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会计基础10第十章会计工作组织与控制
控制的名词解释会计

控制的名词解释会计在现代经济中,会计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其目的是帮助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决策和外部报告。
在会计中,控制是一个关键概念,它指的是对资产、负债、权益、收入和费用等财务要素的管理和监控。
控制在会计中具有多个层面的含义。
首先,控制可以指企业对自身财务资源的合理管理和监督。
这涉及到对资金的调配和使用情况的监控,以确保企业的资金得到正确和有效的运用。
例如,企业应该定期对资金流入和流出进行监测,以确保资金的流动和使用符合预期,并避免浪费和滥用资金。
其次,控制也涉及对会计数据的审查和核实。
会计数据是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体现,因此必须确保其准确性和真实性。
企业应当制定内部控制措施,以确保录入和处理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这可以通过建立审计机制、内部审计和其他内部控制方式来实现。
控制的目的在于减少错误和欺诈行为,维护财务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此外,控制在会计中还指企业对经济活动和财务决策的监督和管理能力。
企业应该设立预算和成本控制系统,以确保资金和资源的正确分配和使用。
通过制定预算和控制成本,企业可以及时了解和调整项目或活动的进度和效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纠正偏差。
控制还包括对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的能力。
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对可能影响其财务状况和业务运营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的过程。
为了确保企业能够适应和应对各种风险,如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等,企业需要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控制体系。
内部审计是企业对其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自我评估和监控。
企业应该设立内部审计部门或委员会来评估和审查内部控制是否有效,以及是否存在滥用职权、违反规定和造假等行为。
内部审计帮助企业识别和解决潜在问题,提高管理效率和财务稳定性。
综上所述,控制在会计中是一个关键概念,它涵盖了对财务资源管理、会计数据核实、财务决策和风险管理的各个层面。
通过有效的控制措施,企业可以保证财务数据的真实和准确,优化资源分配,降低风险和提高经营绩效。
因此,在现代会计实践中,控制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成功创造了坚实的基础。
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

(二)为了保证会计工作 顺利进行和充分发挥其 作用,各企业、事业和 行政机关等单位一般都 应单独设置会计机构。 各单位可以根据会计业 务量的多少,单独设置 会计组织或设会计人员。
(三)基层单位的会计机 构,一般称为会计 ( 财务 ) 处、科、股、组等。各单 位的会计机构,在行政领 导人的领导下开展会计工 作。在设置总会计师的单 位,其会计机构由总会计 师直接领导,同时也接受 上级财务会计部门的指导 和监督。
(4)会计人员办理会计 事务应当实事求是、 客观公正。
(5)会计人员应当熟悉本单位的生产 经营和业务管理情况,运用掌握的 会计信息和会计方法,为改善单位 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6)会计人员 应当保守本单 位的商业秘密。
8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会计课堂第十章 会计工作组织
会工作组织
(五)会计人员专业技术资格
会计机构设置
(六)会计工作的组织形式
会计工作 的组织形式
集中核算
非集中核算
整个单位的会计工作集中在会计部门进行。 单位内部部门和下属单位只对经济业务填制 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送交会计部门, 并由会计部门审核,据以填制记账凭证,登 记有关账簿,编制会计报表。
将会计工作分散在各有关部门进行,各 会计部门负责本单位范围内的会计工作, 单位内部会计部门以外的其他部门和下 属单位,在会计部门的指导下,对发生 在本部门或本单位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
错误 正确 正确 正确
17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会计课堂第十章 会计工作组织
复习思考题
(二)选择题
1 .会计人员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 ( ) 。 A .不予受理 B 、予以退回 C .更正补充 D .无权自行处理 2 .会计人员对于违反制度、法令的事项,不拒绝执行,又不向领 导或上级机关、财政部门报告的,应 ( ) 。 A .不负任何责任 B .单独承担责任 C .同有关人员负连带责任 D .承担全部责任 3.在一些规模小、会计业务简单的单位,应 ( ) 。 A .单独设置会计机构 B .在其他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 C .不设置会计机构 D .在单位行政领导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 4 .有关货币资金的内部牵制原则,是指出纳人员 ( ) 。 A .不得兼管总账的登记 B .应兼管现金总账的登记 C .应负责会计档案的保管 D .应负责债权债务账目的总分类核算 A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内容都有哪些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内容都有哪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内容都有哪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为了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建立规范的会计工作秩序,提高会计工作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了本规范。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内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内容包括:会计机构、会计岗位、会计人员、会计职业道德、会计监督检查、会计工作交接、票据与印章、会计科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告、会计档案、财务信息化。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必要性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
