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甲苯萘和联苯

合集下载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甲苯萘和联苯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甲苯萘和联苯

分离甲苯、萘、联苯
10
11
,柱温为30℃。

12
13
254nm,使其正常运行。

14
保存文件。

运行程序。

进样分析。

16
为便于比对,可以同时打开多个谱图。

关系统控制器
关其他设备。

18
流动相的选择
水的等级:
溶剂的等级
缓冲液的使用
本仪器配备了两个
可进行等度洗脱和高压梯度洗脱。

浓度
样品样品样品样品
色谱柱色谱柱流动相流动相定量环定量环进口进口出口出口
紫外检测器(包括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荧光检测器
示差折光检测器
电导检测器
时间
色谱柱柱效降低的原因
滤片或填料堵塞。

反相液相色谱测定甲苯的含量

反相液相色谱测定甲苯的含量

反相液相色谱测定甲苯的含量马俊萍(40507107)一、实验目的:(1)了解反相液相色谱法分离甲苯的原理;(2)掌握选择内标物的规则;(3)掌握利用内标法进行色谱定量分析的实验方法;(4)学会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

二、实验原理:1.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组成HPLC的基本组成示意图六通阀示意图2.高效液相色谱的基本介绍:在液相柱色谱中,采用颗粒十分细的高效固定相,并采用高压泵输送流动相,全部工作通过仪器来完成。

这种色谱法称为高效液相色谱法。

主要分为四类,即液固吸附色谱、液液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和分子排阻色谱。

其中液液分配色谱是根据不同组分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液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而实现分离的,流动相的极性小于固定相的化学键合相色谱称为正相色谱,流动相的极性大于固定相的化学键合相色谱称为反相色谱。

反相色谱是目前最常用的液相色谱分离方法。

如以C18烷基键合相柱,采用甲醇或乙氰的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色谱分析。

3.定性分离原理由于甲苯和对氯硝基苯在色谱体系中的分配能力不同,机容量因子k不同,因此保留时间t R不同,在色谱涂上呈现出不同位置的色谱峰。

4.定量计算原理采用内标法定量时,首先将一定量的甲苯(Wi)的标准品与对氯硝基苯(Ws)的标准品混合,进行色谱分离,测的峰面积分别为Ai和As,求出相对校正因子f(公式1)。

样品分析时,将一定量的对氯硝基苯加入预测样品中,进行色谱分离,测的峰面积,根据公式2可得甲苯的质量。

As Ai Wi Wsf=Wi=f AiAsWs公式1 公式25.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特点<1> 分析速度快<2> 分离效率高<3> 灵敏度高、易于实现操作自动化三、实验仪器与试剂:色谱柱:C18柱,甲苯,对氯硝基苯,甲醇,水。

流动相:甲醇+水(80+20)混合溶剂,流动相流速为0.8ug/min检测器:紫外检测器,254nm。

四、实验步骤:(1)内标物:配制50ml50ug/ml对氯硝基苯溶液;(2)甲苯标准溶液的配制:配制50ml19mg/ml的甲苯溶液;(3 ) 甲苯样品溶液的制备用移液管准确量取2ml的已配制好的19mg/ml 的甲苯溶液,然后在量取1ml 50ug/ml的已配制好的内标物溶液,混合均匀。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废水中的苯和甲苯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废水中的苯和甲苯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废水中的苯和甲苯一、实验目的",1、了解LC-20AT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流路和电路,学会仪器的基本操作;",2、掌握高效液相色谱基本的定性定量方法;",3、了解色谱参数N、K、R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二、原理与技术方法简介:高效液相色谱是色谱分析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在经典液相色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仪器分析方法方法特点:高压、高效、高速、高灵敏度分析对象:高沸点、热不稳定有机及生化、环境试样等根据流动相和固定相的相对极性不同可以将高效液相色谱分为正相色谱和反相色谱。

正相色谱:流动相极性小,常为非极性的烷烃;固定相极性大,通常为硅胶、纤维素等;反相色谱:流动相极性大,通常为水-甲醇溶液、水-乙腈溶液等;固定通常为键合的C18、C8、C4、Phenyl等,极性较弱。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的应用相对较广泛。

定性依据:保留值定性、峰高增量法定性、与其它方法联用。

定量参数:峰高、峰面积、相对峰高、相对峰面积等。

定量方法:外标法、内标法、归一化法分配系数K在色谱法中,当样品加入后,样品中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间发生的吸附、脱附,或溶解、挥发的过程叫做分配过程。

