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临床研究

合集下载

什么是新药临床试验

什么是新药临床试验

什么是新药临床试验新药临床试验,也叫作新药临床研究,简单的说就是新药在上市前,在人体(病人或健康志愿者)进行药物的系统性研究,从临床试验中我们可以了解一种新的药物在人体上应用有没有疗效,有没有毒副作用,副作用有多大等等情况。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其它国家,所有的新药在上市前都必须进行临床试验。

临床试验对于保障新药上市后人们的用药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按照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的观点,精心设计、实施的临床试验是寻找有效治疗措施的最快和最安全的一种途径。

必须经国家药监局批准才能进行新药临床试验新药在上市前都必须进行临床试验,但是临床试验的实施不是随意的,不是谁想实施临床试验就能实施的,要进行临床试验,必须经过国家药监局(也就是现在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的批准,取得新药的临床试验批准文件(文号)之后,才有可能实施。

取得批准文号是实施临床试验的法律前提。

因为涉及人体试验,为了保障参加试验的病人或者健康志愿者的人身安全与健康,批准进行临床试验的过程是非常严格的,研究新药的制药企业或者研究机构要进行大量的实验室研究,取得动物的疗效与安全性试验数据,以及其它的药学数据,所有这些研究工作,都有详细的技术指导原则来进行规范。

而得到国家药监局的批准,只是进行临床试验之前的第一步,要想实施临床试验,还必须通过独立伦理委员会的审核。

每个能够进行临床试验的医院,都有一个由医生与其它职业的人员(外单位)组成的独立伦理委员会,负责对在本医院进行的临床试验进行伦理审核,这是保障参加试验人员安全、权益的另一个有效措施。

伦理审核将对参加试验的受益(好处)与风险进行综合权衡,只有当参加试验的受益大于风险时,这个临床试验才会通过独立伦理委员会的审核,然后医生们才会按照要求进行临床试验。

新药的临床试验研究一、新药临床研究的重要性新药的临床研究十分重要。

一方面新药药效的评价,因试验的动物不同有所差异;在动物身上的反应和在人体上的反应有所不同。

新药临床研究各期内容及目的

新药临床研究各期内容及目的

新药临床研究各期内容及目的【新药临床研究各期内容及目的】一、前期研究1.1 预临床研究预临床研究是在实验室和动物实验基础上,对候选新药进行初步评估,包括药物代谢、药动学、毒性学等方面的评估。

1.2 临床前研究临床前研究是将候选新药应用于非人类对象,如细胞、动物等,评估其安全性、毒性、有效性等指标,进一步确定其在人体临床试验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临床试验阶段2.1 临床试验第一期临床试验第一期主要评估新药在健康志愿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和药动学特性,确定其适宜的剂量范围。

2.2 临床试验第二期临床试验第二期是在小规模患者中进行的,旨在进一步评估新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确定其用药方案。

2.3 临床试验第三期临床试验第三期是在大规模患者中进行的,旨在充分评估新药的治疗效果、安全性和不良反应情况,为新药的上市申请提供充分的临床数据。

三、后期研究3.1 新药上市后研究新药上市后研究是指在新药上市后对其进行长期、大样本的监测,以评估新药在实际临床应用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3.2 优化研究优化研究是在新药上市后,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对其用药方案、剂量等进行进一步优化的研究。

【附件】本文档附件包括:2:研究报告撰写指南;3:伦理委员会审查表格;4:临床试验数据统计分析方法介绍;5:研究药物使用及剂量说明书。

【法律名词及注释】1:新药:指未经全球上市或本国市场批准销售的药物。

2:预临床研究:在正式进行临床试验之前,通过离体实验和动物实验评估新药的性质和效果。

3:临床前研究:在进行人体临床试验之前,通过动物模型等评估新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药代动力学: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

5:毒性学:评估药物对生物体的毒性和危害性,包括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慢性毒性等。

