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导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导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导学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导学案【导学目标】1.了解安史之乱的起因和历史背景;2.了解安史之乱对唐朝的影响;3.认识唐朝衰亡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导学内容】一、安史之乱的背景和起因1. 唐朝开元盛世的特点和内外因素2. 安史之乱爆发的背景和起因二、安史之乱对唐朝的冲击1. 以安禄山为首的安史之乱的发生和进展2. 叛乱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3. 唐朝政权的动荡和分裂三、唐朝衰亡的原因和历史意义1. 叛乱的原因和背后的深层次问题2. 唐朝衰亡的历史意义【导学过程】一、安史之乱的背景和起因1. 唐朝开元盛世的特点和内外因素唐朝开元盛世是唐太宗李世民和唐高宗李治时期的统治时期。
这个时期经济繁荣、国家富强、文化繁盛。
造福于民,赢得了人民的拥戴和爱戴。
2. 安史之乱爆发的背景和起因安史之乱起源于唐朝贵族的内部斗争。
当时,宦官与武将在朝廷中积极起举兵推翻唐朝中心政权。
农民起义领袖安禄山起兵反叛,好在反叛没有持续多久就被唐朝绞杀。
这个故事历史上有记载,被戏剧性臆想后称为安史之乱。
二、安史之乱对唐朝的冲击1. 以安禄山为首的安史之乱的发生和进展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内战之一。
此次叛乱持续了长时间,波及了整个长安帝国。
唐朝统治者不得不借助外援才能吃下安史之乱,安禄山之乱平息后不久,另一名杨国忠率领的叛乱也爆发了。
整个安史之乱历时8年,最后落败的是叛军。
2. 叛乱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安史之乱对唐朝的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整个唐朝的经济状况急剧恶化,农田废弃,民不聊生。
这种经济困境加速了唐朝的衰败。
3. 唐朝政权的动荡和分裂安史之乱后,唐朝的政权出现了多次的动荡和分裂,直到唐宣宗时期政权才得以稳定下来。
但是,唐朝政权的权威已经大大削弱。
三、唐朝衰亡的原因和历史意义1. 叛乱的原因和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叛乱者的野心和内讧,更是因为唐朝内外矛盾的逐渐激化。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和唐朝衰亡》导学案(附答案)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导学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 姓名________【学习目标】1.了解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知道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
2.体会农民起义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理解其实质和特点。
3.思考国家分裂的历史教训,感悟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自主学习】一、安史之乱(1)背景:①开元末年以来,唐玄宗追求______,__________,朝政日趋腐败。
②各地_______势力膨胀,______与_____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形成_________的局面。
③______兼任范阳等三地的节度使,逐渐扩张势力(2)时间:_____年----____年(3)叛乱者:_____、_______(4)影响:①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___________造成极大的破坏。
②唐朝的国势从此__________,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
③唐朝的中央势力衰微,逐渐形成____________的局面。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1、黄巢起义:(1)原因:唐朝后期,人民_______________,又遇到_____________,无以为生。
(2)影响:起义军在______的率领下,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以__________的打击。
2、_____年,_____建立_____政权,唐朝至此灭亡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1、实质: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_________局面的延续。
2、特点:①开国君主都是______________.②北方政局动荡不安;南方政局相对______,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有____________.3、影响: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______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_________的密切联系,使_______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问题探究】1、造成唐朝灭亡的原因有哪些?2、曾经繁荣的盛唐,最终走向灭亡,留下怎样的历史教训?【课堂达标】1.唐朝从“小邑犹藏万家室”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转折点是A.开凿运河B.安史之乱C.黄巢起义D.靖康之变2.“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这是唐玄宗统治后期的写照。
2020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导学案(含答案)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目标预览·明方向新课探知·展身手一、安史之乱 1.背景:(1)唐玄宗统治后期,朝政日趋腐败,社会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疆形势日趋紧张。
(2)各地的_______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
(3)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形成_________的局面。
2.过程:755年,_______________发动叛乱→攻占洛阳、潼关,逼近长安→唐玄宗出逃四川,唐肃宗继位→763年被平定。
3.影响:(1)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2)唐朝的国势从此_________,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
(3)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_________的局面。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1.黄巢起义:(1)背景:唐朝后期,统治腐朽,中央无力控制_____;人民_____繁重,生活困苦。
(2)过程:起义军在_____的率领下,转战南北,攻入长安,建立政权。
