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热法氧化亚铜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质的研究毕业论文答案精品PPT课件
4软化学法制备氧化亚铜及光催化性研究--毕业论文

摘要氧化亚铜(CU20)具有优越的光电性质,是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材料,而且它的制备方法很多。
本论文采用化学浴沉积法制备了纳米CU20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XRD) 来测试薄膜的晶体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薄膜表面形貌;紫外分光光度计测试薄膜的光学性质,研究了化学浴沉积工艺参数如溶液配比、pH值、溶液浓度、沉积温度、沉积时间等对薄膜的影响规律,探索了最佳成膜条件。
结果表明:化学浴沉积法有利于制备高质量的纳米CU20薄膜;最佳反应温度为70〜80C,此温度范围内CU2O 薄膜的膜厚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沉积时间线性增加,制备的薄膜纯度较高,表面较平整和致密,Cu2O粒径为14〜22 nm ,其禁带宽度为2.01 eV.关键词:纳米氧化亚铜;薄膜;化学浴沉积法;光催化性AbstractCU2O is one of the widest used materials depending on its excellent photoelectric properties. CU2O films with nano-sized crystalline were prepared by chemical bath deposition and characterized with XRD and TEM,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best film-forming conditions; Through characterized to ensure the crystal structure by X-ray diffraction (XRD), observe morphology by sca nning electro n microscope (SEM), and study optical properties by UV-Vis spectrophotometer. The effects on the thin films of experimental parametersincluding duration time, solution ratio, pH value of deposition solution, bath temperature, pre-treatment of substrate etc. have been investigated in detail during the deposition process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hemical bath deposition method is conductive to the improved preparation of high-quality thin films of nano-Cu2O; the reacti on temperature is 70 〜80 °C , thick ness of Cu2O film in creases lin early with the deposition time, the films obtained a perfect purity, and the smooth surface and dense, Cu2O has a particle size of 1〜22 nm, the band gap is 2.01 eV.[Key words]: Nano-Cu2O; thin film; Chemical Bath Deposition.目录摘要 ......................................................................... .... Abstract .. (II)目录 ......................................................................... I II 第一章绪论 .................................................................. 