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测试题答案版
七上语文 导学案答案

第1章基本的几何图形1.1我们身边的图形世界基础巩固:1.B 2.C 3. D 4.C能力提升:1. 6, 12,8 , 2 2.略1.2 几何图形基础巩固:1.点动成线 2.A 3.D 4.B 5.A 6.A 1.3 线段、射线和直线基础巩固:目标1:1.6条 2.两个,两点确定一条直线3.略目标2:1.C 目标3:1.C 2.C 3.1,3,6,10,21-()nn1.4线段的比较与作法1.A 1.C2.0.5cm或3.5cm 1.B 2.A 3.D4.2:15.1cm第1章《基本的几何图形》检测题一、选择:1.C 2.A 3.D 4.C. 5.D 6.D 7.C 8.B 9.C二、填空:10.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11.7或3 12. AC CD 13.4cm或8cm14.略 15.略 16.6或10cm 17.10 20第二章有理数2.1 有理数基础巩固:1.D 2.C3.A .4.C5.B2.2 数轴第一课时 1.B 2.C.3.C4.C5.2或-46.-0.57.B:+8 C:-2第二课时 1.A 3.<>> 6.<<>7. (1)(2)存在符合题意的点,此时或 .(3)设运动分钟时,点对应的数是,点对应的数是,点对应的数是.(1)当点和点在点同侧时,因为,所以点和点重合,所以,解得,符合题意.(2)当点和点在点两侧时,有两种情况.情况:如果点在点左侧,..因为,所以,解得.此时点对应的数是对应的数是在点右侧,不符合题意,舍去.情况:如果点在点右侧,..因为 , 所以 ,解得 .此时点对应的数是,点 对应的数是在点 右侧,符合题意.分钟或 分钟时点 到点,点 的距离相等.2.3 相反数与绝对值基础巩固:1.C 2.B .3.<> > 4.±5 5.±3 6.2,9 7.D 8.< 9.√× 10.A 11.C第二章 《有理数》的复习与检测达标测试:1.82.-10,63.±714.<>5.-5,26.A,7.B8.D9.D 10.B 11.C 12.9.4升 13.±5 14.>< <>第3章有理数的运算3.1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 第一课时1. (1)+10 (2)61(3)-16 (4)7 2.(1)9 (2)-11.8 (3)0 (4)31-3.1225元 第二课时1. (1)2 (2)0 (3)-9.4 1.(1)回到原点 (2)12厘米2. 25第三课时1(1).-7 (2)31- 2. 8 3. 0 3.2第一课时1. — + + + + 02.(1)36 (2)201- (3)0 (4)-1 3.-2008或2010第二课时1. -210(2)02.(1)11 (2)-110第三课时1.A2.C3.C4.B5.36.57.< < >=8.(1)7 (2)21-(3)0(4)2516(5)95- (6)-16 3.3有理数的乘方第一课时:基础巩固:1.343-)(2.2,4,-163.D4.A.5.D.6.64,625,27,316_1.D2.1,-1第二课时:1.C 2.C 3.C 4.3.0 5.(1)1.2×1014 6.9 ×105 (2)4×108秒3.4 基础巩固 :目标1.(1)916- (2)36 (3)33 (4)-1 目标2计算:(1) 532- (2) -3.3(3) -27(4)85目标3 -50基础巩固:1.-1,1 2.0,0 3.-20 4.645 5.6×1066. D7.D8.-26 ,311_,0 9.-25,0 第三章 《有理数的运算》检测题1. B2.B3.B4.C5.C6.B7.B8.B9.C 10.B 11.A 12.C 13.D 14.-4 15.1 16.-10 17.a-b 18.-2a-2c `19.-1006 20.0.0036 ,566 21.21 ,-2,41, 22.-27 23.1 24. -2x 25.6.5×10726.1,0 27.-0.73,-1.5,-14,181-,-2.9 28.0 29.112017m--m 30.43 31.13或-11 32.51-1178-青岛版七年级上册导学案答案第4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4.1 普查与抽样调查基础巩固:1、D 2、C 3、③ 4、(1)普查(2)抽样调查(3)普查 §4.2 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的主要特点有 (1)总体的个体数有限;(2)样本的抽取是逐个进行的,每次只抽取一个个体;(3)抽取的样本不放回,样本中无重复个体;(4)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都相等,抽样具有公平性.(三)导学例1、解:(1)缺乏代表性;(2)缺乏代表性;(3)有代表性.例2、解:根据题意得:100÷(20÷200×100%)=1000(条).