单木脂素类 B木脂内酯类 C 环木脂素 D 环木脂内酯类 E 新木脂素类20.五味于临床上常用于敛肺、止汗、涩精、止泻等,都是取其A收涩的功效 B 镇痛的功效 C 利尿的功效 D 燥湿的功效 E 清热的功效二 B型题(配伍题)[21—25]A. 厚朴B. 五味子C. 补骨脂D. 秦皮E. 异紫衫脂21. 具有止痢功效的是22. 属于呋喃型香豆素的是23. 属于新木脂素类型的是24. 具有止汗,止泻作用的是25. 具有祛痰, 利尿, 止痛作用的是[26—30]A. 6-OCH3香豆素B. 呋喃香豆素C. 吡喃香豆素D. 8-羟基香豆素E. 7-甲氧基香豆素26. 可发生Emerson反应的是27. FeCl3反应呈阳性的是28. 花椒内酯属于29. 可与碱式 Pb(Ac)2反应的是30. 白芷内酯属于三x题型(多项选择题)羟基香豆素可有如下哪些反应A. Emerson反应B. Gibb’s反应C. FeCl3反应D. 异羟肟酸铁反应E. 紫外下有荧光32.有Emerson反应的物质是A. 6,7-二羟香豆素B. 5,8-二羟基香豆素C. 5,7-二羟基香豆素D. 6,7,8-三羟基香豆素E. 7-甲氧基香豆素33.区别6,7呋喃香豆素和7,8-呋喃香豆素,将它们碱水解后用A.异羟肟酸铁反应B. Gibbs反应C. Emerson反应D.三氯化铁反应E.醋酐-浓硫酸反应34. Emerson反应为阴性的香豆素是,8-二羟基香豆素,7-呋喃香豆素香豆素苷,6,7-三羟基香豆素香豆素35.采用系统溶剂提取法提取香豆素类化合物时,首先用石油醚提取的意义是A.脱脂作用B.提高提取纯度C.用于提取亲脂性较强的成分D.可与苷类成分分离E.减少纯化处理过程第六章黄酮【学习要点】1.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母核、结构分类2.掌握黄酮类化合物颜色、旋光性、溶解性的特征及与结构之间的关系.3.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酸碱性,酸性强弱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及在提取分离中的应用。
4.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显色反应及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和应用。
5.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一般提取方法和主要分离方法的原理以及它们与结构之间的关系。
6.掌握黄酮类化合物色谱鉴定法的原理和应用名称三碳链部分结构名称三碳链部分结构黄酮类 (Flavones)黄烷-3-醇类 (Flavan-3-ols)黄酮醇类 (Flavonol)异黄酮类 (Isoflavanones)OOOOHOOOHOO(Flavanones)二氢异黄酮类 (Isoflavanones)OOO7.掌握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异黄酮和查耳酮的UV 光谱特征。
8.掌握黄芩中所含代表性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方法、鉴定方法和生物活性。
9.掌握葛根中所含代表性的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提取分离方法和生物活性 10.掌握银杏叶中所含代表性的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和生物活性,11.熟悉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和异黄酮的1HNMR 谱特征。
12.熟悉槐米中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及理化性质。
13.熟悉陈皮中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理化性质和鉴别方法。
14.了解满山红叶中主要黄酮类成分的结构特点和提取分离方法。
15.了解黄酮类化合物UV 光谱位移试剂在测定其结构中的原理与应用。
16.了解黄酮类化合物13C-NMR 谱的基本特点及其在结构测定中的应用 【重点与难点提示】一、黄酮类化合物分类的依据及其主要结构类型 根据中央三碳链的氧化程度、B-环连接位置(2-或3-位)以及三碳链是否构成环状等特点,可将主要的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分类 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结构类型OOO OOCH OOOHOH OHOO+OHOHO OOOH二、黄酮类化合物理化性质 1. 物理性质(1)颜色黄酮类化合物是否有颜色与分子中是否存在交叉共轭体系及助色团(-OH 、-OCH3等)的种类、数目以及取代位置有关。
以黄酮为例来说,其色原酮部分原本无色,但在2-位上引入苯环后,即形成交叉共轭体系,并通过电子转移、重排,使共轭链延长,因而显现出颜色。
(2)旋光性游离的各种苷元母核中,除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黄烷及黄烷醇有旋光性外,其余则无光学活性。
苷类由于在结构中引入糖的分子,故均有旋光性,且多为左旋。
(3)溶解性一般游离苷元难溶或不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醇、醋酸乙酯、乙醚等有机溶剂及稀碱水溶液中。
其中黄酮、黄酮醇、查耳酮等平面性强的分子,因分子与分子间排列紧密,分子间引力较大,故更难溶于水;而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等,因系非平面性分子,故分子与分子间排列不紧密,分子间引力降低,有利于水分子进入,溶解度稍大。
2. 酸碱性及与结构之间的关系:7,4'-二OH >7-或4'-OH >一般酚OH >5-OHOOOH OH OHOH O3. 黄酮类化合物的特征显色反应及其与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显色反应在化合物定性鉴别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