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航 第二课 第二框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合集下载

导学案必修4-2.2第二课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导学案必修4-2.2第二课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导学案】第二课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理解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如何区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和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二、预习内容知识梳理古往今来,哲学上千流百派,名目繁多,但归根到底都分属于与 这两个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 而展开。

1、唯物主义(1)什么是唯物主义P11唯物主义认为,(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古代近代 (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图示】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2、唯心主义(列宁称之为无实花)(1)什么是唯心主义 P11唯心主义认为,(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图示】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归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从属于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哲学史上,除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之外,还有的对立。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如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一样,始终存在于哲学发展的历史过程。

但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并不是独立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之外的另两个哲学派别。

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处于从属地位。

因为,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思想附属于或的哲学体系。

在哲学史上,没有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独立派别。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要么与结合,要么同结合。

虽然哲学史上存在着、“两个对子”,但从基本派别来看,则只有两大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

所以说,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阵营。

三、提出疑惑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识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含义以及二者的根本分歧,不可知论的基本内涵;初步具有识别不同哲学派别和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的能力2、对世界的不同认识形成了不同的哲学,各种不同的哲学总是在相互辩难中发展,应该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自觉反对和批判唯心主义。

3、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世界,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二、学习过程【要点探究一】唯物主义1、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什么?2、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哪三种基本形态?结合学案上的表格阅读教材。

必修四第二课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导学案

必修四第二课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导学案

山东省昌乐一中2011级高二政治导学案编制:李东亮审核:审批:必修四2.2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使用说明】1.课前25分钟根据课前预习案部分,把握教材体系,掌握重点内容。

尝试完成合作探究。

2.课堂上小组积极合作,互相交流探讨,高效展示点评,分层达成目标。

3.检测题限时4分钟完成。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⑴识记唯物主义的含义、唯心主义的含义。

⑵理解: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仅具有从属的意义。

⑶运用:学会判定什么样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什么样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区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区分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2.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具有识别不同哲学派别本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世界,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

【课前预习案】一、基础梳理(要求:完成下列学案内容,并熟记、理解课本重点知识,找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一)唯物主义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__________的问题展开的。

唯物主义认为,______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________决定_______;唯心主义认为,______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_________决定_______。

2.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即____________唯物主义、________唯物主义、_________和___________唯物主义。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合理之处是,坚持了____________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缺陷是: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把_____归结为__ ____,这就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总结_________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但它把物质归结为____________,认为_________是世界的本原,因而具有_______性、________性和_________等局限性。

高中政治必修四教案第二课 第二框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高中政治必修四教案第二课 第二框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老师归纳点评:对各小组展示的内容进行点评,多肯定、鼓励,并指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
老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老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通过启发式、讨论法,列举古代思想家的著名言论,进行分析、判断。从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具体做法来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结合事例说明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正确性。结合当地政府的政策、举措分析是否坚持了唯物主义。分析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言行并结合本课知识进行归类、总结
“ 唯物主义都是对的,唯心主义都是错的”,提醒学生要全面、辩证地看待问题
老师布置P15《重点难点探究》(一)中的问题,要求学生分小组先进行讨论,然后形成小组意见,最后再要求小组展示,小组展示的形式可以多样:在座位上口头表达、在黑板上板书、写在卡片上通过多媒体展示。其间,老师要在全班走动,观察各组学生的讨论情况,并进行指导。学生讨论结束后可以通过举手的方式看哪个小组最快,点最快的小组回答问题,针对答案要求小组其他成员补充或其他小组补充。
高二年级政治学科
集体备课教案
项目
内容
课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修改与创新
教学
目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知识目标:识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及基本形态,正确认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区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2、能力目标:初步具有识别不同哲学派别和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对世界的不同认识形成了不同的哲学,各种不同哲学总是在相互辩难中发展,应该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自觉反对和批判唯心主义
教学重、
难点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
区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唯心主义的两种形态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第二课学案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课件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第二课学案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课件

于整个自然界之外而永远不变的绝对理念。
问题探究
(1)王守仁认为“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是一种什么观点?老 子把“道”看作世界万物的本原,这是一种什么观点?
点拨合作探究区
学案2
答案 ①王守仁强调心外无物,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②老子把“道”看作世界的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2)上述两种观点有何共同之处?又有何不同之处?

