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精选小学三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1 古诗二首语文版巩固辅导[含答案解析]四十八
2019-2020年小学三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1 古诗二首语文版巩固辅导三十八

请写出几个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答案】:
【解析】:
惠崇是______有名的和尚,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雁等禽鸟与河湖的水景。“春江晓景”图有两幅,一幅是《______》,一幅是《______》。
【答案】:
【解析】:
比一比,再组词。
扣______苔______菲______篱______碟______
⑥非洲丛林中还有一种小虫,每过一个小时就改变一种颜色,因此许多当地人把它们捉回去当“虫表”。
【答案】:
【解析】:
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苍苔:
②春色满园:
【答案】:
【解析】:
读诗《游园不值》,解释下列诗句的意思
①应怜屐齿印苍苔:
②小扣柴扉久不开:
【答案】:
【解析】:
(减喊)______少______叫
【答案】:
【解析】:
我会理解,我会选择。
①游园不值______
A、值得B、遇到C、价钱
②应怜屐齿印苍苔______
A、应该B、爱惜C、可怜
【答案】:
【解析】:
我是小小裁判员。①“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朗读节奏、停顿是正确的。______②诗中的“晓”是晓得的意思。______
2019-2020年小学三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1古诗二首语文版巩固辅导三十八
我会填
①扉:共______画第五笔是______。
②墙:共______笔,第三画是______。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横线上。
Ⅰ怜:①怜悯、同情;②爱;③爱惜
应怜屐齿印苍苔______
2019-2020学年度小学语文三年级下第一单元1 古诗二首语文版知识点练习五十一

2019-2020学年度小学语文三年级下第一单元1 古诗二首语文版知识点练习五十一第1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2题【填空题】多音字组词撒sā______倒dào______调tiáo______sǎ______ dǎo______ diào______【答案】:【解析】:第3题【填空题】比一比,再组词。
浇______浴______鸣______晓______ 欲______鸭______【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解释画线字的意思,然后写出上一句或下一句①黄四娘家花满蹊,______。
蹊:______②______,自在娇莺恰恰啼。
啼:______③应怜屐齿印苍苔,______。
怜:______【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看拼音写词语。
【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我是小小裁判员。
①“怜”和“墙”都是前鼻音。
______②诗中的“怜”是可怜的意思。
______ 【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填空。
等闲识得______面,______总是春。
______知时节,当春乃______。
【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一字组多词。
晓______ ______ 芦______ ______ 欲______ ______【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给下面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海豚______(tún zhú)茼蒿______(gāo hāo)晓______景(xiǎo xǎo)优惠______(huì guì)欲______望(yù yū)瓜蒌______(lóu lǒu)【答案】:【解析】:第10题【语言表达】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怜②屐【答案】:【解析】:第11题【语言表达】读到“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你会想到园内怎样的春色?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园内的景色吧!【答案】:【解析】:第12题【综合题】填空《游园不值》是______(朝代)诗人______所写,诗人以探出墙外的红杏来渲染满园的春色,构思奇巧,耐人寻味。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积累运用1.看拼音写词语。
qióng rén bāo hán shān lǐng jué duì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hú shuǐlián yè hé huādōng wú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2.加减偏旁再组词。
莲﹣艹=________ ________湖﹣氵=________ ________日+央=________ ________艹+何=________ ________3.组词童________ 碧________ 妆________剪________ 绿________ 丝________4.文学常识填空。
《咏柳》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代的诗人。
《春日》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代的诗人。
《春日》意思是________。
5.想一想,填一填①《村居》中描写山村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②《咏柳》中描写柳树和柳枝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6.图片描绘的是诗句()的画面。
A.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B.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7.根据意思写诗句。
(1)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诗句:________,________。
(2)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诗句:________,________。
8.带着问题来读书(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_____季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对________的热爱。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暑假复习巩固 含答案)

