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主》与法国“新小说”

合集下载

书单来了7本有内涵的重口味小说,给你平淡的生活加点猛料3篇

书单来了7本有内涵的重口味小说,给你平淡的生活加点猛料3篇

书单来了7本有内涵的重口味小说,给你平淡的生活加点猛料第一篇:《红与黑》《红与黑》是法国文学大师司汤达的杰作,也是19世纪欧洲文学史上最为杰出的小说之一。

小说以法国19世纪初期的政治社会为背景,以主人公朱利安·索莫尔的成长历程为线索,展现了贵族和平民之间的阶级矛盾,揭示了欲望和理性的斗争,表现出作为人类本质的多重性和矛盾性。

小说不仅有文学价值,而且对于我们理解历史和社会也有极大的启示。

这本小说的重口味主要体现在对于人性的深层剖析上。

作者通过朱利安的经历,揭示了人们的欲望、贪婪、虚荣、自私等黑暗面,以及对于真理、品德、自由等理性的追求。

朱利安是一个具有自负、野心和冷酷计谋的人,但同时他也是一个渴望真理和自由的思想家。

小说通过朱利安的人生历程,将欲望和理性的斗争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让我们看到人性的复杂和多重性。

这种对于人性的深层剖析,对于我们思考自我和社会有着非常宝贵的启示。

第二篇:《乌合之众》《乌合之众》是法国法学家勒庞的杰出著作,被誉为现代社会心理学及群众心理学的奠基之作。

勒庞在这本书中深入分析了群众的本质、心理和行为规律,并探讨了政治和社会方面的问题。

这本书不仅对于我们认识群众心理学有着非常大的启示,而且对于我们理解政治和社会也有着非常深刻的意义。

这本书的重口味主要体现在对于群众本质的揭示上。

勒庞将群众比作一个有机体,指出群众是由众多具有相似特征的个体组成的,他们具有共同的心理和行为模式。

勒庞认为,群众的大规模聚合会导致群体性的思维和行为,也就是所谓的“群体心理”。

在群体心理的作用下,人们会失去理性和分析能力,而变得盲从和易受操纵。

勒庞通过对于群众心理的深入分析,揭示了群众行为的本质和规律,让我们看到了人类本质中另一个重要的方面。

第三篇:《美国的陷落》《美国的陷落》是美国小说家克拉文斯的作品,也是一部充满重口味的小说。

这本小说以美国为背景,讲述了美国社会的种种丑恶和道德沦丧。

小说通过各式各样的人物和事情,展示了美国高度资本主义、社会成果论等一系列问题的后果。

反映法国南部的书籍

反映法国南部的书籍

反映法国南部的书籍
以下是反映法国南部的书籍推荐:
1. 《午夜酒吧》(Midnight in the Garden of Good and Evil)- 约翰·贝鲁曼
该书是一个关于美国南部萨凡纳市的真实故事,但是它反映了法国南部以及美国南部的文化和风俗。

2. 《发条女孩》(The Girl with the Windup Heart)- 凯瑟琳·劳伦斯
该书是一本Steampunk小说,背景设置在贵族法国南部的城市,这个城市有着独特的文化和社会结构。

3. 《完美妻子》(The Perfect Wife)- 朱莉娅·伯明翰
该书是一部悬疑小说,反映了法国南部陽光稀有,优雅小鎮的生活和社会文化。

4. 《别让我追求爱情》(Don't Let Me Go)- 凯瑟琳·瑟尔科
该书是一部关于在法国南部小镇上陷入爱情泥潭的小说,描写了阳光和葡萄园背后的热情和冲突。

5. 《漆黑的离歌》(Dark vanishing)- 伊坂幸太郎
该书是一部从日本社会的视角来看法国南部小镇生活的小说,描绘了日本和法国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恩主》的元小说叙事艺术

