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第7课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创新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表面看来孔子是在说明“礼”的重要性,其实是在证明 学习的重要性,因为“礼”是道德的重要内容,而孔子所强 调的学习就是一种道德修养,所以“礼”是学习的重要内 容。“六艺”中“礼”是其一。
2.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评析] 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喜欢学习,不把怒气发泄到别人 身上,不重犯早先犯过的错误。 孔子在所处的时代,能看到“不迁怒,不贰过”的高贵 性,并影响后世一代又一代人把这六个字作为为人处世的基本 原则,这就是伟人的眼光。作为人生重要的修养,自己不高 兴,脾气就发到毫不相干的人身上,不能自省自讼,即为迁怒 于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重复犯同一错误,就不是水平 问题而是态度问题了。这六个字作为君子最高的操守,我们应 以此作为行为准则来约束自己,尽量在生活中少走弯路。
事:_侍__奉__ 贤:_有__才__德__的__人__ 远: 疏远,不偏爱 正: 使……正 贤: 以……为贤
五、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生而知之者,上也(“……者,……也”表判断) (二)省略句 行有余力,则以(之)学文(省略代词“之”) (三)状语后置 1.必有忠信如丘者焉(“如丘者”作“忠信”的状语,后置) 2.君子笃于亲(“于亲”作状语,后置) 3.敏于事而慎于言(“于事”“于言”作状语,后置) (四)固定句式 不学《诗》,无以言(“无以”为固定结构)
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语出《论语·阳 货》。意思是:爱仁德而不好学问,它的弊病就是 愚蠢。这句话指出了人的品格修养与学习文化的不 平衡的弊端。任何德行如只当作“所学”而持之好 之,则被其本身所“固”所“蔽”。要解其蔽,唯 有入“好学”之境,方能还仁、知、信、直、勇、 刚以本来面目。当然,这“好学”或“学”绝非只 限于书本、师徒之学,它是人的一种最不受制于现 成者的生存形态,可以有各种表现。
最新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优秀课件

一:研读赏析(1--4)
(一)为什么要学习? 原因有三:1. 智力差异; 2. 充实自我; 3. 学可去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二)学什么(4.5.10.11) 1.六言:仁、知、信、直、勇、刚 2. 仁、礼、文 3.《诗》、《礼》
原因三:学可去蔽
4\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乎?”
对曰:“未也。”
“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
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
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
不好学,其蔽也狂。”
——《论语·阳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语段5
❖ 子日:“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蒽,勇而无礼则乱,直而 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 则民不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赏析4】
❖ 一味的喜好“仁” 、“智” 、“信” 、“直” 、 “勇” 、“刚”,都有各自的缺点和不足,君子只有 在不断的学习中才能使其完美而不出现偏差。也就是说, 学习可以帮助我们去掉偏好它们的弊端,补充其不足。 学可去蔽,就是我们要学习的第三个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本章谈“仁之度”。“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学”后 省一“礼”字,“礼”即“度”。好仁若无礼度,则愚仁。 孔子对“仁、知、信、直、勇、刚”等美好的品德都要求要 有“礼”有“度”,仁而无礼度则愚;智而无礼度则荡;信 而无礼度则贼(害人害己);直而无礼度则绞(伤人);勇 而无礼度则乱;刚而无礼度则狂。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百家”(课件PPT)第一单元《论语》选读-第七课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基础自主初探 要点探究归纳 知能达标演练 经典智慧传承
基础自主初探 要点探究归纳 知能达标演练 经典智慧传承
基础自主初探 要点探究归纳 知能达标演练 经典智慧传承
