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收操作规程1
掘进质量验收工操作规程范文

掘进质量验收工操作规程范文一、工作准备1. 确认并查看施工图纸;2. 检查工具、设备等是否齐全并正常运行;3. 清理工作现场,确保安全环境;4. 确认待验收的掘进工程是否符合准入条件。
二、验收准备1. 根据施工图纸和规范要求,查看掘进工程的主要内容;2. 检查掘进工程的尺寸、形状、结构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3. 检查掘进工程的基础、支护、防水等工程质量;4. 检查掘进工程是否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三、掘进工程验收1. 对掘进工程的尺寸和位置进行测量,确保准确性;2. 对掘进工程的结构、形状进行检查,确保符合设计要求;3. 对掘进工程的基础进行检查,确保承载能力满足要求;4. 对掘进工程的支护结构进行检查,确保稳定性和安全性;5. 对掘进工程的防水处理进行检查,确保防水效果良好;6. 对掘进工程的安全设施进行检查,确保安全措施到位;7. 对掘进工程的施工工艺进行检查,确保合理性和可行性;8. 对掘进工程的机械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运行正常;9. 对掘进工程的材料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确保质量可靠;10. 对掘进工程的施工记录和验收报告进行核对。
四、掘进工程验收记录1. 对掘进工程的验收结果进行记录,并详细描述问题和不合格项;2. 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并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期限;3. 验收记录需要由相关人员签字确认,确保真实准确。
五、工作总结和改进措施1. 对整个掘进质量验收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2. 提出改进措施,并明确落实责任人和时间节点;3. 完成验收工作资料的整理,确保归档有序。
六、中途退出如果在掘进质量验收过程中发现严重质量问题或安全隐患,应立即中途退出,并通知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
七、验收工作安全注意事项1. 严格按照施工现场安全规范操作,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2. 防止使用不合格工具和设备,确保工作质量和安全性;3. 注意保持工作现场的整洁和清理,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4. 非必要人员禁止进入工作现场,确保工作专注和安全。
工程验收程序制度

工程验收程序制度一、目的和依据为了规范工程验收工作,保证工程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行业标准,特制定本工程验收程序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负责建设的所有工程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建筑工程、市政工程、装修装饰工程等。
三、验收准备1. 完成工程建设后,施工单位应组织相关人员对工程进行预检,并整理好相关技术资料,包括施工日志、质量检验记录、材料进场记录等。
2. 施工单位应提前通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有关部门,约定验收时间。
3. 验收前,各方应准备好相应的验收工具和设备。
四、验收组织1. 建设单位负责组织验收工作,成立验收小组,成员包括建设单位代表、监理单位代表、施工单位代表以及必要时邀请的设计单位代表或第三方专家。
2. 验收小组应按照国家和行业的标准,对工程进行全面检查。
五、验收程序1. 开展现场检查,对照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逐项进行检查,确保各项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2. 审核工程技术资料,包括质量保证资料、施工记录、试验报告等,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3. 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并由施工单位提出整改方案,限期整改。
