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冲床模具手册_pdf.

合集下载

数控冲床操作说明书

数控冲床操作说明书

数控冲床操作说明书一、简介数控冲床是一种高精度的金属加工设备,通过数控系统控制冲床模具的动作,实现对工件的冲孔、剪切、下料等工艺操作。

本操作说明书旨在提供详细的使用指导,帮助操作人员正确使用数控冲床,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效率。

二、安全注意事项1. 在操作数控冲床之前,请确保已经熟悉并理解冲床的安全操作规程,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流程。

2. 操作前应检查数控冲床的电源线是否正常连接,并确保周围环境干燥通风,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3. 操作人员必须配备个人防护装备,包括耐切割手套、护目镜、防护面具等,以降低操作过程中的伤害风险。

4. 确保工件和冲床模具的质量符合要求,避免因为工件不良而导致的操作故障。

三、操作步骤1. 启动冲床:按下冲床上的启动按钮,冲床模具将开始动作。

确保操作过程中不要将手或其他物品伸进冲床的工作区域。

2. 加载工件:将待加工的工件放置在冲床上,并确保固定牢固。

根据实际需要,使用合适的夹具固定工件,确保加工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 设置工艺参数:根据工件的要求,设置数控冲床的工艺参数,包括行程、速度、冲头压力等,以确保加工质量和效率。

4. 调试冲床程序:通过数控系统,输入冲床的加工程序,并进行调试,确保程序的正确性。

调试时应注意冲床机械部件的运动轨迹,避免碰撞或其他意外情况的发生。

5. 开始加工:确认操作无误后,按下开始按钮,数控冲床将自动执行加工程序,完成对工件的冲孔、剪切等操作。

6. 监控加工过程:在加工过程中,及时观察冲床的工作状态,确保加工稳定进行。

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冲床,并检查故障原因。

7. 完成加工:加工完成后,停止冲床的运行,并待冲床完全停止后,取出已加工好的工件。

注意在取出工件时,避免触碰冲床模具的尖锐部位,以免造成伤害。

四、设备维护1. 定期保养:根据数控冲床的使用频率和规定要求,定期进行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工作。

清洁设备的外部和内部部件,检查设备各部分的磨损程度,及时更换易损件。

数控冲床编程手册(PDF 113页)

数控冲床编程手册(PDF 113页)

确认使用模具 模具位置编号
请确认加工所必要的模具、的规格而不同。 当大直径模具占用的位置不够时,在运行中途换模不如采用步冲、补充冲切加工等方法 会更有效率。 位置分配图,请参考《模具手册》的《模具位置排列》。
决定加工顺序
在考虑缩短加工时间及保持精度的同时,请决定加工位置的顺序。顺序决定后,在图纸上 编号分色,会变得很清楚。 备 注
5
决定工件夹钳位置
●各工件夹钳间隔,请尽量大。 ●请确认死点。 (请参考第 4 章《运行》之《中断运行和重新启动》之《过载检知功能为“ON”时》) ● 当使用成形或变形了的材料时,在调位时,请确认工件夹钳是否真能再次夹好工件(确 认工件夹钳夹得是否牢靠)。 备 注
●在编程时,为了防止工件夹钳进入死点,请使用如下方法。 ·将整个加工形状旋转 180°夹住相反的一端。 ·变更工件夹钳的位置(间隔)。 ·变更模具的转塔位置。 ·使用重定位功能。 ·设夹钳费。
5 5 5 10 11 11 11 16 17 17 18 18 19 20 21 21 22 23 24 25 25 26 27 28 28 29 31 34 35 36 39 41
直线冲切 “K”的扩张
G67:矩形 G68:步冲圆弧
2
G69:步冲-线 G78:冲切-圆弧 G79:冲切-线 G93:坐标偏置-1 G94:坐标偏置-2 辅助功能 M00:程序停止 M01:任选功能停止 M08:冲切结束延迟开始 M09:冲切结束延迟结束 M80:工件导向器“开”(可选) M81:工件导向器“闭”(可选) M690:气吹开始(可选) M691:气吹取消(可选) M692:冲切上升开始 M693:冲切上升取消 M681~683:冲切速度 M686:冲切速度取消 M120:软方式 M121:软方式取消 冲切模式读出功能 M13:冲切模式取消 M500、M501:冲切模式 M696:NEX模具指令 M697:NEX模具指令取消 M12:步冲模式 M510~559,800~999:成形模式 M560~569:刻印模式 M502~505,570~575:半冲切模式 M506~509:剪切模式 重定位功能 G27:重定位Ⅰ G25:重定位Ⅱ 加工模式存储,读出功能 A、B代码:加工模式存储,读出功能

