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数学思想速解2015年高考数学选择完整
2015年山东高考数学(理科)试题详细解答

2015年山东高考数学(理科)试题详细解答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集合A=2{|430},{|24}x x x B x x -+<=<<,则AB =(A)(1,3) (B)(1,4) (C)(2,3) (D)(2,4)解析:2{|430}{|13},(2,3)A x x x x x AB =-+<=<<=,答案选(C)(2) 若复数z 满足1zi i=-,其中i 是虚数单位,则z = (A)1i - (B) 1i + (C) 1i -- (D) 1i -+解析:2(1)1,1z i i i i i z i =-=-+=+=-,答案选(A) (3)要得到函数sin(4)3y x π=-的图象,只需将函数sin 4y x =的图像(A)向左平移12π个单位 (B) 向右平移12π个单位(C)向左平移3π个单位 (D) 向右平移3π个单位解析:sin 4()12y x π=-,只需将函数sin 4y x =的图像向右平移12π个单位答案选(B)(4)已知菱形ABCD 的边长为a ,60ABC ∠=,则BD CD ⋅=(A)232a - (B) 234a - (C)234a (D) 232a 解析:由菱形ABCD 的边长为a ,60ABC ∠=可知18060120BAD ∠=-=,2223()()cos1202BD CD AD AB AB AB AD AB a a a a ⋅=-⋅-=-⋅+=-⋅+=,答案选(D)(5)不等式|1||5|2x x ---<的解集是(A)(,4)-∞ (B) (,1)-∞ (C) (1,4) (D) (1,5)解析:当1x <时,1(5)42x x ---=-<成立;当15x ≤<时,1(5)262x x x ---=-<,解得4x <,则14x ≤<;当5x ≥时,1(5)42x x ---=<不成立.综上4x <,答案选(A)(6)已知,x y 满足约束条件0,2,0.x y x y y -≥⎧⎪+≤⎨⎪≥⎩若z ax y =+的最大值为4,则a =(A)3 (B) 2 (C) 2- (D) 3-解析:由z ax y =+得y ax z =-+,借助图形可知:当1a -≥,即1a ≤-时在0x y ==时有最大值0,不符合题意;当01a ≤-<,即10a -<≤时在1x y ==时有最大值14,3a a +==,不满足10a -<≤;当10a -<-≤,即01a <≤时在1x y ==时有最大值14,3a a +==,不满足01a <≤;当1a -<-,即1a >时在2,0x y ==时有最大值24,2a a ==,满足1a >;答案选(B) 7.在梯形ABCD 中,2ABC π∠=,//AD BC ,222BC AD AB ===.将梯形ABCD 绕AD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而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的体积为(A)23π (B) 43π (C) 53π (D) 2π 解析:2215121133V πππ=⋅⋅-⋅⋅=,答案选(C)8.已知某批零件的长度误差(单位:毫米)服从正态分布2(0,3)N ,从中随机取一件,其长度误差落在区间(3,6)内的概率为(附:若随机变量ξ服从正态分布2(,)N μσ,则()68.26%P μσξμσ-<<+=,(22)95.44%P μσξμσ-<<+=.)(A)4.56% (B) 13.59% (C) 27.18% (D) 31.74%解析:1(36)(95.44%68.26%)13.59%2P ξ<<=-=,答案选(B) (9)一条光线从点(2,3)--射出,经y 轴反射与圆22(3)(2)1x y ++-=相切,则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的斜率为(A)53-或35- (B) 32-或32- (C) 54-或45- (D) 43-或34- 解析:(2,3)--关于y 轴对称点的坐标为(2,3)-,设反射光线所在直线为3(2),y k x +=-即230kx y k ---=,则1,|55|d k ==+=解得43k =-或34-,答案选(D)(10)设函数31,1,()2, 1.xx x f x x -<⎧=⎨≥⎩则满足()(())2f a f f a =的取值范围是 (A)2[,1]3(B) [0,1] (C) 2[,)3+∞ (D) [1,)+∞解析:由()(())2f a f f a =可知()1f a ≥,则121aa ≥⎧⎨≥⎩或1311a a <⎧⎨-≥⎩,解得23a ≥,答案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1)观察下列各式:0010113301225550123377774;4;4;4;C C C C C C C C C C =+=++=+++= 照此规律,当*n ∈N 时,012121212121n n n n n C C C C -----++++= .解析:14n -.具体证明过程可以是:0121012121212121212121211(2222)2n n n n n n n n n n C C C C C C C C ----------++++=++++021122223121212121212121210121212112121212121211[()()()()]211()2422n n n n n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 (12)若“[0,],tan 4x x m π∀∈≤”是真命题,则实数m 的最小值为 .解析:“[0,],tan 4x x m π∀∈≤”是真命题,则tan14m π≥=,于是实数m 的最小值为1.(13)执行右边的程序框图,输出的T解析:11200111123T xdx x dx =++=++=⎰⎰(14)已知函数()xf x a b =+(0,a a >≠和值域都是[1,0]-,则a b += .解析:当1a >时101a b a b -⎧+=-⎨+=⎩,无解;当01a <<时1001a b a b -⎧+=⎨+=-⎩,解得2,b =-则13222a b +=-=-. (15)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双曲线22122:1(0,0)x y C a b a b-=>>的渐近线与抛物线22:2(0)C x py p =>交于点,,O A B ,若OAB ∆的垂心为2C 的焦点,则1C 的离心率为 . 解析:22122:1(0,0)x y C a b a b -=>>的渐近线为by x a =±,则22222222(,),(,)pb pb pb pb A B a a a a-22:2(0)C x py p =>的焦点(0,)2p F ,则22222AF pb pa a k pb b a-==,即2222222593,,.442b c a b c e a a a a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16)(本小题满分12分)设2()sin cos cos ()4f x x x x π=-+(Ⅰ)求()f x 的单调区间;(Ⅱ)在锐角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0,1,2Af a ==求ABC ∆面积的最大值. 解:(Ⅰ)由111111()sin 2[1cos(2)]sin 2sin 2sin 22222222f x x x x x x π=-++=-+=- 由222,22k x k k Z ππππ-≤≤+∈得,44k x k k Z ππππ-≤≤+∈,则()f x 的递增区间为[,],44k k k Z ππππ-+∈;由3222,22k x k k Z ππππ+≤≤+∈得3,44k x k k Z ππππ+≤≤+∈,则()f x 的递增区间为3[,],44k k k Z ππππ++∈. (Ⅱ)在锐角ABC ∆中,11()sin 0,sin 222A f A A =-==,6A π=,而1,a =由余弦定理可得2212cos2(26b c bc bc bc π=+-≥-=-,当且仅当b c =时等号成立,即2bc ≤=+1112sin sin 22644ABC S bc A bc bc π∆+===≤,故ABC ∆. (17)(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三棱台DEF-2,,AB DE G H =分别为,AC BC 的中点.(Ⅰ)求证://BD 平面FGH ;(Ⅱ)若CF ⊥平面ABC ,,,AB BC CF DE ⊥=∠求平面FGH 与平面ACFD 所成角(锐角)的大小. 解:(Ⅰ)证明:连接DG ,DC ,设DC 与GF 交于点T. 在三棱台DEF ABC -中,2,AB DE =则2AC DF =而G 是AC 的中点,DF//AC ,则//DF GC ,所以四边形DGCF是平行四边形,T是DC的中点,DG//FC. 又在BDC∆,H是BC的中点,则TH//DB,又BD⊄平面FGH,TH⊂平面FGH,故//BD(Ⅱ)由CF⊥平面ABC,可得DG⊥平面ABC而则GB AC⊥,于是,,GB GA GC两两垂直,以点G为坐标原点,,,GA GB GC所在的直线分别为,,x y 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2AB=,则1,DE CF AC AG====((B C F H则平面ACFD的一个法向量为1(0,1,0)n=,设平面FGH的法向量为2222(,,)n x y z=,则22n GHn GF⎧⋅=⎪⎨⋅=⎪⎩,即222222x yz-=⎪⎨⎪+=⎩,取21x=,则221,y z==2(1,1n=,121cos,2n n<>==,故平面FGH与平面ACFD所成角(锐角)的大小为60.(18)(本小题满分12分)设数列{}na的前n项和为nS,已知23 3.nnS=+(Ⅰ)求数列{}na的通项公式;(Ⅱ)若数列{}nb满足3logn n na b a=,求数列{}nb的前n项和nT.解:(Ⅰ)由233nnS=+可得111(33)32a S==+=,11111(33)(33)3(2)22n n nn n na S S n---=-=+-+=≥而11133a-=≠,则13,1,3, 1.n nnan-=⎧=⎨>⎩(Ⅱ)由3logn n na b a=及13,1,3, 1.n nnan-=⎧=⎨>⎩可得311,1,log31, 1.3nnnnnabnan-⎧=⎪⎪==⎨-⎪>⎪⎩2311123133333n n n T --=+++++. 