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我们先看到了根》课件

合集下载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植物的生长》课件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植物的生长》课件
植物的生长变化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植物可以用种子繁殖后代,有的植物也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观察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外 形有什么不同? 还记得种子里面有什么吗? 种皮,胚根,胚芽,子叶
种植我们的植物
种植凤仙花
1. 选种。 2. 准备花盆和土。 3. 用手指在中按出小坑。 4. 浇适量的水,使土壤湿润,
我们的大丰收
我们收获了种子
一株凤仙花可以长20个果实,一个果实里有17、18个种子。
我们获得了植物生长变化的证据
凤仙花在幼苗生长期间长得最快。长出花蕾后要更多的营养,所 以生长速度变慢了。
我们知道绿色开花植物由这六个部分组成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
种子变成了幼苗
刚出土的花径是什么颜色?
叶子在茎上是怎么排列的?
刚出土的花叶是什么样的? 后来长的叶子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叶子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 为什么大部分植物的茎都是绿色的? 植物需要的食物从哪里来?
茎越长越高
植物的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 绿色植物的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需要的养料, 茎有。
• 深度约1厘米,每个小坑放一 粒种子,再用土盖上。
• 种子发芽需要水分、温度。
种植凤仙花 • 怎样才能看到种子在土壤中的变化?
我们先看到了根
植物根的生长
种子的萌发, 先发芽,再长根。 植物的根向下生长, 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植物根有什么作用?
植物的根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 满足植物的整生长需要, 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茎上有节
不同的茎
缠绕茎
直立茎
匍匐茎

我们先看到了根

我们先看到了根
让学生对植物根吸收水分作长期的观察活动。
作业设计
家庭实验:参看P8页书,制作一个“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的实验装置,并注意观察实验装置里水量的变化。材料可用瓶,植物的根要完整,并做好标记且做好记录。
板书设计
3.我们先看到了根
固定植物
根植物根的作用
吸收水分、矿物质
2012.2.22
2、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植物的根来。
出示种植在玻璃杯里的蚕豆。
3、我们种植的蚕豆,你先看到了什么?
4、揭示并板书课题:
我们先看到了根
二、观察植物根的生长
1、我们种下的蚕豆已经发生了变化,现在请你们认真地观察观察,看看能发现什么?
2、刚才,你们认真观察了种植在玻璃杯里的蚕豆,有什么发现呢?
3、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种子萌发的观察记录或图片、照片,进行观察、交流,并做汇报。
《我们先看到了根》
广汉市雒城一小:杨晓媛
课题
3.我们先看到了根
计划课时
一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
播种到土壤中的种子,在温度、水分适宜的环境中会发育成幼苗。种子的萌发是先向下发育出植物的根,再向上长茎和叶。因此,本课一开始首先安排了一个交流活动——“植物根的生长”。这个活动侧重于对种子萌发及根的生长过程现象的交流,以及花盆中植物生长情况的交流。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观察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树立科学是讲求实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观察植物根的生长变化;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根吸收水分的实验。
教学难点:根吸收水分的实验。
教学备
教学准备:前一周种植在玻璃杯里的蚕豆,试管、水、食用油、一棵有根有叶的小植物。种子萌发的观察记录或图片、照片。

教科版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总结

教科版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总结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总结教科版三班级科学第一单元总结三班级其次册复习题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第1课植物新生命的开头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受(诞生)、(成长)、(繁殖)、(年轻)、直至(死亡)的过程。

2.(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识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头它们新的生命的。

3.有些种子太小了,我门要用(放大镜)看。

4.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外形),(大小)、(颜色)各不相同。

第2课种植我们的植物1.“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好季节。

2.选种是要选择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

3.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的观看讨论活动,需要做好(管理)、(观看)和(记录)等多项工作。