在一定温度下,组分在两相间分配达到平衡时的浓度比,称为分配系数,用K表示。

如果各组分在固定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它们就有可能达到分离。

1.一定温度下,组分的分配系数K越大,出峰越慢;2.试样一定时,K主要取决于固定相性质;3.每个组份在各种固定相上的分配系数K不同;4.选择适宜的固定相可改善分离效果;5.试样中的各组分具有不同的K值是分离的基础;6.某组分的K=0时,即不被固定相保留,最先流出。

分离度分离条件的选择主要是提高“难分离物质对”的分离度三、实验用品LC-20AT高效液相色谱仪超声波清洗器微孔过滤装置2、试剂:甲醇(AR)、苯(AR)、甲苯(AR)、二次蒸馏水四、操作步骤1、液相色谱分析条件检测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流动相:甲醇-水(体积比)=9:1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54nm进样量:20μL2、准备工作3、方法的编辑4、运行样品5、注意事项五、数据处理采用LC-20AT高效液相色谱仪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程序处理数据。

实验二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混合样品中苯和甲苯

实验二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混合样品中苯和甲苯
溶液:苯标准液;甲苯标准液; 苯、甲苯混合标准溶液:
三、操作步骤
1、最佳分离条件的选择 启动仪器,先注入5微升的甲醇流动相,
观察检测器当峰斜率小于1000是,设定流动 相甲醇含量为60%,注入5微升的苯与甲苯混 合液,观察检测器显示的两峰的保留时间及 分离效果。双峰显示完毕后,改变流动相甲 醇含量为80%,观察检测器显示的两峰保留 时间及分离效果。
1.色谱条件优化
2.00μ色V(x谱100,000)
1.75 1.50 1.25 1.00 0.75 0.50 0.25 0.00
0.0
2.5
5.0
7.5
10.0
12.5
15.0
17.5
min
由上图可知,当甲醇的含量为85%时,能将两者分 开,且时间较短,因此可选甲醇含量为85%作为实验 条件。
2.苯、甲苯定性分析
Y = aX + b a = 264149.7 b = 98330.34 R^2 = 0.9978541 R = 0.9989265
甲苯
浓度
在最佳分离条件下,用10μL微量注射器, 分别注射5.0μL苯、甲苯的标准溶液,观 察记录保留时间,确定苯和甲苯的峰
10.0μ色V(x谱10,000)
9.0
8.0
7.0
甲苯
6.0

5.0
4.0
3.0
2.0
1.0
0.0
-1.0
0.0
0.5
1.0
1.5
2.0
2.5
3.0
3.5
min
样品 保留时间
苯 3.177
苯、甲苯混合标准溶液浓度分别为:1 ul/ml, 2 ul/ml,5 ul/ml, 10 ul/ml。

苯、联苯、萘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苯、联苯、萘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苯、联苯、萘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一、实验目的1、理解、掌握反相色谱的原理与优点。

2、了解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组成与结构。

3、掌握归一化定量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二、实验原理色谱分析是以色谱分离为基础的一种分析方法。

色谱分离的基本特点是具备两个相:不动的一相,称一为固定相;另一相是携带样品流过固定相的流动体,称为流动相。

当流动相中样品混合物经过固定相时,就会与固定相发生作用,由于各组分在性质和结构上的差异,与固定相相互作用的类型、强弱也有差异,因此在同一推动力的作用下,不同组分在固定相滞留时间长短不同,从而按先后不同的次序从固定相中流出。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分离分析技术,随着不断改进与发展,目前已成为应用极为广泛的化学分离分析的重要手段。

它是在经典液相色谱基础上,引入了气相色谱的理论,在技术上采用了高压泵、高效固定相和高灵敏度检测器,因而具备速度快、效率高、灵敏度高、操作自动化的特点。

高效液相色谱仪器结构如右图所示。

在高效液相色谱中,若采用非极性固定相,如十八烷基键合相,极性流动相,这种色谱法称为反相色谱法。

这种分离方式特别适合于同系物、苯并系物等。

萘、联苯、菲与ODS 柱上固定相的作用力大小不等,它们在固定相与流动相中的分配比k'值不等,被流动相洗脱的速率不同,因而先后流出柱子。

根据各组分的保留时间不同,可对其进行定性鉴别。

根据组分峰面积大小就可求出各组分的含量。

色谱定量分析关键是求出定量校正因子。

色谱定量分析是基于峰面积与组分的量成正比关系,而定量校正因子就相当与比例系数。

但由于同一检测器对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响应值,即对不同物质,检测器的灵敏度不同,所以两个相等量的物质得不出相等峰面积。