6:药物耐受性:指机体对药物的适应性和耐受能力。

7:有效性:指药物对治疗对象的治疗效果和疗效。

8:不良反应:指使用药物后出现的不良的生理或心理反应。

2--新药临床研究

2--新药临床研究

耐受反应观察表举例
不适主诉 用药局部反应 皮疹 瘙痒 巩膜黄染 皮下出血 鼻衄 鼻塞 牙龈出血 头晕 心悸 胸闷 失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Ⅰ期临床试验-多次给药耐受性试验
多次给药耐受性试验
预做2个剂量组,12-16人,每组6-8人,男女各半 按单次给药耐受性试验未出现不良反应的次大耐受量进行 如试验中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则下降一个剂量进行另一
组试验 如试验中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则上升一个剂量进行一组
试验 每天单次,体积过大可多次用药 用药时间:健康志愿者5-10天,如为轻型患者受试,可按
预期疗程用药。
多次用药剂量选择举例
组别 剂量/日 剂量说明 人数 用药次数 用药时间
备注
第1组 500 mg 选次大耐受量 6-8人 每日1次 7天
第2组(备选) 670 mg 最大耐受量 6-8人 每日1次 7天 第1组无不良反应时 选用
第2组(备选) 330 mg 治疗量范围 6-8人 每日1次 7天 第1组有不良反应时 选用
Ⅱ期临床试验(2)
受试对象
成年(18-65岁)患者 受试例数≥100对
Ⅱ期临床试验(3)
入选标准
符合疾病诊断标准 相关病史、病程和治疗情况符合要求 年龄、性别符合要求 签署知情同意书
Ⅱ期临床试验(4)
排除标准
影响药物疗效和安全性评估的情况,如重要 脏器功能异常者,特定病情或病史,怀孕或 哺乳,正在接受新药试验或特定药物过敏。
应遵循的原则
科学原则 伦理学原则 GCP(Good Clinical Practice)和

新药临床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

新药临床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

新药临床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一、新药研发的整体流程新药是指尚未在本国或其他国家上市的药物,或者是已上市药物的新剂型、新适应症、新给药途径、新组合等。

新药的研发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新药的发现和筛选通过化学合成、生物工程、天然产物等方法,从大量的候选物质中,筛选出具有治疗潜力的新药。

(2)新药的优化和验证通过药效学、药代动力学、药物代谢等方法,对新药的结构、性质、活性、稳定性等进行优化和验证,确定新药的最佳化合物。

(3)新药的临床前研究通过体外和动物实验,对新药的药理、毒理、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等进行研究,评价新药的安全性、有效性、药物相互作用等,为新药的临床研究提供依据。

(4)新药的临床研究新药临床研究,是指在人体上进行的新药的安全性、有效性、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等方面的科学研究。

新药临床研究是基于新药的临床前研究的数据和报告,按照临床试验方案的设计和目的,通过不同的类型、阶段、范围、分组、随机化、盲法、终点、评价等方法,对新药的临床试验的实施、管理、数据、分析、结果、结论等进行研究,评价新药的治疗价值和风险,为新药的上市申请提供依据。

(5)新药的上市申请通过向药品监管部门提交新药的临床研究的科学报告,申请新药的上市许可。

(6)新药的后上市研究通过在上市后的临床实践中,对新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等进行持续的监测和评价,为新药的临床使用提供指导。

二、新药临床研究的目的新药的临床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评价新药的治疗价值和风险,为新药的上市申请提供依据。

新药临床研究的目的具体包括:1.评价新药的安全性是指通过临床试验,观察和记录新药在人体上的药物反应,包括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过敏反应、毒性反应等,分析新药的安全性参数,如最大耐受剂量、安全剂量范围、安全性指数等,为新药的临床使用提供安全性信息和指导。

2.评价新药的有效性是指通过临床试验,观察和记录新药对于特定的疾病或症状的治疗效果,包括疗效、疗程、剂量、用法等,分析新药的有效性参数,如有效率、有效剂量、有效期、有效指标等,为新药的临床使用提供有效性信息和指导。

