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2016年医药生物大数据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版)

2016年医药生物大数据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2016年4月目录一、数据积累+ 技术进步= 生物大数据时代来临 31、供给和需求双轮驱动,生物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 42、数据量的积累:量变到质变 63、IT 技术的进步让大数据分析成为可能74、生物大数据的应用已经存在:IBM Watson 7二、生物大数据的来源81、诊疗数据:二代测序让数据积累实现了质的飞跃92、互联健康、移动健康登上舞台123、研发大数据提升研发效率15三、生物大数据潜在应用广泛161、“精准医疗”的核心是生物大数据分析182、移动医疗会成为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193、公共健康:流行病学预测194、保险公司全面受益205、助力医药行业研发20四、生物大数据的价值无穷21五、数据的积累和挖掘是大数据行业的壁垒21六、投资思路和相关公司21医药行业的大数据时代即将到来,未来十年,将会逐渐对行业内产业链各个环节产生深远影响。

“大数据”这一名词2012 年在奥巴马国情咨文中被重点提及,从此为大众所知,近几年来发展迅猛,已经在很多行业得到体现,国内比较经典的案例是阿里巴巴利用大数据分析作网络精准营销,颠覆了传统零售业。

医药行业的变革历来发生较为迟缓,然而即使如此,医药数据的积累正在加速进行,我们认为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来看,医疗大数据即将迎来量变到质变的一刻。

生物大数据包罗信息多、价值大,若能有效挖掘,医药行业的每个参与方均有望从中受益。

“精准医疗”的实现依赖于生物大数据的解读。

美国总统奥巴马近日提出的“精准医疗”概念、和以往所说的“个性化医疗相似”,指针对同一种病、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临床路径。

其背后依赖于对各个患者多方面数据的积累,包括各种生物组学数据(基因组、蛋白组等)、患者病史、生活习惯、行为习惯等多方面,对比过往患病人群到相关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找出最优的治疗方案。

这一理念的实现,依赖于生物大数据的积累、以及后续对这些数据的挖掘和解读。

2016年医药行业分析

2016年医药行业分析

2016年医药行业分析2016年是医药行业发展的关键一年。

在国内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医药行业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首先,政策环境的改善对医药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016年,国家相继发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包括《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的意见》等。

这些政策文件的出台,为医药行业提供了更加稳定和具有预测性的发展环境,鼓励了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进了药品审评审批的便捷化和规范化。

其次,市场需求的扩大也为医药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收入的提高,人们对医疗保健和健康生活的需求不断增加。

2016年,人们对健康生活的关注度大幅提高,对保健品、保健食品、中药材等健康产品的需求大幅增长。

这为医药企业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也刺激了企业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然而,2016年医药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价格竞争的加剧。

在医药领域,价格竞争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2016年,随着国家对医药价格监管的加强和仿制药竞争的激烈,医药企业的利润空间受到了一定的压缩。

企业需要通过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来保持竞争力。

其次是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

在医药行业,创新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动力。

而创新离不开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2016年,医药行业依然面临着知识产权保护的困境,包括仿制药和专利侵权等问题仍然存在。

企业需要加强研发创新能力,同时也需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推动创新发展。

总的来说,2016年医药行业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然而,竞争加剧和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仍然是行业面临的挑战。

未来,医药企业应抓住机遇,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积极应对挑战,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016年医药生物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版)

2016年医药生物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2016年3月目录一、行业数据表现平稳,新形势下看医药发展趋势 51、新时代,新形势,新的医药需求 5(1)人口结构趋向老龄化带来巨大的医疗需求 5(2)深化医疗改革带来的医疗需求 5(3)医疗科技创新带来的新需求 6(4)大健康概念带来消费升级的医疗保健需求 62、医药行业运行现状:收入和利润增速仍在放缓 63、2015年医药行业趋势:药品招标,改革转型,科技创新8二、新形势下的医药招标:采购、支付和定价趋向市场化91、我国医药招标发展历程9(1)第一阶段(2000年以前):医疗机构分散采购为主,部分地区自发探索集中采购10(2)第二阶段(2002-2006年):以市地为单位,医疗机构委托中介机构进行集中采购10(3)第三阶段(2006-2009年):推行以政府为主导,以省为单位进行药品集中采购11(4)第四阶段(2010年至今):基本药物制度推出,药品集中采购更加成熟112、新一轮药品招标的特点12(1)双信封模式仍然是主流,价格仍然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13 (2)各省对药品质量更加重视,要求越来越严格13(3)“上下联动”初露端倪,“左右联动”被普遍采用14 (4)“量价挂钩、带量采购”已经在部分省份的招标中初现雏形15(5)配送率纳入考核指标16(6)地方保护明显173、未来发展趋势:香港模式+市场化17(1)各地药品采购逐步借鉴香港模式17(2)未来医保支付、药品定价和招标的变化20三、变革时代药企转型:跨界战略转型+原料药转型制剂26 1、居安思危,主动寻求跨界发展262、原料药企业转型制剂,老树开新花28(1)欧盟GMP标准的施压28(2)产能过剩28(3)成本压力的加大29四、科技创新推动医疗产业革命311、个体化医疗:基因检测312、移动医疗:可穿戴设备333、医药电商35五、重点公司简况381、江中药业422、宝通带业433、华仁药业44六、主要风险45自2014 年以来,“改革春风”刮到全国各地和各个行业。