《恩主》的元小说叙事艺术

《恩主》的元小说叙事艺术
曾阳萍;杜志卿
【期刊名称】《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0(000)004
【摘要】桑塔格的<恩主>是一部写得别具匠心,但却不符合传统阅读习惯的自我反映式的实验小说.小说文本中的自我暴露叙述和虚构的痕迹以及滑稽模仿等元小说叙述手法使小说具有浓厚的自我意识.该艺术表现手法是探讨桑塔格小说风格的重要基点.
【总页数】6页(P103-108)
【作者】曾阳萍;杜志卿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泉州,362021;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泉州,362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4
【相关文献】
1.实验写作与传统经典的"碰撞"r——《敦亚佐德》的元小说叙事艺术 [J], 张红岩;赵子琳;陈世丹
2.“红字”三部曲的元小说叙事艺术研究 [J], 哈旭娴
3.梦境与现实的艺术——试评桑塔格的小说《恩主》 [J], 王海滨
4.承袭与反拨
——《诺桑觉寺》的元小说叙事艺术 [J], 李丽冰
5.承袭与反拨——《诺桑觉寺》的元小说叙事艺术 [J], 李丽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法国新小说的实验性

法国新小说的实验性

法国新小说的实验性法国新小说(Nouveau Roman),作为20世纪中期法国文学的一种创新流派,体现了文学创作中结构、叙述和语言的革命性变化。

新小说不是一个统一的文体,而是一些作家在特定历史和文化背景下对传统小说的反叛和实验。

在这个过程中,作家们力求探索和揭示人类存在的复杂性,反映现代生活的多样性和矛盾。

因此,法国新小说的实验性不仅体现在其形式上的创新,更在于对思想内容和感知模式的重新审视。

一、历史背景与发展历程新小说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这一时期,法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

战后的废墟、现代化的发展,以及人们心灵中的焦虑,促使了一种新的文学表达方式的发展。

早期的新小说作家包括阿尔贝·卡缪、萨特等,而后期则有阿兰·罗伯-格里耶、玛格丽特·杜拉斯等。

在这个背景下,他们开始质疑传统叙事的有效性,尝试通过非线性结构和碎片化叙述来展现复杂的人类经验。

如阿兰·罗伯-格里耶在《透明的东西》中,通过打破时间顺序,让事件循环往复,表现了现代人面临现实与幻觉之间的纠缠。

他不再关注角色内心情感的发展,而将目光投向了物体本身,小到一种水果或一件家具,让这些生活琐碎成为叙述的中心。

这种对“物”的关注,正是新小说的一种重要实验。

二、结构与叙述方式的革新法国新小说在结构上大幅度突破了传统小说的规定。

传统小说通常要遵循起承转合、三段式结构,而新小说则尝试以更加松散和自由的方式进行叙述。

例如,在罗伯-格里耶的作品中,我们常常看到时间被扭曲,事件间缺乏逻辑因果关系,使读者需要以更为积极的态度去拼凑整个故事。

这种结构上的非线性,使得读者在解读文本时更像是参与者而非单纯的接收者。

与此同时,新小说倡导“展示而非讲述”,即通过细节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故事的气氛。

而这种细节往往单独存在,缺少传统叙事所需的背景介绍与人物内心描写。

在杜拉斯《情人》中,通过简洁却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展现了角色之间微妙而又异乎寻常的情感关系。

恩主》》(The Benefactor)((美)

恩主》》(The Benefactor)((美)

• 存在主义哲学提出的一些基本思想,如存在先于本质、世 界和人的处境的荒诞性、自由选择等,使桑塔格认识到对 现实作出存在主义观照的意义,她意识到存在主义文学力 图揭示世界及人生的荒诞性。出现于 20世纪50年代的法 国新小说则强调对小说传统形式的摒弃。阿兰·罗布格里 耶就曾毫不客气地指出,传统小说“单调地使用过去时和 第三人称,无条件地以时间为发展,以情节为线索的做法, 千篇一律地按照人的愿望去安排,每一情节都与情节关连 等等——都是强调一个稳定和谐、连绵不断、没有歧义的、 完整无缺的世界”,在他看来,这样的世界是不真实的。 在二战后法国哲学思潮和文艺思潮的双重影响下,苏 珊·桑塔格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美学观,并在一系列论著中 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存在主义文学观。她呼应欧洲现代主 义创作理论与实践,并按照自己的理念完成了她最初的文 学创作,其中当然包括《恩主》这部长篇小说处女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Among Ms. Sontag's many honors are the 2003 Peace Prize of the German Book Trade, the 2003 Prince of Asturias Prize, the 2001 Jerusalem Prize, the National Book Award for In America (2000), and the National Book Critics Circle Award for On Photography (1978). In 1992 she received the Malaparte Prize in Italy, and in 1999 she was named a Commandeur de l'Ordre des Arts et des Lettres by the French government (she had been named an Officier in the same order in 1984). Between 1990 and 1995 she was a MacArthur Fellow. Ms. Sontag died in New York City on December 28, 2004.

