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亲情》教学手记1-教学教案-高三语文教案

合集下载

《感悟亲情》教案

《感悟亲情》教案

感悟亲情1.《感悟亲情》多媒体课件;2.学生课前阅读《亲情驿站》阅读手册。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师:亲情是在我们饥肠辘辘时母亲端上的一碗蛋炒饭;亲情是在我们犯错时父亲愤怒举起又轻轻落下的手掌;亲情是一把结实的伞,你有困难了,为你遮风挡雨;亲情是一件厚厚的棉衣,一碗热气腾腾的汤,你冷了,为你抵御严寒;亲情是一把舒服的椅子,一张柔软的床,你累了,让你忘记疲惫;亲情是一条干爽的毛巾,你哭了,为你拂去心中的泪水;亲情是一杯甜甜的冰红茶,你笑了,让你从嘴里甜到心里…课前,我们认真阅读读《亲情驿站》这本手册。

书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个个催人泪下的亲情故事,无不扣击着我们的心扉,感动着我们的心灵。

今天的读书汇报交流活动,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些故事,感受那份浓浓的亲情。

这节课你想如何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呢?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就潜心阅读,用心品味,尽情讲述,真心书写,动情歌唱,畅谈我们的阅读感受吧!(板书:读品讲写唱)二、潜心阅读师:同学们,人间最真实最纯洁的莫过于亲情了。

亲情是人类中至真至美至上的情感。

你在阅读这些亲情故事中,哪些文字、片段,最令你心动?请你们选取一篇美文或一个片段,用朗读告诉在座的老师和同学。

学生汇报阅读故事片段,教师相机点拨。

三、用心品味师:品读着这些催人泪下的文章,回放着那些演绎真情的场景,我们心潮澎湃,我们读懂了很多很多。

其实,我们在读书时,如果能抓住一个词,一句话,用心品味,就能感受更多的内容。

你在阅读中,哪些地方最让你难忘或最让你感动,请同学们来交流汇报一下。

1.学生交流读后感。

2.教师相机评价,教给读书方法。

师:读文章、读整本书,就要学会抓住重点词句,抓住细节,反复品读含咏,才能更好地领悟文章内涵。

(板书:抓住细节,用心品味)师:其实亲情的流露并不需要太多华丽的语言作修饰,也不只有重大的事件才能表现真情,像《我的母亲》、《父爱无边》、《浴着光辉的母亲》、《指尖上的父爱》等文章,就告诉我们,有时候或许只是点点滴滴的平凡小事,或许只是一句很普通的话语,或许平时的你根本没有在意,然而,就是这样的点滴,就是无私的亲情。

第2课 感悟亲情教学设计

第2课 感悟亲情教学设计

第2课《感悟亲情》教学设计一、理论依据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我们的生命来自父母,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父母和长辈的关爱。

应该知道感恩,孝敬父母,尊重长辈。

父母为抚养子女,从精神和物质上做出了巨大无私的付出。

对此,学生已有所认识,有所感悟。

但这些认识和感悟又是不全面、不具体、不深刻的。

同时,由于初二学生开始步入“青春叛逆期”。

随着他们成人感和独立意识的增强,他们对生活中的一切有了自己的新的认识和评价,他们开始对父母的教育产生质疑,进而由不信任父母的教育到否定父母的一切,甚至对父母产生敌对情绪。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对父母付出的认识和感悟有时又会出现错误和偏差。

这就需要通过教育来预防和纠正。

而学生也渴望正确认识父母的付出,渴望回报父母、孝敬父母,他们希望在孝敬父母方面得到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孝敬父母的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的训练和培养。

因此,在学习本课时,教师结合学生身边的实际精选一些典型事例,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体验孝敬父母的方法和技巧。

使学生理解孝敬父母不需要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需要他们从点滴小事做起,逐渐形成孝敬父母的好品质、好习惯。

二、教学背景分析(一)学情分析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过多的呵护使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习惯了来自亲人的爱,觉得亲人为自己付出都是理所当然的,很少想到为亲人付出自己的爱,更不会想到用自己爱回报亲人,逐渐丧失一颗敏锐感受生活,感悟亲情的心。

