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专题02(68.7分)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文化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文化中国古代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遗产,包含了丰富多样的内容,涵盖了艺术、哲学、科学、宗教等方面。
这些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于我们理解中国历史和民族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古代文化的起源中国古代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
当时的人类开始使用石器、制作陶器,并逐渐形成了部落社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有了文字的记载,这标志着中国古代文化的正式启蒙。
最早的文字可以追溯到商代的甲骨文,这些文字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经济、宗教等方面的信息。
二、古代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可以分为不同的时期。
在夏、商、周等封建社会时期,古代文化主要表现为礼制、乐律、祭祀等方面的传统。
这些传统在后来的历史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成为了中国人民的精神寄托。
三、中国古代文化的艺术表现中国古代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绘画、音乐和戏剧。
中国古代绘画以山水画和人物画为主要形式,通过线条和墨色的运用,表现出了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音乐方面,中国古代音乐注重和谐与平衡,以古琴、笛子等乐器为主要演奏工具。
而戏剧方面,中国古代戏剧以京剧、豫剧等形式为主,通过表演、舞蹈和音乐的结合,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情感和智慧。
四、中国古代文化的哲学思想中国古代文化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墨家思想是最有影响力的三种思想体系。
儒家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秩序,提倡仁爱、礼仪和孝道。
道家思想注重个体的修养和自然的和谐,主张返璞归真、顺应自然。
墨家思想则强调公平和利他,提倡爱人如己、兼爱天下。
五、中国古代文化的科学与技术中国古代文化的科学与技术也有着独特的贡献。
古代中国人在农业、医药、冶金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
例如,中国人发明了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要的科学技术,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六、中国古代文化的宗教与信仰中国古代文化的宗教与信仰主要表现为儒教、道教和佛教。
中国古代文化史专题

注:本专题包含中国古代科技、中国古代思想、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艺术、中国古代其它文化成就五个小专题,含大纲版和新课标版知识。
小专题一:中国古代科技史专题一.知识归纳(一)大纲版 1.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1)先秦时期:①春秋时期,留下了世界上公认的首次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
《春秋》记载,公元前613年,“有星孛入于北斗”,即指哈雷彗星,这一记录比欧洲早六百多年。
②春秋时期我国历法已经形成自己固定的系统,基本上确立19年7闰的原则,这比西方造160年。
③战国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其中有丰富的天文记载,反映了那个时期人们对天文的认识。
(2)两汉时期:①汉武帝时,天文学家制订出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开始以正月为岁首。
②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被世界公认为是有关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
③东汉时,张衡从日、月、地球所处的不同位置,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
④张衡发明制作的地动仪,可以遥测千里意外地震发生的方向,比欧洲早1700多年。
(3)隋唐时期:①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制定的《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系统周密,表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
②僧一行还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
在实测中他认识到,在小范围有限的空间里得到的认识,不能任意向大范围甚至无际的空间推演,这是我国科学思想史上的一大进步。
(4)宋元时期:①北宋科学家沈括的突出贡献在天文学方面,把四季二十四节气和十二个月完全统一起来的“十二气历”更加简便,有利于农事安排。
②元初设立太史局编制新历法。
③元朝杰出天文学家郭守敬,提出“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仪表”的正确主张,创制了简仪和高表等近二十件天文观测仪器,主持了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
④郭守敬主持编定《授时历》,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但问世比现行公历早300年。
2.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1)两汉时期:《九章算术》约成书于东汉,分九章介绍了许多算术命题及其解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它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知识点大全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知识点大全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统,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特色吸引着无数人的关注和研究。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您介绍一些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知识点,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的古代文化遗产。
一、中国古代历史的分期1. 夏、商、西周、东周、战国时期:这些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起始阶段,其间涌现了许多重要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成就。
2. 秦汉:秦朝的统一和汉朝的繁荣是中国古代历史中的重要里程碑,这两个朝代对于中国历史上的融合、发展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3. 魏晋南北朝:这个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一个动荡时期,伴随着政治的分裂和民族的征战,但也孕育了许多文化上的繁荣和佳作。
4. 隋唐:隋朝和唐朝的统一和繁荣,使中国古代历史文化达到了一个高峰,这个时期被誉为“盛世”。
5. 宋元明清:这几个朝代是中国古代历史后期的重要时期,文化繁荣,科学技术进步,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1. 君主制: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主要是君主制,封建社会中的君主拥有最高的权力和统治地位。
他们通过世袭、封爵等制度来维持统治。
