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茶饮料行业进入成熟期_丁力
2024年现制茶饮行业分析

2024年现制茶饮行业分析1.消费市场已迈入新茶饮时代在新兴消费需求的助推下,我国正处于现制饮品逐步替代传统瓶装饮料的时代大势。
细分来看,现制饮品赛道内部也存在渐进关系,现制茶饮果汁在前,现制饮料咖啡紧随其后,在消费习惯逐步培养后,最终有望集体步入现制纯正咖啡。
目前我国正处于现制茶饮果汁向现制饮料化咖啡迈进的时代大势。
现制饮品赛道共历经3轮主要的供给升级,分别是1990-1995年的粉末冲调时代,1996-2015年的传统连锁时代,以及2016年至今的新茶饮时代。
新茶饮不仅是原料从粉末到真茶真奶的产品升级,更是对品牌建设、渠道管理多维度的一次全方位的升级。
2.现制茶饮超过2000亿规模现制茶饮本质上是以茶为媒介,对各类天然原材料饮品的一次全面融合创新:打造了多样化的产品形态,提升了饮品的口感/健康性/定制性,对瓶装饮料,尤其是对即饮茶/果汁形成上位替代。
现制茶饮超过2000亿规模,过去5年超高速增长,预计2021-2025年CAGR为7.6%,增速回归理性,但结构占比仍在提升。
新式茶饮店市场通过外卖实现的零售额,按26.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于2027年实现3476亿元人民币的规模,随着外卖平台渗透率进一步提高,外卖市场将成为新式茶饮主要销售渠道,中国消费者生活节奏加快及当代年轻人的新消费方式,也将促进外卖市场规模逐步扩大。
3.平价/高端现制茶市场龙头强势现制茶饮根据价格区分为三个价格档次差异化竞争,平价/高端现制茶市场龙头强势,中端多品牌激烈卡位在需求端成熟的茶饮市场中,中端价格带茶饮品牌起步期相近且抓住相同的行业发展窗口期,因此各品牌之间市占率差距相对有限,叠加过往高价格带茶饮(喜茶、奈雪的茶)加大活动力度并下移价格带,中端价格带茶饮品牌竞争更为激烈。
4.现制茶饮行业区域竞争呈白热化我国现制茶饮品牌连锁店百家争鸣的态势,行业集中度偏低。
目前我国现制茶饮门店超38万家,拥有连锁品牌破三千家,top5品牌(门店数计)市占率约15%,top10品牌(门店数计)市占率约20%。
茶饮料行业研究报告

茶饮料行业争辩报告茶是中国人传统的安康饮料,但茶饮料却是现代的,是传统与现代融合的产物。
即饮型茶饮料满足了中国消费者对茶的需求,又省去消费者泡茶的繁琐,所以它从一问世就是一种时尚安康的消费品。
在可口可乐横扫全世界饮料市场的时候,茶饮料成为世界饮料界的流行趋势。
进入90 年月,世界茶饮料以17.0%的年增长速度递增,被誉为“时代饮料“而风行世界。
中国茶饮料市场进入21 世纪后更是增长迅速,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2023 年消费量超过580 万吨,市场份额直逼碳酸饮料,成为中国饮料市场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行业综述1.行业概况茶饮料是软饮料的一种,是以茶叶的水提取液或浓缩液、速溶茶粉为原料,经加工、调配等工序制成的。
茶多酚和咖啡因是茶饮料的特征性指标,是保证茶饮品品质的关键指标。
按茶饮料原辅料不同可将其分为茶汤饮料和调味茶饮料。
茶汤饮料又分为浓茶型和淡茶型;调味茶饮料还可分为果味茶饮料、果汁茶饮料、碳酸茶饮料、奶味茶饮料及其它茶饮料。
按原料茶叶的类型又可分为红茶饮料、乌龙茶饮料、绿茶饮料和花茶饮料等。
饮茶是中国人首创的,但茶饮料却源于美国。
20 世纪70 后代后期,茶饮料在日本和中国台湾省开头进入工业化生产,并渐渐在饮料市场上大行其道。
中国大陆的茶饮料开头于80年月中后期,大规模生产则应从20世纪90年月中期旭日升集团推出冰茶开头算起。
此后,茶饮料渐渐被中国消费者认同并承受。
从中国茶饮料市场成长阶段来看,1998 年以前是茶饮料市场的导入期,这期间中国茶饮工业尚未形成规模效益,市场份额小、售价较高。
1999 年以后中国的茶饮料进入快速成长期,无论是产量还是消费量都呈膨胀式进展,1997--2023 的5 年间中国茶饮料的产量增长了280 万吨,平均增长速度接近100%,2023 年中国茶饮料的产量为300 万吨,占世界茶饮料市场的比重接近20%,居世界第5 位。
目前中国约有茶饮料生产企业近40 家,其中大中型企业有15 家,上市品牌多达100 多个,有近50 个产品种类。
我国饮料市场步入“战国时代”

我国饮料市场步入“战国时代”
佚名
【期刊名称】《轻工标准与质量》
