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五三高考真题分章讲解1.2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高中数学五三高考真题分章讲解1.2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2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挖命题【考情探究】分析解读 1.了解命题及其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通过对概念的理解,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会写出一个命题的其他三个命题,并判断其真假.2.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会判断命题的充分、必要条件.3.本节知识常与函数、不等式及立体几何中线面的位置关系等知识相结合,备考时应加强此类型试题的训练.4.本节内容的考题在高考中分值为5分左右,属于中低档题.破考点【考点集训】考点一命题及其关系1.(2018山东济南外国语学校月考,3)原命题:“a,b为两个实数,若a+b≥2,则a,b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逆命题:若a,b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1,则a+b≥2,为假命题B.否命题:若a+b<2,则a,b都小于1,为假命题C.逆否命题:若a,b都小于1,则a+b<2,为真命题D.“a+b≥2”是“a,b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1”的必要不充分条件答案D2.(2018河北衡水金卷A信息卷(五),14)命题p:若x>0,则x>a;命题q:若m≤a-2,则m<sin x(x∈R)恒成立.若p的逆命题,q的逆否命题都是真命题,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0,1)考点二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2018广东佛山教学质量检测(二),3)已知函数f(x)=3x-3-x,∀a,b∈R,则“a>b”是“f(a)>f(b)”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C2.(2017河北张家口4月模拟,5)设x,y∈R,则“x≠1或y≠1”是“xy≠1”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B3.(2018江西南昌二中4月月考,3)下列命题:①已知a,b∈R,“a>1且b>1”是“ab>1”的充分条件;②已知平面向量a,b,“|a|>1,|b|>1”是“|a+b|>1”的必要不充分条件;③已知a,b∈R,“a2+b2≥1”是“|a|+|b|≥1”的充分不必要条件;④命题p:“∃x0∈R,使≥x0+1且ln x0≤x0-1”的否定为¬p:“∀x∈R,都有e x<x+1且ln x>x-1”.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A.0B.1C.2D.3答案C炼技法【方法集训】方法根据充分、必要条件求参数取值范围的方法1.(2018福建德化一中等三校联考,8)设p:x2-(2a+1)x+a2+a<0,q:lg(2x-1)≤1,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答案A2.(2018江西新课程教学质量监测,3)已知命题p:x2+2x-3>0;命题q:>0,且¬q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p,则a的取值范围是()A.[-3,0]B.(-∞,-3]∪[0,+∞)C.(-3,0)D.(-∞,-3)∪(0,+∞)答案A3.函数f(x)=有且只有一个零点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A.a<0B.0<a<C.<a<1D.a≤0或a>1答案A过专题【五年高考】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考点一命题及其关系1.(2018北京,13,5分)能说明“若f(x)>f(0)对任意的x∈(0,2]都成立,则f(x)在[0,2]上是增函数”为假命题的一个函数是.答案f(x)=sin x,x∈[0,2](答案不唯一)2.(2017北京,13,5分)能够说明“设a,b,c是任意实数.若a>b>c,则a+b>c”是假命题的一组整数a,b,c的值依次为.答案-1,-2,-3(答案不唯一)考点二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2018北京,6,5分)设a,b均为单位向量,则“|a-3b|=|3a+b|”是“a ⊥b”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C2.(2017浙江,6,4分)已知等差数列{a n}的公差为d,前n项和为S n,则“d>0”是“S4+S6>2S5”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C3.(2015陕西,6,5分)“sinα=cosα”是“cos2α=0”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A4.(2015北京,4,5分)设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是直线且m⊂α.“m∥β”是“α∥β”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B5.(2015四川,8,5分)设a,b都是不等于1的正数,则“3a>3b>3”是“log a3<log b3”的()A.充要条件B.充分不必要条件C.必要不充分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B教师专用题组1.(2017北京,6,5分)设m,n为非零向量,则“存在负数λ,使得m=λn”是“m·n<0”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A2.(2015安徽,3,5分)设p:1<x<2,q:2x>1,则p是q成立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A3.(2015重庆,4,5分)“x>1”是“lo(x+2)<0”的()A.充要条件B.充分而不必要条件C.必要而不充分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B4.