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整理
(完整word版)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点1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皙的想法呀!”
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晳最后走。曾晳问(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公西华,你怎么样?”
(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只是愿意学习。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曾晳,你怎么样?”
(曾晳)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呀!”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
(曾晳)说:“你为什么笑子路呢?”
(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理让,可他的话却一点不谦让,所以笑他。难道冉有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吗?怎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难道公西华所讲的不是国家吗?宗庙祭祀和诸侯会同之事,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谁能来做大事呢?”
(3)鼓瑟希,铿尔助词,相当于“然”
(4)尔何如你
3、如(1)如或知尔(假如)
(2)如五六十(或者)
(3)如其礼乐(至于)
(4)宗庙之事,如会同(或者)
4、为(1)由也为之(管理,治理)
(2)愿为小相焉(做)
(3)赤也为之小(替)
译文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孔子说:“你们不要因为我的年龄比你们长一些就受拘束而不敢说话。(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点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知识点汇总+专项练习(原卷版)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知识点汇总+专项练习一、知识点汇总1、课文详解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先秦〕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2、译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讲了。
(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有,你怎么样?”(冉有)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地方,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公西华,你怎么样?”(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什么,但愿意学习做这些。
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及朝见天子的时候,我愿意穿戴好礼服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司仪。
侍坐篇文言知识整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要点归纳
一、通假字
1、鼓瑟希(稀)
2、莫春者(暮)
3、唯求则非邦也与(欤)
二、词类活用
1、端章甫(名词作动词穿着礼服、戴着礼帽)
2、鼓瑟希(名词作动词弹奏)
3、风乎舞雩(名词作动词吹风、乘凉)
4、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形容词作名词小事、大事)
5、曾皙后(方位名词作动词落在后面)
三、文言句式
1、不吾知也(宾语前置)
2、则何以哉(宾语前置)
3、尔何如?(宾语前置)
4、何伤乎?(宾语前置)
5、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状语后置)
6、为国以礼(状语后置)
7、则何以哉(固定句)
8、尔何如(固定句)
9、是故哂之(固定句)
四、古今异义(古/今)
1、加之以师旅(泛指军队/军队编制单位之一)
2、比及三年(等到/比较、紧靠、依附等)
3、且知方也(正道、正理/方向、对方、方法等)
4、如五六十(或者/如果)
5、如其礼乐(至于/如果)
6、异乎三子者之撰(才能/写作)
五、一词多义(补充)
(一)以:
1、以吾一日长乎尔(因为,介词)
2、毋吾以也(认为,动词)
3、则何以哉(做、为,动词)
4、加之以师旅(用、那,介词)
5、以俟君子(而,连词)
(二)尔:
1、以吾一日长乎尔(你、你们,代词)
2、子路率尔而对曰(…的样子,词尾)(三)言:
1、亦各言其志也(说、谈,动词)
2、夫三子者之言何如(话,名词)。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知识梳理(解析版)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知识梳理一、作者、作品孔子,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创始人,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创办私学,开私人讲学之风。
相传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
他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即“出来做事”。
在教育上,提倡“有教无类”,注重“因材施教”《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集,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
《论语》包括《学而》《为政》《里仁》等共20 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赅,精警诫人。
宋儒把《论语》和《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先进》(《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
题是编者加的。
子路(前542--前480),姓仲。
名由,字子路。
曾晳(生卒年不计),名点,字子皙,曾参的父亲。
冉有(前522—?),姓冉,名求,字子有。
公西华(前509—?),复姓公西,名赤,字子华。
四人都是孔子的弟子。
二、字词梳理(1)侍坐:在尊长近旁侍奉。
(2)以吾一长乎尔,毋吾以也:意思是,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人家不用我了。
以,因为。
后一个“以”是“用”的意思:一日,指很短的时间、毋,不。
说“毋以也”的意思是,你们不要因为我(年纪大)(感到拘束)就不说了。
这里后一个“以”同“已”,是“止”的意思。
(3)居则日:(你们)平日说。
居。
平口、平常:则那么、就。
(4)不吾知也:即“不知吾也”,不了解我。
(5)则何以哉: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6)率尔:轻率,不加考虑的样子。
尔,相当于“然”。
(7)千乘之国: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
在春秋后期。
是中等国家。
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十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8)摄乎大国之间:夹在(几个)大国的中间。
摄:夹处。
(9)加之以师旅:有(别国)军队来攻打它:师旅,指军队。
古时两千五人为一师。
五人为一旅。
(10)因之以饥馑:接连下来(国内)又有饥荒。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整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整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整理全文翻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你们不要因为我(年纪大一点就不说了)。
你们平时总在说:‘没有人知道我呀!’如果有人知道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办呢?”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常受外国军队的侵犯,接下来国内又有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的功夫,我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孔子又问:“冉求,你怎么样?”冉有回答说:“一个纵横(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得另请高明了。
”孔子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够做到,只是愿意学习。
在宗庙祭祀的事务中,或者在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时,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相。
”孔子又问:“曾点,你怎么样?”这时曾点弹瑟的声音逐渐稀疏了,接着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子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位的才能不一样呀!”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点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
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澡游泳,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儿回来。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点的想法呀!”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都出去了,曾皙留在后面。
曾皙问:“他们三位的话怎么样?”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皙说:“您为什么笑仲由呢?”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究礼让,可是他说话却一点也不谦让,所以我笑他。