我国十分重视会计基础工作,相应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同时,通过加强在职会计人员培训等措施,不断提高广大会计人员的基本业务技能,促进了会计基础工作的改善和提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单位认识到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把会计基础工作与改善经营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结合起来,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和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使会计工作逐步规范,水平稳步提高,也使会计工作在单位经营管理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但是,会计基础工作中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突出表现在:一些单位因为内部管理松弛而削弱了会计基础工作,帐目混乱,财产不实,数据失真;一些单位会计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不高,造成记帐随意,手续不清,差错严重,会计资料散失;一些单位为了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任意伪造、变造虚假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有些会计人员违反会计职业道德,不认真行使会计监督职权,参与违法违纪活动,甚至为违法违纪活动出谋划策等等。
这些问题,不仅削弱了会计基础工作,影响了会计工作秩序的正常运行和会计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也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社会经济秩序,对各单位的经营管理和整个市场经济的运行产生了极为严重的消极影响。
存在上述问题,有的是单位不重视会计基础工作造成的,有的是会计人员素质不高造成的,有的是单位有意违纪造成的,同时,也存在管理乏力、督促检查不够以及制度建设不规范、不完善等方面的原因。
《会计基础》第十章知识点:收入、成本和费用

《会计基础》第十章知识点:收入、成本和费用第五节收入、成本和费用一、收入(一)收入的概念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包括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二)收入的核算“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2.期间费用期间费用是指企业日常活动发生的不能计入特定核算对象的成本,而应计入发生当期损益的费用。
期间费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期间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1)销售费用(与销售有关)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保险费、包装费、展览费和广告费、商品维修费、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运输费、装卸费等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职工薪酬、业务费、折旧费等经营费用。
企业发生的与专设销售机构相关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应在发生时计入销售费用。
(2)管理费用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种管理费用,包括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包括行政管理部门职工薪酬、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和差旅费等)、工会经费、董事会费(包括董事会成员津贴、会议费和差旅费等)、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含顾问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房产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技术转让费、矿产资源补偿费、研究费用、排污费等。
(3)财务费用(与银行有关)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差额以及相关的手续费、企业发生或收到的现金折扣等。
四、营业外收支(一)营业外收入1.营业外收入核算的内容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盘盈利得(现金)、捐赠利得、确实无法支付而按规定程序经批准后转作营业外收入的应付款项等等。
基础会计教程-会计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第十章 会计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docin/sundae_meng
第一节 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一、会计机构
(一)会计机构的设置 单独设置会计机构 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 委托中介机构代理记账
(二)会计工作的组织形式 集中核算 非集中核算
2019/10/21
docin/sundae_meng
4
(四)会计职业道德
爱岗敬业 廉洁自律 坚持准则 参与管理
诚实守信 客观公正 提高技能 强化服务
2019/10/21
docin/sundae_meng
5
(五)会计人员继续教育
2019/10/21
docin/sundae_meng
6
第二节 会计电算化
一、会计电算பைடு நூலகம்的特点 会计数据代码化
会计数据传输介质化 会计数据存储磁性化 数据处理集中化 数据处理自动化 内部控制程序化
2019/10/21
docin/sundae_meng
7
二、会计电算化的意义
促进会计技术手段的变革,提高会计工作效率 促进会计工作的规范化,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促进会计人员提高业务素质,提高会计管理水平
2019/10/21
docin/sundae_meng
8
三、 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应用方式
数据输入 会计数据处理 会计信息输出 会计数据存储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信息系统数据处理的流程
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
会计科目编码的变化 记账凭证的变化
会计核算形式的变化 账簿和报表的变化
2019/10/21
docin/sundae_meng
《会计基础》第十章知识点:财产物资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会计基础》第⼗章知识点:财产物资的收发、增减和使⽤ 第⼆节 财产物资的收发、增减和使⽤ ⼀、原材料 (⼀)实际成本法 外购原材料的采购成本⼀般包括采购价格、进⼝关税和其他税⾦、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
(买价+采购费⽤) (1)采购价格是指企业购⼊的材料或商品的发票账单上列明的价款,但不包括按规定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2)采购的费⽤,如在存货采购过程中发⽣的仓储费、包装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等。
(⼊库前的合理⽀出)-运杂费 实际成本法适⽤于材料收发业务较少的单位 1.购买时 “原材料”科⺫,期末余额在借⽅,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
“在途物资”科⺫,期末余额在借⽅,反映企业在途物资的采购成本。
(1)货款已经⽀付,同时材料已验收⼊库。
(2)货款已经⽀付,材料尚未验收⼊库。
(3)货款尚未⽀付,材料已验收⼊库。
(4)货款已经预付,材料尚未验收⼊库。
2.发出时 (1)发出存货的计价⽅法 在实际成本核算⽅式下,企业可以采⽤的发出存货成本的计价⽅法包括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末⼀次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等。