答:鱼池里大约有1000条鱼;基础巩固:1、C 2、③目标二:1、C2、解:由题意可知三次共捕鱼40+25+35=100(条),捕得鱼的总质量为40×2.5+25×2.2+35×2.8=253(千克),所以可以估计每条鱼的质量约为253÷100=2.53(千克),池塘中鱼的总质量为10 000×95%×2.53=24 035(千克).4.3 数据的整理自测1、C2、A基础巩固:1、(1)随机抽取学生的人数为8÷16%=50.(2)因为统计表中a=50×24%=12,c=50×10%=5,所以统计表中b=50-8-12-15-5=10.(3)因为28分以上(含28分)为优秀,所以九年级学生体育成绩的优秀率为(15+10+5)÷50×100%=60%,该校九年级学生体育成绩达到优秀的总人数=500×60%=300人.§4.4 《扇形统计图》2.自测(1)D (2)诺基亚 35 126 360(四)基础巩固(1)10目标2:(1)A (2)B (3)C第四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复习基础巩固(一) 1、B 2、C 3、A 4、B 5、A 6、C7、解:(1)该年报名参加丙组的人数为25。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答案数学(八年级上册)填空题:1. 周长为 42cm 的长方形,它的长是宽的 3/2,那么它的面积是_______答案:84cm²2. 若正比例函数 y = 3x,那么当 x = 8 时,y = _______答案:243. 设图中的阴影面积是 16.8dm²,那么阴影部分的周长是______ 答案:12.2dm4. 一个面积是 48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如果面积增加 16平方厘米,它的周长会增加_______厘米。
答案:85. 已知正比例函数 y = 2x - 1,求当 x = 6 时,y = _______答案:11选择题:1. 已知一函数 y = |x - 3| + 2,那么它的定义域为()A. RB. x ≤ 3C. x > 3D. x ≠ 3答案:D2. 下列四个函数中,是奇函数的是()A. y = -1/4x³B. y = 4 - 2xC. y = 8x² + 9D. y = 2|x|答案:A3. 分式 3x/(x - 2) + 1,当 x = 2 时,分母为_______。
A. -2B. 0C. 2D. 4答案:04. 在矩形 ABCD 中,AD = 8cm,AB = 6cm,\angle C = 90^\circ,则其对角线 BD 的长为()。
A. 6cmB. 8cmC. 10cmD. 12cm答案:10cm5. 若 x + y = 6,x - y = 2,则 (1/x) - (1/y) 的值为()A. (1/6)B. (1/2)C. (1/12)D. (2/3)答案:A计算题:1. 求得物体表面积占整个球表面积的比值,已知球的半径为 5cm。
答案:(3/4)2. 已知正三角形 ABC 的边长为 8cm。
求 \angle ABD 的度数。
答案:30°3. 在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中,AB = AC = 1。
七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答案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语⽂导学案答案⼈教版 导学案通过呈现给学⽣⼀系列的有价值的问题让学⽣去探索、去解决,学⽣的学习活动不再盲⽬,⽽是成了⼀种有⽬标、有⽅向的活动。
下⾯是⼩编为⼤家精⼼整理的下册导学案答案⼈教版,仅供参考。
七年级下册语⽂导学案答案⼈教版(⼀) 《诗两⾸》1.略2.略3.略4.B 5.⼼⼉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
⼀切都是瞬息,⼀切都将会过去;⽽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念。
6.“⼀切”强调了所有的不幸和挫折所带给⼈的忧郁都是暂时的,⼀会⼉就过去了,劝诫⼈们正视“忧郁”,向往“未来”。
7.D 8.⽰例:你定的那个⽇⼦正是上级来检查⼯作的时候,这样吧,到时如果没有什么要紧事,我会抽空过去聚⼀下。
9.⽰例:有什么种⼦就有什么果⼦。
要想收获果⼦,必先裁种种⼦。
撒下爱⼼的种⼦,必收爱⼼的果实。
勤撒善种并⾟勤耕耘的⼈,必获丰富的回报。
10.依次填:廖化;猪⼋戒;孔明;李逵 11.⼈⽣遭受挫折 12.⼈⽣难免会遭受挫折,我们要⽤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地永远向往着未来”,这样,越过坎坷之后回⾸过去,那⼀切艰难困苦都将变成“亲切的怀恋”,欲见彩虹必先经历风⾬。
(意近即可) 13.⽣活中的不幸、失意是暂时的,我们不要因为眼前的困难挫折就失去了对未来的信⼼。
14.不能。
因为诗中充满了诗⼈⾯对困难和挫折的镇静和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信⼼;“相信吧,快乐的⽇⼦将会来临”。
