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验收养护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药品验收管理操作规程

药品验收管理操作规程

药品验收管理操作规程
《药品验收管理操作规程》
一、目的
为了规范药品的验收工作,确保药品的品质和安全,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医疗机构内各部门对药品的验收管理工作。

三、工作程序
1. 药品验收人员应在验收前进行认真查阅药品的配送单据,包括药品名称、规格、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2. 验收人员应在货物抵达时进行验收,首先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无损。

3. 然后按照配送单据检查药品的信息是否与之相符,如厂家、规格、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等。

4. 对于液体制剂和注射剂,验收人员还需检查药品的外观和颜色是否正常。

5. 验收过程中,如发现药品有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上级并进行记录。

6. 验收完成后,验收人员应在配送单上签字确认,并将相关信
息记录在验收台账中。

四、质量管理
1. 验收人员应严格按照要求对药品进行验收,并对药品进行合理分置、妥善保管。

2. 发现问题情况时,应及时上报,并参与问题的处理和整改工作。

3. 定期对验收工作进行检查,对验收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确保质量安全。

五、责任追溯
1. 对于验收工作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应及时进行责任追溯,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2. 对于故意或严重疏忽的验收人员,医疗机构将进行严肃处理。

综上所述,药品验收管理操作规程对医疗机构的药品管理工作起到了重要的规范和指导作用,有助于确保药品的品质和安全,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

药品验收、养护工作标准化流程及其质量控制

药品验收、养护工作标准化流程及其质量控制

药品验收、养护工作标准化流程及其质量控制一、引言在医疗保健领域,药品是非常重要的资源,它们需要经过严格的验收、养护工作,以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药品验收、养护工作的标准化流程及质量控制方法。

二、药品验收标准化流程1. 收货环节在收货环节,工作人员应根据订单清单核对所收药品的名称、数量、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并及时记录在验收表格中。

2. 外观检查对药品外包装进行仔细检查,确保没有破损、渗漏等异常情况。

同时检查药品的颜色、形状、标识等,确保符合规范要求。

3. 质量抽检对部分批次的药品进行抽检,检验其PH值、溶解度、纯度等指标是否符合要求,确保药品质量符合标准。

4. 记录和存储验收完毕后需将验收记录存档,并将药品按规定要求进行分类、标注、存储,避免混淆和交叉感染。

三、药品养护工作标准化流程1. 储存环境药品储存环境应保持干燥、通风、阴凉,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避免异味干扰。

2.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药品包装是否完好,查看有效期是否到期,避免使用过期药物,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3. 禁忌药品管理对于禁忌药品应设专人管理,及时监测库存和使用情况,避免误用带来的不良影响。

四、质量控制方法1. 标准操作程序(SOP)制定专门的标准操作程序,规范药品验收、养护工作流程,明确每个环节的责任和要求。

2. 培训与考核定期进行药品验收、养护工作的培训,确保工作人员掌握正确操作流程,同时建立考核机制,监督和评估工作人员绩效。

3. 内部审核与持续改进建立内部审核制度,定期对药品验收、养护工作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工作流程,提升质量控制水平。

五、结论药品验收、养护工作的标准化流程及质量控制是确保药品质量和使用安全的重要手段。

通过制定规范的操作程序、加强培训与考核、建立内部审核机制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药品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药品验收操作规程

药品验收操作规程

药品验收操作规程药品验收是医疗卫生机构与药品供应商之间的一项关键环节,对于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医疗卫生机构需要制定药品验收操作规程,以下是一个大致的药品验收操作规程,供参考。

一、总则1.1 本操作规程的编制目的是为了规范医疗卫生机构对药品的验收工作。

1.2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医疗卫生机构的药品验收工作。

1.3 本操作规程的内容包括对供应商提供的药品进行外观检查、性状鉴别和含量测定等方面的要求。

1.4 本操作规程的执行人员应经过相应的药品验收培训,并了解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

二、药品验收前准备2.1 药品验收前,应准备好验收记录表、验收工具和设备,并进行必要的校准。

2.2 验收记录表应包括药品名称、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限、供应商名称、数量和验收结论等信息。

三、药品外观检查3.1 药品外观应符合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如颜色、形状、气味等。

3.2 对于外观有疑问或缺陷的药品,应按规定进行详细记录,并视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退货、报废等。

3.3 对于液体制剂,应注意其悬浮物、杂质等。

四、性状鉴别4.1 对药品的性状进行鉴别,包括外观、质地、溶解性等。

4.2 通过对药品性状的鉴别,判断其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

五、含量测定5.1 对药品的含量进行测定,包括定量测定和溶解度测定等。

5.2 定量测定应采用合适的方法和仪器设备,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3 对于未达到规定标准的药品,应按规定进行退货或报废处理。

