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外科体液代谢失衡病人的护理

合集下载

第2章外科体液失调病人的护理汇总

第2章外科体液失调病人的护理汇总

课程名称外科护理学班级级护理班授课教师王瑞丽授课类型理论学时 6采用教材高职高专《外科护理学》2版熊云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参考教材本科《外科护理学》人卫第5版李乐之路潜主编课题(章、节)第2章水、电解质、酸碱代谢失衡病人的护理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熟悉体液的含量.分布和水.电解质平衡的调节。

掌握等渗.高渗.低渗性缺水的护理评估/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掌握低血钾、高血钾症的诊断要点、处理原则,补钾原则了解血浆PH的正常值及酸碱平衡调节,了解呼吸性酸中毒、碱中毒、代谢性酸中毒、碱中毒病因、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2.能力目标:初步掌握对常见体液失衡病情分析的能力,并能制定合理完善的护理计划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树立热爱护理事业的高尚情怀。

教学设计与时间安排教学环节方式方法时间导入新课展示目标目标达成达标测试矫正反馈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案例导入,提出问题引出目标讲授疾病相关知识展现典型病例讨论分析护理任务及护理措施练习题课堂测试讲解讲述(演绎、归纳、结构图)PPT展示3分钟2分钟40分钟5分钟20分钟10分钟5分钟3分钟2分钟教学重点三种脱水、低钾血症及代谢性酸中毒的含义、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教学难点液体疗法的护理作业1.等渗性缺水.低渗性缺水及高渗性缺水三者之间能互相转化吗?2.水钠代谢紊乱的补液总原则?3.静脉补钾的注意事项包括哪些内容?4.谈谈低钾血症、高钾血症与代谢性酸、碱中毒有什么关系?课后记1.按照计划实施,时间内容比较合理。

学生学习态度认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教学效果好。

授课进度正常,按时上下课。

2.体液失衡的病理生理知识前面学过,但学生已忘记,下次建议正课前提问以督促她们看书复习。

教学过程与内容教学活动与时间第二章水、电解质、酸碱代谢失衡病人的护理课题导入:我们每个人都生过病,有些人病了后要输液,那么大家想不想知道,输液的时候,是输大瓶液体还是小瓶液体,输糖水,还是盐水呢?输多少才对呢?(大家发言)想知道答案的话,就要好好学习这一章节的内容,这是我们补液治疗的基础。

第二章_外科体液代谢失衡病人的护理

第二章_外科体液代谢失衡病人的护理
A.200ml B.300ml C.450ml D.650ml E.850ml
第二节 水、钠代谢失衡病人的护理
临床上失水与失钠常同时发生,统称为脱水或缺水。 按失水和失钠的比例不同,脱水可分为高渗性、低渗性和
等渗性。
护理评估
一、评估脱水性质 (一)高渗性脱水 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150mmol/L; 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 绝大多数因为原发病因直接引起,故又称原发性脱水。
第二章_外科体液代谢失衡病人的护理
认识渗透压
在细胞内液与外液之间,水分受到渗透压(尤其是晶体渗 透压)的影响而不断流动。
决定渗透压大小的因素在于溶解于一定容量水中溶质的颗 粒数多少,而与溶质粒子的分子量大小、电荷多少、电荷 正负性无关。
细胞外液中Na+ 的颗粒数(摩尔浓度平均为142mmol/L) 占外液阳离子数的90%以上,相应地必有90%以上的阴离子
病因
1.摄入水量不足 长期饮食受限或停止,而未补充液体 (仍无形失水)。
2.水分丧失过多 : ①大量出汗 ;②超常失水(如气管切 开、大面积烧伤疮面渗与挥发、糖尿病大量渗透性利尿 等)。
病理特点
①细胞内缺水 ②口渴 ③ADH与ADS协同作用:
高渗使ADH释放增加 血容量下降使ADS分泌增多
临床表现
醛固酮
血容量下降及细胞外液缺钠--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 酮系统的作用--ADS分泌增多--肾保钠保水排钾作用加强 --维护体液容量和血钠的平衡;
反之排钠排尿增加。
1.维持细胞内渗透压的重要阳离子是( )
A.K+ B.Na+ C.Mg2+ D.H+ E.Ca2+
2.正常人每日无形失水约为( )