2. 封建制度: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是一种血缘和等级制度,以封建领主作为中心,将贵族分配到不同的封地,依附于君主,实行世袭制。
3. 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通过举行科举考试选拔人才,不分贫富,使得社会上层有机会进入政府机构。
4. 中央集权制度:中国历史上的许多朝代都实行了中央集权制度,即权力高度集中在皇帝手中,各地行政、军事等事务都由中央政府管理。
三、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1. 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文化之一,儒家思想强调人伦、道德、孝顺等价值观念,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
2. 道家文化:道家文化强调追求自然、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等思想,对于谋求个体的平衡和内心的和谐有着重要影响。
3. 佛教文化: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对中国古代的文化和精神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佛教强调超脱尘世,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解脱。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知识点归纳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知识点归纳中国历史悠久而丰富,涵盖了众多的历史事件、文化传承和知识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和介绍,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学习中国古代历史文化。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中华文明的起源可追溯至约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其代表性古文化遗址是中国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
这些文化奠定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基础,包括精湛的陶瓷制作、农业生产技术和祭祀信仰等。
二、中国古代朝代和帝王中国古代历史包括了众多的朝代,其中最重要的有夏、商、周、秦、汉、唐、宋、明、清等。
每个朝代有其独特的政治制度、社会风貌和文化特色。
而这些朝代的统治者,即帝王,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发展和演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采用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君主专制制度,其中有些朝代实行封建制度,例如周朝的封建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汉朝建立的制度体系,如郡县制和科举制,对于后来的王朝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四、儒家思想与中国古代文化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倡导仁爱、孝悌、礼仪等道德观念,并强调社会秩序和个人修养的重要性。
儒家思想推崇礼教、道德和教育,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行为准则起到了重要引导作用。
五、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佛教是中国古代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自公元1世纪进入中国后逐渐流传开来。
佛教以其独特的哲学思想、修行方法和道德规范,对中国古代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唐代是佛教在中国最为繁盛的时期,而且中国佛教的艺术和文化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六、科技与发明中国古代以其众多的科技发明而闻名于世。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包括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等,这些发明对于中国古代以及世界历史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七、中国古代艺术中国古代艺术包括了绘画、音乐、舞蹈、戏曲和建筑等多个领域。
其中绘画艺术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山水画、人物画和花鸟画为代表,展示了中国古代人民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追求。
最新中国古代文化史专题复习

北京紫禁城
太和殿内皇帝宝座
三、古代科学技术
思考讨论题:
1、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如何? 2、我国古代科学技术为何能长期处于世界 领先地位? 3、文化繁荣发达的前提条件有哪些? 4、为什么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 5、中国古代科技自身有何缺陷?古代科技 的辉煌成就与局限性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再见
中国古代文化史专题复习
中国古代文化史 专题复习
执教者:闵 红 执教班级:高三(6)
二00二年十二月三)石窟艺术
石窟艺术
二、中国古代建筑
(一)宗教建筑
布达拉宫
大雁塔
云岗石窟全景
(二)桥梁建筑
安济桥
泸定桥
(三)宫殿陵墓
秦始皇陵兵马俑
中国古代文化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文化知识点总结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其独特的古代文化深深影响了世界各地。
本文将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概述和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令人着迷的文化。
一、思想文化1.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强调个人品德的培养和社会秩序的维护,鼓励人们追求道德完善和和谐共处。
2. 道家思想:道家思想追求自然之道,主张顺应自然,摒弃功利心和社会规范,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3. 墨家思想:墨家思想倡导兼爱和无欲利他,反对战争和社会不公。
二、文学艺术1. 诗词:古代中国以诗和词为主要文学形式,代表作品有《诗经》和宋词等。
这些作品展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独特感悟。
2. 京剧:京剧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传统戏曲形式之一,其丰富的表演形式和精彩的剧情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赞誉。
3. 中国画:中国画是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水墨为基本材料,注重表达意境和气韵。
三、科学技术1. 四大发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指造纸术、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
这些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青铜器:青铜器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技术和艺术成就,代表了古代冶金和铸造技术的高度发展。
四、哲学思想1. 阴阳五行:阴阳五行理论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思想之一,它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由阴阳两个相对的力量构成,并受五行(金、木、水、火、土)的相互作用影响。
