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案】小班下学期语言教案《送小蚂蚁回家》
中班科学教案送小蚂蚁回家

中班科学教案送小蚂蚁回家中班科学教案:送小蚂蚁回家一、教学目标:1. 学习观察并描述小蚂蚁的外观特征。
2. 学习了解小蚂蚁的生活习性和社会组织。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1. 图书馆或网络上关于蚂蚁的图书、图片等教具。
2. 小蚂蚁模型或图片。
3. 相关生活场景的图片。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老师可以准备一本简单易懂的蚂蚁故事书,通过朗读或讲故事的方式,引起学生对蚂蚁的兴趣,并提问学生是否知道蚂蚁,他们见过蚂蚁吗?2. 探究环节:2.1 观察小蚂蚁:老师向学生介绍小蚂蚁的外貌特征,并展示小蚂蚁的模型或图片。
引导学生观察模型或图片上的蚂蚁,让学生发现蚂蚁的身体特征(头、胸部、腹部、触角等)以及蚂蚁的体色、大小等方面的差异。
2.2 蚂蚁社会组织:继续引导学生思考,蚂蚁是如何生活的?他们是否像我们一样都生活在家庭中?通过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了解到蚂蚁是一种社会性昆虫,生活在庞大的蚁群中。
蚂蚁分工明确,有各自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它们相互协作,为整个蚁群的生活和发展做出贡献。
2.3 蚂蚁的家园: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寻找与蚂蚁相关的场景或对象的图片,例如:土地上的小洞,树木上的树洞等。
通过展示这些场景的图片,让学生发现这些可能是蚂蚁的家园。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蚂蚁选择这些地方作为家园?并与学生一起探讨蚂蚁家园设立的原因。
3. 拓展环节:3.1 小组活动:送小蚂蚁回家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3-4名学生组成。
为每个小组准备一个类似于迷宫的游戏环节,仿照蚂蚁的家园环境设计。
迷宫中有多个通道和障碍物。
每个小组的任务是帮助一只小蚂蚁找到回家的路。
小组成员可以分工合作,用指引的方式,引导小蚂蚁通过迷宫中的通道,克服障碍物,最终回到小蚂蚁的家。
3.2 结合生活场景观察蚂蚁:带领学生到校园或家附近的草地或花坛等地方观察蚂蚁。
引导学生用放大镜或放大镜观察蚂蚁的生活习性,例如观察它们如何采食、如何走动、如何挖洞等。
20_送小蚂蚁回家_教学设计_教案

20_送小蚂蚁回家_教学设计_教案第一篇:20_送小蚂蚁回家_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在文中学习本课生字“呜、惊、睁、趴、掉、塘、坛、眨”8个,积累词语“惊醒、睁开、池塘、感激、亮晶晶、花坛、眨着眼”7个。
在田字格里正确描写“惊、睁、掉、塘、眨”5个字。
2、能正确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借助文中插图、学过的字词讲讲故事内容。
4、学习课文懂得伙伴有难,应尽力相助的道理。
2. 教学重点/难点1、正确朗读课文,能根据提示读出感叹句和问句的不同语气2、懂得尽管自己能力有限,但也能帮助别人的道理。
3. 教学用具教学课件4. 标签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1、导入:师:小朋友,公园里静悄悄的,水池里,睡莲刚闭上眼睛,就被呜呜的哭声惊醒了。
是谁在哭?原来是小蚂蚁不小心掉进池塘,它上不了岸啦!2、师: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学习这个有趣的故事。
(指名读课题、全班齐读课题)3、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1)什么时候送小蚂蚁回家?(2)谁送小蚂蚁回家?(3)为什么送小蚂蚁回家?(4)怎样送小蚂蚁回家?4、小结: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学习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一起来读读这一课的自学要求。
2、学生根据要求自学课文。
