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30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1、归纳推理把从个别事实中推演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简称归纳). 简言之,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
归纳推理的一般步骤:∙通过观察个别情况发现某些相同的性质;∙从已知的相同性质中推出一个明确表述的一般命题(猜想); ∙证明(视题目要求,可有可无).2、类比推理由两类对象具有某些类似特征和其中一类对象的某些已知特征,推出另一类对象也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称为类比推理(简称类比). 简言之,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类比推理的一般步骤:∙找出两类对象之间可以确切表述的相似特征;∙用一类对象的已知特征去推测另一类对象的特征,从而得出一个猜想; ∙检验猜想。
3、合情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都是根据已有的事实,经过观察、分析、比较、联想,再进行归纳、类比,然后提出猜想的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统称为合情推理,通俗地说,合情推理是指“合乎情理”的推理. 4、演绎推理从一般性的原理出发,推出某个特殊情况下的结论,这种推理称为演绎推理. 简言之,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三段论”,包括 ⑴大前提-----已知的一般原理; ⑵小前提-----所研究的特殊情况; ⑶结论-----据一般原理,对特殊情况做出的判断.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的推理;②归纳推理是由一般到一般的推理;③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④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⑤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④⑤; D .①③⑤. 2.下面使用类比推理正确的是 A.“若33a b ⋅=⋅,则a b =”类推出“若00a b ⋅=⋅,则a b =” B.“若()a b c ac bc +=+”类推出“()a b c ac bc ⋅=⋅” C.“若()a b c ac bc +=+” 类推出“a b a b ccc+=+(c ≠0)”D.“nna ab =n(b )” 类推出“nna ab +=+n(b )” 3.有一段演绎推理是这样的:“直线平行于平面,则平行于平面内所有直线;已知直线 b ⊆/平面α,直线a ≠⊂平面α,直线b ∥平面α,则直线b ∥直线a ”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这是因为 ( )A.大前提错误B.小前提错误C.推理形式错误D.非以上错误4.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一个不大于60度”时,反设正确的是( )。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一、基础知识1.合情推理(1)归纳推理①定义:由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或者由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结论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简称归纳).②特点: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2)类比推理①定义:由两类对象具有某些类似特征和其中一类对象的某些已知特征,推出另一类对象也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称为类比推理(简称类比).②特点: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类比推理的注意点在进行类比推理时要尽量从本质上去类比,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如果只抓住一点表面现象的相似甚至假象就去类比,那么就会犯机械类比的错误.(3)合情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都是根据已有的事实,经过观察、分析、比较、联想,再进行归纳、类比,然后提出猜想的推理,我们把它们统称为合情推理.合情推理的关注点(1)合情推理是合乎情理的推理.(2)合情推理既可以发现结论也可以发现思路与方向.2.演绎推理(1)演绎推理从一般性的原理出发,推出某个特殊情况下的结论,我们把这种推理称为演绎推理.简言之,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演绎推理:常用来证明和推理数学问题,解题时应注意推理过程的严密性,书写格式的规范性.(2)“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包括:①大前提——已知的一般原理;②小前提——所研究的特殊情况;③结论——根据一般原理,对特殊情况做出的判断.二、常用结论(1)合情推理的结论是猜想,不一定正确;演绎推理在大前提、小前提和推理形式都正确时,得到的结论一定正确.(2)合情推理是发现结论的推理;演绎推理是证明结论的推理. 考点一 归纳推理考法(一) 与数字有关的推理[典例] 《聊斋志异》中有这样一首诗:“挑水砍柴不堪苦,请归但求穿墙术.得诀自诩无所阻,额上坟起终不悟.”在这里,我们称形如以下形式的等式具有“穿墙术”:223=223,3 38= 338,4 415= 4415,5 524= 5524,…,则按照以上规律,若99n= 99n具有“穿墙术”,则n =( ) A .25 B .48 C .63 D .80[解析] 由223=223,338=338,4415=4415,5524= 5524,…, 可得若99n = 99n具有“穿墙术”,则n =92-1=80. [答案] D考法(二) 与式子有关的推理[典例] 已知f (x )=xe x ,f 1(x )=f ′(x ),f 2(x )=[f 1(x )]′,…,f n +1(x )=[f n (x )]′,n ∈N *,经计算:f 1(x )=1-x e x ,f 2(x )=x -2e x ,f 3(x )=3-xex ,…,照此规律,则f n (x )=________.[解析] 因为导数分母都是e x,分子为(-1)n(x -n ),所以f n (x )=(-1)n (x -n )e x.[答案] (-1)n (x -n )e x考法(三) 与图形有关的推理[典例] 分形几何学是数学家伯努瓦·曼德尔布罗在20世纪70年代创立的一门新的数学学科,它的创立为解决传统科学众多领域的难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按照如图(1)所示的分形规律可得如图(2)所示的一个树形图.若记图(2)中第n 行黑圈的个数为a n ,则a 2 019=________.