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公民参与政府管理的实证研究——基于对一些典型案例的分析

合集下载

新常态下城市公共安全治理的公民参与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新常态下城市公共安全治理的公民参与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摘要我国已经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阶段,与之相适应,必须创新行政管理和社会治理,实现政府职能转变,进行社会体制改革,创新社会治理,充分发挥公民参与的力量,建立新型的社会管理运行机制。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城镇人口已达7亿,城市公共安全已成为社会治理的重中之重。

公民参与是民主社会的一大特征。

城市公共安全的治理需要公民参与。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各级政府为适应新常态要求,在这个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改革探索。

公民参与对于学术界来说,是一个长期研究的话题。

各个国家在公民参与各个社会领域都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但以城市公共安全领域作为研究范围而开展的研究成果较少。

本论文选取城市公共安全领域为研究范围,探讨公共安全问题中公民力量的参与形态、现状、有益实践及存在不足,并从重庆市公民参与城市公共安全治理情况出发,深入思考公民参与城市治理的意义和实践。

从重庆市的积极尝试中总结经验,并研究公民参与表现不足的问题及原因。

运用公民参与及治理相关基础理论,在新常态背景下对公民参与城市公共安全治理问题进行探究,并尝试提出一些积极建议。

全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探讨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本文所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城市公共安全治理相关概念和公民参与相关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为新常态时期公民参与城市公共安全治理的社会背景分析,充分认识新常态时期对公民参与社会治理所提出的要求,及发挥公民参与力量的时代意义。

第四部分介绍重庆城市公共安全现状,分析重庆市公共安全治理中的公民参与实践。

第五部分,针对城市公共安全治理中的公民参与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第六部分为结论与展望。

对论文的阐述进行梳理和归纳,以突出论文重点,并对下一步研究进行展望。

关键词:公共安全,城市公共安全治理,公民参与ABSTRACTChina has entered a new normal stag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we must innovate the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and social governance, to achieve the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ment functions, social reform and social governance innovation, give full play to the pow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establishing the mechanism of social management model.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China's urban population has reached 700 million, urban public security has become the top priority of social governance.Citizen participation is a major feature of democratic society. Urban public security governance needs citizen participation. Since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8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the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in our country have carried out active exploration and reform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new normal requirements.Citizen participation is a long-term research topic for the academic community. Each country has carried on the related research in the citizen participation of each social domain, but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 which takes the city public security as the research scope is little. This thesis chooses the city public security field as the research area, to study problems of civil power in public security about the lack of participation form, citizen participation status quo, and good citizen participation practice, and taking Chongqing citizens as an example, thinking significance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the city governanc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 of the positive attempt in Chongqing, and studies the problems and causes of the lack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Based on the basic theory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and governance,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problems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urban public securi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normal, and tries to put forward some positive suggestions.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 mainly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research, to explore the research status at home and abroad, with the summary of research methods, research content and innovation. The second part mainly introduces the relevant concepts of urban public security governance and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The third part analyzes the social background of the period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City Public Security Governance of the new normal, fully understand the new normal period proposed for citizens to participate in social governance, and significance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power play. The fourth part introduc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Chongqing city public security, and analyzes the practice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the public security management of Chongqing. In the fifth part,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n the problems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urban public security management. The sixth part is the conclusion and prospect. The paper expounds and summarizes the paper, in order to highlight the focus of the paper, and prospects for the next study.Key words: Public Security,Urban Public Security Governance,Citizen Participation目录中文摘要 (I)英文摘要 (II)1 绪论 (1)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1 研究背景 (1)1.1.2 研究意义 (2)1.2国内外文献综述 (2)1.2.1 国外文献综述 (2)1.2.2 国内文献综述 (4)1.2.3 国内外文献述评 (8)1.3研究思路及方法 (9)1.3.1 研究思路 (9)1.3.2 研究方法 (9)1.4研究重点与创新 (9)1.4.1 研究重点 (9)1.4.2 创新之处 (10)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11)2.1概念界定 (11)2.1.1 公共安全与城市公共安全 (11)2.1.2 治理与城市公共安全治理 (11)2.1.3 公民参与 (12)2.2理论基础 (13)2.2.1 治理理论 (13)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14)2.2.3 公民参与理论 (15)3 城市公共安全治理公民参与社会背景分析 (16)3.1新常态时期的应然要求 (16)3.2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题中之义 (17)3.3保障现代城市公共安全的需要 (18)3.4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19)4 重庆市公共安全治理公民参与实践研究 (21)4.1重庆市公共安全基本情况分析 (21)4.2重庆市公共安全领域相关案例分析 (24)4.2.1 重庆市出租车与专车司机群体性事件 (24)4.2.2 重庆市食品安全卫生监管公民参与实践 (25)4.3重庆城市公共安全治理中的公民参与评述 (26)5 城市公共安全治理公民参与问题与原因分析 (28)5.1公民参与缺乏完善的制度机制保障 (28)5.2公民意识有待培养 (28)5.3公民参与能力有限 (29)5.4公民参与渠道不畅 (30)5.5公民参与组织化程度低 (31)6 公共安全治理公民参与对策建议 (32)6.1建立完善相关政策制度,构建公民参与机制 (32)6.2培养公民参与意识,培育社会参与文化 (33)6.3培养公民参与能力,提高公民素质 (34)6.4加强社会组织发展,丰富公民参与平台 (35)7 结论 (37)致谢 (38)参考文献 (39)附录 (42)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42)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课题目录 (42)1 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1.1 研究背景党的十八大提出 “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

