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科技文化专题说课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4.9古代科技耀我中华》说课稿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4.9古代科技耀我中华》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4.9古代科技耀我中华》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以及这些科技如何影响和塑造了我们的文化、历史和社会。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对中国古代科技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于中国古代的科技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
同时,学生对于自己国家的科技发展有着浓厚的兴趣,对于学习本课内容有着积极的态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认识中国古代科技的重要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价值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及其重要成就。
难点:理解中国古代科技对后世的影响,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价值观。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讲授法、情境教学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图片、文献资料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展示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图片,如四大发明、天文历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科技成果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的?2.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搜集自己感兴趣的科技成果信息,为接下来的合作探究做准备。
3.合作探究(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中国古代科技的重要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解答学生疑问。
4.成果展示(5分钟)各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展示本组的合作探究成果。
其他同学在聆听过程中,可以随时提问、发表见解。
5.讲授与情境教学(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探究成果,进行总结性的讲授,强调中国古代科技的重要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历史说课稿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

历史说课稿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历史说课稿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一、引言中国古代以其卓越的科技发明而闻名于世。
毫无疑问,这些发明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中国古代的一些重要科技发明,探讨它们在社会、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作用。
二、造纸术造纸术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科技发明之一。
在东汉时期,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从此改变了人们的书写和传播方式。
造纸术的发明使得书籍的制作更加便捷,并促进了知识的传播。
此外,造纸术也对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纸张的产量大幅增加,促进了贸易和商业活动的繁荣。
三、指南针指南针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科技发明之一,对于航海和导航起到了关键作用。
中国古代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发明了指南针,这项发明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航海方式。
指南针的使用使得航行更加安全和准确,促进了贸易的发展,并开启了中国与西方世界之间的交流。
四、火药火药的发明对于中国古代和全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中国古代发明了火药,将其作为战争和防御手段应用于战争中。
火药不仅改变了军事战略,也对爆炸技术和烟火表演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此外,火药的发明还促进了农业和采矿业的发展,改善了生产效率。
五、造船术中国古代的造船术也是重要的科技发明之一。
中国古代造船术非常先进,在古代世界中领先一步。
造船术的发展促进了水上交通的发展,扩大了贸易和文化交流。
通过更加先进的造船技术,中国人能够远航到更远的地方,为中国的海洋探索和海外贸易打下了基础。
六、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极大地改变了书籍的制作和传播方式。
在中国宋朝时期,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为后世的印刷术奠定了基础。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使得书籍的印制更加快捷和经济,大大提高了传播知识和文化的效率。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也对欧洲的印刷术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七、总结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对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造纸术、指南针、火药、造船术和活字印刷术等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并推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进步。
初中历史学科说课稿模板

初中历史学科说课稿模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说课一节初中历史课,课题为《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将围绕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的独特魅力而展开。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基本情况,认识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影响。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介绍: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2. 四大发明的发明背景及其原理。
3. 四大发明对中国古代社会乃至世界的影响。
4. 中国古代其他重要科技与文化成就的简要介绍。
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索。
2. 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共同完成探究任务。
3.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强教学直观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与四大发明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 提问学生对四大发明的初步认识,了解学生的预备知识水平。
2. 讲解新知- 详细介绍四大发明的历史背景、发明过程和原理。
- 通过实例说明四大发明如何推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进步。
3. 小组合作探究- 学生分组讨论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
- 每组选择一个发明,准备展示其对现代社会的贡献和意义。
4. 展示交流- 各小组轮流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
- 全班同学进行评价和补充。
5. 总结提升- 教师总结四大发明的历史意义及其对现代科技的启示。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