【年(卷),期】2009(000)002
【摘要】未来3年.我国将成为世界饮料第一大国。
在这个背景下.国内外饮料巨头正在运筹备战.为争夺世界饮料第一大国的市场而努力。
中投顾问分析认为.我国饮料市场将正式进入“战国时代”.健康价值成为未来中国市场饮料发展的必然方向。
【总页数】2页(P56,1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18
【相关文献】
1.我国饮料包装步入拼"颜值"时代 [J],
2.理财市场步入"战国时代" [J], 林华
3.防冻液市场步入战国时代统一欲坐头把交椅 [J],
4.理财市场步入“战国时代” [J], 林华;
5.国内“功能饮料第一股”来袭,市场大战步入下半场 [J], 宋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茶饮料市场分析

中国茶饮料市场分析中国茶饮料市场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近年来呈现出蓬勃的增长势头。
以下是对中国茶饮料市场的分析。
1. 市场规模:中国茶饮料市场的规模逐年扩大。
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茶饮料市场规模达到了约2000亿元人民币,预计年复合增长率将维持在10%左右。
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主要得益于消费者对健康饮品的追求以及茶文化的复兴。
2. 市场竞争:中国茶饮料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上有许多知名品牌和新兴品牌。
目前,市场上主要的竞争对手包括康师傅、乐茶、绿箭等。
这些品牌通过不断推出新品种和创新包装来吸引消费者。
新兴品牌也加入竞争,通过独特的产品特色和创新的销售渠道获取市场份额。
3. 消费者偏好:中国消费者对茶饮料的偏好日益明显。
茶饮料的销售量超过了其他的饮料类别,包括碳酸饮料和功能饮料。
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健康,选择茶饮料是为了享受茶叶所带来的益处,如抗氧化和消除疲劳。
此外,年轻一代消费者对茶饮料的接受程度更高,他们更加注重品牌形象和时尚感。
4. 市场趋势:中国茶饮料市场呈现出一些明显的趋势。
首先,茶饮料市场正朝着产品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品牌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红茶、绿茶和乌龙茶,而是提供更多种类的茶饮料,如花茶、奶茶和茶咖啡等。
其次,茶饮料市场不断创新,推出更加方便和便携的包装。
例如,罐装茶饮料和即饮瓶装茶饮料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再者,市场上出现了许多茶饮料连锁店,提供丰富的茶饮料选择和舒适的消费环境,成为年轻人社交和休闲的场所。
综上所述,中国茶饮料市场正在迅速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偏好茶饮料并呈现出多样化的品味。
随着新产品的不断推出和市场趋势的变化,中国茶饮料市场有望继续增长并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中国茶饮料市场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和广阔发展前景的行业。
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茶饮料在中国的市场需求逐渐扩大。
一方面,消费者对健康和绿色食品的关注度增加,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茶饮料作为他们日常饮品的首选。
茶饮料市场分析PPT课件

70
80
消费者的购买考虑因素
的广告对影响茶饮料消费群 购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8.46
价格适中
13.8
8.64
3.74
购买方便 只是由于习惯 包装吸引人
3.27
朋友推介
1-2-5、茶饮料是如何吸引消费者的? ( 消费者对茶饮料的核心需求)
解渴、好喝、健康、时尚是茶饮料吸引消费者的主要原因!