数控冲床模具手册_pdf

数控冲床模具手册_pdf

模具手册目录模具站排列 (2)58 转塔模具站 (2)45转塔模具站(选项方法) (3)键以及键沟 (4)模具的键以及键沟 (4)转塔工位的键以及键沟 (7)模具的间隙 (9)冲头能力 (10)冲孔最大直径 (10)冲孔最小直径 (12)厚材料的冲孔 (12)模具的耐压 (12)耐压冲孔孔径 (13)模具站排列58 转塔模具站2旋转工位 58模具转塔模具类型ABCDEG模具尺寸1/2″1-1/4″2″冲头规格(mm)模具工位数36(24)12(12)4(4)2(2)2(2)2(2)合计58(46)φ 1.6~12.7φ 12.8~31.7φ 31.8~50.8φ 50.9~88.9φ 89.0~114.3φ 12.8~31.73-1/2″4-1/2″1-1/4″G是旋转工位。

()里的数字是安装在矩形型等外型模具中的模具工位。

45 转塔模具(选项方法)4旋转工位 45模具转塔模具类型ABCDEGH模具尺寸1/2″1-1/4″2″冲头规格(mm)φ 1.6~12.7φ 12.8~31.7φ 31.8~50.8φ 50.9~88.9φ 89.0~114.3φ 12.8~31.7φ 31.8~50.8模具工位数24(16)12(12)2(2)1(1)2(2)2(2)2(2)合计58(46)3-1/2″4-1/2″1-1/4″2″G、H是旋转工位。

()里的数字是安装在矩形等外型模具中的模具站数。

键以及键沟模具的键以及键沟1/2″.1-1/4″模具(标准模具)·.模(形状)1键·冲头(形状)2 键沟备注●外型(shape)模具有两个键沟。

圆角(round)模具有1个键沟。

强力真空专用模备注●是选项性强力真空装置专用模。

2″.3-1/2″.4-1/2″模具(标准模具)·.模(形状)2 键沟·冲头(形状.圆)2键沟模(圆)1键沟1/2″.1-1/4″模具(NEX模具)·冲头(形状)1/2″模具·.冲头(形状)1-1/4″模具备注●外型(shape)模具有两个键沟。

数控冲床模具说明及相关手册

数控冲床模具说明及相关手册

数控冲床模具说明及相关手册1、模具选用的注意事项(一)标准模具的选用(1)模具的刃口直径应尽量大于加工板厚的2倍,直径一般应大于3mm,否则易折断,寿命极短;但也不是绝对的,3mm直径以下推荐使用进口高速钢作为模具材料。

(2)加工厚板的模具尺寸接近工位极限尺寸时请往上选用大一级的工位以保证有足够的退料力。

(3)加工厚板的模具刃口不允许有尖角,所有尖角应改为圆角过渡,否则极易磨损或塌角,推荐在一般情况下,尽可能用R>0.25t的圆角半径来代替清角。

(4)当加工的板材为高Cr材料(如1Cr13等不锈钢)及热轧板材时,由于板材固有的特性而不宜采用国产高Cr模具,否则极易磨损、拉毛以及带料等一系列b、先空冲一下,如无异常,将板料送入冲压,量一下成型高度,如高度不够则将件2松开,件1逆时针旋转(旋转一圈一般为2mm,具体看螺纹牙距的大小,请适度调节,以免损坏模具),再拧紧件2,不断地调整、试冲,直到达到要求高度。

