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知识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知识试题及答案(正文内容)一、选择题1. 下列诗句中,没有描写自然景物的是:A.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B. 天净沙·秋思C.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D.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答案:D2. 下列成语中,意为不服从,不顺从的是:A. 随波逐流B. 板上钉钉C. 自相矛盾D. 斗志昂扬答案:C3.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述的是以下哪个风景区?A. 峨眉山B. 华山C. 黄山D. 庐山答案:C二、填空题1. “________大舟中,江笑江陵笑不语。
”(武陵春)答案:青泥何盘盘2. 成语“自相矛盾”中,“矛盾”的意思是________。
答案:矛头相对,互相抵触。
三、简答题1. 用自己的话简要解释“借以观乎天地之间”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出自《论语·子路篇》,意为通过观察和学习天地间的事物可以发现道德规范和道德准则。
人们可以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和事物的相互关系来认知道德,进而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简述你所了解的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四书五经。
答案: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
这些书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书强调的是个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表达了儒家的道德和伦理观念。
五经则包含了古代文化、政治、经济、宗教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是中国古代社会全面反映和总结的重要文献。
(文章继续,如此类推,直至达到2000字为止)。
语文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语文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第一节:语文基础知识试题一、选择题1. 下面哪个词组的反义词与其他不同?A. 乖巧可爱B. 淘气顽皮C. 聪明伶俐D. 刚愎自用2. 下面哪个词语的读音与其他不同?A. 笑容可掬B. 可惜阿姨C. 阿姨可喜D. 温润和蔼3. 下面哪个单词的注音与其他不同?A. 澄清B. 成为C. 成功D. 诚恳4. 下面哪个句子的语法错误最明显?A. 学校里种满了美丽的鲜花。
B. 他每天早晨都跑步锻炼。
C. 她有许多各种各样的衣服。
D. 爷爷经常给我讲很多有趣的故事。
5. “鸟语花香”中所表达的情感是?A. 忧郁B. 愉悦C. 慌乱D. 惊讶二、填空题1. 早起的鸟儿有____的虫吃。
2. 这首小诗用____的方式表达了自然美的景象。
3. 这篇文章字里行____地描写了一个小山村的故事。
4. 他用一种温和而____的语气与我们交谈。
5. 在这个音乐会上,他____地演奏了一首美妙的钢琴曲。
三、解答题1. 请举例说明修辞手法中的夸张手法。
答:比如形容一个人“高八尺、广十丈”,借用夸张的手法形容一个人的身高和体型。
2. 请用一个恰当的短语或成语填空。
眉清目____、笑逐颜开的他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节:语文基础知识答案一、选择题1. D2. A3. A4. C5. B二、填空题1. 虫子。
2. 诗歌。
3. 行间。
4. 亲切。
5. 技巧高超。
三、解答题1. 夸张手法的例子:他的胃口大得能一口吞下整个天空。
2. 亮堂。
总结: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对语文基础知识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题和答案的介绍。
通过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的形式,帮助读者巩固和加深对语文基础知识的理解。
希望这些试题和答案能够对读者的学习和提高有所帮助。
全国高考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全国高考卷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在新时代,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比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应试教育倾向严重、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等问题。
为此,我们必须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A.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B. 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C. 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D. 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途径2. 根据材料一,我国教育事业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6分)(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二:甲:节目形式新颖,激发了观众对诗词的兴趣。
乙:选手们才华横溢,展现了诗词的魅力。
丙:节目普及了诗词知识,提高了国民文化素养。
A. 节目形式新颖B. 选手们才华横溢C. 节目普及了诗词知识D. 节目过于注重竞技,忽视了诗词的内涵5. 请简要分析《中国诗词大会》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6分)6. 请你就如何进一步办好《中国诗词大会》提出两条建议。
(3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三:甲:《红楼梦》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腐朽与衰败。