2234111123213333333n n n n n T ---=++++++ 2231223121111111333333331111111()33333331121213133193922331313211823n n n n n n n nnn n T n n n n ---=+-++++--=-+++++----=+-=+--⋅-+=-⋅ 113211243n n n T -+=-⋅19(本小题满分12分)若n 是一个三位正整数,且n 的个位数字大于十位数字,十位数字大于百位数字,则称n 为“三位递增数”(如137,359,567等).在某次数学趣味活动中,每位参加者需从所有的“三位递增数”中随机抽取一个数,且只能抽取一次,得分规则如下:若抽取的“三位递增数”的三个数字之积不能被5整除,参加者得0分;若能被5整除,但不能被10整除,得-1分;若能被10整除,得1分.(Ⅰ)写出所有个位数字是5的“三位递增数”;(Ⅱ)若甲参加活动,求甲得分X 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EX. 解:(Ⅰ)125,135,145,235,245,345; (Ⅱ)X 的所有取值为-1,0,1.32112844443339992111(0),(1),(1)31442C C C C C P X P X P X C C C ⋅+====-===== 甲得分X 的分布列为:0(1)13144221EX =⨯+⨯-+⨯=(20)(本小题满分13分)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的离12,F F ,以1F 为圆心,以3为半径的圆与以2F 为圆心,以1为半径的圆相交,交点在椭圆C 上. (Ⅰ)求椭圆C 的方程;(Ⅱ)设椭圆2222:144x y E a b+=,P 为椭圆C 上的任意一点,过点P 的直线y kx m =+交椭圆E 于A,B 两点,射线PO 交椭圆E 于点Q. (ⅰ)求||||OQ OP 的值;(ⅱ)求ABQ ∆面积最大值. 解析:(Ⅰ)由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 +=>>的离心率为可知c e a ==,而222a b c =+则2,a b c ==,左、右焦点分别是12(,0),,0)F F ,圆1F:22()9,x y +=圆2F:22()1,x y +=由两圆相交可得24<<,即12<<,交点,在椭圆C 上,则224134b b =⋅, 整理得424510b b -+=,解得21,b =214b =(舍去) 故21,b =24,a =椭圆C 的方程为2214x y +=. (Ⅱ)(ⅰ)椭圆E 的方程为221164x y +=, 设点00(,)P x y ,满足220014x y +=,射线000:(0)y PO y x xx x =<, 代入221164x y +=可得点00(2,2)Q x y --,于是||2||OQ OP ==. (ⅱ)点00(2,2)Q x y --到直线AB 距离等于原点O 到直线AB 距离的3倍:d ==221164y kx mx y =+⎧⎪⎨+=⎪⎩,得224()16x kx m ++=,整理得222(14)84160k x kmx m +++-= 2222226416(41)(4)16(164)0k m k m k m ∆=-+-=+->||AB =2211||||||36221414m m S AB d k k∆==⋅⋅⋅=++ 22221646122(41)m k m k ++-≤⋅=+,当且仅当22||82m m k ==+等号成立. 而直线y kx m =+与椭圆C :2214x y +=有交点P ,则 2244y kx m x y =+⎧⎨+=⎩有解,即222224()4,(14)8440x kx m k x kmx m ++=+++-=有解, 其判别式22222216416(14)(1)16(14)0k m k m k m ∆=-+-=+-≥,即2214k m +≥,则上述2282m k =+不成立,等号不成立,设(0,1]t =,则2||614m S k ∆==+(0,1]为增函数,于是当2214k m +=时max S ∆==ABQ ∆面积最大值为12. (21)(本小题满分14分)设函数2()ln(1)()f x x a x x =++-,其中a R ∈. (Ⅰ)讨论函数()f x 极值点的个数,并说明理由; (Ⅱ)若0x ∀>,()0f x ≥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 解:(Ⅰ)2()ln(1)()f x x a x x =++-,定义域为(1,)-+∞21(21)(1)121()(21)111a x x ax ax a f x a x x x x -++++-'=+-==+++,设2()21g x ax ax a =++-, 当0a =时,1()1,()01g x f x x '==>+,函数()f x 在(1,)-+∞为增函数,无极值点. 当0a >时,228(1)98a a a a a ∆=--=-,若809a <≤时0∆≤,()0,()0g x f x '≥≥,函数()f x 在(1,)-+∞为增函数,无极值点. 若89a >时0∆>,设()0g x =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12,x x ,且12x x <, 且1212x x +=-,而(1)10g -=>,则12114x x -<<-<,所以当1(1,),()0,()0,()x x g x f x f x '∈->>单调递增;当12(,),()0,()0,()x x x g x f x f x '∈<<单调递减; 当2(,),()0,()0,()x x g x f x f x '∈+∞>>单调递增. 因此此时函数()f x 有两个极值点;当0a <时0∆>,但(1)10g -=>,121x x <-<, 所以当2(1,),()0,()0,()x x g x f x f x '∈->>单调递増; 当2(,),()0,()0,()x x g x f x f x '∈+∞<<单调递减. 所以函数只有一个极值点。
思题所解叙己所思——2015年高考数学全国新课标Ⅱ理科第20题的拓展研究

的 中 点 的 坐 标 为 ( 丁 m c o s O , ) , 四 边 形 D A 朋 为 平
行 四边形 , 结 合 第 (I) 问 知 2 .竺 : 9.
一
结论2 : 已知椭 Nc : + = 1 ( n > 6 > 0 ) , 过点 ( 一 b , 0 )
(I) 解法~ : 参考标准答案( 略) . 解法 二 : ( 点差 法 ) 设A( Y 。 ) , B ( x : , Y ) , 代入椭 圆C
方 程得9 - 2 2 1 = 小 2 , ; m , 两式相减 , 得9 ( x 一 2 ) ( 2 )
z ・
,
得点脞 标 ,代入椭 圆方说明理 由.
( x l : ) ・ ( 一 9 ) ) 2 = m 2 , 化 简 得 一 8 k + 9 = 0 , 解 得 =
4 ± 、 / 了 .
二、 解法研 究
思 路 优 化
f 亩 鲅 OM 方 程
3 + 4 y = m ② , 由①② 得m = 4 y o + l 。 , 再代 入② 化简 得
9 x  ̄ + y + 8 x o Y o = O , 即9 2 + 8 + 1
:
评注: 标准答案的第一步联立{ 【
椭 圆C方 程
j , 记
0 , 而后
¨ U
或( 6 , 一 o ) 的直线z , 不过 原点 0 且不平 行 于坐标轴 , 若直 线z 与椭 圆C 有 两个 交点A、 B, 线段A B的中点 为 , 延长 线段O M与椭 圆C 交 于点P ,四边形O A P B 为平行 四边形 ,
mc o s O
: 一 9 , 所 以
K t 1 M y o
2015年山东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答案与解析

2015年山东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5分)(2015•山东)已知集合A={x|x2﹣4x+3<0},B={x|2<x<4},则A∩B=()A.(1,3)B.(1,4)C.(2,3)D.(2,4)考点:交集及其运算.专题:集合.分析:求出集合A,然后求出两个集合的交集.解答:解:集合A={x|x2﹣4x+3<0}={x|1<x<3},B={x|2<x<4},则A∩B={x|2<x<3}=(2,3).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集合的交集的求法,考查计算能力.2.(5分)(2015•山东)若复数z满足=i,其中i为虚数单位,则z=()A.1﹣i B.1+i C.﹣1﹣i D.﹣1+i考点: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专题:数系的扩充和复数.分析:直接利用复数的乘除运算法则化简求解即可.解答:解:=i,则=i(1﹣i)=1+i,可得z=1﹣i.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复数的基本运算,基本知识的考查.3.(5分)(2015•山东)要得到函数y=sin(4x﹣)的图象,只需将函数y=sin4x的图象()A.向左平移单位B.向右平移单位C.向左平移单位D.向右平移单位考点: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变换.专题: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分析:直接利用三角函数的平移原则推出结果即可.解答:解:因为函数y=sin(4x﹣)=sin[4(x﹣)],要得到函数y=sin(4x﹣)的图象,只需将函数y=sin4x的图象向右平移单位.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图象的平移,值域平移变换中x的系数是易错点.4.(5分)(2015•山东)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为a,∠ABC=60°,则=()A.﹣a2B.﹣a2C.a2D.a2考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专题:计算题;平面向量及应用.分析:由已知可求,,根据=()•=代入可求解答:解:∵菱形ABCD的边长为a,∠ABC=60°,∴=a2,=a×a×cos60°=,则=()•==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定义的简单运算,属于基础试题5.(5分)(2015•山东)不等式|x﹣1|﹣|x﹣5|<2的解集是()A.(﹣∞,4)B.(﹣∞,1)C.(1,4)D.(1,5)考点: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专题: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分析:运用零点分区间,求出零点为1,5,讨论①当x<1,②当1≤x≤5,③当x>5,分别去掉绝对值,解不等式,最后求并集即可.