3、交流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词语,每个词语2遍。
(2)交流怎样记住生字。
“呜、惊、睁、趴、塘”都是形声字,部首表义,另一部分表音。
呜:整体认读音节,注意右边是“乌”。
惊:后鼻音,读准字音。
睁:翘舌音,后鼻音。
塘:比较塘—糖掉:三拼音,读准韵母ao。
坛:比较坛—运眨:正音,翘舌音,第三声。
(3)师:知道“萤火虫”和“睡莲”吗?老师这儿有两幅图,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萤火虫:腹部末端下方有发光器,到晚上,能发黄绿色光。
睡莲:花瓣很大,盛开后像一个小碗。
(4)师:字和词老师都检查过了,小朋友都回答得不错。
现在,老师要检查读课文了。
学生接龙读课文。
(正音纠错)课堂小结三、复习巩固。
1、抢读生字。
送小蚂蚁回家教学设计

送小蚂蚁回家教学设计(总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送小蚂蚁回家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送小蚂蚁回家教学设计范文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理解通过找近义词理解“感激”的意思,并能正确书写“莲、萤”两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送小蚂蚁回家的原因,借助动画的提示,说说送小蚂蚁回家的经过。
3、能借助提示想象说话,领会伙伴有困难应尽力相助的道理。
教学过程:课前学生朗诵短文《爱》(快乐宫2 P41)师:朗诵得真好!爱是什么爱就是心里呀,要装着别人。
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动人的童话故事,故事将教会我们心里要想着别人,学会关心朋友。
故事中的主人公就是一、随机学习生字,揭示课题。
1、看屏幕,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蚂蚁师:“蚁”是整体认读音节。
再仔细看看,你有什么发现(这两个生字都是形声字,左边表义,右边表声。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所学的童话故事题目就是〈出示 23送小蚂蚁回家〉3、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师:当我们看到这个故事的题目时,你想了解些什么?师:要想了解故事的内容,我们可以先围绕着课题提提问题,然后,带着这些问题读读课文,想想答案。
谁送小蚂蚁回家为什么送小蚂蚁回家怎样送小蚂蚁回家让我们带着这三个问题学习课文,了解内容。
二、反馈预习,学习生字“莲、萤”1、反馈预习。
师:谁送小蚂蚁回家,这个问题很简单,相信小朋友们在预习时已经找到了答案,谁来告诉大家?学生放声自读课文。
〈出示〉(睡莲蜻蜓萤火虫)2、正确拼读“莲、萤”的音节。
师:这里有2个生字,请一位小老师带领大家拼读这2个音节。
(小老师在拼读前应主动提醒大家注意“莲”是三拼音,“萤”是后鼻音、整体认读音节。
)师:去掉拼音,再来读读这三个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学生个别读词语)3、辨别字形,指导书写。
师:同学们把词语的字音读得真准,看,今天我们还要学写这两个生字,(出示:写在田字格中的“莲、萤” 可与3个词语放在同一张片子中)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草字头)师:虽然这两个字都是草字头,但是在书写时应注意什么(2个字草字头中的一横翻红,)师:是呀,由于它们的结构不一样,“莲”是上下结构,所以草字头的这笔横要写得长一点。
幼儿园社会优秀教案:我送蚂蚁回家

幼儿园社会优秀教案:我送蚂蚁回家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产生情感共鸣——喜爱蚂蚁,理解尊重蚂蚁。
2﹑知道以恰当的方式对待小蚂蚁。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关心自己饲养的小动物,产生情感共鸣。
活动难点:知道如何送蚂蚁回家。
活动准备;故事磁带,小旗小花等。
活动过程;
一﹑蚂蚁想家了。
1﹑欣赏故事,小蚂蚁为什么不吃东西,只是看看瓶子外面呢,它在想什么呢?
2﹑幼儿充分想象议论。
3﹑欣赏故事后面部分,小蚂蚁想家了,妞妞和盼盼是怎么想的?他们是怎样送蚂蚁回家的?