1...1.1课题背景及意义 (1)1.2 CwO薄膜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1.2.1 C IP O薄膜的制备方法 (2)1.2.2水浴法制备CU2O薄膜的研究现状 (4)1.3 CU2O薄膜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5)1.3.1粒径从微米级减小到纳米级 (5)1.3.2 CU2O薄膜异质结 (5)1.3.3调控电导率的尝试 (6)1.4本论文主要目的和研究内容 (6)第二章实验部分 (8)2.1沉积机理 (8)2.1.1溶度积与离子积的概念 (8)2.1.2过饱和度的概念 (8)2.1.3涉及的反应方程式 (9)2.1.4 CBD薄膜的两种生长模式 (10)2.1.5 CBD的动力学过程 (10)2.2试验仪器与药品 (11)2.3试验步骤 (11)2.3.1衬底预处理 (11)2.3.2配制沉积液 (11)2.3.3薄膜的制备和粉体的收集 (12)2.3.4试验参数改变 (12)2.4试验流程图 (12)2.5薄膜的表征 (12)2.5.1物相分析 (12)2.5.2 薄膜表面形貌测定 (14)2.5.3薄膜光学性能测定 (14)第三章制备薄膜的前期探索 (16)3.1络合剂选择 (16)3.1.1选用EDTA为络合剂 (16)3.1.2选用浓氨水为络合剂 (17)3.1.3选用柠檬酸钠做络合剂 (17)3.2铜源的选择 (18)3.2.1 以Cu(NO3)2 作为铜源 (18)3.2.2以CuSO4作为铜源 (19)3.3还原剂的选择 (19)3.3.1选择抗坏血酸钠为还原剂 (19)3.3.2选择葡萄糖作为还原剂 (19)3.3.3选择硫代硫酸钠做还原剂 (20)3.4还原剂和络合剂的滴加顺序 (20)第四章工艺参数对薄膜性能的影响及优化 (22)4.1 CuSO浓度对薄膜性能的影响 (22)4.1.1试验现象分析 (22)4.1.2薄膜表征 (23)4.1.3 小结 (25)4.2溶液配比对薄膜影响规律的研究 (25)4.2.1试验现象分析 (25)4.2.2薄膜表征 (26)4.2.3 小结 (27)4.3溶液pH值对薄膜影响规律的研究 (27)4.3.1以柠檬酸钠为络合剂 (27)4.3.2以氨水为络合剂 (29)4.2.3 小结 (31)4.4沉积温度对薄膜影响规律的研究 (31)441不同温度的试验现象 (31)4.4.2薄膜表征 (32)4.4.3 小结 (33)4.5沉积时间对薄膜影响规律的研究 (33)4.5.1以柠檬酸钠为络合剂 (33)4.5.2以氨水为络合剂 (35)4.5.3 小结 (37)第五章总结与展望 (38)5.1总结 (38)5.2展望 (38)参考文献 (39)第一章绪论1.1课题背景及意义随着现代化工工业的飞速发展,对环境造成的负面效应也越来越严重,光催化技术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对环境污染物具有很好的处理效果,因而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
氧化亚铜PPT课件

缺点: 1: 硫酸清洗金属,容易发生氢脆,所谓氢 脆是酸与金属反应产生的氢气被金属吸收 后引起金属发脆、性质变坏的现象 2: Cu2O+H2SO4=CuSO4+Cu+H2O 使用硫酸是不是使得网穴内含有铜杂质
8
盐酸处理
铜:只会在氧化条件下被盐酸腐蚀 使用盐酸作清洗液时:一般使用%以下浓度并在 常温下使用,尽量避免升温使用以防产生酸雾 由于大多数氯化物都是易溶于水的,铁锈、铜锈、 铝锈都可以很好地溶解在盐酸中。盐酸价格便宜 所以被广泛用于上述污垢的清洗中。盐酸清洗液 适用于碳钢、黄铜、紫铜及其他铜合金材料的设 备清洗。
17
草酸
草酸对金属有一定腐蚀作用,如钢铁在常温 下能被草酸慢慢腐蚀,但在加热情况下会 生成草酸铁保护膜,能阻止腐蚀的进行; 铝、镍、铜、不锈钢等材料对草酸的耐蚀 性较好
18
1
毒性防护
本品粉尘在空气中含量达到0.22~ 14mg/m3时,工作1~2h后会引起急性中毒, 表现为头痛、无力、咽和结膜发红、恶心、 肌肉痛、有时呕吐和腹泻、疲乏、体温升高。 一天以后体温可恢复正常,但仍无力,头痛, 眩晕,脉数加快,淋巴细胞增多。
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为0.1mg/m3。 可戴 口罩、防尘眼镜,穿防护工作服,工作后要 洗淋浴。
11