15.⽆论我们⽣活遇到什么损失和挫折,都不要失去战⽃的决⼼,要相信⼀切都是短暂的,光明必将驱⾛⿊暗,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意近即可) 16.péngpài、shuò 17.抓住了风景中三个典型形象:在幽暗时和岸⽯;电闪闪出了她的形象;在冲激和飞旋中扬起了她的云裳。
18.彭湃、轰响的海⽔;紫红的闪电;冲激和飞旋的海风。
19.从她的穿着、站姿、背景等⽅⾯来描写的,着⼒刻画了她静穆、素洁、勇敢的形象。
20.以疯狂的风暴来衬托少⼥柔韧⽽有⼒的美。
语文导学案答案大全

语文导学案答案大全一、语文基础知识测试答案1. 主谓宾关系a) 主谓关系:A、C、Db) 主动关系:B2. 连词填空a) 并列连词:A、Db) 条件连词:Cc) 因果连词:B3. 论述型作文范文:在现代社会中,语文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语文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进行沟通交流,还是思维的重要载体。
因此,对于提高语文水平,我们需要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学习。
首先,我们可以多读好书。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扩大自己的词汇量,提高理解能力。
好书不仅可以给我们带来知识的启迪,还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美妙的语言之美。
其次,我们需要多加练习。
练习是提高语文水平的关键,只有通过不断地练习,我们才能掌握语法、修辞等基本技巧。
可以选择做一些语文习题,或者写一些作文,通过不断实践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此外,我们还可以参加语文课外辅导班。
这样可以得到专业的指导,老师会教给我们很多学习技巧和写作方法。
同时,在辅导班里,我们还可以与其他同学交流学习经验,相互学习、互相提高。
最后,我们要保持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对于学习任何一门学科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对语文充满热爱,我们才能更加主动地进行学习,取得更好的成绩。
综上所述,提高语文水平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进行努力。
只有不断学习、练习和热爱语文,我们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二、语文阅读理解答案1.a) Bb) Cc) A2.a) Bb) Cc) A3.a) Cb) Ac) B4.a) Ab) Bc) C5.a) Cb) Ac) B三、写作指导答案1. 作文写作要点a) 题目:《我的梦想》b) 内容:介绍自己的梦想,包括梦想的内容、原因以及实现梦想的计划。
c) 结构:开头-介绍梦想内容、主体部分-说明梦想实现的原因和计划、结尾-总结梦想的重要性。
2. 范文我的梦想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想,我也不例外。
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为人类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从小我就对科学充满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对天文学和物理学感兴趣。
19《怀疑与学问》(导学案)(答案版)

19《怀疑与学问》导学案1.理解怀疑精神的内涵及重要意义。
2.学习本文论证方法,把握议论文严密的论证结构。
3.结合具体语段体会本文逻辑严密、语言准确的特点。
2课时谈谈对下面这句名言的理解。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宋·陆九渊文学常识检测顾颉(jié)刚(1893—1980),原名诵坤,字,江苏苏州人。
中国学家、民间文艺研究家,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
【答案】铭坚历史古史辨自主学习任务二:了解背景本文选自《宝树园文存》卷三,顾颉刚先生到上海任商务印书馆编辑,这段时间他与胡适和钱玄同开始复兴历史上的疑辨运动,并把儒家的辨伪变成历史家的辨伪。
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学说,引起了一场古史大论战。
于是,中国史学界出现了一个以“疑古”为旗帜的古史辨派,《怀疑与学问》即为此段时间所作。