4. 整改完成后,再次组织验收,直至所有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5. 经验收合格后,由各方签署工程验收单,确认工程验收合格。
六、验收标准工程验收应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执行,不得降低标准或者搞特殊化。
七、责任追究对于在验收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应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对于故意隐瞒质量问题、弄虚作假的行为,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八、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与国家新颁布的法律、法规或行业标准相抵触的地方,以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为准。
设备工程验收制度

设备工程验收制度一、总则为规范设备工程验收程序,保证设备工程验收的有序进行,保证验收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设备工程的验收工作,包括设备采购、安装、调试、使用等阶段。
三、验收程序1.设备验收申请:申请方向验收机构提出设备验收申请,提供相关资料和信息;2.组织成立验收组:验收机构根据申请方提供的信息确定验收组成员,包括验收组长、技术人员、监理人员等;3.实地验收:验收组按照验收计划进行实地查看设备工程,核实设备工程的工艺流程、技术参数等;4.技术评价:技术人员对设备工程进行技术评价,包括设备性能、质量、安全性等方面;5.监理监督:监理人员对设备工程验收过程进行监督,确保验收程序的顺利进行;6.验收报告:验收组根据实地验收情况编制验收报告,包括验收结果、存在问题、改进建议等;7.验收结论:验收组根据实地验收情况和技术评价结果确定验收结论,包括验收合格、验收合格但需改进、验收不合格等;8.验收结果通知:验收组将验收结果通知申请方,申请方据此处理后续事宜。
四、验收依据1.相关法律法规:验收过程需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验收工作合乎法规要求;2.合同约定:验收过程需按照合同约定的验收标准、验收程序执行;3.技术规范:验收过程需参考相关技术规范、标准执行,确保设备工程达到规范要求。
五、验收标准1.设备性能验收:包括设备的运行效率、工作稳定性、能耗等方面;2.设备质量验收:包括设备的结构材料、安全性等方面;3.设备安全验收:包括设备的使用安全、作业环境安全等方面;4.其他方面验收:根据具体项目需求确定其他验收标准。
六、验收结果1.验收合格:设备工程符合验收标准,可以投入使用;2.验收合格但需改进:设备工程存在一些问题需改进后方可使用;3.验收不合格:设备工程明显不符合验收标准,需进行整改后重新验收。
七、责任分工1.申请方:提供相关资料和信息,配合验收工作的进行;2.验收组成员:根据职责分工,积极参与验收工作,确保验收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3.监理人员:对验收过程进行监督,确保验收程序的规范进行。
综采工作面质量验收工操作规程

综采工作面质量验收工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综采工作面质量验收工操作,提高综采工作面质量,保证工作面安全稳定运行,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煤矿综采工作面质量验收工操作。
第三条综采工作面质量验收工操作应符合国家机械设备操作安全规程、煤矿安全规程等相关法律法规。
第四条综采工作面质量验收工应经过培训,并取得相应的操作证书方可从事工作。
第五条综采工作面质量验收工操作中如遇到问题,应及时向上级汇报,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第二章综采工作面质量验收工操作流程第一节环境检查第六条综采工作面质量验收工在开始操作前,应对工作环境进行检查,包括通风、照明、地面状态等。
第七条综采工作面质量验收工应检查通风系统是否正常运行,并保证工作面有足够的新鲜空气供应。
