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

合集下载

丝绸之路途经的城市介绍

丝绸之路途经的城市介绍

丝绸之路途经的城市介绍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以西汉时期的长安作为整条路线的起点,经过河西走廊然后到达著名的敦煌。

但是从敦煌开始就分为南北两条路:南路是从敦煌开始,然后依次是楼兰、于阗、莎车、帕米尔到达大月氏、安息,最后往西到达条支、大秦;北路从敦煌开始,经过交河、龟兹、疏勒、大宛最终到达安息和大秦。

丝绸之路途径中国省份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跨越葱岭(今帕米尔高原),经中亚部分的独联体、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而达地中海东岸,全长7000多公里,中国境内的丝绸之路总长
4000多公里,约为丝绸之路全程的二分之一。

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以南海为中心,所以还被成为南海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早在秦汉时期就形成了,在三国和隋朝时期的到了发展,在唐宋时期变得愈加繁荣。

这些路线途经的城市包括楼兰、于阗、莎车、帕米尔、大月氏、安息、条支、大秦、交河、龟兹、疏勒、大宛等。

此外,海上丝绸之路途经的城市则包括南海周边的国家和地区。

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中国与世界交流的重要通道,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对于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的交流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

冒险之路
贸易之路

西

丝绸、陶瓷、 西 铁器、漆器。 皮毛、香料、 药材、珠宝。
东 西
养蚕丝织技术, 冶铁铸造技术, 火药,造纸术, 印刷术,指南针
西 东
佛教文化,建筑艺 术,雕塑艺术,伊 斯兰文化,马球、 魔术、杂技、乐舞 等娱乐文化
文 化 交 流 之 路
意 大 利
土 耳 其
伊 拉 克
伊 朗
请结合两首诗、史料记载和谈迁的话发表你 对大运河的看法。
大运河的开通有力地促进了南北经济 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但是隋炀帝的残 暴统治以及开凿运河给人们带来了深 重的灾难。 1、丝绸之路起点是长安,终点
是大秦,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 发展。
2、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
涿 永 济 黄 渠
郡 海河


济 淮 河

长 江
江 南 余 杭 河
邗 沟
三、畅谈明天
2050年的大运河和丝 绸之路会是怎样的一番 景象呢?
帮你归纳
涿 永
郡 海河
一个中心 二个端点 三百万人
渠 洛阳 淮 通

黄 河
四段运河
五大水系
济 渠 河 长 江 邗 沟 江 南 河
六年时间
余 杭
钱塘江
运河城市图
真知灼见
汴 河 怀 古 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汴 水 胡曾 千里长河一旦开, 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 惆怅龙舟更不回。
汉 武 帝
走 丝 路 的 第 一 人
大秦(罗马) 奄 蔡 大宛 康居 大月氏
葱岭 阳关 鄯善
敦煌 河西走廊
长安

丝绸之路ppt完整版

丝绸之路ppt完整版
绿色可持续发展
在丝绸之路建设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低碳、循环经 济的发展。
24
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01
02
03
地缘政治风险
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地缘政 治关系复杂,需要妥善处 理各种政治、经济、文化 等方面的差异和矛盾。
2024/1/26
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部分沿线国家基础设施落 后,制约了贸易和投资的 便利化,需要加强基础设 施互联互通建设。
丝绸之路促进了多种语言和文字的传播和 交流,如汉语、藏语、蒙古语等。
宗教和信仰
丝绸之路沿线的多种宗教和信仰,如佛教 、伊斯兰教、基督教等。
艺术和文学
丝绸之路上的音乐、舞蹈、戏剧、美术、 文学等艺术形式。
传统手工艺
丝绸之路沿线的传统手工艺技能,如纺织 、制陶、金属加工等。
17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旅游资源开发
深化沿线国家政策沟通和战略 对接,共同制定合作规划和实 施方案。
2024/1/26
促进贸易畅通
优化贸易结构,拓展贸易领域 ,降低贸易成本,提高贸易便 利化水平。
促进民心相通
加强沿线国家人文交流合作, 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为丝绸 之路建设奠定民意基础。
26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2024/1/26
27
语言、文字的传播与演变
丝绸之路也促进了语言、文字的传播与演变,如汉语、阿拉伯语等语言
在丝绸之路上的广泛使用,以及汉字的传播与演变。
9
科技交流
1 2
造纸术、指南针等技术的西传
中国的造纸术、指南印刷术等技术的东渐
西方的火药、印刷术等技术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 中国,推动了中国科技的发展。
包括丝绸之路上的古道、关隘、驿站等交 通设施遗迹。