正音正字检测下列红色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国难(nàn)步骤(zhǒu)顾颉刚(xié)B.大儒(rǔ)思索(suǒ)腐草为萤(yíng)C.塾师(shú)譬如(pì)不打折扣(zhé)D.视察(chá)盲从(máng)辨伪去妄(wǎng)【答案】A. 步骤(zhǒu)—zhòu;顾颉刚(xié)jié;B. 大儒(rǔ)—rú;D. 辨伪去妄(wǎng)——wàng;词语积累检测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山区的发展需要解决多个方面的问题,但首当其冲....的是发展交通。
B.面对警察的多番审讯,他百般狡辩,但供词前后矛盾,不攻自破....。
C.要想有新学说产生,对旧学说进行辨伪去妄....是必要的步骤。
D.对于书本上的知识,我们要有所判断,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答案】A.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六国论》导学案设计答案解析版

《六国论》导学案设计答案解析版《六国论》导学案(答案版)学习⽬标1.积累重要⽂⾔字词及其他⽂⾔知识,进⼀步提⾼⽂⾔⽂阅读能⼒。
2.学习本⽂严谨的论证思路;掌握本⽂论证⽅法。
3.背诵这篇⽂章。
学习重点、难点1.掌握⽂中的重点词语。
2.分析本⽂的论证思路。
学习过程第⼀课时⼀、⽂化常识资料1.写作背景北宋建国以后,对不断进犯东北、西北边境的契丹、西夏,⼀直采取妥协退让、屈辱求和的政策。
到苏洵⽣活的年代,北宋统治者每年都要向契丹、西夏纳币输绢以求苟安。
2.了解苏洵苏洵在⽂学⽅⾯取得显著成就,是经过⼀番刻苦读书认真作⽂的过程的。
少年时苏洵并不爱读书,直⾄27岁,才发奋苦读。
⾃以为学的⽐他⼈好,但后来取古⼈之⽂⼀读,才觉得古⼈的“出⾔⽤意”都远胜于⾃⼰,于是下决⼼将过去所写的数百篇⽂章全部烧毁。
之后,终⽇诵读《论语》《孟⼦》韩愈等⽂章。
这样过了七⼋年,时间⼀久,读之益精,⾃⼰胸中也“豁然已明”,但还未敢⾃出其⾔。
⼜经过⼀番努⼒,胸中之⾔益多,甚⾄不能⾃⼰,于是落笔为⽂,这才“浑浑乎觉其不易矣”。
这就是历史上关于苏洵焚稿、勤奋读书、刻苦为⽂的美谈。
在宋仁宗嘉祐元年,苏洵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以所著⽂章22篇(《⼏策》⼆篇、《权书》⼗篇、《衡论》⼗篇)谒见翰林学⼠欧阳修。
欧阳修很赏识这些⽂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
⼀时公卿⼠⼤夫争相传诵,⽂名因⽽⼤振。
欧阳修评价:苏洵之⽂,“博辩宏伟”;曾巩认为:苏洵之⽂,“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下也;其辉光明⽩,若引星⾠⽽上也。
”⼆、基础知识积累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
①弊在赂.秦(lù)②六国互丧.(sàng )③率.赂秦耶(shuài)④思厥.先祖⽗(jué)⑤暴.霜露(pù)⑥草芥.(jiè)⑦洎.牧以谗诛(jì)⑧胜负之数.(shù)⑨为.国者(wéi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各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各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九月亮上的足迹【学习目标】1、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3、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知识链接】1、主题解读这篇纪实报道,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表现了人类探索太空的伟大气魄,赞美了人类的聪明才智。
2、作者简介朱长超,当代科普作家。
最近出版的《20世纪科学发现纵横谈》一书,多科学、多方面的介绍和评述了刚结束的一个世纪内的重大科学发现和做出这些发现的有关工作者,共分“科学开拓着世界”“科学智慧的光芒”“科学精神的丰碑”等六章共54篇。
3、背景资料为了打破前苏联的航天优势,1961年5月25日美国总统肯尼迪批准了航空航天局的登月计划,即以希腊神话中太阳神的名字命名的著名的“阿波罗”载人登月探险计划。
“阿波罗”计划是一项宏伟庞大的工程,在该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大约有40万人和2万多家公司参加,耗资240亿美元。
“阿波罗”计划从1961年开始实施至1972年结束,先后完成6次登月飞行,把12人送上月球并安全返回地面。
它不仅实现了美国赶超前苏联的政治目的,同时也带动了美国科学技术特别是推进制导、结构、材料、电子学和管理科学的发展。
本文记叙了第一次登月的全过程。
【积累运用】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1)áng()首挺立(2)轨道()(3)椭圆形()(4)小心yìyì()(5)铁锹()(6)狭zhǎi()2、选出最恰当的词语填空。