四、模具的装配及保养1、模具的刃磨定期刃磨模具不仅能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而且能提高机器的使用寿命,所以说掌握正确合理的刃磨时间很重要。

模具是否需要刃磨对用户来说很直接的方法就是:冲孔累积到一定次数以后,检查冲孔质量是否有较大的毛刺产生,再检查上模刃口是否出现圆角(圆角≥R0.1),光泽是否消失,如有这种情况发生,说明冲头已钝,此时需要刃磨。

模具如果在适当的时候刃磨,使用寿命可延长3倍,但不正确的刃磨,反而会急速加剧模具刃口的破坏,减少其使用寿命,模具刃磨有其配套的模具刃磨机,选择合适的刃磨机器会极大的方便用户,提高生产效率,推荐使用刃磨机,该机具有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噪声低,外形美观及刃磨质量优等特点而深受用户青睐。

刃磨时每次磨削进给量不应超过0.015mm,磨削量过大会造成模具表面过热及烧伤,相当于退火处理,模具变软,会大大降低模具的使用寿命,刃磨时必须加足冷却液,应保证冲头和下模固定平稳,刃磨砂轮表面要清理干净,建议使用中软46粒度砂轮,模具刃磨量是一定的,正常为4mm,如果达到该数值冲头就要报废,如果继续使用,容易造成模具和机器的损坏。

数控冲床模具使用与维护作业指导书教材

数控冲床模具使用与维护作业指导书教材

Work Instruction一、目的:数控冲床模具使用和维护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工件的加工质量和模具的使用寿命。

同时,模具也是控制设备运行成本的重要环节。

因此,学习和掌握这方面的一些知识并运用到实际中,发挥出模具的最佳使用性能,对提高效益、降低成本,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xx 所有数控冲床模具。

三、使用与维护工作内容及原理: 1、数控冲床模具冲压过程冲头回缩,废料自由下落,冲压工序完成冲头冲压到底废料从板料中开始断裂出来材料在应力点开始断裂板料开始变形冲头接触板料退料板与板料接触2、从废料情况看出的信息A B C DD C B AA: 压塌角B:光亮带C:断裂带D:毛刺废料本质上就是成形孔的反像。

即位置相反的相同部位。

通过检查废料,你可以判断上下模间隙是否正确。

如果间隙过大,废料会出现粗糙、起伏的断裂面和一窄光亮带区域。

间隙越大,断裂面与光亮带区域所成角度就越大。

如果间隙过小,废料会呈现出一小角度断裂面和一宽光亮带区域。

过大间隙形成带有较大卷边和边缘撕裂的孔,令剖面稍微有一薄边缘突出。

太小的间隙形成带稍微卷边和大角Work Instruction一个理想的废料应有合理的压塌角和均匀的光亮带。

这样可保持冲压力最小并形成一带极少毛刺的整洁圆孔。

从这点来看,通过增大间隙来延长模具寿命是以牺牲成品孔质量换取的。

3、为什么要使用正确的下模间隙?(1)最佳间隙:剪切裂缝结合,均衡冲压力、工件质量和模具寿命。

(2)间隙太小:次等的剪切裂缝,冲压力提升,缩短模具使用寿命。

4、模具间隙的选择模具的间隙与所冲压的材料的类型及厚度有关。

不合理的间隙可以造成以下问题:(1) 如间隙过大,所冲压工件的毛刺就比较大,冲压质量差。

如果间隙偏小,虽然冲孔的质量较好,但模具的磨损比较严重,大大降低模具的使用寿命,而且容易造成冲头的折断。

(2) 间隙过大或过小都容易在冲头材料上产生粘连,从而造成冲压时带料。

过小的间隙容易在冲头底面与板料之间形成真空而发生废料反弹。

数控冲床模具维护指导书(doc 8页)