解答:解:①当x<1,不等式即为﹣x+1+x﹣5<2,即﹣4<2成立,故x<1;②当1≤x≤5,不等式即为x﹣1+x﹣5<2,得x<4,故1≤x<4;③当x>5,x﹣1﹣x+5<2,即4<2不成立,故x∈∅.综上知解集为(﹣∞,4).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主要考查运用零点分区间的方法,考查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6.(5分)(2015•山东)已知x,y满足约束条件,若z=ax+y的最大值为4,则a=()A.3B.2C.﹣2 D.﹣3考点:简单线性规划.专题: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分析: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利用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利用数形结合确定z的最大值.解答:解: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如图:(阴影部分).则A(2,0),B(1,1),若z=ax+y过A时取得最大值为4,则2a=4,解得a=2,此时,目标函数为z=2x+y,即y=﹣2x+z,平移直线y=﹣2x+z,当直线经过A(2,0)时,截距最大,此时z最大为4,满足条件,若z=ax+y过B时取得最大值为4,则a+1=4,解得a=3,此时,目标函数为z=3x+y,即y=﹣3x+z,平移直线y=﹣3x+z,当直线经过A(2,0)时,截距最大,此时z最大为﹣6,不满足条件,故a=2,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线性规划的应用,结合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利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方法,确定目标函数的斜率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7.(5分)(2015•山东)在梯形ABCD中,∠ABC=,AD∥BC,BC=2AD=2AB=2,将梯形ABCD绕AD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而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的体积为()A.B.C.D.2π考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画出几何体的直观图,利用已知条件,求解几何体的体积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图:旋转体是底面半径为1,高为2的圆锥,挖去一个相同底面高为1的倒圆锥,几何体的体积为:=.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几何体的体积的求法,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计算能力.画出几何体的直观图是解题的关键.8.(5分)(2015•山东)已知某批零件的长度误差(单位:毫米)服从正态分布N(0,32),从中随机抽取一件,其长度误差落在区间(3,6)内的概率为()(附:若随机变量ξ服从正态分布N(μ,σ2),则P(μ﹣σ<ξ<μ+σ)=68.26%,P(μ﹣2σ<ξ<μ+2σ)=95.44%)A.4.56% B.13.59% C.27.18% D.31.74%考点:正态分布曲线的特点及曲线所表示的意义.专题:计算题;概率与统计.分析:由题意P(﹣3<ξ<3)=68.26%,P(﹣6<ξ<6)=95.44%,可得P(3<ξ<6)=(95.44%﹣68.26%),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由题意P(﹣3<ξ<3)=68.26%,P(﹣6<ξ<6)=95.44%,所以P(3<ξ<6)=(95.44%﹣68.26%)=13.59%.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正态分布曲线的特点及曲线所表示的意义,考查正态分布中两个量μ和σ的应用,考查曲线的对称性,属于基础题.9.(5分)(2015•山东)一条光线从点(﹣2,﹣3)射出,经y轴反射后与圆(x+3)2+(y ﹣2)2=1相切,则反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斜率为()A.﹣或﹣B.﹣或﹣C.﹣或﹣D.﹣或﹣考点:圆的切线方程;直线的斜率.专题:计算题;直线与圆.分析:点A(﹣2,﹣3)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A′(2,﹣3),可设反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方程为:y+3=k(x﹣2),利用直线与圆相切的性质即可得出.解答:解:点A(﹣2,﹣3)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A′(2,﹣3),故可设反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方程为:y+3=k(x﹣2),化为kx﹣y﹣2k﹣3=0.∵反射光线与圆(x+3)2+(y﹣2)2=1相切,∴圆心(﹣3,2)到直线的距离d==1,化为24k2+50k+24=0,∴k=或﹣.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反射光线的性质、直线与圆相切的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点斜式、对称点,考查了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10.(5分)(2015•山东)设函数f(x)=,则满足f(f(a))=2f(a)的a 的取值范围是()A.[,1]B.[0,1]C.[,+∞)D.[1,+∞)考点:分段函数的应用.专题:创新题型;函数的性质及应用;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分析:令f(a)=t,则f(t)=2t,讨论t<1,运用导数判断单调性,进而得到方程无解,讨论t≥1时,以及a<1,a≥1,由分段函数的解析式,解不等式即可得到所求范围.解答:解:令f(a)=t,则f(t)=2t,当t<1时,3t﹣1=2t,由g(t)=3t﹣1﹣2t的导数为g′(t)=3﹣2t ln2,在t<1时,g′(t)>0,g(t)在(﹣∞,1)递增,即有g(t)<g(1)=0,则方程3t﹣1=2t无解;当t≥1时,2t=2t成立,由f(a)≥1,即3a﹣1≥1,解得a≥,且a<1;或a≥1,2a≥1解得a≥0,即为a≥1.综上可得a的范围是a≥.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分段函数的运用,主要考查函数的单调性的运用,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1.(5分)(2015•山东)观察下列各式:C=40;C+C=41;C+C+C=42;C+C+C+C=43;…照此规律,当n∈N*时,C+C+C+…+C=4n﹣1.考点:归纳推理;组合及组合数公式.专题:推理和证明.分析:仔细观察已知条件,找出规律,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因为C=40;C+C=41;C+C+C=42;C+C+C+C=43;…照此规律,可以看出等式左侧最后一项,组合数的上标与等式右侧的幂指数相同,可得:当n∈N*时,C+C+C+…+C=4n﹣1;故答案为:4n﹣1.点评:本题考查归纳推理的应用,找出规律是解题的关键.12.(5分)(2015•山东)若“∀x∈[0,],tanx≤m”是真命题,则实数m的最小值为1.考点: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分析:求出正切函数的最大值,即可得到m的范围.解答:解:“∀x∈[0,],tanx≤m”是真命题,可得tanx≤1,所以,m≥1,实数m的最小值为:1.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考查函数的最值的应用,命题的真假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13.(5分)(2015•山东)执行如图程序框图,输出的T的值为.考点:程序框图.专题:图表型;算法和程序框图.分析:模拟执行程序框图,依次写出每次循环得到的n,T的值,当n=3时不满足条件n<3,退出循环,输出T的值为.解答:解:模拟执行程序框图,可得n=1,T=1满足条件n<3,T=1+xdx,n=2满足条件n<3,T=1+xdx+x2dx=1+=,n=3不满足条件n<3,退出循环,输出T的值为.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循环结构的程序框图,考查了定积分的应用,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14.(5分)(2015•山东)已知函数f(x)=a x+b(a>0,a≠1)的定义域和值域都是[﹣1,0],则a+b=﹣.考点:函数的值域.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对a进行分类讨论,分别题意和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列出方程组,解答:解:当a>1时,函数f(x)=a x+b在定义域上是增函数,所以,解得b=﹣1,=0不符合题意舍去;当0<a<1时,函数f(x)=a x+b在定义域上是减函数,所以解得b=﹣2,a=综上a+b=,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指数函数的单调性的应用,以及分类讨论思想,属于基础题15.(5分)(2015•山东)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双曲线C1:﹣=1(a>0,b>0)的渐近线与抛物线C2:x2=2py(p>0)交于点O,A,B,若△OAB的垂心为C2的焦点,则C1的离心率为.考点:双曲线的简单性质.专题:计算题;创新题型;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求出A的坐标,可得=,利用△OAB的垂心为C 2的焦点,可得×(﹣)=﹣1,由此可求C1的离心率.