新药临床研究

新药临床研究
5.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药品的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 径的制剂。
6.已有国家药品标准的原料药或者制剂。
二、新药临床研究的内容
注册分类
临床要求
1、2 3、4
临床试验(I、II、III、IV期)
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和 ≥100 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每个适应症不小于60对)
新药临床研究的内容
注册分类
临床要求
Ⅰ期临床试验方法与设计
(二)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2.给药途径和剂量
➢ 给药途径与Ⅱ期临床试验相同
➢ 试验采用单剂量给药法,剂量设在耐受性试 验证明无明显副作用及拟推荐临床应用的剂量 范围内,常设3个以上剂量组。如该药体内转运 过程具有零级动力学特征时,应通过不同剂量 组试验,指出出现非线性动力学的剂量水平。
Ⅰ期临床试验方法与设计
(3)试验分组及剂量递增
➢ 剂距:把受试对象分为若干组,从起始剂量开始,组间剂量距离视 药物毒性大小和试验者的经验而定。一般早期剂量递增较快,剂距较大, 逐步剂距缩小,总的来说药物毒性较小且试验者有丰富经验,剂距可稍大, 而毒性较大的药物剂距应缩小,以避免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 分组:在起始剂量至最大剂量一般设4-6个剂量组为宜。实验时, 剂量由小到大,逐组进行,不得在同一受试者中进行剂量递增的连续耐受 性试验。各组受试人数。
Ⅰ期临床试验
一、Ⅰ期临床试验的目的与内容
1.Ⅰ期临床试验目的:
研究人对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代动力学,并通过研究提 出新药安全有效的给药方案。
Ⅰ期临床试验的目的与内容
2.Ⅰ期临床试验的内容
(1)耐受性试验:在新药经过详细的动物试验研究的基 础上,观察人对该药的耐受程度,也就是找出人体对新药的 最大耐受性及其产生的不良反应,是人体的安全性试验,为 提供Ⅱ期临床试验时用药剂量的重要科学依据。

新药的临床研究

新药的临床研究

徐州医学院药学系药学教研室
第二节 新药临床研究的准备和条件
• 临床研究的依据 • 研究资格的认可
临床药理基地 负责临床试验的研究者 • 符合伦理道德 • 掌据有关资料 • 试验方案完整 • 药品供应和管理规定
刘 晓刘 晓
刘 晓刘 晓
徐州医学院药学系药学教研室
临床研究的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 必须周密考虑该试验的目的,要解决的问
• 2.建立伦理委员会 • 3.知情同意
刘 晓刘 晓
刘 晓刘 晓
徐州医学院药学系药学教研室
掌据有关资料
• 进行临床试验前,申办者必须提供该试验用药的临床前全部研究资料, 包括处方组成、制造工艺和质量检验结果。
• 这里主要是指新药研究阶段性成果转让时,研究单位或个人必须将临 床前研究成果或资料转让给药厂或企业,然后,由药厂或企业组织有 关专家进行讨论和咨询、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
(2)已具备一支基本符合要求的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研究队伍。
(3)对特定的某类药物及所治疗的主要疾病的评价具有学术 界承认的专业水平。
(4)有相应的专业实体机构和开展临床药理研究的实验室基 本条件。
(5)有一个20~40张床位的专科病房和相应的救护措施及 Ⅰ期临床受试者的生活休息场所,并能保证有10张以上床 位用于治疗本类新药研究与评价所需的病人。
刘 晓刘 晓
刘 晓刘 晓
徐州医学院药学系药学教研室
新药临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临床研究是新药研究的关键阶段,是新药 评价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药监部 门批准新药的主要依据。
• 新药的临床研究还是寻找、发现和评价新 药的重要途径之一
• 新药的临床研究是临床药理学的主要内容 之一

新药临床前研究

新药临床前研究

新药临床前研究新药的研发是医药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而在新药正式进行临床试验之前,需要进行临床前研究。

临床前研究是指在动物模型或体外实验中对新药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以评估其安全性、有效性和药理学特性。

本文将从实验设计、数据分析、伦理审查和结果解读等方面介绍新药临床前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步骤。

1. 实验设计在进行临床前研究时,合理的实验设计是确保结果准确和可靠的基础。

研究者需要确定研究设计类型,如实验对照、随机分组等,并采用适当的动物模型来模拟目标疾病或生理过程。

此外,还需确定适当的样本容量,保证实验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在实验设计中,研究者还需明确预期的指标,如生物学指标、药效学指标等。

