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文字稿:诗经中的不老爱情5
古老的不老《诗经》情歌的永恒魅力

古老的不老:《诗经》情歌的永恒魅力刘爱媛(广西责巷市广播电视大学)摘要:‘诗经》中的情歌,多方面地反映了男女恋爱和婚姻生活中的各种情境及心理.走上古社会爱情审美孓迹的真实展示。
她开辟了中国文学抒情诗的传统.它对我国后世爱情诗歌以至整个古代爱情文学作品的发展.都产生极为巨大的影响。
在中国爱情诗歌史上,‘诗经>的开启功能是不可忽视的。
关键词:诗经:情歌;弃妇诗;古朴芙爱情,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话题:爱情.是人类情感中最温馨、最美好,也最复杂的感情。
古老的<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文学中情爱文学的先河。
<诗经》中的情歌,从久远的时代走来,从纯净的心灵走来,从鲜活的民间走来。
她没有雍容华贵的外表.没有精工细密的形式.她用她独特的豪迈、细腻、朴素、秀丽阐释着中国情歌史上别样的美丽.影响着历代情诗的繁荣与绽放。
<诗经》的魅力,在于她的永恒,在于她古老的不老。
一、活泼大胆的情感释放张平治在<爱情美学.爱情的野性美》里说:。
爱情的野性是一种独特的美,这种美带有某种原始浑厚的力.放荡不羁的性格。
天真纯朴的洒脱情致,粗犷炽热的烂漫气质。
它是可爱的。
却又有点放肆。
”中国情歌,从《诗经》开始,到(汉乐府》、<南北朝乐府》,一直到明清及以后的民间情歌,都从不同程度上显示出这种野性的美。
这种野性与“放肆”.并非有失理性的宣泄。
丽是一种活泼大胆、泼辣风趣的情感释放。
善恶.未尝为据者.以此也。
”欧阳修对金石文字的虚实分析是相当耪到和深刻的。
因此他在第八卷《唐韩愈罗池庙碑》中认为:。
今世传(昌黎先生集》载此碑文多同.惟集本以步余新船为涉……当以碑为是.而碑云春与猿吟而秋鹤与飞.则疑碑之误也。
”欧阳修长期任馆阁校勘,删正、注释《黄庭经》,修‘崇文总目)、<礼书》,积累了大量整理校勘文献的经验.可以代表北宋时期最高的校勘水平.其中“校勘四法”是陈垣先生在长期的实践经验以及对前人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对校勘方法的系统化。
诗经中的爱情

一、婚姻的祝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桃花盛开的时候......................................................................................................................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美丽的新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家有贤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千年不变的相思......................................................................................................................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诗经中的不老爱情一、婚姻的祝福《诗经》是最早的文学。
离我们并不远。
独领风骚,风就是《诗经》有关的。
当然说人风骚,就不好了。
还有这样的词。
像开小差,逃之夭夭。
意思已经改变但这就出自《诗经》。
提携教会一个人,还有说人耳提面命。
百家讲坛之《诗经中的不老爱情》(李山主讲)笔记

百家讲坛之《诗经中的不老爱情》(李山主讲)笔记
百家讲坛之《诗经中的不老爱情》(李山主讲)笔记
诗经中的不老爱情·李山
主讲人简介:
李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启功先生弟子。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文化史,《诗经》研究、先秦两汉文学研究等领域卓有成就。
先后出版过《诗经的文化精神》、《诗经析读》、《诗经新注》等诗经研究专著、及《中国文化概论》等著作。
诗经中的不老爱情(一)婚姻的祝福·20140402
诗经中的不老爱情(二)桃花盛开的时候·20140403诗经中的不老爱情(三)美丽的新娘·20140404