(2015湖北,5,5分)设a1,a2,…,a n∈R,n≥3.若p:a1,a2,…,a n成等比数列;q:(++…+)(++…+)=(a1a2+a2a3+…+a n-1a n)2,则()A.p是q的充分条件,但不是q的必要条件B.p是q的必要条件,但不是q的充分条件C.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D.p既不是q的充分条件,也不是q的必要条件答案A5.(2015浙江,6,5分)设A,B是有限集,定义:d(A,B)=card(A∪B)-card(A∩B),其中card(A)表示有限集A中元素的个数.命题①:对任意有限集A,B,“A≠B”是“d(A,B)>0”的充分必要条件;命题②:对任意有限集A,B,C,d(A,C)≤d(A,B)+d(B,C).()A.命题①和命题②都成立B.命题①和命题②都不成立C.命题①成立,命题②不成立D.命题①不成立,命题②成立答案A6.(2014福建,6,5分)直线l:y=kx+1与圆O:x2+y2=1相交于A,B两点,则“k=1”是“△OAB的面积为”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答案A7.(2014北京,5,5分,0.34)设{a n}是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则“q>1”是“{a n}为递增数列”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D【三年模拟】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2019届河南名校联盟“尖子生”调研考试(二),6)已知m,n∈R,则“m2+n2<16”是“mn-5m>5n-25”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A2.(2019届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湖北、山东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一次联考,4)设x∈R,若“log2(x-1)<1”是“x>2m2-1”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A.[-,]B.(-1,1)C.(-,)D.[-1,1]答案D3.(2019届湖北“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联考,3)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A.“若x=y,则sin x=sin y”的逆否命题是真命题B.“∃x0∈(0,+∞),ln x0=x0-1”的否定是“∀x∈(0,+∞),ln x≠x-1”C.若p∨q为真命题,则p∧q为真命题D.∃x0>0,使“>”是“a>b>0”的必要不充分条件答案C4.(2018河南郑州一模,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a>1,则a2>1”的否命题是“若a>1,则a2≤1”B.“若am2<bm2,则a<b”的逆命题为真命题C.存在x0∈(0,+∞),使>成立D.“若sinα≠,则α≠”是真命题答案D5.(2017福建泉州惠南中学2月模拟,4)A,B,C三个学生参加了一次考试,其中A,B的得分均为70分,C的得分为65分,已知命题p:若及格分低于70分,则A,B,C都没有及格,在下列四个命题中,为p的逆否命题的是()A.若及格分不低于70分,则A,B,C都及格B.若A,B,C都及格,则及格分不低于70分C.若A,B,C至少有1人及格,则及格分不低于70分D.若A,B,C至少有1人及格,则及格分不高于70分答案C6.(2018山东日照3月联考,7)“m<0”是“函数f(x)=m+log2x(x≥1)存在零点”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A7.(2018广东深圳高考模拟,6)对于任意实数x,(x)表示不小于x的最小整数,例如(1.1)=2,(-1.1)=-1,那么“|x-y|<1”是“(x)=(y)”()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B8.(2018华大新高考联盟4月教学质量检测,6)设函数f(x)=则“m>1”是“f(f(-1))>4”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A9.(2018四川峨眉山第七教育发展联盟高考适应性考试,10)已知命题p:“关于x的方程x2-4x+a=0有实根”,若非p为真命题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为a>3m+1,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A.(1,+∞)B.[1,+∞)C.(-∞,1)D.(-∞,1]答案A10.(2017江西红色七校二模,8)在△ABC中,角A、B均为锐角,则cos A>sin B是△ABC为钝角三角形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C二、填空题(共5分)11.(2019届广东化州高三模拟考试,1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填序号)①“∃x0∈D,有f(x0)>0”的否定是“∀x∉D,都有f(x)≤0”;②若一个命题的逆命题为真命题,则它的否命题也一定为真命题;③已知p:<1为假命题,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2,3);④某校高一有学生600人,高二有学生500人,高三有学生550人,现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校抽取33名学生作为样本进行某项调查,则高三被抽取的学生人数为12.答案①④三、解答题(共10分)12.(2019届辽宁沈阳东北育才学校联合考试,17)已知幂函数f(x)=(m-1)2在(0,+∞)上单调递增,函数g(x)=2x-k.(1)求m的值;(2)当x∈[-1,2]时,f(x),g(x)的值域分别为A,B,设命题p:x∈A,命题q:x∈B,若命题p是q成立的必要条件,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解析(1)依题意得:(m-1)2=1⇒m=0或m=2,当m=2时,f(x)=x-2在(0,+∞)上单调递减,与题设矛盾,舍去,∴m=0.(2)由(1)得f(x)=x2,当x∈[-1,2]时,f(x)∈[0,4],即A=[0,4],当x∈[-1,2]时,g(x)∈,即B=,因为命题p是q成立的必要条件,所以B⊆A,则所以0≤k≤.。