第八条综采工作面质量验收工应检查照明设备是否正常,保证工作面有良好的照明条件。
第九条综采工作面质量验收工应检查工作面地面是否平整,有无障碍物,保证工作面通畅。
第十条综采工作面质量验收工应检查工作面所需工具、设备是否齐全,并保证其安全可靠。
第二节设备检查第十一条综采工作面质量验收工应检查各种机械设备的运行状况,如综采机、刮板输送机、顶钻机等。
第十二条综采工作面质量验收工应检查综采机的刀盘、刀臂、电缆、液压系统等是否存在问题,并及时进行维修。
第十三条综采工作面质量验收工应检查刮板输送机的链条、输送带、电缆等是否存在问题,并进行维修或更换。
第十四条综采工作面质量验收工应检查顶钻机的颈架、液压系统等是否有异常情况,并保证其正常运转。
第十五条综采工作面质量验收工应检查工作面的供电系统、液压系统、气动系统等是否正常运行。
第三节文档验收第十六条综采工作面质量验收工应对工作面的文档进行验收,包括工作面设计图纸、施工方案、质量验收报告等。
第十七条综采工作面质量验收工应核对工作面的设计图纸与实际工作面的情况是否相符。
第十八条综采工作面质量验收工应核对工作面的施工方案是否得到执行。
食品验收操作规程要点1由专人负责进货质量验收每批食品进货时

1、由专人负责进货质量验收,每批食品进货时均要进行验收2、验收内容包括:a)货证是否相符b)运输过程有无交叉污染c)冷冻冷藏食品温度是否符合要求(有条件配备中心温度计进行抽查)d)食品、食品添加剂标签是否完整、清晰、项目齐全,是否超过保质期e)感观检查产品包装是否破损,颜色、气味有无异常等3、不符合要求食品要当场拒收。
4、冷冻冷藏食品应快速进入冷库(冰箱),冷冻食品应保持冻结状态。
5、做好进货验收台帐,记录保存期限不少于2年,记录内容包括:⏹食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日期)、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验收情况1、食品仓库制订各类食品存放区域示意图,控制各类食品的进货数量,食品按照便于先进先出的方式(如左进右出)贮存。
2、各类物品拆去外箱后,分类整齐地存放在货架上,食品与非食品分开贮存,存放处张贴相应品名3、食品存放的柜架底层离地15cm以上,离墙5cm以上4、除生鲜农产品外的散装食品应当在贮存位置标明食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5、肉禽、蔬菜、水产原料分类摆放,工具和容器用不同颜色区分6、生熟食品分开存放:方法一:按照原料、半成品、成品进行区分⏹各冰室门上标示原料、半成品、成品⏹冰箱内原料、半成品、成品分冰室存放⏹以材质、形状、标示或“生/熟”字样加以区分方法二:每种食品原料、半成品和成品都有固定的存放区域和容器,容器上张贴品名,按品种定点放置7、对主要易腐食品原料、半成品(散装食品原料、打开后的包装食品原料、经初步加工的半成品)规定使用期限,张贴标签。
8、定期检查冰箱(冷库)运转状况和内部温度,积霜较厚时及时化霜,存放食品不超量和堆挤,留有空气流通空隙。
不符要求食品处理规程要点1、设立专门的不符合卫生要求食品存放场所或容器,有醒目标志2、定期检查库存食品,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3、做好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处理的登记食品加工操作规程要点1、粗加工前先检查食品原料质量,不加工已经腐败变质的原料,原料加工时去除不可食部分。
SOP1-G-00003设备安装调试验收标准操作规程

1 目的建立设备安装调试验收标准.
2 范围固定资产、设备.
3 职责设备部
4 内容
4.1 按供货合同确定设备的安装范围、调试内容。
4。
2 根据设计图纸及设备技术资料对设备进行安装,简易设备由设备部安装,复杂、难度较高设备由供应商施工单位安装。
安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由设备
部负责沟通、协调。
安装结束,水、电、气(汽)接通后设备部通知供应商
派人到现场调试设备。
4。
3 设备调试运行时设备部派人全程陪同,学习操作与维护,使用部门必须派人参加调试,学习操作和保养。
4。
4 由供应商(厂家)做现场验证的设备,验证前设备部与供应商商定确立验证方案,验证方案必须经我方质保部确认,质保部必须派人陪同跟踪验证过程。
4。
5 设备调试、运行、验证结束,设备部与供应商共同形成验证报告,不进行验证的设备运行结束填写《设备运行验收单》,运行单位一栏中由设备部相
关人员填写。
4。
6 验收合格的设备由设备部统一移交使用部门,并对该设备操作人员进行现场培训,设备部及时制订设备的操作、维护保养规程.