4.播种凤仙花时要留意把(播种凤仙花)、(芽出土)、(消失花芽)、(开花)、(果实成熟)的精确日期记录下来。

5.写观看日记是可以用(文字)、(图画)、(照片)等方式记录下来。

6.怎样才能看到种子在土壤中的变化过程呢?(怎样才能看到中子的变化过程呢?)答:1.在透亮的玻璃杯的内壁垫几层纸,装进一些土壤,使纸巾贴住杯壁。

2.把凤仙花种子放在杯壁和纸的中间。

3.往土壤中浇适量的水,不要让种子浸在水里。

第3课我们先看到了根1.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快)。

2.给凤仙花浇水是一般都浇在(土壤上)。

3.植物的根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根的作用是什么?)答:植物的根能够汲取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意植物的(生长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4.用什么方法可以证明植物的根有汲取水分的作用?(做一个试验证明植物的根有汲取水分的作用)答:1.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

2.将植物的根浸泡在试管里的水中。

3.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

4.观看试管中水量有什么变化。

5.结果发觉试管中的水削减了。

教育科学出版社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教育科学出版社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教育科学出版社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2、种植我们的植物3、我们先看到了根4、种子变成了幼苗5、茎越长越高6、开花了,结果了7、我们的大丰收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2、蚕的生长变化3、蚕变了新模样4、蛹变成了什么5、蚕的生命周期6、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7、我们的生命周期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1、温度和温度计2、测量水的温度3、水结冰了4、冰融化了5、水珠从哪里来6、水和水蒸气7、水的三种形态第四单位:磁铁1、我们知道的磁铁2、磁铁有磁性3、磁铁的两极4、磁铁的相互作用5、磁力大少会变化吗6、指南针7、做一个指南针1 / 14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讲授计划1、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研究活动.培养他们的猎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素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研究和生活打好根蒂根基。

二、全册教材分析:1、全册内容情况和各单元教学目标:本册内容由“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四个单元组成。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将引领学生在种植风仙花的过程中.观察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历程.发现其生长变化的规律.知道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都要经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这样的生命周期。

同时伴随着生长过程.指导学生研究植物主要器官一根、茎、叶的功能.初步认识植物体都有维持其生存的结构、结构与功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位.将指导学生亲历养蚕的过程.了解蚕的一生要经历出身、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生命周期.并以蚕的生命周期为例.从常见动物的生命过程中.以及从人体特点的观察中.认识动物和人的生命周期。

“温度与水的变化”单位.将以水为例.引导学生探究热量和物质状态变化之间的干系。

通过观察水的固、液和气三态.研讨水在融化、结冰、蒸发和凝结等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匡助他们初步认识物质是不竭变化的.这种变化是与外界条件亲昵相关的。

三年级科学实验整理

三年级科学实验整理

3-2、测量水的温度
• 选择合适的温度计:气温计、室温计、体温计 • 实验内容:测量水的温度 • 实验材料:1杯自来水、1杯温水、1杯烫手的热水、1杯热 水瓶里的热水、4支温度计 • 实验步骤: 1、在桌上放1杯自来水、1杯温水、1杯烫手 的热水、1杯热水瓶里的热水,分别标上1、2、3、4号。 • 2、每隔2分钟,分别测量一次每杯水的温度,并把测量结 果记录下来。 实验现象:温水、烫手的热水、热水瓶里 的热水温度都下降了,其中热水瓶里的热水温度下降最多, 自来水的温度几乎不发生变化。 • 实验结论:水自然降温的一般规律是:温差越大,降温幅 度越大。
3-1、温度和温度计
• 实验内容:比较水的冷热 • 实验材料:1杯热水、1杯冷水、2杯温水 • 实验步骤:1、桌上放4只杯子,1号杯内装凉水,2号、3 号杯内装温水,4号杯内装热水。 • 2、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 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 别插入2号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 • 3、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杯和3号杯, 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 别插入1号和4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 • 实验现象:第一次用手指感受4杯水的温度:4号杯的水 热,1号杯的水冷,3号杯的水比2号杯的水冷;第二次用 手指感受4杯水的温度:4号杯的水热,1号杯的水冷,2号 杯的水比3号杯的水冷。 • 实验结论:同样的四杯水, 实验顺序不同,手指获得的 感觉是不同的。用触觉来感知物体的冷热,有时是不准确、 不可靠的。
实验内容:加快冰的融化
• 实验材料:冰块、1个透明的塑料袋。 实验步 骤: • 1、取一块冰块,装入一个透明的塑料袋中,并封 好袋口。 2、用两只手来回摩擦冰块。 • 实验现象:塑料袋内的冰不断地融化成水。塑料 袋外壁上湿漉漉的,有水珠出现。(空气中的水 蒸气液化成小水珠) • 实验结论: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第1单元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第1单元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第一课植物新生命的开始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有些种子太小,我们要用(放大镜)来看。