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吗哪里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呢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讲的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么谁能做大事呢”人物特点:子路:有抱负,有魄力,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有些自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整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整理全文翻译: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你们不要因为我(年纪大一点就不说了)。
你们平时总在说:‘没有人知道我呀!’如果有人知道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办呢?”2、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常受外国军队的侵犯,接下来国内又有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的功夫,我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3、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4、孔子又问:“冉求,你怎么样?”5、冉有回答说:“一个纵横(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得另请高明了。
”6、孔子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7、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够做到,只是愿意学习。
在宗庙祭祀的事务中,或者在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时,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相。
”8、孔子又问:“曾点,你怎么样?”9、这时曾点弹瑟的声音逐渐稀疏了,接着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子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位的才能不一样呀!”10、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11、曾点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
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澡游泳,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儿回来。
”12、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点的想法呀!”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都出去了,曾皙留在后面。
曾皙问:“他们三位的话怎么样?”13、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14、曾皙说:“您为什么笑仲由呢?”15、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究礼让,可是他说话却一点也不谦让,所以我笑他。
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吗?哪里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呢?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讲的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么谁能做大事呢?”人物特点:子路:有抱负,有魄力,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有些自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整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整理全文翻译: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你们不要因为我(年纪大一点就不说了)。
你们平时总在说:‘没有人知道我呀!’如果有人知道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办呢?”2、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常受外国军队的侵犯,接下来国内又有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的功夫,我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3、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4、孔子又问:“冉求,你怎么样?”5、冉有回答说:“一个纵横(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得另请高明了。
”6、孔子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7、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够做到,只是愿意学习.在宗庙祭祀的事务中,或者在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时,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相。
"8、孔子又问:“曾点,你怎么样?”9、这时曾点弹瑟的声音逐渐稀疏了,接着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子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位的才能不一样呀!"10、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11、曾点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
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澡游泳,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儿回来。
”12、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点的想法呀!"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都出去了,曾皙留在后面.曾皙问:“他们三位的话怎么样?"13、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14、曾皙说:“您为什么笑仲由呢?"15、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究礼让,可是他说话却一点也不谦让,所以我笑他。
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吗?哪里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呢?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讲的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么谁能做大事呢?”人物特点:子路:有抱负,有魄力,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有些自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在古代中国文学中,有许多经典作品都以对话形式呈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整理
全文翻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你们不要因为我(年纪大一点就不说了)。
你们平时总在说:‘没有人知道我呀!’如果有人知道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办呢?”
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常受外国军队的侵犯,接下来国内又有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的功夫,我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孔子又问:“冉求,你怎么样?”
冉有回答说:“一个纵横(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得另请高明了。
”
孔子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
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够做到,只是愿意学习。
在宗庙祭祀的事务中,或者在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时,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相。
”
孔子又问:“曾点,你怎么样?”
这时曾点弹瑟的声音逐渐稀疏了,接着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子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位的才能不一样呀!”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
曾点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
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澡游泳,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儿回来。
”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点的想法呀!”
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都出去了,曾皙留在后面。
曾皙问:“他们三位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
曾皙说:“您为什么笑仲由呢?”