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的研究

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的研究

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一直被认为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提高社区治理水平的重要因素。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社会结构的不断变革,城市社区治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如何有效地引导和鼓励公民参与社区治理。

在过去的社会治理模式中,政府和管理部门往往是权力的核心,而公民的参与度相对较低。

随着社会对民主、参与和透明度的要求不断提高,公民参与成为推动城市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

公民参与不仅可以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认同感,还可以加强社会信任和社区安全感,促进社会公平和公正,实现社会治理的民主化和规范化。

加强公民参与,促进城市社区治理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当前社会治理改革的重要议题。

为了更好地探讨公民参与在城市社区治理中的作用,本研究将重点关注公民参与的形式、影响因素及现有研究进展,以期为城市社区治理的改善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字数:214】1.2 研究意义城市社区治理是指城市居民在社区内的自我管理和公共事务处理过程。

公民参与是城市社区治理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基础,有助于促进社区的发展和民主化进程。

研究公民参与在城市社区治理中的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公民参与可以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当居民参与到社区事务中时,他们会更加关心社区的发展和利益,从而促进社区成员之间的互助和合作关系。

公民参与能够提高城市社区治理的效率和质量。

通过让居民参与到决策和管理过程中,可以更好地了解居民的需求和意见,从而制定更符合实际情况和公众利益的政策。

公民参与有助于增强城市社区的民主管理和透明度。

通过公开的参与机制和程序,居民可以更加直接地参与到社区决策过程中,提升社区治理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研究公民参与在城市社区治理中的意义,有助于深入探讨城市治理体系的完善和社区民主化的实践路径,促进城市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在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的重要性和作用,分析公民参与的形式以及影响公民参与的因素,进一步总结和评估现有研究的进展情况。

