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合集下载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2)M、N、P、Q四地中,阴雨天气最有可能出现 在:
C
A.M地 C.P地 B.N地 D.Q地
【解析】从图中提供的 信息可以看天气。
(3)当M地月平均气压为全年最高的月份,可能出 现的地理现象是: A.巴西高原处于干季 B.尼罗河进入丰水期 C.美国大平原麦收正忙 D.我国东北地区寒冷干燥 【解析】M处在北半球, 气压最高的月份在冬季 1月。
D
A.与空气运动方向成180°角
B.与空气运动方向成90°角 C.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90°角 D.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180°角
【优化探究】右图为北半球某气压场受力平衡时的 风向图,图中气压单位为百帕,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 力和风向的代表字母依次是: A.abcd C.badc B.abdc D.cbad
D
【精“毅”求精】读右图,完成7~8题。 7、若图示曲线为等高线,且c>d,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C
①若有一条小溪,其流向是从b流向d
②b、d位于山脊上
③a、b、c、d各点气压最高的是d点
④a、d的相对高度大于a、b的相对高度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②③④ D.①②④
【精“毅”求精】读右图,完成7~8题。 8、若图示曲线为等压线,且b<d,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优化探究】例7(09全国Ⅰ)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 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 回答(1)~(3)题。 (1)N地风向为:
A.东北风 C.西北风
A
B.东南风 D.西南风
【解析】从图中提供的信 息可以看出,N处在高压 脊上,气压梯度力垂直等 压线指向低压,在北半球 右偏形成东北风。
B
①a处吹西北风

高一地理__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高一地理__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地区间的冷热不均 大气的垂直运动 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 大气的水平运动
本节主要内容
❖气压梯度:同一水平面上,单位距离间的气 压差。
❖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面上因存在着气压梯 度,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
❖风向的3种情况: ❖ 情况1:只存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理想状态〕 ❖ 情况2: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高
5
极地高压带
中中纬纬环环流流 9 8 6 37
低纬环流 2 4
1
副极地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赤道低压带
极地东风带 中纬西风带 东北信风带
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东风
副极地低气压带


西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东北信 风
赤 道 低气 压 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中纬
西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东风
极地高气压带
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高空风向与等 压线平行。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西

1.以下图中,属于北半球风向的有〔C 〕
1000
1008
1008
1000
1002 1004
1006 1008
hpaA
1006 1004 1002 1000
hpa
B
1006 1004 1002 1000
hpa
C
1002 1004
大气运动状况又是怎样的呢?
北半球低纬环流立体图
高空北上气流 右偏成西南风
到北纬30度上空偏 转成西风,气流无 法北上在此堆积
南风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气压梯度: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

(等压线越密集,气压梯度越大)
2.
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风向与等压线垂直。

与风向的关系:影响风向和风速。

3.地转偏向力:导致物体
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的力。

(N:右偏 S:左偏 赤道:不偏)
●高空的风:受,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北半球高空
与风向的关系: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

(与风向垂直)
4.摩擦力:地面和空气之间以及运动状况不同的空气层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阻力。

●近地面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风向与等压
北半球近地面
与风向的关系:与风向相反,对风有阻碍作用,可减小风速。

✧拓展
1.风向的判断:
第一步:画水平气压梯度力:画出过该点且垂直于于等压线的由高压指向低压的虚线箭头。

第二步:画风向。

○1定南北半球:南左北右;
○2画偏转:近地面偏转30-45度,与等压线斜交;高空偏转
90度,最终与等压线平行。

2.风力的判读: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

2.1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2.1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温故知新
结合上节课所学,完成学案 中热力环流示意图。
阅读教材,结合课本31页—32 页图2.5、2.6、2.7,完成学案【自 主探究】。
影响风的三个作用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1030
1010
1030
气压梯度:同一水 平面,单位距离间 的气压差.
1030
B 1010
A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授课老师:魏其娜 永靖县移民中学
2.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学习目标:
1、理解引起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 2、掌握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在风的 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下形成的风向。 3、能够利用大气的水平运动原理,解答生产、生活中 关于风的问题。
C
1030(百帕)
等压线
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影响风速和风向
水平气压梯度力
(百帕)