第1课.古诗三首一、用“√”给画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短小(dǎn duǎn) 泥融(lóng róng) 惠崇(chóng cóng河豚(zhú tún) 梅子(méi měi) 减少(jǎn jiǎn)二、读课文填空。
1.《绝句》这首诗的作者是()代的(),他被称为“”。
2.《惠崇春江晚景》是一首()诗,它是()代诗人()为()的画作《》所写的。
3.《三衢道中》的作者是代的,描写的是()(季节)的景色。
三、给诗句中的画横线的字词选择正确的意思。
1.迟日江山丽( )A.迟到的太阳B.春日2.泥融飞燕子()A.泥土变湿软B.泥土融化3.萎蒿满地芦芽短()A.一种动物的牙齿B.芦苇的嫩芽4.小溪泛尽却山行()A.副词,表示转折B.再,又四、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2.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竹外桃花三两枝, __________________ 。
(1)将诗句补充完整。
这两句诗出自______ 代诗人______写的《》,描写的是 ______ 时节的景物。
(2)用“O ”在诗句中圈出诗中的景物.2.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1)读到这两句诗,我的眼前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耳中好像听到 __________________;因此,我的心情是 ____________ 的。
(2)对于诗句中的“四五”,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实写,说明诗人听得很仔细。
B.这是虚写,说明黄鹂声音婉转悠扬。
【参考答案】一、duǎn róng chóng tún méi jiǎn二、1、唐杜甫诗圣2、题画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3、宋曾几初夏三、1.B2.A3.B4.B四、1.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到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三首》阅读赏析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三首》阅读赏析同步练习(含答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三首》阅读赏析同步练习(含答案)古诗三首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的第一课,通过阅读这三首古诗,可以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下面是对这三首古诗的赏析和一些练习题,供同学们进行练习。
1.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晚上的安静景象。
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李白是怎么通过描写来营造出安静的氛围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参考答案:李白通过描绘夜晚的明月光辉以及地上的霜,形象地表现出了安静的氛围。
明月光照耀在床前,疑似地上有霜,这种自然景象让人感到寂静和冷静。
而且,通过描写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表达了思乡之情,进一步加深了诗歌中的安静氛围。
2. 《登鹳雀楼》是宋代文学家王之涣的作品。
这首诗通过描写登高远眺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壮志和追求。
请同学们分析一下,这首诗中是怎样展现登高的场景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参考答案:王之涣通过描绘白日西斜的景象,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
他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自然界美妙的景色和变化。
通过“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话,诗人表达了登高远眺的愿望和追求更高境界的壮志。
3. 《悯农》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
这首诗以田园为背景,表达了对农民劳动的同情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李绅是怎样通过描写田园景色来表达他的感情和思考的?《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参考答案:李绅通过描写春种和秋收的情景,展示了农民的劳动和农田的辛勤。
他用简洁而富有感情的语言,将农民的辛苦生活表达出来。
通过“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句话,李绅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展示了社会不公和农民困境。
练习题:1. 请简要解析《静夜思》所表达的意境。
2019-2020年小学三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1 古诗二首语文版习题精选第三十八篇

2019-2020年小学三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1 古诗二首语文版习题精选第三十八篇第1题【填空题】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苔(tǎi tái)______扣(kōu kòu)______【答案】:【解析】:第2题【填空题】惠崇是______有名的和尚,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雁等禽鸟与河湖的水景。
“春江晓景”图有两幅,一幅是《______》,一幅是《______》。
【答案】:【解析】:第3题【填空题】读课文《游园不值》,回答问题。
《游园不值》的作者是南宋诗人______。
诗人游园赏花进不了门,本来是件______的事,但他从“______”联想到满园的美好春色,心情自然也由失落转为______。
【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看拼音写汉字。
【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我是小小裁判员。
①“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朗读节奏、停顿是正确的。
______②诗中的“晓”是晓得的意思。
______【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游园不值》是______诗人______的作品,诗歌前两行写______,后两行写作者的______,表达了作者对______之情。
【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根据诗句,解释下列字词。
①上:______②晓:______③蒌蒿:______④河豚:______【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我会理解,我会选择。
① 游园不值______A、值得B、遇到C、价钱②应怜屐齿印苍苔______A、应该B、爱惜C、可怜【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仔细辨别后注音并组词蹊______ ______ 畔______ ______隔______ ______ 幕______ ______ 蹄______ ______ 溪______ ______ 伴______ ______ 融______ ______ 暮______ ______ 啼______ ______【答案】:【解析】:第10题【问答题】阅读诗文《游园不值》,说说你对诗句的理解。
2019春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单元知识点归纳整理附详细答案

