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中的基本步法和手法

合集下载

武术步法基本功

武术步法基本功

武术步法基本功武术步法基本功武术步法基本功1.上步上步的动作方法是:一脚向前一步或半步后成一定步型。

上步后常伴随进攻技法,如上步冲拳等。

青少年练习时应注意:①上步要轻灵稳健。

②上步要一次到位,做到规范标准。

武术步法基本功2.跟步跟步的动作方法是:一脚向前上一步,另一脚随后跟上半步或一步,落在前脚后面。

跟步多是形意拳配合手法的步法,如跟步崩拳等。

它能增强上步进攻力量和威力。

青少年练习时应注意:①上体正直,跟步稳健。

②前脚上和后脚跟节奏分明,连接紧凑。

武术步法基本功3.退步退步的动作方法是:一脚向后退半步或一步,或两脚依次后退。

退步主要用于防守对方进攻。

武术步法基本功4.撤步撤步的动作方法是:一脚向后退半步或一步,另一脚随之向后撤半步或一步,停落在后脚前。

撤步主要配合冲拳,格挡等手法,用于退守,并在退守同时能伺机反攻。

青少年练习时应注意:①退、撤要分明。

②要有伺机反攻的意识。

武术步法基本功5.交叉步交叉步是两腿侧向交叉走步。

其动作方法是:一腿向另一腿前面交叉,侧面迈步称为迈步走;一腿向另一腿后面侧向插步为偷步走。

交叉步主要用于闪避对方的正面攻击,并从侧面进攻对方。

武术步法基本功6.倒插步倒插步的动作方法是:两脚开立,重心移至一腿支撑,另一腿向支撑腿后横迈一步,前脚掌着地,脚跟踮起,支撑脚全脚着地,脚尖外撇,膝部屈弓。

左脚在前,称为左交倒插步,右脚在前,称为右倒插步。

倒插步攻击中多用于侧向偷步,转身鞭拳攻击对方、青少年练习时应注意:①要拧身、挺胸、合胯。

②两腿交叉虚实分明。

武术步法基本功7.行步行步的动作方法是:两腿微屈(或半蹲),两脚快速、连续地向内侧前方弧形行走步。

顺时针右弧形走时,左脚尖微内扣,右脚尖微外撇;逆时针向左弧形走时,右脚尖微内扣,左脚尖微外撇。

行步是佯攻性技法,避实就虚,边线进攻。

青少年练习时应注意:①挺胸立背,拧腰裹胯。

②行步平稳、轻快,步幅均匀,重心平稳无起伏。

武术步法基本功8.八卦步八卦步的动作方法是:侧对圆心,并步站立屈膝稍蹲或半蹲;两脚沿圆圈行走,里脚直进,外脚上步扣脚,两脚平起平落,似擦地面而行;上体含胸拔背,拧腰坐胯。

完整版武术五步拳教案

完整版武术五步拳教案

完整版武术五步拳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武术》教材第四章“五步拳”,具体内容包括五步拳的基本步型、手法和步法。

详细内容如下:1. 基本步型: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

2. 手法:冲拳、摆拳、抄拳、弹拳、架拳。

3. 步法:进步、退步、闪步、垫步、跃步。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五步拳的基本步型、手法和步法,提高学生的武术技能。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3. 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坚韧的品质,提高心理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五步拳的连贯性、协调性和力度。

2. 教学重点:基本步型、手法和步法的正确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示范光盘、音响设备。

2. 学具:武术服装、拳套、护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示范光盘展示五步拳的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步型学习(10分钟)(1)教师示范并讲解基本步型的动作要领。

(2)学生跟随教师练习,体会动作要领。

(3)分组练习,互相纠正。

3. 手法学习(10分钟)(1)教师示范并讲解手法的动作要领。

(2)学生跟随教师练习,体会动作要领。

(3)分组练习,互相纠正。

4. 步法学习(10分钟)(1)教师示范并讲解步法的动作要领。

(2)学生跟随教师练习,体会动作要领。

(3)分组练习,互相纠正。

5. 五步拳连贯练习(10分钟)(1)教师示范五步拳的连贯动作。

(2)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注意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3)分组练习,互相纠正。