五、板书设计- 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 四大发明- 造纸术- 印刷术- 火药- 指南针- 影响- 中国- 世界六、作业布置- 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中国古代某一项科技发明的小论文,阐述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历史课教案了解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成就

历史课教案了解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成就教案:了解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成就引言:古代中国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农耕文明的国家之一,其在科技与文化方面取得了众多的成就,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本节课将带领学生了解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成就,让他们感受中国古人智慧的卓越。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科技(500字)古代中国作为农耕文明的发源地,其农业科技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本小节将介绍古代中国的农业技术,比如水利、种植技术等,学生可以了解到这些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以及对古代中国农民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二、古代中国的造纸术(500字)造纸术是中国古代科技的重要成就之一,它的发明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小节将为学生介绍古代中国的造纸术的起源、发展和影响,以及造纸术在古代中国的社会经济中的地位。
通过这个话题,学生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科技的先进性和创造力。
三、古代中国的火药(500字)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又一重大科技发明,它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领域。
本小节将向学生介绍古代中国火药的发明与应用,以及火药对世界武器革命的贡献。
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新能力,感受到古代中国的文明魅力。
四、古代中国的航海技术(500字)中国古代的航海技术在世界范围内也是领先的,中国古人以他们的智慧和勇气开启了伟大的航海时代。
本小节将为学生介绍古代中国的航海技术,比如船舶、航海仪器等,以及中国古代航海家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学生将了解到中国古代人民的开拓精神和海洋意识。
五、古代中国的文化成就(500字)中国古代的文化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众多的文化成就为中国古代留下了无尽的宝藏。
本小节将为学生介绍古代中国的文化成就,比如诗词、书法、绘画等,以及这些文化成就对世界文化交流的影响。
学生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人的艺术才华和人文关怀,进一步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古代中国在科技与文化方面的卓越成就。
《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说课稿(共计2课时)【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古代科技耀我中华》说课稿(共计2课时)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9课《古代科技耀我中华》。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八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阐述。
一、说教材分析《古代科技耀我中华》一课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出发,设计了搜集和整理关于中国古代科技的资料信息,读二十四节气歌,比较纸质书写材料和以木简或丝帛为书写材料的缺点和不足,刻制自己的印章等活动园,安排了阅读角和知识链接。
通过这些环节引导学生充分了解我国古代科技的辉煌成就及影响,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本课包括"灿若繁星的古代科技巨人""独具特色的古代科学""独领风骚的古代技术创造"和"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四部分内容,使学生领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劳动人民用汗水和智慧创造的无数的光辉业绩。
二、说学情分析大部分学生对张衡、祖冲之、李时珍等中国古代科学家有所了解,他们也都知道屠呦呦是首位获得诸贝尔科学类的中国女科学家,知晓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但他们的认知多局限在这些科技巨人和科技成就对中国的深远影响上,并不清楚其对世界的影响。
本课旨在带领学生以世界化的眼光审视我国古代科技的辉煌成就,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三、说教学目标1.感受中国古代科技的灿烂辉煌,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持之以恒、勇往直前、不拘泥于现状、勇于创新的能力。
3.了解我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
从中医药、农学、天文学角度,了解我国古代灿烂辉煌的科技成就。
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我国古代辉煌的科技成就。
难点:从全人类发展的角度评定我古代科技的地位。
五、说教法学法教法:启发式和讲授式相结合、小组合作探究法、游戏法、情境法。
学法:自主学习探究、亲身实践法五、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个环节:新课导入播放视频:祖冲之的圆周率到底是怎么计算出来的?网友:厉害了我的冲师:说一说:你觉得祖冲之厉害吗?厉害在哪里?为什么祖冲之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呢?【设计意图】观看视频后,谈话导入新课学习。
古代科技耀我中华说课稿

古代科技耀我中华说课稿一、说教材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古代科技耀我中华这一课题在整个历史文化教育板块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是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辉煌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古代科技成果,学生能够深入认识到中国在世界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巨大贡献。
•从教材的编排来看,它往往是在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有了一定的初步了解之后进行学习的,是对古代文明内容的深入挖掘,为后续学习中国近现代科技发展的对比奠定了基础。
2. 教材内容分析•教材中可能包含古代科技的众多领域,如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四大发明。
这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造纸术的发明,使得信息的记录和传播变得更加方便,为人类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例如,在古代中国,纸张的出现让大量的典籍得以保存和流传,从诗经尚书等先秦古籍到明清时期的各类著作,纸张都发挥了关键作用。
•印刷术的发展经历了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的过程。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降低了书籍的成本,使得知识能够更广泛地传播。
这对于文化的普及,如儒家思想的传播、文学作品的流传等有着深远的意义。
•火药的发明改变了战争的格局,同时也在民用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如烟花的制作。
指南针则为航海提供了重要的导航工具,促进了中外航海贸易和文化交流,像郑和下西洋等航海壮举,指南针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除了四大发明,教材还可能涉及到古代的天文历法、数学、医学、农业科技等方面的成就。