[解析] 根据题图(1)所示的分形规律,可知1个白圈分形为2个白圈1个黑圈,1个黑圈分形为1个白圈2个黑圈,把题图(2)中的树形图的第1行记为(1,0),第2行记为(2,1),第3行记为(5,4),第4行的白圈数为2×5+4=14,黑圈数为5+2×4=13,所以第4行的“坐标”为(14,13),同理可得第5行的“坐标”为(41,40),第6行的“坐标”为(122,121),….各行黑圈数乘2,分别是0,2,8,26,80,…,即1-1,3-1,9-1,27-1,81-1,…,所以可以归纳出第n 行的黑圈数a n =3n -1-12(n ∈N *),所以a 2 019=32 018-12.[答案] 32 018-12[题组训练]1.(2019·兰州实战性测试)观察下列式子:1,1+2+1,1+2+3+2+1,1+2+3+4+3+2+1,…,由以上可推测出一个一般性结论:对于n ∈N *,则1+2+…+n +…+2+1=________.解析:由1=12,1+2+1=4=22,1+2+3+2+1=9=32,1+2+3+4+3+2+1=16=42,…,归纳猜想可得1+2+…+n +…+2+1=n 2.答案:n 22.某种平面分形图如图所示,一级分形图是由一点出发的三条线段,长度均为1,两两夹角为120°;二级分形图是在一级分形图的每条线段的末端出发再生成两条长度为原来13的线段,且这两条线段与原线段两两夹角为120°,…,依此规律得到n 级分形图.则n 级分形图中共有________条线段.解析:分形图的每条线段的末端出发再生成两条线段, 由题图知,一级分形图有3=3×2-3条线段, 二级分形图有9=3×22-3条线段, 三级分形图中有21=3×23-3条线段, 按此规律n 级分形图中的线段条数a n =3×2n -3. 答案:3×2n -3考点二 类比推理[典例] 我国古代称直角三角形为勾股形,并且直角边中较小者为勾,另一直角边为股,斜边为弦.若a ,b ,c 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其中c 为斜边,则a 2+b 2=c 2,称这个定理为勾股定理.现将这一定理推广到立体几何中:在四面体O -ABC 中,∠AOB =∠BOC =∠COA =90°,S 为顶点O 所对面△ABC 的面积,S 1,S 2,S 3分别为侧面△OAB ,△OAC ,△OBC 的面积,则下列选项中对于S ,S 1,S 2,S 3满足的关系描述正确的为( )A .S 2=S 21+S 22+S 23B .S 2=1S 21+1S 22+1S 23C .S =S 1+S 2+S 3D .S =1S 1+1S 2+1S 3[解析] 如图,作OD ⊥BC 于点D ,连接AD ,则AD ⊥BC ,从而S 2=⎝⎛⎭⎫12BC ·AD 2=14BC 2·AD 2=14BC 2·(OA 2+OD 2)=14(OB 2+OC 2)·OA 2+ 14BC 2·OD 2=⎝⎛⎭⎫12OB ·OA 2+⎝⎛⎭⎫12OC ·OA 2+⎝⎛⎭⎫12BC ·OD 2=S 21+S 22+S 23. [答案] A[题组训练]1.给出下面类比推理(其中Q 为有理数集,R 为实数集,C 为复数集):①“若a ,b ∈R ,则a -b =0⇒a =b ”类比推出“a ,c ∈C ,则a -c =0⇒a =c ”; ②“若a ,b ,c ,d ∈R ,则复数a +b i =c +d i ⇒a =c ,b =d ”类比推出“a ,b ,c ,d ∈Q ,则a +b 2=c +d 2⇒a =c ,b =d ”;③“a ,b ∈R ,则a -b >0⇒a >b ”类比推出“若a ,b ∈C ,则a -b >0⇒a >b ”; ④“若x ∈R ,则|x |<1⇒-1<x <1”类比推出“若z ∈C ,则|z |<1⇒-1<z <1”. 其中类比结论正确的个数为( ) A .1 B .2 C .3D .4解析:选B 类比结论正确的有①②.2.设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则S 3,S 6-S 3,S 9-S 6,S 12-S 9成等差数列.类比以上结论:设等比数列{b n }的前n 项积为T n ,则T 3,________,________,T 12T 9成等比数列.解析:等比数列{b n }的前n 项积为T n , 则T 3=b 1b 2b 3,T 6=b 1b 2…b 6,T 9=b 1b 2…b 9,T 12=b 1b 2…b 12,所以T 6T 3=b 4b 5b 6,T 9T 6=b 7b 8b 9,T 12T 9=b 10b 11b 12,所以T 3,T 6T 3,T 9T 6,T 12T 9的公比为q 9,因此T 3,T 6T 3,T 9T 6,T 12T 9成等比数列.答案:T 6T 3 T 9T 6考点三 演绎推理[典例] 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记为S n ,已知a 1=1,a n +1=n +2nS n (n ∈N *).证明:(1)数列⎩⎨⎧⎭⎬⎫S n n 是等比数列;(2)S n +1=4a n .[证明] (1)∵a n +1=S n +1-S n ,a n +1=n +2n S n ,∴(n +2)S n =n (S n +1-S n ),即nS n +1=2(n +1)S n . 故S n +1n +1=2·S nn ,(小前提)∴⎩⎨⎧⎭⎬⎫S n n 是以1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结论)(大前提是等比数列的定义) (2)由(1)可知S n +1n +1=4·S n -1n -1(n ≥2),∴S n +1=4(n +1)·S n -1n -1=4·n -1+2n -1·S n -1=4a n (n ≥2).(小前提)又∵a 2=3S 1=3,S 2=a 1+a 2=1+3=4=4a 1,(小前提) ∴对于任意正整数n ,都有S n +1=4a n .(结论) [解题技法] 演绎推理问题求解策略(1)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常用的一般模式为三段论.(2)演绎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之间有着某种蕴含关系,解题时要找准正确的大前提,一般地,若大前提不明确时,可找一个使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作为大前提.[题组训练]1.正弦函数是奇函数,f (x )=sin(x 2+1)是正弦函数,因此f (x )=sin(x 2+1)是奇函数,以上推理( )A .结论正确B .大前提不正确C .小前提不正确D .全不正确解析:选C因为f(x)=sin(x2+1)不是正弦函数,所以小前提不正确.2.已知函数y=f(x)满足:对任意a,b∈R,a≠b,都有af(a)+bf(b)>af(b)+bf(a),试证明:f(x)为R上的单调增函数.证明:设x1,x2∈R,取x1<x2,则由题意得x1f(x1)+x2f(x2)>x1f(x2)+x2f(x1),∴x1[f(x1)-f(x2)]+x2[f(x2)-f(x1)]>0,(x2-x1)[f(x2)-f(x1)]>0,∵x1<x2,∴f(x2)-f(x1)>0,f(x2)>f(x1).∴y=f(x)为R上的单调增函数.考点四逻辑推理问题[典例](2019·安徽示范高中联考)某参观团根据下列要求从A,B,C,D,E五个镇选择参观地点:①若去A镇,也必须去B镇;②D,E两镇至少去一镇;③B,C两镇只去一镇;④C,D两镇都去或者都不去;⑤若去E镇,则A,D两镇也必须去.则该参观团至多去了()A.B,D两镇B.A,B两镇C.C,D两镇D.A,C两镇[解析]假设去A镇,则也必须去B镇,但去B镇则不能去C镇,不去C镇则也不能去D镇,不去D镇则也不能去E镇,D,E镇都不去则不符合条件.故若去A镇则无法按要求完成参观.同理,假设不去A镇去B镇,同样无法完成参观.要按照要求完成参观,一定不能去B 镇,而不去B镇的前提是不去A镇.故A,B两镇都不能去,则一定不能去E镇,所以能去的地方只有C,D两镇.故选C.