2. 数据分析在临床前研究中,数据分析是确定新药效果和安全性的重要步骤。

研究者应使用适当的统计方法来处理和分析数据,包括描述性统计和推断性统计。

通过合理的数据分析,可以评估新药的药效学特性、安全性和毒性等指标,并对主要效应进行定量评估。

3. 伦理审查新药临床前研究涉及动物实验,因此需要受到伦理审查的监督。

研究者应遵循伦理原则,确保动物的福利和权益受到保护。

伦理审查机构(如动物伦理委员会)会对实验方案进行审查,并核实实验过程中是否存在任何不当行为。

只有通过伦理审查并获得批准后,研究者才能开始实验。

4. 结果解读临床前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得出准确、可靠的结论,并根据实验结果来评估新药的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结果解读需要结合实验数据、相关文献以及科学常识进行,以确保对实验结果的理解和解释是正确的。

在解读结果时,需要注意数据的局限性、假设的合理性以及实验结果与目标疾病的相关性。

综上所述,新药临床前研究是新药研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通过合理的实验设计、准确的数据分析、伦理审查和结果解读,研究者可以全面了解新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药理学特性,为新药进入临床试验奠定坚实的基础。

只有经过严谨的临床前研究,新药才有可能真正地造福于患者并走向市场。

新药临床研究概述

新药临床研究概述

新药临床研究概述新药临床研究是药物研发的重要环节之一,旨在评估新药的安全性和效果。

本文将对新药临床研究的背景、步骤以及其重要性进行概述。

一、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需求的增加,新药的研发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热点话题。

通过新药的临床研究,可以评估新药在人体内的代谢、药效以及副作用等方面的表现,为其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步骤1. 研发前期:新药临床研究的第一步是前期研发工作,包括药物的发现、合成、筛选和初步的药理学研究。

这一阶段的目标是获得具有一定活性和选择性的潜在药物分子。

2. 体外和动物实验:在新药临床研究之前,通常需要进行体外和动物实验。

这些实验旨在评估候选药物的毒性、代谢和活性,为后续的临床试验提供依据。

3. 临床试验:临床试验是新药临床研究的核心环节,也是最重要的阶段之一。

临床试验一般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I期):该阶段针对健康志愿者进行,主要目的是评估新药的药代动力学和安全性。

通常涉及小样本人群,用于确定新药的适宜用量范围。

(2)第二阶段(II期):该阶段涉及到患者群体,对新药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进一步评估。

通常涉及中等规模人群,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

(3)第三阶段(III期):该阶段是最后的临床试验阶段,通常包括大规模的多中心研究。

主要目的是确认新药的疗效、安全性和不良反应,为申请上市提供充分的临床数据。

4. 申报上市:经过临床试验验证,如果新药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研发公司可以向监管机构递交上市申请。

监管机构将评估新药的整体效益与风险,并做出决策是否批准上市。

5. 上市后监测:新药上市后需要进行长期的监测,以评估其在实际应用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医生和患者的反馈意见、不良事件的报告以及其他相关数据都将用于对新药的长期评估。