六、验收结论6.1 根据药品的外观检查、性状鉴别和含量测定等结果,对药品的验收结论进行判断。

6.2 验收结论应准确、明确,并在验收记录表上进行记载。

七、验收结果处理7.1 对于合格的药品,应按照其规定的保存条件进行储存。

7.2 对于不合格的药品,应按规定进行退货或报废处理,并进行相应的记录和报告。

7.3 针对药品验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整改,并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

以上是一个大致的药品验收操作规程,医疗卫生机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制定和调整。

药品验收操作规程

药品验收操作规程

药品验收操作规程药品验收是指对药品进行质量、安全、合法性等方面的鉴定判断,任何药品在入库前都必须进行标准化验收,以确保药品的质量安全、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

药品验收操作规程如下:一、验收前准备1. 合理的布局:药品验收区应该设在单独的房间,避免杂物干扰,保证验收工作顺利进行。

2. 验收工具和设备:验收工具应该准备酒精、药检盒、手套、放大镜、药事秤、药事计算器、验收记录表等。

3. 验收人员准备:验收人员需熟悉国家相关药品标准和验收要求,懂得药品外观和包装瑕疵的鉴别。

二、药品验收流程1. 检查药品标签:在验收过程中,首先要检查药品的包装是否完整,生产厂家是否可靠,药品标签是否完整、内容是否清晰,以基本确认这批药品的安全性和合法性。

2. 观察药品外观:观察药品的外观是否一致,药品是否有异味或变色,是否有斑点或成分沉淀等瑕疵。

3. 检查药品质量指标:检查药品的质量指标是否达标,如相关药品需要进行颗粒度、酸度、有机杂质等指标检测,验收人员应该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检测。

4. 检查药品包装:检查药品包装是否完整、密封,是否有破损、渗漏等缺陷。

5. 鉴别药品真伪:验证药品真伪,需进行外观检查、颜色比较、字迹鉴定、药材香味鉴定、疏松度查看等操作。

6. 清点药品数量:清点药品数量,确认是否与发货单上所列数量相符。

如有疑问,需及时与供应商联系查明原因。

三、验收后处理1. 合格药品:对于经过严格检测验收的药品,核对检测结果无误,应及时分门别类地放到库房储存。

2. 不合格药品:若有所发现药品不符合验收标准,应采取退货/置换等操作,并将不合格药品的情况及处置情况记录在药品验收记录表中。

3. 验收记录:药品验收人员应及时将药品的质量指标、数量、日期、批号等信息记录在“药品验收记录表”上,并妥善保存。

通过按照上述操作规程进行药品验收,能够有效保障药品的质量和安全,合理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

药品验收是药品使用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工作人员应该认真按照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每批药品的品质都经受严密的检验和鉴定。

药品入库验收操作规程

药品入库验收操作规程

药品入库验收操作规程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药品入库验收操作流程,确保药品入库的质量和安全。

2. 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药品入库验收环节。

3. 定义•药品:指各类药物及医药制剂。

•入库:指将药品从供应商处转移到仓库中的过程。

•验收:指对进货的药品进行检查、确认合格与否的过程。

4. 药品入库验收操作流程以下为药品入库验收的详细操作流程:4.1 到货确认1.仓库管理员在供应商发货前,提前与供应商确认预计送达时间。

2.收到供应商送来的药品时,立即与送货单进行对照,确认药品种类、规格、数量是否与订单一致。

3.如有差异,及时与供应商联系并记录。

4.2 外观检查1.检查药品包装是否完好、密封是否完好,是否有明显的变质、污染等现象。

2.观察药品外观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如有任何疑问或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质量控制部门。

4.3 标签核对1.核对药品标签与送货单的信息是否一致,包括药品名称、规格、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等。

2.如发现标签与送货单信息不符,应及时与供应商联系并记录。

4.4 药品数量检查1.对每一种类的药品进行数量检查,确保与送货单上所列的数量一致。

2.如发现药品数量与送货单不符,应记录并与供应商确认。

4.5 质量检查1.根据药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质量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包括外观、质量指标等。

2.如发现药品质量存在问题,应立即通知质量控制部门并记录。

3.如需要对药品进行取样检验,应按照相应标准进行采样,并将样品送至质量控制部门处理。

4.6 入库处理1.经过以上检查合格的药品,按照规定的位置和要求进行分类、归档。

2.药品应储存在规定的温度、湿度和环境条件下,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5. 记录与报告1.所有药品入库验收情况应及时记录,包括到货确认、外观检查、标签核对、数量检查、质量检查等内容。