[答案] C[解题技法] 逻辑推理问题求解的2种途径求解此类推理性试题,要根据所涉及的人与物进行判断,通常有两种途径:(1)根据条件直接进行推理判断;(2)假设一种情况成立或不成立,然后以此为出发点,联系条件,判断是否与题设条件相符合.[题组训练]1.数学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证明题,以下四人中只有一人说了真话,只有一人会证明此题.甲:“我不会证明.”乙:“丙会证明.”丙:“丁会证明.”丁:“我不会证明.”根据以上条件,可以判断会证明此题的人是()A.甲B.乙C.丙D.丁解析:选A四人中只有一人说了真话,只有一人会证明此题,由丙、丁的说法知丙与丁中有一个人说的是真话,若丙说了真话,则甲必是假话,矛盾;若丁说了真话,则甲说的是假话,甲就是会证明的那个人,符合题意,故选A.2.(2019·大连模拟)甲、乙、丙、丁、戊和己6人围坐在一张正六边形的小桌前,每边各坐一人.已知:①甲与乙正面相对;②丙与丁不相邻,也不正面相对.若己与乙不相邻,则以下选项正确的是()A.若甲与戊相邻,则丁与己正面相对B.甲与丁相邻C.戊与己相邻D.若丙与戊不相邻,则丙与己相邻解析:选D由题意可得到甲、乙位置的示意图如图(1),因此,丙和丁的座位只可能是1和2,3和4,4和3,2和1,由己和乙不相邻可知,己只能在1或2,故丙和丁只能在3和4,4和3,示意图如图(2)和图(3),由此可排除B、C两项.对于A项,若甲与戊相邻,则己与丁可能正面相对,也可能不正面相对,排除A.对于D项,若丙与戊不相邻,则戊只能在丙的对面,则己与丙相邻,正确.故选D.图(1)图(2)图(3)[课时跟踪检测]1.下列三句话按三段论的模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①2 020能被2整除;②一切偶数都能被2整除;③2 020是偶数.A.①②③B.②①③C.②③①D.③②①解析:选C根据题意并按照演绎推理的三段论可知,大前提:一切偶数都能被2整除.小前提:2 020是偶数.结论:2 020能被2整除.所以正确的排列顺序是②③①.故选C.2.下列推理中属于归纳推理且结论正确的是()A .设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由a n =2n -1,求出S 1=12,S 2=22,S 3=32,…,推断:S n =n 2B .由f (x )=x cos x 满足f (-x )=-f (x )对∀x ∈R 都成立,推断:f (x )=x cos x 为奇函数C .由圆x 2+y 2=r 2的面积S =πr 2,推断:椭圆x 2a 2+y 2b2=1(a >b >0)的面积S =πabD .由(1+1)2>21,(2+1)2>22,(3+1)2>23,…,推断:对一切n ∈N *,(n +1)2>2n 解析:选A 选项A 由一些特殊事例得出一般性结论,且注意到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其前n 项和等于S n =n (1+2n -1)2=n 2,选项D 中的推理属于归纳推理,但结论不正确.3.观察一列算式:1⊗1,1⊗2,2⊗1,1⊗3,2⊗2,3⊗1,1⊗4,2⊗3,3⊗2,4⊗1,…,则式子3⊗5是第( )A .22项B .23项C .24项D .25项解析:选C 由题意可知,两数的和为2的有1个,和为3的有2个,和为4的有3个,和为5的有4个,和为6的有5个,和为7的有6个,前面共有21个,3⊗5是和为8的第3项,所以为该列算式的第24项.故选C.4.(2018·南宁摸底联考)甲、乙、丙三人中,一人是工人,一人是农民,一人是知识分子.已知:丙的年龄比知识分子大;甲的年龄和农民不同;农民的年龄比乙小.根据以上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甲是工人,乙是知识分子,丙是农民B .甲是知识分子,乙是农民,丙是工人C .甲是知识分子,乙是工人,丙是农民D .甲是农民,乙是知识分子,丙是工人解析:选C 由“甲的年龄和农民不同”和“农民的年龄比乙小”可以推得丙是农民,所以丙的年龄比乙小;再由“丙的年龄比知识分子大”,可知甲是知识分子,故乙是工人.所以选C.5.若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之和为S n ,则一定有S 2n -1=(2n -1)a n 成立.若等比数列{b n }的前n 项之积为T n ,类比等差数列的性质,则有( )A .T 2n -1=(2n -1)+b nB .T 2n -1=(2n -1)b nC .T 2n -1=(2n -1)b nD .T 2n -1=b 2n -1n解析:选D 在等差数列{a n }中,a 1+a 2n -1=2a n , a 2+a 2n -2=2a n, …,故有S 2n -1=(2n -1)a n , 在等比数列{b n }中,b 1b 2n -1=b 2n ,b 2·b 2n -2=b 2n ,…,故有T 2n -1=b 1b 2…b 2n -1=b 2n -1n.6.我国的刺绣有着悠久的历史,如图,(1)(2)(3)(4)为刺绣最简单的四个图案,这些图案都是由小正方形构成,小正方形个数越多刺绣越漂亮.现按同样的规律刺绣(小正方形的摆放规律相同),设第n 个图形包含f (n )个小正方形,则f (n )的表达式为( )A .f (n )=2n -1B .f (n )=2n 2C .f (n )=2n 2-2nD .f (n )=2n 2-2n +1解析:选D 因为f (2)-f (1)=4,f (3)-f (2)=8,f (4)-f (3)=12,…,结合图形不难得到f (n )-f (n -1)=4(n -1),累加得f (n )-f (1)=2n (n -1)=2n 2-2n ,故f (n )=2n 2-2n +1.7.在正整数数列中,由1开始依次按如下规则,将某些数染成红色:先染1;再染两个偶数2,4;再染4后面最近的3个连续奇数5,7,9;再染9后面的最近的4个连续偶数10,12,14,16;再染16后面最近的5个连续奇数17,19,21,23,25,…,按此规则一直染下去,得到一个红色子数列1,2,4,5,7,9,10,12,14,16,17,…,则在这个红色子数列中,由1开始的第2 019个数是( )A .3 971B .3 972C .3 973D .3 974解析:选D 按照染色步骤对数字进行分组.由题意可知,第1组有1个数,第2组有2个数,…,根据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可知前n 组共有n (n +1)2个数.由于2 016=63×(63+1)2<2 019<64×(64+1)2=2 080,因此,第2 019个数是第64组的第3个数,由于第1组最后一个数是1,第2组最后一个数是4,第3组最后一个数是9,…,所以第n 组最后一个数是n 2,因此第63组最后一个数为632=3 969,第64组为偶数组,其第1个数为3 970,第2个数为3 972,第3个数为3 974,故选D.8.观察下列等式:1=1 2+3+4=9 3+4+5+6+7=25 4+5+6+7+8+9+10=49……照此规律,第n 个等式为________.解析:观察所给等式可知,每行最左侧的数分别为1,2,3,…,则第n 行最左侧的数为n ;每个等式左侧的数的个数分别为1,3,5,…,则第n 个等式左侧的数的个数为2n -1,而第n 个等式右侧为(2n -1)2,所以第n 个等式为n +(n +1)+(n +2)+…+(3n -2)=(2n -1)2.答案:n +(n +1)+(n +2)+…+(3n -2)=(2n -1)29.(2018·上饶二模)二维空间中,圆的一维测度(周长)l =2πr ,二维测度(面积)S =πr 2;三维空间中,球的二维测度(表面积)S =4πr 2,三维测度(体积)V =43πr 3.应用合情推理,若四维空间中,“特级球”的三维测度V =12πr 3,则其四维测度W =________.