或者说,相同的峰面积并不意味着相等物质的量。

因此,在计算时,对于不同的物质,需将峰面积乘上各自对应的比例系数,使组分的面积转换成相应物质的量,即W i = f i·A i式中W i为组分i的量,它可以是质量,也可以是摩尔或体积(对气体);A i为峰面积,f i为换算系数,称为定量校正因子。

液相色谱分析混合样品中的苯和甲苯

液相色谱分析混合样品中的苯和甲苯

液相色谱分析混合样品中的苯和甲苯一、实验题目:液相色谱分析混合样品中的苯和甲苯二、实验目的:1.掌握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原理和仪器构成。

2.了解样品处理、测定和数据处理的全过程,掌握标准曲线定量方法。

三、实验原理:高效液相色谱和其化液相色谱技术一样,其基本原理:利用欲分离的诸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间的分配有差异(即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当两相作相对运动时,这些组分在此两相中的分配反复进行,从几千次到百万次,即使组分的分配系数只有微小差异,随着液体流动相移动却可以有明显的差距,最后使这些组分都得到分离。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常用的分析方法,由于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不同,导致组分在固定相上的保留程度不一样。

按分离原理可将HPLC分为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离子色谱、尺寸排阻色谱和亲和色谱等。

本次实验是利用分配色谱原理,根据各待测物在互不相溶的两相中的溶液解度不同。

因而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

在色谱柱中,随着流动相的移动,这种分配平衡需用进行多次,造成各待测物的迁移速率不同,从而实现分离的过程。

四、仪器与试剂1.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微量注射器(1μL);贮液胶管。

2.试剂甲醇(分析纯)、苯(2μL/L)、甲苯(2μL/L)、苯与甲苯(2μL/L)、苯与甲苯(4μL/L)、苯与甲苯(10μL/L)、样品。

五、实验步骤与内容1.仪器操作:依次打开高压泵、检测器、工作站。

参考色谱条件:流动相、甲醇-水、等梯度洗脱、流速、柱温、进样量(10μL)、紫外检测波长。

2.仪器达到稳定后,依次注射不同浓度的苯溶液、甲苯溶液、及苯与甲苯的混合溶液,根据计算机给出的数据,以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以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同时根据样品的峰面积在曲线上查出样品中苯与甲苯的浓度。

3.实验完毕,清洗色谱系统后,关机。

六、数据的记录及结果分析0.0 1.0 2.0 3.0 4.0 5.0m in-25255075100125150175m A U102030405060708090%254nm ,4nm (1.00)3.660/1341665苯(2μL/L )0.0 1.0 2.0 3.0 4.0 5.0m in-25255075100125150175200225m A U102030405060708090%254nm ,4nm (1.00)4.711/1988903甲苯(2μL/L )0.0 1.0 2.0 3.0 4.0 5.0m in-25255075100125150175200225m A U102030405060708090%254nm ,4nm (1.00)3.669/13460994.725/2013398苯与甲苯(2μL/L )0.0 1.0 2.0 3.0 4.0 5.0m in-5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m A U102030405060708090%254nm ,4nm (1.00)3.676/26278404.732/3943152苯与甲苯(4μL/L )0.0 1.0 2.0 3.0 4.0 5.0m in-1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m A U0102030405060708090%254nm ,4nm (1.00)3.672/58438114.730/8970976苯与甲苯(10μL/L )0.0 1.0 2.0 3.0 4.0 5.0m in-5050100150200250300350m A U102030405060708090%254nm ,4nm (1.00)3.660/20655784.710/3045297样品结果分析:根据实验原理,各待测物在互不相溶的两相溶解度不同,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在色谱柱中,随着流动相的移动,这种分配平衡需进行多次,造成各待测物的迁移速率不同。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混合样品中苯和甲苯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混合样品中苯和甲苯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混合样品中苯和甲苯一、实验目的:1、掌握高效液相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原理及方法2、了解高效液相色谱的构造、原理及操作技术二、实验原理:高效液相色谱由储液器,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记录仪等几部分组成,储液器中的流动相被高压泵打入系统,样品溶液经进样器进入流动相,被流动相载入色谱柱内,由于样品溶液中的各组分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在两相中作相对运动是,经过反复多次的吸附-解吸的分配过程,各组分在移动速度上产生较大的差别,被分离成单个组分依次从柱内流出,通过检测器时,样品浓度被转换成电信号传送到记录仪。