第11章 新小说

第11章 新小说
1955年,他开始担任午夜出版社的文学 顾问,同年,他的《窥视者》出版,获得 了法国当年的“批评家”奖,并引起了文 坛一场激烈的论争。罗伯格里耶由此而成 为一位闻名遐迩的作家。
1961年,罗伯格里耶与著名导演阿兰·雷 斯内合作,推出了新浪潮电影《去年在马 里安巴》,此后,罗伯格里耶不仅写电影 剧本,而且亲自担任导演,带着摄制组到 世界各地拍片。
罗伯-格里耶:“新小说不是一种理 论,它是一种探索。”
但新小说作家仍然有一些相近的美学追求与艺术个性。
2022/12/31
二、“新小说”之“新”的表现
新小说是对小说本体的追求 新小说之“新”首先体现为一种文艺精神和小说观念的革新。小 说的本体性就是小说之所以是“小说”的那种特性,也就是小说 与其他文类不同的独立性表现。要体现小说的本体性,就要将小 说的潜在可能性更进一步地发挥出来。在内容上,新小说受到了 现象学的影响。在形式上,新小说也更注重小说形式的实验性。
2022/12/31
第二节 罗伯-格里耶
一、最具反叛色彩的新小说家
2022/12/31
阿兰·罗伯格里耶是公认的新小说派领袖。
1922年,罗伯格里耶出生于法国西部的 海港城市布勒斯特;从国立农学院毕业后, 曾进入国立统计学院工作。1948年,罗 伯格里耶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于是毫 不犹豫地辞职,来到塞纳马恩省波阿布德 朗地区,一边在生物实验室工作,一边写 小说。
2022/12/31
二、“新小说”之“新”的表现
在形式上,探索叙述的本质功能
新小说在艺术上做出了多种实践,其常见手法包括: ➢ 在描写方式上,重视“客观性”。 ➢ 在时空观上,受意识流小说影响,打破传统的理性叙事线索,采
用主观的意识流形式,用心理时空取代物理时空,叙述过程中时 空任意跳跃。 ➢ 在语言上,追求表达的客观性,反对带有主观感情与说明性的词 汇,摒弃任何人格化的描写,清除以人为中心的比喻。

法国文学经典作品

法国文学经典作品

法国文学经典作品法国文学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而闻名于世。

自中世纪以来,法国产生了许多经典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在文学界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对人们的思想、文化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几部法国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包括《圣经》、《由来记》、《尤利西斯》和《傲慢与偏见》。

《圣经》是世界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之一,也是法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部具有宗教色彩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反映了人类的信仰和道德观,还描绘了各种人物形象和事件。

《圣经》中包含了众多的故事和寓言,如创世纪中的亚当和夏娃、挪亚方舟的故事,以及《出埃及记》中的摩西和十诫等。

这些故事以其深刻的内涵和启示性的思想,成为了法国文学的重要参考和借鉴对象。

《由来记》是法国文学中又一部经典之作。

这部作品由让·大\\斯尔纳编写,以古代法国的历史和传说为主要题材。

它以让人着迷的魔幻情节和丰富的图像细节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由来记》中的故事充满了冒险和浪漫的色彩,比如在《倒海皮儿洞窟》中,勇敢的骑士们与恶龙作战,以挽救被囚禁的公主。

这些故事在法国文学中得到广泛的传承和发展,影响了许多后来作家的创作。

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是20世纪法国文学中的巅峰之作。

这部小说以一天的时间为背景,描绘了主人公史蒂芬·德德拉斯和李奥波德·布鲁姆的遭遇和心路历程。

《尤利西斯》以其复杂的叙事结构和多样的文体风格闻名于世。

它融合了现实主义、象征主义和内心独白等多种文学手法,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解读。

《尤利西斯》在法国文学中被誉为“现代主义之王”,对后来的文学派别和创作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英国作家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则是法国文学中最著名的经典小说之一。