2016年医药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版)

2016年医药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2016年7月目录第一篇:环保药剂与材料走俏环保型医药包成为趋势 6第二篇:问诊处方药网售医药电商崛起待时机7第三篇:顺丰等杀入医药物流第三方医药物流市场分析7第四篇: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现状分析未来海洋生物医药前景广阔8第五篇:图解互联网医药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10第六篇:商务部谈药品零售转型医药电商拐点将至18第八篇:医药医疗十三五规划聚焦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19第九篇:新规定出台医药市场行业解析21第十篇:国裕医药在线正式上线开启快捷、低价采购模式26 第十一篇:医药工业增速首次跌破10%增速创十五年新低27 第十二篇:上海某医药公司应对互联网挑战专项策略咨询报告案例29一、项目名称29二、项目背景29三专项咨询报告内容30第1章:医药行业互联网融合与创新时机成熟30 11互联网发展势不可挡30111互联网普及应用增长迅猛30112网络购物市场蓬勃发展30113移动互联网呈爆发式增长3012互联网下医药行业的机会与挑战30121互联网时代行业大环境的变化30122互联网给医药行业带来哪些机会30123互联网时代医药行业存在哪些挑战3013医药与互联网融合是必然趋势30131电商给医药企业带来突破机遇30(1)医药电商解决的消费者‚痛点‛30(2)电商是厂家与连锁的突破口30(3)医药企业需加紧布局电商步伐31132电商发展对医药供应链的重构3114医药互联网融合创新时机成熟31141医药电商政策松动31142经济持续增长创造良好环境31143社会问题驱动医药电商需求31144互联网技术成熟为行业提供支撑31145医药电商正迎来黄金发展期31第2章:医药电商行业未来前景与市场空间预测31 21医药电商市场现状分析31211医药电商开展规模分析31212医药电商交易规模及渗透率31213医药电商交易品类格局31214医药电商分类模式分析31(1)自营式B2C市场分析31(2)平台式B2C市场分析31(3)B2B流通市场分析312152014年双11医药电商业绩3122医药电商盈利能力分析31221医药电商企业总体营收情况31 222医药电商行业经营成本分析31 223医药电商行业盈利模式分析32 224医药电商行业盈利水平分析32 23医药电商竞争力量及强度分析32 231医药电商参与者结构分析32232医药电商竞争强度与手段32233医药电子商务行业竞争格局32(1)平台式B2C市场竞争格局32(2)自营式B2C市场竞争格局32(3)B2B采购平台市场竞争格局32 234医药自营与平台竞合加剧3224处方药网销将引爆医药电商市场32 241处方药网销政策壁垒打破32242处方药网销对行业格局的影响3225医药电商行业未来前景预测32251医药电商总体市场规模预测32252医药电商细分产品市场前景预测32(1)20152020年保健品电商市场规模预测32(2)20152020年家用医疗器械电商市场规模预测32(3)20152020年OTC电商市场规模预测32(4)20152020年处方药电商市场规模预测32253医药电商不同模式市场前景预测32(1)20152020年医药自营B2C市场预测33(2)20152020年医药平台B2C市场预测33(3)20152020年医药B2B市场预测3326医药电商行业未来发展趋势33261医药电商政策监管趋势预判33262医药电商行业格局判断33263医药电商品类经营趋势分析33第3章:医药企业切入电商的模式选择及路径建议3331自建B2C官网模式分析33311自建B2C官网的优劣势分析33312自建B2C官网运营成本分析33313自建B2C官网盈利情况分析33314自建B2C官网模式适应性分析33 315自建B2C官网运营关键要素3332依托第三方平台设立旗舰店模式分析33 321依托第三方平台的优劣势分析33322依托第三方平台运营成本分析33323依托第三方平台经营效益分析33324依托第三方平台运营关键要素3333投资设立第三方电商平台模式分析33 331第三方电商平台投资成本分析33332第三方电商平台盈利模式分析34333第三方电商平台优劣势分析34334投资第三方电商平台的适应性分析34335投资第三方平台运营关键要素3434借助第三方网上药店渠道进行销售模式分析34 341借助第三方网上药店销售优劣势分析34342借助第三方网上药店销售成本分析34343借助第三方网上药店销售切入模式适应性34 344借助第三方网上药店销售关键要素3435传统医药企业切入电商的路径建议34351医药企业进入电商基本流程34352医药企业切入电商的路径建议34(1)单体药店切入电商的路径建议34(2)全国连锁药店切入电商的路径建议34(3)区域连锁药店切入电商的路径建议34(4)医药工业企业切入电商的路径建议34第三章医药电商行业未来前景3431医药电商行业发展现状分析3432医药电商行业交易规模分析3433医药电商行业占网络零售比重3434医药电商行业市场格局分析3435医药电商行业竞争者类型3536医药电商行业市场占有率3537医药电商行业盈利能力分析3538医药电商企业总体营收情况3539医药电商行业盈利模式分析35第四章医药电商行业发展趋势3541医药电商行业市场空间测算3542医药电商行业规模预测3543医药电商行业电商趋势35第五章医药电商项目投资预算与融资方案35 51医药电商项目投资预算3552医药电商项目融资方案3553医药电商项目资本金筹措3554医药电商项目债务资金筹措3555医药电商项目融资方案分析35第六章对医药电商项目经营成本和总成本费用估算3561费用估算基础数据3562年总成本费用估算3663年经营成本估算3764财务盈利能力分析3865利润总额及分配3966现金流量分析4067投资效益分析41第十三篇:四条主线勾勒医药股投资路径44第十四篇:莆田系医疗获证搭建电商平台医药电商前景展望48 第十五篇:医疗仪器行业现状分析医药工业收入增长891% 51 第十七篇:数字图书馆在内蒙古医药大学成功上线53第一篇:环保药剂与材料走俏环保型医药包成为趋势近几年来,医药企业的规模化生产越来越明显,随着国内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OTC药品政策的出台,药品包装逐渐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