数控冲床模具维护指导书(doc 8页)

数控冲床模具维护指导书(doc 8页)数控冲床模具维护指南(KETEC版)一、数控冲床模具冲压过程退料板与板料接触→冲头接触板料,板料开始变形→材料在应力点开始断裂→废料从板材中断裂出来→冲头冲压到底→冲头回缩,废料自由下落,冲压工序完成(图1)二、从废料情况看出的信息(压塌角、光亮带、断裂带、毛刺)(图2)1、废料本质上就是成形孔的反像。

即位置相反的相同部位。

通过检查废料,你可以判断下模间隙是否正确。

如果间隙过大,废料会出现粗糙、起伏的断裂面和一窄光亮带区域。

间隙越大,断裂面与光亮带区域所成角度就越大。

如果间隙过小,废料会呈现出一小角度断裂面和一宽光亮带区域。

2、过大间隙形成带有较大卷边和边缘撕裂的孔,令剖面稍微有一薄边缘突出。

太小的间隙形成带稍微卷边和大角度撕裂,导致剖面或多或少地垂直于材料表面。

3、一个理想的废料应有合理的压塌角和均匀的光亮带。

这样可保持冲压力最小并形成一带极少毛刺的整洁圆孔。

从这点看,通过增大间隙来延长模具寿命是以牺牲成品孔质量换取的。

三、为什么要使用正确的下模间隙?1、最佳间隙:剪切裂缝接合,均衡冲压力、工件质量和模具寿命。

2、间隙太小:次等的剪切裂缝,冲压力提升,缩短模具使用寿命。

四、模具间隙的选择模具的间隙与所冲压的材料的类型及厚度有关。

不合理的间隙可以造成以下问题:1、间隙过大,所冲压工件的毛刺就比较大,冲压质量差。

如果间隙偏小,虽然冲孔的质量较好,但模具的磨损比较严重,大大降低模具的使用寿命,而且容易造成冲头的折断。

2、间隙过大或过小都容易在冲头材料上产生的粘连,从而造成冲压时带料。

过小的间隙容易在冲头底面与板料之间形成真空而发生废料反弹。

3、合理的间隙可以延长模具寿命,卸料效果好,减少毛刺和翻边,板材保持洁净,孔径一致不会刮花板材,减少刃磨次数,保持板材平直,冲孔定位准确。

请参造下表选择模具间隙(表中数据为百分数)间隙的选择(总间隙)材料最小最好最大紫铜8﹪12﹪16﹪黄铜6﹪11﹪16﹪低碳钢10﹪15﹪20﹪铝(软)5﹪10﹪15﹪不锈钢15﹪20﹪25﹪﹪X材料的厚度=模具间隙五、何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对用户来讲,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可以大大降低冲压成本。

数控冲床说明书.pdf

数控冲床说明书.pdf

前言请仔细阅读本操作说明书,可对机床的结构、性能、操作方法、保养等知识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