铜:由于被硝酸氧化生成氧化铜,所以可 被所有浓度的硝酸溶解。 工业上用于酸洗的硝酸浓度一般在5%左右, 在浓度较低时隋况下,硝酸比较稳定,不 易分解,氧化性减弱,主要发挥酸性的作 用
12
硝酸清洗铜锈效果比较好,所以在清洗不锈钢 以及铜设备时常用硝酸。在工业上硝酸主要用 于清洗不锈钢、碳钢、黄铜、铜及碳钢-不锈钢 设备以及黄铜-碳钢焊接的组合体设备。去除氧 化铁皮、铁垢的速度快、时间短,并且对碳钢、 不锈钢、铜的腐蚀性较低。 由于硝酸在低浓度下对大多数金属均有强烈腐 蚀作用,因此用硝酸作酸洗剂时,为防止其对 金属的腐蚀也要加入缓蚀剂。
《ZnO纳米材料的水热法制备及丙酮气敏性能优化研究》

《ZnO纳米材料的水热法制备及丙酮气敏性能优化研究》一、引言随着纳米科技的飞速发展,氧化锌(ZnO)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光电子器件、传感器、催化剂等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中,ZnO纳米材料的气敏性能在气体传感器领域具有重要价值。
本文将重点研究ZnO纳米材料的水热法制备工艺及其在丙酮气敏性能方面的优化。
二、ZnO纳米材料的水热法制备1. 材料与设备本实验所需材料包括:锌盐、氢氧化钠、去离子水等。
设备包括:水热反应釜、离心机、烘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
2. 制备方法采用水热法,将锌盐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调节pH值后,转移至水热反应釜中,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进行反应。
反应完成后,离心分离、洗涤、干燥,得到ZnO纳米材料。
3. 制备工艺优化通过调整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值等参数,优化ZnO纳米材料的制备工艺。
采用SEM等手段对制备的ZnO纳米材料进行表征,分析其形貌、粒径等特性。
三、丙酮气敏性能研究1. 丙酮气敏性能测试方法采用气敏传感器测试系统,对制备的ZnO纳米材料进行丙酮气敏性能测试。
通过改变丙酮气体浓度,测量传感器的电阻变化,评估其气敏性能。
2. 丙酮气敏性能优化措施通过调整ZnO纳米材料的形貌、粒径、比表面积等特性,优化其丙酮气敏性能。
同时,研究不同掺杂元素对ZnO纳米材料丙酮气敏性能的影响。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1. 制备结果通过水热法成功制备出ZnO纳米材料,其形貌规整,粒径均匀。
通过优化制备工艺,得到具有较好性能的ZnO纳米材料。
2. 丙酮气敏性能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ZnO纳米材料具有较好的丙酮气敏性能。
在较低浓度下,传感器电阻变化明显,表现出较高的灵敏度。
同时,响应和恢复时间较短,具有较好的响应速度。
3. 掺杂元素影响分析实验发现,掺杂适量金属元素可以进一步提高ZnO纳米材料的丙酮气敏性能。
不同掺杂元素对气敏性能的影响程度不同,需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
五、结论本文采用水热法制备了ZnO纳米材料,并对其丙酮气敏性能进行了优化研究。
水热法氧化亚铜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质的研究毕业论文ppt.答案

图2.1 光催化装置图、示意图 具体实验步骤 光催化工艺流程图
光催化流程图
甲基 橙 产物 超声(5min) 取A0 产物
搅拌 紫外可见光光 度计 取样液 光照
光催化具体试验步骤
(1)取0.01g甲基橙与500ml的蒸馏水混合,在超声10min条件下制成
20mg/L的甲基橙溶液。
(2)分别取50毫升甲基橙溶液与20mg的上述四组样品分别混合,超声
5min使其混合均匀。接着在黑暗环境下用磁力搅拌器搅拌1h,用针 筒取5mL的溶液离心保存上层清夜记为S0,剩余45mL在无影灯下搅拌 (注意,光照开始后由于水分的蒸发,为保持溶液浓度不变,在取 样之前,需要将溶液被蒸发的水分补齐。如:30min后取样时将溶液 补至45mL再取样,1h后取样时将溶液补至40mL后再取样。以此类推) 30min后取5mL样品,离心后保存上层清夜记为S1,同理在光照1h、2h、 4h后分别取5mL溶液样品离心后保存记为S2、S3、S4,经过离心处理 取上层液装瓶放入避光处待测。
郑州博科仪器设备有限 公司
2.5反应参数
反应温度
反应温度分别取60℃、90℃、120℃、150℃。
反应时间