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初二学生,对父母对自己的付出有所认识、有所感悟,但这些认识和感悟是不全面、不具体、不深刻的,甚至是错误地认识和感悟。

这对其健康成长是极其不利的。

教师应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小事入手,引导学生发现平凡生活中的亲情,体验平凡生活中的亲情,感受亲情,珍惜亲情,陶冶学生美好的情感;理解父母的无私付出,激发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做到孝敬父母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开始,养成孝敬父母和长辈的品质,为成长为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好公民打下良好基础。

《感悟亲情》作文教案

《感悟亲情》作文教案

爱的细节在屋檐下———《感悟亲情》作文指导课案例教学目标:1、借助多种方法通过情感渲染,让学生充分感受和体悟至爱亲情。

2、激发学生尽情倾吐内心情感的表达欲望。

3、领会到“我手写我心”的习作真谛,学会运用生活化的典型细节来表现细腻的至爱亲情。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从细节中感受亲情、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亲情课前准备:读几篇感人的文章,初步感受亲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人是情感动物,亲情是人类中至真至美至上的情感,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至爱亲人,感受屋檐下爱的点点滴滴。

(二)说话练习,理解亲情平日,老师习惯把自己对亲情的感悟记下来,借此机会我把它献给大家我们一起读读:亲情是在我饥肠辘辘时母亲端上的一碗蛋炒饭亲情是在我犯错时父亲愤怒举起又轻轻落下的手掌亲情是在父母疲惫时我双手奉上的一盏清心的茶师:对呀,亲情往往凝聚在一些细小的事物中,在生活里你一定也有爱的点滴积累,你能否也说几句让我们听听?学生(三)捕捉细节体味亲情,1、师:从大家的回答中可看出大家对亲情的理解已非常深刻,其实在广告、电影电视,现实生活中经常有感人的场面,现在,让我们一起分享一下,请大家在欣赏的时候想想其中哪些话,哪些动作让你感动,或者哪些情节触动你的心弦,让你想起了什么。

(放录象1表现亲情的一则广告。

2电影《我的兄弟姐妹》片段3歌曲《天亮了》师旁白:韩红-<天亮了>那是一个秋天风儿那么缠绵让我想起他们那双无助的眼就在那美丽风景相伴的地方我听到一声巨响震彻山谷就是那个秋天再看不到爸爸的脸他用他的双肩托起我重生的起点黑暗中泪水沾满了双眼不要离开不要伤害我看到爸爸妈妈就这么走远留下我在这陌生的人世间不知道未来还会有什么风险我想要紧紧抓住他的手妈妈告诉我希望还会有看到太阳出来妈妈笑了天亮了(第二段)这是一个夜晚天上宿星点点我在梦里看见我的妈妈一个人在世上要学会坚强你不要离开不要伤害我看到爸爸妈妈就这么走远留下我在这陌生的人世间我愿为他建造一个美丽的花园我想要紧紧抓住他的手妈妈告诉我希望还会有看到太阳出来天亮了看到太阳出来他们笑了天亮了这首歌曾打动了亿万电视观众,可是谁知道这动人的歌声背后,还隐藏着一个真实的、催人泪下的故事.那是1999年10月,在贵州的一个风景区,正在运行的缆车突然坠毁,36名乘客中有14位不幸遇难。

感悟亲情教案设计

感悟亲情教案设计

“感悟亲情”主题作文的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会从生活细节中捕捉写作素材,来表现亲情。

2.让学生学习亲情类作文的写作方法过程与方法:借助多种方法充分体会和感悟亲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亲身体验,感受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珍视亲情,懂得感恩父母,体悟亲情的伟大。

【教学重、难点】亲情类作文写作方法的指导。

【教学方法】引导、合作、讨论【教学工具】多媒体【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说到亲情,人们眼前浮现出的是一些温馨的画面。

亲情是润物的细雨,醉人的春风;亲情是厚重的抚摸,深情的凝望;亲情,就像迷茫中的一块指路牌,为你指引前方的道路;亲情,就像一盏灯,照亮你应走的人生; 亲情,就像一艘轮船,载着你起程远航。

二、合作、互动学习1.同学们来看一下大屏幕。

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同学们能读懂这首诗的大意吗?这首诗的主要思想感情是什么呢?《游子吟》的大意是:慈母手中拿着针线,正给准备外出的儿子缝制衣服。