2.如发现药品质量问题,应及时通知质量控制部门,并按照相关程序进行处理。

3.报告所有入库情况及问题给相关部门,以便进一步分析和处理。

药品验收操作规程

药品验收操作规程

宁波市江北同春堂药品零有限公司1、目的:制定药品质量检查验收程序,对药品按法定标准和合同规定的质量条款进行验收,使药品验收规范化,记录完整,确保入库药品质量。

2、适用范围:本企业每一批次的购进或销后退回药品。

3、职责:验收员4、工作程序:4。

1验收人员资质要求:4.1.1从事药品验收的,应当具有药学或者医学、生物、化学等相关专业学历或者具有药学专业技术职称。

4。

1.2从事中药饮片质量管理验收,应当具有中药学中专以上学历或者具有中药学专业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4。

2药品到货时,收货人员应当对运输工具和运输状况进行检查。

4。

2.1检查运输工具是否密闭,如发现运输工具内有雨淋、腐蚀、污染等可能影响药品质量的现象,及时通知采购员并报质量管理人员处理。

4.2.2根据运输单据所载明的启运日期,检查是否符合协议约定的在途时限,对不符合约定时限的,报质量管理人员处理。

4。

2.3供货方委托运输药品的,企业采购员要提前向供货单位索要委托的承运方式、承运单位、启运时间等信息,并将上述情况提前通知收货人员;收货人员在药品到货后,要逐一核对上述内容,内容不一致的,通知采购员并报质量管理人员处理。

4.2.4 冷藏药品到货时,查验冷藏车、车载冷藏箱或保温箱的温度状况,核查并留存运输过程和到货时的温度记录;对未采用规定的冷藏设备运输或温度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拒收,同时对药品进行控制管理,并报质量管理人员处理。

冷藏药品验收做好《冷藏药品到货质量检查记录》.4.3 药品到货时,收货人员应当查验随货同行单(票)以及相关的药品采购记录。

无随货同行单(票)或无采购记录的应当拒收;随货同行单(票)记载的供货单位、生产厂商、药品的通用名称、剂型、规格、批号、数量、收货单位、收货地址、发货日期等内容,与采购记录以及本企业实际情况不符的,应当拒收,并通知采购员处理;拒收药品应填写《药品拒收报告单》.4。

4 应当依据随货同行单(票)核对药品实物.随货同行单(票)中记载的药品的通用名称、剂型、规格、批号、数量、生产厂商等内容,与药品实物不符的,应当拒收,并通知采购员进行处理。

医药公司(连锁店)药品养护操作规程模版

医药公司(连锁店)药品养护操作规程模版

医药公司(连锁店)药品养护操作规程模版注:以下操作规程适用于医药公司和连锁店,用于药品养护操作,旨在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一、药品养护操作原则1. 药品养护操作基本原则:按照药品要求、规格、品种和用途进行分类、存储和保管。

2. 药品养护的根本目的:维护药品的初始质量和有效性,并确保每一次使用的药品都符合药品的要求、规格和品种。

3. 药品养护是一项必须进行的操作,它是保证药品质量,维持药品生命力的关键性操作环节。

二、药品养护操作流程1. 药品验收:药品一旦入库,检验员应检查药品的包装是否完整,生产日期、保质期是否符合要求,药品的外观和性状是否正常,保证药品的质量,有效期及安全性。

2. 药品分类:将完成验收的药品分类,依照药品的类型、种类、规格及贮存条件,注明药品的清晰标识及存放位置。

3. 药品存储:将药品妥善存储,药品应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无异味的仓库中,且要避免日光直射,保持温度适宜、湿度适度、通风良好,避免药品受潮、受热、霉变、变质等现象发生。

4. 药品维护:检查存储药品的环境温湿度是否适宜,尽量避免储存时间过长影响药品质量,定期视情况清理和损坏药品,并测量储存条件中的温度和湿度,记录在药品维护表上。

5. 药品更新:及时更新药品,保证每种药品都按照药品的规格和种类归档存储,避免药品有效期过期使用,造成严重后果。

三、药品养护规范1. 药品储存条件的控制:药品对温度、湿度、光照等存储条件有着高度的要求,因此应根据药品的性质来控制其适宜的存储条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储存。

2. 药品包装的保存:药品包装是保证药品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应保存药品的完好包装,包装内的干燥剂和密封片应该完好无损,并应尽可能避免药品接触到空气。

3. 药品维护的记录:应有详尽清晰的药品维护记录,包括药品的名称、批号、规格、维护日期、维护情况等,以便对药品的维护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和改进。