反应时间取10h。
葡萄糖浓度
葡萄糖浓度分别为0.1mol/L、1mol/L(原始浓度)、3mol/L、5mol/L。
2.6 表征
红外光谱分析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X射线衍射分析 差热-热重分析
(3)用TU-1810型紫外可见分光分光度计对上述样品进行吸光率测试。
3、试验结果与讨论
3.1试验现象分析 3.1.1不同温度
由于反应温度不同,每一组的产物也会有所不同,60℃组反应基本未进行, 加热后的悬浮液的颜色为淡绿色,离心后在产物上方有深绿色粘稠沉淀,干燥产 物为黑绿色;90℃组反应进行较完全,产物颜色为砖红色且较纯正;120℃组反 应稍过度,悬浮颜色为淡黄色,离心干燥后产物砖红色略带黑色,判断有少量氧 化铜生成;150℃组悬浮溶液呈现黑绿色,离心干燥后的产物为深黑色,判断其 生成了大量的氧化铜。如图所示,从左至右依次是60℃、90℃、120℃和150℃的 产物:
氧化亚铜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2012年第36期(总第51期)科技视界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0引言纳米材料是一门新兴学科,它是指材料微观结构在0~3维内其长度不超过100nm,材料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1~100nm,具有纳米结构。
它有四种基本类型:纳米粒子原子团(零维);纳米纤维和纳米管(1维);纳米层或膜(厚度<100nm)材料(2维);块体纳米材料(3维)[1]。
纳米材料的独特结构,使其具有不同于常规材料和单个分子的性质,如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从而导致了纳米材料的力学性能、电磁性能、光学性能、热学性能等的改变,并使之在电子学、光学、化工陶瓷、生物、医药、日化诸多方面有重要价值,得到广泛的应用[2]。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两大类[3]。
其中,物理法包括:蒸发冷凝法、机械球磨法、分子束外延法(MBE)、惰性气体蒸发法、等离子蒸发法、电子束法、激光法等。
化学法包括气相法、液相沉淀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固相法、电化学法、溶剂热法、微乳液法和超声法等。
超声化学效应源于高能超声所产生的空化作用,空化气泡溃灭时释放出巨大能量,从而能诱发高能化学反应。
氧化亚铜(Cu 2O)作为一种具有独特光、磁学特性的p 型半导体材料,在太阳能转换、电子学、磁储存装置、生物传感及催化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
氧化亚铜带隙宽度为2.11eV,激子在单晶中可以连续地传输,使它具有较高的吸光系数,成为制作光电转化器的重要材料。
本文以无水CuSO 4、KOH 和抗坏血酸为原料,聚乙二醇为表面活性剂,采用超声法合成立方状的小尺寸的Cu 2O 纳米材料,并对实验条件对纳米材料的尺寸及形貌的影响进行研究。
其结构采用X 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手段进行表征。
1实验部分1.1仪器和试剂1.1.1仪器用KQ3200型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进行超声反应;用Anke TGL-16C 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进行离心洗涤;用DZX—1型(6050B)真空干燥箱(上海福玛实验设备有限公司)进行真空干燥;用DX-2600型X 射线衍射仪(XRD)(Cu Kα)对固体样品进行物相分析;用JSM-6360LV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其形貌。
《2024年MXene基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性能研究》范文