丝绸之路介绍

丝绸之路介绍

05
丝绸之路的现代意义
"一带一路"倡议
"一带一路"倡议
促进贸易便利化
通过重走丝绸之路,加强沿线国家和地区 的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和基础设施建设, 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
通过简化通关手续、提高物流效率等措施 ,降低贸易成本,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 贸易往来。
推动产业合作
增进人文交流
加强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合作,共同开 发资源、拓展市场,实现互利共赢。
地理背景
丝绸之路利用了古代已知世界的地理特点,如山 脉、沙漠和草原等,通过这些天然屏障来保护商 队的安全。
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不仅促进了商品贸易,还促进了文化、 宗教和技术的交流,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丝绸之路名称的由来
丝绸的贸易
丝绸之路因主要贸易商品是中国的丝 绸而得名。丝绸之路的商队将中国的 丝绸、茶叶、瓷器等商品运往欧洲, 同时也将欧洲的商品运回中国。
敦煌的壁画和石窟艺术展现了中西文化的交融,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经济发展
敦煌的经济发展得益于丝绸之路的贸易活动,成为了当时重要的商贸城市。
吐鲁番
历史地位
吐鲁番位于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上,是中西贸易和文 化交流的重要节点之一。
文化遗迹
吐鲁番地区保留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如古城遗址、墓 葬群等。
经济发展
吐鲁番的经济发展同样得益于丝绸之路的贸易活动, 成为了当时重要的商贸城市之一。
文化影响
丝绸之路的贸易活动使得中国的文化 和技术传播到了欧洲,同时也将欧洲 的文化和技术传播到了中国。这种文 化交流对双方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往来,使得商品、文化 和技术的交流更加频繁。这种贸易往来对世界经济的发展 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于丝绸之路的资料简介

关于丝绸之路的资料简介

关于丝绸之路的资料简介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前202年—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因为这条路上主要贩运的是中国的丝绸,故得此名。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关于丝绸之路的资料简介,供大家参阅!丝绸之路简介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前202年—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因为这条路上主要贩运的是中国的丝绸,故得此名。

1877年,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国》一书中,把“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这一名词很快被学术界和大众所接受,并正式运用。

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形成其基本干道。

它以西汉首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为起点,东汉时以都城洛阳为起点,经河西走廊到达西域,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因此,当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Freiherr von Richthofen)最早在19世纪70年代将之命名为“丝绸之路”后,即被广泛接受。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至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2014年6月22日,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陆上丝绸之路的东段“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而成功申遗的项目。

丝绸之路:丝路历史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的要道,但为何在河西走廊上没有“丝门”而有“玉门”?早在文献记述丝绸之路之前2000年,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线路已经开通,但它不是为出口丝绸,而是为进口和田玉。