(3)结果:被朱温等人联合镇压。
(4)影响:给唐朝的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2.唐朝灭亡:907年,_____建立后梁政权,唐朝灭亡。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五代 唐朝灭亡后,北方_________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十国南方地区出现的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的_____实质 唐末以来_________局面的延续影响 _____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_____地区政局相对稳定,经济也有一定的发展 评价虽然是政权分立,但____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图示点拨】【史料实证】“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无家别》解读:这首杜甫的《无家别》,诗中的主人公是又一次被征去当兵的独身汉,既无人为他送别,又无人可以告别,然而在踏上征途之际,依然情不自禁地自言自语,仿佛是对老天爷诉说他无家可别的悲哀。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和唐朝衰亡》学案(带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和唐朝衰亡》学案(带答案)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2.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3.比较唐玄宗前期和后期的统治,了解统治者的作为与王朝盛衰的关系。
【学习重点】安史之乱,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学习难点】安史之乱【自主学习】一.安史之乱1.原因:①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
社会矛盾。
②各地的节度使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
③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失去平衡,形成的局面。
④边将一身兼任范阳等三地的节度使,逐渐扩张势力。
2.概况:①起止时间:年----年②人物:和。
③路线:叛军从大举南下,先攻占东都,又攻下潼关,逼近。
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太子李亨被拥立为帝,即。
④结果:安史叛军被平定。
3.危害: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唐朝的国势从此。
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的局面。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1.黄巢起义:①原因:唐朝后期,统治,专权,的态势越来越严重。
人民赋役,又遇连年的。
②概况:起义军在领导下,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者以。
2.唐朝灭亡:年,建立后梁政权,唐朝灭亡。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1.唐朝灭亡后,北方流域先后出现、、、、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吴、南唐等个政权,再加上北方的。
史称“五代十国”。
2.影响:①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的延续。
北方政权更迭,政局。
南方地区政局,经济也有一定发展。
②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的历史影响和的密切联系,使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合作探究】1.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唐玄宗统治后期,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腐败。
这是安史之乱爆发的根本原因。
各地的节度使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
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失去平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更给叛军反叛的绝好机会。
这是安史之乱爆发的直接原因。
此外,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
部编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导学案(含答案)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安史之乱的概况及历史影响。
2.了解唐末农民起义、唐朝灭亡等基本史实。
3.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历史局面。
学习重点:唐玄宗后期统治的腐败;唐朝的灭亡。
教学难点:唐朝的衰亡原因;五代十国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学习过程:一.安史之乱(一)自主学习,完成基础知识的填空1.背景:(1)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2)各地的节度使逐渐集军权、()和财权于一身,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形成()的局面。
(3)安禄山身兼范阳等三地的节度使,担负()地区防御重任,势力逐渐膨胀。
2.概况:(1)()年,安禄山和部将()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叛军自河北南下,先后攻占洛阳和潼关,通近长安。
(2)()逃亡四川,太子李享在灵武称帝,即()。
(3)由于叛军内乱,唐军在北方()军队的援助下,于()年平定了叛乱。
3.影响:(1)八年战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破坏,尤其是()遭到浩劫。
(2)使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3)使中央权力衰微,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的局面。
(二)探究思考:“安史之乱”的原因和影响是什么?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一)自主学习,完成基础知识的填空1.背景:(1)唐后期统治腐朽,(),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来越严重。
(2)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灾荒连年,无以为生。
2.概况:()率起义军攻人长安,建立政权,给唐王朝以致命的打击。
3.()年,朱温建立()政权,唐朝灭亡。
(二)合作交流:分析黄巢起义对唐朝的统治有什么影响?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一)自主学习,完成基础知识的填空1.概况: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后梁、()、()、()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吴、南唐、()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史称“五代十国”。