只有经过专业培训并对此操作说明书完全理解的人员才可操作此机床,以防造成人员的伤害和机床的损坏。

请将此说明书放在机床附近,以便操作人员查阅。

安全警告为防止发生意外事故,请遵守以下的规则。

1.当机床安装完毕后,请及时在机床周围安装安全护栏,如果加工板材的尺寸较大,建议加装一个辅助工作台。

2.机床的操作者,必须是受过专业培训的专业人员,要读过本操作手册,熟悉机床的基本知识。

如果是多人操作机床,必须互相协助,以确保安全。

3.在操作机床期间,不能穿宽松的衣服,打领带或围围巾,确保安全。

4.在冲切板材时,不要冲切超过机床压力允许范围的板材。

不要冲切超过最大允许厚度的板材,不要冲切板金之外的如玻璃,石块或其他的易碎材料。

5.当机床出现危机状况的时候,请按下急停开关。

6.在开机之前,请确认危险区域内没有人和障碍物。

7.在机床操作期间,不要接触液压元件和管道,以防止烫伤。

8.在进行机床维护时,请关闭机床电源和气源。

如果需要电源时,请按下急停开关。

9.每天开机的之前,请检查机床,按照每日保养和定期保养的事项去保养机床。

确保机床的正常运行。

10.千万不要未经许可修改和更换机床的部件和电气元件。

警告牌请保持警告牌在醒目处,并永远不要移动它们。

1.在横梁上的的警告牌如下所示:2.在电柜上面的警告牌如下所示:目录安全警告第一章 --------------------------------------------- 机床简介6-10第二章 --------------------------------------------- 机床操作说明11-34第三章 --------------------------------------------- 编程说明36-55第四章 --------------------------------------------- 机床保养57-63第五章 --------------------------------------------- 模具知识简介65-82第六章 --------------------------------------------- 报警与处理77-101第一章机床简介1.1 O型冲床外形尺寸图------------------------------------------------6 1.2 O型冲床外形结构图------------------------------------------------7 1.3 冲床主要技术参数---------------------------------------------------8 1.4 机床吊装---------------------------------------------------------------9 1.5 转塔结构图------------------------------------------------------------101.1 O型冲床外形尺寸图型号 A B C D E T3 500021002800181034501.2 O型冲床外形结构图1.控制面板 6. 平移板11 废料箱2.电控箱7. 横梁12. 液压站3.防护罩8. 毛刷架13. 原点定位组件4.机架9. 防震垫14. 夹钳组件5.毛刷板10. 毛刷架立柱1.3 T3数控液压转塔冲床的主要技术参数(1):机床在静态时的参数。

数控冲床作业指导书(AMADA)

数控冲床作业指导书(AMADA)
杭州百超精密机 械有限公司
制订部门 适用范围 使用设 备名称 钣金生产部 数控冲压岗位 M-2048LT 数控冲床 使 用 模 具
数控冲床作业指导书 M-2048LT
使 数控冲床 用 专用冲压 油 模具 类
文件编号 制订日期 版 次 页 次
1/1
使 润滑:用美孚力士滑脂 EP0 用 以及美孚 32#循环油 工 液压:用美孚 DTE 超凡 46# 具

修订日期


内容Leabharlann 核准审查


机器归零
调程序 装夹工件
运行检测
正式运行 自检 品质确认 摆放工件 转入下一工序
在数控软件中编排好加工程序(注意:在编排程序中要避开机床夹爪位置) 。 将程序调入传输软件中,机床处于接受状态,按发送,机床将自动进行程序 的传输。 根据图纸要求移动夹爪,避开冲压危险区,然后将夹爪锁紧。 (注意上夹板材 要贴紧定位销和夹爪) 1、确认机床上的模具和程序上的相同(操作员装模完成后要自行检查。 ) 2、板材要平整,其不平整度应小于 0.5mm。加工热扎板一定经预先校平,对 有锈蚀和油污的板料要清理干净 1、加工过程中操作人员绝对不能离开机床,如确需离开必须先暂停加工。 2、加工过程中,步冲下来的料芯需及时取出,避免事故发生。 3、送进速度要与板料大小相适应。 1、先对冲压出来的工件做外观检查; 2、严格按照图纸尺寸自检工件; 确认合格后通知品检确认 工件要摆放整齐,分好种类,做好标识。 待工件数量完成后即根据工艺流程表顺序转入下一个工序
紫铜棒 专用扳手 内六角扳手 剪钳、一字十字批
步序流程图 开机检查
操作说明
1.在连接机床电源之前,应确认周围区域的安全性
2.确认安全区内无任何妨碍机器运行的人员和物品,必须特别注意机器的内 侧死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具手册
目录
模具站排列 (2)
58 转塔模具站 (2)
45转塔模具站(选项方法) (3)
键以及键沟 (4)
模具的键以及键沟 (4)
转塔工位的键以及键沟 (7)
模具的间隙 (9)
冲头能力 (10)
冲孔最大直径 (10)
冲孔最小直径 (12)
厚材料的冲孔 (12)
模具的耐压 (12)
耐压冲孔孔径 (13)
1
模具站排列
58 转塔模具站
2旋转工位58模具转塔
模具类型