6.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设计练习题目,让学生现场完成,巩固所学内容。

7.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进行讲解和示范。

六、板书设计1. 基本步型: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

2. 手法:冲拳、摆拳、抄拳、弹拳、架拳。

3. 步法:进步、退步、闪步、垫步、跃步。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练掌握五步拳的基本步型、手法和步法。

完整版武术五步拳教案

完整版武术五步拳教案

完整版武术五步拳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武术中的五步拳。

教学内容选自《武术基础教程》第四章第三节,详细内容包括五步拳的基本步法、手法和组合动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五步拳的基本步法和手法,能独立完成五步拳的组合动作。

2. 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和节奏感,提高身体素质。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五步拳的组合动作和节奏感。

教学重点:五步拳的基本步法和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学视频、音响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武术服装、武术鞋、护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教学视频播放五步拳表演,让学生感受五步拳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与示范(15分钟)(1)讲解五步拳的基本步法和手法。

(2)示范五步拳的组合动作,强调动作要领和节奏感。

3. 分组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五步拳的基本步法和手法,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4.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组合动作进行讲解,分析动作要领和技巧。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跟随音乐,独立完成五步拳的组合动作,教师观察并进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五步拳基本步法:前进、后退、左移、右移、原地踏步2. 五步拳手法:拳、掌、勾、爪、肘3. 五步拳组合动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练掌握五步拳的基本步法和手法。

(2)独立完成五步拳的组合动作。

2. 答案:(1)基本步法和手法:见板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武术比赛,展示所学成果。

(2)开展武术文化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3)鼓励学生课后自主练习,提高自身武术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程度与逻辑性。

2. 教学目标的可衡量性和实际操作性。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性。

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随堂练习的设置。

太极拳基本步法和手法教学

太极拳基本步法和手法教学

太极拳基本步法和手法教学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舒缓动作和内外兼修的原则,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和学习。

太极拳的基本步法和手法是学习太极拳的重要基础,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太极拳的基本步法和手法教学。

第一节:太极拳基本步法太极拳的基本步法包括正步、退步、左步、右步等。

这些步法既是太极拳基本动作的构成,也是太极拳技术发挥的基础。

正步是太极拳基本步法中最基础的一种步法。

具体动作是身体保持直立,自然呼吸,重心稳定地向前迈一步,同时左脚跟着地。

在跟着地的瞬间,身体保持平衡,腰部微微下沉,脚掌完全着地,再由脚掌推开地面,产生推力,将身体向前推动。

退步是太极拳基本步法中的一种后退动作。

在退步时,身体保持直立,自然呼吸,双腿微屈,放松腰部,将身体重心向后转移,随后由后脚跟着地,然后依次由前脚跟着地,再由脚跟向前推动身体重心。

左步和右步是太极拳基本步法中的侧身动作。

具体来说,左步就是将身体向左侧移动一步,保持身体直立,腰部微微下沉,左脚跟着地,再通过脚掌向前推动身体;右步和左步的动作相似,只是方向相反。

通过练习太极拳的基本步法,可以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为后续的太极拳技术发挥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节:太极拳基本手法太极拳的基本手法也是太极拳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太极拳的手法包括推手、拍手、攻防、架式等。

推手是太极拳中最基础的手法之一。

推手一词意指通过手的动作来推动对方的身体。

在推手训练中,双方保持一定距离,通过双手的接触和推动,练习身体的协调、灵活以及对对方力量的感知和运用。

拍手是太极拳基本手法中的一种技术手法。

具体来说,拍手是通过手的快速拍击动作,以迅猛的力量打击对方的身体或肢体。

拍手动作要求手部灵活,掌心略凹,用力连贯均匀,以达到准确击中对方的目的。

攻防是太极拳基本手法中最关键的技术之一。

攻防技巧包括进攻和防守的动作组合,既要灵活应对对方的攻击,又要准确地发出反击。

攻防技巧的训练,不仅能够提高太极拳技术的实用性,还能够增强身体的协调和反应能力。

武术基本功练习方法

武术基本功练习方法

武术基本功练习方法武术基本功练习方法练习基本功不仅可以掌握武术的基本动作、基本技术、基本方法,还能全面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减少损伤,为学习拳术和器械套路,提高武术技术水平打下基础。