二﹑向蚂蚁告别。
1﹑我们的小蚂蚁也想妈妈了,想回家了怎么办?
2﹑小蚂蚁和我们在一起有一个星期了,我们每天给它喂食。
可是他要回家了,你有话对小蚂蚁说吗、你想说些什么了?
3﹑幼儿向自己的小蚂蚁说告别的话。
三﹑送蚂蚁回家
1﹑幼儿拿着自制的标志,小心地将蚂蚁带到户外。
2﹑请幼儿将蚂蚁送到当时发现它的地方,看看蚂蚁回到了哪里,将自己的标志插在蚂蚁消失的地方。
3﹑幼儿相互看看标记,了解各自蚂蚁回家的地方。
4﹑使幼儿明白让昆虫回归大自然是很重要的,与幼儿约定以后再来看看它们蚂蚁朋友。
活动效果:通过倾听故事,幼儿产生情感共鸣——喜爱蚂蚁,理解尊重蚂蚁,知道以恰当的方式对待小蚂蚁,使幼儿明白让昆虫回归大自然是很重要的。
《送小蚂蚁回家》教案(精选3篇)

《送小蚂蚁回家》教案(精选3篇)《送小蚂蚁回家》篇1教学目标:1、会写文中五个生字:静莲闭萤坛。
学会文中出现的二会字。
2、理解课文故事,理解互相帮助能使世界更美好。
3、能帮助小蚂蚁说一两句表示感谢的话。
课前准备:词语卡片、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
1. 小游戏:拷贝不走样。
师念儿歌,学生跟着念,从一次一句到一次两句再到一次三句。
儿歌:太阳当空照,知了树上叫,荷花水中开,青蛙叶上跳,蜻蜓展翅飞,蝴蝶花间绕。
2. 儿歌里提到那些生物?儿歌说到的是什么季节的情形?在公开课堂之初使用游戏形式能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但是我们不能为了游戏而游戏,而应该让游戏为学生更好学习该课内容服务。
本篇课文讲述的是夏夜发生的故事,而儿歌内容是夏日内容,起到了自然引入课文教学的作用。
让学生重复儿歌中提到的生物是为下一步说话练习准备内容的。
3. 儿歌中写的是夏日的情形,那么夏夜的情形又是怎样的呢?出示:夏夜,公园里静悄悄的。
一起读。
用朗读来回答:什么时候,公园里静悄悄的?夏夜,哪里静悄悄的?夏夜,公园里怎么样?顺利引入课文,并让学生体验同一个句子朗读方法不同的话句子所表达的意义也会有区别。
4. 随文识字:静,组词。
朗读词语“静悄悄”。
再读句子。
用为“静”组的其他词语代替“静悄悄”来说句子,意思不变。
“静悄悄”的朗读形式采用教师带领学生朗读,一声比一声“静”。
学生通过对“静”字的理解和对“静悄悄”这个词语的朗读体会之后,再回过头来朗读句子并进行说话联系,初步体验夏夜的宁静,为最终体验文章“夏夜的美好”做准备。
本文的核心是“美好的夏夜”,而“美好”又分为“自然环境的美好”和“互相帮助的美德”两个层次。
本处就是对第一个层次的理解,通过一个“静”字来完成。
5. 出示后一句:夏夜,公园里静悄悄的。
水池里的睡莲闭上了眼睛。
随文识字:闭一起做“闭上眼睛”的动作。
这句话里的“睡莲闭上了眼睛”是什么意思?还可以怎么说表示“睡觉”?读句子。
幼儿园中班教案《我送蚂蚁回家》(三篇)

幼儿园中班教案《我送蚂蚁回家》(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目录:
幼儿园中班教案《我送蚂蚁回家》一
幼儿园中班教案《我长大了》二
幼儿园中班教案《我长大了》含反思三
- 1 -
幼儿园中班教案《我送蚂蚁回家》一
中班教案《我送蚂蚁回家》适用于中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知道以恰当的方式对待小动物,倾听故事,产生情感共鸣——喜爱蚂蚁,理解、尊重蚂蚁,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我送蚂蚁回家》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产生情感共鸣——喜爱蚂蚁,理解、尊重蚂蚁。
2、知道以恰当的方式对待小动物。
3、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故事磁带《想家的蚂蚁》。
活动过程:
蚂蚁想家了。
——欣赏故事《想家的蚂蚁》开始至“小蚂蚁不看好吃的东西,只是看着瓶子外面”。
——小蚂蚁为什么不吃东西,只是看着瓶子外面呢?它在想什么?