《MXene基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性能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水体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有机污染物的排放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开发高效、环保的水处理技术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MXene基纳米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二维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光催化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本文旨在研究MXene基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光催化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方面的性能。
二、MXene基纳米材料的制备1. 材料选择与制备原理MXene基纳米材料是以MAX相陶瓷为前驱体,通过选择性刻蚀A元素而获得的一类二维层状材料。
本文选择具有优异电导性和光吸收性能的Ti3C2Tx(T为表面官能团)MXene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液相剥离法制备MXene纳米片。
2. 制备过程(1)制备MAX相前驱体:通过高温固相反应制备MAX相陶瓷。
(2)刻蚀A元素:将MAX相陶瓷与氢氟酸溶液反应,刻蚀掉A元素,得到MXene。
(3)液相剥离:将MXene分散在溶剂中,通过超声波处理得到MXene纳米片。
三、光催化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性能研究1. 实验方法采用常见的水中有机污染物如染料、苯酚等为目标污染物,研究MXene基纳米材料的光催化性能。
在实验中,将MXene纳米片分散在含目标污染物的水溶液中,通过模拟太阳光照射,观察污染物的降解情况。
2. 结果与讨论(1)光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MXene基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能够有效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2)降解机制:MXene基纳米材料在光照下产生光生电子和空穴,这些活性物种能够与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实现污染物的降解。
(3)影响因素:MXene基纳米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材料的比表面积、表面官能团种类及数量、光照强度等。
通过优化制备条件和改性处理,可以提高MXene基纳米材料的光催化性能。
四、结论本文研究了MXene基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光催化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方面的性能。
氧化亚铜微纳米结构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_包秘

a— 甘 氨 酸 ,S1;b— 苏 氨 酸 ,S2;c— 谷 氨 酸 ,S3;d— 苯 丙 氨 酸 ,S4 图 2 基于氨基酸为还原剂制备的 Cu2O 颗粒的 SEM 图
氨基酸具有配位能力, 在溶液中 Cu2+与氨基酸 的 N、O 原子通过配位键相互连结,形成具有共轭环 状结构的螯合物。 在 Cu(Ⅱ)离子转化为 Cu2O 的过 程中, 氨基酸的配位能力与还原能力是一对相互制 约的因素。 甘氨酸配位能力较强,在反应初始阶段主 要以 Cu2+—甘氨酸配合物的形式存在, 还原速度较 慢,即核生成速度慢,产物经过核生长过程后形成大 尺寸颗粒。 在本实验中, 甘氨酸的反应用量较大, Cu2+— 甘 氨 酸 配 合 物 在 反 应 过 程 中 一 直 保 持 较 高 浓 度。 配合物选择性吸附在晶核表面,促进了特定晶面 的生长和稳定,形成具有稳定晶面的多面体微晶(图 2a)。 苏氨酸分子中含有一个醇式羟基,配位能力较甘 氨酸弱,在反应中主要体现为强的还原能力,Cu(Ⅱ) 离子经快速还原形成大量纳米颗粒, 这些纳米颗粒 可以通过表面吸附的氨基酸分子间氢键相连接而形 成纳米组装结构(图 2b)。 谷氨酸分子内含有两个羧 酸基团,还原性弱,核生成速度慢,致使产物的尺寸 也较大;其配位能力受酸性影响而下降,所形成的配 合物在晶核表面的吸附量较低, 晶核生长过程受到 的外部限制作用少,形成了球形颗粒(图 2c)。 苯丙 氨酸分子中含有一个苯环,配位能力很弱,还原能力 也较弱,成核速度和核生长速度均较慢,产物主要为 球形颗粒,尺寸较小(图 2d)。 以上实验结果表明,氨 基酸还原剂对 Cu2O 微粒形貌具有调控作用。 2.3 微纳米结构 Cu2O 光催化 MB 溶液的研究