问答1、如何做好播种前的准备工作?答:(1)准备一些凤仙花的种子。

(2)查阅凤仙花的有关资料,了解凤仙花的栽培方法。

(3)准备播种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了解)4、开花植物也称(“显花植物”),多指被子植物。

(了解)5、一般植物的种子都是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份组成。

(胚)是种子最重要的部份,可以发育成植物的根、茎和叶。

一粒种子能够长成一棵植物的奥秘在于种子有胚。

(胚乳)是种子储存养料的地方。

不同植物的胚乳中所含养分各不相同。

第二课种植我们的植物1、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好季节。

2、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需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多项工作。

还可以用(文字)、(图画)和(照片)等方式写观察日记。

3、凤仙花的播种方法是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选种要挑选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

问答1、种凤仙花的方法?①选种。

要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②准备好花盆和土,把(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放入适量的土;③用手指在土中按2-3个小坑,(深度约1厘米),每个小坑里放1粒凤仙花的种子,再用土盖上。

④往花盆中浇适量的水,使土壤(湿润),将它放在(温暖)的地方。

问答2、为什么有的凤仙花种子发芽了,有的却还不出来呢?答:因为环境关系,任何植物的种子都不可能百分之百发芽。

(了解)4、凤仙花长出的第一对叶子和以后长出的叶子(不同)。

第三课我们先看到了根1、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植物的根向(下)生长,与种子放置的方向(无关),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新教科版小学1到6年级科学目录(包括二年级下册)

新教科版小学1到6年级科学目录(包括二年级下册)