G模具尺寸
1/2″
1-1/4″
2″
冲头规格(mm)模具工位数
36(24)
12(12)
4(4)
2(2)
2(2)
2(2)
合计58(46)
1.6~1
2.7
12.8~31.7
31.8~50.8
50.9~88.9
89.0~114.3
12.8~31.7
3-1/2″
4-1/2″
1-1/4″
G是旋转工位。

()里的数字是安装在矩形型等外型模具中的模具工位。

45 转塔模具(选项方法)
4旋转工位45模具转塔
模具类型






H模具尺寸
1/2″
1-1/4″
2″
冲头规格(mm)
1.6~1
2.7
12.8~31.7
31.8~50.8
50.9~88.9
89.0~114.3
12.8~31.7
31.8~50.8
模具工位数
24(16)
12(12)
2(2)
1(1)
2(2)
2(2)
2(2)
合计58(46)3-1/2″
4-1/2″
1-1/4″
2″
G、H是旋转工位。

()里的数字是安装在矩形等外型模具中的模具站数。

键以及键沟
模具的键以及键沟
1/2″.1-1/4″模具(标准模具)
·.模(形状)1键·冲头(形状)2 键沟
备注
●外型(shape)模具有两个键沟。

圆角(round)模具有1个键沟。

强力真空专用模
备注
●是选项性强力真空装置专用模。

2″.3-1/2″.4-1/2″模具(标准模具)
·.模(形状)2 键沟·冲头(形状.圆)2键沟
模(圆)1键沟
1/2″.1-1/4″模具(NEX模具)
·冲头(形状)1/2″模具·.冲头(形状)1-1/4″模具
备注
●外型(shape)模具有两个键沟。

圆角(round)模具有1个键沟。

2″.3-1/2″.4-1/2″模具(Z型导套)
·冲头(形状)2″模型·冲头(形状)3-1/2″、4-1/2″模具
备注
●外型(shape)模具有两个键沟。

圆角(round)模具有1个键沟。

转塔工位的键以及键沟
1/2″工位
·上部转塔·下部转塔


1‐1/4″工位
·上部转塔·下部转塔


2″、3-1/2″工位4-1/2″工位
·上下转塔共通·上下转塔共通
旋转(auto index)1-1/4″工位
·上部转塔·下部转塔
旋转(auto index)2″工位
·上下转塔共通
模具的间隙
根据材料的材质、厚度的不同,在其冲孔加工中要

适当的模具间隙(冲头和冲模直径的差异)。

进行冲孔加工时,要考虑间隙因素,再选择适当的模
具。

(间隙和材料的材质、厚度的关系请参照
以下表格。


如果间隙过大或者过小,会造成产品的不良现象,而且也会缩短模具的寿命。

请参考以下规定内容。

软钢材质的加工时,间隙要取材料厚度的20-25%。

铝材质的加工时,间隙要取材料厚度的15-20%。

不锈钢材质的加工时,间隙要取材料厚度的25-30%。

例:软钢、厚度1.2mm时,按以下方法计算其间隙。

1.2mm 0.2 = 0.24mm、1.2mm 0.25 = 0.3mm
所以,建议的间隙是0.24mm~0.3mm。

建议间隙
材料厚度(mm)
软钢
0.15~0.2
0.2~0.25
0.3~0.375
0.4~0.5
0.5~0.625
0.6~0.75
0.65~0.8
0.7~0.875
0.8~1.0
0.9~1.125
1.0~1.25
1.1~1.375
1.2~1.5

