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相液相色谱保留值的预测模式
反相制备色谱

反相制备色谱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分析方法,它以非极性键合相色谱作为固定相,流动相为极性溶剂。
在现代液相色谱分析中,反相色谱的应用非常广泛,占到了所有应用的70%以上。
在反相制备色谱中,流动相的极性大于固定相的极性。
这种设置使得极性分子在色谱柱中得到保留,而非极性分子则容易流出。
因此,反相制备色谱特别适合于分离和分析非极性分子。
为了进行反相制备色谱,需要将非极性键合相色谱作为固定相,而流动相则应选择极性溶剂。
在分离过程中,将样品中的非极性分子注入色谱柱,然后在流动相的带动下通过色谱柱。
由于非极性分子与固定相的相互作用较弱,它们会很快地流出色谱柱,从而实现与极性分子的分离。
反相液相色谱中调整流动相组分比例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反相液相色谱中调整流动相组分比例对分离效果的影响黄强;李华勇;刘新国【摘要】用国标法同时测定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通过改变流动相组分比例,即改变流动相极性,对三种比例所得出的分离效果进行比较,考察了三种组分的保留时间、分离度及拖尾因子等参数变化.试验结果表明:(1)增加甲醇比例,三种待测组分保留时间都提前,且糖精钠的变化最大;(2)增加甲醇比例可以使三种组分的分离度和拖尾因子都变小,同时也可以满足对分离度的要求;(3)综合分析试验所得各参数,得出色谱系统所需最适流动相配比,实现较好的分离效果,试验的精密度也满足要求.【期刊名称】《江西化工》【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3页(P39-41)【关键词】液相色谱;流动相;分离度;系统适用性试验【作者】黄强;李华勇;刘新国【作者单位】江西省吉安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中心,江西吉安343000;江西省吉安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中心,江西吉安343000;江西省产品质量监督检测院,江西南昌33000【正文语种】中文反相色谱法是以表面非极性载体为固定相,以比固定相极性强的溶剂为流动相的一种色谱分离模式,是基于样品中的不同组分和固定相之间作用的不同而将各组分分离,具有柱效高、分离能力强、保留机理清楚等特点,是液相色谱分离模式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
反相色谱系统中的固定相一般采用硅胶表面键合疏水基团,流动相首选甲醇-水系统,在一些大分子物质的分离中,多采用离子强度较低的酸性水溶液,添加一定量的乙腈或甲醇等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作流动相。
色谱系统的适用性试验通常包括理论板数、分离度、重复性和拖尾因子等四个参数。
其中,分离度和拖尾因子是考察分离效果的重要指标。
实际检测中,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条件除固定相种类、流动相组分、检测器类型不得改变外,其余如色谱柱内径、长度、载体粒度、流动相流速、混合流动相各组分的比例、柱温、进样量、检测器的灵敏度等,均可适当改变,以适应供试品并达到系统适用性试验的要求。
实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建立破解版

液相色谱方法开发(实例讲解)2010©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转载请注明出处。
色谱分离与在线检测技术已经成为当今分析化学的一门重要学科,而因其衍生出的相关产品也日益丰富。
对色谱工作者来说,在面对具体方法开发中如何获得适当的分离度则成为关注的焦点。
本文仅从网络上的资源收集简要介绍反相液相色谱法的建立思路。
一、 基本术语基本术语读者可跳过本部分内容,直接阅读实例讲解部分在评价色谱分离的品质时,通常用以下相关术语来反映色谱特征(如图1.):图1. 典型色谱图1. 保留因子(k):t t t k R −=(1) 用于反映化合物的色谱保留性质,跟化合物性质有密切关系。
如图1,设t R1 =3.65min, t 0 =1.20min, 则峰1的保留因子为:(3.65-1.20)/1.20=2.042. 拖尾因子(T f )液相色谱方法开发(实例讲解)2010©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转载请注明出处。