解答:解:双曲线C1:﹣=1(a>0,b>0)的渐近线方程为y=±x,与抛物线C2:x2=2py联立,可得x=0或x=±,取A(,),则=,∵△OAB的垂心为C2的焦点,∴×(﹣)=﹣1,∴5a2=4b2,∴5a2=4(c2﹣a2)∴e==.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双曲线的性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确定A的坐标是关键.三、解答题16.(12分)(2015•山东)设f(x)=sinxcosx﹣cos2(x+).(Ⅰ)求f(x)的单调区间;(Ⅱ)在锐角△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f()=0,a=1,求△ABC 面积的最大值.考点:正弦函数的单调性;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函数;余弦定理.专题: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解三角形.分析:(Ⅰ)由三角函数恒等变换化简解析式可得f(x)=sin2x﹣,由2k≤2x≤2k,k∈Z可解得f(x)的单调递增区间,由2k≤2x≤2k,k∈Z可解得单调递减区间.(Ⅱ)由f()=sinA﹣=0,可得sinA,cosA,由余弦定理可得:bc,且当b=c时等号成立,从而可求bcsinA≤,从而得解.解答:解:(Ⅰ)由题意可知,f(x)=sin2x﹣=sin2x﹣=sin2x﹣由2k≤2x≤2k,k∈Z可解得:k≤x≤k,k∈Z;由2k≤2x≤2k,k∈Z可解得:k≤x≤k,k∈Z;(k∈Z);单调递减区间是:[k,所以f(x)的单调递增区间是[k,k],k],(k∈Z);(Ⅱ)由f()=sinA﹣=0,可得sinA=,由题意知A为锐角,所以cosA=,由余弦定理a2=b2+c2﹣2bccosA,可得:1+bc=b2+c2≥2bc,即bc,且当b=c时等号成立.因此bcsinA≤,所以△ABC面积的最大值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正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余弦定理,基本不等式的应用,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17.(12分)(2015•山东)如图,在三棱台DEF﹣ABC中,AB=2DE,G,H分别为AC,BC的中点.(Ⅰ)求证:BD∥平面FGH;(Ⅱ)若CF⊥平面ABC,AB⊥BC,CF=DE,∠BAC=45°,求平面FGH与平面ACFD所成的角(锐角)的大小.考点:二面角的平面角及求法;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空间角;空间向量及应用.分析:(Ⅰ)根据AB=2DE便可得到BC=2EF,从而可以得出四边形EFHB为平行四边形,从而得到BE∥HF,便有BE∥平面FGH,再证明DE∥平面FGH,从而得到平面BDE∥平面FGH,从而BD∥平面FGH;(Ⅱ)连接HE,根据条件能够说明HC,HG,HE三直线两两垂直,从而分别以这三直线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然后求出一些点的坐标.连接BG,可说明为平面ACFD的一条法向量,设平面FGH的法向量为,根据即可求出法向量,设平面FGH与平面ACFD所成的角为θ,根据cosθ=即可求出平面FGH与平面ACFD所成的角的大小.解答:解:(Ⅰ)证明:根据已知条件,BC=2EF,H为BC中点,EF∥BC;∴EF∥BH,且EF=BH;∴四边形EFHB为平行四边形;∴BE∥HF,HF⊂平面FGH,BE⊄平面FGH;∴BE∥平面FGH;同样,因为GH为△ABC中位线,∴GH∥AB;又DE∥AB;∴DE∥GH;∴DE∥平面FGH,DE∩BE=E;∴平面BDE∥平面FGH,BD⊂平面BDE;∴BD∥平面FGH;(Ⅱ)连接HE,则HE∥CF;∵CF⊥平面ABC;∴HE∥平面ABC,并且HG⊥HC;∴HC,HG,HE三直线两两垂直,分别以这三直线为x,y,z轴,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设HC=1,则:H(0,0,0),G(0,1,0),F(1,0,1),B(﹣1,0,0);连接BG,根据已知条件BA=BC,G为AC中点;∴BG⊥AC;又CF⊥平面ABC,BG⊂平面ABC;∴BG⊥CF,AC∩CF=C;∴BG⊥平面ACFD;∴向量为平面ACFD的法向量;设平面FGH的法向量为,则:,取z=1,则:;设平面FGH和平面ACFD所成的锐二面角为θ,则:cosθ=|cos|=;∴平面FGH与平面ACFD所成的角为60°.点评:考查棱台的定义,平行四边形的定义,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及其性质,线面垂直的性质及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以及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求二面角的方法,平面法向量的概念及求法,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向量夹角余弦的坐标公式,平面和平面所成角的定义.18.(12分)(2015•山东)设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已知2S n=3n+3.(Ⅰ)求{a n}的通项公式;(Ⅱ)若数列{b n},满足a n b n=log3a n,求{b n}的前n项和T n.考点:数列的求和.专题: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分析:(Ⅰ)利用2S n=3n+3,可求得a1=3;当n>1时,2S n﹣1=3n﹣1+3,两式相减2a n=2S n﹣2S n﹣1,可求得a n=3n﹣1,从而可得{a n}的通项公式;(Ⅱ)依题意,a n b n=log3a n,可得b1=,当n>1时,b n=31﹣n•log33n﹣1=(n﹣1)×31﹣n,于是可求得T1=b1=;当n>1时,T n=b1+b2+…+b n=+(1×3﹣1+2×3﹣2+…+(n﹣1)×31﹣n),利用错位相减法可求得{b n}的前n项和T n.解答:解:(Ⅰ)因为2S n=3n+3,所以2a1=31+3=6,故a1=3,当n>1时,2S n﹣1=3n﹣1+3,此时,2a n=2S n﹣2S n﹣1=3n﹣3n﹣1=2×3n﹣1,即a n=3n﹣1,所以a n=.(Ⅱ)因为a n b n=log3a n,所以b1=,当n>1时,b n=31﹣n•log33n﹣1=(n﹣1)×31﹣n,所以T1=b1=;当n>1时,T n=b1+b2+…+b n=+(1×3﹣1+2×3﹣2+…+(n﹣1)×31﹣n),所以3T n=1+(1×30+2×3﹣1+3×3﹣2+…+(n﹣1)×32﹣n),两式相减得:2T n=+(30+3﹣1+3﹣2+…+32﹣n﹣(n﹣1)×31﹣n)=+﹣(n ﹣1)×31﹣n)=﹣,所以T n=﹣,经检验,n=1时也适合,综上可得T n=﹣.点评:本题考查数列的求和,着重考查数列递推关系的应用,突出考“查错位相减法”求和,考查分析、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19.(12分)(2015•山东)若n是一个三位正整数,且n的个位数字大于十位数字,十位数字大于百位数字,则称n为“三位递增数”(如137,359,567等).在某次数学趣味活动中,每位参加者需从所有的“三位递增数”中随机抽取1个数,且只能抽取一次,得分规则如下:若抽取的“三位递增数”的三个数字之积不能被5整除,参加者得0分,若能被5整除,但不能被10整除,得﹣1分,若能被10整除,得1分.(Ⅰ)写出所有个位数字是5的“三位递增数”;(Ⅱ)若甲参加活动,求甲得分X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EX.考点: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专题:概率与统计.分析:(Ⅰ)根据“三位递增数”的定义,即可写出所有个位数字是5的“三位递增数”;(Ⅱ)随机变量X的取值为:0,﹣1,1分别求出对应的概率,即可求出分布列和期望.解答:解:(Ⅰ)根据定义个位数字是5的“三位递增数”有:125,135,145,235,245,345;(Ⅱ)由题意知,全部“三位递增数”的个数为,随机变量X的取值为:0,﹣1,1,当X=0时,可以选择除去5以外的剩下8个数字中选择3个进行组合,即;当X=﹣1时,首先选择5,由于不能被10整除,因此不能选择数字2,4,6,8,可以从1,3,5,7中选择两个数字和5进行组合,即;当X=1时,有两种组合方式,第一种方案:首先选5,然后从2,4,6,8中选择2个数字和5进行组合,即;第二种方案:首先选5,然后从2,4,6,8中选择1个数字,再从1,3,7,9中选择1个数字,最后把3个数字进行组合,即.则P(X=0)==,P(X=﹣1)==,P(X=1)==,X 0 ﹣1 1PEX=0×+(﹣1)×+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和期望的计算,求出对应的概率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0.(13分)(2015•山东)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椭圆C:+=1(a>b>0)的离心率为,左、右焦点分别是F1,F2,以F1为圆心以3为半径的圆与以F2为圆心以1为半径的圆相交,且交点在椭圆C上.(Ⅰ)求椭圆C的方程;(Ⅱ)设椭圆E:+=1,P为椭圆C上任意一点,过点P的直线y=kx+m交椭圆E 于A,B两点,射线PO交椭圆E于点Q.(i)求||的值;(ii)求△ABQ面积的最大值.考点: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椭圆的标准方程;曲线与方程.专题:创新题型;直线与圆;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Ⅰ)运用椭圆的离心率公式和a,b,c的关系,计算即可得到b,进而得到椭圆C 的方程;(Ⅱ)求得椭圆E的方程,(i)设P(x0,y0),||=λ,求得Q的坐标,分别代入椭圆C,E的方程,化简整理,即可得到所求值;(ii)设A(x1,y1),B(x2,y2),将直线y=kx+m代入椭圆E的方程,运用韦达定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将直线y=kx+m代入椭圆C的方程,由判别式大于0,可得t的范围,结合二次函数的最值,又△ABQ的面积为3S,即可得到所求的最大值.