1000
1005
1010 高
1、试比较两幅图中的气压梯度大小。
(百帕)
1000
1005
1010
A
B
(百帕) 1006 1008 1010
2、判断图中A、B两点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
A
110001200040
498
500
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风向
探究:
请同学们结合所学,在学案【课堂互动区】图中 画出南半球高空的风向。
(hPa) 492 494 496 498 500
情况三: 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 力共同影响
北半球近地面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1册 2.2.3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学生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1册 2.2.3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学生版)

2.2.3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1.能够通过示意图,解释说明风形成的过程2.能够画出南北半球高空和近地面的风向3.能判断风力的大小并解释原因知识点01风的形成 (一)水平气压梯度力1,地面受热不均,导致空气上升和下沉,进而使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产生了差异。

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称为。

2,只要水平面上存在气压梯度,就产生了促使大气由压区流向压区的力,这个力称为。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大气从高压区向低压区做运动,就形成了风。

可见,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知识精讲目标导航3,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如果没有其他外力的作用,风向应该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二)风向1,地转偏向力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使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A BC红色箭头:水平气压梯度力蓝色箭头:风向偏转的力。

具体偏转方向为:北半球向,南半球向,在赤道上,纬度越高表现越明显。

地转偏向力只改变,不改变。

2,风一旦形成,马上就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使风向逐渐偏离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3,高空中的风在不受摩擦力作用的情况下,风向最终。

(下图示意北半球高空风向)4,在近地面,风还会受到的作用。

摩擦力可以风速。

5,在近地面,风在、和的共同作用下,风向。

(下图示意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知识拓展】1,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与气压梯度成正比,表现在等压线图上,就是等压线越密集,气压梯度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就越大。

【即学即练1】下图中M、N为等压线,气压值分别为PM.PN,且PM<PN,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各箭头,表示大气运动直接原因的是()A.①B.⑧C.⑤D.⑥2.若此图表示北半球近地面同一水平面,则O点风向为()A.①B.②C.③D.④能力拓展考法01 风向和风力的判读1,影响风向的因素(1)气压梯度的概念: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

(2)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和等压线图中风力大小判读,属于考查重点。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始终与风向 相反 ,使风速 减小

1、水平气压梯度力
1>概念: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梯
度,就产生了促使大气由高压区 流向低压区的力。
气压梯度=气压差
水平气压 梯度力
2>特点:
A、是产生风的直接原因; B、垂直于等压线; C、由高压指向低压。
(百帕) 1000 1005 1010
风向形成的3种情况: • 情况1:只存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理想状态)
B
800pa
1000pa
专题1:判断风速大小?
1、比较A、B两点的风速:
B>A
方法1>.相邻两条等压线间的气压差越大, 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
C 900Pa 1000Pa
D 900Pa 1000Pa
2、比较C、D两点的风速:
C>D
方法2>.气压差相同的两幅等压线图中, 等压线密集,风速大;等压线稀疏,风速小。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
——风
课题导入
知识点回顾:热力环流
(一)热力环流 ——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地表冷热不均
大气垂直运动
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
大气的水平运动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风的作用
1、风引起空气流动带来降水、降雪。 2、风能发电。 3、风媒植物的传粉和繁殖。 4、空气净化,扩散污染空气。
专题2: 等压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等压线:把在一定时间内气压相等的地点在平面图上连接起来所成的 封闭曲线,反应空间气压的高低分布状况。
高 高压脊
低压槽

1958年4月5日8时世界海平面气压(hPa)分布(局部)
①、判断气压场及天气状况

新教材高一地理必修件时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新教材高一地理必修件时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大气水平运动原因
地球表面受热不均
由于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地形起伏、 纬度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地球表 面受热不均,导致大气中的空气质点 在水平方向上产生移动。
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使得地表上的空气质点在水 平方向上受到科里奥利力的影响,从 而产生偏转,形成风。
大气水平运动影响因素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印度洋季风
印度洋季风也是典型的季风环流实例。夏季,印度洋上的湿润气流受亚洲低压吸引,北上至印度次大 陆,形成雨季;冬季,受亚洲高压影响,气流由陆地吹向海洋,印度次大陆进入干季。
05 大气水平运动对 地理环境影响
对气候影响
热量输送
大气水平运动通过输送热量,影响地 区的气候类型及特征。例如,暖流对 沿岸地区有增温增湿的作用,而寒流 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新教材高一地理必修件时大 气的水平运动风
汇报人:XX 2024-01-13
目 录
• 大气水平运动概述 • 气压带与风带 • 热力环流与风 • 季风环流与风 • 大气水平运动对地理环境影响 • 大气水平运动与人类活动关系
01 大气水平运动概 述
大气水平运动定义
• 大气水平运动:指大气中的空气质点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即 风。它是由于地球表面受热不均和地球自转等因素引起的。
风是热力环流的表现形式
风是热力环流中空气水平运动的直接表现,其方向和强度受热力环流影响。
热力环流实例分析
01 02
海陆风
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白天陆地升温快,空气上升,近地面形成低 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夜晚陆地降温快,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 ,风由陆地吹向海洋。
山谷风
白天山坡升温快,空气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风由山谷吹向山坡;夜 晚山坡降温快,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风由山坡吹向山谷。