浅谈我国城市治理中的公民参与

浅谈我国城市治理中的公民参与


“ 能政府” 全 的状 态 , 倡政 府 “ 舵 ” 非 “ 桨 ” 职 能 , 定 政 府 扮 演 提 掌 而 划 的 规 催 化 剂 和 促 进 者 的 角 色 , 确 自己 的 任 务是 确 定 问题 的 范 围 和性 质 , 后 明 然 把 各 种 资 源 结 合起 来 让 其 他 人 去 解 决 这 些 问题 , 府 少做 治理 事 务 , 做 政 不
城 市 利 益相 关 者 的 积极 参 与 , 府 的决 策 和公 众 的预 期 必 然 出现 差 异 , 政 结
与治理中能够综合推理和灵活运用了。 ( 公 民参与制度 不健全 , 市基层 民主决策机制不 完善 二) 城 虽然我 国的人 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公 民参与提供 了根本 保证 , 但是 在 我国只有县级 以下的人大代表是 由人 民直接选举产 生 的, 级 以上 的只 县 能由下一级 的人 民代表大会选举 产生 , 这种 多重 间接选举使 人 民群众 所 表达 的利益需求信息在 自 而上 的传递过 程中不可 避免地产 生遗漏 、 下 搁 置或失真等现象 , 从而使公 民通过选 举手段参 与影 响城 市政策 制定 的效 力 受 到 不 同 程 度 的 制 约 。还 有 一 些 地 方 的领 导 忽 视 了居 民行 使 城 市 治 理 中政策参与 的民主权力 , 自以为是 , 固守 陈规 , 不管 什么事情 都是个 人说 了算 , 这样也导致了失误 决策或错误决策得不到纠正 , 从而影响 了公 民参 与城市治理 中的政策制定 。 ( ) 民与 政府 信 息 的不 对 称 三 公 公 民参与城市治理的关键是公 民与信息 的对称 。在城市治理过程 中, 公民如果想要 与政府或其他公 民进行理性 的交流和沟通 , 从而有效地 参与到城市治理中各项决策制定 的过程 中去, 那么就必 须掌握 足量相关 的政策信息。如果政府不能够使信息公开化 , 透明化 , 利用一切先进传输 技 术 及 时 公 布 政策 信 息 , 么 公 民在 缺 乏 对 社 会 公 共 事 物 应 有 了 解 的情 那 况下去参与治理, 是会影 响公 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 , 进而影响到公 民与 政 府 间 的 互 动 , 治 理 过 程 中决 策 的 制 定 也 会 起 到 不 同程 度 的 制 约 对 作用 。 ( 公 民参 与城 市 治理 的渠 道 较 少 四) 公 民参 与任 何 一 项 政 策 的制 定 都 应 该 是 多 种 多 样 的 。 就 目前 来 看 , 我国公民参 与政策制定过程 的主要渠道 有两个 : 一个是人 民通过 选举人

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问题探究

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问题探究

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问题探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社区治理成为了社会治理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而在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公民参与,即公民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到社区治理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建议和批评,对社区事务进行监督和参与,是一种民主社会的表现。

目前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问题依然存在着诸多难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1.信息不对称在城市社区治理中,信息不对称是一大难题。

社区事务的决策和执行常常缺乏透明度,公民往往缺乏获得必要信息的途径,难以了解到社区事务的具体情况,无法有效参与社区治理。

2.参与渠道狭窄在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的渠道相对狭窄。

大多数公民只能通过居委会或者业委会参与到社区治理中,但这些组织往往缺乏民主性和透明度,难以真正代表广大居民的利益。

3.参与意识不强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社区治理普遍存在“城市管理者”与“城市居民”之间的较为严重的代沟,城市居民对社区治理的参与意识并不强烈,大多数居民对社区治理持漠视态度,导致公民参与度不高。

1.加强信息公开城市社区治理部门应当加强社区事务的信息公开,通过建设社区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向居民全面公开社区事务的决策和执行情况,使居民能够及时了解到社区事务的具体情况。

城市社区治理部门应当拓宽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渠道,鼓励居民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到社区治理中,例如成立社区议会、开展社区表决等方式,让更多居民能够参与到社区治理中。

城市社区治理部门应当积极开展社区治理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居民的社区参与意识,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到社区事务的决策和执行过程中,增强居民对社区治理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4.建立社会组织平台建立社会组织平台,鼓励居民通过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例如成立社区居民委员会等组织,使社区治理更加民主化和透明化,真正实现居民的利益代表。

5.加强法治建设加强社区治理的法治建设,建立健全的社区治理法律制度,规范社区治理部门的权力和责任,保障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增强社区治理的合法性和可信度。

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

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

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以厦门PX事件为例在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和社会多元化的当代社会,公民参与已经成为一股席卷全球的政治“春风”,尤其是在公共政策过程中,公民参与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深刻影响甚至改变现代政府公共决策和从事公共管理活动方式的一股强劲力量。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过程作为公民政治参与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公共行政的公共性与公民民主权利相契合,确保公共政策对民意的有效回应性和科学性,实现社会资源公平分配的重要途径。

但是,事物的发展总是在矛盾中前行的。

公共政策过程中公民参与的发展也不可能一帆风顺,对于仍处在转型期的中国来说,公民参与政策过程更是面临着诸多纷繁复杂的困难和阻碍。

一、相关概念界定(一)公共政策几乎所有的政治学者都给公共政策下过定义。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戴维•伊斯顿根据政治系统分析理论,将公共政策定义为政治系统作出对社会具有约束力的权威性的价值分配。