乙:《红楼梦》塑造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丙:《红楼梦》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A. 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腐朽与衰败B. 塑造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C. 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D. 《红楼梦》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8. 请结合材料三,分析《红楼梦》中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个人物形象的特点。
语文测试试题及答案

语文测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旁证博引B. 唇枪舌战C. 以逸代劳D. 再接再励2.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出自()。
A. 《左传》B. 《史记》C. 《汉书》D. 《后汉书》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经过这次讲座,对大家的启发很大。
B. 他的报告不仅感动了我们,而且感动了我们。
C. 我们一定要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
D. 我们有决心也有信心把任务完成。
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望岳》中的名句,其中“岳”指的是()。
A. 泰山B. 华山C. 衡山D. 嵩山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B.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雨果的作品。
C. 《老人与海》的作者是俄国作家海明威。
D.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的代表作。
6.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离骚》,其作者是()。
A. 李白B. 杜甫C. 屈原D. 苏轼7.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形容的是哪种植物?()A. 竹子B. 荷花C. 松树D. 梅花8.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的诗句。
A. 王之涣B. 王维C. 白居易D. 孟浩然9.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的观点。
A. 孔子B. 白居易C. 韩愈D. 苏轼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
A. 月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
B.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C.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D. 秋天到了,树叶穿上了金色的外衣。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指_________。
1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__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宋代词人_________的名句。
语文本体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语文本体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一诺千金B. 一诺千斤C. 一诺千斤D. 一诺千金答案:D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位古代文人之口?A. 杜甫B. 李白C. 苏轼D. 王安石答案:C3.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王之涣B. 李白C. 王勃D. 杜甫答案:C二、填空题1. “床前明月光”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中的名句,这首诗的下一句是“______”。
答案:疑是地上霜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中的诗句,这首诗的下一句是“______”。
答案: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三、简答题1. 请简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答案: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她性格复杂,既有才情横溢,又多愁善感。
她聪明、机智,对诗词有很高的造诣,但同时也非常敏感和脆弱,常常因为小事而感到悲伤。
2. 请解释“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个成语的含义。
答案:“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个成语出自《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意思是比喻一时的损失或不幸,可能转变为好事。
它告诉我们不要因为一时的得失而过于悲观或乐观,事情的发展往往难以预料。
四、阅读理解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落,回答问题。
昔有一老翁,其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髀。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病免。
1. 请解释“无故”的意思。
答案:“无故”在这里的意思是“没有原因”,“没有理由”。
2. 请简述这个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答案:这个故事蕴含的道理是“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即福祸往往相互转化,不可仅凭一时的得失来判断事情的好坏。