课件大气的水平运动-风_人教版必修一地理PPT课件_优秀版

课件大气的水平运动-风_人教版必修一地理PPT课件_优秀版

|迁移应用| 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取得战争胜利的关键是诸葛亮借来 “东风”火烧曹营。 (1)从诸葛亮借东风火烧曹营成功,可知两军中孙刘联军位 于赤壁东侧。
(2)试分析火烧曹营当天赤壁附近的气压状况、等压线走
向。下图中,最可能正确反映赤壁之战气压(单位:hPa)形
势的是
()
A
B
答案:B
C
D
探究点一 风的形成和影响因素
此地风受到三个力作用:水平气 压梯度力(决定风向)、地转偏向 力(与风向垂直)和摩擦力(与风 向相反)
信息2
图中各箭头的方向指向:c 与b方向大体一致;c与d相 互垂直;c与a相反
c为风向,b为水平气压梯度力,d 为地转偏向力,a为摩擦力
风向c与地转偏向力d相互 信息3 垂直,并相对于水平气压
梯度力b向左偏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②每一条等压线都是 的(但是受图幅限制,可能出现不闭合的情况)。
日本
B.
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风向向右偏。
②在图中分别画出甲、乙两地风向:甲地为 风,乙地为 风。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也是风的原始方向)总是垂直于等压线并由高压指向低压;而摩擦力总是和风向相反。
【例1】读某地近地面风形成示意图,已知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始终垂直。
根据①处在等压线图中的位置,过①点作垂直于等压线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取得战争胜利的关键是诸葛亮借来“东风”火烧曹营。
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风向向右偏。
⑤同一幅等压线图上,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可能相差一个等压距(相邻两条等压线的差距),也可能 。
解析:根据等压线的数值,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2)比较图2.17中甲、乙两地的风向和风速大小。 ①从气压梯度看,甲地 大于 乙地,因为甲地等压线密集 , 单位距离内气压差 大 。 ②在图中分别画出甲、乙两地风向:甲地为 偏北 风,乙地 为 偏东 风。(提示: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根据地 转偏向力,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转) ③ 甲 地 风 速 大于 乙 地 , 主 要 原 因 是 甲 地 等 压 线 密 集, 水平气压梯度力 、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某区域某月等压线图回答下列小题:
考题再现
1.此时下列说法可能的是 A.东非高原上动物正向北迁徙 B.亚马孙河进入汛期 C.巴西高原草木繁茂 D.中国北极黄河站进入极昼期 2.如图所示①地的天气状况是 A.炎热干燥 B.阴雨连绵 C.天气晴朗 D.狂风暴雨 3.此时C地的盛行风向不可能的是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南风
思考: 1、风能的优点是什么? 2、风能开发带来哪些负面问题?
优点:风能是清洁可再生能源,储量巨大、 分布广泛且无污染; 负面:风能的大规模开发会对当地地表自然 景观造成严重的破坏
风与城市规划
下图为某地区城乡人口比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该地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 A.33.3% B.50% C.23% D.70% 2.若该图表示某地区城市,并且该城市功能区布局合理,图中竖线 部分代表工业区,斜线部分代表居住区,带点的部分代表卫生防 护带,则该城市不可能位于 A.南亚 B.东亚 C.西欧 D.新西兰
“狭管效应”
所谓“狭管效应”就是由于城市高层建筑间 距极小,大风迎面吹来后无法顺畅通过,只 能聚集在很小的空间内,气象部门测试显示, 在城市刮起六七级大风时,“狭管效应”能 使通过高楼之间的瞬间风力达到12级。
N
楼群俯视图
“狭管效应”
危害:容易造成飞坠事故,也影响行人的 安全,甚至会出现高楼附近大风中行人行 走困难、被风吹倒等现象 措施:加大建筑物的间距,留出风道,减 少风压,让风自由通过
思考:风带如何影响气候?
低纬吹向高纬 西风带 多 雨 带 少 雨 带 海洋吹向陆地
高纬吹向低纬Leabharlann 信风带 极地东风带陆地吹向海洋
趁 思考:风带与欧洲西部气候的关系? 热 打 a.位置 铁
西风带 海洋吹向陆地
b.大陆轮廓 c.地形 d.洋流
课下讨论:信风带与哪 些气候的形成有关?
亚洲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水平气压梯度(力)
直接原因
高空/海平面,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考题再现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个重大问题。苏德战争 爆发后,苏联要求盟国跨越英吉利海峡在法国开辟第二战场。英国首相丘 吉尔以兵力不足和气象条件对渡海作战影响较大等为由,一再推迟。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风与地貌
风成地貌 在干旱地区表现明显
风与地貌
风成地貌 在干旱地区表现明显
风蚀蘑菇 风蚀城堡 风蚀沟谷
风蚀地貌
风蚀洼地
戈壁、裸岩荒漠
风与地貌
风成地貌 在干旱地区表现明显
风蚀蘑菇 风蚀城堡
风蚀沟谷
风蚀地貌
风蚀洼地
戈壁、裸岩荒漠
风积地貌
沙丘
沙垄
黄土高原
沙丘在风力作用下可以移动,形成流动沙丘。它常 埋没村舍、道路、牧场,带来流沙危害。
南亚
居民区
工业区
东亚
西欧
新西兰
小结:
不同地区存在大气污染的工厂如何布局?
①常年盛行一种主导风向的地区: 工厂应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 ②季风气候区: 工厂应布局在盛行风的垂直郊外; ③风向随季节的变化的地区: 工厂应布局在最小风频风向的上风向.
思考:唐山的此类工厂又该如何布局? 东北郊或西南郊
带来大量降水,缓解南方的伏旱和高温天气 对我国东南沿海的渔业生产带来一定的帮助
风与帆船
郑和下西洋
麦哲伦环球航行
知识发散 世界四大繁忙航线之北太平洋航线
风与风车
中国风力资源分布状况图
我国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
(1)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包括东北 三省、河北、内蒙古、甘肃、宁夏和新疆 等省(自治区)近200 公里宽的地带。风功率 密度在200~300 W/m2以上。 (2)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包括山东、江苏、 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等 省(市)沿海近10 公里宽的地带,年风功率密 度在200W/m2米以上。
海 陆 风
山谷风
通过对这道高考题的理解,你能得到什么样的启示?
风的分布存在时间差异
结合自己所学知识,你还能举出哪些例子?
与之相对,风的分布也存在空间差异