《外科护理》第二章 第二节 水钠代谢失衡

《外科护理》第二章 第二节 水钠代谢失衡

0.50.75
常发生休克;可出现神经系统
身体状况
3
等渗性缺水
既有口渴、尿少等缺水症状,又有恶心、乏力 等缺钠症状。
若短期内体液丧失达体重的5%,可出现明显 缺水征和血容量不足征象,再进一步发展可出 现休克。
护理评估
心理——社会状 况
体液失衡大多起病急骤,容易引起病人及其家 属的焦虑、恐惧。
体液失衡常以疾病的并发症出现,因此,常有 原发疾病所致的心理与社会反应。
失水量 (占体 重%)
2-4
4-6
>6
身体状况
2
低渗性缺水
缺程钠度 血度(清mm钠ol浓/L)
临床表现
失NaCl 量 (g/Kg)
头晕、疲乏、恶心、手足麻木、
轻度 130-135 表情淡漠等低钠表现;尿量正 0.5
常或增多、尿比重低
中度
120-130
除上述表现加重外,可出现血 容量不足所致的循环功能异常 征象(脉搏细速、血压不稳或 下降、直立性晕倒、视觉模糊 等);尿量减少,尿比重低
概述
2
低渗性缺水
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135mmol/L, 细胞外液渗透压降当间接引 起,故又称继发性缺水或慢性缺水。
概述
病因
①胃肠道消化液持续丢失:如反复呕吐、长期胃肠减压 等。 ②大创面的慢性渗液。
③应用排钠利尿剂,未补充适当的钠盐。
④等渗性缺水治疗时只注意补充水分,未及时补充钠盐。
水。
绝大多数由原发病直接引起,故又称原发性缺 水。
概述
病因
①摄入水量不足:长期饮食受限或停止,而 未补充液体(仍无形失水)。
②水分丧失过多:如大量出汗、超常失水 (如气管切开、大面积烧伤疮面渗出挥发、 糖尿病大量渗透性利尿等)。

第二章 外科体液代谢失衡病人的护理---文本资料

第二章  外科体液代谢失衡病人的护理---文本资料

第二章外科体液代谢失衡病人的护理第一节体液的正常代谢☐体液平衡包括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体液平衡可因创伤、感染、手术及许多外科疾病等而被破坏。

若代谢失衡程度超过人体的代偿能力,便可影响疾病的转归。

严重的失衡可导致病人的死亡。

☐渗透压的稳定是维持细胞内、外液平衡的基本保证。

第二节水、钠代谢失衡病人的护理●临床上失水与失钠常同时发生,统称为脱水。

●按失水和失钠的比例不同,脱水可分为高渗性、低渗性和等渗性。

☐水与钠的失衡常一起讨论:●水、钠损失常相互联系、相互影响;●Na+潴留常伴随着水的潴留。

●皮肤粘膜干燥、皮肤弹性差、舌纵沟增多、眼窝下陷、小儿前囟凹陷等,统称脱水征。

●由于脱水导致体温调节功能异常所致的高热,称脱水热。

●在外科临床上等渗性脱水为最常见的类型。

等渗性脱水的动态转化●如未及时补充适当液体,因无形失水不可避免,可转变为高渗性脱水;●如补给大量低盐或无盐液体,则可转变为低渗性脱水。

护理措施一、控制病因:按医嘱配合治疗,积极处理原发疾病。

二、实施液体疗法:(一)补液总量(“补多少”)1.生理需要量(每日需要量)2.已经丧失量(累积失衡量)3.继续损失量(额外损失量)(二)液体种类(“补什么”)1.生理需要量:按机体对盐糖日需量配置;2.已经丧失量:按脱水性质配置:●高渗:先5%GS,后等渗盐,以2:1给;●等渗:等渗盐、糖各半(1:1);●低渗:以等渗盐为主,重者先少量高渗盐;●已休克者:先平衡盐液扩容,入3000ml者予胶体液500ml(6:1)。

3.继续损失量:一般补平衡盐液,失水者补糖水。

(三)输液方法(“怎么补”)●液体补充以口服最好、最安全;●静脉输液原则:一般应遵循先盐后糖、先晶后胶、先快(适度)后慢、液种交替、尿畅补钾的原则。

(四)疗效观察●保持输液通畅●记录液体出入量●监测心肺功能●观察治疗反应:包括①精神状态;②脱水征象;③生命体征;④输液反应;⑤辅助检查等,以随时调整护理方案,处理异常情况。