解析:∵二维空间中圆的一维测度(周长)l =2πr ,二维测度(面积)S =πr 2,观察发现S ′=l ,三维空间中球的二维测度(表面积)S =4πr 2,三维测度(体积)V =43πr 3,观察发现V ′=S ,∴四维空间中“特级球”的三维测度V =12πr 3,猜想其四维测度W 满足W ′=V =12πr 3,∴W =3πr 4.答案:3πr 410.在数列{a n }中,a 1=2,a n +1=λa n +λn +1+(2-λ)2n (n ∈N *),其中λ>0,{a n }的通项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解析:a 1=2,a 2=2λ+λ2+(2-λ)·2=λ2+22, a 3=λ(λ2+22)+λ3+(2-λ)·22=2λ3+23, a 4=λ(2λ3+23)+λ4+(2-λ)·23=3λ4+24.由此猜想出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n -1)λn +2n . 答案:a n =(n -1)λn +2n11.(2019·吉林实验中学测试)如图所示,椭圆中心在坐标原点,F 为左焦点,当FB ⊥AB 时,其离心率为5-12,此类椭圆被称为“黄金椭圆”.类比“黄金椭圆”可推出“黄金双曲线”的离心率e 等于________.解析:类比“黄金椭圆”,设双曲线方程为x 2a 2-y 2b 2=1(a >0,b >0),则F (-c,0),B (0,b ),A (a,0), 所以FB ―→=(c ,b ),AB ―→=(-a ,b ). 易知FB ―→⊥AB ―→,所以FB ―→·AB ―→=b 2-ac =0, 所以c 2-a 2-ac =0,即e 2-e -1=0, 又e >1,所以e =5+12. 答案:5+1212.已知O 是△ABC 内任意一点,连接AO ,BO ,CO 并延长,分别交对边于A ′,B ′,C ′,则OA ′AA ′+OB ′BB ′+OC ′CC ′=1,这是一道平面几何题,其证明常采用“面积法”: OA ′AA ′+OB ′BB ′+OC ′CC ′=S △OBC S △ABC +S △OCA S △ABC +S △OAB S △ABC =S △ABC S △ABC=1. 请运用类比思想,对于空间中的四面体A BCD ,存在什么类似的结论,并用“体积法”证明.解:在四面体A BCD 中,任取一点O ,连接AO ,DO ,BO ,CO 并延长,分别交四个面于E ,F ,G ,H 点.则OE AE +OF DF +OG BG +OH CH =1.证明:在四面体O BCD 与A BCD 中,OE AE =h 1h =13S △BCD ·h 113S △BCD ·h=V O BCDV A BCD .同理有OF DF =V O -ABC V D -ABC ,OG BG =V O-ACD V B -ACD ,OH CH =V O-ABDV C -ABD .∴OE AE +OF DF +OG BG +OH CH=V O -BCD +V O -ABC +V O -ACD +V O -ABDV A -BCD =V A -BCD V A -BCD=1.。
2013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考点30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Word版含解析

考点30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一、选择题1. (2013·广东高考理科·T8)设整数4n ≥,集合{1,2,3,,}X n =.令集合S ={(,,)x y z |,,x y z X ∈,且三条件,,x y z y z x z x y <<<<<<恰有一个成立},若(,,)x y z 和(,,)z w x 都在S 中,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y z w S x y w S ∈∉B.(,,),(,,)y z w S x y w S ∈∈C.(,,),(,,)y z w S x y w S ∉∈D.(,,),(,,)y z w S x y w S ∉∉【解题指南】本题在集合背景下利用新定义考查推力论证能力,应理解好元素在集合S 中的含义.【解析】选B. (,,)x y z S ∈即,,x y z X ∈,且三条件,,x y z y z x z x y <<<<<<恰有一个成立,则,,x y z 是X 中两两互不相同的三个数(不妨设x y z <<),同理,(,,)z w x S ∈意味着,,z w x 也两两互不相同(由于x z <,w x z <<或x z w <<有且只有一个成立),对于(,,)y z w 由于y z <,且w x z w y z <<⇒<<或x z w y z w <<⇒<<,所以(,,)y z w S ∈.同理,对于(,,)x y w 由于x y <,x z w x y w <<⇒<<或w x z w x y <<⇒<<,所以(,,)x y w S ∈.二、填空题2.(2013·山东高考文科·T16)与(2013·山东高考理科·T16)相同 定义“正对数”:0,01ln ln ,1x x x x +<<⎧=⎨≥⎩,现有四个命题: ①若0,0a b >>,则ln ()ln b a b a ++=②若0,0a b >>,则ln ()ln ln ab a b +++=+③若0,0a b >>,则ln ()ln ln aa b b+++≥- ④若0,0a b >>,则ln ()ln ln ln 2a b a b ++++≤++ 其中的真命题有: (写出所有真命题的编号)【解题指南】 本题为新定义问题,要注意新定义的函数的特点,根据新定义解决问题.【解析】①当1,0a b >>时,1b a >,ln ()ln ln ,ln ln b b a a b a b a b a ++===,所以ln ()ln b a b a ++=成立.当01,0a b <<>时,01b a <<,此时ln ()0,ln 0b a b a ++==,即ln ()ln b a b a ++=成立.综上ln ()ln b a b a ++=恒成立. ②当1,a e b e==时,ln ()ln10,ln ln 1,ln 0ab a e b +++=====,所以ln ()ln ln ab a b +++=+不成立.对于③,当a ≥b>0时,a b≥1,此时ln ()ln()0,a ab b+=≥, 当a ≥b ≥1时,ln +a-ln +b=lna-lnb=ln()a b , 此时命题成立;当a>1>b>0时,ln +a-ln +b=lna,此时ab>a>1,故命题成立;同理可验证当1>a ≥b>0时, ln ()a b +≥ln +a-ln +b 成立;当a b <1时,同理可验证是正确的,故③正确;对于④,可分a ≤1,b ≤1与两者中仅有一个小于等于1、两者都大于1三类讨论,依据定义判断出④是正确的.【答案】①③④3. (2013·陕西高考理科·T14)观察下列等式:211= ,22123-=-,2221263+-=,2222124310-+-=-,…照此规律, 第n 个等式可为 .【解题指南】通过观察发现:“=”号右侧数的绝对值为首项为1,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从而根据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求解.【解析】12=1,12-22=-(1+2),12-22+32=1+2+3,12-22+32-42=-(1+2+3+4),…,12-22+32-42+…+(-1)n+1n 2=(-1)n+1(1+2+…+n) =n 1n(n 1)1)2(-++ 【答案】222n 1n(n 1)1231)2n-12--(-1)n (-++++= 4. (2013·陕西高考文科·T13)观察下列等式:23(11)21(21)(22)213(31)(32)(33)2135+=⨯++=⨯⨯+++=⨯⨯⨯…照此规律, 第n 个等式可为 .【解题指南】根据已经给出的部分规律推知整体的规律,然后根据这些规律和相关的数学知识进行推理或计算,从而找到问题的答案.【解析】考察规律的观察、概况能力,注意项数,开始值和结束值. 第n 个等式可为: n (n 1)(n 2)(n 3)(n n)2135(2n 1)++++=⋅⋅⋅⋅⋅- 【答案】n (n 1)(n 2)(n 3)(n n)2135(2n 1)++++=⨯⨯⨯⨯⨯-。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答案 知识点+例题 全面分类