五、作文题请以“我眼中的春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小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 沸腾(féi)沸腾的开水B. 潺潺(chán)溪水潺潺C. 矗立(chù)高楼矗立D. 鸟瞰(kàn)鸟瞰城市全景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这句诗描写的是()。
A. 春天的景色B. 夏天的景色C. 秋天的景色D. 冬天的景色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手法的是()。
A. 太阳从东方慢慢升起。
B. 小猫懒洋洋地躺在窗台上。
C. 风轻轻地吹过树梢。
D. 河水静静地流淌。
4. “一日之计在于晨”,这句话告诉我们()。
A. 每天的计划应该在早上制定B. 早上是一天中最重要的时刻C. 早上是制定计划的最佳时机D. 我们应该珍惜每一个清晨5. 下列句子中,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A. 他昨天一本书读了。
B. 一本书他昨天读了。
C. 读了一本书他昨天。
D. 昨天他读了一本书。
二、填空题1. 在“______”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请填入适当的诗句或成语)2. 成语“______”用来形容人非常高兴的样子,常用于描述人们在特定时刻的喜悦心情。
3. 在句子“他的话语中充满了______,让人感到温暖和鼓舞。
”中,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是“鼓励”。
4. “______”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象征着吉祥和平安。
三、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春天来了,小草从土里探出了头,嫩绿的叶子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生机勃勃。
花园里的花儿也竞相开放,红的、黄的、紫的,五彩斑斓,美不胜收。
小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它们的歌声清脆悦耳,给这个春天增添了无限生机。
问题:1. 这段短文主要描述了哪些春天的景象?2. 短文中提到的“五彩斑斓”一词,是用来形容什么的?3. 小鸟的歌声给春天带来了什么?四、作文题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作文。
要求:1. 文章要围绕主题展开,内容要具体、生动。
中学语文考试试题答案及解析

中学语文考试试题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涣然冰释B. 一愁莫展C. 谆谆教诲D. 风声鹤唳答案:D解析:选项A中的“涣”应为“焕”,选项B中的“愁”应为“筹”,选项C中的“谆”应为“淳”。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老师耐心的教导,小明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改善。
B. 这篇文章的主旨是强调环保的重要性。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好。
D. 这些书籍对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有着重要作用。
答案:D解析:选项A中“改善”应为“提高”,选项B中“主旨”和“强调”重复,选项C中“不仅”和“而且”的位置应调换。
二、填空题1. 请填写下列诗句的上句或下句。
“___________,明月几时有?”答案:举头望明月2. 请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填写合适的成语。
面对困难,他___________,从不轻言放弃。
答案:坚韧不拔三、阅读理解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文章内容略)1.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答案: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强调坚持和毅力的重要性。
2. 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支持中心论点?答案:作者通过历史人物的故事和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支持中心论点。
四、作文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答案:略(作文部分需要根据具体内容来撰写,此处无法给出具体答案。
)解析:在写作文时,考生应首先明确自己的梦想是什么,然后围绕梦想展开论述,可以包括梦想的来源、实现梦想的计划和遇到的困难等。
同时,要注意文章的结构清晰,语言流畅,能够体现出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以上是一份中学语文考试试题的答案及解析,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在实际考试中,同学们还需要根据具体的题目要求来作答。
初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è jiàng)B. 应届(yīng jiè)C. 咀嚼(jué jué)D. 瞠目结舌(chēng mù jié shé)2.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出自哪位诗人的哪首诗?A. 李白《静夜思》B. 杜甫《月夜忆舍弟》C. 苏轼《水调歌头》D. 王之涣《登鹳雀楼》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C. 同学们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了体质。
D.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歌颂母爱的伟大。
二、填空题1. 请填写《春晓》这首诗的作者名字:______。
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宋代词人______的名句。
3. 请写出《论语》中孔子提倡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后半句:______。
三、阅读理解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以下问题。
《秋天的怀念》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金黄的稻谷,火红的苹果,都在这个季节里成熟。
人们在这个季节里忙碌着,收获着。
然而,秋天也是一个让人怀念的季节。
在这个季节里,我们不仅收获了果实,也收获了回忆。