aba f W W W T 2+=(2)图2. 典型拖尾峰在理想情况下,色谱峰为高斯型对称峰,其拖尾因子为1.0,但在实际情况中,由于化合物的二次保留等其他因素,色谱峰大多会呈现一定程度的拖尾。
如图2中,该色谱峰的拖尾因子可计算得:{(41.5-37.0)+(37.0-35.0)}/{2*(37.0-35.0)}=1.63.3. 理论塔板数(N )液相色谱方法开发(实例讲解)2010©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转载请注明出处。
图3. 峰高与峰宽的关系2(16Wt N R= (3) 或2(54.55.0W t N R= (4) 注意:在上式中W 为图3中的W b ,为基线峰宽(4σ),W 0.5 为峰高一半处的峰宽W h (2.335σ), 并非峰宽的一半(2σ)。
设图1中峰1的基线峰宽为0.25min, 则塔板数为:16*(3.65/0.25)^2=34104. 分离因子(α)10212t t t t k k R R −−==α (5) 又称两个色谱峰的相对保留值。
用BP神经网络法预测反相液相色谱保留值

湖北 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 版 )
第 2 卷 4
对输入值进行适 当变换
= n ) 即作为输出值 传递 到下一层网络节点 . 后 最常用的非线性
变 换 函数 是 S舯 od 压 缩 函数 / ): 1( +e . 输 出层 给 出 网络 的输 出值 并 与学 习样 本 的 目标 值 i i型 ( /1 )在
关键 词 : 步 回归 ; 逐 人工神经 网络 ; 水分配常数 ; 疏 液相色谱保 留值
中 图 分 类 号 : 6 26 0 5 .3 文献标 识码 : A
1 引 言
人工神 经 网 络 ( N ) 为 一 种 全 新 的 信 息 处理 手段 , 有 自学 习 、 容 错 和 独 特 的 非 线 性 处 理 能 A N作 具 高
进行 比较后 , 将误差值 逐层沿连接通道反传 (akp pgtn 并修改连接权重 , ( be r aa o) o i q+1 ( ) )= g
+△ , 至每 一个 训 练 样本 的误差 极 小 . 叫 直
△ ( q+1 )= DI △ ( ) p +a q
其 中 , ( ) △ q 表示 第 q 次训 练 迭代 时 神经 元 i 到 的连接 权 值 的 修 正 . 叩和 a分 别 为学 习 速 率 因子 和 动 量 因 子 , 分别 控 制 连 接权 重 的调整
幅度 和过 去 学 习效 果 .
与传 统 回 归算 法 不 同 , 工 神 经 网 络具 有 人 学 习功 能 . 网 络 训 练 过 程 结 束 之 后 , 已知 当 从
样本 总 结 出 规 律 , 到 知 识 , 以权 重 的形 式 学 并
将 所学 到 的知 识 隐 含在 神 经 网络 中 . 用 这一 利 组 权 重 可 以根 据 未 知 样 本 的输 人 数 据 预 测 其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兰索拉唑的浓度相关研究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兰索拉唑的浓度相关研究作者:谭姣章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07期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兰索拉唑的血药浓度。
方法将受试者的血浆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用兰索拉唑,对照组用奥美拉唑,两组同时以泮托拉唑为内标物,以叔丁基甲醚为提取物,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兰索拉唑的血药浓度。
结果实验组的线性方程:Y=10.758X+0.006667,相关系数r为0.9998;对照组的线性方程:Y=6.889X-0.000587,相关系数r为0.9999。
实验组的日内精密度关键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兰索拉唑;血药浓度;药代动力学;奥美拉唑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eversed 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RP-HPLC)是一种由非极性固定相和极性流动相所组成的液相色谱体系。
兰索拉唑是继奥美拉唑药物后的又一种质子泵抑制剂[1],临床多将其应用于对胃溃疡疾病、十二指肠溃疡疾病、以及反流性食管炎疾病的治疗过程当中,患者通过服用兰索拉唑药物的方式,能够自血液进入壁细胞内后部,并且可以支持在碱性环境条件下,实现与质子泵当中(H+/K+)-ATP酶的疏基集合[2]。
目前,绝大部分测定人血浆当中兰索拉唑血药浓度的方式多为反向液相色谱法,但在操作简便性与可靠性方面并不理想。