计价⽅法⼀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2)发出材料的账务处理 (⼆)计划成本法 “原材料”科⺫借⽅登记⼊库材料的计划成本,贷⽅登记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期末余额在借⽅,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
买粉笔:1.01 1.00 0.98 1.00(预想) “材料采购”科⺫借⽅登记材料的实际成本,贷⽅登记⼊库材料的计划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科⺫核算材料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材料采购)-计划成本(原材料) +超⽀额 -节约额 该⽅法适⽤于存货品种繁多、收发频繁的企业 不论材料是否⼊库,都必须先⽤“材料采购” 1.采购 (1)货款已经⽀付,同时材料验收⼊库。
2.发出 不论材料是否⼊库,都必须先⽤“材料采购” 1.采购 (1)货款已经⽀付,同时材料验收⼊库。
经济学专业必看科目

第一章会计系统概论参考书目:1.葛家澍、刘锋主编《会计导论》(第二版),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0年版2.熊振华编著《会计心理学》,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0年版3.财政部会计司编《新会计准则、新会计制度讲座》,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4.潘飞、陈冬华著《会计理念》,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1年版5.张文贤主编《会计制度设计案例》,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2年版参考文章:1.刘玉廷《关于会计研究方法问题》,会计研究2000.122.冯淑萍《谈新会计法关于会计核算的五个严厉禁止》,商业会计2001.93.廖洪《会计改革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财会月刊2001.164.《网络经济时代的财务会计框架》,中华财会网2003.3.11.885.裘宗舜、艾健明《试论会计理论研究方法体系》,当代财经2001.5第二章财务会计系统的结构与运行参考书目:1.王平《主管会计操作实务》,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2.彭玉锦《图解会计》,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3.张乃驹《会计入门》,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年版4.袁小勇《如何作好会计工作》,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5.武涛《初级会计实用手册》,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参考文章:1.盖地《诚信会计与会计诚信》,财务与会计2002.102.谢涛《中国的会计制度离国际化还有多远》,财务与会计导刊2001.113.《信息、产权与博弈:会计监督的经济学》,WWW. 2002.1.30.298 4.《如何正确使用会计科目》,中华财会网2003.3.17.805.管新成《会计分录中的括号要慎用》,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0.4第三章借贷记账法的运用:企业基本业务的核算参考书目:1.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初级会计实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规划教材《会计学基础》(修订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3.海波工作室《会计学原理》(修订版),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年版4.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编《会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5.于玉林《基础会计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参考文章:1.《购销行为的会计账务处理》, 2002.1.29.3052.《一般纳税人企业采用存货的记账方法》中华财会网,2003.5.8.623.孙璐《对增值税会计处理的几点看法》,财会月刊2002 .74.王素荣《视同销售货物会计与税务处理分析》,财会月刊2002 .3(会计)5.莫云《谈在途材料增值税的会计处理》,财会月刊2003.A1第四章财务信息的收集系统:会计凭证参考书目:1.葛家澍、刘锋主编《会计导论》(第二版),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年版2.李海波工作室《会计学原理》(修订版),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年版3.胡扬赞《初级财务会计》,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年版4.张乃驹《会计入门》,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年版5.袁小勇《如何作好会计工作》,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参考文章:1.《会计法对会计凭证有哪些要求》, 2003.7.30.14 2.《利用EXCEL检索记账凭证和核对账证一致》,中华财会网2002.1.28.313 3.沈唯三《浅谈会计软件中凭证输入和摘要输入的处理方法》,上海会计2001.2 4.《会计凭证制订前怎样排序、粘贴和折叠》中华财会网,2003.7.3.26 5.黄德祥《“十查”原始凭证辩其真假》,财会通讯2003.6第五章财务信息的整理与储存系统:会计账簿参考书目:1.葛家澍主编《会计导论》(第二版),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年版2.胡扬赞《初级财务会计》,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年版3.《企业会计制度操作指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4.《企业会计制度百问百答》,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5.武涛《初级会计实用手册》,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参考文章:1.王显伟《加强会计账簿管理的若干建议》,财会月刊2002.92.李洪义《会计差错更正方法及应注意的事项》,财务与会计2002.8 3.顾飞《试议隐匿、销毁会计资料罪的构成》,财会通讯2003.2 4.张博《对巨额假账丑闻的反思》,财会月刊2003.A45.黄全权《财会人员惊爆企业“做假”账内幕》,财务与会计导刊2001.12 6.俞辉《识查假账的主要方法》,财务与会计导刊2001年8月第六章财务信息的输出系统:财务报告参考书目:1.杨纪琬等著《怎样阅读会计报表》,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2.葛家澍、刘锋主编《会计导论》(第二版),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年版3.张新民主编《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4.陈希圣著《会计报表编制与分析》,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年版5.赵平编著《财务报表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参考文章:1 《让会计报表更稳健》, 2003.8.5.132.曾萌《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粉饰的辨别》,财会月刊 2001.14 (会计)3.李若山《PT郑百文2001年年报会计创新解读》,财务与会计2002.4.