利用欲分离的诸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间的分配有差异(即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当两相作相对运动史,这些组分在此两相中的分配反复进行,从几千次到百万次,及时组分的分配系数只有微笑差异,随着液体流动相移动却可以有明显的差距,最后使这些组分都得到分离。

三、仪器和试剂:1.岛津液相色谱仪(LC—20AT)、SPD-20A紫外—可见光检测器、CTD—10AS贮温箱、ODS色谱柱4.6mm×25cm、微量注射器10μL、1μL各1支2.苯标准溶液:2.0μL/mL甲苯标准溶液:2.0μL/mL苯、甲苯混合标准溶液:0.2μL/mL 、2.0μL/mL、4.0μL/mL、10.0μL/mL甲醇、苯和甲苯混合待测溶液四、实验步骤1、最佳分离条件的选择启动仪器,先注入5μL甲醇流动相,观察检测仪当峰斜率小于1000时,设定流动相甲醇含量为60%,用10μL的微量注射器注入5μL的苯与甲苯混合液,观察检测仪显示的两峰保留时间及分离效果,双峰显示完毕后,改变流动相甲醇含量为85%,观察检测仪显示的两峰保留时间及分离效果,观察到此时出峰时间间隔短,两峰相隔较近,两峰显示完毕时间在5min左右,因此,设定最佳分离条件为流动相甲醇比例为85%2、苯、甲苯定性分析在最佳分离条件下,用10μL微量注射器,分别注射5.0μL苯、甲苯的标准溶液,观察记录保留时间,确定苯和甲苯的峰3、苯、甲苯定量分析在最佳的分离条件下,用10μL微量注射器,分别注射5.0μL的0.2μL/m L、2μL/mL、4μL/m L、10μL/m L的混合标准溶液(各重复实验2次),再分别测定苯和甲苯的峰面积,求出平均值,以峰面积对浓度作图,作出标准曲线。

实验六 萘、联苯、菲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实验六 萘、联苯、菲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实验六 萘、联苯、菲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一、目的要求:(1)了解反相色谱的优点和应用(2)掌握归一化定量方法2.原理在液相色谱中,若采用非极性固定相,如十八烷基键合相(ODS ),极性流动相,这种色谱法称为反相色谱法。

这种分离方式特别适合于同系物,苯并系物等。

萘、联苯、菲在ODS 柱上的作用力大小不等,它们的'k 值不等('k 为不同组分的分配比),在柱内的移动速率不同,因而先后流出柱子。

根据组分峰面积大小测定的定量校正因子,就可由归一化定量方法求出各组分的含量,归一化定量公式为:''''1122%100i i i n nA f P A f A f A f =⨯++⋅⋅⋅式中,i A 为组分的峰面积,'i f 为组分的相对定量校正因子。

采用归一化法的条件是:样品中所有组分都要流出色谱柱,并能给出信号。

此法简便、准确,对进样量的要求不十分严格。

3.仪器与试剂仪器:Shimadzu LC-10A 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吸收检测器(254nm );柱Econo-sphore C 18(3μm);10c m ×4.5mm 微量注射器。

试剂:甲醇(AR );重蒸馏一次;二次蒸馏水;萘;联苯;菲均为AR 级。

流动相:甲醇/水=88/12。

4.实验步骤(1)按操作说明书使色谱仪运行正常,并将实验条件调节如下:柱温:室温流动相流量:1.0mL/min检测器工作波长:254nm(2)标准溶液配制:准确称取萘约0.08g ,联苯0.02g ,菲0.01g ,用重蒸馏的甲醇溶解,并转移至50mL 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

(3)在基线平直后,注入标准溶液3.0μL ,记下各组分保留时间,再分别注入纯样对照。

(4)注入样品3.0μL,记下保留时间,重复两次。

(5)实验结束后,按要求关好仪器。

5.结果处理(1)确定未知样中各组分的出峰次序。

(2)求取各组分的相对定量校正因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离甲苯、萘、联苯
10
11
,柱温为30℃。

12
13
254nm,使其正常运行。

14
保存文件。

运行程序。

进样分析。

16
为便于比对,可以同时打开多个谱图。

关系统控制器
关其他设备。

18
流动相的选择
水的等级:
溶剂的等级
缓冲液的使用
本仪器配备了两个
可进行等度洗脱和高压梯度洗脱。

浓度
样品样品样品样品
色谱柱色谱柱流动相流动相定量环定量环进口进口出口出口
紫外检测器(包括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荧光检测器
示差折光检测器
电导检测器
时间
色谱柱柱效降低的原因
滤片或填料堵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