2. 周易:《周易》是一本古代的哲学著作,主要讲述卜筮和预测的原理和方法,对后世的哲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宗教信仰1. 儒教:儒教是中国古代最主要的宗教之一,强调道德修养和社会秩序,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和社会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
2. 佛教:佛教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宗教,强调人类苦难的解脱和修行的境界,受到广大民众的信仰和崇敬。
3. 道教:道教主张顺应自然和道德修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追求长生不老的境界。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文化的知识点涉及到思想文化、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哲学思想和宗教信仰等多个领域。
中国古代史文化专题

中国古代文化史一、科学技术1、天文历法:①夏朝:《夏小正》。
商朝:采用干支记日法;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的纪录。
②春秋:世界上最早关于哈雷彗星的记录;确立十九年七闰原则③战国: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
④西汉: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历书《太阴历》,开始以正月为岁首。
世界上关于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
⑤东汉:张衡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
⑥唐朝:僧一行测子午线。
僧一行的《太衍历》,反映太阳的运行规律,表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成熟⑦北宋:沈括创制“十二气历”。
⑧元朝:郭守敬:制造了简仪、高表等十多种天文仪器。
编成《授时历》,比现行公历早确立300年。
2、医学:①战国:“脉学之宗”扁鹊发明了四诊法。
②西汉:编订《黄帝内经》,奠定中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③东汉:《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神医”华佗发明“麻沸散”。
④唐朝:孙思邈的《千金方》吐蕃元丹贡布的《四部医典》唐高宗时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⑤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被称为“东方医药巨典”。
3、数学:①东汉:《九章算术》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完整的体系。
②魏晋:刘徽:运用极限理论提出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
③南朝:祖冲之的圆周率和《缀术》。
4、物理学:战国:《墨经》提出杠杆原理、浮力理论和光影关系。
5、农学:①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介绍黄河流域农牧业发展情况,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②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建立完整的农学体系,并介绍欧洲水利技术。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6、地理学:①东汉:张衡发明地动仪。
②西晋:裴秀的《禹贡地域图》,提出了绘制地图的原则。
③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
④明朝: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
7、建筑:隋朝:宇文恺设计的大兴城李春设计的赵州桥8、四大发明:①造纸术:A、发明过程:西汉:甘肃天水放马滩出现世界最早的纸;东汉:105年蔡伦发明植物纤维纸。
中国古代文化知识大全

中国古代文化知识大全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统,深受世界各地的人们喜爱和关注。
今天,我们将带您一起探索中国古代文化的知识大全,让您更好地了解这个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
一、中国古代文化的起源中国古代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祖先们开始使用陶器、编织布料,并且形成了一些基本的农业和手工业技术。
这些技术的发展为后来的文明奠定了基础。
二、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1. 尊重传统:中国古代文化非常重视传统价值观念和家族观念。
尊敬长辈、孝敬父母、重视礼仪等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之一。
儒家强调道德伦理、仁爱、孝道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3. 佛教影响:佛教在中国的传入和发展对中国古代文化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佛教倡导慈悲、智慧和禅修等思想,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
4. 书法和绘画:中国古代的书法和绘画艺术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书法以汉字为基础,注重笔墨纸砚的运用和艺术表现力;绘画则追求意境和表达个人情感。
5. 传统节日:中国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这些节日不仅是人们欢庆的时刻,也是传承古老文化的重要途径。
三、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作品1. 四大发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指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这些发明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2. 《论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
这本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3. 《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小说的巅峰之作。
它以贾府的兴衰为背景,通过对人物形象和社会风貌的描绘,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
4. 京剧: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的代表,以其独特的唱腔、表演形式和精彩的故事情节而闻名。
它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也是世界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化不仅深刻影响了中国人民,也对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驾车以四马
马为常。
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宰相之职,分属于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所以三省的长官并称宰相。
3.
王勃《滕王阁序》:“星分翼轸”的翼轸分别指 天上的方位
和
轸两星宿的分。
4.
《诗经》:“东方未明,颠倒衣裳。
”其中衣指裤子
,裳指
上衣。
5.
以朔望月为单位的历法是阴历,以太阳年为单位的历法是阳历。
中国古代的历法不是纯阴历,而是阴阳合历。
6.
春秋初年齐桓公
设大谏,为谏官设置之始。
7.
监官和谏官,古代并称台谏
,也通称
言官。
8.
北魏、北齐设置的昭玄寺
,以大统、统为长官,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掌管佛教的专门机构。
9.