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更加快速与简便的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并将其应用于对人血浆兰索拉唑浓度的测定工作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并报告如下:1仪器与试剂1.1仪器 HPLC(高效液相色谱仪)厂家:Waters,检测器Waters 2487;高速低温离心机厂家:BECKMAN;超声清洗器(KQ3200);涡旋混合器厂家:上海琪特;电子分析天平(BS124S)厂家:sartorius。
1.2试剂对照品兰索拉唑,上海沪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00709;对照品奥美拉唑,上海沪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00367;对照品泮托拉唑,上海信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00575;乙腈,上海星可生化科技有限公司,色谱纯;其余试剂,分析纯;水,蒸馏水。
流动相对色谱峰形及保留值的影响

? 有的药物在结构上同时含有酸性、碱性基团 , 却表现出不同 色谱行为。如环丙氟呱酸和氨甲苯酸呈碱性 , 丙谷胺为酸性 , 而氟呱酸却类似中性。磺胺类药物多为中性或呈弱碱性。
? 一般来说 , 碱性药物的保留值对 pH值的敏感性差异较大 , 保 留值大的药物对 pH值的敏感性较大 , 碱性药物对 pH值敏感 性在 pH>4 时显著增加 , 如酮康哇和益康哇。所以当分离碱 性或酸性药物采用的流动相 pH值在4左右时 , 要特别给予注 意, 以免影响分离度和峰序的改变 , 如环丙沙星与氟哌啶 , 地 卡因与普罗帕酮等在一之间发生峰序倒置。
所谓的促溶效应(chaotropic effect) ,被测物与盐相互作用, 离子化
的被测物相互间的排斥作用减弱 , 从而显著地影响被测物在固定
相上的吸附行为; 在制备色谱系统中或被测物浓度较高时, 流动相
中
应
含
有
足
量
的
缓
冲盐以改善色谱峰形和分离效果。
? 色谱柱的饱和容量可随缓冲盐的单价阳离子 (如Na + 、 NH4+ 、K+ 、Cs+ ) 直径的增加 而降低, 选用Na+ , 色谱 柱的饱和容量相对较高。
? 解离的化合物在固定相表面的相互排斥作用以及较难渗透 进入疏水性的固定相中也是可能的原因,采用反相高效液 相分离可解离的(尤其是碱性的) 化合物时色谱柱易于过载, 甚至低达 10ng 的碱性化合物也可使常规色谱柱的表观柱 效明显降低; 减少进样量则可改善色谱峰形并使表观柱效 显著增加;过载效应可随着流 动相的离子强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
甲醇∶ NH4H2PO4(0.025M) =55∶45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对羟基苯甲酸酯类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混合物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一、实验目的⒈学习高效液相色谱用保留值定性和用归一化法定量的技术。
⒉熟悉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操作。
3.掌握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防腐剂的含量。
二、实验原理高效液相色谱仪是一种色谱分析仪器,主要用于有机化合物的分析,可以对已知80%左右的有机化合物进行分离和分析。
特别适用于高沸点、大分子、强极性和热稳定性差的化合物以及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和分析。
液相色谱仪在医药、食品、农业、生命科学、化工和环保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实质上是一种物理化学分析方法,又称色层法或层析法。
它是利用不同物质在两相(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和吸附能力及其他亲和作用性能的差异为分离依据,当混合物中各组分随流动相移动时,在两相中反复进行多次分配,从而使各组分得到分离。
流动相为液体的色谱分析叫做液相色谱分析。
根据分离原理的差异,液相色谱通常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液固吸附色谱、液液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和离子对色谱、凝胶色谱。