一、肩臂练习肩臂练习主要是增进肩关节的柔韧性和灵活性,加大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发展臂部力量,提高上肢运动的敏捷、松长、环转等能力。

(一)压肩练习者面对肋木两脚开立。

双手抓握肋木,手臂伸直,上体前俯并做下振动作;背对肋木,双臂内旋后伸,手心向上抓握肋木,然后屈膝向下,向前拉压。

(二)握棍转肩两脚开立,双手上握木棍,相距与肩同宽或稍宽的距离。

要点:两臂伸直,两手横向距离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

(三)绕环1.单臂绕环:右(左)臂向前、向上、向后、向前连续立圆绕环。

2.双臂顺向绕环:左、右两臂依次向前、向上、向后、向前绕环。

3.双臂反向绕环:右臂向前,左臂向后同时与体侧画立圆绕环。

数次后,再做反向练习。

(四)立卧撑腿并拢伸直,两手与肩同宽,手指朝前直臂撑地成俯卧;上体向后移动,臀部凸起,随即两臂屈肘,上体从后向下、向前移动、再向后移动还原。

(五)倒立两臂伸直,两手与肩同宽撑地,靠墙做手倒立。

二、腰部练习腰部练习主要是增强脊椎和腰部各肌肉群的力量与柔韧性。

腰是贯通上、下肢的枢纽,又是集中反映身法技巧的关键。

(一)俯腰双手手指交叉,上体前俯,双手抱住脚踝关节,逐渐使胸部贴近腿部。

(二)甩腰两脚开步站立,两臂上举,以腰、髋关节为轴,上体向前、向后做屈伸动作,两臂随上体屈伸摆动。

(三)晃腰两脚开步站立,两臂侧平举,上体后仰,向左、右转动,两臂跟随摆动。

(四)涮腰两脚开立宽于肩,以髋关节为轴,上体前俯,然后向左、向后、向右、向前翻转绕环,两臂随腰摆动。

左、右交替进行。

(五)下腰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伸直上举,上体后倒,两手向后下撑地成“桥”形。

三、腿部练习长拳对腿部柔韧、灵活、力量素质要求较高。

练习方法有压腿、搬腿、劈腿、踢腿。

(一)压腿1.正压腿:面对肋木或有一定高度的物体,并步站立,左脚提起,脚跟放在肋木上,脚尖勾紧,两手按在膝上;上体前屈,向前、向下做压伸动作(右腿动作相同,方向相反)。

18种武术步法

18种武术步法
拉拉步少林五子拳步法。指一脚进步(或退步、或横迈),另一脚擦地跟随的步法。
单换步八卦掌步法。指向前行进时,一脚向前扣步落地,另一脚随上体向后回转而原地外摆的扣、摆步组合步法。其步法路线如图。
绞步红拳步法,也称“踩腿步”。一腿向另一腿斜前方上步,脚尖外摆成踩势,两膝略屈,两腿相绞前进,步步带踩。
+++++++++++++++++++++++++++++++
摆扣步八卦掌步法术语,摆步和扣步连用的合称。
震脚①步法用语。一脚提离地面用力下踏,另一脚迅速提腿开步或作攻、防动作。②进攻性腿法,跺踏对方脚背等部位。③在格斗和演练中,借震脚发力助威。
蝴蝶跳属跳步。两脚错立,距离约与肩同宽,原地蹬起腾空,下落成跪步。
抢步通备拳步法。即突进一步或半步,或上步后补进。在行步中,可顺势抢步,也可拗势抢步。明戚继光《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三十二势中有“抛架子抢步披挂”之句。
连枝步步法术语。指两脚开立时,一脚盖越另一脚向另一侧落步,后脚紧接向同侧方向横迈一步的步法。其步法路线如图。
拖步通备拳步法。两脚前后开立,架子源自高,前脚前进一步,后脚拖地跟进。用时可顺势迭进,也可拗势连进,或左右拗势变换前进。长拳、少林、通背、通臂等亦有此步法,但各有所异。
闪展步通背(臂)拳主要步法。一腿提起,另一脚蹬地前跳,两脚同时腾空,同时落地。
半换步八卦掌步法。此步法同于“单换步”,惟扣步、摆步的幅度较小,上体向后回转的幅度约较单换步小于45度。参见下文的“单换步”。