第二章_外科体液代谢失衡病人护理_临床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

第二章_外科体液代谢失衡病人护理_临床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
反之排钠排尿增加。
思考题:体液中主要的电解质有哪些?
第二节 水、钠代谢失衡病人的护理
临床上失水与失钠常同时发生,统称为脱水或缺水。 按失水和失钠的比例不同,脱水可分为高渗性、低渗性和等渗性。
记忆
血清钠离子的正常范围: 135-150( 135-145?)
护理评估
一、评估脱水性质 (一)高渗性脱水(名词解释) 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150; 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 绝大多数因为原发病因直接引起,故又称原发性脱水。
细胞外液又可分为组织间液和血管内液 组织间液约占体重的15% 血管内液为血浆,占5%
二、体液平衡及调节
(一、)水的平衡
人体每日水的出入量保持动态平衡(“进多少 出多少”)
肾脏是调节人体水份最主要的器官
不显性失水:呼吸、皮肤蒸发(只要人活着,都无时无刻不在进行)

约300+500=800
①抗利尿激素()调节 ②醛固酮()调节
抗利尿激素
晶体渗透压升高晶体渗透压感受器神经垂体释放增多促进肾远曲小管 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尿量减少;
反之晶体渗透压下降尿量增多; 血容量严重下降时,通过神经反射作用或血管紧张素Ⅱ的直接刺激作
用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固酮
血容量下降及细胞外液缺钠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作用 分泌增多肾保钠保水排钾作用加强维护体液容量和血钠的平衡;

[]+[]

[2+]+[2+]+[]
酸碱平衡
正常值:7.35-7.45 调节系统有: 1. 血液的缓冲系统:323,反应最快 2.肺的呼吸作用:对挥发性酸有作用 3.肾的调节:最重要 4.细胞本身内外离子转移