苏州的美是古典的。
哪怕一木一石,它也是那么(优美、幽雅),那么庄严。
它一会儿叫你想起我们伟大的历史,一会儿叫你(想起、温习)许多美丽的传说。
苏州的美是(内在、含蓄)的。
要是不下番寻索的功夫,你就别想(领会、领略)它。
3、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虽说是近邻,离地球也有38万公里,真是可望而不可即。
《金版教程(物理)》2024导学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人教版新模块综合测评含答案

《金版教程(物理)》2024导学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人教版新模块综合测评模块综合测评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做受迫振动时,驱动力频率越高,受迫振动的物体振幅越大B.医生利用超声波探测病人血管中血液的流速应用了多普勒效应C.两列波发生干涉,振动加强区质点的位移总比振动减弱区质点的位移大D.一列波通过小孔发生了衍射,波源频率越大,观察到的衍射现象越明显答案 B解析物体做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当驱动力的频率等于系统的固有频率时,振幅达到最大,这种现象称为共振,A错误;医院检查身体的彩超仪是通过测量反射波的频率变化来确定血流的速度,显然是运用了多普勒效应原理,B正确;两列波发生干涉,振动加强区质点的振幅比振动减弱区质点的振幅大,不能说振动加强区质点的位移总比振动减弱区质点的位移大,C错误;一列波通过小孔发生了衍射,如果孔的尺寸大小不变,使波源频率增大,因为波速不变,知,波长减小,衍射现象变得不那么明显了,D错误。
根据λ=vf2.关于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B.树荫下的太阳光斑大多呈圆形是因为光的衍射C.透过竖直放置的肥皂膜看竖直的日光灯,能看到彩色干涉条纹D.当光在水面上发生反射时,反射光是偏振光答案 D解析由v=c可知,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A错误;树荫下的太阳光n斑大多是由小孔成像形成的,故呈圆形,B 错误;薄膜干涉条纹的产生是由于光线在薄膜前后两表面反射形成的两列光波叠加,而不是透过了薄膜,C 错误;当光在水面上发生反射时,反射光是偏振光,D 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导学案测试题注:时间为90分钟,分值为100分。
选择题填写到第二页的答题卡处,上交试卷第2页及作文纸一、基础训练(每题3分,共3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D )A.且为所虏(lǔ)逢孙(fénɡ)夜缒而出(zhuì)若不阙秦(quē)B.瞋目(zhēn)忤视(wǔ)皆为戮没(lù)切齿拊心(fǔ)C.鲰生(zōu)彘肩(zhì)目眦尽裂(cì)按剑而跽(jì)D.箴言(zhēn)童叟(sǒu)慵懒(yōnɡ)并行不悖(bèi)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B)A.百舸(ɡě)寂寥(liào)彷徨(pánɡ)惆怅(chànɡ)B.方遒(qiú) 颓圮(pǐ)芳菲(fēi)青荇(xìnɡ)C.浪遏(è) 浮藻(zǎo)长篙(ɡāo)漫溯(shuò)D.虔诚(qián) 忸怩(ní) 深邃(suì) 团箕(qí)A.寥—liáo;C.溯—sù;D.箕—jī。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A.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是用身体和意志,证明自己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是用精神和毅力,表现自己的人格尊严、突破生命局限的志气和勇气。
B.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知识的价值日益显现,人类已进入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利益的分成。
C.对调整高考录取方案,有人认为最好能对选修科目按分数划等级,有人认为可以按文理分别划线,这样才比较公平。
D.据初步分析,已造成254人遇难、35人受伤的山西襄汾尾矿库溃坝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非法矿主违法生产、尾矿库超储引起的。
B.宾语中心语残缺,句末加上“的阶段”;C.“这样”指代不明;D.句式杂糅,改为“……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或“……事故是由……引起的”。