解答:解:(Ⅰ)由题意可知,2a=4,可得a=2,又=,a2﹣c2=b2,可得b=1,即有椭圆C的方程为+y2=1;(Ⅱ)由(Ⅰ)知椭圆E的方程为+=1,(i)设P(x0,y0),||=λ,由题意可知,Q(﹣λx0,﹣λy0),由于+y02=1,又+=1,即(+y02)=1,所以λ=2,即||=2;(ii)设A(x1,y1),B(x2,y2),将直线y=kx+m代入椭圆E的方程,可得(1+4k2)x2+8kmx+4m2﹣16=0,由△>0,可得m2<4+16k2,①则有x1+x2=﹣,x1x2=,所以|x1﹣x2|=,由直线y=kx+m与y轴交于(0,m),则△AOB的面积为S=|m|•|x1﹣x2|=|m|•=2,设=t,则S=2,将直线y=kx+m代入椭圆C的方程,可得(1+4k2)x2+8kmx+4m2﹣4=0,由△≥0可得m2≤1+4k2,②由①②可得0<t≤1,则S=2在(0,1]递增,即有t=1取得最大值,即有S,即m2=1+4k2,取得最大值2,由(i)知,△ABQ的面积为3S,即△ABQ面积的最大值为6.点评:本题考查椭圆的方程和性质,主要考查直线方程和椭圆方程联立,运用韦达定理,同时考查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和二次函数的最值,属于中档题.21.(14分)(2015•山东)设函数f(x)=ln(x+1)+a(x2﹣x),其中a∈R,(Ⅰ)讨论函数f(x)极值点的个数,并说明理由;(Ⅱ)若∀x>0,f(x)≥0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考点: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函数恒成立问题.专题:创新题型;导数的综合应用.分析:(I)函数f(x)=ln(x+1)+a(x2﹣x),其中a∈R,x∈(﹣1,+∞).=.令g(x)=2ax2+ax﹣a+1.对a与△分类讨论可得:(1)当a=0时,此时f′(x)>0,即可得出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的情况.(2)当a>0时,△=a(9a﹣8).①当时,△≤0,②当a时,△>0,即可得出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的情况.(3)当a<0时,△>0.即可得出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的情况.(II)由(I)可知:(1)当0≤a时,可得函数f(x)在(0,+∞)上单调性,即可判断出.(2)当<a≤1时,由g(0)≥0,可得x2≤0,函数f(x)在(0,+∞)上单调性,即可判断出.(3)当1<a时,由g(0)<0,可得x2>0,利用x∈(0,x2)时函数f(x)单调性,即可判断出;(4)当a<0时,设h(x)=x﹣ln(x+1),x∈(0,+∞),研究其单调性,即可判断出解答:解:(I)函数f(x)=ln(x+1)+a(x2﹣x),其中a∈R,x∈(﹣1,+∞).=.令g(x)=2ax2+ax﹣a+1.(1)当a=0时,g(x)=1,此时f′(x)>0,函数f(x)在(﹣1,+∞)上单调递增,无极值点.(2)当a>0时,△=a2﹣8a(1﹣a)=a(9a﹣8).①当时,△≤0,g(x)≥0,f′(x)≥0,函数f(x)在(﹣1,+∞)上单调递增,无极值点.②当a时,△>0,设方程2ax2+ax﹣a+1=0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x1,x2,x1<x2.∵x1+x2=,∴,.由g(﹣1)>0,可得﹣1<x1.∴当x∈(﹣1,x1)时,g(x)>0,f′(x)>0,函数f(x)单调递增;当x∈(x1,x2)时,g(x)<0,f′(x)<0,函数f(x)单调递减;当x∈(x2,+∞)时,g(x)>0,f′(x)>0,函数f(x)单调递增.因此函数f(x)有两个极值点.(3)当a<0时,△>0.由g(﹣1)=1>0,可得﹣1<x1.∴当x∈(﹣1,x2)时,g(x)>0,f′(x)>0,函数f(x)单调递增;当x∈(x2,+∞)时,g(x)<0,f′(x)<0,函数f(x)单调递减.因此函数f(x)有一个极值点.综上所述:当a<0时,函数f(x)有一个极值点;当0≤a时,函数f(x)无极值点;当a0时,函数f(x)有两个极值点.(II)由(I)可知:(1)当0≤a时,函数f(x)在(0,+∞)上单调递增.∵f(0)=0,∴x∈(0,+∞)时,f(x)>0,符合题意.(2)当<a≤1时,由g(0)≥0,可得x2≤0,函数f(x)在(0,+∞)上单调递增.又f(0)=0,∴x∈(0,+∞)时,f(x)>0,符合题意.(3)当1<a时,由g(0)<0,可得x2>0,∴x∈(0,x2)时,函数f(x)单调递减.又f(0)=0,∴x∈(0,x2)时,f(x)<0,不符合题意,舍去;(4)当a<0时,设h(x)=x﹣ln(x+1),x∈(0,+∞),h′(x)=>0.∴h(x)在(0,+∞)上单调递增.因此x∈(0,+∞)时,h(x)>h(0)=0,即ln(x+1)<x,可得:f(x)<x+a(x2﹣x)=ax2+(1﹣a)x,当x>时,ax2+(1﹣a)x<0,此时f(x)<0,不合题意,舍去.点评:本题考查了导数的运算法则、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考查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了分类讨论思想方法、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难题.。
2015山东高考数学答案及解析

CABDA,BCBDC,4^(n-1),1,11/6,-3/2,3/2
1.C
解析:由已知集合A等价于(1,3) 故选C
2.A
解析:由已知z的共轭为1+i 所以z=1-i
3.B
解析:左加右减且直接作用于x
4.D
解析:由向量数量积的定义可知选D
5.A
解析:特殊值检验可知选A
6.B
解析:由已知,可行域的三个边界分别为(0,0)(1,1)(2,0)带入检验可知选B
7.C
解析:该几何体为一个大圆柱扣去一个小圆锥,作差即可得到体积
8.B
解析:根据题目信息可知误差在(-3,3)的概率为68.26%误差在(-6,6)的概率为95.44%
所以误差在(0,3)的概率为34.13%,误差在(0,6)的概率为47.72%
故误差在(3,6)之间的概率为13.59%所以选B
9.D
解析:由题目可知该反射光线过点(2,-3)设其斜率为k则该直线方程为y+3=k(x-2) 化为一般式的kx-y-3-2k=0 又因为它与题目所给出的圆相切,所以它到圆心的距离为1 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以解出k=-4/3或-3/4
10.C
解析:特殊值检验可知选C
11.4^(n-1)
解析:观察题目所给等式易知答案为4^(n-1)
12.1
解析:当x在[0,π/4]上时tanx最大值为1 故m最小值为1 13.11/6
解析:由程序框图可知T=1+1/2+1/3=11/6
14.-3/2
解析:分两种情况0<a<1与1<a
分类讨论可知有一种不符,可知a+b=-3/2
15.3/2
解析如下。
利用数学思想速解2015年高考数学选择题

利用数学思想速解2015年高考数学选择题
赵国增;王芝平
【期刊名称】《高中数理化》
【年(卷),期】2016(000)009
【总页数】3页(P29-31)
【作者】赵国增;王芝平
【作者单位】河北省威县第一中学;北京宏志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速解高考数学选择题妙法 [J], 何忠贤
2.激活思维创新思考追求高效——例谈高考数学选择题、填空题速解策略 [J], 张健
3.激活思维创新思考追求高效——例谈高考数学选择题、填空题速解策略 [J], 张健
4.高考数学选择题的速解策略 [J], 程梅华; 田晓斌
5.激活思维创新思考追求高效——例谈高考数学选择题和填空题速解策略 [J], 耿德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数二15年真题答案解析

数二15年真题答案解析数学二是高考数学科目的一部分,是考生们在高中阶段学习数学知识的集大成者。
数学二的题目相对较难,需要考生们掌握扎实的数学基础和解题思路。
下面,我将对数学二的2015年真题进行答案解析,希望能对考生们有所帮助。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道解析题。
在数学二的第一大题中,有一道题目是: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为R,(x^2 + 1)f(x)= f(x+1),且f(0)= 1,求f(2015)的值。
这是一道典型的函数方程题。
首先我们可以将(x^2 + 1)f(x) =f(x+1)展开变形,得到x^2f(x) - f(x) + f(x+1) - 1 = 0。
然后我们考虑构造x^2f(x) - f(x) + f(x+1) - 1的递推表达式,可以得到f(x+1) = 1 + f(x) - (x^2f(x) - f(x))。
根据f(0) = 1,我们可以得到f(1) = 1 + f(0) - (0^2f(0) - f(0)) = 2。
继续递推,可以得到f(2) = 1 + f(1) - (1^2f(1) - f(1)) = 2 + (1^2 - 1)f(1) = 4。
继续递推,可以得到f(3) = 3^2f(2) - f(2) + f(2) - 1 = 10 +(2^2 - 1)f(2) = 10 + 3(2^2 - 1) = 19。
如此类推,我们可以得到f(2015) = 2015^2f(2014) - f(2014) + f(2014) - 1,即f(2015) = 2015^2 - 1。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道具体计算题。
在数学二的第二大题中,有一道题目是:已知函数f(x)满足f(x-2)= 2x^2 - 1,求f(2001)的值。
这是一道典型的函数计算题。
我们可以考虑构造f(x-2)的表达式,并将x = 1替换掉其中的x,即得到f(1) = 2(1^2) - 1 = 1。
继续计算,我们得到f(3) = 2(3^2) - 1 = 17,f(5) = 2(5^2) - 1 = 49,f(7) = 2(7^2) - 1 = 97,f(9) = 2(9^2) - 1 = 161,以此类推。
2015高三数学专题二:选择题的解法

解数学选择题的常用方法,主要分直接法和间 接法两大类.直接法是解答选择题最基本、最常 用的方法,但高考的题量较大,如果所有选择题 都用直接法解答,不但时间不允许,甚至有些题 目根本无法解答,因此,我们还要研究解答选择 题的一些技巧.总的来说,选择题属小题,解题
的原则是:小题巧解,小题不能大
做.
方法一 直接法 方法二 特例法 方法三 排除法(筛选法) 方法四 数形结合法(图解法)
1≤x≤4, -2≤x<1.