古人以牛
、
羊
、
猪
为三牲。
古人用干支纪日。
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组成六十个单位,称为六十甲子。
11.
今天北京的八达岭长城是秦始皇修筑的。
∙√
∙×
12.
殷代称一旬以内的未来日为“翌”,一旬以外的未来日为“来”。
∙√
∙×
13.
郭沫若先生取名的缘由大概是因为沫、若是两条河流的名称。
沫水就是今天的大渡河,若水就是今天的雅砻江以及与雅砻江合流后的一段金沙江。
郭老是四川乐山人,就在沫水之滨,离若水也不远。
∙√
∙×
14.
魏晋以后,历代宗室和功臣的封爵大多以王、公、侯、伯、子、男为号。
∙√
∙×
苏轼《江城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中“天狼”是井宿中的星组。
∙√
∙×
16.
杜甫《赠卫八处士》诗中说:“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参,参宿。
商,心宿。
参在西,商在东,不能同时出现在天空。
所以拿“参与商”来比喻“人生不相见”。
∙√
∙×
17.
《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后代据此称内讧为萧墙之祸。
萧墙,就是围墙。
∙√
∙×
18.
周代贵族有姓氏,而一般平民没有姓氏。
在贵族中,女子称氏,男子称姓,这是因为氏是用来“别婚姻”的,而姓是用来“明贵贱”的,两者作用不同。
∙√
∙×
19.
明清的乡试和会试,专取四书五经命题,要求自圆其说,结构合理即可,字数、句法这种文体称为八股文。
∙√
∙×
20.
孔子说子路“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指学问未到家。
堂在室后,有户相通。
要入堂必须先到室,要到室必须历阶而上。
∙√
∙×
21.
古代贵族戴()。
∙冕
∙冠
∙弁
∙帻
22.
过去几千年间中国范围内的地理状况是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其内容可分为()。
∙历史环境
∙历史自然地理
∙历史人物
∙历史人文地理
23.
唐代新进士要在曲江亭子聚会游宴,称为“()”。
∙闻喜宴
∙曲江宴
∙探花宴
∙鹿鸣宴
24.
()代设龙图阁、天章阁等十一阁,各置学士、直学士和待制,后来这类学士成了朝臣外补(外调)时的加恩兼职,如包拯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
∙唐
∙宋
∙明
∙清
25.
周王直接管辖的地区叫做()。
∙京城
∙紫禁城
∙王畿
∙皇宫
26.
古人一日两餐,第二顿饭叫(),时间在申时。
∙朝
∙饔
∙飧
∙餔
27.
()专藏《四库全书》,派内务府大臣一人提举(管理)阁事。
∙天章阁
∙弘文馆
∙龙图阁
∙文渊阁
28.
秦汉以后,武官的设置可分为()。
∙警卫皇宫和京师的将领
∙掌管军事行政的武职
∙领兵作战的将帅
∙以上答案都正确
29.
房心尾箕斗以北的星区是()。
∙紫微垣
∙太微垣
∙天市垣
∙红微垣
30.
《左传•隐公元年》:“五月辛丑,太叔出奔共。
”中“奔”是()意思。
∙徘徊
∙徐行
∙小步跑
∙逃跑
31.
()采用四部分类法,首先以经、史、子、集定部类之名。
∙《通志》
∙《书目答问》
∙《隋书•经籍志》
∙《汉书•艺文志》
32.
云间是()的别名。
∙苏州
∙松江
∙
∙泉州
33.
温陵是()的别名。
∙苏州
∙松江
∙无锡
∙泉州
34.
骆宾王《狱中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西陆原指昴宿,在诗中借指()。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35.
少数民族对国君的称呼与汉族不同,如有称()等。
∙单于
∙阏氏
∙昆莫
∙候娄訇勒
∙
∙赞普
36.
《内则》:“男女未冠笄者……皆佩容臭。
”中“容臭”是指()。
∙香袋
∙玦
∙容刀
∙觹
37.
著名的《二泉映月》即是()的乐曲遗留下来的。
∙佛教
∙景教
∙伊斯兰教
∙道教
38.
古代粮食作物统称五谷,五谷指黍、麦()。
∙稻
∙稷
∙菽
∙麻
39.
古时也用()作为教师的酬金。
∙醢
∙醯
∙羹
∙脩
40.
司马相如《美人赋》:“女乃弛其上服,表(露)其亵衣。
”中“亵衣”指()。
∙短上衣
∙贴身穿的衣服
∙裙子
∙深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