4. 药品更新的实行:应定期审核过期、失效的药品并及时淘汰,同时对需要更新的药品要更新到最新的规格、型号、质量标准。

药品经营-药品验收操作规程

药品经营-药品验收操作规程

文件名称:药品验收操作规程文件编号: JN-QP-007-2021起草人:起草日期:年月日版本号: 2021年2版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颁发部门:质管部批准人:批准日期:年月日执行日期:年月日制定原因规范管理分发部门:☑质管部☑采购部☑销售部☑储运部☑行政信息部☑财务部目的:保证药品入库数量准确、质量可靠,把好药品入库第一关,特制订本规程。

依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总局令第28号)、国家总局新修订《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指导原则》(食药监〔2016〕160号)和国家总局新修订《附录》(2017年第197号)。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药品质量的验收。

职责:质量验收员对本规程实施负责。

内容:1.验收是凭收货员提供的“采购收货单”和供货方的到货凭证或销售部开具的“销后退回通知单”,严格按照法定标准和合同规定的质量条款对购进药品、销后退回药品的质量进行逐批验收,并做好验收记录。

2.普通药品验收在待验区验收,在两天内验收完成。

一次到货在20件以上时,设临时待验区,货放在相应的合格品库区,挂黄色待验牌,验收完毕后,摘去黄色待验牌,在“验收(入库)单”下合格结论然后交保管员核对入库。

3.验收人员应当对抽样药品的外观、包装、标签、说明书以及相关的证明文件等逐一进行检查、核对。

3.1验收人员应当对抽样药品的外观、包装、标签、说明书等逐一进行检查、核对,出现问题的,报质量管理部门处理。

检查每一最小包装的标签、说明书是否符合规定。

3.2检查运输储存包装的封条有无损坏,包装上是否清晰注明药品通用名称、规格、生产厂商、上市许可持有人、生产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批准文号、贮藏、包装规格及储运图示标志,以及特殊管理的药品、外用药品、非处方药的标识等标记。