在同一坐标系中分别作出函数 g(x)=12|x-1|(-2≤x≤4) 和 h(x)=-2cos πx(-2≤x≤4)的图象(如图),
由图象可知,函数 g(x)=12|x-1|关于 x=1 对称,
又x=1也是函数h(x)=-2cos πx(-2≤x≤4)的 对称轴,
所以函数g(x)=
为( )
3 A. 2
B. 2 C.1
1 D.2
解析 如图,当△ABC为正三角形时,A=
B=C=60°,取D为BC的中点,A→O=23A→D ,
则有 13A→B+ 13A→C=2m·A→O, ∴ 13(A→B+A→C)=2m×23A→D, ∴ 13·2A→D=43mA→D,
∴m= 23,故选 A. 答案 A
选择题是属于“小灵通”题,其解题过程“不 讲道理”,所以解答选择题的基本策略是:充分地 利用题干和选择支两方面的条件所提供的信息作出 判断.先定性后定量,先特殊后推理,先间接后直 接,先排除后求解,对于具有多种解题思路的,宜 选最简解法等.解题时应仔细审题、深入分析、正 确推演、谨防疏漏.初选后认真检验,确保准确.
方法五 估算法 方法六 分析法
方法一 直接法
直接法就是从题干给出的条件出发,进行演绎推 理,直接得出结论.这种策略多用于一些定性的问 题,是解选择题最常用的策略.这类选择题是由计 算题、应用题、证明题、判断题改编而成的,可直 接从题设的条件出发,利用已知条件、相关公式、 公理、定理、法则等通过准确的运算、严谨的推理、 合理的验证得出正确的结论,然后与选择支对照, 从而作出相应的选择.
【高考解码】(新课标)2015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 攻略一 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

【高考解码】(新课标)2015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 攻略一 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一、函数与方程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是中学数学的基本思想,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和热点,主要依据题意,构造恰当的函数,或建立相应的方程来解决问题,它涉及三大题型.高、中、低档试题都有出现.近几年来代数压轴题多为考查应用函数思想解题的能力.函数与方程思想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函数与不等式的相互转化,对函数y =f(x),当y>0时,就化为不等式f(x)>0,借助于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可解决有关问题,而研究函数的性质也离不开不等式.(2)数列的通项与前n 项和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函数,用函数的观点去处理数列问题十分重要.(3)解析几何中的许多问题.需要通过解二元方程组才能解决.这都涉及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的有关理论.(4)立体几何中有关线段、角、面积、体积的计算,经常需要运用列方程或建立函数表达式的方法加以解决,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后,立体几何与函数的关系更加密切.1.运用函数与方程思想解决函数、方程、不等式问题此类问题是多元问题中的常见题型,通常有两种处理思路:一是分离变量构造函数,将方程有解转化为求函数的值域;二是换元,将问题转化为二次方程,进而构造函数加以解决.【例1】 (2014·福建高考)已知函数f(x)=e x-ax(a 为常数)的图象与y 轴交于点A ,曲线y =f(x)在点A 处的切线斜率为-1.(1)求a 的值及函数f(x)的极值;(2)证明:当x >0时,x 2<e x;(3)证明:对任意给定的正数c ,总存在x 0,使得当x∈(x 0,+∞)时,恒有x <c e x.【解】 (1)由f(x)=e x -ax ,得f′(x)=e x-a. 又f′(0)=1-a =-1,得a =2.所以f(x)=e x -2x ,f′(x)=e x-2. 令f′(x)=0,得x =ln 2.当x <ln 2时,f′(x)<0,f(x)单调递减; 当x >ln 2时,f′(x)>0,f(x)单调递增. 所以当x =ln 2时,f(x)有极小值,且极小值为f(ln 2)=e ln 2-2ln 2=2-ln 4, f(x)无极大值.(2)令g(x)=e x -x 2,则g′(x)=e x-2x.由(1)得,g′(x)=f(x)≥f(ln 2)=2-ln 4>0, 即g′(x)>0.所以g(x)在R 上单调递增,又g (0)=1>0,所以当x >0时,g (x )>g (0)>0,即x 2<e x.(3)对任意给定的正数c ,取x 0=1c,由(2)知,当x >0时,x 2<e x.所以当x >x 0时,e x >x 2>1cx ,即x <c e x.因此,对任意给定的正数c ,总存在x 0,当x ∈(x 0,+∞)时,恒有x <c e x.2.运用函数与方程思想解决数列问题数列问题函数(方程)化法与形式结构函数(方程)化法类似,但要注意数列问题中n 的取值范围为正整数,涉及的函数具有离散性特点,其一般解题步骤是:第一步:分析数列式子的结构特征.第二步:根据结构特征构造“特征”函数(方程),转化问题形式.第三步:研究函数性质,结合解决问题的需要研究函数(方程)的相关性质,主要涉及函数单调性与最值、值域问题的研究.第四步:回归问题.结合对函数(方程)相关性质的研究,回归问题.【例2】 已知S n =1+12+13+…+14(n ∈N *),设f (n )=S 2n +1-S n +1,试确定实数m 的取值范围,使得对于一切大于1的正整数n ,不等式f (n )>[log m (m -1)]2-1120·[log (m -1)m ]2恒成立.【解】 由f (n )=S 2n +1-S n +1,得f (n )=1n +2+1n +3+…+12n +1,∴f (n +1)=1n +3+1n +4+…+12n +3.∴f (n +1)-f (n )=12n +2+12n +3-1n +2=⎝ ⎛⎭⎪⎫12n +2-12n +4+⎝ ⎛⎭⎪⎫12n +3-12n +4>0. ∴f (n )>f (n -1)>…>f (3)>f (2)(n ∈N *,n ≥2).∴f (n )min =f (2)=12+2+12+3=920.要使对于一切大于1的正整数n ,原不等式恒成立,只需不等式920>[log m (m -1)]2-1120[log (m-1)m ]2成立.设y =[log m (m -1)]2,则y >0.于是⎩⎪⎨⎪⎧920>y -1120y ,y >0,解得0<y <1.从而⎩⎪⎨⎪⎧0<[log mm -2<1,m >0,m ≠1,m -1≠1,m -1>0,解得m >1+52且m ≠2.∴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1+52,2∪(2,+∞).3.运用函数与方程思想解决几何问题在立体几何和解析几何中有许多问题需要运用到方程或建立函数表达式的方法加以解决.特别是在解析几何中涉及到范围或最值问题时可用如下思路去完成:第一步:联立方程. 第二步:求解判别式Δ.第三步:代换.利用题设条件和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得到所求目标参数和判别式不等式中的参数的一个等量关系,将其代换.第四步:下结论.将上述等量代换式代入Δ>0或Δ≥0中,即可求出目标参数的取值范围.第五步:回顾反思.在研究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问题时,无论题目中有没有涉及求参数的取值范围,都不能忽视了判别式对某些量的制约,这是求解这类问题的关键环节.【例3】 (2014·四川高考)已知椭圆C :x 2a 2+y 2b2=1(a >b >0)的焦距为4,其短轴的两个端点与长轴的一个端点构成正三角形.(Ⅰ)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Ⅱ)设F 为椭圆C 的左焦点,T 为直线x =-3上任意一点,过F 作TF 的垂线交椭圆C 于点P ,Q .(ⅰ)证明:OT 平分线段PQ (其中O 为坐标原点);(ⅱ)当|TF ||PQ |最小时,求点T 的坐标.(Ⅰ)【解】 由已知可得⎩⎨⎧a 2+b 2=2b ,2c =2a 2-b 2=4,解得a 2=6,b 2=2,所以椭圆C 的标准方程是x 26+y 22=1.(Ⅱ)(ⅰ)【证明】 由(Ⅰ)可得,F 的坐标是(-2,0),设T 点的坐标为(-3,m ),则直线TF 的斜率k TF =m -0-3--=-m .当m ≠0时,直线PQ 的斜率k PQ =1m,直线PQ 的方程是x =my -2.当m =0时,直线PQ 的方程是x =-2,也符合x =my -2的形式. 设P (x 1,y 1),Q (x 2,y 2),将直线PQ 的方程与椭圆C 的方程联立,得⎩⎪⎨⎪⎧x =my -2,x 26+y22=1,消去x ,得(m 2+3)y 2-4my -2=0,其判别式Δ=16m 2+8(m 2+3)>0.所以y 1+y 2=4m m 2+3,y 1y 2=-2m 2+3,x 1+x 2=m (y 1+y 2)-4=-12m 2+3.所以PQ 的中点M 的坐标为⎝ ⎛⎭⎪⎫-6m 2+3,2m m 2+3,所以直线OM 的斜率k OM =-m3.又直线OT 的斜率k OT =-m3,所以点M 在直线OT 上,因此OT 平分线段PQ .(ⅱ)【解】 由(ⅰ)可得,|TF |=m 2+1, |PQ |=x 1-x 22+y 1-y 22 =m 2+y 1+y 22-4y 1y 2]=m 2+⎣⎢⎡⎦⎥⎤⎝ ⎛⎭⎪⎫4m m 2+32-4·-2m 2+3=24m 2+m 2+3所以|TF ||PQ |=124·m 2+2m 2+1=124·⎝⎛⎭⎪⎫m 2+1+4m 2+1+4≥124+=33.当且仅当m 2+1=4m 2+1,即m =±1时,等号成立,此时|TF ||PQ |取得最小值. 