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绝句平仄》 常见的四种平仄类型20171204
五言律诗平仄格式

五言律诗平仄格式
五言律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指每句诗有五个字,每韵脚两个字,诗歌总共四句,分别排列为上下两句对仗,中间两句押韵。
它不仅需要有
合适的词汇、有趣的内容,还需要遵循平仄格律。
下面简要介绍五言律诗
的平仄格式。
五言律诗的平仄格律主要有三个要点:
1.平仄:平仄是指音节所发出的声调,分为平声和仄声两种。
平声是
古汉语的一种声调,读音时发出的声音比较平稳,声调比较低。
仄声则相反,读音时发出的声音比较高,声调比较急促。
2.平仄平仄:平声和仄声的交替,就是平仄平仄。
例如“春色满园关
不住”,这句话的第一个字“春”是仄声,第二个字“色”是平声,依次
交替。
3.仄起首句:五言律诗的首句必须是仄声。
例如“锄禾日当午”,首
句的“锄”字是仄声,符合规律。
五言律诗的平仄格式表格: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AA’BB’)
首句必须是仄声(A’)
平声和仄声的交替,第二句和第四句必须是平声,第三句是仄声。
例如:
《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五言律诗的平仄格式是: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AA’BB’)
首句清明是仄声(A’)
第二句路上行人欲断魂,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都是平声(B)
第三句是借问酒家何处有,是仄声(A)
五言律诗的平仄格律需要遵循,只有作诗者能够理解并把握好它,才能写出好的五言律诗,形成传世佳作。
绝句律诗平仄谱

绝句律诗平仄谱绝句律诗平仄谱【五絕】五言絕句的省稱。
指五言律絕。
四句二韻或三韻。
平仄定格凡四式:(1)首句仄起不入平韻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首句平起不入仄韻式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2)首句仄起入平韻式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首句平起入仄韻式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3)首句平起不入平韻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首句仄起不入仄韻式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4)首句平起入平韻式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首句仄起入仄韻式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注:仄起式,指首句第二字為仄聲;平起式,指首句第二字為平聲。
【五律】五言律詩的省稱。
八句四韻或五韻。
(1)首句仄起不入平韻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首句平起不入仄韻式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2)首句仄起入平韻式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首句平起入仄韻式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3)首句平起不入平韻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首句仄起不入仄韻式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4)首句平起入平韻式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首句仄起入仄韻式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七絕】七言絕句的省稱。
指七言律絕。
五七言绝句的平仄规律

五七言绝句的平仄规律五七言绝句的平仄规律南山秀竹这里说的五七言绝句,是指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
五七言绝句的平仄是古代诗人们创立的,经过近代诗词学家们不断的归纳总结,才成为今天这个样子。
在每首五七言绝句中,每个字是平是仄都是固定的,除了个别位置可以活动外,都不能随意更改,如果违反了就是出律,就不符合格律规则。
不多说了,直接进入正题,请看下边的分析:一、五言绝句的平仄五言绝句又称为五绝,其平仄包括下边四种类型:1、五绝仄起(首句不韵)例诗:⊙仄平平仄白日依山尽平平⊙仄平(韵)黄河入海流⊙平平仄仄欲穷千里目⊙仄仄平平(韵)更上一层楼这种平仄格律的规律是:第一句为两仄两平加一仄。
第二句与第一句相反,为两平两仄加一平。
第三句是三平加两仄,第四句与第三句相反,为三仄加两平。
其中,一、三、四句的第一字和第二句的第三字可不论平仄,第二和第四句末字必须押韵。
五绝仄起首句不韵,叫仄起仄收,即第一句前两字用仄声开头,最后用仄声收尾。
2、五绝仄起(首句押韵)例诗:⊙仄仄平平(韵)北斗七星高平平⊙仄平(韵)哥舒夜带刀⊙平平仄仄至今窥牧马⊙仄仄平平(韵)不敢过临洮这种平仄格律的规律是:第一句为三仄加两平。
第二句为两平两仄加一平。
第三句是三平加两仄,第四句与第三句相反,为三仄加两平。
其中,一、三、四句的第一字和第二句的第三字可不论平仄,第一、二和第四句末字必须押韵。
五绝仄起首句押韵,叫仄起平收,即第一句前三字用仄声开头,最后两字用平声收尾。
3、五绝平起(首句不韵)例诗:⊙平平仄仄鸣筝金粟桂⊙仄仄平平(韵)素手玉房前⊙仄平平仄欲得周郎顾平平⊙仄平(韵)时时误拂弦这种平仄格律的规律是:第一句为三平加两仄。
第二句与第一句相反,为三仄加两平。
第三句两仄两平加一仄,第四句与第三句相反,为两平两仄加一平。
其中,一、二、三句的第一字和第四句的第三字可不论平仄,第二和第四句末字必须押韵。
五绝平起首句不韵,叫平起仄收,即第一句前三字用平声开头,最后两字用仄声收尾。
五绝的平仄格律