专题1.2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原卷版)

专题1.2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原卷版)

第一篇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专题1.2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考纲要求】1.理解命题的概念.2.了解“若p,则q”形式的命题及其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3. 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4.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含义.【命题趋势】1. 判断命题的真假.2.写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等.3.常以函数、不等式等知识为载体,考查一个命题是另一个命题的什么条件.4.求一个命题的充要条件、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或已知充要条件求参数的取值范围等. 【核心素养】本讲内容主要考查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的核心素养.【素养清单•基础知识】1.命题的概念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其中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真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假命题.一个命题要么是真命题,要么是假命题,不能模棱两可.2.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3.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1)如果p⇒q,则p是q的充分条件;①A是B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指:A⇒B且B A;②A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B 是指:B ⇒A 且AB ,在解题中要弄清它们的区别,以免出现错误.(2)如果q ⇒p ,则p 是q 的必要条件; (3)如果既有p ⇒q ,又有q ⇒p ,记作p ⇔q ,则p 是q 的充要条件.充要关系与集合的子集之间的关系设A ={x |p (x )},B ={x |q(x )},①若A ⊆B ,则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②若A ØB ,则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q 是p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③若A =B ,则p 是q 的充要条件.【素养清单•常用结论】1.四种命题中的等价关系原命题等价于逆否命题,否命题等价于逆命题,所以在命题不易证明时,往往找等价命题进行证明.2.等价转化法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等价于非q 是 非p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其他情况以此类推.【真题体验】1.(2019·全国Ⅱ卷文、理7)设α,β为两个平面,则α∥β的充要条件是( )A .α内有无数条直线与β平行B .α内有两条相交直线与β平行C .α,β平行于同一条直线D .α,β垂直于同一平面 2.(2019·全国Ⅲ卷文11)记不等式组6,20x y x y +⎧⎨-≥⎩…表示的平面区域为D .命题:(,),29p x y D x y ∃∈+…;命题:(,),212q x y D x y ∀∈+….下面给出了四个命题①p q ∨ ②p q ⌝∨ ③p q ∧⌝ ④p q ⌝∧⌝这四个命题中,所有真命题的编号是( )A .①③B .①②C .②③D .③④ 3.(2019·天津卷文、理3)设x R ∈,则“250x x -<”是“|1|1x -<”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2019·浙江卷5)若a >0,b >0,则“a +b ≤4”是 “ab ≤4”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5.(2018·天津卷)设x∈R,则“x3>8”是“|x|>2”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6.(2018·北京高考) 设a,b,c,d是非零实数,则“ad=bc”是“a,b,c,d成等比数列”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7. (2018·北京高考) 设a,b均为单位向量,则“|a-3b|=|3a+b|”是“a⊥b”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考法拓展•题型解码】考法一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及其真假判断解题技巧:与四种命题有关的问题的解题策略(1)写一个命题的其他三种命题时,需注意:①对于不是“若p,则q”形式的命题,需先改写;②若命题有大前提,写其他三种命题时需保留大前提.(2)判断一个命题为真命题,要给出推理证明;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举出反例.(3)根据“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这一性质,当一个命题直接判断不易进行时,可转化为判断其等价命题的真假.【例1】(1)(2019·邹平双语学校月考)已知命题p:若x<-3,则x2-2x-8>0,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命题p的逆命题是“若x2-2x-8≤0,则x<-3”B.命题p的否命题是“若x≥-3,则x2-2x-8>0”C.命题p的否命题是“若x<-3,则x2-2x-8≤0”D.命题p的逆否命题是真命题(2)(2019·长治二中月考)设原命题:若a+b≥2,则a,b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1,则原命题与其逆命题的真假情况是()A.原命题真,逆命题假B.原命题假,逆命题真C.原命题与逆命题均为真命题D.原命题与逆命题均为假命题(3)已知命题“若函数f(x)=e x-mx在(0,+∞)上是增函数,则m≤1”,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否命题是“若函数f(x)=e x-mx在(0,+∞)上是减函数,则m>1”,是真命题B.逆命题是“若m≤1,则函数f(x)=e x-mx在(0,+∞)上是增函数”,是假命题C.逆否命题是“若m>1,则函数f(x)=e x-mx在(0,+∞)上是减函数”,是真命题D.逆否命题是“若m>1,则函数f(x)=e x-mx在(0,+∞)上不是增函数”,是真命题考法二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解题技巧: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三种判断方法(1)定义法:根据p⇒q,q⇒p进行判断.(2)集合法:根据p,q成立的对应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进行判断.(3)等价转化法:根据一个命题与其逆否命题的等价性,把判断的命题转化为其逆否命题进行判断.这个方法特别适合以否定形式给出的问题,常用的是逆否等价法.①¬q是¬p的充分不必要条件⇔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②¬q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③¬q是¬p的充要条件⇔p是q的充要条件.【例2】(1)(2018·北京卷)设a,b,c,d是非零实数,则“ad=bc”是“a,b,c,d成等比数列”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2017·北京卷)设m,n为非零向量,则“存在负数λ,使得m=λn”是“m·n<0”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考法三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应用误区防范: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应用的注意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应用,一般表现在参数问题的求解上.解题时需注意:(1)把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或充要条件转化为集合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集合之间的关系列出关于参数的不等式(或不等式组)求解.(2)求解参数的取值范围时,一定要注意区间端点值的检验,尤其是利用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求解参数的取值范围时,不等式能否取等号决定端点值的取舍,处理不当容易出现漏解或增解的现象.