2.影响:(1)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制据的延续,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的武将。
部编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导学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科导学案主备人:审核组长:了解安史之乱的背景、时了解黄巢起义的原因、结果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三地的节度763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结果:唐朝在北方少数民族军队的援助下,于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黄巢起温286年个割据政权。
其中,占据太原的政权C“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魏晋南北朝材料一写出了“安史之乱”的原因,请加以概括。
BC.④②③①七年级历史下新版归类复习一、科举制度1、诞生:a隋文帝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b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标志科举制诞生。
2、完善:a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b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和武举。
3、发展:a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的地位。
B明朝:实行八股取士束缚思想,加强皇权。
C清朝:大兴文字狱,加强思想束缚。
4、废除:清朝废除科举制度。
二、国家统一1、隋朝589年统一全国。
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2、1276年元灭南宋,完成统一。
意义: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3、明清时: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三、时代特点:a隋唐: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b辽宋夏金元: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C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四、文学艺术:1、唐诗:李白(飘逸洒脱,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杜甫(淳朴厚重,抒发悲愤凄婉之情)白居易(平易近人,通俗易懂)2、宋词:a豪放派:苏轼(豪迈飘逸)辛弃疾(豪放诗风,报国情怀)b婉约派:李清照(委婉、细腻、清秀)3、元曲: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4、明清小说:四大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五、西藏问题1、唐朝:a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增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
七年级历史七下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导学案

初中九年级历史导学案班级:姓名:一、课前导学知识体系一、安史之乱(一)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1.唐玄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越来越尖锐;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失去平衡。
(二)安史之乱的过程:1.时间:____________2.人物:________ ________3.结果:763年,在___________________援助下,唐朝平定叛乱。
(三)安史之乱的影响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一)黄巢起义1.时间:______;2.原因: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人民困苦3.结果:被______等人镇压。
4.影响:给唐朝统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唐朝灭亡1.标志:______年________建立了________政权。
2.影响:标志着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一)概括:1.五代:唐朝灭亡后,___________先后出现了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_ 和_______五个政权2.十国:南方的______ _____ 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 _____ _____ (二)五代十国的实质(出现的历史根源):唐末以来_______________的延续。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名师导学案(pdf) 新人教版

3 ������ 从某种角度 看 安 史 之 乱 后 的 唐 朝 和 东 周 很 大 程 度 上相似 . 下列属于唐朝时期藩镇割据表现的有 ① 不向中央交赋税 ② 自行委派官吏 ③ 军队不听中央调动 (C )
共 历 二 十 一 帝, 6 ������ 唐朝是继隋 朝 之 后 的 大 一 统 王 朝 , 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 是公认的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时 代之一 . 唐朝的建立者和灭亡唐朝的分别是 B ������ 李世民 ㊀ 朱温
安史之乱的性质 . 安史 之 乱 是 统 治 阶 级 内 部 争权夺 利 的 斗 争 , 更 具 体 地 说, 闽㊁ 南汉 ㊁ 南平九个政权 , 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 , 史称 五代十国 . 是唐中 央 政 府 与 地 方 割 据 势 力 五代十国 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 北方政权更迭 , 的矛盾 斗 争 . 安 史 之 乱 的 首 领 7 ������ 时代特征 : 们虽曾 利 用 了 人 民 对 唐 王 朝 的 战事不断 , 政 局 动 荡 不 安; 南 方 地 区 政 局 相 对 稳 定. 五 代 十 国 时 期, 统 反抗情绪以及民族矛盾的因素, 然而这 并 不 能 影 响 这 次 叛 乱 的 一 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 根本性质 . 另一 方 面 , 在战乱中 由于安 史 叛 军 对 人 民 的 残 暴 行 径, 曾引 起 了 局 部 的 反 抗 斗 争, 这些局 部 地 区 反 暴 政 斗 争 是 正 义的 , 但同样也丝毫不能改变整 ㊀ 安史之乱 个战争的性质 .