5 相关标准文件
5。
1 设备基础管理制度
5.2 设备开箱验收标准操作规程
6附则
6。
1 设备运行验收单
执行日期:2011。
02.01
浙江万翔药业有限公司设备运行验收单文件号:R:SOP1—G-00003【1】No。
1 药品采购、验收、销售操作规程

恭城县仙芝药房管理文件药品采购、验收、销售操作规程一、药品采购1、人员要求:采购员要求具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需经过专业岗位培训,并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考试合格,取得岗位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2、制定采购计划:采购员根据市场需要、季节特点、病疫情况以及结合药品余缺定期编写采购计划,报质量负责人审查同意后进行采购。
3、建立采购记录:采购员根据采购计划向药品合格供货企业提出采购计划,待药品到本药店后,根据采购药品的品名、数量、生产厂家、价格、生产批号、有效期、批准文号进行记录并按月装订留存。
二、药品验收1、营业员收货:营业员依据药品采购人员所做的“药品采购记录”以及药品批发企业提供的“药品销售单”对照实物进行核对,确认包装箱无破损后收货,并在“药品销售单”上签字。
如包装箱有损坏要立即拒收并通知质量负责人。
2、药品待验:营业员要将所购进的药品放置于待验区,及时通知验收员进行验收。
3、验收的场所、步骤与方法:验收员在待验区内首先检查药品外包装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符合规定的,予以记录并开箱检查药品。
根据“药品销售单”上的商品名称、规格、生产企业、批准文号、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数量、单价进行逐个品种验收,符合规定的,在“药品销售单”上盖合格章并签字。
并将“药品销售单”按月装订存档;同时通知营业员办理药品入店手续。
凡发现有不符合规定情况时,应填写《药品拒收报告单》,交质量负责人复查处理。
4、验收记录:药品验收记录即药品批发企业提供的“药品销售单”验收员按月顺序装订,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一年,但不得少于三年。
三、药品销售1、验收完毕后,验收员在验收记录上盖合格章、签字并交营业员;营业员依据验收合格结论和验收员的签字将药品放置于相应的销售区域内,按照近效期先出原则进行上架销售。
2、营业员如发现药品有货与单不符、包装不牢或破损、标志模糊等质量异常情况时,有权拒收并报告质量负责人处理。
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开箱验收规定范本

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开箱验收规定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开箱验收工作,确保质量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开箱验收工作应遵循科学、公正、准确和高效的原则。
第三条开箱验收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业务知识和技能,并严格按照本规定执行开箱验收工作。
第四条开箱验收人员应保证开箱验收记录的真实、完整、准确,并及时将结果通报有关部门。
第五条开箱验收人员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开箱验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异常情况进行处理和报告。
第六条开箱验收人员应保护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知识产权,严禁泄露商业秘密。
第二章开箱验收流程第七条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开箱验收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一)接收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并查验封条和包装情况;(二)开箱检查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外观是否完好无损;(三)检查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标识和说明书是否齐全、准确;(四)查验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质保书和检验证书是否符合要求;(五)进行必要的检测和试验,确认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质量;(六)填写开箱验收记录,并签字确认。