在对羟基苯甲酸酯类混合物中含有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和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它们都是强极性化合物,可采用反相液相色谱进行分析,选用非极性的C-18烷基键合相作固定相,甲醇的水溶液作流动相。
在一定的色谱条件下,酯类各组分的保留值是恒定的,因而在同样条件下,记录纯酯类各组分和未知样品的色谱图,将测得的未知样品的各组分保留时间与已知纯酯类各组分保留时间对照,便可确定未知样品中各组分存在与否。
这种利用纯物质对照定性分析的方法适用于来源已知且组分简单的混合物。
本实验采用归一化法定量。
归一化法适用条件及计算公式与气相色谱法相同: Ci(%)=(fiAi)/(ΣfiAi)在对羟基苯甲酸酯类混合物属同系物,具有相同的生色团和助色团,因此紫外光度检测器测量时,它们的校正因子相同,故上式便可检测为Ci(%)=Ai/ΣAi×100%三、仪器和试剂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LC-20aT试剂: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甲醇、水(GB/T 6682规定的一级水)、乙酸铵(分析纯)实验条件1 色谱柱:长15cm、内径3mm,装填C-18烷基键合相、颗粒度为10um的固定相。
反相HLPC

reversed phase chromatography 根据流动相和固定相相对极性不同,液相色谱分为正相色谱和反相色谱。
流动相极性大于固定相极性的情况,称为反相色谱。
非极性键合相色谱可作反相色谱。
在现代液相色谱中应用最广泛,现代液相色谱分析工作的70%以上是在非极性键合固定相上进行的。
色谱特性反相液相色谱柱效高、分离能力强、保留机理清楚,是液相色谱分离模式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对于生物大分子、蛋白质及酶的分离分析,反相液相色谱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反相色谱法是以表面非极性载体为固定相,面以比固定相极性强的溶剂为流动相的—种液相色谱分离模式.反相色谱固定相大多是硅胶表面键合疏水基团,基于样品中的不同组分和疏水基团之间疏水作用的不同而分离.在生物大分子分离中,多采用离子强度较低的酸件水溶液,添加一定量乙腈、异内醇或甲醇等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作流动相.普通的反相色谱固定相和孔径大于300Å的硅胶键合烷基固定相应用较为普遍,聚合物基质的反相色谱固定相也有较多应用.反相色谱中样品的保留值主要由固定相比表面积、键合相种类和浓度决定,保留值通常随链长增长或键合相的疏水性增强而增大,对于非极性化合物通常遵循以下规则:(弱)非键合硅胶<< 氰基< C1(TMS) < C3 < C4 < 苯基< C8 ≈C18(强).溶质保留值与固定相表面积成正比,普通载体(80Å)的表面积约为250m/g,而300Å孔径载体的比表面积约为60m/g。
当其他条件相同时,溶质在300Å孔径(低表面积)色谱柱上的保留值大约为80Å孔径色谱柱上保留值的1/4(60:250),小孔隙柱如高保留的C18柱或石墨碳柱有利于强亲水性样品洗脱.样品的保留值也可以通过改变流动相组成或溶剂强度来调整,溶剂强度取决于有机溶剂的性质和其在流动相中的浓度.在反相色谱中,采用高溶剂强度、低极性的流动相时可获得较低保留值.固定相的不同也可以导致选择性发生变化,氰基、苯基、C8、C18等柱的选择性有很大差异,一般应优先考虑C8、C18柱,然后是氰基柱,再次是苯基柱.反相条件下,大多数蛋白质由于低PH、有机溶剂存在、温度高于室温和疏水键合相等综合原因发生变性,这些化合物可能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独立或动态平衡的形式存在,它们通过色谱柱的保留速度不同,导致谱峰展宽、变形、甚至出现单一蛋白有多个峰的现象,部分变性也易使蛋白在柱上聚集,造成被洗脱蛋白的回收率低和鬼峰.反相色谱固定相表面烷基链长度对蛋白质的反相保留和蛋白质的活性回收有很大差异,烷基链越长(C8、C22、C30),固定相疏水性越强,为使蛋白质等生物分子洗脱,流动相合机溶剂的含量较高,疏水性过强,会导致生物分子的不可逆吸附和生物活性损失,因此短链烷基固定相(C4、C8、苯基等)在生物大分子分离中表现出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e L n , h n Y h iBa M a seg hn gZ a g u, o nhn ,Dog o u i n
[ ] PJne , 1 . d a M. Sa k . Crm t r a r pc ,J h a g. e o o ,
361718) 6.0 (96 .