三、重要性新药临床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通过科学的方法评估新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其次,新药临床研究为医药领域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动力,推动了医学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口药品申请:境外生产的药品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注册申请。 补充申请:新药申请、仿制药申请或者进口药品申请经批准后,改变、增加或者取消原批准事项或者内容的注册
申请。
再注册申请:是指药品批准证明文件有效期满后申请人拟继续生产或者进口该药品的注册申请。
新药临床研究程序
新药临床研究
指新药开发研究后期的临床药理学研究,以认识新药用于人体的安全有效性, 根据不同类别新药的技术要求分为:
面的工作,最终确定是否能以新药的形式上市试用。
中国新药审评概况-以2013年为例
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D):注册分类1、2和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申请 验证性临床:注册分类3、4的临床试验申请 新药生产上市申请(NDA):完成临床试验后的生产上市申请 仿制及改剂型申请(ANDA):注册分类5、6的生物等效性申请和生产上市申请。
创新药物研究是一个耗资巨大而高风险的过程
创新药物研究
• 包含新药发现研究和新 药开发研究两大部分
• 化学、药学、生物学、 计算机及信息科学等多 学科交叉、高新技术互 相渗透的复杂研究体系
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III期)
• 试验方案统一、判断标准必须严格一致,AE • 知情同意书统一,中心(组长单位)伦理委员会批准,可
当某种药物专利期过期后,制药企业生产的仿制品应与原制品比较; 新开发的剂型与原剂型比较,是否具有等价的疗效和安全性。
中国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01.12.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2004.7.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2002.9.15)
•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局令第28号) 适用于:申请药物临床试验、
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和生物等效性试验(bioequivalent test)。
Ⅳ期临床试验
Ⅲ期临床试验
I期临床试验
Ⅱ期临床试验
• 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 体安全性评价试验
观察人体对于药物的耐 受程度和药代动力学
为制定II期给药方案提供 依据
一般为健康受试者
• 治疗作用初步评价阶段 采用多种形式,包括随机 盲法对照临床试验。
初步评价该药物对目标适 应症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 全性
为III期研究设计和给药剂 量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
• 治疗作用确证阶段 扩大的临床试验 多中心、足够样本量、随 机盲法对照试验 进一步验证对目标适应症 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 评价利益与风险关系 为药物注册申请的审查提 供充分的依据
• 治疗作用确证阶段
现行:2007年颁布
药品生产和药品进口,以及进
修改草案征求意见阶段:2014.2-3
行药品审批、注册检验和监督 管理。
• GCP: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2003.9.1实施
• 相关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办法(试行):2004.2 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审查工作指导原则:2010.11 印发药物临床试验生物样本分析实验室管理指南(试行):2011.12 药物Ⅰ期临床试验管理指导原则(试行):2011.12
生物等 效性或 免临床
1、2类:临床试验应当符合统计学要求和最小病例数要求
生物等效性(Bioequivalence)试验
• 生物等效性(bioequivalence)是指一种药物的不同制剂在相似的试 验条件下给以相同的剂量,其吸收速度与程度无显著性差异。
• 可以预测,向一个体应用等剂量的具有生物等效性药物的不同制剂, 可获得相似的药时曲线,并产生基本相同的临床效应,即治疗等效 (therapeutic equivalence)。
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申请还是国内IND申请, 比例最大的均为肿瘤治疗领域药物
--引自CFDA药品审评中心-2013年药品审评报告
药品注册与分类
• 药品注册:
是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药品注册申请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拟 上市销售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等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同意其申 请的审批过程。
- 申请作为临床研究用新药(Investigational New Drug,IND) - 临床前研究的任务是系统评价新的候选药物,确定其是否符合进入
人体临床试验的要求。
NDA与临床研究
- 新药申请(New Drug Application, NDA) - 临床研究阶段的候选药物
1. 临床研究必须经CFDA批准后实施,并严格执行《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的规定。 2. 在临床前研究的基础上,严密试验设计,按设立对照、随机分组和盲法观察的原则进行试验。 3. 考察药物对人体的疗效(有效性)与毒副作用(安全性),并继续进行相应的药学、药理、毒理方
能分中心仍需过伦理 • 中期研究者会 • 各中心试验样本大小符合统计学要求。
国际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
• 境外申请人 申请: • 临床试验用药物临床试验的药物
• 原则:
CFDA不受理境外申请人提出的尚未在境外注册的预防用疫苗类药物的国际多中心 药物临床试验申请;
新药申请(New Drug Application, NDA)
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的注册申请。 对已上市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增加新适应症的药品注册按照新药申请的程序申报。
仿制药申请
生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批准上市的已有国家标准的药品的注册申请; 但是生物制品按照新药申请的程序申报。
新药临床研究
内容
• 新药临床研究基本概念及程序 • GCP发展史及基本原则 • 新药临床研究的组织实施要点
医学的进步是以研究为基础的,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 最终有赖于以人作为受试者的试验 。
——《赫尔辛基宣言》
*** 新药临床研究基本概念及程序
新药研究程序-临床前研究及临床研究
IND与临床前研究
新药上市后
考察广泛使用条件下, 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 应,
评价在普通或特殊人 群中其使用的利益与 风险关系以及改进给 药剂量等。
新药临床研究不同阶段例数
项目 分期
I II 临床试 验 III IV
1
2
20-30例
>100例
>300例
>2000例
新药类别
3
4
5
6
药代+>100对随 机对照临床试验
生物等 效性或 100对 随机对 照临床 试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