第八条开箱验收人员应仔细核对开箱验收记录,确保准确无误。
第九条开箱验收人员应及时将开箱验收记录上报有关部门,并按照要求妥善保管相关文件和资料。
第三章相关责任和教育培训第十条有关单位应明确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开箱验收责任人,确保开箱验收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第十一条开箱验收人员应接受相关部门的培训,提高开箱验收的专业水平。
第十二条开箱验收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关工作纪律和规章制度,确保开箱验收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第十三条开箱验收人员应自觉接受监督和检查,主动改进工作不足,提高工作质量。
第四章附则第十四条本规定由有关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十五条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以上为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开箱验收规定范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的】建立药品验收操作规程,规范药品验收工作,确保符合法定标准和有关规定的要求。
【适用范围】适用于购进和销后退回药品的验收工作。
【责任人】药品质量验收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内容】1、《购进药品验收记录》1.1、检查随货同行单是否项目完整齐全、清晰可辨。
随货同行单应有供货单位、药品的通用名称、生产厂商、剂型、规格、批号、数量、收货单位、收货地址、发货日期等内容,并加盖供货单位药品出库专用章原印章。
如单据不合格,不得验收并通知采购部门处理。
1.2、随货同行单审核合格后,根据采购部的《采购订单》和供货方的随货同行单,在药品管理系统制作《购进药品验收记录》,并对照实物进行质量验收。
《采购订单》与供货方的随货同行单不相符的,不得验收并通知采购部处理。
2、《销后退回药品验收记录》3、药品验收:3.1、验收的内容:外观、包装、标签、说明书及有关证明文件的检查。
3.2、验收的标准:3.2.1、国家药品标准:《中国药典》、《中国生物制品规程》、局(部)颁标准等。
3.2.2、与供应商签订的购货合同或质量保证协议书。
3.3、验收原则:验收人员应对购进药品和销后退回药品进行逐批抽样验收。
3.4、抽样的原则:验收抽取的样品应具有代表性,采用逐批随机原则抽取。
3.5、抽样检查的方法:3.5.1、对到货的同一批号的整件药品按照堆码情况随机抽样检查,整件数量在2件及以下的应当全部抽样检查;整件数量在2件以上至50件以下的至少抽样检查3件;整件数量在50件以上的每增加50件,至少增加抽样检查1件,不足50件的按50件计。
到货的非整件药品应当逐箱检查。
3.5.2、对抽取的整件药品应当开箱抽样检查,从每整件的上、中、下不同位置随机抽样检查至最小包装;每整件药品中至少抽取3个最小包装。
对发现被抽取样品存在封口不牢、标签污损、有明显重量差异或外观异常等情况的,应当加倍抽样检查。
3.5.3、对整件药品存在破损、污染、渗液、封条损坏等包装异常以及零货、拼箱的,应当开箱检查至最小包装。
3.5.4、同一批号的药品至少检查一个最小包装,但生产企业有特殊质量控制要求或找开最小包装可能影响药品质量的,可不打开最小包装;外包装及封签完整的原料药、实施批签发管理的生物制品,可不开箱检查。
3.5.5、对销后退回的药品进行逐批检查验收,并开箱抽样检查;整件包装完好的按抽样原则和抽样检查的方法加倍抽样检查,无完好外包装的每件应当抽样检查至最小包装,必要时应当送药品检验机构检验。
3.6、验收的场所:购进药品在待验区,销后退回药品在退货区进行验收。
文件名称:药品验收管理操作规程起草部门:质量管理部 版本号:05 起草人: 起草日期: 年 月 文件编码: YHYY-GC-14审核人: 审核日期: 年 月 生效日期: 年 月 日 批准人: 批准日期: 年 月 分发部门:质量管理部、销售部、储运部、财务部变更记录: 变更原因:3.7、验收的内容:3.7.1、按照批号逐批查验药品合格证明文件:3.7.1.1、应当按照药品批号查验同批号的检验报告书:供货单位为生产企业的,应当提供药品检验报告书原件;供货单位为批发企业的,检验报告书应当加盖其质量管理专用章原印章,检验报告书的传递和保存可以采用电子数据形式,但应当保证其合法性和有效性。