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究礼让,可是他说话却一点也不谦让,所以我笑他。
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吗?哪里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呢?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讲的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么谁能做大事呢?”
人物特点:子路:有抱负,有魄力,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有些自负。
曾皙:懂礼爱乐,洒脱高雅,卓尔不群。
冉有: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
公西华: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文言现象:
一、一词多义
如
(1)如或知尔(连词,如果)
(2)如五六十、如会同(连词,或者)
(3)如其礼乐(连词,表示另提一事,至于)
(4)沛公起如厕(动词,到……去,往)
(5)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动词,比得上)
以
(1)以吾一日长乎尔(介词,因为)
(2)毋吾以也(动词,认为)
(3)则何以哉(动词,做)
(4)加之以师旅(介词,用)
(5)以俟君子(连词,表目的,来)
(6)为国以礼(介词,用)
方
(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名词,纵横,方圆)
(2)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名词,道,指是非准则)
二、通假字
1、鼓瑟希(希,通“稀”,稀疏)
2、莫春者(莫,通“暮”)
3、唯求则非邦也与(与,通“欤”)
三、词类活用
1、端章甫(名词作动词,穿礼服、戴礼帽)
2、鼓瑟希(鼓:名词作动词,弹奏)
3、风乎舞雩(风:名→动,吹风、乘凉)
4、三子者出,曾皙后(后:名词作动词,落在后面)
5、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事,大事)
五、文言句式
1、宾语前置句
(1)毋吾以也(即,毋以吾也)(这一句还是省略句)
(2)不吾知也(即,不知吾也)
(3)则何以哉(即,则以何哉)
(4)尔何如(即,尔如何)
2、状语后置句
(1)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2)浴乎沂,风乎舞雩
参考注释:
1曾皙(xī):名点。
曾参的父亲。
冉有:名求,字子有。
公西华:名赤:字子华,公西是复姓。
皆孔子弟子。
侍坐:陪伴长者坐着。
2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些。
以:因为。
一日:一两天,表示年岁大的一种谦虚说法。
长(zhǎng):年长。
乎:介词,表示比较。
尔:你们。
3不要因为我年长而不敢讲话了。
以:因为。
4居:闲居,指平时。
5或:无定代词,有人。
6何以:用什么方法治理国家呢。
7率尔:轻率的样子。
8千乘(shèng)之国:一千辆兵车的国家,指中等国家。
9摄:夹。
10加之以师旅:以师旅加之,意思是把战争强加到它的头上。
师旅,古代军队编制单位,五百人为一旅,二千五百人为一师。
这里指大国来犯的军队。
11 因:继,接着。
饥馑:荒年。
《尔雅·释天》:“谷不熟曰饥,菜不熟曰馑。
”
12 比及:等到,到了。
13 使有勇:使之有勇。
使国家的人民有勇。
14方:方向,这里指道义的方向。
15哂(shěn):微笑。
16如五六十:如:连词,或者。
下文“如会同”的“如”用法相同。
17如:至于。
其:那些。
俟(sì):等待。
18焉:于是(此),指在这方面。
19宗庙之事:诸侯祭祀祖先的事。
会同:诸侯之间会盟和诸侯共同朝见天子一类的事。
20相(xiàng):在祭祀或会盟时,主持赞礼和司仪的人。
主持赞礼的分大相和从相。
21鼓瑟:弹瑟。
瑟,古代一种弦乐器。
希:即“稀”。
鼓瑟的声音稀疏,说明已近尾声。
22铿(kēng)尔:象声词,描写推开瑟时的声音。
舍:这里是放下、推开的意思。
作:起立23撰:才能,才干。
24何伤:何妨,意思是有什么关系呢。
25亦:副词。
“只不过”。
26莫(mù)春:晚春,指三月。
莫,即“暮”。
春服:春天穿的衣服,即夹衣。
已成:已经做好,有穿在身上的意思。
27冠(guàn)者:成年人。
古时男子到了二十岁要行冠礼,表成年。
28沂:沂水。
29风:吹风,乘凉,用作动词。
舞雩(yù):古时求雨的坛,在曲阜县城东南。
32咏:唱歌。
33喟(kuì)然:长叹的样子。
与:同意,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