诗经中的不老爱情(四)家有贤妻·20140405诗经中的不老爱情(五)千年不变的相思·20140406。
浅谈《诗经》中的爱情魅力

浅谈《诗经》中的爱情魅力浅谈《诗经》中的爱情魅力任时光荏苒,纵白驹过隙,总有一种东西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被消磨,而是在时间的积淀下焕发更加璀璨夺目的光彩。
《诗经》中描写爱情的诗歌可谓是中国爱情诗的滥觞,它的低吟浅唱穿越千年的轮回仍然萦绕耳畔,如韶乐般绕梁三日,余音不绝,给我们以精神的享受。
即使没有华丽的辞藻为外衣,没有奇幻的想象作装饰,但它以其独有的古朴、诚挚、热烈,感染了历代的文人骚客,感动了华夏儿女的心灵,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熠熠生辉,成就了一段不老的传奇,让我们千古传唱。
《诗经》中的《国风》作为大多来自民间的歌唱,在更广阔的范围里展示了时人的生活和情感。
男女言情之作确实是《风》诗的主要内容之一。
在《诗经》里的民歌中占最多数的就属有关恋爱和婚姻的诗。
“无郎无姐不成诗”,这情形自古至今别无二致。
朱熹《诗集传序》道:“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
”它们有的是集体创作,你一言我一语,你一章我一节,即兴抒发,唱的是某个群体共同的声音;也有的是独自吟唱,却通过个体的具体遭遇,反映了某些普遍性的问题。
这批婚恋歌曲可谓是《风》诗中唱得最精彩动人的部分,有自由浪漫的纯真爱情,有矢志不渝的坚贞爱情,有寂寞难耐的相思之苦和求嫁心声,还有对意中人可望不可即的痛苦之情,更有封建礼数下的屈服与反抗。
这些婚歌恋曲中的人物,他们是执著追求的苦恋者,是坚贞不二的钟情者,是刻骨铭心的相思者,是大胆热烈的求爱者,是哀怨忧郁的失恋者,是赢得爱情的自豪者,是伉俪情深的恩爱者,是敢于反抗的奋斗者。
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意志信念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幅引人入胜的风情画卷。
你我相遇在樱花烂漫的季节,一起携手走过幸福的过往。
从美丽的邂逅,到彼此相知,再到互相倾慕,最后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一个人人向往的美好的人生。
但人生的戏剧之处就在于它不会让每个人都称心如意,这也是人生的美妙之处。
人生最大的痛苦不是生与死,而是明明喜欢,却亲近不得。
浅谈《诗经》中的爱情.doc

浅谈《诗经》中的爱情.doc《诗经》载誉古代细腻的爱情描写,仿佛把古人恒久的感情记录在了一百五十四首短古诗中。
它以其短小而富有诗情,在古代唱和着爱情的颂歌,而今其中大量记载的爱情言语仍留在华夏民族的精神范围之内,深入古今中外,为文学及爱情艺术宝库之一。
《诗经》体现的是传统的、精神的爱情形态,具有广泛的共性。
它的爱情都是以久别重逢及解除别离滋生的感情活动为基础的,以两性关系达到内心共振及心灵满足相融为标准,不仅有刚强宽容的爱情,而且有痴情美好的爱情,还有真挚含蓄的爱情。
在《诗经》中,女性的身份性格的代表典型是"洞房",古人把她比喻为一种天然的人偶,完全依靠其他人在社会中的某种是地位而又和别人有着深刻持久的爱情交往。
所以,"洞房"代表的性格特征是淡泊、温柔、慈祥,爱情心态有"固守、宽容、保护唯一爱人"的真挚与执着。
而男性的身份性格的代表则是"骊歌",其爱情心态则是一种优雅、尊重、力求完美、忠贞不渝的崇高之爱。
此外,《诗经》对"闺怨"这一古典爱情情绪也有详尽的刻画。
"闺怨"这一概念曾经给古今中外爱情很大影响,爱情关系中总会存在着矛盾,唯有当双边面对流转宽衣之时,分离还可以再回到理智平静的地步。
在《诗经》中,爱情的议论常常用抒情的文字流露出缠绵逐句,令人宛如身处温馨的爱情园地,让爱情变得更加精致,桃花源般的回忆又让人回想起痴缠的情意温情。
可以说,《诗经》中的爱情情景,既有一种古朴的乡野之气,也有一种精致的宫廷之豪,更有一种躁动不安的火焰芬芳,令文艺苑中的爱情变得荡气回肠。
古人通过繁复的形式地把两性爱情抒发出来,表达出对爱情深刻而持久的敬仰。
诗经鉴赏论文--浅谈诗经中的爱情(精选5篇)

诗经鉴赏论文--浅谈诗经中的爱情(精选5篇)第一篇:诗经鉴赏论文--浅谈诗经中的爱情浅谈《诗经》中的爱情《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代表了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创作,其中描写爱情的诗篇占了很大的比重。