3.7.1.2、验收实施批签发管理的生物制品时,应当有加盖供货单位质量管理专用章原印章的《生物制品批签发合格证》复印件。
3.7.1.3、验收进口药品应当有加盖供货单位原印章或质量管理专用章原印章的相关证明文件的复印件:A、《进口药品注册证》(或者《医药产品注册证》)、《进口药品批件》复印件;B、《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或者注明“已抽样”并加盖公章的《进口药品通关单》复印件;C、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批签发的生物制品,需要同时提供口岸药品检验所核发的批签发证明复印件;D、进口药材应有《进口药材批件》或注明“已抽样”并加盖公章的《进口药品通关单》复印件;对于相关证明文件不全或内容与到货药品不符的,不得验收,并通知质量管理人员处理。
3.7.2、检查药品通用名称、剂型、规格、生产厂家是否与《购进药品验收记录》(《销后退回药品验收记录》)相符并记录、批号、有效期等内容。
3.7.3、检查药品外观、包装、标签、说明书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符合规定的,予以记录。
3.7.3.1、应当检查运输储存包装的封条有无损坏,包装上是否清晰注明品名、规格、生产厂商、生产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批准文号、贮藏、包装规格及储运图示标志或特殊药品管理的药品、外用药品、非处方药的标识等标记。
3.7.3.2、最小包装应当检查封口是否严密、牢固,有无破损、污染或渗液,包装及标签印字是否清晰,标签粘贴是否牢固。
3.7.3.3、每一最小包装的标签、说明书是否符合以下规定:3.7.3.3.1、标签应当有品名、规格、用法用量、批准文号、生产批号、生产厂商等内容。
对注射剂瓶、滴眼剂瓶等因标签尺寸限制无法全部注明上述内容的,至少应标明品名、规格、批号3项;中药蜜丸蜡壳至少注明品名。
3.7.3.3.2、化学药品与生制品说明书应当列有以下内容:药品名称(通用名称、商品名称、英文名称、汉语拼音)、成分[活性成分的化学名称、分子式、分子量、化学结构式(复方制剂可列出其组分名称)]、性状、适应症、规格、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孕妇哺乳期妇女用药、儿童用药、老年用药、药物相互作用、药物过量、临床试验、药理毒理、药代动力学、贮藏、包装、有效期、执行标准、批准文号、生产企业(企业名称、生产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和传真)。
3.7.3.3.3、中成药说明书应当列有以下内容:药品名称(通用名称、汉语拼音)、成分、性状、功能主治、规格、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药物相互作用、贮藏、包装、有效期、执行标准、批准文号、说明书修订日期、生产企(企业名称、生产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和传真)。
3.7.3.3.4、特殊管理的药品、外用药品的包装、标签及说明书上均应当有规定的标识和警示说明,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标签和说明书上有相应的警示语或忠告语;非处方药的包装有国家规定的专有标识;蛋白同化制剂和肽类激素及含兴奋剂类成分的药品应标明“运动员慎用”警示标识。
3.7.3.3.5、进口药品包装的标签应以中文注明药品的名称、主要成分以及注册号,并有中文说明书。
3.7.3.3.6、中药饮片的包装或容器应当与药品性质相适应及符合药品质量要求。
中药饮片的标签应当注明品名、规格、产地、生产企业、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整件包装上应当有品名、产地、日期、供货单位等,并附有质量合格的标专。
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需注明批准文号。
3.7.3.3.7、外观质量检查,详细内容见附件。
3.8、验收后,对符合规定要求的已开箱药品进行复原并加贴验收标志。
3.9、在验收过程中,凡发现有不符合规定要求的购进药品填写《药品拒收单》、销后退回药品填写《药品质量报告单》报质管部处理。