无机盐工业
第 45 卷 第 1 期
第三章-水热法PPT课件

页面 8
-
2021/2/3
➢ 另外,物相的形成,粒径的大小、过溶剂热合成出的纳米粉末,能 够有效的避免表面羟基的存在,使得产物能稳 定存在。
➢ 作为反应物的盐的结晶水和反应生成的水,相 对于大大过量的有机溶剂,水的量小得可以忽 略。
页面 9
第二章 水热与溶剂热合成
主要内容
• 2.1 水热与溶剂热合成方法的发展 • 2.2 水热与溶剂热合成方法原理 • 2.3 水热与溶剂热合成工艺 • 2.4 水热与溶剂热合成方法应用实例
页面 2
-
2021/2/3
水热合成方法的发展
➢ 最 早 采 用 水 热 法 制 备 材 料 的 是 1845 年 K.F. Eschafhautl以硅酸为原料在水热条件下制备石 英晶体
页面 6
-
2021/2/3
溶剂热合成方法的发展
➢ 1985年,Bindy首次在“Nature”杂志上发表文 章报道了高压釜中利用非水溶剂合成沸石的方 法,拉开了溶剂热合成的序幕。
➢ 到目前为止,溶剂热合成法已得到很快的发 展,并在纳米材料制备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 用。在溶剂热条件下,溶剂的物理化学性质如 密度、介电常数、粘度、分散作用等相互影 响,与通常条件下相差很大。
➢ 一些地质学家采用水热法制备得到了许多矿 物,到1900年已制备出约80种矿物,其中经鉴 定确定有石英,长石,硅灰石等
➢ 1900年以后,G.W. Morey和他的同事在华盛顿 地球物理实验室开始进行相平衡研究,建立了 水热合成理论,并研究了众多矿物系统。
页面 3
-
2021/2/3
水热法一直主要用于地球科学研究,二战以后 才逐渐用于单晶生长等材料的制备领域,此后,随 着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水热法在制备超细颗粒, 无机薄膜,微孔材料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地
上海树立仪器仪表有限 公司
常州博远实验分析仪器 厂
美国康州HZ电子科技有 限公司
日本岛津公司
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 公司
有限 公司
2.5反应参数
反应温度
反应温度分别取60℃、90℃、120℃、150℃。
反应时间
磁力搅拌器 电子天平 红外光谱仪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X射线衍射仪 超声波清洗机
电动离心机
型号 FX202-00
78-1 DJ-6002 IRPrestige-21 TU-1810 D8 ADVANCE ECO BG-01
80-1
主要参数 220V,0.8KW
220V 精度0.01g 400cm-1-4000cm-1
反应时间取10h。
葡萄糖浓度
葡萄糖浓度分别为0.1mol/L、1mol/L(原始浓度)、3mol/L、5mol/L。
2.6 表征
红外光谱分析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X射线衍射分析 差热-热重分析
2.7 光催化试验
选取60℃ 10h,90℃ 10h,120℃ 10h,150℃ 10h四组产品做光催化实验。将一定 体积的甲基橙溶液(光催化试验过程简述)光催化后甲溶液基橙水溶液的吸光度在 TU-181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进行测定。试验装置主要由密闭纸箱,紫外光灯, 磁力搅拌器构成。如图所示:
具体实验步骤 光催化工艺流程图
图2.1 光催化装置图、示意图
光催化流程图
产物
甲基 橙
取A0 超声(5min)
紫外可见光光 度计
取样液
产物
光照
搅拌
光催化具体试验步骤
(1)取0.01g甲基橙与500ml的蒸馏水混合,在超声10min条件下制成
20mg/L的甲基橙溶液。
(2)分别取50毫升甲基橙溶液与20mg的上述四组样品分别混合,超声
2.2 试验步骤
(1)首先配制0.01mol/L的三乙醇胺(TEA)和1 mol/L葡萄糖溶液放置
待用;
(2)配置乙醇:水(2:3),用量筒量取24mL的无水乙醇倾倒入150mL
烧杯中,再量取36mL的去离子水与已量取好烧杯中的无水乙醇混合,放 置待用;