中华武术基本动作

中华武术基本动作

武术基本动作1、摆拳[动作方法]并步站立。

两手成掌,同时从右、向上,经头向左侧平举成立掌,右臂屈时,右掌附于左臂时内侧,上体微向左转,眼看左掌。

[教材要点]两臂划圆,至左侧时坐腕立掌,摆臂时两肩放松,身体随之微转。

2、撩拳[动作方法]预备势:弓步双分掌,右腿弯曲,左腿蹬直。

右腿蹬直,左腿弯曲上体左转成左弓步;左掌变勾向左、向后、直臂划平弧成反勾置于体后;右臂内旋,由后向下,沿右腿向左腿前上方撩起,掌心斜向前上方,高与腰平;眼看前方。

[教材要点]双手摆动协调,与头和躯干动作协调一致。

3、穿掌[动作方法]预备势:开步站立,成双摆掌。

右手成掌,自左向右、向上,经头向右划弧劈掌,使掌指向上,小指侧向右,与眉同高;左手变掌收于左腰间;上体右转45度,右手收至腰间,掌心朝上,左手自腰间向下、向后、向上,经头向右下盖按,屈腕横掌于右肩内侧,手心斜向前下;右手自腰间向左手背上穿出,手心朝上,同时提左膝,上体左转45度,目视右手。

[教材要点]一劈、二按、三穿、节奏明显、上体随之转动。

4、架拳[动作方法]预备势:并步站立。

左脚向左钱方迈出一步成左弓步;左臂屈时使小臂内旋,掌心向上、屈时置于左上方架掌,同时前冲右拳,上体向左扭转,目视右拳。

[教材要点]上架时拧臂(内旋)屈肘,上体尽量扭转。

武术基本功1、后压腿[动作方法]侧对肋木站立,单手扶肋木,外侧腿脚背放至肋木上脚面绷直,压腿时上体后仰,也可两人练习。

帮助者在后托膝向上推,练习者上体同时后仰。

[教材要点]身正、腿直、挺胸、塌腰、后仰。

2、仆步压腿[动作方法]右腿屈膝全蹲,脚尖外展,开胯、左膝伸直仆平,脚尖内扣、挺膝成仆步;两手分别抓握两脚外侧,臀部向下振压,尽量贴近地面,然后换成左仆步压腿。

[教材要点]挺胸、立腰、沉胯、侧倒。

武术组合动作(一)摆掌撩掌类上步搂手马步击掌——弓步双摆掌——弓步勾手撩掌——弹踢推掌——马步击掌1、上步搂手马步击掌:预备式:并步站立. 左脚向左侧上一步,上体左转90度;左手向左搂手握拳,拳背朝下。