——幼儿充分想像、议论。
——欣赏故事后面部分。
——小蚂蚁想家了,妞妞和盼盼是怎么仿的?他们是怎样送蚂蚁回家的?
向蚂蚁告别。
——我们的小蚂蚁也想妈妈了,想回家了,怎么办? (送它回家)
2 / 2。
20送小蚂蚁回家教案.doc

20送小蚂蚁回家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惊、睁、呜、趴、坛、眨”,在阅读中理解并积累“趴、池塘”。
2、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并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好小动物间对话中的感叹句和问句。
3、懂得伙伴有困难时,应尽自己的能力帮助伙伴的道理。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
教学难点: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好小动物间对话中的感叹句和问句。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了解内容:1、师配合媒体讲述夏夜的景色:夏夜,公园里静悄悄的,满天的星星一闪一闪,好像无数珍珠洒在碧盘里,乂像无数双眼睛张望着大地。
水池里,睡莲刚闭上眼睛,忽然一一(播放哭泣的音频)师问:这是谁的哭声?生答。
2、师:对啦,这是小蚂蚁在呜呜地哭呢。
你来把这句话读正确。
出示:水池里,睡莲刚闭上眼睛,就被呜呜的哭声惊醒了。
她睁开眼睛一看, 是一只蚂蚁趴在一根水草上。
学习生字:“惊、睁”后鼻音;“呜”,“呜呜”象声词;“趴”,动作理解,四脚着地,足字旁2、师过渡:那么小蚂蚁发生了什么事呢?后来乂怎么样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宁静而乂美丽的夏夜去瞧一瞧吧!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20、送小蚂蚁回家(随机板书)(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出示快乐学习单:1、轻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牛字多读几遍。
2、文中出现了哪些小伙伴?3、完成填空:一只小蚂蚁—,—把他救了上来,—和—把他送回了家。
(二)交流(1)师:说说哪些小伙伴帮助了小蚂蚁?[板书:睡莲、蜻蜓、萤火虫]师:下面,谁能用老师的话,把这个故事完整地说给大家听听呢?自己练练。
(请2生,同桌互说)(2)填空。
夏夜,一只小蚂蚁_________ , ______ 把他救了上来,后来,______ 和_____ 把他送回了家。
师过渡:夏夜,一只小蚂蚁不小心掉进了池塘,它抓住了一根细细的水草, 水草随风飘动,眼看着小蚂蚁就要掉下去了,这时睡莲乂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三、深入学习,朗读感悟。
幼儿园送小蚂蚁回家教案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送小蚂蚁回家教案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l【活动目标】1、仔细观察画面并大胆表述,理解故事前半部分内容。
2、在情境表演中用完整的语句学说“请×××送蚂蚁回家”。
3、用动作表现部分故事情节,体验其中的快乐,萌发自主阅读后半部分故事的兴趣。
【活动准备】1、教师用:大书,一封布熊写的信,PPT(演示文稿)小蚂蚁指偶,黑板和粉笔。
2、幼儿用:人手一本小书和一封信。