《诗经》中的爱情诗,有的清纯而自然,有的热烈而浪漫,但也会有“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诀恋及婚姻不幸的痛苦哀怨。
杨老师在授课的时候主要以诗经中爱情为主线,旁征博引,层层递进,带我们重游了古人的情感之路。
接下来我主要从爱情中的“相遇”,“相爱”再到“诀别”浅谈诗经中的爱情。
,相遇:伊人依新装,新颜欢心漾。
最喜欢泰戈尔的那首《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在古代的恋爱中是否亦如诗中所言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诗经·周南·关雎》)这首诗作者热情地表达了自己对一位窈窕美丽、贤淑敦厚的采荇女子的热恋和追求,表达了对与她相伴相随的仰慕与渴望,感情单纯而真挚,悠悠的欣喜,淡淡的哀伤,展现了男女之情的率真与灵动。
因此,孔圣人说:《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有人说,在爱情方面,女方总是处于被动,即使有了心仪的人也无法表白,在古代是否真的如此呢?“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诗经·卫风·淇奥》)这首诗便以一位女子的口吻,赞美了一个男子的容貌、才情、胸襟以及诙谐风趣,进而表达了对该男子的绵绵爱慕与不尽幽怀。
显然,在爱情方面女方也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
落花如有意,流水情亦长。
记得,三毛曾说“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发现你爱的人正好也爱着自己”。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卫风·木瓜》)描述了古时候青年男女自由相会,集体相会、自由恋爱的美好,女子把香美的瓜果投给集会上的意中人,男子则解下自己身上的佩玉等作为定情信物回赠给心目中的那位姑娘。
诗经中不老的爱情

《诗经》中的不老爱情一、《诗经》的历史地位:五经之首,文学之源(一)《五经》之首1、“四书五经”。
我们讲传统文化,一般都会提到“四书五经”。
但“四书”和“五经”这两个概念不是同时提出的,“五经”的概念比“四书”要早很多。
“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
宋代以前没有“四书”之说。
《孟子》一书,从战国到唐,一直没有什么地位。
直到“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力捧《孟子》,它的地位才得以抬高,随后得到宋儒的重视。
“四书”的概念宋代才有,跟朱熹有很大的关系。
宋代的朱子把《大学》《中庸》两篇从《礼记》里独立出来,并做了章句,又给《论语》《孟子》做了集注,这四本书合到一块,就叫《四书章句集注》。
朱熹的学说,在南宋时期曾一度被打压,直到南宋晚年,地位才高起来,到元明清,地位越来越高,“四书”也作为科举考试的必读书了。
在宋代以前,主要讲“五经”。
先秦就有“五经”的概念。
“五经”包括《诗》《书》《礼》《易》《春秋》。
《诗》即《诗经》。
《书》即《尚书》。
《礼》有不同的说法,因为“礼”有“三礼”——《仪礼》、《周礼》、《礼记》。
《易》指《周易》。
《春秋》是一部鲁国的编年史,相传乃孔子所编定。
2、“五经”的排序方法也是不一样的。
通行的说法——《诗》、《书》、《礼》、《易》、《春秋》,是今文经学家的排序方法。
汉代有“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
什么叫“今文经学”,什么叫“古文经学”,说来话长,我们不多讲。
但大家要有一个基本的判断,“今文经学”跟“古文经学”不是一回事儿。
“古文经学”排“五经”的次序跟“今文经学”不同。
“古文经学”按文献时代的早晚来排。
“五经”中《易经》时代最早,相传伏曦氏创了八卦,因此《易经》排最前面。
其次是《尚书》,《尚书》里有《尧典》,尧的年代比商、周要早。
接下来才是《诗》、《礼》、《春秋》。
这是“古文经学”排的“五经”次序。
“今文经学”为什么把《诗经》排在第一呢?因为《诗经》性质特殊。
这涉及到诗经的文学性。
漫谈《诗经》中的爱情

漫谈《诗经》中的爱情读《诗经》而不为其中的爱情所打动,是根本不可能的。
如果要谈论《诗经》,关于爱情的话题绝对是最热烈、最浓艳、最吸引人和鼓动人的。
作为一本爱情教科书,一部爱情辞典,《诗经》应该当之无愧----当然,这主要指的是《风》诗部分。