【推荐】2016年生物医药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推荐】2016年生物医药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2016年生物医药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报告一、行业监管及法规1、行业监管体制药品是人类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的特殊商品,对药品实施有效监管,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用药安全,关系到公众生命健康权益的维护和保障。

我国医药行业由国务院下辖的5 个部门分别监督管理,这些部门在医药行业的主要监管职能如下表所示:2、行业主要监管制度医药行业是关系到人类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的特殊行业,其生产、流通等环节,均受到国家相关管理部门的严格管制。

医药行业涵盖了原料药、化学制剂药、生物制药、中药、医药器械等子行业,各子行业除受共同的政策法规制约外,还受到各子行业政策法规制约。

(1)药品的生产许可证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七条规定,在我国开办药品生产企业,须经企业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发给《药品生产许可证》,凭《药品生产许可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注册。

《药品生产许可证》应当标明有效期和生产范围,到期重新审查发证。

(2)药品的生产质量管理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九条规定,药品生产企业必须按照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组织生产。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按照规定对药品生产企业是否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进行认证;对认证合格的,颁发药品GMP 证书。

(3)药品注册管理制度研制新药必须按照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如实报送研制方法、质量指标、药理及毒理试验结果等有关资料和样品,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临床试验。

完成临床试验并通过审批的新药,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颁发新药证书。

生产新药或者已有国家标准的药品,须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颁发药品批准文号。

药品生产企业在取得药品批准文号后,方可生产该药品。

(4)国家药品标准制度国家药品标准是指国家为保证药品质量所制定的质量指标、检验方法以及生产工艺等的技术要求,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