【活动过程】一、以布熊的信引出活动,引导幼儿理解信的内容。
1、认识寄信人和收信人。
师:(出示一封布熊写的信)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师:对,这是一封信。
它会是谁写的信?又是给谁的呢?师:对,是布熊写的。
那布熊写给谁的呢?师:哦,你们还不认识它。
看,它有大大的门牙,名字叫土拨鼠。
2、理解信的主要内容。
师:这是布熊写给土拨鼠的信,我们一起打开信看看信上有什么。
(引导幼儿观察信中的画面并简单描述。
)师:苹果树上有什么?师:怎么样的苹果?师:哇,苹果树上长满了又红又大的苹果。
信上还有什么?哦,还有土拨鼠在吃苹果。
师:你能猜猜布熊想对土拨鼠说什么事情吗?(引导幼儿想象并表达。
)3、听教师读信。
师:信上到底说了什么事情呢?请听我读一读。
(教师读信:亲爱的土拨鼠,我家的苹果成熟了,请您一起来吃又红又大的苹果。
您的好朋友布熊。
)二、集体观看PPT。
1、观看PPT。
教师边讲述故事边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师:布熊在写这封信的时候,爬来了一只小蚂蚁。
请你找一找,小蚂蚁在哪里?幼:找到了,在苹果树下面。
师:小蚂蚁真小。
像什么?师:小蚂蚁太小了,只有芝麻那么大。
布熊没有看见它就直接把信寄出去了。
它把信放到哪里去了?师:对,是邮筒。
你在哪里看见过邮筒?邮筒是怎么样的?师:你看得真仔细,邮筒是绿色的、圆圆的。
信寄给了谁?(土拨鼠)师:我们仔细看看土拨鼠长得什么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
【幼儿教案】小班下学期语言教案《送小蚂蚁回家》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并大胆表述,理解故事前半部分内容。
2、在情境表演中用完整的语句学说“请×××送蚂蚁回家”。
3、用动作表现部分故事情节,体验其中的快乐,萌发自主阅读后
半部分故事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师用:大书,一封布熊写的信,PPT(演示文稿)小蚂蚁指偶,黑板和粉笔。
2、幼儿用:人手一本小书和一封信。
【活动过程】
一、以布熊的信引出活动,引导幼儿理解信的内容。
1、认识寄信人和收信人。
师:(出示一封布熊写的信)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师:对,这是一封信。
它会是谁写的信?又是给谁的呢?
师:对,是布熊写的。
那布熊写给谁的呢?
师:哦,你们还不认识它。
看,它有大大的门牙,名字叫土拨鼠。
2、理解信的主要内容。
师:这是布熊写给土拨鼠的信,我们一起打开信看看信上有什么。
(引导幼儿观察信中的画面并简单描述。
)
师:苹果树上有什么?
师:怎么样的苹果?
师:哇,苹果树上长满了又红又大的苹果。
信上还有什么?哦,
还有土拨鼠在吃苹果。
师:你能猜猜布熊想对土拨鼠说什么事情吗?(引导幼儿想象并
表达。
)
3、听教师读信。
师:信上到底说了什么事情呢?请听我读一读。
(教师读信:亲
爱的土拨鼠,我家的苹果成熟了,请您一起来吃又红又大的苹果。
您
的好朋友布熊。
)
二、集体观看PPT。
1、观看PPT。
教师边讲述故事边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师:布熊在写这封信的时候,爬来了一只小蚂蚁。
请你找一找,
小蚂蚁在哪里?
幼:找到了,在苹果树下面。
师:小蚂蚁真小。
像什么?
师:小蚂蚁太小了,只有芝麻那么大。
布熊没有看见它就直接把信寄出去了。
它把信放到哪里去了?
师:对,是邮筒。
你在哪里看见过邮筒?邮筒是怎么样的?