学 要注意是“从根本观点上看”。但唯心主义并非没有任何积

栏 极意义,因此,我们既不能对所有的唯物主义一律提倡,也
目 开
不能对所有的唯心主义全盘否定。

赏析真题感悟区
学案2
【动态发布】


2011·广东高考,32


2010·四川高考,29
目 开
2010·江苏高考,25
关 【命题特点】
(1)重要考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近代形而上学唯物
表述了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符合题意,故选 D。
演练当堂检测区
学案2
3.孔子认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孟子认为:“万物
学 案
神的满足就是唯心主义。这种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栏 目
提示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对物质和意识
开 关
谁是本原的问题的不同回答,而不是是否追求物质利益,或者
是否追求精神的满足。
诱思自主学习区
学案2
二、唯心主义
1.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 意识 是本原的,物质 依赖于意识,
意识决定物质。
义 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 正确 的。但它缺少 科学 依据,
它把物质归结为 具体 的物质形态。
诱思自主学习区

高二政治导学案 生活与哲学第二课第二框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二政治导学案 生活与哲学第二课第二框 新人教版必修4

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含义及其形态。

(2)了解: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仅具有从属的意义。

2.能力目标学会判定什么样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什么样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世界,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

学习重难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知识准备(一)唯物主义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的问题展开的。

唯物主义认为: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2.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即、、和。

3.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但是,这些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如水、火、气、土等,这就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4.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总结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但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和历史观上的等局限性。

5.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二)唯心主义1.主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

2.客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把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的外化和表现。

3.纵观哲学发展的历史,我们除了看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外,还可以看到和的对立。

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具有的意义。

学习内容1.课堂探究(P12):你同意上述材料对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理解吗?谈谈你的看法。

2021年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第二课第二框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2021年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第二课第二框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2021年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二课第二框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含义及其形态。

(2)了解: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仅具有从属的意义。

2.能力目标学会判定什么样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什么样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世界,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

学习重难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知识准备(一)唯物主义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的问题展开的。

唯物主义认为: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2.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即、、和。

3.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但是,这些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如水、火、气、土等,这就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4.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总结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但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和历史观上的等局限性。

5.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二)唯心主义1.主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

2.客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把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的外化和表现。

3.纵观哲学发展的历史,我们除了看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外,还可以看到和的对立。

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具有的意义。

必修4《生活和哲学》第二课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教学设.

必修4《生活和哲学》第二课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教学设.

多媒体教学设计高二政治必修4《生活和哲学》第二课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能力目标:初步具有识别不同哲学派别本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世界,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

教学重点: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教学难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教学方法:采用先分析理论后举例的形式进行教学,通过师生互动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加深学生对哲学理论的理解。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复习上一框的知识:幻灯片1:内容:哲学基本问题的总结形式:组织结构图。

思路:先提问对哲学基本问题你是怎么认识的?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认识类题目的做题方法,然后,再对哲学基本问题需要注意的地方进行强调。

幻灯片2:内容:对两个对立的归纳形式:先问题后给出答案。

思路:先找学生进行回答,然后教师归纳再举两个事例进行强调。

例子1:电扇和我的感觉(表达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例子2:2008 年以来,我国几次地震人们对能不能准确预测地震的困惑(表达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开始新课:幻灯片3:内容: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形式:插入旭日东升的图片。

思路:表达相关的寓意并进行框题强调。

幻灯片4:内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形式:列表比较(主要从谁是本原、谁先谁后、谁决定谁思路:先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

幻灯片5:内容:辨析:有人认为唯物主义者就是一味追求物质财富的满足,专门迷恋于物质享受的人;唯心主义者则是追求心灵”世界的满足,追求远大理想,相信社会进步的人。

形式:先显示问题后给出答案思路:先学生回答后教师分析。

主要是强调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以及判断标准。

幻灯片6:内容: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的第一种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优点和缺点。

形式:文字表述。

插入自选图形和文本框(强调:物质等同于具体的物质形态思路:学生先阅读书本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找出优点和缺点,教师提问第一种的优点和缺点。