朱熹老先生在《诗集传》序中说:“吾闻之,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
”既然“男女相与咏歌”,又“各言其情”,肯定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爱者歌其情,情者歌其痴”,没有爱情才怪了呢。
况且,孔夫子也说了:“食色,性也,人之大欲存焉。
”说白了,人的本性使然耳。
那么,《诗经》中的爱情又多到什么程度,又分别是一些什么样的爱情呢?这是一个长长的话题,仔细琢磨,很有些意思。
众所周知,《诗经》总共有诗305篇,《风》诗共有160首。
要谈《诗经》中的爱情,我们必须撇开汉儒等众多卫道迂腐的说诗家的陈词滥调,还诗的本来面目,用实事求是的目光来看才行。
以这个标准,《诗经》中的爱情诗或曰写“男女情事”的诗,以及虽然主题不是写爱情,但其中又有“爱情名句”的诗,加起来大概有90首左右。
这里面还包括《小雅》中的6、7首(郑樵说“朝廷之音曰雅”,就是说大小雅都是朝廷之音,看来并不尽然)。
就《风》诗而言,爱情诗或曰有关“男女情事”的诗已过其总数的一半。
当然,这些数字是不会得到毛序朱传等承认的,尤其说《小雅》中还有情诗,他们一定会誓死反对的。
而我们则不能不为我们的总结和发现而敛容正襟,肃然相对,因为这毕竟不是什么好玩的事。
对于15国《风》中爱情诗的密度,量化分析起来也是很能说明一些问题的。
爱情诗占其诗的总数在半数左右的,有《周南》、《召南》、《邶风》《风》、《王风》、《陈风》,占总数比例最大的不用说就是《郑风》,约占80%左右。
爱情最贫乏、亟待扶贫的是《魏风》,总共7首诗中,除了《葛屦》一篇用“纠纠葛屦,可以履霜?掺掺素手,可以缝裳”,写了一个妾对大夫人的怨忿,和对自身地位命运的不满怨诉,稍稍还沾一点“情”的边外,就再没有其它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千年不变的相思
爱情离不开相思。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天涯海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诗经》关注的一个现象是,许多人为了国家,守边防,或服劳役等。
《诗经》替他们发出声音。
这是人道精神的体现。
《诗经》中有许多闺中人的吟唱。
像《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陵。
我姑酌彼金晷,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
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殂矣,我马疳矣。
我仆痛矣,云何吁矣!”一共四章。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真彼周行。
”是女性在采卷耳。
后文中,是男性在骑马喝酒。
所以分析就有分歧。
采采,是采集。
这事往往是女性的事。
一直到《古诗十九首》都有指采是思念远方。
这是继承了《诗经》的传统。
卷耳是苍耳。
北方到处都是。
不盈是不满。
总是采不满筐。
嗟是感叹,怀人,是所怀的人。
置彼周行,一种理解是将筐放在大路上。
也指怀人。
后者可能更妙。
男人更像是扔在大路上,在外奔忙。
这一段是女性采卷耳,想念远方的丈夫。
下边,“陟彼崔嵬wei,我马虺陵huitui。
我姑酌彼金晷lei,维以不永怀。
”想登高望远,就往高处爬,以至于马都爬不上去。
只能借酒浇愁,金晷是一种酒器。
永怀是长长地思。
第二段是远行在外的男人。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玄黄:变颜色)。
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可以理解为马太疲劳了。
像犀牛角一样的酒器,伤是伤怀,还是浇愁。
第三段是爬上顶了。
“陟彼殂矣,我马疳矣。
我仆痛矣,云何吁矣!”上到山上,马病了,仆也
累倒了。
没看到家乡,遥远。
睁大眼睛都看不到家乡。
连孔子都看过《诗经》的演出:上世纪结束时,一批竹简间世。
有记载说孔子评价《卷耳》,卷耳:不知人。
意思是:不知的人。
“以不教民战,是为弃之。
”有人说“知”是相接。
两人一定是互相了解,沟通得好。
《墨子》说知都相交接也。
所以,这是背躬戏。
如沙家浜里的智斗。
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不意味着我们在交流。
原来这是歌词。
孔子认为他们是不知的人。