母亲担心儿子走后迟迟回不来,就把衣服的针脚缝得密密的,使它更结实、更耐穿些。

正像小草难以报答春天的阳光一样,儿子的爱心怎能报答得了母亲那深重的恩情呢?(1)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大家是如何理解亲情的呢,回想自己是生活细节,谈谈父母是如何关爱你们的呢?(请同学回答)(2)接下来我给大家读一篇文章,大家便认真听,边用心感悟。

一碗馄饨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

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

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面摊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看到她站在那里,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

”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

“没关系,我请你吃。

”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

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

“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

感悟亲情教学设计

感悟亲情教学设计

“感悟亲情,抒写真情”体验式作文教学设计
哈七十中学姚丹丹
一教学目标:
1.借助多种方法通过情感渲染,让学生充分感受和体验亲情。

2.激发学生尽情倾吐内心情感的表达欲望,积累写作素材。

3.领会“我手写我心”的习作真谛,学会运用生活化的典型细节来表现细腻的亲情。

二教学重点:
借助多种方法通过情感渲染,让学生充分感受和体验亲情,激发学生尽情倾吐内心情感的表达欲望。

三教学难点:
领会“我手写我心”的习作真谛,学会运用生活化的典型细节来表现细腻的亲情。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二)创设情境唤醒亲情:观看视频《感恩亲情》(三)回顾体验寻觅亲情:搜集亲情故事积累写作素材(四)捕捉细节抒写亲情:学会抓住细节描写来表现主题(五)交流展示品味亲情:习作片段交流展示
(六)教师总结:归纳方法
五板书设计:
感悟亲情抒写真情积累素材
抓住细节
表达真情。

《感悟亲情》作文指导课教案范例

《感悟亲情》作文指导课教案范例

《感悟亲情》作文指导课教案范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深入理解亲情的内涵。

2. 培养学生运用表达方式,将亲情感受化作文字,写出一篇内容具体、感情真挚的作文。

3. 提高学生对亲情的认识,增强家庭责任感,更加珍惜家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感悟亲情,运用表达方式将亲情感受化作文字。

难点:如何将亲情感受具体、生动、真挚地表达出来。

三、教学方法:1. 情感导入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回忆亲情瞬间,激发学生的情感。

2. 体验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亲情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亲情。

3.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作文,让学生从中学习表达亲情的方法和技巧。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亲情感受,分享写作心得。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亲情体验活动素材。

2. 收集亲情作文优秀案例。

3. 准备投影仪、音响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亲情图片,让学生回忆亲情瞬间,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亲情故事。

2. 体验亲情(1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亲情体验活动,如给父母写一封感谢信、为家人做一顿饭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亲情。

3. 案例分析(10分钟)展示亲情作文优秀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让学生从中学习如何表达亲情。

4. 写作指导(10分钟)讲解如何写一篇亲情作文,从选材、构思、表达等方面进行指导,让学生明确写作方向。

5.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亲情感受,分享写作心得,引导学生相互借鉴、学习。

6. 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亲情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家人,珍惜亲情。

7.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堂学习和自己的亲情体验,写一篇题目为《感悟亲情》的作文。

8. 课后跟进(课后)教师及时批改学生作文,给予评价和指导,鼓励学生不断提高。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观察学生对亲情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感悟亲情作文教学设计_说课

感悟亲情作文教学设计_说课

亲情无处不在——《感悟亲情》作文指导说课资料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感悟亲情》作文指导。

这节课我主要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方面进行说课。

一:首先说教材,这部分内容我主要从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等几方面进行说课,一、说教材的地位与作用:二、说教学目标:1.通过情感渲染,让学生感受亲情的伟大,并懂得珍惜身边的亲情。

2.激发学生尽情倾吐内心情感的表达欲望。

3.初步领会“我手写我心”的习作真谛,学会运用生活化的典型细节描写来表现亲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先“创设情境——吹醒亲情”,打开学生封闭的感情的大门;再“回顾体验——寻觅亲情”,感悟真情,搜集素材;然后“链接文章——感悟亲情”,授之以渔;最后“捕捉细节”,抒写真情,完成作文。