【例3】 (1)已知条件p :|x -4|≤6;条件q :(x -1)2-m 2≤0(m >0).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 .[21,+∞)B .[9,+∞)C .[19,+∞)D .(0,+∞)(2)已知条件p :|x -4|≤6;条件q :(x -1)2-m 2≤0(m >0).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m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易错警示】易错点 逻辑关系与集合关系的转化出错【典例】 (2019·广东六校联考)“不等式x 2-x +m >0在R 上恒成立”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 )A .m >14B .0<m <1C .m >0D .m >1【错解】:A【错因分析】:是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对应集合关系的转化上出现了失误.事实上,充要条件时参数取值集合是必要不充分条件时参数取值集合的真子集.【正解】【答案】C【解析】不等式x 2-x +m >0在R 上恒成立,则Δ=1-4m <0,所以m >14.所以“不等式x 2-x +m >0在R 上恒成立”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m >0.误区防范:注意区分以下两种不同的说法(1)A 是B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指A ⇒B 但B ⇒/A .(2)A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B ,是指B ⇒A 但A ⇒/B .以上两种说法在充要条件的推理判断中经常出现且容易混淆,在解题中一定要注意问题的设问方式,弄清它们的区别,以免出现错误判断.【跟踪训练】 已知p :1x -2≥1,q :|x -a |<1,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 【递进题组】1.(2019·南昌二中月考)命题“已知a >1,若x >0,则a x >1”的否命题为( )A .已知0<a <1,若x >0,则a x >1B .已知a >1,若x ≤0,则a x >1C .已知a >1,若x ≤0,则a x ≤1D .已知0<a <1,若x ≤0,则a x ≤12.给出命题:若函数y =f (x )是幂函数,则函数y =f (x )的图象不过第四象限.在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三个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A .3B .2C .1D .03.(2019·北京四中期中)设a ,b 是实数,则“a >b ”是“a 2>b 2”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写道“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请问“有志”是“到达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__________条件(填“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充要”或“既不充分也不必要”).5.已知“(x -t )2>3(x -t )”是“x 2+3x -4<0”成立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实数t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考卷送检】一、选择题1.已知命题p :正数a 的平方不等于0,命题q :若a 不是正数,则它的平方等于0,则q 是p 的( )A .逆命题B .否命题C .逆否命题D .否定2.(2018·天津卷)设x ∈R ,则“⎪⎪⎪⎪x -12<12”是“x 3<1”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原命题为“△ABC 中,若cos A <0,则△ABC 为钝角三角形”,关于其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真假性的判断依次如下,正确的是( )A .真、真、真B .假、假、真C .真、真、假D .真、假、假4.(2018·浙江卷)已知平面α,直线m ,n 满足m ⊄α,n ⊂α,则“m ∥n ”是“m ∥α”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5.命题“∀x∈[1,2],x2-a≤0”为真命题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A.a≤4 B.a≥4C.a≤5 D.a≥56.(2019·北京东城期末)下列四个选项中错误的是()A.命题“若x≠1,则x2-3x+2≠0”的逆否命题是“若x2-3x+2=0,则x=1”B.存在x0∈R,使x20+2x0+3=0C.“若α=β,则sin α=sin β”的逆否命题为真命题D.“x>2”是“x2-3x+2>0”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二、填空题7.已知命题p:若a>b>0,则log12a<log12b+1,命题p的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为________.8.能够说明“设a,b,c是任意实数,若a>b>c,则a+b>c”是假命题的一组整数a,b,c的值依次为________.9.记不等式x2+x-6<0的解集为集合A,函数y=lg(x-a)的定义域为集合B.若“x∈A”是“x∈B”的充分条件,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三、解答题10.写出“若x=2,则x2-5x+6=0”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其真假.11.已知函数f(x)=lg(x2-2x-3)的定义域为集合A,函数g(x)=2x-a(x≤2)的值域为集合B.(1)求集合A,B;(2)已知命题p:m∈A,命题q:m∈B,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12.已知p:A={x|x2-2x-3≤0,x∈R},q:B={x|x2-2mx+m2-9≤0,x∈R,m∈R}.(1)若A∩B=[1,3],求实数m的值;(2)若p是¬q的充分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13.(2019·商南高中模拟)在△ABC中,设命题p:asin B=bsin C=csin A,命题q:△ABC是等边三角形,那么命题p是命题q的()A.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不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高三高考数学复习课件1-2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高三高考数学复习课件1-2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跟踪训练1 (1)命题“若x,y都是偶数,则x+y也是偶 数”的逆否命题是( )
A.若x+y是偶数,则x与y不都是偶数 B.若x+y是偶数,则x与y都不是偶数 C.若x+y不是偶数,则x与y不都是偶数 D.若x+y不是偶数,则x与y都不是偶数
(2)设原命题:若a+b≥2,则a,b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 1,则原命题与其逆命题的真假情况是( )
【答案】 A
题型一 命题及其关系 【例1】 (1)命题:“若x2<1,则-1<x<1”的逆否命题 是( ) A.若x2≥1,则x≥1或x≤-1 B.若-1<x<1,则x2<1 C.若x>1或x<-1,则x2>1 D.若x≥1或x≤-1,则x2≥1
(2)(2018·石家庄模拟)命题“若一个数是负数,则它的 平方是正数”的逆命题是( )
1-m≤1+m, 则1-m≥-2, ∴0≤m≤3.
1+m≤10,
∴当 0≤m≤3 时,x∈P 是 x∈S 的必要条件,即所求 m 的取
值范围是[0,3].
【思维升华】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应用,一般表现 在参数问题的求解上.解题时需注意:
(1)把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或充要条件转化为集合之间的 关系,然后根据集合之间的关系列出关于参数的不等式(或 不等式组)求解.
p是q的_充__分__不__必__要___条件
p⇒q且q⇒ p
p是q的__必__要__不__充__分___条件
p q且q⇒p
p是q的_充__要__条件
p⇔q
p是q的_既__不__充__分__也__不__必__要___条件 p q且q p
【知识拓展】 从集合角度理解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若p以集合A的形式出现,q以集合B的形式出现,即A= {x|p(x)},B={x|q(x)},则关于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又可以 叙述为