(3)用电子天平称取0.24g的醋酸铜加入已经兑好的乙醇:水(2:3)
(3)用TU-1810型紫外可见分光分光度计对上述样品进行吸光率测试。
3、试验结果与讨论
3.1试验现象分析 3.1.1不同温度
由于反应温度不同,每一组的产物也会有所不同,60℃组反应基本未进行,加 热后的悬浮液的颜色为淡绿色,离心后在产物上方有深绿色粘稠沉淀,干燥产物 为黑绿色;90℃组反应进行较完全,产物颜色为砖红色且较纯正;120℃组反应 稍过度,悬浮颜色为淡黄色,离心干燥后产物砖红色略带黑色,判断有少量氧化 铜生成;150℃组悬浮溶液呈现黑绿色,离心干燥后的产物为深黑色,判断其生 成了大量的氧化铜。如图所示,从左至右依次是60℃、90℃、120℃和150℃的产 物:
目录
试验背景 试验过程 试验结果分析及讨论 结论
1、试验背景
进入21世纪,纳米材料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纪元,它已 开始走出实验室,走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多的纳米材 料已经被我们运用的相当成熟比如纳米粒子和纳米薄膜,并 且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氧化亚铜纳米材料是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具有与众不同 的结构和性质,氧化亚铜纳米结构材料具有良好的光化学性 能,在离子交换、柱支撑多孔材料、增强材料、化学传感器、 储氢、光催化材料方面有着广泛的前景。
中,量取3mL 0.01 mol/L三乙醇胺加入其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15min, 然后电子天平称取0.2g NaOH和0.8g的PVP加入溶液中继续搅拌10min后, 加入配制好的1 mol/L葡萄糖溶液2mL继续搅拌2min;
(4)将搅拌好的溶液移至聚四氟乙烯内衬的水热釜,装好反应釜后移至
干燥箱加热;
(5)加热后将反应釜中产物的上层清夜倾倒,用无水乙醇清洗出沉淀用
电动离心机离心,倾倒上层清夜,用无水乙醇清洗沉淀继续离心如此反 复三次,将其转移到表面皿上60℃干燥后,收集所得产物。
2.3 试验原料
药品名称 醋酸铜
氢氧化钠 无水乙醇 三乙醇胺
甲基橙 聚乙烯吡咯烷酮
葡萄糖
分子式 C4H6CuO4·H2O
组别 葡1 葡2 葡3
葡萄糖浓度(mol/L)
现象
0.1
还原反应未进行完全
3
产生黑色悬浮颗粒
5
产生大量的黑色悬浮颗
现在已通过固相法、电化学法和液相法制得氧化亚铜纳米 材料。本轮文采用液相法中的水热法。水热法条件简单、反 应快、耗能少、制得产品质量较好且对环境的污染非常小。
2、试验过程
2.1试验流程图
醋酸铜 乙醇:水 三乙醇胺
NaOH、 PVP
葡萄糖、 搅拌
水热釜
水洗、 醇洗
离心机(离心 10min)
产物
干燥箱(60℃、 2h)
NaOH CH3CH2OH N(CH2CH2OH)3 C14h14N3NaO3S
PVP C6H18O6
生产厂家
天津市巴斯夫化工有限公司 天津市天大化工实验厂 洛阳市化学试剂厂
天津市富宇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 司
天津市凯通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国药集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2.4 试验仪器
试验仪器 干燥箱
5min使其混合均匀。接着在黑暗环境下用磁力搅拌器搅拌1h,用针 筒取5mL的溶液离心保存上层清夜记为S0,剩余45mL在无影灯下搅拌 (注意,光照开始后由于水分的蒸发,为保持溶液浓度不变,在取 样之前,需要将溶液被蒸发的水分补齐。如:30min后取样时将溶液 补至45mL再取样,1h后取样时将溶液补至40mL后再取样。以此类推) 32处0h理m、i取4nh后上后取层分5液别mL装取样瓶5品m放,L溶入离液避心样光后品处保离待存心测上后。层保清存夜记记为为S2S、1,S3同、理S4在,光经照过1离h、心
图3.1 样品图
3.1.3 不同葡萄糖浓度
葡萄糖作为实验中的还原剂,其浓度在实验中的影响十分明显。若是 葡萄糖的浓度过低,则氢氧化铜不能被全部还原使产量变小,且原料 的残留影响产物各分析的效果;若是葡萄糖的浓度过大,则生成氧化 亚铜后,葡萄糖在水热条件下,被碳化生成黑色悬浮颗粒,对产物也 有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