陈庆云从这一定义出发,进一步将公共政策定义为“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之所以采用此种界定,是因为笔者认为,从更本质的意义上来说,公共政策无非是政府调整社会公共利益的一种工具,公共政策所反映、调节的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利益关系。

相应地,整个公共政策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公共利益分配的过程。

(二)公共政策制定所谓公共政策制定,指针对公共政策问题提出并选择解决方案的过程,包括目标确定、方案设计、方案的评估、可行性论证、方案选择五个方面。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实际上就是各种利益的输入、协调的过程,所以,公民要求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以维护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和公共利益。

(三)公民参与对于公民参与的概念,学者们进行了丰富的研究。

他们分别从不同的立场、角度出发,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见解。

杜建刚认为:公民参与的涵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狭义上讲,公民参与就是公民在代议制政治中参与投票选出公共权力机构及其领导人的过程,这不仅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现代社会公民的一项重要责任;广义上的公民参与范围比较宽泛,除了上述几项功能之外,还包括所有关于公共利益、公共事务管理等方面的参与。

基于公民参与的我国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研究

基于公民参与的我国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研究

基于公民参与的我国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研究内容摘要:公民参与是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基础和方式。

当前,我国公民参与社会管理还存在许多困境,在这一现实情况下,拓宽公众参与渠道、为公众参与提供制度保障等方式形成政府与公民良好互动的格局等成为实现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社会管理创新公民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涵义理解社会管理创新的涵义,首先要明确社会管理的涵义和内容。

社会管理是指以维系社会秩序为核心,通过政府主导、多方参与,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认同、秉持社会公正、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治安、应对社会风险,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创造既有秩序又有活力的基础运行条件和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的活动(马凯,2010)。

从更宽泛的范围看,社会管理可以理解为是包括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在内的整个社会的管理。

借助社会管理的概念,社会管理创新是指政府和社会组织依据社会运行和发展规律,把握政治、经济和社会新的发展态势,研究并运用新的社会管理理论、知识、技术和方法等,创新社会管理理念、体制机制、方式方法,以实现社会善治的活动和过程(刘旺洪,2011)。

具体来讲,社会管理创新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职能:第一,社会管理创新要是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

社会管理的本质是对人和公共事务的管理和服务,解决人们生活中面临的具体问题。

社会管理创新就是要使人民群众的基本人权得到普遍尊重,公民的各种权利得到保护,社会矛盾得到有效化解,社会纠纷得到依法解决,社会整体利益和社会和谐秩序得以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得以全面实现,以此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

第二,社会管理创新要建立现代公共规则,培养人们的社会参与精神。

社会管理创新要求必须改变政府传统的社会管理理念和方式,建立现代公共规则,构建现代公共空间,培育公民的参与精神,拓宽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渠道。

第三,社会管理创新要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实现多元社会管理格局。

政府的社会管理创新要求必须改变传统的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关系的片面认识,促使社会管理主体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最终实现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的研究

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的研究

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的研究城市社区治理是指城市社区居民与政府、社区组织等各方共同参与、共同管理和共同决策社区事务的过程。

公民参与作为城市社区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社区的发展和改善居民生活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公民参与的概念、现状和影响等方面,对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进行研究,以期为进一步推动城市社区治理水平提供参考。

一、公民参与的概念和类型公民参与是指居民通过各种形式主动参与社区事务的过程,包括对社区政策、规划和项目的制定、实施和评估等环节的参与。

公民参与的形式多样,主要包括居民代表制、公民投票、公众听证、社区问卷调查、居民议事会等。

这些形式既可以由政府主导,也可以由社区居民自发组织。

1.公民参与意识逐渐增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关注和参与意识逐渐增强,对肆意改变社区环境、破坏社区利益的行为持更加积极的态度,要求政府、社区组织等各方更多地倾听和回应居民的声音。

2.政府主导型公民参与仍占主导地位。

目前大部分城市社区在治理中公民参与还以政府主导为主,居民参与的权力和渠道仍不够充分,往往只是履行形式上的义务,缺乏真正的影响力。

政府力量较强,居民对政府的信任度相对较高,容易形成政府主导的公民参与模式。

3.公民参与形式多样化。

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形式多样化,如居民自治委员会、居民议事会、投诉举报热线等。