【答案】 A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B )A.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人物,在他们众所周知的声誉背后,往往有一个人所不知的身份,便是终身读者,即一辈子爱读书。
B.梅花以其曲折多姿的形态,经霜耐寒的特性被古代文人反复咏唱,诗人借助这客观之象,融进自身的主观之意,赋予梅花各种美好的品格。
C.刚刚发布的《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从1977年至2006年的30年问,中国的省市县高考状元中,没有发现一个在做学问、经商、从政等方面拔尖的人才。
D."神舟号"飞船发射成功,谁能否认中国没有进入国际载人航天技术领域的能力?B【解析】B。
A项,搭配不当,应在“即一辈子爱读书”后加上“的人”.C项,成分残缺,应在“刚刚发布的《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后加上“显示”之类的谓语。
D项,否定失当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 )(1) 全球石油价格不断攀升,中国作为全球能源大国,建立战略石油储备是必要的。
(2)王芳的基础较差,情绪一直低落,听了身残志坚的李刚的报告后,受到很大的鼓舞,她决心____学习,积极上进。
(3)听王教授那富有哲理的讲话时,同学们往往先是一愣,接着猛然____,不约而同地欢笑起来。
A.消费发奋醒悟B.消费发愤醒悟C.耗费发奋省悟D.耗费发愤省悟A(消费:为了生产或生活需要而使用物质资料;消耗:多指精神、力量、东西等,因使用或受损失而渐渐减少。
“发奋”与“发愤”的区别在于:“发奋”有振作起来的意思,而“发愤”指因不满而决心努力改变现状的意思。
“醒悟”与“省悟”的区别在于:“醒悟”多指对事物在认识上由模糊而清楚,由错误而正确;而“省悟”多指对自己的思想或行为的认识,由错误到正确)6.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是(A)①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________高的诗歌作品的。
②艾青把这个深厚的感情________在他的诗歌里,希望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③鉴赏时,要体会这些诗的章法、韵律及其他方面的特点,认真________诗的意象。
A.品位灌注揣摩B.品位贯注揣测C.品味灌注揣摩D.品味贯注揣测品味,动词。
品位,名词。
灌注:注入。
贯注:精神集中。
揣测:揣想,推测。
揣摩:琢磨。
【答案】 A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B)A.各国游客在北京每到一处都能感受到中国老百姓的热情,大家相敬如宾,京城处处洋溢着和谐、友好的气氛。
B.每当夜幕降临,步行街上灯红酒绿,熙熙攘攘,一派繁华景象。
C.2009年春晚舞台造型引进奥运团队,舞蹈《蝶恋花》应用了现代高科技造型手段——LED大屏幕,加上舞蹈演员背上漂亮的彩绘以及美妙的舞姿,实在是赏心悦目。
D.安徽省教育厅出台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新举措的消息一经发布,大家相互转告,口耳相传。
A.相敬如宾: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
使用对象错误。
C.赏心悦目:指因欣赏美好的情景而心情舒畅,主语是人。
此处主语是“舞蹈《蝶恋花》”,要说“令人赏心悦目”。
D.口耳相传:口说耳听往下传授(知识,经验、技艺等)。
用于此属望文生义。
【答案】 B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A. 夏日的南湖,风光旖旎、游人如织,泛舟湖上,水光潋滟,岸柳阴阴,秀色可餐。
B. 重庆缙云山绍龙观道士李一利用已有的社会地位,办“养生班”使多人受害。
北碚区民宗局、税务局、法院等已开始对他清查或审理,真可谓墙倒众人推C. 全区人民行动起来,一首高亢雄壮的“热爱丰南、建设丰南、美化丰南”的建设之歌响彻丰南大地,一座生态水城将在嘹亮的建设号角声中呼之欲出。
D. 候机大厅里的乘客已经形单影只,只有清洁工在角落里做保洁,大多数服务部门和会讲汉语的职员都下班了。
A 秀色可餐:原形容女子美貌,后也形容景物秀丽。
(B 墙倒众人推,比喻在失势或倒霉时,备受欺负,多用于针砭世态炎凉。
李一行骗被查被审,既非“失势”,也非“倒霉”,更不是“备受欺负”。
C 呼之欲出,指人像等画得逼真,似乎叫他一声就会从画中走出来。
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
D形单影只,形容孤独,没有伴侣。
这里不合语境。