3.10、填写完善验收记录:3.10.1、药品验收记录的内容应包括:供货单位、药品通用名称、剂型、规格、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批准文号、生产厂商、到(退)货数量、到(退)货日期、验收合格数量、验收结果等内容。
3.10.2、中药饮片验收记录应当包括品名、规格、批号、产地、生产日期、生产厂商、供货单位、到货数量、验收合格数量等内容,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应当记录批准文号。
3.10.3、销后退回药品验收记录应当包括:退货单位、药品通用名称、剂型、规格、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批准文号、生产厂商、退货数量、退货日期、验收合格数量、验收结果。
3.10.4、对验收合格的,在验收结论上填写“合格”,验收不合格的,验收结论上填写“不合格”;验收不合格的药品应注明不合格理项及处置措施。
3.10.5、验收人员应在验收记录上签署姓名和验收日期。
3.10.6、按验收记录结论,调整本草系统验收记录数据,保持两者致。
3.10.7、药品验收记录的保存:药品验收记录应按验收日期顺序装订,至少保存5年。
3.11、对验收合格的,与保管员办理药品入库交接,验收不合格的,根据质量管理部意见处理。
3.12、验收的时限:购进药品和销后退回药品应随到随验,最迟不超过到货的24小时,冷藏药品应在药品到货的2个小时内验收完毕。
3.13、实施电子监管的药品,应按规定进行药品电子监管码扫码,并于当天内将数据上传至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网系统平台。
3.13.1、对未按规定加印或加贴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码,或者监管码印刷不符合规定要求造成扫描设备无法识别的,应当拒收;3.13.2、监管码信息与药品包装信息不符的,应当及时向供货单位查询,未得确认之前不得入库,并向质量管理部门报告。
3.14、特殊管理的药品应在特殊管理的药品库内验收。
3.15、直调药品的验收,应严格按《药品直调管理制度》的要求进行。
附表外观质量检查项目内容剂型类型检查项目片剂压制片(素片)(含脏器、蛋白质制剂)性状(色泽)、明显暗斑(中草药除外)、麻面、黑点、色点、碎片、松片、霉变、飞边、结晶析出、吸潮溶化、虫蛀、异嗅包衣片(糖衣片、薄膜衣片、肠溶衣片)性状(色泽)、花片、黑点、斑点、粘连、裂片、爆烈、掉皮、脱壳、霉变、瘪片(异形片、凹凸不平)、片芯变色变软胶囊剂硬胶囊剂性状(色泽)、褪色、变色、破裂、漏粉、霉变、异嗅、查内容物无结块软胶囊剂性状、胶丸大小均匀、光亮、粘连、粘瓶(振摇即散不算)、破裂、漏油、异嗅、畸形丸、霉变滴丸剂性状、胶丸大小均匀、光亮、粘连、粘瓶(振摇即散不算)、破裂、漏油、异嗅、畸形丸、霉变注射剂注射用粉针性状(色泽)、澄清度、粘瓶、吸潮、结块、溶化、色点、色块、黑点、白块、纤维、玻璃屑、封口漏气、铝盖松动冻干型粉针性状(色泽)、粘瓶、溶化、萎缩、铝盖松动水针剂性状(色泽)、长霉、白点、白块、玻璃屑、纤维、色点、结晶析出、瓶盖松动、裂纹滴眼剂溶液型滴眼剂性状(色泽)混浊、沉淀、结晶析出、长霉、裂瓶、漏药、白点、白块、纤维色点、色块混悬型滴眼剂性状(色泽)、长霉、色点、色块、结块、漏药、胶塞、瓶盖松动、颗粒细度、滴管长度散剂散剂性状(色泽、混合均匀)、溶解、结块、溶化、异物、破漏、霉变、虫蛀含结晶水药物的散剂性状(色泽、混合均匀)、风化、潮解、异物、异嗅、破漏、霉变颗粒剂性状(色泽)、结块、潮解、颗粒均匀、异物、异嗅、霉变、软化、破漏、虫蛀酊水剂酊剂性状(色泽)、澄清度、结晶析出、异物、混蚀、沉淀、渗漏口服溶液剂性状(色泽)、澄清度、结晶析出、沉淀、异物、异嗅、酸败、渗漏、霉变口服混悬剂性状(色泽)、酸败、结块、异嗅、异物、颗粒细微均匀下沉缓慢、渗漏、霉变口服乳剂性状(色泽)、异物、异嗅、分层、霉变、渗漏糖浆剂性状、澄清度、混蚀、沉淀、结晶析出、异物、异嗅、酸败、产氧、霉变、渗漏流浸膏剂参照酊剂软膏剂油脂性基质性状、异物、异嗅、酸败、霉变、漏药乳剂型基质性状、异嗅、异物、酸败、分层、霉变、漏药眼膏剂与软膏剂检查一致外,涂于皮肤上无刺激性,无金属异物气雾剂性状、异物、漏气、破漏、喷嘴(揿压费力、喷不出或连续喷)栓剂性状、霉变、酸败、干裂、软化、变形、走油出汗膜剂完整光洁、色泽均匀、厚度一致、受潮、霉变、气泡、压痕均匀易撕开丸剂蜜丸、水蜜丸浓缩丸性状、圆整均匀、大小蜜丸应细腻滋润、软硬适中、异物、皱皮水丸潮、糊丸性状、大小均匀、光圆平整、粗造纹、异物橡胶膏剂性状、药物涂布均匀、透油(透背)、老化、失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