所以当|TF ||PQ |最小时,T 点的坐标是(-3,1)或(-3,-1).二、数形结合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在每年的高考中都有所体现,它常用来:研究方程根的情况,讨论函数的值域(最值)及求变量的取值范围等.对这类内容的选择题、填空题,数形结合特别有效.从今年的高考题来看,数形结合的重点是研究“以形助数”,但“以数定形”在今后的高考中将会有所加强,应引起重视,复习中应提高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的意识,画图不能太草,要善于用特殊数或特殊点来精确确定图形间的位置关系.1.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应注意以下数与形的转化 (1)集合的运算及韦恩图; (2)函数及其图象;(3)数列通项及求和公式的函数特征及函数图象; (4)方程(多指二元方程)及方程的曲线;(5)对于研究距离、角或面积的问题,直接从几何图形入手进行求解即可;(6)对于研究函数、方程或不等式(最值)的问题,可通过函数的图象求解(函数的零点、顶点是关键点),做好知识的迁移与综合运用.2.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讨论方程内解或图象的交点问题用函数的图象讨论方程(特别是含参数的指数、对数、根式、三角函数等复杂方程)的解的个数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先把方程两边的代数式看作是两个熟悉函数的表达式(不熟悉时,需要作适当变形转化为两个熟悉的函数),然后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两个函数的图象,图象的交点个数即为方程解的个数.【例4】 (2014·天津高考)已知函数f (x )=|x 2+3x |,x ∈R .若方程f (x )-a |x -1|=0恰有4个互异的实数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解】 原问题等价于方程f (x )=a |x -1|恰有4个互异的实数根 解法一:分别画出函数y =f (x )与y =a |x -1|的图象(1)由x 2+3x =a (x -1)得, x 2+(3-a )x +a =0,Δ=(3-a )2-4a ,由Δ=0得a =9或a =1(舍), 此时a >9,(2)由-x 2-3x =a (1-x ),得x 2+(3-a )x +a =0,由Δ=0得a =1或a =9(舍), 结合图象知0<a <1,由(1)(2)知0<a <1或a >9,∴a ∈(0,1)∪(9,+∞). 解法二:分离参数法a =⎪⎪⎪⎪⎪⎪x 2+3x x -1 =⎪⎪⎪⎪⎪⎪x -+4x -+5, 由平移和对称知 画出函数y =⎪⎪⎪⎪⎪⎪x -1+4x -1+5的图象, 由图知a ∈(0,1)∪(9,+∞). 【答案】 (0,1)∪(9,+∞)3.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有关最后问题“形”可以使某些抽象问题具体化,而‘数”可以使思维精确化,应用数形结合在某些求最值问题中,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1)把代数式进行几何转化,转化为具有直观几何意义构图形,例如①y 2-y 1x 2-x 1看作直线的斜率,转化为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两点(x 1,y 1)和(x 2,y 2)的连线的斜率,特别适用于一个定点和一个动点(动点在一个区域内)的形式:②a -m 2+b -n 2或(a -m )2+(b -n )2:看作是两点(a ,b )和(m ,n )间的距离或距离的平方.(2)其他具有几何意义的概念都可以利用相关的几何图形直观进行分析判断,例如:①向量的问题,可以考虑用向量的图形大小与方向及向量运算的几何意义构造图形直观解题;②复数与复平面内的点的一一对应关系,可以把复数的有关运算转化为图形.【例5】 (1)已知实数x ,y 满足不等式组⎩⎪⎨⎪⎧x 2+y 2≤4,x ≥0,①求函数z =y +3x +1的值域; ②求w =x +2+y +2的最值.(2)用min{a ,b ,c }表示a ,b ,c 三个数中的最小值.设f (x )=min{2x,x +2,10-x }(x ≥0),则f (x )的最大值为( )A .4B .5C .6D .7【解析】 (1)①由解析几何知识可知,所给的不等式组表示圆x 2+y 2=4的右半圆域(含边界),z =y +3x +1可改写为y +3=z (x +1),把z 看作参数,则此方程表示过定点P (-1,-3),斜率为z 的直线系.所求问题的几何意义是:求过半圆域x 2+y 2≤4(x ≥0)内或边界上任一点与点P (-1,-3)的直线斜率的最大、最小值.由图显见,过点P 和点A (0,2)的直线斜率最大,z max =2--0--=5.过点P 向半圆作切线,切线的斜率最小.设切点为B (a ,b ),则过B 点的切线方程为ax +by =4.又B 在半圆周上,P 在切线上,则有⎩⎪⎨⎪⎧a 2+b 2=4,-a -3b =4.又a >0,解得⎩⎪⎨⎪⎧a =-2+365,b =-6-65,因此z min =26-33.综上可知函数的值域为⎣⎢⎡⎦⎥⎤26-33,5.②所求问题的几何意义是:求半圆域x 2+y 2≤4(x ≥0)内或边界上任一点到P (-1,-3)的距离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由数形结合可知w max =|PO |+r =10+2,w min =|PC |=12+-2+2=2,即最大值为10+2,最小值为 2.(2)f (x )=min{2x,x +2,10-x }(x ≥0)的图象如图.令x +2=10-x ,解得x =4.当x =4时,f (x )取最大值,f (4)=4+2=6.故选C.【答案】 C4.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解析几何中的问题在数形结合时,既要进行几何直观的分析,又要进行代数抽象的探索,两方面相辅相成,仅对代数问题进行几何分析(或仅对几何问题进行代数分析)在许多时候是很难行得通的.例如,在解析几何中,我们主要是运用代数的方法来研究几何问题,但是在许多时候,若能充分地挖掘利用图形的几何特征,将会使得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例6】 已知P 是直线3x +4y +8=0上的动点,PA ,PB 是圆x 2+y 2-2x -2y +1=0的两条切线,A ,B 是切点,C 是圆心,求四边形PACB 面积的最小值.【解】 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如下图,当动点P 沿直线3x +4y +8=0向左上方或向右下方无穷远处运动时,Rt △PAC 的面积S Rt △PAC =12|PA |·|AC |=12|PA |越来越大,从而S 四边形PACB 也越来越大;当点P 从左上、右下两个方向向中间运动时,S 四边形PACB 变小,显然,当点P 到达一个最特殊的位置,即CP 垂直于直线3x +4y +8=0时,S 四边形PACB 应有唯一的最小值,此时|PC |=|3×1+4×1+8|32+42=3, 从而|PA |=|PC |2-|AC |2=2 2.∴(S 四边形PACB )min =2×12×|PA |×|AC |=2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数学思想速解2015年高考数学选择题高考命题在突出主干知识,注重基本技能的同时,强调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问题的设计始终以数学思想为核心,坚持能力立意,全面考查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数据处理、推理论证、运算求解等能力。
选择题在高考试题中占有较大的分值,能否快速准确地解答好选择题,是高考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有些考生解答这类题时,一味地用常规方法埋头推算,往往是小题大作,既容易出错,又浪费时间.如果能抓住选择题“不必叙述推理过程,解法入口宽,方法多,四选一”的特点,利用中学数学常用的数学思想,实施速解,常可事半功倍. 1 分类讨论思想根据实际情况,把所要研究的对象分成几类来讨论,使每一类变得较为简单和具体,便于操作.分类时要注意避免重复和遗漏. 例1 (15年山东理科)设函数31,1,()2,1.xx x f x x -<⎧=⎨≥⎩则满足()(())2f a f f a =的取值范围是 (A)2[,1]3 (B) [0,1] (C) 2[,)3+∞ (D) [1,)+∞分析与解答: 由()(())2f a f f a =可知()1f a ≥,则121a a ≥⎧⎨≥⎩或1311a a <⎧⎨-≥⎩,解得23a ≥,答案选(C).例2(15年广东文科)若集合(){},,,04,04,04,,,p q r s p s q s r s p q r s E =≤<≤≤<≤≤<≤∈N 且,(){}F ,,,04,04,,,t u v w t u v w t u v w =≤<≤≤<≤∈N 且,用()card X 表示集合X 中的元素个数,则()()card card F E +=( )A .50B .100C .150D .200 分析与解答:当4=s 时,p ,q ,r 都是取0,1,2,3中的一个,有64444=⨯⨯种; 当3=s 时,p ,q ,r 都是取0,1,2中的一个,有27333=⨯⨯种; 当2=s 时,p ,q ,r 都是取0,1中的一个,有8222=⨯⨯种; 当1=s 时,p ,q ,r 都是取0,有1种; 所以()100182764=+++=E card .