张启《如何识别虚假财务报表》,财会月刊2003.A55.潘爱、杨佩礼《会计报表的综合分析》,四川会计2001.6第七章财务会计系统运行方式参考书目:1.王平《主管会计操作实务》,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2.彭玉锦《图解会计》,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3.张乃驹《会计入门》,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年版4.袁小勇《如何作好会计工作》,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5.武涛《初级会计实用手册》,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参考文章:1.孙国光《后安然时代我国会计发展的思考》,财务与会计2003.62.张丕宏《会计电算化教学新尝试—利用EXCEL演示账务处理与报表系统》,上海会计 2002.43.《从电算化会计信息处理特点看电算化会计发展趋势》,WWW. 2003.7.30.144.徐坚《信息数据库在会计管理中的运用与建议》,广西会计2003.65.项琼《表格处理软件在财务工作中的运用》,财会通讯2003.1第八章财务会计信息运行:模拟练习参考书目:1.李海波工作室《会计岗位模拟实验教程》,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2.吴竞成《会计实战》,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3.许长华《会计模拟实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4.董惠良《会计学基础教程实训练习》,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年版5.张富堂《会计模拟实验教程》,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参考文章:1.黄世忠《世通舞弊案的警示》,财务与会计2003.82.《会计模拟实务教学的探讨》, WWW. 2002.1.29.3053.郭会丹《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冲红处理》,财会月刊 2003.A64.唐肖鲁《财务软件“反记账”功能的危害》,财务与会计2001.65.范明《电算会计的表格输入法》,财会通讯 2003.4第九章财产清查参考书目: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规划教材《会计学基础》(修订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2.于玉林《基础会计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版3.张世体《会计原理》,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版4.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编《会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5.李海波工作室《会计学原理》(修订版),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年参考文章:1.吴鑫《会计档案自动备份浅析》,上海会计2001.22.李琪《会计核算常见弊端及原因》,《财会研究》2003.43.李祥义《修订惯例的应用与会计职业判断》,财会月刊2003.A4(10)4.《出纳工作发生差错的常见原因及防范对策》, 2003.7.4.42 5.颜剩勇《自然损耗导致存货盘亏的会计处理》,财会月刊2001.14(会计)第十章会计工作组织参考书目:1.《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财政部文件1999年10月2.《企业会计制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3.《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财政部文件1996年6月4.《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财政部文件1999年1月5.《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财政部文件1998年1月参考文章:1.盖地《从公司会计欺诈案件反思会计和MBA教育》,财务与会计2003.5 2.张卫国《如何处理财会人员与企业负责人之间的关系》,财务与会计2003.6 3.李明辉《浅谈会计人员的法律责任》,财会月刊2003.A34.高玫沁《会计职业道德重要性初探》,上海会计2001.95.《会计人员的劳动保护机制》, 2002.1.29.1.305。
《会计基础各章节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 会计主要采用的计量单位是()。
A. 实物计量单位B. 劳动计量单位C. 货币计量单位D. 工时计量单位2. 按权责发生制要求,下列不属于本期费用的是()。
A. 本期摊销的费用B. 本期预提的费用C. 本期应付未付的费用D. 本期预付的费用3. 历史成本原则是指()。
A. 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计划成本计量B. 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C. 企业的各项财产在支出时应当按照计划成本计量D. 企业的各项财产在支出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4. 会计分期是指()。
A. 将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为的划分成一个间断、相等的期间B. 将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为的划分成一个间断、不等的期间C. 将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为的划分为一个连续、相等的期间D. 将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为的划分成一个连续、不等的期间5.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
A. 会计目标B. 会计任务C. 会计职能D. 会计假设6.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A. 在我国,企业的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B. 在我国,企业的会计核算以美元为记账本位币C. 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美元D. 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必须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7. 对各项资产应按经济业务的实际交易价格计量,而不考虑随后市场价格变化的影响。
其所采用的会计计量属性是()。
A. 公允价值B. 现值C. 历史成本D. 重置成本8. 现金、应收账款、存货、机器设备属于企业会计要素中()要素。
A. 资产B. 负债C. 所有者权益D. 费用9. 下列项目中属于负债内容的是()。
A. 预付账款B. 预收账款C. 实收资本D. 投资收益10. 未分配利润属于会计要素中()要素。
A. 负债B. 所有者权益C. 收入D. 利润11. 营业成本属于会计要素中()要素。
A. 资产B. 负债C. 收入D. 费用12.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会计工作的组织形式 独立核算与非独立核算 独立核算:独立,完整地进行记帐,算帐,结帐,编制 会计报表等项工作. 非独立核算:即报账核算,指实行非独立核算的企业单 位向上级机构领取一定数额的物资和备用金. 集中核算和非集中核算 集中核算:指把单位的主要工作集中在会计部门进行. 非集中核算:即分散核算.会计部门以外的部门也进行 帐务处理,登记帐簿.