教科版小学科学1—6年级目录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植物1.1们知道的植物1.2观察一棵植物1.3观察叶1.4这是谁的叶1.5植物是“活”的吗1.6校园里的植物第二单元比较与测量2.1在观察中比较2.2起点和终点2.3用手来测量2.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2.5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2.6做一个测量带2.7比较测量带和尺子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1.1发现物体的特征1.2谁轻谁重1.3认识物体的形状1.4给物体分类1.5观察一瓶水1.6他们去哪里了1.7认识一袋空气第二单元动物2.1我们知道的动物2.2校园里的动物2.3观察一种动物2.4给动物建个“家”2.5观察鱼2.6给动物分类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家园1.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1.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1.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1.4观察月相1.5各种各样的天气1.6不同的季节1.7做大自然的孩子第二单元材料2.1我们生活的世界2.2不同材料的餐具2.3书的历史2.4神奇的纸2.5椅子不简单2.6做一顶帽子科学阅读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磁铁1.1磁铁能吸引什么1.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1.3磁铁两极1.4磁极与方向1.5做一个指南针1.6磁极间的相互作用1.7磁铁和我们的生活第二单元我们自己2.1观察我们的身体2.2通过感官来发现2.3观察与比较2.4测试反应快慢2.5发现生长2.6身体的“时间胶囊”科学阅读皮肤很重要三年级上册第一单盒元植物1.1我看到了什么1.2校园的树木1.3大树和小草1.4水生植物1.5植物的叶1.6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1.7植物有哪些相同点第二单元动物2.1寻访小动物2.2蜗牛2.3蚯蚓2.4蚂蚁2.5金鱼2.6动物有哪些相同点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材料3.1我们周围的材料3.2哪种材料硬3.3比较韧性3.4它们吸水吗3.5材料在水中的沉浮3.6砖瓦和陶器、瓷器3.7给身边的材料分类第四单元水和空气4.1水4.2水和食物油的比较4.3比较水的多少4.4我们周围的空气4.5空气占据空间吗4.6空气有重量吗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1.2种植我们的植物1.3我们先看到了根1.4种子变成了幼苗1.5茎越长越高1.6开花了,结果了1.7我们的大丰收高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2.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2.2蚕的生长变化2.3蚕变了新模样2.4蛹变成了什么2.5蚕的生命周期2.6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2.7我们的生命周期第三单元温度和水的变化3.1温度和温度计3.2测量水的温度3.3水结冰了3.4冰融化了3.5水珠从哪里来3.6水和水蒸气3.7水的三态变化第四单元磁铁4.1我们知道的磁铁4.2磁铁有磁性4.3磁铁的两极4.4磁极的相互作用4.5磁力大小会变化吗4.6指南针4.7做一个指南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天气1.1我们关心天气1.2天气日历1.3温度与气温1.4风向和风速1.5降水量的测量1.6云的观测1.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第二单元溶解2.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2.2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2.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2.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2.5溶解的快与慢2.6 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2.7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第三单元声音3.1听听声音3.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3.3声音的变化3.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3.5声音的传播3.6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3.7保护我们的听力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4.1身体的结构4.2骨骼、关节和肌肉4.3运动起来会怎样4.4食物在体内的旅行4.5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4.6相互协作的人体器官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1.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1.2点亮小灯泡1.3简单电路1.4导体与绝缘体1.5做个小开关1.6不一样的电路连接第二单元新的生命2.1油菜花开了2.2各种各样的花2.3花、果实和种子2.4把种子散播到远处2.5种子的萌发2.6动物的卵2.7动物的繁殖第三单元食物3.1一天的食物3.2食物的营养3.3营养要均衡3.4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3.5面包发霉了3.6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3.7食物包装上的信息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4.1各种各样的岩石4.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4.3岩石的组成4.4观察、描述矿物4.5面对几种不知名矿物4.6岩石、矿物和我们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1.1种子发芽实验1.2观察绿豆芽的生长1.3蚯蚓的选择1.4食物链和食物网1.5做一个生态瓶1.6改变生态瓶1.7维护生态平衡第二单元光2.1光和影2.2阳光下的影子2.3光是怎样传播的2.4光的反射2.5光与热2.6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2.7做个太阳能热水器2.8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3.1地球表面的地形3.2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3.3岩石会改变模样吗3.4土壤中有什么3.5雨水对土地的侵蚀3.6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3.7河流对土地的作用3.8减少对土地的侵蚀第四单元运动和力4.1我们的小缆车4.2用橡皮筋作动力4.3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4.4测量力的大小4.5运动与摩擦力4.6运动与设计4.7设计制作小赛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1.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1.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1.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1.4造一艘小船1.5浮力1.6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1.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1.8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第二单元热2.1热起来了2.2给冷水加热2.3液体的热胀冷缩2.4空气的热胀冷缩2.5金属的热胀冷缩2.6热是怎样传递的2.7传热比赛2.8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3.1时间在流逝3.2太阳钟3.3用水测量时间3.4我的水钟3.5机械摆钟3.6摆的研究3.7做一个钟摆3.8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4.1昼夜交替现象4.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历史4.3证明地球在自转4.4谁先迎来黎明4.5北极星“不动”的秘密4.6地球在公转吗4.7为什么一年有四季4.8极昼和极夜的解释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1.1使用工具1.2杠杆类工具的研究1.3轮轴的秘密1.4定滑轮和动滑轮1.5滑轮组1.6斜面的作用1.7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2.1抵抗弯曲2.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2.3拱形的力量2.4找拱形2.5做框架2.6建高塔2.7桥的形状和结构2.8用纸造一座“桥”第三单元能量3.1电和磁3.2电磁铁3.3电磁铁的磁力3.4神奇的小电动机3.5电能和能量3.6电能从哪里来3.7能量与太阳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4.1校园生物大搜索4.2校园生物分布图4.3多种多样的植物4.4种类繁多的动物4.5相貌各异的我们4.6原来是相关联的4.7谁选择了它们4.8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1放大镜1.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1.3放大镜下的晶体1.4怎样放得更大1.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1.6微小世界和我们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2.1我们身边的物质2.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2.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2.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2.5铁生锈了2.6化学变化伴随现象2.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2.8物质变化与我们第三单元宇宙3.1地球的卫星—月球3.2月相变化3.3我们来造“环形山”3.4日食和月食3.5太阳系3.6在星空中3.7探索宇宙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4.1一天的垃圾4.2垃圾的处理4.3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4.4分类和回收利用4.5一天的生活用水4.6污水和污水处理4.7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4.8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人教版三年级科学复习下册重难点