外科护理学第二章 外科体液代谢失衡病人的护理

外科护理学第二章  外科体液代谢失衡病人的护理

第二章外科体液代谢失衡病人的护理 (一)A1型题1.成人对水的日需量一般为A.500mlB.1000mlC.1500mlD.2500mlE.3500ml2.成人对钠盐的日需量最少为o.9%氯化钠溶液A.500mlB.750mlC.1000mlD.1500mlE.2000ml3.高渗性脱水的早期表现是A.高热B.狂躁C. 血压下降D.口渴E.神志淡漠4.低渗性脱水早期尿的变化是A.尿量减少B.尿量略增或不变C.尿比重增加D.尿少而比重低E.出现蛋白尿和管型5.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时,一般不包括的量_____________A.呕吐物的B.排便和排尿量C.内生水量D.引流液量E.口服和静脉输人液量6.5%糖盐水1000ml一般最多可加入10%KCI溶液A.15mB.20mlC.30mlD.40mlE.50ml7.代谢性酸中毒病人的呼吸变化特点为A.浅而深B.浅而慢C.深而快D.深而慢E.不规则8.代谢性酸中毒的常见原因是A.腹泻B.低钾血症C.呼吸道梗阻D.幽门梗阻E.肺炎9.纠正代谢性酸中毒时应特别注意哪种离子浓度的改变A.Na+B.K+C.H+D.CI-E.HCO3-10.溃疡病合并幽门梗阻病人,反复呕吐半月余,可能合并A.代谢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11.低钾血症的临床表现不包括A.表情淡漠,乏力B.腹胀C.腱反射亢进D.心音低钝E.反常酸性尿12.有关外科补液,错误的是A.补液总量计算应包括已失量、生理需要量和额外丧失量B.已失量第一天补全量的1/2C.额外丧失量应全量补充D.生理需要量成人一般为2000mlE.重度脱水时体液约损失体重的10%以上13.大量输液时,通常输入晶体液3000ml,宜同时输入胶体液A.250m1B.500mlC.750mlD.1000mlE.1500ml14.成人静脉补液的程序,下列哪项不妥A.先盐后糖B.先晶后胶C.先快后慢D.尿畅补钾E.术后少补15.关于低钙血症,不正确的是A.指血清钙<2mmol/LB.急性胰腺炎引起C.切除甲状旁腺可避免D.常表现为手足抽搐E.缓慢静注10%葡萄糖酸钙可控制16.低渗性缺水的临床特征是A.表情淡漠B.尿量减少C.较早出现周围循环功能障碍D.皮肤弹性减退E.代谢性酸中毒17.等渗性缺水如不及时补充液体易转化为A.高渗性缺水B.低渗性缺水C.混合性缺水D.非显性失水E.细胞内水肿18 .高渗性缺水,首先给哪种液体最合适A.5%葡萄糖溶液B.5%葡萄糖等渗盐水C.林格氏液D.平衡盐溶液E.低分子右旋糖酐19.治疗重度低渗性缺水病人,首先应输入的液体是A.5%葡萄糖溶液B.5%葡萄糖盐水C. 平衡盐溶液D.3%氯化钠溶液E.复方氯化钠溶液20.可引起高钾血症的情况是A.静脉输入大量葡萄糖溶液B.严重呕吐腹泻C.心舒张期停搏D.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E.严重挤压伤21.低钾与高钾血症相同的症状是A.心动过速B.乏力、软瘫C.心舒张期停搏D.腹胀,呕吐E.心电图T波低平22·酸碱平衡紊乱时,口唇呈樱红色常提示A.代谢性酸中毒B.呼吸性酸中毒C. 代谢性碱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混合性酸、碱中毒23.哪项不是低钾血症的临床表现A.心动过缓、舒张期停搏B.肌肉软弱、无力C.腹胀、恶心、呕吐D.心动过速、心律不齐E.心电图T波低平和出现U波24.高钾血症病人静脉缓慢推注10%葡萄糖酸钙的主要目的是A.防治低血钙B.治疗软瘫、麻木C.促使钾的排泄D.对抗钾离子对心肌的抑制作用E.促进钾转移到细胞内25.哪项不是引起高钾血症的因素A.挤压综合征B.急性肾功能衰竭C.输入大量的库血D.长期胃肠减压E.大面积烧伤26.代谢性碱中毒时,出现神经肌肉应激性亢进的主要原因是A.血清钾减少B.血清钾增高C.血清游离钙减少D.血清游离钙增高E.血清钠减少27.正常成人每日体内代谢形成的内生水一般为A.300mlB.600mlC.800mlD.1000mlE.1500ml(二)A2型题28.病人男性,因胆石病胆管炎住院,血检验PH7.30,BE-7mmol/L,提示有A.代谢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 呼吸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水中毒29.病人女性,24岁。

中职外科护理第三版课件第2章-体液代谢失衡患者护理

中职外科护理第三版课件第2章-体液代谢失衡患者护理

❖ 正常成人24小时水分摄入和排出量,相对恒定,不断进行交 流保持动态平衡。
摄入量(ml)
排出量(ml)
饮水 1000-1500
尿 1000-1500
食物中水
750

150
氧化产生的水 300
皮肤
500
呼吸
350
总量 2000-2500
2000-2500
三、电解质平衡
❖ 电解质在体液中解离为离子
细胞外液 阳离子:Na+ 阴离子:Cl¯ 、HCO3¯ 数量互补(大量丢失胃
四、渗透压平衡
❖ 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体液中溶质颗粒数。 ❖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由Na+维持。 ❖ 细胞内、外液渗透压基本相等。 ❖ 正常渗透压为290~310mmol/L。 ❖ 低于290mmol/L为低渗。 ❖ 高于310mmol/L为高渗。 ❖ 在细胞内液与外液之间,水受渗透压的影响而不断流动。
度宜慢,避免对血管和心脏影响。
三、等渗性脱水 (isotonic dehydration)
❖ 患者短时间内大量失水所致,故又称急性脱水、混合性脱水。 ❖ 水和钠成比例地丧失,血钠在正常范围135-150mmol/L ,细
胞外液渗透压保持正常。 ❖ 在外科临床上为最常见的类型。
脱水
盐水
盐水
正常
等渗
❖ 以平衡盐溶液为主。
脱水诊断
面临脱水的几个考虑: 1.判断脱水的类型及程度。 2.若不能立即确定, 暂按等渗脱水处理 (等渗盐水复苏)。 3.先纠正容量不足, 再纠正电解质。
护理诊断
❖ 1、体液不足/与水分丢失过多,摄取不足有关(高、等) ❖ 2、焦虑/与担心疾病的预后、治疗效果有关 ❖ 3、潜在并发症:失液性休克、脑水肿、肺水肿等 ❖ 4、活动无耐力/与有效循环血量不足所致的低血压有关 ❖ 5、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禁食、呕吐、腹泻及创面