武术基本动作介绍

武术基本动作介绍

仆步动作要领与要点
动作方法:左腿屈膝全蹲,大小腿靠紧臀部接近小腿,脚尖和 关节外展约为30~45度;右腿侧出挺直平仆,脚尖内扣。两 脚全掌着地。两拳抱贴腰侧,上体稍右转,眼向右前方平视。 仆左腿为左仆步,仆右腿为右仆步。
动作要点:挺胸、立腰、沉髋、腿仆直,不拔根。 教学方法: (1)原地练习:两脚并步站立,立腰屈膝,重心移右腿屈膝成全蹲,
歇步动作要领与要点
动作方法:两脚左右交叉左脚在前,右脚尖与左脚跟在一条直线上,两脚 相距约为本人小腿长,两大腿靠拢贴紧屈膝全蹲,左脚全脚掌着地,脚尖 外展,右脚前脚掌着地,左膝外侧与右小腿外侧贴紧,臀部坐于右小腿接 近脚跟处,上体稍前倾并向前方拧转,两拳抱贴腰侧,眼看左方。左脚在 前为左歇步,右脚在前为右歇步。
武术基本动作介绍
体育组 李娟
基本手型介绍
拳:四指并拢卷握,拇指紧 扣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 拳握紧,拳面平,腕要直。
2掌:四指并拢伸直向后伸 张,拇指第一指节弯屈扣虎 口处。
3勾:五指尖撮拢,屈腕。
弓步动作要领与要点
动作方法:两脚前后开立,后脚尖与前脚跟距离约为本人脚长 的3~4倍,前腿屈膝半蹲大腿略高于水平,脚尖稍内扣斜向前 方。两脚全脚掌着地,前脚与后脚跟内侧的横向距离为 5~10 厘米,两拳抱贴腰侧,眼平视。弓左腿为左弓步,弓右腿为右 弓步。
同时左脚外侧伸向左方平铲成左仆步。上下弹动数次后静“耗” 一定时间。 (2)左、右交替连续转身做仆步练习。 (3)结合手法练习。如仆步穿掌等。 (4)纠正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A:平仆腿不直,脚外侧掀起脚尖上翘外展。 纠正方法:使平仆腿脚外侧抵固定物体(如墙根等)限制脚尖外展 上翘和脚外侧掀起;用同侧手压平仆腿膝部,使其挺直以加强 踝关节柔韧性锻炼。 B:上体前倾,全蹲腿脚提起。 纠正方法:多做仆步压腿练习,强调沉髋、立腰;做双脚外侧站 立、跪压足背、侧压腿等练习发展下肢柔韧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术中的基本步法和手法
基本步法:
1.弓步,是武术五大基本步型(五大步型: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之一。

俗称弓箭步,用于桩功练习时,称为弓步桩。

一腿向前方迈出一大步,约为脚长的四至五倍,同时膝关节弯曲,大腿近于水平膝盖与脚尖垂直;另一腿挺膝伸直。

两脚全脚掌着地,上体正对前方。

左腿在前为左弓步,右腿在前为右弓步。

要求:前腿弓,后腿蹬;挺胸、塌腰、沉髋;两脚左右相距约一脚。

动作有:左弓步推掌、弓步下插掌、弓步冲拳等。

2.马步是许多门派的根基功夫,各派的马步大同小异,站马步桩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练腿力,二是练内功。

站桩就是聚气。

马步是练习武术最基本的桩步,因此有“入门先站三年桩”、“要学打先扎马”的说法。

马步桩双脚分开略宽于肩,采半蹲姿态,因姿势有如骑马一般,而且如桩柱般稳固,因而得名。

马步蹲得好,可壮肾腰,强筋补气,调节精气神,而且下盘稳固,平衡能力好,不易被人打倒,还能提升身体的反应能力。

3.仆步:一脚向一侧伸出,两脚全脚掌着地,身体尽量下扑,同时,保持身体重心平稳。

主要动作有扑步亮掌等。

4.虚步:两脚平行开立,宽约脚长的三倍,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全脚掌着地,重心于两腿之间。

两手握拳于腰侧
或平伸。

挺胸,塌腰,脚跟外蹬,膝不过脚尖。

5.歇步:两腿交叉靠拢全蹲,左脚全脚着地,脚尖外展,右脚前脚掌着地,膝部靠于前小腿外侧,臀部接于右脚跟处。

左腿在下为左歇步,右腿在下为右歇步。

基本手法:
1.拳操作方法:四指并拢卷握,拇指扣在食指、中指的第二节指骨上。

拳面平齐,故称“平拳”、“四平拳”。

拳的用法,主要有冲、架、挑、贯、劈、砸。

2.掌——操作方法: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弯曲扣在虎口处。

该掌型使用广泛,其形同柳叶,又称之为“柳叶掌”。

根据拇指、四指位置与形状不同,掌可分为:瓦楞掌、荷叶掌、八字掌、五峰掌、蛇形掌、龙爪掌等多种。

的用法,主要有推、砍、撩、拍、劈、按、托、掸。

3.勾手——操作方法:五个手指的第一指节捏拢在一起,其形如钩,也称樶勾。

勾的用法,主要有撩、啄、抄、挂、顶、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