当0=t 时,u 取1,2,3,4中的一个,有4种;当1=t 时,u 取2,3,4中的一个,有3种; 当2=t 时,u 取3,4中的一个,有2种; 当3=t 时,u 取4,有1种;所以t ,u 的取值有104321=+++种,同理v ,w 的取值也有10种,所以()1001010=⨯=F card 种,所以()()200100100=+=+F card E card ,故选D .2 数形结合思想利用函数图像将数的问题(如方程根的问题、解不等式、求最值,求取值范围等)与某些图形结合起来,利用几何图形的直观性,再辅以简单计算,即可迅速得到正确答案. 例3 (15年北京理科)如图,函数()f x 的图象为折线ACB ,则不等式()()2log 1f x x +≥的解集是A .{}|10x x -<≤B .{}|11x x -≤≤C .{}|11x x -<≤D .{}|12x x -<≤分析与解答:如图所示,把函数x y 2log =的图像向左平移一个单位得到()1log 2+=x y 的图像,1=x 时两图像相交,不等式的解为11≤<-x ,用集合表示解集选C .例4(15年天津理科)已知函数()()22,2,2,2,x x f x x x ⎧-≤⎪=⎨->⎪⎩ 函数()()2g x b f x =-- ,其中b R ∈,若函数()()y f x g x =- 恰有4个零点,则b 的取值范围是 (A )7,4⎛⎫+∞⎪⎝⎭ (B )7,4⎛⎫-∞ ⎪⎝⎭ (C )70,4⎛⎫ ⎪⎝⎭(D )7,24⎛⎫⎪⎝⎭分析与解答:由()()22,2,2,2,x x f x x x -≤⎧⎪=⎨->⎪⎩得222,0(2),0x x f x x x --≥⎧⎪-=⎨<⎪⎩, 所以()()()⎪⎩⎪⎨⎧>-+--≤≤---<+-=-+2,22220,240,2222x x x x x x x x x x f x f ,即()()⎪⎩⎪⎨⎧>+-≤≤<++=-+2,8520,20,2222x x x x x x x x f x f()()()(2)y f x g x f x f x b =-=+--,所以()()y f x g x =-恰有4个零点等价于方程()(2)0f x f x b +--=有4个不同的解,即函数y b =与函数()(2)y f x f x =+-的图象的4个公共点,由图象可知724b <<.例5.(15年新课标1理科)设函数()f x =(21)x e x ax a --+,其中a 1,若存在唯一的整数x 0,使得0()f x 0,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1)B. [-,)C. [,)D. [,1) 分析与解答:设()()12-=x e x g x,()a ax x h -=,由题知存在唯一的整数0x ,使得()0x g 在直线()a ax x h -=的下方。
因为()()12+='x e x g x,所以当21-<x 时,0)(<'x g ,当21->x 时,0)(>'x g ,当21-=x 时,[]21min 2)(--=e x g 。
又因为()10-=g ,()031>=e g ,直线()a ax x h -=恒过()0,1且斜率为a ,故()()()()⎩⎨⎧-<->1100g h g h ,即⎩⎨⎧-≤--->--131ea a a ,解得123<≤a e ,故选D.3 转化与化归思想改变问题的观察角度或叙述方式,可以使问题变得简捷、明了,更加便于思考,从而达到快速解题的目的.例6(15年福建理科)已知1,,AB AC AB AC t t⊥==,若P 点是ABC ∆ 所在平面内一点,且4AB ACAP AB AC=+,则→→⋅PC PB 的最大值等于( )A .13B .15C .19D .21 分析与解答:以A 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则⎪⎭⎫⎝⎛0,1t B ,()t C ,0,()()()4110401,,,=+=→AP ,即()41,P .所以⎪⎭⎫⎝⎛--=→4,11t PB ,()4,1--=→t PC ,因此→→⋅PC PB =⎪⎭⎫⎝⎛+-=+--t t t t 411716411,因为441241=⋅≥+t t t t ,所以→→⋅PC PB 的最大值等于13,当t t 41=时,即21=t 时取等号.例7(15年陕西理科)设复数(1)z x yi =-+(,)x y R ∈,若||1z ≤,则y x ≥的概率为( )A .3142π+ B.1142π- C .112π- D .112π+ 分析与解答:22(1)||1(1)1z x yi z x y =-+⇒=≤⇒-+≤如图可求得(1,1)A ,(1,0)B ,阴影面积等于21111114242ππ⨯-⨯⨯=- 若||1z ≤,则y x ≥的概率是211142142πππ-=-⨯,故选B .4 函数与方程思想例8(15年安徽文科)函数()32f x ax bx cx d =+++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A )a>0,b<0,c>0,d>0 (B )a>0,b<0,c<0,d>0 (C )a<0,b<0,c<0,d>0 (D )a>0,b>0,c>0,d<0 分析与解答:由函数()x f 的图像可知0>a ,令0=x ,可得0>d .又()c bx ax x f ++='232,可知21,x x 是()0='x f 的两根.由图可知,01>x ,02>x ,所以⎪⎩⎪⎨⎧>=>-=+030322121a c x x a b x x ,可得⎩⎨⎧><00c b ,故A正确.例9(15年天津文科)已知函数()(⎩⎨⎧>-≤-=2,22,22x x x x x f ,函数()()x f x g --=23,则函数()()x g x f y -=的零点的个数为(A) 2 (B) 3 (C)4 (D)5分析与解答:当0<x 时,()22x x f =-,此时方程()()21x x x g x f +--=-的小于零的零点为251+-=x ;当20≤≤x 时()x f -2x x =--=22,方程()()21=+--=-x x x g x f 无零点;当2>x 时()x f -2xx -=--=422,方程()()()337222--=-+-=-x x x x x g x f 大于零,所以零点有一个,故选A .5 特殊化思想根据一般与特殊的辩证关系,命题在一般情况下成立在特殊情况必成立,在某一特殊情况下不成立,则它在一般情况下也不成立,有些数学选择题题,用常规方法直接求解比较困难,但通过对满足条件的特殊情况的考察分析,往往可以发现共性,巧渡难关. 例10.(15北京理科)设{}n a 是等差数列.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 .若120a a +>,则230a a +>B .若130a a +<,则120a a +<C .若120a a <<,则2aD .若10a <,则()()21230a a a a --> 分析与解答:先分析四个答案支,A选项假设{} ,3,2,1,0,1---=n a ,则{}n a 是等差数列,021>+a a ,但是032<+a a ,所以A选项错.B选项假设{} ,7,4,1,2---=n a ,则{}n a 是等差数列,031<+a a ,但是021>+a a ,所以B选项错.C选项,{}n a 是等差数列,若210a a <<,则1>a ,公差>d ,数列各项均为正,由于()()02222121212111213122>=--++=+-+=-d d a a d d a a d a a d a a a a ,则3122a a a >,即312a a a >,所以C选项正确.D选项假设{} ,3,2,1---=n a ,则{}n a 是等差数列,且01<a ,但()()03212<--a a a a ,所以D错误.例11(15年新课标2文科)如图,长方形的边AB =2,BC =1,O 是AB 的中点,点P 沿着边BC ,CD 与DA 运动,记BOP x ∠= ,将动点P 到A ,B 两点距离之和表示为x 的函数()f x ,则的图像大致为( )A .B .C .D .分析与解答: 由题意得,222=⎪⎭⎫⎝⎛πf ,254+=⎪⎭⎫ ⎝⎛πf ,可得⎪⎭⎫⎝⎛<⎪⎭⎫ ⎝⎛42ππf f ,由此可排除C,D.当ππ≤≤x 43时,()x x x f cos 1tan +-=,可知⎥⎦⎤⎢⎣⎡∈ππ,43x 时图像不是线段,可排除A,故选B.6 整体思想在解有些问题时,若分别求出有关量的具体值,则费时费力,甚至感觉缺少条件,而整体把握,常有事半功倍之效.例12(15年新课标1理科)若x,y 满足约束条件⎪⎩⎪⎨⎧≤-+≤->-04001y x y x x 则y x 的最大值为 . 分析与解答:作出可行域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由斜率的意义知,yx是可行域内一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由图可知,点A (1,3)与原点连线的斜率最大,故yx的最大值为3.例13(15北京文科)某辆汽车每次加油都把油箱加满,下表记录了该车相邻两次加油时的情况.注:“累计里程“指汽车从出厂开始累计行驶的路程,在这段时间内,该车每100千米平均耗油量为( )A .6升B .8升C .10升D .12升 分析与解答:因为第一次邮箱加满,所以第二次的加油量即为该段时间内的耗油量,故耗油量48V =升. 而这段时间内行驶的里程数3560035000600S =-=千米. 所以这段时间内,该车每100千米平均耗油量为481008600⨯=升,故选B. 例14(15年新课标2文科)设函数21()ln(1||)1f x x x=+-+,则使得()(21)f x f x >-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是( )A .1,13⎛⎫ ⎪⎝⎭B .()1,1,3⎛⎫-∞+∞ ⎪⎝⎭C .11,33⎛⎫- ⎪⎝⎭D .11,,33⎛⎫⎛⎫-∞-+∞ ⎪ ⎪⎝⎭⎝⎭分析与解答: 由21()ln(1||)1f x x x=+-+可知()f x 是偶函数,且在[)0,+∞是增函数,所以 ()()()()121212113f x f x f x f x x x x >-⇔>-⇔>-⇔<< .故选A.7 估算思想估值法 有些以计算题的面目出现且有较复杂的计算,运算量较大时通常无须精确求出结果,只求出答案的近似值或大致范围从而作出判断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