[例2] 黑白两种颜色的正六边形地面砖按如图的规律拼成若干个图案:则第n 个图案中有白色地面砖________块.24+n[巩固] 如图①②③④所示,它们都是由小正方形组成的图案.现按相同的排列规则进行排列,记第n 个图形包含的小正方形个数为)(n f ,则(1)_______)5(=f ;(2)____________)(=n f .41,1222+-n n[例3] 已知:23150sin 90sin 30sin 222=︒+︒+︒,23125sin 65sin 5sin 222=︒+︒+︒.通过观察上述两等式的规律,请你写出一般性的命题,并给出证明.[巩固] 有以下三个不等式:22222)5491()59)(41(⨯+⨯≥++;22222)12826()122)(86(⨯+⨯≥++;22222)71010220()7102)(1020(⨯+⨯≥++.请你观察这三个不等式,猜想出一个一般性结论,并证明你的结论.二、类比推理1.定义: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推演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相似或相同,像这样的推理通常称为类比推理;简言之,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例3] 椭圆的标准方程为)0(12222>>=+b a b y a x ,圆的标准方程为)0(222>=+r r y x ,及12222=+ry r x ,类比圆的面积2r S ⋅=π推理得椭圆的面积.________=S ab π[巩固] 我们知道:过圆)0(222>=+r r y x 上一点(0x ,0y )的切线方程为200r y y x x =+,类似地,过椭圆)0(12222>>=+b a b y a x 上一点(0x ,0y )的切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12020=+by y a x x[例4] 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n a 中,n S 是}{n a 的前n 项和,则数列1020S S -,2030S S -,3040S S -也成等差数列,且公差为300;类比以上结论,相应地,在公比为4的等比数列}{n b 中,n T 是}{n b 的前n 项积,试得出类似结论并证明.[巩固] 从三角形内部任意一点向各边引垂线,其长度分别为1d ,2d ,3d ,且相应各边上的高分别为1h ,2h ,3h ,求证:1332211=++h d h d h d .类比以上性质,给出空间四面体的一个猜想,并给出证明.1.定义:从一般性的原理出发,推出某个特殊情况下的结论;简言之,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2.三段论: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主要形式,常用的格式为:)是(是是P S P S M S M S P M P M ---)()(三段论包含了3个命题:第一个命题称为大前提,它提供了一个一般性的原理; 第二个命题叫小前提,它指出了一个特殊现象;这两个判断结合起来,揭示了一般原理与特殊对象的内在联系,从而得到第三个命题结论.例:(1).所以,铜能导电铜是金属,所有的金属都能导电,,(2).5237552375550的倍数是所以,,的个位数是的倍数,的正整数必是或个位数是3.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比较:(1)从推理形式上看,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个别到一般的推理;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而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2)从推理所得的结论看,合情推理的结论不一定正确,有待进一步证明;而演绎推理在大前提、小前提和推理形式都正确的前提下,得到的结论一定正确.[例1] 按三段论式推理,进行如下推理.大前提:所有的车子都有四个轮子.小前提:自行车是车子.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行车有四个轮子知识模块2演绎推理 精典例题透析[巩固1]“3xy=是奇函数,3xy=∴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以上推理的大前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奇函数的图象都关于原点对称[巩固2]“因134682的数字之和等于24是3的倍数,故134682能被3整除”这一推理的大前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的正整数一定是3的倍数[巩固3] 将“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写成三段论的形式,其大前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例2] 用三段论证明: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之和为090.[巩固1] 用三段论证明:通项为)(为常数,qpqpnan+=的数列}{na是等差数列.[巩固2] 用三段论的形式写出下列演绎推理.(1)若两角是对顶角,则该两角相等,所以若两角不想等,则该两角不是对顶角;(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正方形是矩形,所以,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题型一:归纳推理[例] 设f(x)=13x+3,先分别求f(0)+f(1),f(-1)+f(2),f(-2)+f(3),然后归纳猜想一般性结论,并给出证明.解f(0)+f(1)=130+3+131+3=11+3+13+3=3-12+3-36=33,知识模块3经典题型同理,由等体积法知4SR =HS ,所以R =14H .7.(2013·陕西)观察下列等式:(1+1)=2×1(2+1)(2+2)=22×1×3(3+1)(3+2)(3+3)=23×1×3×5 …照此规律,第n 个等式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n +1)(n +2)…(n +n )=2n ×1×3×…×(2n -1)解析 由已知的三个等式左边的变化规律,得第n 个等式左边为(n +1)(n +2)…(n +n ),由已知的三个等式右边的变化规律,得第n 个等式右边为2n 与n 个奇数之积,即2n ×1×3×…×(2n -1). 8.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d =2,首项a 1=5.