3.3检查最小包装的封口是否严密、牢固,有无破损、污染或渗液,包装及标签印字是否清晰,标签粘贴是否牢固。

3.4检查每一最小包装的标签是否有药品通用名称、成份、性状、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规格、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贮藏、生产日期、产品批号、有效期、批准文号、生产企业等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
六、设备
1、配备:千分之一天平、澄明度检测 仪、标准比色液等。
2•、经水营分中测药定材仪、中药饮片配置:
• 紫外荧光灯 • 解剖境或显微镜
精品文档
七、抽样原则和比例
抽样应具有代表性和均匀性。
精品文档
八、验收内容(一)
1. 包装验收
1) 药品包装、标签及说明书
2)பைடு நூலகம்药品的名称
3) 有特殊管理要求的药品在大中小包装标签上需
2.
凝液中,
化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
3.
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制剂。
2. 外观检查与软胶囊几乎一致。
精品文档
(四)膜剂的验收
定义:系指药物与适宜的成膜材料加工制 成的膜状制剂。
精品文档
(五)注射剂的验收(一)
定义:系指药物制成的供人体内无菌溶液,乳浊液
或混悬液以及供临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液的
无菌粉末或浓缩液。
一、人员要求
1. 人员条件:视力0.9或0.9以上(包括矫正
后),无色盲,中专文化程度,药师职称,并 经专业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2. 继续再教育:每年接受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
门组织的继续再教育,并建立档案。
3. 企业人员总数要求:
• 批发企业:专职人员数量不少于企业职工总数
4%(最低不少于3人)。
• 零售连锁企业:不少于企业职工总数2%(最
1. 压制片(素片)验收
2. 包衣片(糖衣片、肠溶衣片、薄膜衣片)验收
3. 糖衣片:单压片的表面上包裹糖衣层使与外界
隔绝。
4. 肠溶片:指在胃中不崩解,而在肠中崩解或溶
解释
5.
放药物。
6. 薄膜衣片:包衣物料在片芯外面形成薄衣层。
3. 检查方法
精品文档
(二)胶囊剂的验收
定义:分硬胶囊和软胶囊。
1. 硬胶囊:系指将一定药物加辅料或不加辅料(粉末或颗粒)
则为依据。
5. 包装质量验收根据:《药品包装、标签和说
明书管理规定》(暂行)(局令第23号)、《药 品包装、标签规范细则(暂行)》(2001 年11月7日)文件。
精品文档
五、验收养护场所
验收养护室面积与企业规模相适应
• 大型企业不小于50cm2 • 中型企业不小于40cm2 • 小型企业不小于20cm2
填充于空心胶囊中制成。空心胶囊是由明胶或其他适宜的药 用材料加辅料制成具有弹性的两节园筒,并能互相紧密套合。
2. 软胶囊(胶丸) :系指将一定量的药物密封于球形或椭圆形
的软胶囊材中,常用滴制法或压制法制备,软胶囊是由明胶、 甘油或其他适宜的药用材料制成。
3. 检查方法
精品文档
(三)滴丸剂的验收
1. 定义:系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基质加热熔
低不少于3人)。
精品文档
二 1. 负、责药按照品法检定标查准验和合收同规员定职的质责量(条一款)对购进
药品、销后退回药品的质量进行逐批号验收。
2. 严格按规定的抽样数量、验收方法、判断标准进
行验收,重点验收包装质量、包装标识、标签、 说明书以及外观质量等内容。
3. 对特殊管理药品、进口药品以及首营品种等应加
a. 化学药品与生物制品说明书内容
b. 中药说明书内容
2. 药品合格证:
3. 批准文号:
• 药品批准文号格式:国药准字+1位字母+8位数字
• 试生产药品格式:国药试字+1位字母+8位数字
• 化学药品使用“H”,中药使用“Z”,保健药品使用“B”,
生物制品使用“S”,体外化学诊断试剂使用“T”,药用
辅料使用“F”,进口分装使用“J”。 精品文档
3. 取样50支,也可30支,澄明度照度
2000~4000LX,水针剂检查照度1000~1500LX, 塑料瓶有色溶液注射液照度2000~3000LX,混 悬型不做澄明度检查,其他项目需检查。
精品文档
(七)散剂的验收
1. 定义:系指一种或多种药物混合制成的粉
末状制剂,分口服和外用。
2. 检查方法:取3瓶或3袋分别置于光滑纸上
印有符合规定的标志
4) 进口药品的包装标签要求
5) 批准异地生产药品、批准委托加工药品包装标
签要求内容
6) 内包装标签要求内容
7) 中包装标签要求内容
8) 大包装标签要求内容 精品文档
转下页
八、验收内容(二)
9) 原料药标签要求内容
10) 中药材、中药饮片包装标签要求内容
11) 药品说明书应包含有关药品安全性有效性等内容:
1. 水针剂验收
• 澄明度检查:取样,小针1ml~20ml取200支,50ml
以上输液取20瓶。
• 标准:新出厂不合格率<5%,贮藏期不合格率<7.5%,麻药精
神药品<10%,超过规定可以加倍量取样复检。
精品文档
转下页
(五2.)粉注针射剂验剂收的:分验冻收干粉(二针)
取样品20~40瓶,在自然光亮处反复旋视检视。
转下页
八、验收内容(三)
4. 有效期或使用期 5. 批号 6. 进口药品验收 7. 销后退回药品验收 8. 做好药品验收记录或退货药品验收记录 9. 特殊管理的药品有双人验收制度 10.首营品种必须申验审批同意才能进货,
不能先进货后申验。
精品文档
按常用剂型讲述
验收、养护标准操作规程
精品文档
(一定)义:片系剂指药的品验经加收工压制成片状的制剂。
3. 油针剂验收
4. 定义:指药品溶于油制成灭菌油溶剂,如有
结晶析出,在80℃以下水浴加热溶解,在30 ℃ 左右检查澄明度,如结晶不溶为不合格,结晶溶 解按水针剂检查澄明度,再检查酸败、异嗅。
4. 混悬剂针剂验收
5. 不检查澄明度,检查色点色块,药物颗粒细
度。
精品文档
(六)滴眼剂的验收
1. 滴眼剂的验收分溶液型、混悬型。 2. 定义:药物制成供滴眼用的澄明溶液或混悬
强验收。
4. 规范填写验收记录,内容真实、项目齐全、按批
号记录准确并签章负责,按规定妥善保存备查。
精品文档
转下页
二、药品检查验收员职责(二)
5. 对验收合格的药品填写“药品入库验收单”与保管
员办理交接手续。
6. 对验收不合格的药品填写“不合格药品拒收单”,
销后退回的药品填写“不合格药品报告单”报质管 部门审核确认后,通知业务部门,并做好不合格药 品移库工作。
7. 不断学习药品业务知识,提高验收工作水平。
8. 在验收中发现的质量变化情况,应及时填写信息传
递反馈单给质管部门,定期对验收情况进行统计分
析上报。
精品文档
三、药品质量检查验收程序
精品文档
四、验收依据
1. 质量标准:国家药品标准
2. 进口药品验收依据
3. 合同上质量条款
4. 中国药品2000年版附录和药品质量验收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