五绝的平仄格律《五绝的平仄格律》五绝是一种中国传统的诗歌形式,又称为五言绝句,每句有五个字,共四句构成一个完整的诗句。
平仄格律是指诗句中的字音平仄要符合一定的规律。
在五绝中,平仄格律的运用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着诗句的韵律美和语言美。
中国古代的文人学士崇尚雅正之美,平仄格律的使用就是其中一部分的体现。
平声和仄声是指汉字的发音方式,平声是指音高平缓的声调,如“平”、“读”;仄声是指音高起伏的声调,如“仄”、“句”。
五绝的平仄格律要求,每句的字音平仄形式必须按照特定的规则来排列搭配。
首先,五绝的平仄格律要求四句诗中每一句都要有平声和仄声的对立使用,这样才能使整体的诗句节奏饱满。
平仄格律的使用要有节制,不能平平仄仄或者仄仄平平,而是需要有一定的平仄平仄的变化,以增加诗句的音律美和韵味。
其次,五绝的平仄格律还要求诗句中的字音平仄呼应,相邻字的平仄声要相同或者相对应。
比如,“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等等。
这样的呼应可以使诗句更加协调,音韵更加和谐,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另外,五绝的平仄格律还要求在每句诗中,字音平仄的排列要合乎规则,不能随意安排。
一般来说,首句一般以平声开头,末句一般以仄声结尾,中间两句要平仄相间。
这样的安排既符合平仄格律的要求,也使诗句更易入口、朗朗上口。
而且,五绝的平仄格律还要求每句诗的字数要相近,不能有太大的差异。
字数相近可以使诗句整体更加统一,平衡感更强。
字数相近也可以使诗句的平仄格律更加明显,让韵律变得更加突出。
最后,五绝的平仄格律要求诗句的平声和仄声要符合律韵的要求。
律韵是古代诗歌中的一种韵律规则,根据音节的长度和押韵的规则来定。
诗句中的平声和仄声要根据律韵的要求来安排,以保持整体的音韵美。
总之,五绝的平仄格律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平仄格律的运用,诗人可以使诗句更加韵律美妙、优美动人。
它是诗歌表达感情和思想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通过学习和欣赏五绝的平仄格律,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诗词的魅力,也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五言律诗平仄谱

五言律诗也叫“五律”五言律诗以首句不入韵为正格,而且以仄起式为常见。
五言律诗与七言律诗一样,四联八句,每一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领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
领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与七律不同的是,五律首联用对仗的较多,主要原因是五律首句不入韵的较多,七律首句不入韵的较少。
但这个原因不是绝对的,在首句入韵的情况下,依然有首联用对仗的例子。
五律有以下规则:(一) 每首八句,每句五字,共四十字二)第三句和第四句、第五句和第六句必须对仗,三)平必须按照特定的格式安排,一联内讲对,两联间讲粘(四)只能押平声韵,并且押韵有固定的位置,即偶数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不可换韵;(五)节奏形式是严格的两个双音步加一个单音步,并且单音步只能出现在句子的中间或者末尾,不能出现在开头,两个相邻的双音步的平仄必须相反,五律的平爪格式有四种附: ()中可平可人第一种:[平起首句入韵式]逢一、二、四、六、八句押平韵.平平人人平[韵],(人)仄人平平[韵](人)仄平平人,平平仄平[韵] 。
[对仗](平)平平人人,(人)仄仄平平[韵] 。
[对仗](人)人平平人,平仄人平平[韵]第二种:[平起首句不入韵式]逢二、四、六、八句押平韵,首句不用韵。
(平)平平仄人,(人)仄人平平[韵](人)仄平平爪,平平仄人平[韵] 。
[对仗](平)平平爪爪,(人)仄人平平[韵] 。
[对仗](人)瓜平平人,平平仄仄平[韵]第三种:[人起首句入韵式]逢一、二、四、六、八句押平韵.(人)仄人平平[韵] ,平平厂人平[韵] (平)平平爪仄,(人)仄人平平[韵] 。
[对仗](人)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对仗](平)平平人人,(人)仄人平平[韵I[人起首句不入韵式]第四种:逢二、四、六、八押平韵,首句不用韵.(人)仄平平仄,平平仄人平[韵]。
(平)平平仄爪,(人)仄仄平平[韵] 。
[对仗](人)仄平平爪,平平仄仄平[韵] 。
古诗如何分平仄