(1)求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2)设T n =n (2a n -5),求S 1,S 2,S 3,S 4,S 5;T 1,T 2,T 3,T 4,T 5,并归纳出S n 与T n 的大小规律. 解 (1)∵a 1=5,d =2,∴S n =5n +n (n -1)2×2=n (n +4).(2)∵T n =n (2a n -5)=n [2(2n +3)-5]=4n 2+n . ∴T 1=5,T 2=4×22+2=18,T 3=4×32+3=39, T 4=4×42+4=68,T 5=4×52+5=105.S 1=5,S 2=2×(2+4)=12,S 3=3×(3+4)=21, S 4=4×(4+4)=32,S 5=5×(5+4)=45. 由此可知S 1=T 1,当2≤n ≤5,n ∈N 时,S n <T n .归纳猜想:当n =1时,S n =T n ;当n ≥2,n ∈N 时,S n <T n .9.在Rt △ABC 中,AB ⊥AC ,AD ⊥BC 于D ,求证:1AD 2=1AB 2+1AC 2,那么在四面体ABCD 中,类比上述结论,你能得到怎样的猜想,并说明理由.解 如图所示,由射影定理 AD 2=BD ·DC ,AB 2=BD ·BC , AC 2=BC ·DC ,∴1AD 2=1BD ·DC =BC 2BD ·BC ·DC ·BC =BC 2AB 2·AC 2. 又BC 2=AB 2+AC 2,∴1AD 2=AB 2+AC 2AB 2·AC 2=1AB 2+1AC2. 猜想,四面体ABCD 中,AB 、AC 、AD 两两垂直,AE ⊥平面BCD , 则1AE 2=1AB 2+1AC 2+1AD2. 证明:如图,连接BE 并延长交CD 于F ,连接AF .∵AB⊥AC,AB⊥AD,∴AB⊥平面ACD.∴AB⊥AF.在Rt△ABF中,AE⊥BF,∴1AE2=1AB2+1AF2.在Rt△ACD中,AF⊥CD,∴1AF2=1AC2+1AD2,∴1AE2=1AB2+1AC2+1AD2.10.已知①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②矩形的对角线相等;③正方形是矩形.根据“三段论”推理出一个结论.则这个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正方形的对角线相解析根据演绎推理的特点,正方形与矩形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所以结论是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11.如图(1)若从点O所作的两条射线OM、ON上分别有点M1、M2与点N1、N2,则三角形面积之比1122OM NOM NSS∆∆=OM1OM2·ON1ON2.如图(2),若从点O所作的不在同一平面内的三条射线OP、OQ和OR上分别有点P1、P2,点Q1、Q2和点R1、R2,则类似的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11222O PQ RO P Q RVV--=OP1OP2·OQ1OQ2·OR1OR2解析考查类比推理问题,由图看出三棱锥P1-OR1Q1及三棱锥P2-OR2Q2的底面面积之比为OQ1OQ2·OR1OR2,又过顶点分别向底面作垂线,得到高的比为OP1OP2,故体积之比为111222O PQ RO P Q RVV--=OP1OP2·OQ1OQ2·OR1OR2.12.数列{a n}的前n项和记为S n,已知a1=1,a n+1=n+2n S n(n∈N*).证明:(1)数列{S nn}是等比数列;(2)S n+1=4a n.证明(1)∵a n+1=S n+1-S n,a n+1=n+2n S n,∴(n+2)S n=n(S n+1-S n),即nS n+1=2(n+1)S n.故S n+1n+1=2·S nn,(小前提)故{S nn}是以2为公比,1为首项的等比数列.(结论)(大前提是等比数列的定义,这里省略了)能力提升训练。
(完整版)(整理)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

第十七章推理与证明★知识网络★第1讲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知识梳理★1.推理根据一个或几个事实(或假设)得出一个判断,这种思维方式叫推理.从结构上说,推理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已知的事实(或假设)叫做前提,一部分是由已知推出的判断,叫结论.2、合情推理:根据已有的事实,经过观察、分析、比较、联想,再进行归纳、类比,然后提出的推理叫合情推理。
合情推理可分为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两类:(1)归纳推理:由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或者由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结论的推理。
简言之,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2)类比推理:由两类对象具有某些类似特征和其中一类对象具有的某些已知特征,推出另一类对象也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简言之,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3.演绎推理:从一般性的原理出发,推出某个特殊情况下的结论的推理叫演绎推理,简言之,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
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它包括:(1)大前提---已知的一般原理;(2)小前提---所研究的特殊情况;(3)结论——根据一般原理,对特殊情况作出的判断。
★重难点突破★重点:会用合情推理提出猜想,会用演绎推理进行推理论证,明确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区别与联系难点:发现两类对象的类似特征、在部分对象中寻找共同特征或规律 重难点:利用合情推理的原理提出猜想,利用演绎推理的形式进行证明 1、归纳推理关键是要在部分对象中寻找共同特征或某种规律性问题1<;….对于任意正实数,a b ≤成立的一个条件可以是 ____. 点拨:前面所列式子的共同特征特征是被开方数之和为22,故22=+b a 2、类比推理关键是要寻找两类对象的类似特征问题2:已知抛物线有性质:过抛物线的焦点作一直线与抛物线交于A 、B 两点,则当AB 与抛物线的对称轴垂直时,AB 的长度最短;试将上述命题类比到其他曲线,写出相应的一个真命题为 .点拨:圆锥曲线有很多类似性质,“通径”最短是其中之一,答案可以填:过椭圆的焦点作一直线与椭圆交于A 、B 两点,则当AB 与椭圆的长轴垂直时,AB 的长度最短(222||ab AB ≥)3、运用演绎推理的推理形式(三段论)进行推理问题3:定义[x]为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则[-2.1]= 点拨:“大前提”是在],(x -∞找最大整数,所以[-2.1]=-3★热点考点题型探析★考点1 合情推理题型1 用归纳推理发现规律[例1 ] 通过观察下列等式,猜想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并证明结论的真假。