这部小说以19世纪英国社会为背景,描绘了伊丽莎白·班内特与达西先生之间的爱情故事。

《傲慢与偏见》以其细腻的描写和幽默的对话闻名,展现了世俗社会中的爱恨情仇和人性的复杂性。

梦境与现实的艺术——试评桑塔格的小说《恩主》

梦境与现实的艺术——试评桑塔格的小说《恩主》

梦境与现实的艺术——试评桑塔格的小说《恩主》
王海滨
【期刊名称】《琼州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1(018)004
【摘要】This paper aims to discuss the novel "benefactor' hero Xibolaite new, dream, and the unreliability of the novel's narrative technique and philosophical thinking.%本文旨在通过讨论小说《恩主》男主人公希波赖特新颖,独特的梦境观,以及小说的不可靠性的叙事手法和哲学性的思考。

【总页数】2页(P89-90)
【作者】王海滨
【作者单位】福建仰恩大学英语教研部,福建泉州36201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06
【相关文献】
1.试评车尔尼雪夫斯基对“现实美”与“艺术美”的论述 [J], 何懿
2.现实生活的怪谬艺术之折射--评海勒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的思想与艺术 [J], 刘玉娟
3.试评徐訏小说的艺术特色 [J], 许海丽;于歌;许海芬
4.在梦境与现实间游走——评史杰鹏小说《楚墓》 [J], 方麟
5.现实与传统幻想与梦境的交织——评阿来的短篇小说 [J], 冯宪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叙事者被驱逐, 最后只剩下叙事形式的魔方, 从而宣告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信任关系的终结。其创作 实质是
“ 小说” 新 观念 直接 影响 下的实验 。
关键词 : 苏珊 ・ 桑塔 格 ; 小说 ; 新 形式 ; ; 故事 人物 ; 实; 现 叙事
苏珊 ・ 桑塔格 , 国当代小说 家、 美 随笔家 , 一
传统意义追 问批评方式的读者去思考桑塔 格文本
的意 味 。

让・ 雅克 , 主人公希波赖特的一个朋友 , 过着 种多重生活 , 随时都要换一副面孔出现 , 身兼多
收稿 日期 :0 8— 3— 3 20 0 0 基金项 目: 江西省“ 一五” 2 0 2 0 ) 十 ( 06— 07 社科规划项 目“ 苏珊 ・ 桑塔格 文艺思想研 究” 0 WX 4 (6 4 )
作者简介 : 陈文钢, , 男 江西铅 山人 , 江西财经大 学中文 系讲 师, 文艺学博士 , 究方 向为文艺美学与批评方法。 研
1 5
维普资讯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20 0 8年第 2期 ( 总第 6 期 ) l
职 : 击 手 、J 家 , 拳 _说 , 同时 也是 小偷 和男 妓 。作 为 理 , 但事 实远 非 如此 简 单 。我 们 必 须 指 出一个 事 个重要 角色 , 克 与 希波 赖特 形 成 一 种 二元 对 实 , 雅 即在桑 塔格 的批评 理念 中 , 一直 与之战 斗的 她
过程中消解了文本 的情节 , 驱逐了人物与叙事者 , 巧妙地相互 自动渗透 , 根本找不到需要填充所谓 ” ∞ J 梦与幻 使小说最后只剩下 可被 分析的叙 事形 式 的魔方 , 意义的裂缝 。 1传统现实 主义叙事里 , 反映、 延续 和模仿 。所以, 桑塔 从而向世人宣告作者与读者之 间的信任关系的终 想是生活的投影 、 结 。此种影响可以追溯到 2 O世纪 5 年代 的法 国 O 格这样叙事传达 出来 的信息可 以理解成 , 所谓现
认为, 恩主》 对《 的成功解读 , 会更 好地触 摸到她 疑问是反生活逻辑 的, 这昭示 了与现实主义创作 后期 的小说创作 的观念变换 , 并进 一步反观她 的 传统的截然不 同。本雅 明在 《 超现实主义》 一文 批 评主 张 。 中写到 : 只有当每个人的清醒与睡梦之间的界限 “ 本文欲对《 恩主》 进行叙事方面 的关注 , 并分 已经磨灭之时 , 生活才最有意义 ; 其时大量的形象 析其背后的影响因素。桑 塔格 的《 主》 恩 在叙事 纷至沓来 , 语言也成其为语言 , 声音与语言精确而
一致 命 的ຫໍສະໝຸດ 式 所寄寓其中的生活枯竭 了, 而梦却长做不衰 , 情形
《 恩主》 的叙事 中 , 主人翁希波赖特的多个梦 又会是怎样的呢?哦 , 那样 的话 , 人就会真正地 自 是小说 的主体部分 , 梦之外 的叙述 在梦与梦之间 由, 的 负 担 就 会 减 轻。 自 由 是 无 与 伦 比 人 ”1 《 J 里展现了一种独特的现实观。 穿梭往复。桑塔格重拾 这种传统形式 , 使习惯了 的。 【8 恩主》
《 恩主》 里的梦大都断简残篇 , 形式上互相可
这种传 统叙事的方 个激情洋溢地支持先 锋派艺术 的批评家 , 其著名 以独立。到了第 2章写梦境 , 批评文集有《 反对阐释》 《 、 论摄影》 《 、 重点所在》 式转入另一种 形态 。以非现 实 的梦境 和幻 觉为 、
而现实对梦并无影响 , 梦反过来影响和左右生 《 疾病的隐喻》 其小说作品先后有《 , 恩主》 《 、 死亡 主 , 活世界。希波赖特生活 中主要 内容是 阐释、 研究 之匣》 《 、 火山情人》 《 、 在美 国》 。