茶饮料的核心利益
1、茶饮料的市场分析
1-1、状态分析:茶饮料市场进入了成长中期
我国茶饮料工业发展势头十分强劲,整体呈快速增长态势,市场 渗透率迅速提高,茶饮料市场进入成长中期, 发展至今大致经历了四 个成长阶段: 1、1998年及以前,旭日升占据市场主导,一支独秀; 2、1999年,康师傅、统一迎头赶上,与旭日升形成三足鼎立; 3、2000年,旭日升品牌老化,市场下落,造成康师傅、统一双雄对峙 ; 4、发展到目前,康师傅占主导地位,众多品牌进入市场,诸侯纷争;
1-2-4.茶饮料目标消费群购买行为特征:
亲友介绍
消费者的饮料品牌认知渠道 11.1
茶饮料作为个性化产品,
卖饮料的地方
24.5
高品牌知名度,具有吸引力
自己喝过才知道
广告
0
10
20
30
40
80 69.05
70 60 50 40 30 2
75.4
50
60
绿茶——“自然最健康,绿色好心情” (苏有朋寻找“荧屏情侣”。) 红茶— —“冰酷”(任贤齐展现康师傅冰红茶的 “冰酷”形象。)
“希望大自然是统一的绿色”、“新近自 然,统一绿茶”
旭日升 酷、冰爽、自然 娃哈哈 快乐、健康
羽泉作代言人,演绎“清香在口,冰爽的 心” 主题。李霞担纲,“轻松自然的风 格”
中国代茶饮行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中国代茶饮行业发展历程与现状茶饮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茶饮行业是指以茶为主要原料,制作成各种茶饮品的行业。
在过去几年里,茶饮行业在中国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并逐渐成为了饮品市场的重要一员。
本文将探讨茶饮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并从多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市场规模扩大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茶饮行业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认可。
据统计,中国茶饮市场规模已经超过千亿级别,并且还在持续增长。
茶饮行业的市场潜力巨大,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
二、消费升级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茶饮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
消费者对于茶饮的品质、口感和营养价值要求更高,对于茶文化的认知也更深入。
茶饮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提供更多样化、高品质的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三、品牌竞争激烈茶饮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大品牌纷纷加大投入,争夺市场份额。
品牌的力量在茶饮行业中起着重要作用,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知名度高、品质有保障的品牌。
茶饮企业需要注重品牌建设,提升品牌形象和知名度。
四、创新产品推出茶饮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推出新品种、新口味的茶饮产品,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比如,推出特色茶饮、功能性茶饮等,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创新是茶饮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五、线上线下融合茶饮行业逐渐实现线上线下融合,通过线上渠道进行销售和宣传,提升品牌知名度和销售额。
线上渠道的发展为茶饮企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的营销模式。
六、国际市场拓展茶饮行业在国际市场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茶饮产品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茶饮企业可以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开拓海外市场,将中国茶文化推广到更多的国家和地区。
茶饮行业在中国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升级和茶饮企业的不断创新,茶饮行业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茶饮企业需要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适应市场变化,以保持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时,茶饮行业也需要加强行业自律,提高行业整体形象,促进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中国未来十年茶业的26个预言

中国未来十年茶业的26个预言
1. 十年后中国茶业专业市场基本灭迹
2. 十年内遍布城市的体验式茶庄基本灭迹
3. 五年后没有品牌的茶将无人问津
4. 五年后靠编故事骗消费者的茶商将退出历史舞台
5. 新兴茶叶连锁十年后全面替代现在的茶叶连锁加盟店
6. 五年内将会诞生真正受到人们喜欢和接受的茶文化,并深入成功人士家中
7. 大品牌现象在五年后形成,表现将会比烟酒品牌更加突出
8. 茶行业规范和评奖将由民间组织掌控(制定规则)
9. 茶业科技将有重大突破,第七代茶饮将诞生
10. 靠抄写模仿别人产品和概念的企业将在市场上举步维艰
11. 茶贤达人将成为社会时尚
12. 新型茶礼将被社会接纳
13. 茶贤礼仪将被政府和国人接受
14. 茶界顶级名人地位与收入将与其他领域名人媲美
15. 与茶有关的职业将受到人们的敬仰和追捧
16. 与茶有关的网络、电视与报刊栏目将大受欢迎
17. 懂茶、会喝茶、知茶礼将成为时尚
18. 成功人士家家增设茶室迎客
19. 培养茶贤从小孩教起将被国人接受
20. 越来越多的有钱人将会投资茶品牌(买断品牌、贴牌成时尚)
21. 三害(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酸雨)茶叶将寸步难行,检验设备将变得更简单
22. 三年后国内大多数茶叶主要产区将产大于销