高中数学选修2-2-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知识集结知识元合情推理知识讲解1.合情推理的含义与作用【知识点的认识】1.定义:(1)推理:根据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来确定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过程就叫做推理.(2)合情推理:前提为真时结论可能为真的推理叫做合情推理.2.合情推理包括:(1)归纳推理(2)类比推理.3.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区别:推理推理形式推理结论合情推理归纳推理部分→整体,个别→一般结论不一定正确,有待进一步证明类比推理特殊→特殊演绎推理一般→特殊在大前提、小前提和推理形式都正确的前提下,得到的结论一定正确.【命题方向】一般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查基础概念问题,注意与演绎推理的区分,以及掌握归纳和类比推理的特点及运用.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合情推理就是正确的推理B.合情推理就是归纳推理C.归纳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过程D.类比推理是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过程分析:合情推理的结论不一定正确可判定选项A,合情推理包含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可判定选项B,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过程可判定选项C,类比推理是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过程可判定选项D.解答:合情推理的结论不一定正确,有待证明,而演绎推理的结论是一定正确的,故选项A不正确;合情推理包含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故选项B不正确;所谓归纳推理,就是从个别性知识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过程,故选项C不正确;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是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过程.故选项D正确.故选D.点评:判断一个推理过程是否是归纳推理关键是看他是否符合归纳推理的定义,即是否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过程.判断一个推理过程是否是类比推理关键是看他是否符合类比推理的定义,即是否是由特殊到与它类似的另一个特殊的推理过程.判断一个推理过程是否是演绎推理关键是看他是否符合演绎推理的定义,即是否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过程.例2:下面几种推理是合情推理的是()(1)由圆的性质类比出球的有关性质;(2)由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归纳出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3)某次考试张军成绩是100分,由此推出全班同学成绩都是100分;(4)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四边形内角和是360°,五边形内角和是540°,由此得凸多边形内角和是(n﹣2)•180°.A.(1)(2)B.(1)(3)C.(1)(2)(4)D.(2)(4)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合情推理、演绎推理的定义,判断一个推理过程是否是类比推理关键是看他是否符合类比推理的定义,即是否是由特殊到与它类似的另一个特殊的推理过程,类比推理的是看是否符合类比推理的定义.解答:(1)为类比推理,在推理过程由圆的性质类比出球的有关性质.(2)为归纳推理,关键是看他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推出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符合归纳推理的定义,即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过程.(3)不是合情推理,是由个别到全体的推理过程.(4)为归纳推理故选C.点评:判断一个推理过程是否是归纳推理关键是看他是否符合归纳推理的定义,即是否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过程.判断一个推理过程是否是类比推理关键是看他是否符合类比推理的定义,即是否是由特殊到与它类似的另一个特殊的推理过程.判断一个推理过程是否是演绎推理关键是看他是否符合演绎推理的定义,能否从推理过程中找出“三段论”的三个组成部分.例题精讲合情推理例1.甲、乙、丙、丁四位歌手参加比赛,其中只有一位获奖.有人走访了四位歌手,甲说:“乙或丙获奖”;乙说:“甲、丙都未获奖”;丙说:“丁获奖”;丁说:“丙说的不对”.若四位歌手中只有一个人说的是真话,则获奖的歌手是___。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一、 知识讲解推理:由一个或几个事实(或假设)得出一个判断的思维方式前提为真,结论可能为真的推理称为合情推理.⎧⎧⎪⎨⎨⎩⎪⎩归纳推理合情推理推理类比推理演绎推理(1)归纳推理:由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 部对象都具有这些特征,或者由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性的结论,这样的推理 称为归纳推理(简称归纳).特征:从特殊现象到一般现象归纳推理的一般步骤:已知条件 观察归纳 大胆猜想 检验猜想(2)类比推理:由两类对象具有某些类似特征和其中一类对象的某些已 知特征,推出另一类对象也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称为类比推理(简称类比). 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的过程:从具体问题出发 观察、分析、比较、联想 归纳、类比 提出猜想 检验猜想(3)演绎推理:从一般性的原理出发,推出某个特殊情况下的结论, 这种推理称为演绎推理.说明:1.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2.“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包括⑴大前提---已知的一般原理;⑵小前提---所研究的特殊情况;⑶结论-----据一般原理,对特殊情况做出的判断.三段论可表示为:大前提:M 是P小前提:S 是M结 论:S 是P二、典型例题例 根据图中5个图形及相应点的个数的变化规律,试猜测第n 个图形中 有 个点.例 根据给出的数塔猜测123456×9+7等于1×9+2=1112×9+3=111123×9+4=11111234×9+5=11111……例 证明函数f (x )=-x 2+2x 在(-∞,1]上是增函数.三:小结思考 设(),(),22x x x xa a a a f x g x --+-== 其中 0,1a a >≠且 (1)5=2+3,请你推测(5)f 能否用(2),2(3),(3)f g f g (),来表示 ;(2)如果(1)中获得一个结论,请你推测能否将其推广.。