既有情感的激发,也有生活的体验,还有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愿写,乐写,会写。

三、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吹醒亲情1.首先,用多媒体播放韩红的歌曲《天亮了》:那是一个秋天风儿那么缠绵让我们想起他们那双无助的眼就在那美丽的风景相伴的地方我听到一声巨响震彻山谷就是那个秋天再看不到爸爸的脸他用他的双肩托起我重生的起点黑暗中泪水沾满了双眼不,我看到爸爸妈妈就这么走远留下我在这陌生的人世间我不知道未来会有什么风险我想紧紧抓住他的手妈妈告诉我希望还会有看到太阳出来妈妈笑了天亮了在余音缭绕中,我便深情地叙述道:这首歌曾打动了亿万电视观众,可是在这动人的歌声背后,还隐藏着一个真实的、催人泪下的事。

1999年10月3日,在贵州麻风岭风景区,正在运行的缆车突然坠毁,36名乘客有14位不幸遇难。

就在缆车下滑即将坠毁的那一瞬间,一对年轻的夫妇,用双手托起了自己两岁半的儿子,最后,儿子潘子灏奇迹般的得救了,年轻的父母却失去了生命。

在生和死的瞬间,父母出于爱的本能,出奇的冷静,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如何把生的希望留给孩子,这就是无私的父母之爱,崇高亲情。

感悟亲情作文指导教案

感悟亲情作文指导教案

感悟亲情作文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深入了解亲情的重要性,培养对亲人的感恩之情。

2. 引导学生通过写作表达对亲情的感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亲情的重要性2. 观察和体验亲情3. 写作技巧指导4. 作文修改和评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写作表达对亲情的感悟。

2.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作文中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写作水平。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家庭生活中的亲情表现,体验亲情的重要性。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对亲情的感悟,互相借鉴。

3. 写作指导法:教师对学生进行作文写作技巧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4. 评价法:学生互相评价,教师对作文进行点评,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五、教学过程1. 第一环节: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亲情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第二环节:观察和体验亲情(10分钟)让学生回忆家庭生活中的亲情瞬间,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

3. 第三环节:写作技巧指导(10分钟)教师针对写作亲情作文的技巧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如何在作文中表达亲情。

4. 第四环节:作文创作(15分钟)学生根据观察和体验的结果,结合写作技巧,现场完成一篇关于亲情的作文。

5. 第五环节:作文修改和评价(10分钟)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进行修改和评价,教师对作文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6. 第六环节: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关注亲情,珍惜家人。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亲情感悟表达能力,关注作文的真实性、感悟的深刻性和表达的准确性。

2. 评价学生在讨论和互动过程中的参与度,鼓励积极主动的表达和思考。

3. 评价学生对亲情重要性的理解和对家庭价值观的认同,通过作文和讨论体现出来。

七、教学资源1. 参考作文样本:提供一些关于亲情的优秀作文样本,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2. 写作指导资料:整理一份关于如何写作亲情作文的指导资料,包括写作技巧、常见问题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悟亲情》教学手记1-教学教案-高三语文教案
请你走向内心,探索那叫你写的缘由……
14吋的黑白电视机。

父亲让我按着说明把频道搜好,那时候没有有线电视,家里所处的位置信号不是很好,我匆匆地只调出个很有些雪花的中央1台,就对父亲说:明天再调,我要到学校去。

其实,刚毕业工作几个月的我是要去赶一场无关紧要的电影……
14吋的黑白电视机甚至连有些雪花的中央1台节目也不在播出……
10元钱是他走了几站路少吃几顿饭省下来的。

100块钱,说不定儿子会要。

14吋的黑白电视机父亲是买给我的,第二天一早就让母亲往我的房里搬,说儿子教书要多看些新闻。

……
2000年,我自己也得了肺部感染,因为没有及时地请假休息,又因为抱送一个课外活动时晕倒在地的学生去医院,我竟大口大口地咯血,血污和雨水搅和在一起,引来了路人的惊慌。

我很平静,甚至有点木然。

然而,我的眼泪却是刷刷地流下来,因为,我想到了父亲……
38届国际数学奥赛金牌得主安金鹏和他的母亲的。

<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0.8pt; LINE-HEIGHT: 21pt; mso-line-height-rul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