第二课第二框 导学案

第二课第二框 导学案

第二课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编号033 时间:11-23编写人:王爽爽审核人:崔宗花班级:学号:姓名:面批【学习目标】1、唯物主义及其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2、唯心主义及其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课前延伸学案】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2)、唯物主义认为:(3)、唯心主义认为:(4)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正确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2、哲学上的“两个对子”:“两大阵营”或两大基本派别:【课堂探究案】判断:下列观点哪些属于唯物主义?哪些属于唯心主义?(1)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荀子)(2)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

(王充)(3)气者,理之依也。

(王夫之)(4)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范缜)(5)水是万物的本原。

(泰勒斯)(6)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王充)(7)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被人的头脑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马克思)(8) 理生万物,理在事先,理主动静,未有这事,已有此理。

(朱熹)(9)世界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

(赫拉克利特)(10)世界统一于“元气”。

(11)原子是“宇宙之砖”。

(12)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王守仁)(13)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贝克莱)(14)吾心便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

(陆九渊)(15) “拍脑袋决策”。

(16) 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是绝对精神的体现和派生物。

(17)我思故我在。

(笛卡儿)(18)我在故我思。

(19) “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20) 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探究:某校高三(8)班组织学生针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正确性进行大讨论:甲组认为,唯物主义都是科学的,都是我们应该提倡的;凡是唯心主义都是非科学的,我们应彻底否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案导航第二课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理解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而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仅具有从属意义
2、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具有识别不同哲学派别本质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自觉运用哲学的基本问题的观点认识、分析和把握社会生活现象的能力、全面看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不同哲学派别的学习,使学生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自觉反对和批判唯心主义;坚持用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世界,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

二、知识要点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
(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的问题展开的。

(2)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后有,决定。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决定。

4、哲学中的两个对子
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两个对子”,但从基本派别上看,只有和两大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

三、课堂练习:下列观点哪些属于唯物主义世界观?哪些属于唯心主义世界观?为什么?
①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

(王充)
②“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范缜)
③水是万物的本原。

(泰勒斯)④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荀子)⑤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贝克莱)⑥气者,理之依也。

(王夫之)
⑦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被人的头脑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马克思)
⑧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王充)⑨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子夏)⑩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四、知识运用
1、朱熹说:“所谓理与气,此决是二物。

但在物上看,则二物浑沦,不可分开;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朱熹这种观点是
A.唯物主义思想 B.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C.形而上学思想 D.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水、火、气、土等形态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了世界的基本规律
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总结了自然科学成就,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完全正确的
3、中国先秦思想家荀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荀子的观点属于
A.不可知论 B.主观主义 C.唯物主义 D.唯心主义
4、宋代哲学家陆九渊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这种观点
①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②否认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③把宇宙中某种精神力量作为世界的本原④认为宇宙统一于“心”,即意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的代表人物泰勒士提出了“水是万物的本原”的论点,春秋时代《管子》书中的《水地》篇中也表述了“水是万物的根源”的学说。

上述观点
A.是完全正确的,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不符合客观实际,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
C.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存在不足之处 D.否认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6、“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这种说法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 C.机械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7、“二元论”认为精神和物质同为世界的本原,但最终陷入
A.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
C.神秘主义
D.实用主义
8、列宁说,唯心主义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然而它却是生长在结果实的、活生生的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A.唯物主义的观点也不完全是科学的
B.唯心主义对人们认识的发展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C.唯心主义是被无数实践证明了的空洞的学说
D.唯心主义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没有实际意义
9、将冰凉的手伸进一盆温水感觉到水热,将湿热的手伸进去又感觉到水凉,于是有人认为“物是观念的集合”。

这种观点是
A.机械唯物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10、黑格尔认为,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

总体上看,黑格尔哲学体系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 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五)知识运用
参考答案
(1)意思是指,没有有形的物质,就没有精神。

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

(2)意思是指,物质实体乃产生精神的基础,精神不过是物质实体的一种作用,是由物质派生出来的。

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

(3)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

(4)意思是指,宇宙万物不是神造的,而是天地阴阳自身矛盾运动的结果。

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

(5)是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

(6)意思是指,气作为物质实体是“理”存在的依据,“理”不能脱离“气”而存在。

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

(7)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8)意思是指,鬼不过是人们害病时由于恐惧而造成的主观幻觉。

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

(9)是客观唯心主义世界观。

(10)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选择题:DCCDC DBBBB ACDAD CD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