2016年医药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医药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医药行业分析报告目录一、年度回顾:增速放缓成为常态,创新已成燎原之势..71、医药产业概述:预计行业增长可长期维持在10%-15% (7)2、医保:资金结存率逐年下降,收支风险加大 (9)(1)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风险加大 (10)(2)新农合基金结存量及结存率均较低 (10)3、医药:用药结构已趋稳定,医药电商趋势明显 (11)(1)临床用药现状:结构已趋稳定,政策敏感性渐升 (11)①化学药 (11)②中成药 (13)(2)医药电商:上升趋势明显,但竞争加剧 (14)4、医疗:分级诊疗多模式落地 (15)5、顶层:简政放权,深化改革 (16)6、上市公司前三季度业绩概览 (17)(1)营业收入: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维持高增长 (17)(2)扣非后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利润增幅明显好于收入 (18)(3)资产负债表概述 (19)(4)现金流量表概述 (21)二、并购正当时:规模大增,跨境并购是新方向 (23)1、海外医药市场:并购已成为业绩支撑主力 (23)2、国内医药市场:器械类并购最多,跨境并购趋势已显 (24)(1)标的估值 (25)(2)标的所属领域 (26)(3)并购支付方式 (27)(4)跨境收购 (28)三、跨年看创新:摆脱困境,勇敢者的游戏..291、创新药:产业最大主线,2015年开启外授权元年..29(1)国内医药工业已具备面向全球创新的基础 (30)(2)多样化研发模式日渐成熟,内外授权开启元年.322、慢病管理:优势大品种的升级之路 (34)(1)坚定布局病种空间扩张、临床疗效明确的一线大品种 (34)(2)慢病管理布局日趋清晰,看好糖尿病和心脑血管两大病种 (35)①案例1:糖尿病治疗走向综合化+个性化 (36)②案例2:心血管慢病管理模式逐渐清晰 (38)3、基因诊疗:临床应用逐步推进,期待政策放开 (40)四、渠道:价值重构,开拓者的乐园 (42)1、医药零售:并购天堂,看集中度快速提升 (42)(1)医药分家加快推进,药品零售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时期 (42)(2)分级诊疗推进取得实质性进展,零售药店渠道下沉机遇显著 (43)(3)上市连锁药店企业加速规模扩张,盈利能力快速提升 (45)2、医药商业:经营模式正出现深刻变革 (47)(1)行业整合空间大,区域龙头企业有望脱颖而出.47(3)强化医院供应链延伸服务,传统医药物流公司转型可期 (49)(4)器械耗材流通领域规范化,医药商业公司迎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51)五、国改:V型反转,后进者的抗争 (53)1、行业增速持续下行背景下,绩优医药国企呈现估值折价 (55)2、更多的企业需要通过激励来实现困境反转 (56)六、风险因素59七、重点公司简析 (59)1、恒瑞医药:开启创新全球化,期待新品种获批+海外市场开拓 (59)2、华东医药:确定性高增长,2016年开启发展新纪元 (60)3、通化东宝:二代胰岛素增长稳健,慢病管理逐步落地 (61)4、老百姓:全国性医药连锁龙头,业绩增长稳健可期 (62)5、嘉事堂:主业优秀,外延加速价值提升.626、东阿阿胶:增速有望加快,创新点缀成长之路 (63)年度回顾:增速放缓成为常态,创新已成燎原之势。

【精品完整版】2016年中国医药行业分析报告 医药市场行业分析

【精品完整版】2016年中国医药行业分析报告 医药市场行业分析

2016年医药行业分析报告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1、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的主管部门为卫计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SFDA)、工信部和国家发改委。

卫计委在医药领域的主要职责是:负责组织制定国家药物政策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组织制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拟订国家基本药物采购、配送、使用的管理制度,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内药品生产的鼓励扶持政策建议,提出国家基本药物价格政策的建议,参与制定药品法典。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全国的药品监督管理工作,其在医药领域的主要职能是负责起草药品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草案,拟订政策规划,制定部门规章;负责组织制定、公布国家药典等药品标准、分类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负责制定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质量管理规范并监督实施;负责药品注册并监督检查;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并开展监测和处置工作;参与制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配合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等。

各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本行政区内的药品监督管理工作。

此外,工信部负责制定和发布医药工业发展规划,组织实施医药工业产业政策,指导医药工业结构调整;国家发改委负责制定药品价格管理政策,实施药品价格管理,包括公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零售指导价、调查药品出厂价格等。

2、行业监管体制及主要法律法规医药行业是关系民生的重要行业,为加强药品监督管理,保证药品质量,保障人体用药安全,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用药的合法权益,国家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形成了较为严格的监管体制,具体如下:3、行业主要政策(1)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 年)的通知》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新医改的启动,此后,国家相关部门陆续颁布了一系列医改配套政策。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全民基本医保制度框架基本形成,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积极推进。