第13课《丝绸之路》

第13课《丝绸之路》
目的: 联络大月氏(RouZhi) 东西夹击匈奴 结果: 了解了西域各国的 经济、政治、文化 等方面的情况。
• (?—前114 年),汉中城固 (今陕西城固) 人,西汉著名探 险家、外交家。 出使西域前是个 郎官,守卫皇宫。 官职虽小,但胆 量不小。后有功, 被封为博望侯。
张骞
“他是一个冒 险家,又是一个 天才的外交家, 同时又是一员战 将,真可谓是中 国历史上出类拔 萃的人物也。”
往 欧 洲
西亚
精明的商人,你会 做些什么贸易?要考虑 和处理一些什么问题呢?
今新疆地区 敦煌
河西走廊
(长安→河西走廊→敦煌→今新疆地区→ 西亚→欧洲的大秦)
陆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路线
长安河西走廊Fra bibliotek敦煌今新疆境内
亚欧非各地
海上丝绸之路
广东沿海 印 度 孟加拉湾
中 南 半 岛
斯里兰卡
(广东沿海 →中南半岛 →马来半岛 → 孟加拉湾沿岸→印度南端和斯里兰卡岛)
知识训练
A、张骞出使西域的路线
B、丝绸之路
C、班超出使西域的路线
D 、卫青、霍去病进军匈奴的路线
8、中原地区的人们能吃到葡萄、石榴这 些水果与下列那个时间有关( )
A、 鉴真东渡 B、郑和下西洋 C、张骞 出使西域 D、玄奘西游 9、当代历史学家在评价汉代开辟丝绸之路时称 “它把黄河文明、印度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 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一起, 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这一主轴的起点是
输 出 凿井技术 冶金技术 养蚕技术
输 入 汗血马 胡萝卜 核桃
大葱 葡萄 苜蓿 芝麻 黄瓜 蚕豆
丝绸
瓷器 漆器 桃 杏 梨
汗 血 宝 马
二、丝 绸 之 路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
B.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
C.两汉之际,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2、海上丝绸之路①汉武帝时,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路线:广东-印支半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印度半岛南端。
②意义:
A、加强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关系,扩大了秦汉文化对外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
一、西汉开通两条丝绸之路
1、陆上丝绸之路
①开通: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以后,陆上丝绸之路开通。路线:长安—河西走廊-新疆-安息-西亚-大秦。
②意义:A.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海路沟通了东、西方外交联系,拓展了中国、亚洲濒海地区、欧洲一些国家的外交活动范围。
二、唐朝丝绸之路的拓展
1、陆路方面:隋唐时期陆路上的“丝绸之路”达到鼎盛时期,东起长安,经中亚,一条至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另两条至地中海进入欧洲、或西北行进入欧洲。
2、海路方面:从广州出发,最远可以到达波斯湾。
③其规模之大,历时之久,航程之远,在世界航海史上也是空前的。与欧洲航海家相比,郑和下西洋早半个多世纪。不愧是世界航海事业的先驱。
④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不是发展对外贸易,导致不计经济效益的做法,其结果必然造成巨大经济负担,因此也不可能持久。
新航路的开辟
一、背景和条件1、原因①经济根源:15世纪以来,随着西欧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造成货币需求量的增加。②社会根源:A.欧洲人狂热追求货币和黄金。B.《马可波罗游记》驱使欧洲人到东方实现黄金梦。③客观原因——商业危机:奥斯
三、明朝郑和下西洋
1、目的
①宣扬国威,宣传明王朝的强盛。②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即发展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③为宫廷购回奢侈品,即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丝绸之路简介