不同形式的公民参与可以借鉴和互补,提升整体参与水平。

公民参与对城市社区治理具有以下几个重要影响:1.促进社区发展。

公民参与使社区治理更加民主、公正和透明,居民可以直接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制定和实施过程,提出意见和建议,推动社区发展和改善。

2.提升居民满意度。

通过公民参与,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得以充分实现,居民的合法权益得到更好保护,提高了居民对社区治理的满意度。

3.增强社会凝聚力。

公民参与能够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凝聚居民之间的共识和共同体意识,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公民参与城市治理问题研究

公民参与城市治理问题研究

公民参与城市治理问题研究作者:曹婧来源:《消费导刊》2016年第11期摘要:《景德镇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提高景德镇市城市治理水平,以‘五城同创’推动城市治理方式转变和治理能力提升,着力增强城市宜居性。

”在2016年,城市治理是景德镇市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将使景德镇市公民参与城市治理更具有实际的操作意义,多角度地讨论公民参与的一般理论,分析并总结目前景德镇市公民参与城市治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提高景德镇市的公民参与的程度提出改善的对策。

关键词:城市治理公民一、研究背景及意义城市治理对于我们公民来说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冬日北方城市出现大面积雾霾天气严重影响市民出行和生活,城市交通拥挤也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一个阻碍。

这使得全社会探索有效的城市治理模式变得迫不及待,公民参与在城市治理中应该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说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国内外公民参与城市治理研究的理论综述目前国内外公民参与城市治理的研究主要表现为对各地城市的实践经验总结和提升,相关的理论支撑主要来源于两大方面:一方面是在治理研究的发展脉络中形成的参与城市治理理论;另一方面是对当前不同视角下公民参与的研究进行归纳和分析。

有关治理的内涵有很多,世界银行将治理定义为:“为了发展而在一个国家的经济与社会资源的管理中运用权力的方式。

”把治理与健全管理联系在一起,认为有必要建立标准和规章制度,以便为公共事务的处理提供一个可靠而透明的框架,而且要求掌权者报告他们的工作。

经合组织发展援助委员会扩展了世界银行的观点,认为治理就是“运用政治权威,管理和控制国家资源,以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在城市管理参与的理论与实践分析中,社区参与的基础与实践是最近几年国内研究的热潮,社区参与包括农村与城市两大块,已逐步形成独立的一块研究领域,有关城市社区中的参与研究成为实现参与式城市治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具体的研究理论、方式与方法与城市管理中的参与相互融合,互为借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 民 参 与 的形 式 听证 会
听证 会
公 民 参 与 的 内 容 政府规章( 案) 草
出 租 车 租 价 调 整
北 京 市
北 京 市
政 府一~ 行政 机关 , 不包 括人 大常 委会 ( 而 从现 有 资料 和实 际发 展来 看 , 大 工作 中让 公 民参 与 的 人 内容基 本上 是立 法过 程 中 向社 会 公众 或市 民征 求
( 络) 网
数字 电视 收 费 统 筹 城 乡 综 合
改 革
居 民投 票
性 , 正 实 现 公 民参 与 政 府 管理 。 真
关 键 词 : 府 管 理 ; 民 参 与 ; 市政 府 ; 型 案例 ; 证 分 析 政 公 城 典 实 中图 分 类 号 : 5 3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 0 8 7 6 ( 0 9 O —0 4 一O I 2 ) A 1 0 ~ 18 2 0 )6 0 5 7
民用 天然 气 价 格
调 整
《 制 日报 》 道 的 城 市 政 府 管 理 中公 民参 与 的 法 报 典 型 案 例进 行 汇 总 。下 面把 案 例 的 大 体 情 况 用 表 1列 出 , 2 这 9个 案例 就 是 本 文研 究 的样 本 。
收 稿 日 期 : 0 90 2 0 — 8 1 6
序 号 地 方 ( 市) 城
政 府 ( 门) 部 1 2 广 州 市
公 民参 与
的形 式 , 意 见 止求
公 民 参 与
的 内容 规章 制 定
1 合 肥 市 3 1 蕈 庆市 4 1 北 京市 5 1 6 f 市 海源自听 证 会 征 求 建 议
意见 ) 。根 据 这 一 限 定 条 件 , 者 选 择 《 民 日报 》 笔 人 和 《 制 日报 》 道 的 公 民 参 与 案 例 进 行 实 证 研 究 法 报 分析。