师:你看得真仔细,邮筒是绿色的、圆圆的。
信寄给了谁?(土拨鼠)
师:我们仔细看看土拨鼠长得什么样。
(引导幼儿描述土拨鼠的样子)
师:土拨鼠长着灰色的毛,是钻洞高手。
它在和谁说话?(教师点击PPT,画面跳出放大镜,把小蚂蚁放大。
)
师:小蚂蚁在干什么?你怎么看出来的?(引导幼儿观察、描述小蚂蚁的动态和细节。
)
师:对,小蚂蚁哭了,它一边跺脚一边擦眼泪说:“我要回家,我要回家。
”
师:小蚂蚁为什么会离开家的呢?
2、教师利用大书讲述故事至“小蚂蚁说‘回家的路远着呢’”。
师:小蚂蚁一定要回家。
那土拨鼠准备怎么送小蚂蚁回家呢?(当幼儿说出自己的猜测时,教师便用简笔画表现幼儿的猜测,并请所有幼儿用动作及语言进行表达。
如当一幼儿说“坐汽车送小蚂蚁回
家”时,教师便用简笔画画一辆汽车和一只小蚂蚁,请幼儿学说“请
汽车送小蚂蚁回家”并学做开汽车的动作。
以此类推。
)
三、游戏:读信。
1、自由阅读信上的图画并与同伴交流
师:土拨鼠也想了很多办法,它把办法都写在信里,寄给小朋友了。
信就在你们椅子后面的书袋里,你们打开信来看一看吧。
(教师
请幼儿打开信纸阅读信上的图画,并离开座位相互交流。
)
2、用一句完整的话表述信的内容,并用动作表现。
师(出示指偶小蚂蚁):小蚂蚁爬呀爬呀爬,它喜欢怎么回家呢?
教师让“小蚂蚁”爬到一幼儿的信纸上,请该幼儿大声读信,如:请袋鼠送小蚂蚁回家。
师:袋鼠怎么送小蚂蚁回家呢?
(教师引导幼儿表达袋鼠如何送小蚂蚁回家,并和幼儿一起学袋
鼠跳送小蚂蚁回家。
)
教师让“小蚂蚁”爬呀爬呀,爬到一幼儿的信纸上,请该幼儿大
声读信,如:请长颈鹿送小蚂蚁回家。
师:长颈鹿怎么送小蚂蚁回家?
(教师引导幼儿表达,并和幼儿一起学长颈鹿把小蚂蚁驮回家)
教师让“小蚂蚁”爬呀爬呀,爬到一幼儿的信纸上,请该幼儿大
声读信,如:请火车送小蚂蚁回家。
师:火车怎么送小蚂蚁回家呢?
(教师引导幼儿表达,并让幼儿排列在一起,模拟开火车,送小
蚂蚁回家。
)
【活动延伸】
小蚂蚁究竟是怎么回家的呢?我们快到书里去找一找吧。
(把图
书投放到区角,让幼儿自由翻阅故事后半部分。
)
附故事:送小蚂蚁回家
布熊一边吃蜂蜜,一边写信,引来一只小蚂蚁。
小蚂蚁站在信纸上,就像一个逗号。
布熊没有发现,把信装进信封就寄出去了。
这信是寄给土拨鼠的。
土拨鼠不认识字,不知道信上写的是什么,却发现了小蚂蚁。
“我要回家,我要回家。
”小蚂蚁跺着脚、抹着眼
泪说。
“这布熊是怎么了?给我寄来这么个小哭虫。
”土拨鼠对小蚂蚁
没办法,只好轻声轻气地说:“别哭,别哭。
我送你回家。
”
小蚂蚁说:“回家的路远着呢!”
“那我带你去乘汽车,好吗?”土拨鼠说。
“不行!我可不愿意乘汽车,会晕车的。
”小蚂蚁一个劲地摇头。
“那就坐船吧。
”土拨鼠说。
“不行!不行!我怕水。
”小蚂蚁一个劲地摆触须。
“那就坐飞机?”土拨鼠决定破费一些。
“不行!不行!更不行!”小蚂蚁又要哭了。
“那,我还是把你寄回去吧。
”土拨鼠说。
“好吧,怎么来就怎么去。
”小蚂蚁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