1.2命题及其关系、充分 条件与必要条件

1.2命题及其关系、充分 条件与必要条件

解析: a>b⇒/ ac2>bc2,原因是 c 可能为 0,而若 ac2>bc2, 则可以推出 a>b, 故“a>b”是“ac2>bc2”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 B.
答案:
B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栏目导引
2.(2010· 杭州二模)已知命题 p:“若 a>b>0, 1 1 则 log a<log b+1”,则命题 p 的逆命题、否命 2 2 题、逆否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 A. 0 B.1 C. 2 D. 4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栏目导引
解析: (1)∵(x-2)(x-3)=0⇒/ x-2=0(可能 x-3=0), 但 x-2=0⇒(x-2)(x-3)=0, ∴p 是 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2)∵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 形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 ∴p 是 q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x-1)2+(y-2)2=0⇒x=1 且 y=2⇒(x-1)(y-2)= 0,而(x-1)(y-2)=0⇒/ (x-1)2+(y-2)2=0. ∴p 是 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4)∵在△ABC 中,大边对大角,大角对大边. ∴∠A>∠B⇒BC>AC,同时,BC>AC⇒∠A>∠B, ∴p 是 q 的充要条件.
2.命题“若 a∉A,则 b∈B”的否命题是( ) A.若 a∉A,则 b∉B B.若 a∈A,则 b∉B C.若 b∈B,则 a∉A D.若 b∉B,则 a∈A
答案:
B
3.(2010· 广东卷)“x>0”是“ x2>0”成立的 ( ) A.充分非必要条件 B.必要非充分条件 C.非充分非必要条件 D.充要条件 3 2 3 2 解析: 因为当 x>0 时,一定有 x >0,但当 x 3 2 >0 时,x<0 也成立,因此,x>0 是 x >0 成立的 充分非必要条件. 答案: A

高考数学一轮温习热点难点精讲精析1.2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高考数学一轮温习热点难点精讲精析1.2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2014年高考一轮温习热点难点精讲精析: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一、命题的关系与真假的判断一、相关链接(1)对于命题真假的判定,关键是分清命题的条件与结论,只有将条件与结论分清,再结合所涉及的知识才能正确地判毕命题的真假。