第1单元知识小结一、易读错的字生趣.(q ù) 掠.(l üè)过 偶.(ǒu)尔 白鹭.(l ù) 繁花似锦.(j ǐn) 饯.(ji àn)行 暂.(z àn)时 凝.(n íng)视 二、易写错的字柔:上部是“矛”,不是“予”。
鲜:“鱼”的末笔变提。
岭:右边是“令”,不是“今”。
野:右边是“予”,不要写成“矛”。
浩:右边是“告”,不是“吉”。
仰:右边是“卬”,不是“卯”。
眺:左边是“目”,不是“日”。
三、多音字晕⎩⎪⎨⎪⎧y ūn (晕头转向)y ùn (日晕) 杆⎩⎪⎨⎪⎧g ān (旗杆)g ǎn (笔杆儿)行⎩⎪⎨⎪⎧h áng (银行)x íng (步行) 藏⎩⎪⎨⎪⎧c áng (收藏)z àng (藏族)四、重点词语俊俏 活泼 机灵 鲜艳 聚拢 烂漫 增添生趣 映衬 黄鹂 翠柳 白鹭 青天 幽草深树 春潮 野渡 暮春三月 烟雾迷蒙繁花似锦 飞檐凌空 杨柳依依 沙鸥点点浩浩荡荡 俯临长江五、形近字⎩⎪⎨⎪⎧俊(俊俏)峻(险峻) ⎩⎪⎨⎪⎧俏(俊俏)悄(悄悄) ⎩⎪⎨⎪⎧灵(机灵)寻(寻找)⎩⎪⎨⎪⎧艳(鲜艳)绝(绝对) ⎩⎪⎨⎪⎧沾(沾湿)站(车站) ⎩⎪⎨⎪⎧岭(山岭)怜(可怜) ⎩⎪⎨⎪⎧眺(远眺)跳(跳高) ⎩⎪⎨⎪⎧酒(酒杯)洒(洒水) ⎩⎪⎨⎪⎧若(如若)苦(辛苦)⎩⎪⎨⎪⎧浩(浩大)洁(洁白) ⎩⎪⎨⎪⎧仰(仰望)迎(迎接) 六、近义词俊俏—俊美 偶尔—偶然 鲜艳—艳丽增添—增加 饯行—送行 仰望—仰视结识—认识 暂时—短暂 友谊—友情依依惜别—恋恋不舍 鸣—叫 急—忙脍炙人口—口碑载道七、反义词乌黑—雪白 轻快—沉重 活泼—呆板偶尔—经常 仰望—俯视 暂时—长久依依惜别—扬长而去 急—缓 横—竖脍炙人口—鲜为人知八、词语搭配(乌黑光亮)的羽毛 (俊俏轻快)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 (活泼机灵)的小燕子(鹅黄色)的嫩叶(烂漫无比)的春天(春天)的歌(脍炙人口)的名诗(凝视)着远方(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九、词语归类1.形容长得漂亮的词语:俊俏俊美英俊俊秀姣好2.含有“岭”的四字词语:崇山峻岭翻山越岭荒山野岭横峰侧岭3.表示“看”的词语:远眺眺望仰望俯视仰视鸟瞰凝视环视扫视审视十、句子积累1.外形描写: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这就是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课后巩固训练及参考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课后巩固训练1、古诗三首1.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用“√”标出)融.化(rónɡ róu)燕.子(yān yàn)鸳.(yuān yān)鸯.(yānɡ iānɡ)2.默写古诗《绝句》。
3.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绝句》写了怎样的画面。
参考答案1.rónɡ√ yàn√ yuān√ yānɡ√2.默写《绝句》。
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3.春天的阳光和煦温暖,大自然一片生机勃勃的美丽景象,春风吹来,带着花草的清香,河滩上冰雪融化,泥土变得潮湿而松软,引得燕子飞来含泥筑巢,温暖的沙子上还偎依着一双双的鸳鸯。
1、古诗三首1.连线,把汉字和相关读音连起来。
huì chónɡ tún lú yá豚芦芽惠崇2.写出自己对加点字词的理解。
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
蒌蒿满地芦芽...,春江水暖鸭先知3.用自己的话写出《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的意思。
参考答案1.huì chónɡ tún lú yá惠崇豚芦芽2.(1)三两只枝:两三枝桃花。
(2)鸭先知:群鸭好像最早感觉到了春天的信息。
(3)芦芽:芦苇的嫩芽。
(4)河豚:一种有毒的鱼。
(5)上:指上市,就是在市场上销售。
3.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这些可都是烹调河豚的好佐料,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1、古诗三首1.看拼音,写字词yàn zi yuān yānɡ huì chónɡ lú yá()()()()méi zi xiǎo xī fàn zhōu bù jiǎn()()()()2.《绝句》的作者是朝的诗人,被称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精选小学三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1 古诗二首语文版巩固辅导[含答案解析]
四十八
第1题【填空题】
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苔(tǎi tái)______扣(kōu kòu)______
【答案】:
【解析】:
第2题【填空题】
【答案】:
【解析】:
第3题【填空题】
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横线上。
Ⅰ怜:①怜悯、同情;②爱;③爱惜
应怜屐齿印苍苔______
Ⅱ扣:①扣除;②击打;③覆盖
小扣柴扉久不开______
【答案】:
【解析】:
第4题【填空题】
用线将作者、诗题、诗句连起来,然后说说你的发现。
孟浩然______ 《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______ 《春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贺知章______ 《忆江南》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白居易______ 《咏柳》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______ 《春夜喜雨》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苏轼______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答案】:
【解析】:
第5题【填空题】
读古诗《游园不值》,根据诗句的意思,把诗句写在横线上。
①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
——______
②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
——______
【答案】:
【解析】:
第6题【填空题】
惠崇《春江晓景》是______代诗人______为______画的《______》所作,本诗表达了______。
【答案】:
【解析】:
第7题【填空题】
根据课文惠崇《春江晓景》填空。
惠崇《春江晓景》的作者是______,字子瞻,号______,眉山人,______诗人代表。
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
惠崇《春江晓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______的这幅画题写的。
【答案】:
【解析】:
第8题【填空题】
读古诗惠崇《春江晓景》,我会理解,我会选择。
①春江晓景______
A、知道
B、清楚
C、早晨
②正是河豚欲上时______
A、将要
B、欲望
C、希望
【答案】:
【解析】:
第9题【填空题】
加偏旁,变新字。
非---______ ______ 台----______ 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0题【语言表达】
读诗《游园不值》,解释下列诗句的意思
①应怜屐齿印苍苔:
②小扣柴扉久不开:
【答案】:
【解析】:
第11题【默写】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江畔独步寻花》用“______、______”表现了春天的花多。
《游园不值》的作者是______朝诗人______,用“______,______”表达诗人扫兴后的惊喜之情。
【答案】:无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