人教版三年级科学复习下册重难点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复习要点一、《植物新生命的开始》1.植物在它们的新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长成一棵植物。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但种子的里面是相同的,都有胚根和胚芽。

二、《种植我们的植物》4.播种方法: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选种要挑选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

5.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需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多项工作。

除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每天记录一次根的长度之外,从芽出土开始,每周还应测量一次凤仙花植株的高度,观察叶的形状和数量,并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上。

6.怎么才能看到种子的变化过程呢?答:1.在透明玻璃杯的内壁垫几层纸,装进一些土壤,使纸巾贴住杯壁。

2.把凤仙花种子放在杯壁和纸的中间(不同的方向都放置种子)。

3.往土壤中浇适量的水,不要让种子浸在水里。

7.种植了凤仙花以后,我们可以用文字、图画和照片等方式写观察日记。

三、《我们先看到了根》8.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根的生长方向与种子放置的方向没有关系。

9.我们给凤仙花浇水时,一般可以往凤仙花周围的土壤上浇水。

10.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11.为什么不容易将萌发的植物幼苗移到花盆中?答:植物的根因其根毛插入土壤中,所以往外移植时不是很容易。

12.实验:研究植物根的作用实验材料:有水的试管、带根的植物、植物油实验步骤:1.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2.将植物的根浸泡在试管里的水中;3.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4.观察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试管中的水位下降了,水变少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希望大家继续关注植物的生长情况
三年级下第3课
Hale Waihona Puke 我们知道硬硬的豆子吸收泥土里的水分,慢慢的胀大了。
啊!芽 长 出 来 了。
1
2
3
4
你们种下的种子发生了变化吗? 如果变化属于哪一种呢
你知道这长出来的 是叶子还是根吗? 说说你的理由。
• 植物为什么要先长根呢? • 你知道根的作用吗?
你知道植物的根有几种吗? 你看到过哪些植物的根? 说出自己认识的植物根。
大蒜
现在你知道根的作用了吧
• 它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 和养料,满足植物生长的 需要; • 它还能够把植物固定在土 壤中,使植物不会倒伏。 • 植物的根具有防止水土流 失的作用。
根还有哪些作用?
①具有贮藏营养物质的功能。 ②少数植物的根也有繁殖的功能。
• • • •
今天我们知道了植物生长是先生根,再发芽的 也初步研究了根的作用 认识了几种植物的根 那么请同学们在我们生活中多看看各种植物很有 特色的根。
科学家是怎样给植物的根取名的?
• 根从茎的下面长出来长长的一根粗粗的, 有明显的主根,周围长了一些 细小的侧 根,这样的根我们叫它直根。
科学家是怎样给植物的根取名的?
• 像大葱这样,在茎下面长出 的根有很多, 都是差不多粗细的,没有明显的主根, 每一条根都想胡须一样粗细。这样的根 叫须根。
1.直根系:
2.须根系:
3.储存根:
特殊的根---储存根
• 由于功能改变引起的形态和结构都发生 变化的根。 • 它是直根的一种,也叫变态根 • 储存有大量营养物质。
根的分类
• 1、直根(贮存根)。 • 2、须根。
活动:练 习 分 类
• 请同学们看下面的图片, • 这些植物的根哪些是直根?哪些是 须根?能说说原因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