0.15
不锈钢
0.2~0.24
0.25~0.3
0.375~0.45
0.5~0.6
0.625~0.75
0.75~0.9
0.8~0.96
0.875~1.05
1.0~1.2
1.2~1.35
——
0.8
1.0
1.5
2.0
2.5
3.0 3.2
3.5
4.0
4.5
5.0
5.5
6.0
0.15~0.2
0.225~0.4
0.3~0.4
0.375~0.5
0.45~0.6
0.48~0.64
0.525~0.7
0.6~0.8
0.675~0.9
0.75~1.0
0.825~1.1
0.9~1.2
——
——
冲头能力
冲孔最大直径
冲孔的最大直径是根据材料的厚度、材质等因素不同。

不过可以通过以下公司计算必要的冲头压力。

A [mm] ×t [mm] ×γ[N/m㎡]
P[kN]=
1000
P:必要的压力A:切断周長
t:材料的厚度γ:材料的切断强度
利用上述公式计算出来的P值超过了机械能力(200kN),就能加工冲孔。

例:t=6mm、γ=400N/mm2 时
P 200000
A= ×1000== 83mm
t×γ6×400
83÷π=26.419………
冲孔的最大直径是约26.4mm(切断周長83mm)。

冲切能力的坐标图
本坐标图是冲切能力坐标,采用的材质是软钢,其‘切断强度=400N/mm2’。

切断周长(L)例:
冲孔最小直径
冲孔的最小直径可以参照以下表格计算。

例:板厚为2.3mm 的软钢中,其冲孔最小直径是1.0×2.3=2.3(mm)
材质软钢铝最小冲孔直径(mm)
1.0 x 厚度
1.0 x 厚度
2.0 x 厚度
不锈钢
厚材料的冲孔
一般根据要加工的孔径选择适当的模具,但厚材料中加工冲孔时,请采
用比常规模具大一个尺寸的模具。

●可能会发生模具破损后碎片飞溅的危险,所以使用时不
警告
要超过模具的规定耐压标准(请参照以下表格)。

模具的耐压
模具尺寸标准型模具气吹型模具
45kN {4.5tonf} 气吹型模具的标准

SPC 3.2 φ11.5、
φ11.5
A型(1/2″) 60kN {6tonf}
SUS 2.0

B型
170kN {17tonf} (1-1/4″)
SPH 6.0 ※φ21.0、
φ28.0 160kN {16tonf}
SUS 3.0

※厚度(mm)
耐压冲孔孔径
(切断强度为,軟鋼板:400N/mm2、硬鋼板:600N/mm2 时)
A 型(1/2”)标准
A 型(1/2”)气吹型 厚度
软钢板 φ12.7 φ12.7 φ12.7 φ11.5 φ 9.5 φ 8.0
硬钢板(SUS )
软钢板 φ12.7 φ12.7 φ12.0 φ 9.0 φ 7.0 NG
硬钢板(SUS )
φ12.7 φ11.5 φ 8.0 NG 1.0 φ12.7 φ12.7 φ10.5 φ 8.0 NG NG
2.0
3.0
4.0
5.0
6.0
NG NG
B 性(1/2”)标准
B 型(1/2”)气吹型 厚度 1.0 2.0 3.0 4.0 5.0 6.0
软钢板 φ31.7 φ31.7 φ31.7 φ31.7 φ27.0 φ23.0
硬钢板(SUS )
软钢板 φ30.0 φ30.0 φ30.0 φ30.0 φ25.5 φ21.0
硬钢板(SUS )
φ31.7 φ31.7 φ30.0 φ22.5 φ18.0 φ15.0
φ30.0 φ30.0 φ28.0 φ25.0 φ17.0 φ1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