在天文历法方面,中国古代有着独特的观测体系和精确的历法制定,如授时历的精度比当时欧洲的历法要高得多。
在数学领域,九章算术是一部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其中包含了众多的数学问题解法,对后世数学发展影响深远。
医学方面,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医学典籍奠定了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的基础。
在农业科技上,中国古代的灌溉技术、农具改进等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如筒车、曲辕犁等的发明,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小学历史九年级上册《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说课稿1页

小学历史九年级上册《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说课稿1页小学历史九年级上册《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说课稿一、课程背景本节课是小学历史九年级上册的第一课,内容为《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
通过这节课,我们将介绍中国古代的一些重要科技发明,让学生了解古代科技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科学探究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的一些重要科技发明,并能够描述其作用和意义。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科学探究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研究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1. 研究中国古代的一些重要科技发明。
2. 了解这些科技发明的作用和意义。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科学探究能力。
四、教学内容和安排1. 导入(5分钟)- 利用图片或物品引入话题,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好奇心,引导他们思考古代科技的发展。
2. 正文(30分钟)- 介绍中国古代的重要科技发明,如造纸术、火药、指南针等。
- 分析每个发明的作用和意义,让学生了解科技发明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 结合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3. 活动(15分钟)- 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选择一项科技发明进行深入探究,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展示。
-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研究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4. 总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研究的内容,强调科技发明对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将古代的科技发明与现代科技相联系,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五、教学评价与作业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表达能力和合作研究能力。
2.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科技发明及其作用和意义。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安排,希望通过这堂课的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科学探究能力,使他们对中国古代科技发明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谢谢!。
9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9古代科技耀我中华(说课稿)简介本次课程内容主要是介绍古代中国在科技方面的发展历程,透过展示古代中国的伟大造物和创新成果,让学生了解中国科技文明源远流长、源于民间、历久弥新的事实。
通过学习这些古代科技,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中国的科技文化,培养学生爱国敬业、面向未来的发展思维。
教学目标•能够了解中国古代相关科技知识,增加相关知识储备•能够理解科技在古代以及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能够掌握课本知识,理解文章内隐含的道德意义•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交流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中国古代相关科技知识•理解科技在古代以及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掌握课本知识,理解文章内隐含的道德意义教学难点•进行批判性思维•建立团队合作,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将古代科技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进行学习和讨论教学过程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相关课件和教学实物•做好课堂准备,提前检查课堂设备和材料导入环节1.进入课堂后,教师向学生们介绍本次课程主题,并强调古代科技与现代科技的关系。
2.引导学生启发思考,让学生们简单介绍自己对古代科技的认识,了解学生的前置知识和思考习惯。
正文环节1.通过课件展示古代中国的杰出科技,如造纸、火药、指南针等,让学生了解古代中国的科技水平。
2.阅读课本相关文章,分组进行讨论,让学生们就文章中涉及到的道德意义展开讨论。
3.教师提出问题,带领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如:古代科技是如何影响中国历史的?古代科技和现代科技有着哪些联系和区别?等。
4.开展实践活动,如现场制作纸张、制作小玩具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古代科技。
总结环节将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回顾课程内容,让学生感受到科技的魅力和价值。
同时,让学生思考如何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运用科技知识。
评价方式通过课堂评价和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评价。
总结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历程和成果,了解科技在历史和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的组织,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交流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耕文明时代: ▲盛世文化 ▲情趣无限的世俗生 活 ▲文人的世界 ▲古代科技的典范 古代中国的精神文 明: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 术成就 ▲中国的古代艺术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 代特色
高 中
模块 + 专题
二、教法选择 教学方法(参考《教学指导意见》教学建议):
讲授法 探索—研讨法(发现学习) 非指导教学法 范例教学法等
⑵利用多媒体视频展示中国汉字的起源,书法艺术产生的社会条件,五种书 体的特征、名作和发展过程。让学生在享受中国书法艺术魅力的过程中,了 解其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⑶巩固练习,把魏晋、唐宋等著名书法大家的作品展示出来,让学生按照两 个标准进行分类:一是根据字体对作品归类;二是根据朝代对作家归类。
⑷利用多元智能理论,引导学生通过分组表演、自由创作等形式,充分发挥 学生书法方面的潜力。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难点:文人画与山水画的关系
概念呈现
• 什么是艺术? • ―艺”繁体字的原意是种植的方法。意思是:在一 片蓝天白云的草地上,一个农民在开垦、播种、 收获的全过程。“术”繁体字的原意是走路的方 法。 • “艺术”原意指一种技能、方法。后来引申为: 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更有典型性的社会意 识形态,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 蹈、戏剧等。
情感态度 .