亚洲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风 的 影 响
自然地理环境 人类生产生活 风灾与风能 城市规划
气候 地貌 洋流 生物

风向玫瑰图
N
D F 城区 H C
G
W E A
E B
S
天气预报中风的符号
风的判读
风向 风速
小轼牛刀
从风向上看,甲地 吹偏北风,丙地吹 偏南风; 从风速上看,甲地 等压线密集,风力 大,风速快,丙地 等压线稀疏,风力 小,风速慢; 从性质上看,甲地 风寒冷干燥,丙地 风温暖湿润
读某日地面气压分布示意图,从风向、风速、风的性质等方面比较说 明甲、丙两地风的不同特点?
信风带 赤道暖流 思考:秘鲁寒流是如何形成的? 盛行风 风海流 西风带 西风漂流
风与生物
旗形树冠指示风向
风灾

风能

思考:台风的危害是什么?
强风:掀翻巨轮、损坏地面建筑、通信设施 特大暴雨:河堤决口、水库崩溃、洪水泛滥、
淹没农田村镇 风暴潮:破坏海堤、淹没岛屿

台风可能带来的好处有哪些?

N
楼群俯视图
(1)英吉利海峡常年受________(风带)的影响。 (2)不同季节英吉利海峡气象条件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 对渡海作战有什么影响?(提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过程中,风与气 压的强弱也发生变化)
通过对这道高考题的理解,你能得到什么样的启示?
风的分布存在时间差异
结合自己所学知识,你还能举出哪些例子?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唐山市开滦一中 张超宇
古诗接龙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 贺知章《咏柳》 赞美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 王之涣 《凉州词》 怨愤
形成
表达

影响
分布
风是如何产生的?
地表受热不均 水平气压差异 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