23. 五年后将出现数家行业内公认的专业刊物与网站
24. 行业内将出现3-5个茶专业展览会,其他非专业茶展览会将销声匿迹
25. 未来5-8年,国内将有20家以上茶企业股票在国内外上市
26. 茶叶企业的领军人物身价将跻身财富排行榜前十位。
我国茶饮料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茶饮料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近年来,我国茶饮料市场发展迅猛,成为消费者在日常饮品选择中的热门之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茶饮料市场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和健康化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从市场现状、消费趋势和发展前景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就茶饮料市场的现状而言,我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茶叶资源丰富,因此茶饮料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目前,市场上的茶饮料品牌众多,涵盖了传统的绿茶、红茶、乌龙茶以及新兴的花草茶、果茶等各种品类。
消费者在选择茶饮料时,更加注重饮品的品质和口感。
此外,随着年轻一代消费者的崛起,茶饮料市场不断推陈出新,推出了更多具有时尚元素和创新口味的产品,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和消费。
茶饮料市场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和健康化上。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人们对于茶饮料的需求不仅仅停留在解渴的层面,更多地追求茶饮料能够提供放松心情、改善睡眠、提高免疫力等功能。
因此,茶饮料市场不断推出一些添加了天然草本植物、果蔬成分或功能性成分的产品,以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饮品的需求。
此外,随着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的关注度提高,有机茶饮料和低糖茶饮料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茶饮料市场的发展前景广阔。
茶饮料作为一种传统饮品,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具有较高的市场认可度。
随着消费者对于茶饮料需求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茶饮料市场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可以拓展。
特别是在年轻人群体中,茶饮料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和生活态度的象征,预计未来茶饮料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同时,茶饮料企业应不断加大研发力度,提升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以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
我国茶饮料市场发展现状良好,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和健康化的发展趋势。
茶饮料市场的发展前景广阔,给茶饮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和挑战。
只有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满足消费者对于茶饮料的需求,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为茶饮料市场的长期发展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食品报/2015年/7月/31日/第002版
经济视点
品牌集中度突出
我国茶饮料行业进入成熟期
丁力
本报讯近年来,我国饮料市场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业内专家认为,茶饮料行业整体进入成熟期,茶饮料品牌集中度越来越突出,已成为茶产业的重要支柱。
茶饮料抢占饮料行业头位,目前市场上的茶饮料有80多种,红茶、绿茶、花茶、乌龙、黑茶以及拼配的“乌龙香茶”“玄米茶”等悉数上阵。
统一、康师傅、雀巢这些饮料大品牌都加入了茶饮料的行列。
中国社会科学院茶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陆尧介绍,茶饮料已经成为即饮料市场渗透率最高的品类。
它不仅是茶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而且整体进入成熟期,品牌集中度越来越突出。
行业品牌日趋集中茶的健康以及中国茶文化中的意境无疑给了茶饮料更多的发展空间。
陆尧认为,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静坐品茶对都市白领们来说已是一种奢侈。
此时茶饮料应运而生,以其健康、便捷、口感好、即开即饮等好处在都市白领之间“蹿红”。
中商情报网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茶饮料行业市场调查及投资咨询报告》显示,目前国内茶饮料市场品牌集中化的趋势较为明显,销售排名前10位的茶饮料品牌的市场份额超过96%。
其中,统一、康师傅、娃哈哈、王老吉、三得利、雀巢等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九成左右。
并且,市场上茶饮料份额最大的康师傅和统一,两个品牌占整个行业的40%以上。
不含“茶”的茶饮料遭诟病,茶饮料行业整体进入成熟期,品牌集中度越来越突出,但也存在原料低端、卫生条件差等问题。
遭到消费者诟病最多的则是很多茶饮料竟然不含“茶”。
有些生产厂家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就拿“茶”作秀,在生产茶饮料时仅仅是靠香精、糖精和水来勾兑,导致茶饮料中的茶多酚含量不合格,这种茶饮料喝多了对健康无益。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