(2)四种命题的关系的应用掌握原命题和逆否命题,否命题和逆命题的等价性,当一个命题直接判断它的真假不易进行时,可以转而判断其逆否命题的真假。

注:当一个命题有大前提而写出其他三种命题时,必需保留大前提,大前提不动。

二、例题解析〖例1〗】(1)(2012·苏州模拟)命题“若一个数是负数,则它的平方是正数”的逆命题是______.(2)(2012·岳阳模拟)命题“若a>b,则a-1>b-1”的否命题是______(3)给出命题:若函数y=f(x)是幂函数,则函数y=f(x)的图象不过第四象限.在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三个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______.【解题指导】(1)、(2)先分清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再按照四种命题的概念,写出逆命题、否命题.(3)在判断四种命题的真假时,可按照原命题与其逆否命题、原命题的逆命题与否命题的等价性来判断.【解析】(1)逆命题是将原命题的结论与条件互换位置,故该命题的逆命题是“若一个数的平方是正数,则它是负数”.(2)同时否定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命题就是它的否命题,故该命题的否命题是“若a≤b,则a-1≤b-1”.(3)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等价,而原命题为真,所以逆否命题为真命题;原命题的逆命题为:若y=f(x)的图象不过第四象限,则函数y=f(x)是幂函数,此命题为假命题,又因为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所以否命题为假命题,故真命题的个数是1.答案:(1)若一个数的平方是正数,则它是负数(2)若a≤b,则a-1≤b-1(3)1〖例2〗以下列命题为原命题,别离写出它们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①内接于圆的四边形的对角互补;②已知a、b、c、d是实数,若a=b,c=d,则a+c=b+d;分析:首先应当把原命题改写成“若p则q”形式,再设法构造其余的三种形式命题.解析:对①:原命题:“若四边形内接于圆,则它的对角互补”;逆命题:“若四边形对角互补,则它必内接于某圆”;否命题:“若四边形不内接于圆,则它的对角不互补”;逆否命题:“若四边形的对角不互补,则它不内接于圆”.对②:原命题:“已知a 、b 、c 、d 是实数,若a =b ,c =d ,则a +c =b +d ”,其中“已知a 、b 、c 、d 是实数”是大前提,“a =b ,c =d ”是条件,“a +c =b +d ”是结论.所以:逆命题:“已知a 、b 、c 、d 是实数,若a +c =b +d ,则a =b ,c =d ”;否命题:“已知a 、b 、c 、d 是实数,若a ≠b 或c ≠d ,则a +c ≠b +d ”(注意“a =b ,c =d ”的否定是“a ≠b 或c ≠d ”只需要至少有一个不等即可);逆否命题:“已知a 、b 、c 、d 是实数,若a +c ≠b +d 则a ≠b 或c ≠d ”.逆否命题还可以写成:“已知a 、b 、c 、d 是实数,若a +c ≠b +d 则a =b ,c =d 两个等式至少有一个不成立”说明:要注意大前题的处置.试一试:写出命题“当c >0时,若a >b ,则ac >bc ”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别离判定其真假.二、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判定一、相关链接(1)利用概念判断①若p q ⇒,则p 是q 的充分条件;注:“p 是q 的充分条件”是指有p 就有q ,但无p 也可能有q .如“两个三角形全等”是“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的一个充分(没必要要)条件,但无“两个三角形全等”也可推出“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如“两个三角形同底等高”就又是“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的另一个充分(没必要要)条件.②若q p ⇒,则p 是q 的必要条件;注:ⅰ “q 是p 的必要条件”是指有q 才能有p ,但有q 未必有p .如,一个偶数未必能被6整除(q :为偶数,p :能被6整除).ⅱp q ⇒⇔q p ⌝⇒⌝,即无q 必然无p ,可见q 对于p 来讲必不可少。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教案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教案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命题的概念,能够正确判断一个命题是真是假。

2. 掌握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能够判断一个条件是充分还是必要。

3. 能够运用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命题的真假判断2.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判断教学难点:1. 命题的真假判断2.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应用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教学案例教学过程:第一章:命题的概念1.1 命题的定义教师讲解命题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命题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的陈述句。

1.2 命题的真假判断学生通过举例判断命题的真假,教师讲解判断方法。

第二章: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定义2.1 充分条件的定义教师讲解充分条件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充分条件是指能够保证结论成立的条件。

2.2 必要条件的定义教师讲解必要条件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必要条件是指结论成立的必要条件。

第三章:判断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3.1 判断充分条件学生通过举例判断充分条件,教师讲解判断方法。

3.2 判断必要条件学生通过举例判断必要条件,教师讲解判断方法。

第四章: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运用4.1 运用充分条件解决问题学生通过案例运用充分条件解决问题,教师讲解解题方法。

4.2 运用必要条件解决问题学生通过案例运用必要条件解决问题,教师讲解解题方法。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总结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进行点评。