无 锡 市
居 民代 表 大 会 公共 建设 项 目的 取 舍 和 预 算


6 7
大 连 市
( 区) 社
听 证 会
旁 听
听 证 会
住 宅 小 区 的公 共
汽 车 问 题
吉 林 省
太 原 市 莱 芜 市
政 府 会议
出租 车调 价

公 民参 与 城 市 政 府 管 理 的典 型 案 例
征 求 意 见建 议 为 新 发 展 献 计 ( 络) 网 献 策
中国城市公民参与政府管理的实证研究
基 于 对 一 些典 型案 例 的分 析
孙 彩 红
( 国社 会 科 学 院 , 京 1 0 3 ) 中 北 0 7 2
摘 要 : 几 年 来 , 国公 民参 与取 得 了很 大进 展 。 从 中央 到 地 方 , 民 参 与 有 不 同 的 层 次 , 府 也 有 广 义 和 狭 近 中 公 政 义之 分 。 通过 从 狭 义 的 政 府 即行 政 机 关 和 地 方城 市 政 府 的层 次 , 2 0 2 0 以 0 6 0 8年《 民 日报 》 《 人 和 法制 日报 》 中报 道 的公 民 参 与典 型 案 例 为 对 象 . 析 总 结 了城 市 政 府 管 理 中 公 民 参 与 的 发 展 特 点 , 出 公 民 参 与存 在 的 主 要 问 题 是 参 分 指 与缺 少 法 律 依 据 、 与 的 某 些形 式 存 在 明 显 缺 陷 、 与 的 过 程 和 结 果 公 开 程度 不 够 等 , 而 在 此 基 础 上 提 出 了推 动 参 参 进 和 完 善公 民 参 与 的 针 对 性 对 策 建 议 . 推 动 政 府 的公 开 透 明 行 政 、 善 公 民 参 与 的 法 律 制 度 、 动 公 民 参 与 的 积 极 以 完 调
公 民参 与有不 同 的范 围 , 有不 同 的层 次 , 也 有 中央政府 层 次 的参 与 、 地 方 政 府 管 理 的参 与 以 对 及基 层 的参 与 。本 文 主要是 分析 地方 城 市政府 管
理 中 的 公 民 参 与 问 题 , 里 的 政 府 是 指 狭 义 上 的 这
表 l 公 民 参 与 案 例 的 总 体 情 况 序 号 地 方 ( 市 ) 城 政府 ( 门 ) 部 1
第 1 1卷 第 6期 20 0 9年 1 1月
天 津 行 政 学 院 学 报
J0 U R N A I O F TI NJ I A N D M I I ’ A N S1 RA T I N N ST I U TE O I T
V0 . . 6 I 11 NO
N0V 0 9 2 0
概 况
根 据 设 定 的 选 择 公 民 参 与 政 府 管 理 案 例 的 条 件 , 2 0 —2 0 把 0 6 0 8年 共 3年 的 《 民 日报 》 人 和

9 1 0
哈 尔 滨 市
北 京 市 太 原 市
公 众 质 疑
听 证 会 公 示
市 内 出租 车换 装 改色项 目
新 区 规 划 、 型 桥 设 计
l 1
吉 林 省
旁 听
讨 论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的会 议
作者简介 : 彩红(96 )女, 孙 】 7 一 , 山东 夏 津人 , 国社 会 科 学 院政 治 学 所 助 理 研 究 员 , 士 。 中 博
4 5
续 表
听 , 他 的 参 与 形 式 就 是 少 数 了。不 过 , 以 看 其 可 出 , 城市政 府 的公共事 务管理 过程 中 , 在 政府还 是 正在探 索用 更 多 的形 式 让公 民参 与其 中。例 如 , 在地方 和城 市政 府决 策 过 程 中 , 民旁 听制 度 是 市 市 民民主参 与的一 种可行 的方式 。市 民对政府 常 务会议 旁听并 发 表 意见 , 解 决 了政 府有 效 管理 既 的问题 , 又解决 了民情 民意上传 的问题 。同时 , 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