一、教材分析
●
《教学指导意见》教学建议理解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把握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时 代特征和基本脉络,了解古代科学技术与文化发 展进程中的主要成就及代表人物,从科学与文化
层面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了解科学技
术与文化发展进步的原因及产生的深远影响。
一、教材分析
●专题整体感知
科技中国古代科技进步,领先世界,尤其中国古代科技的四大发明——造纸 术、火药、指南针、 印刷术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艺术中国古代艺术种类繁多,名家辈出,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这些艺术门类 既各自独立发展又相互借鉴融合吸收,不断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在今天依 然有强大的生命活力。 文化中国古代文学是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中国文学体裁丰富,佳作 迭现。上古的神话、先秦诗歌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 清小说先后相继,又一脉相承。各领风骚数百年,构成中国文学的 壮丽画卷,对中国乃至世界影响深远。
一、教材分析
● 专题整体思考 该专题呈现给我们的是祖先丰硕的智慧成果:技 术及用具的发明,信息的表达、传递和欣赏(通 过语言、肢体——书画、音乐、舞蹈、戏剧、文 学)。两者又是互相关联,随着技术及用具的发 明,市民生活的兴起,信息的表达、传递和欣赏, 从实用层面走向审美层面,从无意识地创造走向 自觉地创造,走向世俗化、多元化。(与第五专 题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有所联系)
本专题整体教学思路的建议
总的教学思路是利用视、听等多媒体展示古代中国的精 美艺术,调动学生情绪。由师生共同构建二号展台—— 古代中国的艺术展台,给学生提供发挥和展示才华的平 台,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⒈关于“书法艺术”
⑴通过王羲之的鹅字碑以及兰亭序的故事自然导入,讲述书法艺术的定义使 学生明确汉字与书法艺术的关系。
三、学法指导
课前: 课堂: 课后: 自学—搜集资料—提出问题 合作—讨论—对话 拓展性练习与反思
创设情境;合作探究; 指导评价;总结归纳
一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学习要求:
• • • • 概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体会古代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 感受先民创造精神的价值 说明:“中国古代科学思想”一目为课外阅读内容
活动过程:
⑴活动一:课前,每个小组把事先准备好的展板,按照顺序叠放在教
室前面。 ⑵活动二:小组按照顺序,由一位或者几位解说员讲解,学生可以进 行简单的现场模拟、使用多媒体等等,形式不限。(讲解完毕后,把展 板放置教室后面,课间可提供学生继续观看。) ⑶活动三:根据小组的表现情况,由学生评委给予打分。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说课稿
单元教学备课的基本依据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具体学习要求) 学生的学习情况 (初中基础、高一现状)
教材只是备课与教学的最重要资源
教材分析 教法选择
学法指导
教学流程
一、教材分析
●
《教学指导意见》学习要求解读
知识能力 .
三维目标
过程方法 .
(船、浆、岸关系)
一、教材分析
● 聚焦本专题重难点
教学重点:我国古代科技文化发展的基本概况
确定依据:让学生认识古代中国的科技进步,领略古代 中国的文化成就,能增益学生对民族科技和 文化的自豪和自信。 启发学生思考科技文化发展的作用和影响以 及科学技术后来发展滞后的原因。
一、教材分析
● 聚焦本专题重难点 教学难点:科技文化发展作用和影响 如何理解文学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确立依据:针对高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依赖老师的
重点知识巩固
图一 图二
试题设计
图三 图四
草书
楷书
隶书
行书
①图片中的书法作品分别是什么字体? ②请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简述各种字体的特点?