说明当时《诗经》是在演出着。
今天我们看到的是文本,我们失去了曲调,歌唱的情境。
《诗经》原来是演出的。
当时有女演员,女乐。
春秋时有许多女乐。
这首诗应该产生于西周时。
这时有没有女演员,也得考古。
那个时代,文艺样式中就有女乐,来歌唱。
当时还有舞台,来表演相互思念的夫妇。
这就有趣了。
西周时礼乐文明,有礼还得有乐,这是文雅的时代。
因为战争等原因让男人离开家庭,国家就得用这种文艺来补偿。
战争总得有这样的精神补偿。
对那些为国献身的人致敬。
相思最浓时:《王风》中有《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曷he至哉,鸡栖于埘。
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徭役本有期限,不满暴露出来了。
诗到此怨而不怒。
曷到哉,是到哪儿啦。
什么时候到头呀?鸡窝,上架了。
羊牛下来,回家了。
君子还不回来。
让我如何不想。
本来不想,可是当黄昏来临,还是想。
自己找个理由,怎么能不想呢?让我们想象黄昏时一派热闹场景。
仿佛也看得到勤劳的家庭主妇,一边收拾家,一边谛听着丈夫回家的声音。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
曷其有佸,鸡栖于桀jie。
日之夕矣,羊牛下
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同样反映愤懑。
什么时候相会?鸡在木架上,苟无饥渴,不想了。
祝愿不要冻着饿着。
实际上是无奈之举。
总之,过去认为是暝色时回来了,容易想起外边的人。
总体格调是黄昏时起的惆怅。
诗人多么有同情心。
诗人内心不分古今。
社会牺牲了这些人的家庭幸福。
也是对当局者的一种控诉。
这是诗的高明之处。
还有秋声中怀人的诗篇。
《嘌嘌草虫》:“喓喓yao草虫,暹暹阜螽qiqifuzhong;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亦既见止,亦既觏gou止,我心则降。
陟zhi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惴惴。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
亦既见止,亦既觏jian止,我心则夷。
”三章基本是一个平面上的重复。
这是歌唱的需要。
特点是秋声中。
一个人到了秋天,容易怅惘。
秋天如同一天的傍晚,要结束了。
嘌嘌草虫,titifuzhong趯趯阜螽一一响成一片,草里的蝗虫跳与闹,是内心的惆怅。
看到了君子,心平静下来了。
这又是一种态度。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山东长岛有望夫崖,传说。
一个人折腾的相思:看《伯兮》:“伯兮竭兮,邦之桀jie兮。
伯也执殳shu,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杲杲gao出日。
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xuan草?言树之背。
愿言思伯,使我心痗mei。
”伯,丈夫勇敢,是邦国的杰出人物。
执殳shu,拿着长武器。
在前线进攻。
头四句充满了自家。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指自己头发像蓬草一样乱,不是家里没有洗浴的东西,丈夫不在家,我给谁修容貌呀?写出了真性情。
女为悦己者
容。
下文写,下雨吧下雨吧。
我盼着雨,却总升起太阳。
“愿言思伯,甘心首疾”,整天沉陷在思念中,整天头痛。
翻了一层,但是我还去想,愿意让它痛。
表达人的心理,力透纸背。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说的是种草能忘忧伤。
这是无厘头,有草能忘忧,种在后堂。
解决我的困惑。
“愿言思伯,使我心痗mei。
”思念让我痛苦得不得了。
把一个活泼的女性写活了。
无事忙的个性写活了。
这是一派。
还有一态,思念不思了,无事忙,骂街。
“雄雉于飞,泄泄yiyi其羽。
我之怀矣,自诒伊阻。
”说野鸡身上的五彩毛,像男人的折腾。
弄得我在家自寻苦吃。
想你就是自堵心。
“雄雉于飞,下上其音。
展矣君子,实劳我心。
”真让我伤心呀。
“瞻彼日月,悠悠我思。
道之云远,曷云能来?凡百君子,不知德行。
不忮zhi不求,何用不臧。
”少点功名心,不好吗?因思念而骂男人,思妇的一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