丝绸之路简介

今天的丝绸之路
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发表题 为《弘扬人民友谊 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全面阐述中国 对中亚国家睦邻友好合作政策,倡议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
带”,将其作为一项造福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
习近平表示,中国汉代的张骞两次出使中亚,开启了中
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
断增强,大批犹太商人涌人中国,丝路上的商业往来活跃
起来。
三、海上丝绸之路
所谓“海上丝绸之路”是相对陆上丝绸之路而言的。“海
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
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
中国的丝绸、陶瓷、香料、茶叶等物由东南沿海港口
出发,经中国南海、波斯湾、红海,运往阿拉伯世界及亚 非其他国家,而香料、毛织品、象牙等等物产则从海外带 到中国。
公元前 139 年,张骞首次从长安出使西域,到达 楼兰、龟兹、于阗等地,其副手更远至安息国 , 身毒 国等,形成其基本干道。
陆上丝绸之路从敦煌起分为南北两路:南路从敦煌 经楼兰,穿越葱岭今帕米尔,往西到达条支、大秦;北路从 敦煌到交河、龟兹、疏勒,穿越葱岭到大宛,往西经安息到 达大秦。
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国联系东西方的“国道”, 也是整个古代中外经济及文化交流的国际通道 。
公元73年,班超随从大将军窦固出击北匈奴,并奉命出使
西域,又重新打通隔绝58年丝绸之路,并帮助西域各国摆脱了
匈奴的控制,被东汉任命为西域都护,班超在西域经营30年,
加强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
公元166年,古罗马派使者首次顺着丝路来到当时东汉首 都,标志着中西方文化交往的开始。这条路线首次正式打通并 延伸到了欧洲。这不但是欧洲和中国的首次交往,也是21世纪 初完整的丝绸之路路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丝绸之路
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最初的作用是运输古代中国出产的丝绸、瓷器等商品,后来成为东方与西方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

1877年,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国》一书中,把“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这一名词很快被学术界和大众所接受,并正式运用。

其后,德国历史学家郝尔曼在20世纪初出版的《中国与叙利亚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一书中,根据新发现的文物考古资料,进一步把丝绸之路延伸到地中海西岸和小亚细亚,确定了丝绸之路的基本内涵,即它是中国古代经过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交往的通道。

丝绸之路从运输方式上,主要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是指西汉(前202年—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东汉时以都城洛阳(今河南洛阳)为起点,经凉州、酒泉、瓜州、敦煌、中亚国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而达地中海,以罗马为终点,全长6440公里。

这条路被认为是连结亚欧大陆的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而丝绸则是最具代表性的货物。

[4] 北线:珲春--吉林--长春--满洲里--俄罗斯---欧洲
海上丝绸之路,
唐宋时期中国第一大港-广州(54张)
是指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交往的海上通道。

2000多年前,一条以中国徐闻港、合浦港等港口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成就了世界性的贸易网络。

[5] 唐代,我国东南沿海有一条叫作“广州通海夷道”的海上航路,这便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叫法[6] 。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东南沿海,经过中南半岛和南海诸国,穿过印度洋,进入红海,抵达东非和欧洲,成为中国与外国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并推动了沿线各国的共同发展。

中国输往世界各地的主要货物,从丝绸到瓷器与茶叶,形成一股持续吹向全球的东方文明之风。

宋元时期,中国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大幅提升以及指南针的航海运用,全面提升了商船远航能力,私人海上贸易也得到发展。

这一时期,中国同世界60多个国家有着直接的“海上丝路”商贸往来,引发了西方世界一窥东方文明的大航海时代的热潮。

[5] 明代郑和远航的成功,标志着海上丝路发展到了极盛时期。

[6]
中国境内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有广州、泉州、宁波三个主港和扬州、福州等其他支线港组成。

广州是世界海上交通史上唯一2000多年长盛不衰的大港,从3世纪30年代起,广州已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

唐宋时期,广州成为中国第一大港,明初、清初海禁,广州长时间处于“一口通商”局面;宋末至元代时,泉州成为中国第一大港,并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并称为“世界第一大港”,后因明清海禁而衰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承认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便是泉州;在东汉初年,宁波地区已与日本有交往,到了唐朝,成为中国的大港之一,两宋时,靠北的外贸港先后为辽、金所占,或受战事影响,外贸大量转移到宁波。

[7] 福州作为唐中期至五代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启泊地之一,成为沟通中国与海外文化交流和商贸往来的重要通道。

[8]
北线:北美洲西海岸---北太平洋--日本,韩国---俄罗斯扎鲁比诺港---珲春
随着时代发展,丝绸之路成为古代中国与西方所有政治经济文化往来通道的统称。

除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还有北向蒙古高原,再西行天山北麓进入中亚的“草原丝绸之路”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