5.2 拓展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教师进行引导。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命题、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练习题,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2. 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命题、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问题,检查学生理解程度。

3. 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解决实际问题,评估学生应用能力。

第六章:实例分析与判断6.1 实例分析教师提供实例,学生分析实例中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并判断其真假。

6.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实例,交流判断方法和思路,教师巡回指导。

高中数学高考02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 2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高中数学高考02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 2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所以“a∥b”是“tan θ=12成立”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师生共研
题型三 充分、必要条件的应用
例2 已知P={x|x2-8x-20≤0},非空集合S={x|1-m≤x≤1+m}.若x∈P 是x∈S的必要条件,求m的取值范围.
解 由x2-8x-20≤0,得-2≤x≤10,∴P={x|-2≤x≤10}. 由x∈P是x∈S的必要条件,知S⊆P.
解析 依题意,可得(-1,4) (2m2-3,+∞), 所以2m2-3≤-1,解得-1≤m≤1.
(2)设n∈N*,则一元二次方程x2-4x+n=0有整数根的充要条件是n=__3_或__4_. 解析 由Δ=16-4n≥0,得n≤4, 又n∈N*,则n=1,2,3,4. 当n=1,2时,方程没有整数根; 当n=3时,方程有整数根1,3, 当n=4时,方程有整数根2.综上可知,n=3或4.
5.有下列命题:
①“若x+y>0题;
③“若m>1,则mx2-2(m+1)x+m+3>0的解集是R”的逆命题;
④“若a+7是无理数,则a是无理数”的逆否命题.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充分性不成立;
取 α=3π,β=136π,sin α>sin β,但 α<β,必要性不成立.
故“α>β”是“sin α>sin β”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已知条件p:x>1或x<-3,条件q:5x-6>x2,则綈p是綈q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021全国统考数学人教版一轮课件:1.2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2021全国统考数学人教版一轮课件:1.2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优解 在同一坐标系内作出函数 b=4-a,b=4a的图象,如图, 则不等式 a+b≤4 与 ab≤4 表示的平面区域分别是直线 a+b=4 及 其左下方(第一象限中的部分)与曲线 b=4a及其左下方(第一象限中 的部分),易知当 a+b≤4 成立时,ab≤4 成立,而当 ab≤4 成立时, a+b≤4 不一定成立.故选 A.
答案:3 或 4
考点一 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自主练透型] 1.命题“若 a2>b2,则 a>b”的否命题是( ) A.若 a2>b2,则 a≤b B.若 a2≤b2,则 a≤b C.若 a≤b,则 a2>b2 D.若 a≤b,则 a2≤b2 解析:根据命题的四种形式可知,命题“若 p,则 q”的否命 题是“若綈 p,则綈 q”.该题中,p 为 a2>b2,q 为 a>b,故綈 p
答案:①③
悟·技法 1.写一个命题的其他三种命题时的 2 个注意点 (1)对于不是“若 p,则 q”形式的命题,需先改写; (2)若命题有大前提,写其他三种命题时需保留大前提. 2.命题真假的 2 种判断方法 (1)联系已有的数学公式、定理、结论进行正面直接判断. (2)利用原命题与逆否命题,逆命题与否命题的等价关系进行判 断.
答案:充分不必要
5.设 n∈N*,一元二次方程 x2-4x+n=0 有整数根的充要条 件是 n=________.
解析:由 Δ=16-4n≥0,得 n≤4,又 n∈N*,则 n=1,2,3,4. 当 n=1,2 时,方程没有整数根,当 n=3 时,方程有整数根 1,3,当 n=4 时,方程有整数根 2,综上知 n=3 或 4.
答案:A
[变式练]——(着眼于举一反三) 4.[2020·黄冈质检]设集合 A={x|x>-1},B={x||x|≥1},则 “x∈A 且 x∉B”成立的充要条件是( ) A.-1<x≤1 B.x≤1 C.x>-1 D.-1<x<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013年宁波模拟)已知复数z=a+bi(a,b∈R,
i是虚数单位),则“a=0”是“复数z=a+bi为纯 虚数”的( B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当a=0时,z=a+bi=bi可能不是纯虚数, 如b=0时;反过来,当z=a+bi是纯虚数时,必 有a=0.因此,“a=0”是“z=a+bi是纯虚数”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选B.
对于③,其逆命题是“若x+y是偶数,则x, y都是偶数”, 是假命题.
归纳小结:
(1)熟悉四种命题的概念是正确书写或判断四种命题真假的 关键;(2)根据“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 真同假”这一性质,当一个命题直接判断不易进行时,可转化 为判断其等价命题的真假;(3)认真仔细读题,必要时举特例.