照。雅克生活的多层面对于主人翁来说 , 只能 是

个阐释观念就是弗洛伊德主义。桑塔格在接受
出现在梦里 的幻 象 。“ 囚禁 在那 两 个 房 间 的梦 杨小滨、 我 贝岭采访时说 , 她写 《 反对 阐释》 这篇文 使我 生活 的天 地 变 得 狭 窄 起 来 , 果 , 想 得 越 章的初衷是反对当代风靡一时的把艺术解释成别 结 我
多,i_ f f却越来越少。弄得我父亲又一次来首都 的东西的潮流, Ij 这是简单化 了的对艺术作 品的解 出差几天 的时候 , 我竟 然忘 了去看 他。 [2 ”i1 ] 希波 释 , 尤其是那些社会学的、 心理学的和弗洛伊德式 赖特携带着作者 对 自己生活 的 自嘲, 作者在《 恩 的简化。她曾经直截了当地在其文中指出:最著 “ 主》 的序言里承认 , 这是她 当时思考 的一个问题 , 名、 最有影响的现代学说 , 即马克思和弗洛伊德的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V . o o1 N 2 13 .
A r 08 p. 0 2
《 主》 法 国“ 小讹 " 恳 新
陈 文 钢
( 江西财经大学 中文系, 南昌 30 1 ) 30 3
摘 要: 桑塔格 的处女 长篇《 恩主 深受 2 世 纪 5 0 0年代的 法国“ 小说” 新 之影 响 , 其文 本 中情 节被消解 , 物 人
维普资讯
第1卷 第2 3 期
20 0 8年4月
J U N L O U A N V R I Y O E H O O Y( O I L S I N E D T O O R A F H N N U I E S T FT C N L G S C A C E C SE II N)
《 恩主》 是其处女长篇 , 与作为批评家的桑塔 和模仿 自己的梦, 如他和其情人安德斯太太的性 格 的美 学思 想 最 有互 文 性 , 至今 很 少 有 研究 对 爱 , 但 他就曾说 :我不是在找梦来解析 自己的生活, “ ” 3 这部作 品 的美学理 念 及深 层 原 因 做过 探 讨 。笔 者 而是在寻找生活来释梦。 J这种逆 向运 动毫无
“ 新小说 ” 强调 的对小说 传统 叙 事形 式 的摒弃。 实就如梦境 般让人 感觉破碎 、 荒诞 而难以把握。
但艺术不仅仅是 技术 , 桑塔格在文本里 的实验技 就象希波赖特在文中第 7 章结尾处 自问:假使脸 “ 术成功之时 , 也是其小说艺术失败之 日。 不见了 , 而微笑还在 , 情形会是怎样 的呢?如果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