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 , 人民生活困苦 ㊀ ③ 致了唐朝的灭亡 A.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① 安史之乱是唐 朝 由 盛 到 衰 的 转 折 点 ㊀ ② 安 史 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安史之乱的过程,分析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了解安史之乱的影响。
2.知道黄巢大起义,了解黄巢起义爆发的原因和影响。
3.知道唐朝灭亡的史实;
4.知道五代十国,了解五代十国时期中国的政治局面。
【自主学习】
安史之乱
1.背景:
(1)唐玄宗统治后期,朝政日趋腐败,社会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璐形势曰趋紧张。
(2)各地的节度使逐渐集______、行政权和______于一身。
(3)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形成的局面。
2.爆发:755年,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
3.概况:
(1)从河北南下,攻占洛阳、淹关,逼近长安。
(2)唐玄宗逃往四川,太子李亨被拥为帝。
(3)将镇守西北地K的精兵悉数内调,并在北方军队的援助下,于763年,叛军被平定。
4.影响:
(1)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2)唐朝的国势从此,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
(3)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局面。
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1.黄巢起义:
(1)背景。
①唐朝后期,统治腐朽,中央无力控制______。
②人民______繁重,生活闲苦。
(2)过程:起义军在______的率领下,转战南北,攻人长安,建立政权。
(3)影响:给唐朝的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2.唐朝灭亡:
(1)时间:______年。
(2)概况:被朱温建立的______亡。
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1.五代:唐朝灭亡后,在北方先后出现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
2.十国:南方地区出现的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______。
3.评价:
(1)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局面的延续,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2)虽然政权分立,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合作探究】
安史之乱——盛转衰
材料一开元时期,社会经济虽然达到空前繁荣,出现了盛世的局面,但也加速了土地兼并,以致百姓多迁徙流亡。
加之,唐朝最高统治集团日益腐化,腐朽的统治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使广大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材料二唐玄宗后期,“口有蜜、腹有剑”的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达十九年之久。
继他上台的杨贵妃之兄杨国忠,更是一个“不顾天下成败”,只顾循私误国之人。
奸臣当道,加深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尤其是杨国忠与安禄山之间争权夺利,成了安史之乱的导火线。
材料三安史之乱,摧毁了统治基础,削弱了封建集权,为封建割据创造了必要条件,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
学习与探究
(1)阅读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安史之乱的原因有哪些。
(2)简单概述安史之乱的路线。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安史之乱的影响。
黄巢起义——致命击
材料:黄巢起义后,曾发布檄文,指斥宦官当政。
并宣布要“洗涤朝廷”,为民除害,对贪污犯赃的地方官吏处斩。
学习与探究
分析黄巢起义对唐朝的统治有什么影响。
五代十国——相延续
学习与探究
1.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哪些政权?
2.通过五代十国的更迭分析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当堂达标】
一、单项选择题
1.唐玄宗统治后期,贪图享乐,不理政事,最终导致边将叛乱,唐朝从此日趋衰落。
历史上把这一叛乱称为()
A.大泽乡起义
B.隋末农民大起义
C.安史之乱
D.唐末农民大起义
2.唐末农民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写下光辉的篇章。
下列人物曾领导唐末农民起义的是()
A.张角
B.黄巢
C.安禄山
D.史思明
3.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是公认的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唐朝的建立者和灭亡唐朝的分别是()A.李渊、黄巢
B.李世民、朱温
C.李渊、朱温
D.李世民、黄巢
4.“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唐朝灭亡以后进入的分裂时期是()A.春秋战国
B.魏晋南北朝
C.辽宋夏金
D.五代十国
参考答案【自主学习】
答案见《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件
【合作探究】
答案见《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件
【当堂达标】
答案见《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