)9.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D )A.张良出,要项伯B.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C.卒起不意,尽失其度D.朝济而夕设版焉10、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 )A.以其无礼于晋(因为)秦军南(驻军)B.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就)秦王购之金千斤(收购)C.将军战河北(黄河以北)沛公安在(在哪里)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没有)秦王还柱而走(跑)11.从句式角度考虑,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句是(C )A.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B.私见张良,具告以事C. 大王来何操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二、拓展延伸(17分)(一)阅读文言文完成12—14题(9分)丁丑,俞瑱在居庸关剽掠,居民窃走来告,上①曰:“居庸关山路险峻,北平之襟喉,百人守之,万夫身窥,据此可无北顾之忧。
今俞瑱得之,利为彼有,势在必取,譬之人家后户,岂容弃与寇盗。
今乘其初至,又兼剽掠,民心未服,取之甚易;若纵之不取,彼增兵守之,后难取也。
”乃命徐安往讨之、安攻其城,俞瑱走怀来,依宋忠。
捷至,上曰:“使贼知固结人心,谨守是关,虽欲取之,岂能即破?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
”乃令千户吴玉守之。
上语诸将曰:“宋忠拥兵怀来,居庸关有必争之势,因其未至,可先击之。
”诸将皆曰:“贼众我寡,难与争锋,击之未便,宜固守以待其至。
”上曰:“非公等所知,贼众新集,其心不一,宋忠轻躁寡谋,狠愎自用,乘其未定,击之必破。
”癸未,上率马步精锐八千,卷甲而进。
甲申,至怀来。
先是,获贼间谍,言宋忠诳北平将士云:举家皆为上所杀,委尸填满沟壑,宜为报。
将士闻之,或信或否。
上知之,乃以其家人为前锋,用其旧日旗帜,众遥见旗帜,识其父兄子弟咸在,喜曰:“噫!我固无恙,是宋都督诳我也,几为所误。
”遂倒戈来归。
宋忠余众仓皇列阵未成,上麾师渡河,鼓噪直冲其阵,宋忠大败,奔入城。
我师乘之而入,宋忠急匿于厕,搜获之,并擒俞瑱,斩孙泰于阵,余众悉降,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材以利口取给谄谀奸恶货赂得官才掌兵柄便尔骄纵此辈荧惑小人视之如狐鼠耳区区胜之何足喜也咸顿首称善。
(选自明谢黄《后登陆》卷下,有删改)【注】①上:皇上指朱棣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B)A.上语诸将曰…谈论B.委尸填满沟壑放置C.识其父兄子弟咸在标志D.噫!我固无恙祸患13.下列各句,都能表现朱棣“料事如神”一组的是(D)①居庸关山路险峻,北平之襟喉②譬之人家后户,岂容弃与寇盗③今乘其初至,又兼剽掠,民心未服,取之甚易④贼众新集,其心不一⑤乘其未定,击之必破⑥乃以其家人为前锋,用其旧日旗帜A. ①③⑥B. ②③⑤C. ②④⑤D. ③④⑤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C)A.朱棣深谋远虑,迅速出击居庸关,打败了俞瑱;然后进军怀来,一举击溃敌军,活捉宋忠、俞瑱。
B. 俞瑱逃亡怀来,投靠宋忠;朱棣打算乘胜追击,于是分析了敌人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制胜之策。
C.为了稳定军心,鼓舞士气,宋忠用欺骗手段来蒙蔽下属,但被敌方间谍获知,最终未达到目的。
D.宋忠失败的原因在于轻率浮躁,加上计策失当,不少部下临阵哗变,以致不堪一击,兵败如山倒。
答案:12、B委放置,丢弃A语,说C识,明白,知晓,动词D恙,病,担忧。
13、D排除法。
1句,地势之要,2句,喻证地势之要,皆与形势分析无关。
14、C敌方间谍,错。
原文中,“获贼间谍”,其人为宋忠部下。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5—16题(8分)老马臧克家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的垂下!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1932.415.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诗人用满含同情的泪水,表现了旧中国劳动人民的深重苦难:挣扎在死亡线上,主宰不了自己的命运,悲苦无助,只能听凭命运的摆布.----这是旧中国劳动人民痛苦生活的真实写照.16.这道诗歌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4分)“老马”象征了旧社会中广大的与牛马一般命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