古诗如何分平仄五言的平仄,只有四个类型,而这四个类型可以构成两联。
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由这两联的错综变化,可以构成五律的四种平仄格式。
其实只有两种基本格式,其余两种不过是在基本格式的基础上稍有变化罢了。
(1)五律仄起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春望(唐代-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掻更短,浑欲不胜簪。
白话译文国家沦陷只有山河依旧,春日的城区里荒草丛生。
忧心伤感见花开却流泪,别离家人鸟鸣令我心悸。
战火硝烟三月不曾停息,家人书信珍贵能值万金。
愁闷心烦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发疏稀插不上簪。
另一式,首句改为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
(2)五律平起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山居秋暝(唐代-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白话译文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另一式,首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
七律是五律的扩展,扩展的办法是在五字句的上面加一个两字的头。
仄上加平,平上加仄。
试看下面的对照表:(1)平仄脚五言仄起仄收○○仄仄平平仄七言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2)仄平脚五言平起平收○○平平仄仄平七言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仄平(3)仄仄脚五言平起仄收○○平平平仄仄七言仄起仄收仄仄平平平仄仄(4)平平脚五言仄起平收○○仄仄仄平平七言平起平收平平仄仄仄平平因此,七律的平仄也只有四个类型,这四个类型也可以构成两联,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五言绝句的平仄格律精华篇

五言绝句也叫“五绝”。
盛唐以前,五言诗不但没有对仗,而且平仄也不讲究,称为不讲究平仄与对仗的“古体诗”。
盛唐之后五言绝句严格遵守格律诗之规定,是在格律上完美的近体诗。
五言绝句的格式要求是⑴字数句数固定。
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共二十个字。
⑵押韵严格。
第或第最后一个字只押同一个韵,而且只能押平声韵,不能用仄声。
如果不是同一个韵叫出韵,不合格式。
⑶讲究平仄。
五绝的平仄格式有四种附()中可平可仄第一种【平起首句入韵式】逢一、二、四句押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第二种【平起首句不入韵式】逢二、四句押平韵,首句不用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第三种【仄起首句入韵式】逢一、二、四句押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第四种【仄起首句不入韵式】逢二、四句押平韵,首句不用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典型例诗《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塞下曲为【仄起首句入韵式】逢一、二、四句押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月 yuè第四声仄起高 gāo 韵母ao 第一声平逃 táo 韵母 ao 第二声平刀 dāo 韵母ao 第一声平查韵表,三字为平水韵四豪;中华新韵六豪。
五言律诗的平仄格式

五言律诗是一种中国古代的诗歌体裁,在五言律诗中,每一行都有明确的韵律格式。
该诗歌通常由五行诗歌组成,每行有十二个字,其中前四字为平仄,后八字为平声。
在中文文学中,平仄格式是指对每一行的音节和语调的要求。
平声:以阴平为主的语调,没有明显的高低起伏。
仄声:以阳仄为主的语调,有明显的高低起伏。
在五言律诗中,前两行为平声,后两行为仄声,最后一行为平声。
因此,五言律诗的平仄格式通常是这样的:平平仄仄平。
五言律诗的平仄格式对于诗歌的韵律和意境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作诗人需要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巧妙的构思和设计,才能创作出美妙的五言律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言绝句常见的四种平仄类型
一:平起平收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二:平起仄收首句不押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三:仄起平收首句押韵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四:仄起仄收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附注:1、有个”一三不问,二四分明“的规则,每句中的第一字和第三字是可以不讲平仄的,一首五绝20个字,就有8个字可以不讲平仄。
2、也有一些古诗,并不按照平仄要求来写,这样的诗并不是”五绝“,而属于”古风“。
2017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