2016年生物制药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生物制药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生物制药行业分析报告2016年1月目录一、行业基本情况 (4)1、行业发展概况 (4)2、行业供求状况和市场规模 (5)3、行业发展趋势 (6)(1)全球生物医药行业发展趋势 (6)①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之一 (6)②由成熟市场向新兴市场转移 (7)③非专利药市场继续扩展..7④药品结构随疾病谱发生变化 (7)⑤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合作研发蓬勃发展 (8)⑥并购浪潮风起云涌、资源整合加速推进 (8)⑦产业集群是未来医药产业发展的趋势 (8)⑧全球医药外包高速发展..9(2)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趋势 (9)①生物制药产业呈现集群式发展 (9)②生物医药技术向产业化推进 (10)③生物制药新兴技术将不断应用于产业发展 (10)二、行业所处生命周期及行业特性111、行业所处生命周期112、行业特性 (11)(1)高技术 (11)(2)高投入 (12)(3)高风险 (12)(4)高收益 (12)(5)长周期 (13)三、行业上下游的关系..13四、行业竞争格局及行业壁垒 (14)1、行业竞争格局 (14)(1)全球生物医药行业竞争格局 (14)(2)国内生物医药行业竞争格局 (15)2、进入行业的主要壁垒 (16)(1)政策壁垒 (16)(2)资金壁垒 (17)(3)技术壁垒 (17)(4)产权壁垒 (17)(5)市场壁垒 (18)五、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8)1、有利因素 (18)(1)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 (18)(2)广阔的产业发展前景 (19)(3)全球产业链转移的机遇.19(4)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 (19)2、不利因素 (20)(1)产业基础较为薄弱 (20)(2)市场环境有待改善 (20)六、行业风险特征 (21)1、政策风险 (21)2、研发风险 (22)3、技术风险 (24)4、市场风险 (25)一、行业基本情况1、行业发展概况生物制药是指综合利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药学、生物信息学、计算化学、组合化学、纳米等科研成果,以基因工程、抗体工程、细胞工程等技术生产的生物活体为主要原料,制造出的用于对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生物技术药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生物医药行业
分析报告
一、生物医药行业概念
现代生物技术(生物工程)是指对生物有机体在分子、细胞或个体水平上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进行设计操作,为达到目的和需要,以改良物种质量和生命大分子特性或生产特殊用途的生命大分子物质等。

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媒工程、发酵工程,其中,基因工程为核心技术。

由于生物技术将会为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如粮食、健康、环境、能源等开辟广阔的前景,它与计算器微电子技术、新材料、新能源、航天技术等被列为高科技,被认为是21世纪科学技术的核心。

目前,生物技术最活跃的应用领域是生物医药行业,60%以上的生物技术成果主要集中应用于此,用以开发特色新药或对传统医药进行改良,由此引起了医药工业的重大变革。

作为医药行业的子行业之一(其它几个为化学原料药、化学制剂、重要、医疗器械、医药流通),生物制药行业的历史虽然相对较短,但发展势头却非常强劲,市场增长速度连续多年高于医药行业的整体速度,成为朝阳产业中的朝阳产业。

生物医药行业,包括了产业链中上游研发、中游制药和下游销售,本报告中所述生物医药行业,则以上、中游为主,下游环节不作单独分析。

二、相关名词解释
1、生物药物
包括生化药物、生物技术药物(或称生物工程药物)和生物制品,狭义的生物药物仅只基因工程药物。

研制过程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实验研究;小量试制;中间试制;试生产;正式生产。

生物医药行业分析
2、生化药物
是从生物体分离纯化得到的提取物,是来自生物体的基本生化成分,如各种原料药。

3、现代生物技术(也称生物工程)
是建立在基因重组技术基础上,对生物有机体在分子、细胞或个体水平上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进行设计操作,为达到目的和需要,以改良物种品质和生命大分子特性或生产特殊用途的生命大分子物质等。

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其中基因工程是生物工程的核心。

又称基因重组技术。

运用基因重组技术生产的药物称基因工程药物。

4、基因组药物
是指利用基因序列数据,经生物信息学分析、高通量基因表达、高通量功能筛选和体内外药效研究开发得到新药候选物。

其优势是以庞大的人类基因资源及其编码蛋白质为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