L u ad P i ag ain s l e i , n L e hn,D l u c a I tu f nit C ei l hss cdm a ii , D la hmc P y c Aae i Snc a i, a ain C r aor hc & . et o Cia ho t a iR D Cne m gp . r h n
[7 V.P uo,W . L cw o .It J Bo 1] ols H.ok o d n . . i -
[ ] CK. i,FL,T J Pts i h . 2 7 . Lm .i . . e r e ,Bo e cm
J 4,2(97 . .272918)
c .1, 4( 8) hm 21 91 0. 0 9
k ('p 'ke)以及预测值k('e x 'kp ,同 r )
时还列出了各物质的作用指数C值[ , 2 ] 以及参数A值。对非极性化合物采用了
C值与 其溶质范德华体积的关系,而极
性化合物大多为测定值[ 。 2 未知冲洗剂 ] 浓度 X%下的保留值的预测,采用萘对 其标定,标定后得出其冲洗剂浓度 C ' B 另一种是未知冲洗剂浓度下的k 值的预测。 ' 对前一种情况,通常通过一次先行试验,在 标准冲洗剂浓度 C 下测得该溶质的 k 值, s ' 在保留值基本方程 ( )的基础上求得该溶 1 质的参数A ,从而再来预测其它冲洗剂浓度 下的k 值。而对后一种情况,则要采用萘对 ' 其未知浓度进行标定。先由标准浓度C下的 s
研究简报
反相液相色谱保留值的预测模式
陈 农 张玉奎 包绵生 董礼孚 卢佩章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 研究 所)
( 中国大连色谱 技术研 究 开 发 中 心)
液相色谱保留值的预测一直是色谱领域 里研究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寻找一种以最
少 求算 测色 保留 是色 作者 系数 和预 谱 值 谱工
的长期研究的目标,但 目 前,仍没有真正的 预测方法[。我们在液相色谱保留值基本方 1 ]
(94 . 18 )
[ ] R Bne ,R JRde PA cui s 3 0 . ont . i . . .Sor e t . g d e a ,. h Sc Pri.I 1 ( 8) t J C e o. e n,, 3 1 1. l . m. k 359
[ ]PACdy E Dmtai 3 1 ..ab, . iii s GGat r d ,H..ru
( 一)仪器:采用西德比奥公司的泵和
[ ] FL , . Lm . . e r Bo e. 1 6 . i CK. i,T J Pt s i d e, m
类:一类是已知冲洗剂浓度下k值的预测, '
J ,236118) . 4,2(97 .
Cr a g. 19( 8) h m tr, , 1 6. o o 39
戊 二烯 基二芳 氧基 - - 统极性强度公式 ε= 计 s 算 ( 假定混合时无体积效应,式中 i :组成 溶剂系统各单一溶剂的介电常数,V单一溶 i 剂体积,V =/V ,选择s值在1 以下的 s i 0
通式为:
这类化合物在空气中都比较稳定。 本文根据化合物结构对称,极性较小的 特点,按照陈淑华等[关于流动相选择的原 2 ]
值参数A 值及各物质的作用指数 C值,预测
T e e it n d o R tnin le i R vre- h P dci Moe eet V u s e esd r o f o a n
结 果还是比 较好地接近实验值的。
参 考 文 献
Pa H h r ra e q d r a g p hs i P f m n L u C o t r h e g e o c ii h m o a y
B s o t it a t n dx C w i ae n e e ci i e , , hc d h n r o n h
[ ] 陈农、张玉奎、 玉珊、 2 李 卢佩章,色谱, , 5 63 2
(98. 18)
[ ] Zo H na Zag qi L Pi ag 3 hu f hn Y u u c n, a , u , eh A s at t 3t Ptb r C n r c bt c o h 8 isug of e e r f h t h e n e & E h io, lniC t N w s , xi tn A t t i , e J e bi a c y e y r
L n .B 7 , 117 ) o d 231 (9 6 . 9
[9 G. Edr Boh J 2,7(92. 1] H.l , i e .1 871 ) e c m. 6 7 [ ]DJ 2 0 ..Wr h,CK. i , Boh i t . Lm g i e c m.J .