外科体液代谢失衡护理

外科体液代谢失衡护理

05
外科体液代谢失衡护理的 注意事项
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 心率、呼吸、血压等,以及精神 状态和意识情况,以便及时发现
异常情况。
注意观察患者皮肤黏膜的颜色、 湿度、弹性等,以及尿量和颜色 ,以评估体液代谢失衡的程度。
定期测量体重和腹围,记录出入 量,以便及时发现体液失衡和评
病理生理
在外科体液代谢失衡状态下,机体的水、电解质平衡和酸碱 平衡被破坏,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受到干扰,导致细胞代谢 紊乱、功能受损,严重时可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外科体液代谢失衡的临床表现因病因和程度而异,常见的症状包括口渴、尿少 、疲乏、头晕、恶心、呕吐、心率加快等。体征上可能出现皮肤干燥、弹性降 低、眼窝凹陷、血压下降等。
外科体液代谢失 衡护理
目录
• 外科体液代谢失衡概述 • 外科体液代谢失衡护理的重要性 • 外科体液代谢失衡护理措施 • 特殊情况下的外科体液代谢失衡
护理 • 外科体液代谢失衡护理的注意事

01
外科体液代谢失衡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外科体液代谢失衡是指在外科疾病或 创伤情况下,机体的水、电解质和酸 碱平衡遭到破坏,导致一系列生理功 能紊乱和病理状态。
03
外科体液代谢失衡护理措 施
评估与监测
评估患者体液代谢失衡的原因
01
通过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判断患者体液代谢失衡的
原因,如腹泻、呕吐、高热等。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02
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指标,及时发现异
常情况并处理。
观察患者症状表现
03
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口渴、尿少、皮肤干燥等脱水的症状,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理特点
①细胞内缺水 ②口渴 ③ADH与ADS协同作用: 高渗使ADH释放增加 血容量下降使ADS分泌增多
临床表现
1.基本表现 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一般表现:口渴是最早出现的主要症 状;随后可出现尿少、尿比重高;病人 可感疲倦乏力。 (2)组织缺水体征:皮肤粘膜干燥、皮肤 弹性差、舌纵沟增多、眼窝下陷、小儿 前囟凹陷等,统称脱水征。
神经--肌肉兴奋性的维持
神经--肌肉兴奋性的相关因素:
[Na+]+[K+] [Ca2+]+[Mg2+]+[H+]
认识水电平衡调节
水、电解质及渗透压的平衡调节: 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①抗利尿激素(ADH)调节 ②醛固酮(ADS)调节
抗利尿激素
晶体渗透压升高--晶体渗透压感受器-神经垂体释放ADH增多--促进肾远曲小 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尿量减少; 反之晶体渗透压下降--尿量增多; 血容量严重下降时,通过神经反射作用 或血管紧张素Ⅱ的直接刺激作用--引起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三、评估缺钠程度
临床按血钠多少分为三度。 (1) 轻度:患者有头晕、疲乏、恶心呕吐、 手足麻木、表情淡漠等低钠所致的一般 表现;尿量正常或增多,尿比重低;血 钠在 135mmol/L 以下,每千克体重缺氯 化钠0.5g。

(2)中度:除上述表现加重外;可出现明 显脱水征和血容量不足所致的循环功能 异常的征象(脉细速、血压不稳或下降、 直立性晕倒、视觉模糊、浅静脉萎陷等); 尿少,尿比重低;血钠在130mmol/L 以下,每千克体重缺氯化钠0.5~0.75g。
(二)低渗性脱水
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135mmol/L, 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绝大多数病人是失水后处理不当间接引 起; 又称继发性脱水或慢性脱水。