9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敬业爱岗 熟悉法规 依法办事 客观公正 保守秘密 会计人员专业技术职务 会计员:专科毕业,见习1年,通过考试 助理会计师:本科毕业,见习1年,通过考试 会计师:本科毕业,4年以后,1门外语,通过考试
10
总会计师:单位的行政领导职务,由本企业主要行政 领导人提名,政府主管部门任命或聘任. 注册会计师:经过国家批准执行会计查帐验证业务和 会计咨询业务的人员. 1991年开始实行全国统一考试. 《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税法》,《经 济法》.
3
第二节
会计法规
会计法规 国家机构或民间团体所制定的会计法规,准则和制度 的总称. 会计法:第一层次,一切会计工作最重要的根本大法. 修订后的会计法强调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严格禁止 虚假信息.突出单位负责人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责任.
4
会计准则:处理会计对象的标准,是进行会计工作的规范,评价 企业会计工作质量的准绳. 基本准则: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会计要素准则 会计报表准则 具体准则:就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和特殊行业的会计核算做出规 定. 《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 表日后事项》,《建造合同》,《债务重组》,《投资》,《会 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收入》,《非货币 性交易》,《或有事项》,《租赁》,《借款费用》,《无形资 产》,《中期财务报告》,《存货》,《无形资产》等.
11
会计人员的职责 会计人员的主要权限 对会计人员的要求 :政治素质和业务素 质. 会计人员的交接:专人负责监交 会计人员的任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 计主管人员的任免,应当经上级主管单 位同意,不得任意调动或撤换.
12
第四节 会计档案
概念 会计档案是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事项 的重要历史资料和证据,包括:会计凭 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核 算专业资料. 会计档案的存放 1,按照报表,帐簿,凭证归类存放. 2,按年度将各类档案资料放在一起.
6
第三节 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会计机构的设置 会计机构是各单位内部直接从事和组 织领导会计工作的职能部门. 大中型企业通常单独设置会计机构; 规模很小的企业,可以不单独设置会计 机构,配备专职的会计人员,或进行代 理记帐.
7
工业企业
会计科
材料组
工资组
成本组
综合组
8
现代大中型企业会计部门还可设置若干职能组,各组人 员都有岗位责任.会计人员的岗位一般可分为: 会计主管岗位 出纳岗位 流动资金核算岗位 固定资产核算岗位 材料核算岗位 工资核算岗位 成本核算岗位 销售和利润核算岗位
13
保管期限 永久保管:年度财务报告,会计档案保管 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定期保管: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第 一天算起.日记帐15,会计凭证和账簿 15
1
第一节
会计工作组织
会计工作组织的含义 会计工作组织就是对会计机构的设置,会计人员的 配备,会计制度的制定与执行等项工作所作的统筹安 排. 会计组织工作的内容 设置会计机构,配备适当的会计人员,制定与执行 会计规范,保管会计档案. 会计工作组织的要求 1,符合国家统一要求,适应企业单位生产经营和管理的 特点. 2,保证质量,讲求效率.
5
会计制度 企事业单位进行会计工作应遵循的规则,方法,程序的总称. 会计制度的内容可根据企业经济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决定. 目前,我国由财政部统一制订.
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2001),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小 企业会计制度(2005)等. 预算会计制度: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行政 单位会计制度.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2005) 其他法规 《公司法》,《证券法》,《税法》,信息披露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