重点知识的落实
——重点突破
试题设计
下列书法作品最能够体现盛唐气度的是( D )
①颜真卿作品 ②欧阳询作品
③柳公权作品
④怀素作品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拓展设计
二、教法选择
教学手段: 运用图片和材料等教学手段,制作多媒体课 件辅助教学,再现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提高学生 学习历史的兴趣;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激发思 维,将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有机结合。 (依据:高一学生的实际情况+历史学科具有过去性、 情节性等特点)
二、教法选择
★ 教法亮点: 本专题以“中国古典文化”为主题,分为三个展 台“中国古代科技展台”、“中国古代艺术展 台”、“中国古代文学展台”。学生、教师充 当解说员,教师尽量少讲,引导学生积极广泛参 与,充分动脑、动手、动口。让课堂焕发出青春 的活力。
关于第一节课——古代中国科技展台(一号展台)的设想:
实施原则:“自主、合作、体验” 活动方式:小组合作、讲解和竞赛 课前准备:①向学生说明活动的目的、形式和内容,提出要求,课前制作展板
②全班学生分成四小组,安排好小组负责人,并且每个小组推选一位评委 ③提 准备的建议 供每块展板需要 ,由小组组长负责具体安排组内成员的工作(资 料收集、简单模型制作等等),挑选讲解员并且要求事先经过预演。
为什么书法艺术不在别的 民族或国家产生而单单在中 国产生?
中国人很早用毛笔书写; 汉字是象形字; 跟绘画有联系; 它们大多和纸的发明和使用 有关……
―鹅字碑”“兰亭序”的故事,引出书圣王羲之。魏晋书风正是用
来形容他所生活的那个年代。那是个书画集大成的年代,书法艺术 自觉地进入了文化层面。一个由线条构筑的世界注定要在古老的国 度演绎出千年的传奇。
重点知识的巩固和落实 名称 • 最后,教师通 过列表的方式 指导学生归纳、 指南针 整理四大发明 的产生条件和 造纸术 影响,以板书 火药 的形式指导学 生总结记忆。 印刷术
——重点突破
产生条件
传播和影响
拓展设计 (知识的探究——难点突破) 1.为什么称易燃烧能爆炸的混合物─“火药”为“药”? 这是由于火药的主要成分硝石硫磺是古代中医治病用的重 要药材,火药在发明之后也被列为治湿气避瘟疫治皮肤 病的药类,更重要的是火药的发明来自长期炼丹制药的 实践. 2.从教材P26“学习思考” 及P27“阅读材料与思考”(英 国学者李约瑟的一段话)等材料,来引导学生探究中国 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原因和明清时期科技发展滞 后原因 (从中体验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3.关于造纸术问题,历来争论很大。教材是这样说的:“人 们现在一般公认蔡侯纸并不是最早的纸……资料表明, 可能西汉早期就已经发明了书写用纸”。我们可引用相 关背景材料,设计一些开放性题目,让学生展开讨论,最 后得出结论
二 中国古代的艺术
教学指导意见: • 概述汉字与绘画的起源与演变过程 • 知道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宋代四大家等书法家以及顾恺 之、吴道子、阎立本、张择端等画家 • 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 感受中国古代艺术的魅力,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说明:“金声玉振”、“宫廷舞和民间舞”、“戏剧”等三目为课外阅读内容
评价标准:
根据评委的打分,小组评出四个等级,评出每组表现最优 秀的学生,评出全班表现最突出的学生。给予适当奖励。
导入:
著名学者余秋雨日前在一档 电视节目中对流传已久 “四 大发明”的说法提出了质疑, 在他看来,中国古代的第一 发明应该是天文历法。那么, 国人一直引以为骄傲,口口 相传的四大文明究竟指的是 什么?它们产生的社会条件, 发展过程以及作用和影响又 是什么?欢迎来到一号展台 ——古代中国科技展台,下 面由讲解员为大家作具体讲解。
心理,容易导致单纯记忆基础知识而疏于思 考。因此,运用浅化机制和探究学习等多种学 习方法,由浅入深地突破,真正领会知识,提 高能力。
一、教材分析
●初.高中内容的衔接对比
学段 体例
初 中
通史 + 单元
《历史与社会》(二)
相同史观与不同方式
相关内容对比
较全境式呈现文明通史:① 史前时代②文明起源 ③ 农耕文明④工业文明来 临和席卷全球⑤走向现 代文明 专题式呈现文明通史:政 治文明.物质文明 .精神 文明
教材重难点分析: 重点: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产生的社会条件和对文明进程的影响 难点: 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原因和明清时期中国科技 滞后的原因
整体教学思路的建议
• 鉴于本课内容初中学过。古代四大发明系统相对 独立,内容构成又具有相似性,建议“以学生为中 心”,采用非指导教学法和探究——研讨法。由 学生组建第一个展台——古代中国科技展台,并 担任解说工作,使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我国古代科 技发明的魅力所在。最后十五分钟教师在活动基 础上解决有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教师在整堂课 的角色由指导者变成促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