病因
任何原因失水后,只补给水分而未补充 适量钠盐或虽给水给盐而给盐不足,即 可引起低渗性脱水; 由于短时间的失水及其处理不当,很可 能经正常饮食后机体调节所代偿,以致 主要见于慢性失水(如胃肠、皮肤持续 失水)。
( 3 )循环体征:当失水量达体重的 5 %以 上病人可出现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循 环功能不稳定的表现,严重时可发生低 血容量性休克。 (4)脑功能障碍症状:如谵妄、惊厥、昏 迷以及体温调节功能异常所致的高热 (又称脱水热)。
实验室检查
①尿比重高; ②血清[Na+]>150mmol/L; ③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血细胞比容 轻度升高。
1.体液过多 与水分摄入过多、体内潴留 有关 2.潜在并发症 脑水肿、肺水肿
护理要点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脑水肿、肺水肿发生 与发展。 2. 严 格 控 制 水 的 摄 入 量 , 每 日 限 水 在 700 ~ 1000ml以下。 3.对重症水中毒遵医嘱静脉慢滴 3%~5%氯化钠溶 液,同时使用呋塞米(速尿)等利尿剂,以减少 扩张的血容量。 4.对肾衰竭病人:必要时采取透析疗法以排除体 内积水。
三、脱水的预防 进食困难、禁食者供给: 1.日需量 2.继续损失量
附:水中毒
本质:人为的或病理的原因使体内水分 过多,细胞外液稀释而形成稀释性低钠 血症。 病理影响:细胞外液向细胞内渗入而引 起细胞内水肿 。

护理评估
一、致病因素 ①应激状态可刺激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此时期过多输入不含电解质的溶液,易 致水中毒; ②肾脏病变或已有肾功能不全,而未限制 水分的摄入量,易致水中毒; ③重度缺钠病人,连续多量摄入了不含电 解质的液体。
①尿液检查,尿比重常在1.010以下,尿 Na+、Cl- 常明显减少,甚至几乎不含Na+、 Cl-; ②血清[Na+]<135mmol/L,血清[Na+]浓度 愈低、发展速度愈快,则病情愈重; ③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血细胞比容 及血尿素氮值均升高。
(三)等渗性脱水
水和钠成比例地丧失,血钠在正常范围, 细胞外液渗透压保持正常。 等渗性脱水是病人短时间内大量失水所 致,故又称急性脱水。 在外科临床上为最常见的类型。
细胞内、外电解质分布差异很大: 细胞内主要阳离子为K+、Mg2+ 细胞内主要阴离子为HPO4-、蛋白质 但是细胞内、外液渗透压基本相等 正常渗透压为280~310mmol/L(mOsm/L) 低于280mmol/L为低渗 高于310mmol/L为高渗
血管内外液体的流动
影响血浆与细胞间液间液体流动主要因素: 渗透压(主要为胶体渗透压) 毛细血管内静水压的

病因
绝大多数组织失液愈快,愈接近等渗 。 ①消化道急性失液:如频繁的呕吐、腹泻、 肠瘘等; ②第三间隙积液:急性肠梗阻、弥漫性腹 膜炎、大面积烧伤等。
病理特点
主要为细胞外液容量迅速减少,导致血 容量不足; 细胞内外体液无明显转移。

动态转化
如未及时补充适当液体,因无形失水不 可避免,可转变为高渗性脱水; 如补给大量低盐或无盐液体,则可转变 为低渗性脱水。
二、身心状态

临床上以脑细胞水肿症状最为突出,如头痛、 乏力、嗜睡、意识不清、躁动、抽搐、昏迷等; 体重增加; 早期可见眼结膜水肿; 较重时则见皮肤虚胖感、有压陷性水肿或肺水 肿发生; 血清钠低于正常(可至120mmol/L以下); 血常规呈血液稀释现象。
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3)重度:除上述表现加重外,可出现神 经系统症状(昏迷、肌肉抽搐、腱反射减 弱或消失、木僵等);常伴有明显休克。 血钠在120mmol/L以下,每千克体重 缺氯化钠0.75~1.25g。
护理诊断/问题
1.体液不足:与体液丢失多、摄入少有关 2.有体液不足的危险:(同上) 3.潜在并发症:失液性休克
一、低钾血症