1. 文章中提到的“收获的季节”指的是什么?2. 为什么说秋天是一个“让人怀念的季节”?四、作文题请以“我最喜欢的季节”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在作文中,你可以描述这个季节的特点,以及为什么它是你最喜欢的季节。
答案:一、选择题1. D2. C3. C二、填空题1. 孟浩然2. 苏轼3.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三、阅读理解题1. “收获的季节”指的是秋天,因为秋天是农作物成熟、人们收获成果的时期。
2. 秋天是一个“让人怀念的季节”,因为在这个季节里,人们不仅收获了物质上的果实,也收获了与家人、朋友共度时光的美好回忆,这些回忆往往让人倍感温馨和怀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练语文试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A.阴晦.(huì)哂.笑(shěn)绮.丽(qǐ)吹毛求疵.(cī)B.阔绰.(chuò)差.使(chāi)滑稽.(jī)强聒.不舍(ɡuō)C.亢.奋(kànɡ)恻.隐(câ)鞭笞.(chī)忍俊不禁.(jīn)D.庇.荫(pì)瞰.望(kàn)伫.立(c hù)戛.然而止(jiá)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健忘蓦然门楣举事无双B.喧腾信服籍贯鳞次栉比C.蜿蜒嬉闹丫杈无动于衷D.睿智颓唐隐匿语无伦次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参加了2013年中考作文阅卷的王老师深有感触地说,现在学生的作文水平堪忧,很多文章语句不通,表意不明,层次不清,文不加点....的作文越来越多。
B、“限购令”这一地方细则的出台将会使得房地产投资的投机行为销声匿迹....,对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起到积极地作用。
C、眼下,“用工荒”不仅涉及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连一向是劳工输出地的中西部地区也难以幸免,各地企业纷纷使出浑身解数....招徕工人、留住工人。
D、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大喇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不绝如缕....。
4、下面语句中成分都是定语的一项是( } (2分)洛北干两岸的高大的毛白杨在春风地吹拂下发出了欢快的哗哗声。
①②③④⑤⑥⑦A.①③④B.①②⑥C.④⑤⑦D.②⑥⑦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左传》为左丘明所作,善于描写战争,又善于通过人物心理活动和行动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曹刿论战》就选自本书。
B、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风豪迈飘逸。
代表作“三吏”“三别”等,其诗被后人称为“诗史”。
C、冰心,原名谢婉莹。
著有诗集《春水》《飞鸟集》,其诗风格晶莹清丽,轻柔俊逸,被人称为“春水体”。
D、《丑小鸭》的作者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代表作有《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 《皇帝的新装》等。
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
6、下面语段有两处语病,请在原句中改正。
(2分)《舌尖上的中国2》着重描绘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关主食。
一张张餐桌见证生命的成长、诞生、相聚、别离,使人们有滋有味地认知古老的东方国度。
7、名著阅读(3分)天色向晚,东山月上,皎皎如同白日。
长江一带,如横素练。
A坐大船之上,左右侍御者数百人,皆锦衣绣袄,荷戈执戟。
文武众官,各依次而坐。
A见南屏山色如画,东视柴桑之境,西观夏口之江,南望樊山,北觑乌林,四顾空阔,心中欢喜,谓众官曰:“吾自起义兵以来,与国家除凶去害,誓愿扫清四海,削平天下;所未得者江南也。
今吾有百万雄师,更赖诸公用命,何患不成功耶!收服江南之后,天下无事,与诸公共享富贵,以乐太平。
”文武皆起谢曰:“愿得早奏凯歌!我等终身皆赖丞相福荫。
”A大喜,命左右行酒。
饮至半夜,A酒酣,遥指南岸曰:“周瑜、鲁肃,不识天时!今幸有投降之人,为彼心腹之患,此天助吾也。
”又指夏口曰:“B、C,汝不料蝼蚁之力,欲撼泰山,何其愚耶!”顾谓诸将曰:“吾今年五十四岁矣,如得江南,窃有所喜。
昔日乔公与吾至契,吾知其二女皆有国色。
后不料为孙策、周瑜所娶。
吾今新构铜雀台于漳水之上,如得江南,当娶二乔,臵之台上,以娱暮年,吾愿足矣!”言罢大笑。
唐人杜牧之有诗曰:“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
D,E。
”(1)此语段选自《》。
A指的是:B指的是:,C指的是:。
(2)在D、E两处填文中引用诗的后两句。
D: E:8、默写(5分)①对曰:“夫战,。
,,三而竭。
(《曹刿论战》)②无可奈何花落去,。
(《浣溪沙》)③故园东望路漫漫,。
(《逢入京使》)④苏轼《浣溪沙》中,抒发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诗句是:?!。
⑤今年是农历马年,在古诗词中,人对马倾注了真挚的感情。
请写出一句写马的古诗句。
9、综合性学习(5分)2014年4月23日,第十九个世界读书日,@人民日报和@央视新闻两大媒体微波倡议:愿更多的人拿起书本,细细品读,感受书香的宁静。
让我们为自己、为孩子、为亲朋,送上一本好书,分享阅读的快乐。
以心灵的名义,我们读书吧!阅读上面的倡议书,回答问题:(1)请你拟一条微博,谈谈你对读书的看法,不少于20字。
(2分)(2)如果响应号召送书与人,你准备送书给谁?送何书?简述理由。
不少于30字。
(3分)二、阅读(4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27题。
(一) 渔家傲李清照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①。
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②地。
共赏金樽沉绿蚁③,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注:①腻:这里形容清瘦的梅枝着雪后变得粗肥光洁。
②玲珑:明亮貌。
③绿蚁:一种美酒。
10、这首咏梅词的上片运用了修辞,写寒梅和的特点。