23 51 3. 18( 8) , 9
金属有机化合物分析XI V 四环戊二烯基二芳氧基- 氧合二锆衍生物 的薄层色谱与高效液相色谱的研究
杨学谨 李松兰 孙月稳 李 易* 陈寿山 玄镇爱
( 开大学化学系, 南 天津) ( 开大学元素有机化 南 学研究所,天津)
由于锆类有机金属化合物在催化等方面
的应用价值, 陈寿山 1 等[合成了一系列四 ] 环
表1
为8. 4%甲 水,这样就可以用它来预测 8 醇-
其它物质在此C' B下的保留值,预测结果一 并列于表 1 中。我们还用此模式 分析 了文
献[的数据, 表2 3 ] 列出了分析结果, 这是
六种芳烃在Nulo i 3 1柱上的实验值k ce sl C8 - '
k ' 及预测 ' 'e,同 还给出了 ) 值k( p kr ) 时
[ ] E Rs , . a i Web Bo e. ho a 1 8 .o iPG r a b, i d Crm - s c- m
t r,11318) o . ,6 (96. g
[ ]FL.CK.i, TJPts h m - 2 8 .i . Lm ..ee,Cr a r o
t rpi 2, 1 97. o aha 4 2( 8) g , 4 1 [ ] A H Jcs , H. . acvc,A. 2 9 . .a o kn A Snoi h M F r m l e a. h o. Tas R Sc e a o t , is r . . o. r a l P l n
No 8,97 . 618. 5
( 收稿日 期:1 7 2 0 ) 9 年1 8 日
w s i d m f dmnae t n ai adr e f t u a et l i eutn ev r h n o e l o q o u lk A CC + l B a t t n ei i n' + B Bn , r e i p dco = C en o r t n m d i R - P C s ps . A c d g oe PH L w pooe n a r d c ri t o n o tiapo h ol oe l i r ep iet h pra , n n pemn y e mn s c y ri a x r in dd pei t rt t n R L oe s e t r c h eni i P C vr e e o d t e o n e c tn c t tn t m b e a .T e ea cne r i o h oi p s h r i o n a o f e l h e pei i iqi s iat y r c o s t a s c r. d t n u e f o t
[6 F L , . . i , . . ts i h 2] . i C K Lm T J e ,Bo e P r c m.
试验求出萘的参数A值,再通过萘在未 知浓度下的 k '值反推出冲洗剂的浓度
C' B值,然后再进行保留值的预测, 对
甲醇- 冲 洗剂体系,标准浓度通常选 水 用9% V V 0ィ╒ / )的甲醇- 表 1 水。 列出在 实验C8柱上在9 %、 5 % 1 %、 1 0ァ 8. ァ8. 5 0 7. 下 的 十 八 种 化 合 物的实验值 6% 5
由标准浓度9.%╒ / ) 0 ィ V V 甲醇- 5 水下的计 算
Lh sbC8 iro -1 co r 担体上,十 溶质的 '验值(e ) k 八种 k 实 Kx 及 ' p 预测值(p) kr 'e
表2
六 种芳烃在Nc ol C8 uls- 1 e i3 柱上的k ' 实验值('p ' k x 及k e ) 预测值('e kr p)
结 果 与 讨 论
的 数 参 在 相 谱中 略 珻B 参 C( 数B 反 色 忽 ) 为 C
二元冲洗剂中强冲洗组分的浓度。本文从溶 质的作用指数出发来探讨反相液相色谱保留 值的预测模式。
实 验 部 分
作用指数 C 反映了定温下,给定溶质在 流动相体系中的各种相互作用能,对给定溶 质是常数。作用指数的一个主要用途就是用 来预测反相液相色谱溶质的保留。运用作用 指数预测保留的模式参见图1预测可分为二 T
[1 C K. i , . i J M . i ot a, 2] . L m F L, . Rd u e l e t J C r a g,31 9( 8) . h m t r 7, 31 6. o o 2 9 [2 GH. l r . T vy i h Sc 2] . Ed ,J e A. oe,Bo e o. c m. Tas 5 401 7. r . ,1 ( 7) n 7 9 [3 F L, . Lm . .Pt s Bo 2] . i C K. i ,T J e r e, i - c . . 29411 6. hm J 3,8( 8) 9 [4 F L , . Lm T J e r Bo 2] . i C K. i, ..Pt s i e, - c m J 2 ,6( 8) h . . 4 831 7. e 3 9 [ ] A T nea J C r a g. 303 2 5 . ag s . h m t r 1, r, o o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