血清钾低于3.5mmol/L,即为低钾血 症。
(一) 护理评估
1.致病因素
(1)摄入不足:疾病进食困难、术后禁食; (2)钾丢失过多:严重呕吐、腹泻、胃肠 减压、利尿、使用皮质激素等;
(3)体内转移 ①大量输注葡萄 糖溶液,尤其 是与胰岛素合 用时,可使钾 向细胞内转移;
②碱中毒时钾向细胞内转移;同时为了保 存H+以缓解碱中毒,肾远曲小管分泌H+ 分泌减少,以Na+-K+交换占优势(而非 H+-Na+交换),促肾排钾增加。
护理评估
一、评估脱水性质 (一)高渗性脱水 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150mmol/L; 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 绝大多数因为原发因直接引起,故又 称原发性脱水。
病因
1.摄入水量不足 长期饮食受限或停止, 而未补充液体(仍无形失水)。 2.水分丧失过多 : ①大量出汗 ;②超常 失水(如气管切开、大面积烧伤疮面渗 与挥发、糖尿病大量渗透性利尿等)。
细胞外液又可分为组织间液和血管内液 组织间液约占体重的15% 血管内液为血浆,占5%
认识渗透压
在细胞内液与外液之间,水分受到渗透 压(尤其是晶体渗透压)的影响而不断 流动。 决定渗透压大小的因素在于溶解于一定 容量水中溶质的颗粒数多少,而与溶质 粒子的分子量大小、电荷多少、电荷正 负性无关。
随着脱水程度加重,血容量降低引起的 ADS作用为主; 血容量严重下降时,也会刺激抗利尿激 素释放增加; ADH与ADS出现协同效应,此时尿量减 少,尿比重低。

④低渗性脱水的病人如果摄进大量低渗液 体或水: 只要心肾功能健全,仍呈脱水; 反之,水中毒。
临床表现
低渗性脱水的临床特点: ①无口渴,有头晕、恶心、乏力、淡漠; ②尿量早期不减少或有所增多,后期尿少, 尿比重低; ③组织脱水征明显; ④较早低血容量表现(如脉细速、血压下降、 站立性昏倒),甚至低血容量性休克。
(三)输液方法(“怎么补”) 液体补充以口服最好、最安全; 静脉输液原则:一般应遵循先盐后糖、 先晶后胶、先快(适度)后慢、液种交替、 尿畅补钾的原则。
(四)疗效观察 了解输液是否顺利 观察液体出入量 观察治疗反应:包括①精神状态;②脱 水征象;③生命体征;④输液反应); ⑤辅助检查等,以随时调整护理方案, 处理异常情况。


细胞外液中Na+ 的颗粒数(摩尔浓度平 均为142mmol/L)占外液阳离子数的 90%以上,相应地必有90%以上的阴离 子(Cl-、HCO3-等)围绕着Na+而存在, 两方面一起形成的渗透压已达 280mmol/L以上,所以Na+就决定了细胞 外液渗透压 。
水与钠的失衡常一起讨论: 水钠损失常相互连锁; Na+潴留常伴随着水的潴留。

临床表现
口渴、尿少等缺水症状; 恶心、乏力等缺钠症状; 若短期内体液丧失达体重的5%,可出现 明显脱水征和血容量不足征象;再进一 步发展,即可出现休克; 如为胃肠道大量失液,可伴有酸碱失衡; 实验室检查可发现血液浓缩现象、尿比 重增高等。

二、评估脱水程度
(1)轻度;除口渴外,无其它症状体征;失水量 为体重的2%~4%。 (2)中度:严重口渴,尿少、尿比重高,并有组 织脱水征;失水量为体重的4%~6%。 (3)重度:除上述表现加重外,尚有躁狂、幻觉、 谵妄、甚至昏迷等脑功能障碍表现和 循环系统功能异常;失水量超过体重 的6%。
第三节

钾代谢失衡病人的护理
钾代谢失衡主要表现在细胞外液中钾离子浓度 的失常。 体内钾总量的98%存在于细胞内,而细胞外液 中钾离子含量较少,但维持血清钾在一个狭窄 的范围,对钾离子功能的正常发挥意义巨大。 正常血清[K+]为3.5~5.5mmol/L。钾代谢 失衡表现为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临床上以前 者多见。
2.身体状况
主要表现在四方面: (1)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现象:无力、 软瘫、腱反射减弱、重者呼吸困难; (2)消化道症状:腹胀、恶心呕吐、肠鸣 音减弱; (3)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症状:早期烦躁、 重则淡漠、嗜睡或昏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