(3分)11、本词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3分)(二)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2分)(1)已而..夕阳在山已而:(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译文:14、“两人对酌梨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睡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同是写饮酒之乐,李白与欧阳修所体现出的情感有何不同?(3分)(三)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①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②,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
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③而行矣。
”平原君曰:“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毛遂曰:“三年于此矣。
”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
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
先生不能,先生留。
”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
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④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平原君竟与毛遂偕。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注:①赞:推荐。
②合从于楚:指拟推楚为盟主,订合纵盟约以联兵抗秦。
从,同“纵”。
③备员:凑数,充数。
④颖,原指禾穗的芒,这里指锥锋。
15、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2分)①使.遂蚤得处囊中使:②平原君竟.与毛遂偕竟: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
17、写出源自本选段的两个成语。
再选择其中一个成语谈谈你的看法?(4分)(1)成语:、(2)你的看法:(四)青花瓷①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
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
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
②青花瓷器起始于唐宋。
唐代以前,中国瓷器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
唐代从烧制三彩的过程中,分化出了与纯兰彩几近相同的“青花”烧制技术,到了14世纪二三十年代,即元代至顺治年间,河南巩义黄冶窑的“唐青花”烧制技术,突象遇到一夜春风,致使千树万树“青花”怒放。
元代的景德镇瓷窑,景德镇青花瓷器的制作已经成熟,遍地烧起了“青花瓷器”,这是我国制瓷史上的时代的进步。
③到了明代,特别是明永乐朝开始,由于海禁开放,郑和七次下西洋,不仅进一步密切了中亚、西亚两地区的贸易关系,而且还带来了“苏麻沥青”的钴土矿,这种钴土矿含有高量的铁,而锰的含量相对..较少,在还原气氛中呈美丽宝石蓝色,使得明朝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瓷器呈现独有的特点。
由于钴土矿成分中含铁量较高,往往在青花瓷器中出现斑点,俗称“铁锈斑”。
铁锈斑青花瓷器由于难于仿制,反而更加珍贵。
④我国古代青花瓷,绘画装饰清秀素雅,瓷器底部的文字,图案款式种类繁多,各个时期的款式均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根据青花瓷款式的形式、种类来看,主要可分为纪年款、吉言款、堂名款、赞颂款和纹饰款五大类。
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
⑤民间青花是来自民间、淳朴活泼的一种青花瓷器装饰形式。
民间青花最大特点在于用笔流利豪放、点染错落有致。
如画山水小景,仅两棵杂树,一个山坡,一条小溪,着笔不多,却把幽静秀丽的大自然美景描绘的意趣无穷。
⑥青花瓷是古代釉下彩绘的巅峰,其清幽淡雅的呈色以及丰富多彩的图文装饰对世界陶瓷的发展影响深远,青花瓷创烧、演进、传播的历史及鉴定辨伪历来是学界和藏界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
青花瓷无疑是中国古代釉下彩绘瓷中产量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品种,对海外一些国家的陶瓷生产也产生过重大影响。
⑦一个青花瓷的制作过程,就是一部中华文明的发展史。
各个历史时期的人物、植物、动物、风光、民俗、文化、艺术、政治、经济等无不映射其中。
如果能够收藏青花瓷并进行整理,从中获得的知识是不言而喻的。
青花瓷又是社会文化生活背景的结晶,经过巧夺天工的制作,加上其商品的内在质量,其文化涵义和经济效益是十分可贵的,远远超过了其商品的价值。
⑧青花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因素,以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无穷的意趣,自古以来就备受人们的喜爱。
收藏青花瓷不仅能够提高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提高我们的审美情趣,而且其还有很大的升值空间。
⑨尤其是近几年来周杰伦的一首《青花瓷》更燃起了无数人对青花瓷的追捧,如今,青花瓷已经成为一种精神、时尚的追求。
各种由青花瓷演变的青花衣、青花手机、青花笔记本电脑、青花装饰等等,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18、本文说明了青花瓷的哪些方面的内容?(3分)19、文中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3分)20、“这种钴土矿含有高量的铁,而锰的含量相对..较少。
”一句中加点的“相.对.”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五)窗前的树张抗抗①我的窗前有一棵树。
②那是一棵高大的洋槐。
树冠差不多可达六层的楼顶。
粗壮的树干与三层的阳台相齐,碧绿而茂密的树叶部分正对着我的四楼的窗户。
坐在我的书桌前,一树浓阴收入眼底。
从春到秋,由晨至昏,任是着意的或是不经意抬头,终是满眼的赏心悦目。
③洋槐在春天,似乎比其它的树都沉稳些。
杨与柳都已翠叶青青,它才爆出米拉般大的嫩芽,只星星点点的一层隐绿,悄悄然绝不喧哗。
又过了些日子,忽然就挂满了一串串葡萄似的花苞,又如一只只浅绿色的蜻蜓缀满树枝——当它张开翅膀跃跃欲飞时,薄薄的羽翼在春日温和的云朵下染织成一片耀眼的银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