高中数学知识点精讲精析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2.1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1、合情推理是根据已有的事实和正确的结论、实验和实践的结果,以及个人的经验和直觉等推测某些结果的推理过程。
它具有猜测和发现结论、探索和提供思路的作用。
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个别到一般的推理;类比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2、演绎推理是根据已有的事实和正确的结论,按照严格的逻辑法则得到新结论的推理过程。
它是一般到特殊的推理。
3、三段论:①大前提:已知的一般原理(M 是P);②小前提:所研究的特殊情况(S 是M);③结论:根据一般原理,对特殊情况作出判断(S 是P)。
只要前提与推理形式正确,结论必定正确。
1.迄今为止,人类已借助“网格计算”技术找到了630万位的最大质数。
小王 发现由8个质数组成的数列41,43,47,53,61,71,83,97的一个通项公式,并根据通项公式得出数列的后几项,发现它们也是质数。
小王欣喜万分,但小王按得出的通项公式,再往后写几个数发现它们不是质数。
他写出不是质数的一个数是 ( )A .1643B .1679C .1681D .1697答案:C 。
解析:观察可知:),1(2,,6,4,21342312-=-=-=-=--n a a a a a a a a n n累加可得: 2)1(2)222)(1()1(2421n n n n n a a n -=-+-=-+++=- , ∴,41222+-=n n a n 验证可知1681符合此式,且41×41=1681。
2.下面给出了关于复数的四种类比推理:①复数的加减法运算可以类比多项式的加减法运算法则;②由向量a 的性质|a |2=a 2类比得到复数z 的性质|z |2=z 2;③方程),,(02R c b a c bx ax ∈=++有两个不同实数根的条件是042>-ac b 可以类比得到:方程),,(02C c b a c bz az ∈=++有两个不同复数根的条件是042>-ac b ; ④由向量加法的几何意义可以类比得到复数加法的几何意义.其中类比错误的是 ( )A.①③B. ②④C. ①④D. ②③答案:D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30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一、选择题
1. (2013·广东高考理科·T8)设整数4n ≥,集合{1,2,3,,}X n = .令集合S ={(,,)x y z |,,x y z X ∈,且三条件,,x y z y z x z x y <<<<<<恰有一个成立},若(,,)x y z 和(,,)z w x 都在S 中,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y z w S x y w S ∈∉
B.(,,),(,,)y z w S x y w S ∈∈
C.(,,),(,,)y z w S x y w S ∉∈
D.(,,),(,,)y z w S x y w S ∉∉
【解题指南】本题在集合背景下利用新定义考查推力论证能力,应理解好元素在集合S 中的含义.
【解析】选B. (,,)x y z S ∈即,,x y z X ∈,且三条件,,x y z y z x z x y <<<<<<恰有一个成立,则,,x y z 是X 中两两互不相同的三个数(不妨设x y z <<),同理,(,,)z w x S ∈意味着,,z w x 也两两互不相同(由于x z <,w x z <<或x z w <<有且只
有一个成立),对于(,,)y z w 由于y z <,且w x z w y z <<⇒<<或x z w y z w <<⇒<<,
所以(,,)y z w S ∈.同理,对于(,,)x y w 由于x y <,x z w x y w <<⇒<<或
w x z w x y <<⇒<<,所以(,,)x y w S ∈.
二、填空题
2.(2013·山东高考文科·T16)与(2013·山东高考理科·T16)相同 定义“正对数”:0,01ln ln ,
1x x x x +<<⎧=⎨≥⎩,现有四个命题: ①若0,0a b >>,则ln ()ln b a b a ++=
②若0,0a b >>,则ln ()ln ln ab a b +++=+
③若0,0a b >>,则ln ()ln ln a
a b b
+++≥-
④若0,0a b >>,则ln ()ln ln ln 2
a b a b ++++≤++ 其中的真命题有: (写出所有真命题的编号)
【解题指南】 本题为新定义问题,要注意新定义的函数的特点,根据新定义解决问题.
【解析】①当1,0a b >>时,1b a >,ln ()ln ln ,ln ln b b a a b a b a b a ++===,所以
ln ()ln b a b a ++=成立.当01,0a b <<>时,01b a <<,此时ln ()0,ln 0b a b a ++==,即
ln ()ln b a b a ++=成立.综上ln ()ln b a b a ++=恒成立. ②当1
,a e b e
==时,ln ()ln10,ln ln 1,ln 0ab a e b +++=====,所以ln ()ln ln ab a b +++=+不成立.
对于③,当a ≥b>0时,a b
≥1,此时ln ()ln()0,a a
b b
+=≥, 当a ≥b ≥1时,ln +a-ln +b=lna-lnb=ln()a b , 此时命题成立;当a>1>b>0时,ln +a-ln +b=lna,此时a b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1,故命题成立;同理可验证当1>a ≥b>0时, ln ()a b
+≥ln +a-ln +b 成立;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时,同理可验证是正确的,故③正确;
对于④,可分a ≤1,b ≤1与两者中仅有一个小于等于1、两者都大于1三类讨论,依据定义判断出④是正确的.
【答案】①③④
3. (2013·陕西高考理科·T14)观察下列等式:
211= ,
22123-=-,
2221263+-=, 2222124310-+-=-,
…
照此规律, 第n 个等式可为 .
【解题指南】通过观察发现:“=”号右侧数的绝对值为首项为1,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从而根据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求解.
【解析】12=1,
12-22=-(1+2),
12-22+32=1+2+3,
12-22+32-42=-(1+2+3+4),
…,
12-22+32-42+…+(-1)n+1n 2
=(-1)n+1(1+2+…+n) =n 1n(n 1)1)2
(-++ 【答案】222n 1n(n 1)1231)2n-12--(-1)n (-++++
= 4. (2013·陕西高考文科·T13)观察下列等式:
23(11)21
(21)(22)213
(31)(32)(33)2135+=⨯++=⨯⨯+++=⨯⨯⨯
…
照此规律, 第n 个等式可为 .
【解题指南】根据已经给出的部分规律推知整体的规律,然后根据这些规律和相关的数学知识进行推理或计算,从而找到问题的答案.
【解析】考察规律的观察、概况能力,注意项数,开始值和结束值.
第n 个等式可为: n (n 1)(n 2)(n 3)(n n)2135(2n 1)++++=⋅⋅⋅⋅⋅-
【答案】n (n 1)(n 2)(n
3)(n n)2135(2n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