③若q≤1,则Δ=4-4q≥0,所以x2+2x+q=0 有实根,其逆否命题与原命题是等价命题, 真; ④的逆命题是“三个内角相等的三角形是不等边 三角形”, 假.
②的否命题是“不全等的三角形的面积不相等”,假;
考向二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判定
例 2.指出下列命题中,p 是 q 的什么条件(在“充分不必要条件”、“必 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中选出一 种作答). (1)在△ABC 中,p:∠A=∠B,q:sin A=sin B; (2)对于实数 x、y,p:x+y≠8,q:x≠2 或 y≠6; (3)非空集合 A、B 中,p:x∈A∪B,q:x∈B; (4)已知 x、y∈R,p:(x-1) +(y-2) =0, q:(x-1)(y-2)=0.
变式训练 1
有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x+y=0,则x,y互为相反数”的逆命题; ②“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否命题; ③“若q≤1,则x2+2x+q=0有实根”的逆否命题; ④“不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相等”的逆命题. ①③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为________.
①的逆命题是“若x, y互为相反数,则x+y=0”, 真;
3.(课本习题改编)|x|>2是x>3的( B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2,故x>3⇒|x|>2,反之不 一定成立,故选B. 4.(2013年北京东城质检)“x<2”是“x2-x-2<0” 的 必要不充分 ________ 条件.
考向一------四种命题的关系及真假判断 ②④ 例1. 以下关于命题的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 (填写所有正确命题 的序号). ①“若log2a>0,则函数f(x)=logax (a>0,a≠1)在其定义域内 是减函数”是真命题; ②命题“若a=0,则ab=0”的否命题是“若a≠0,则ab≠0”; ③命题“若x, y都是偶数,则x+y也是偶数”的逆命题为真命题; ④命题“若a∈M,则b∉M”与命题“若b∈M,则a∉M”等价. 对于①,若log2a>0,则a>1 f(x)=logax在其定义域内是增函数;
解析:∵x2 -x-2<0,即-1<x<2,∴“x<2”是 “x2-x-2<0”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5.(2013年厦门模拟)有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xy=1,则x,y互为倒数”的逆命题; ②“相似三角形的周长相等”的否命题; ③“若b≤-1,则方程x2-2bx+b2+b=0有实根” 的逆命题; ④“若A∪B=B,则A⊇B”的逆否命题. ① 其中真命题有________.(写出所有真命题的序 号) 解析:①正确,②③④错误.
原命题 若p则q 逆命题 若q则p
互 否
互 否
否命题 若﹁ p则﹁ q
逆否命题 若﹁ q则﹁p
(3)四种命题的真假关系
原命题
逆命题
否命题
逆否命题
真 真 假 假
真 假 真 假
真 假 真 假
真 真 假 假
①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 ②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 关系.
3.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若pq, 则p是q的____________. 充分条件
必要条件 (2)若q p, 则p是q的___________.
充要条件 (3)若q p, 则p是q的 ___________. 从集合角度理解: ( 设集合A={x|x满足条件p }, B={x|x满足条件q } ) ① pq, 相当于AB , 即 ② q p, 相当于B A, 即 ③ p q, 相当于A= B, 即
或 或
[疑难关注]
1.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两个特征
(1)对称性:若p是q的充分条件,则q是p的必要 条件.即“p⇒q”⇔“q⇐p”; (2)传递性:若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q是r的充 分(必要)条件,则p是r的充分(必要)条件. 2.由于互为逆否命题的两个命题具有相同的真 假性,因而判断原命题的真假比较困难时,可 转化为判断它的逆否命题的真假.
2 2
解: (1) A B a b sin A sin B,
(2) p:x+y=8, q:x=2且y=6, 显然 q p, 但 p ¿ q,
即 q是 p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所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3)显然x∈A∪B不一定有x∈B , 但x∈B一定有x∈A∪B , 所以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1.2 命题及其关系、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命题的概念 在数学中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 判断为真 判断真假 __________的陈述句叫做命题. 其中____________的语 判断为假 句叫真命题,_____________的语句叫假命题. 2.四种命题及其关系
(1) 四种命题
(2) 四种命题间的逆否关系
1.(课本习题改编)命题若“m2 +n2 =0,m, n∈R,则m=n=0”的逆否命题是( D ) A.若m≠n≠0,m,n∈R,则m2+n2=0 B.若m=n≠0,m,n∈R,则m2+n2≠0 C.若m≠0且n≠0,m,n∈R,则m2+n2≠0 D.若m≠0或n≠0,m,n∈R,则m2+n2≠0 解析:由逆否命题的含义知交换原命题的条件 与结论,并分别否定条件与结论即可,故选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