基础自主初探 要点探究归纳 知能达标演练 经典智慧传承
基础自主初探 要点探究归纳 知能达标演练 经典智慧传承
基础自主初探 要点探究归纳 知能达标演练 经典智慧传承
基础自主初探 要点探究归纳 知能达标演练 经典智慧传承
基础自主初探 要点探究归纳 知能达标演练 经典智慧传承
基础自主初探 要点探究归纳 知能达标演练 经典智慧传承
基础自主初探 要点探究归纳 知能达标演练 经典智慧传承
基础自主初探 要点探究归纳 知能达标演练 经典智慧传承
基础自主初探 要点探究归纳 知能达标演练 经典智慧传承
基础自主初探 要点探究归纳 知能达标演练 经典智慧传承
基础自主初探 要点探究归纳 知能达标演练 经典智慧传承
基础自主初探 要点探究归纳探 要点探究归纳 知能达标演练 经典智慧传承
基础自主初探 要点探究归纳 知能达标演练 经典智慧传承
基础自主初探 要点探究归纳 知能达标演练 经典智慧传承
基础自主初探 要点探究归纳 知能达标演练 经典智慧传承
基础自主初探 要点探究归纳 知能达标演练 经典智慧传承
基础自主初探 要点探究归纳 知能达标演练 经典智慧传承
基础自主初探 要点探究归纳 知能达标演练 经典智慧传承
基础自主初探 要点探究归纳 知能达标演练 经典智慧传承
基础自主初探 要点探究归纳 知能达标演练 经典智慧传承
基础自主初探 要点探究归纳 知能达标演练 经典智慧传承
基础自主初探 要点探究归纳 知能达标演练 经典智慧传承
高中语文第1单元《论语》选读7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课件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评析】 这句话表现了孔子以完善道德品质为基本点的教育思 想。“敏于事而慎于言”是孔子关于个人修省躬行方面的依据。敏事, 就是要勤勉做事,毫不懈怠。慎言,目的是要求人在言谈上要谨慎, 说话对自身负责,对社会负责。一个有志于学业的人,如果在享乐上 过于贪图,在名利上太过于看重,是很难有所成就的。尤其在艰难困 苦的环境中,更要丝毫不受外界物欲所困扰,要坚定自己的志向。人 的品性修养要在各个方面体现出来,不论是读书求知,居官从政,或 是日常生活,只为追求私欲的满足,达到私心的要求,必然有损于集 体,有损于公德,其最终的结果是败坏自己的形象。所以一个人平时 就要注意学习修省,以“不贪”二字为修身之宝,有一个健康的精神 追求和向上的思想境界。
【评析】 仁、知、信、直、勇、刚都是好品德,都是我们应该 喜好而加以修养的。但是,如果不通过学习而明白事理,就很容易偏 执一隅,造成危害,从而由“六言”(六种美好的品德)变成“六蔽”。
推而广之,“六言六蔽”实际上就是反对教条主义,反对本本主 义,反对理论脱离实际,而主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 析,通权达变,掌握精髓和实质。
句段赏析 1.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 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 好学,其蔽也狂。 【句意】 一味喜欢仁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愚蠢;一味喜欢 聪明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放浪而没有准则;一味喜欢诚信而不喜 欢学,它的弊病是害人害己;一味喜欢耿直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 因急切而伤害人;一味喜欢勇猛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 闯祸;一味喜欢刚强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狂妄而不知道天高地厚。 孔子认为好学就可以防止六种德行而产生的弊端,这就意味着他 所说的学习,主要是一种道德修养。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 3.孔子说:“一个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一定有像我孔丘一样
人教版选修之先秦诸子选读1.7《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ppt课件

其 蔽 也 愚
好 仁 而 不 好 学
,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讲授第4、6、7、11则
2.引导学生掌握孔子说的“学” 的基 本内涵
21世纪的学习观
学会做人、学会学习、 学会生存。
学会做人是立身之本, 学会学习是成才之要,
学会生存是立足之策。
孔子的“学习观”
孔子明确将学习划分为学、思、 习、行等四个阶段。前两个阶段是学 习知识的过程,后两个阶段则是知识 外化的过程——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 践,要“躬行践履”。
第4、5、6则 学的基本内涵: 道德修养——学礼和修身
总结:主要内容梳理
• • 为什么要学习 • 智力差异 充实自我 学可去蔽
良 好 的 道 德 品 质
• • •
学什么
六言 仁 、礼 、 文 《诗》 《礼》
健 全 的 人 格
• 为学躬行为先,躬行孝悌为先。
二:探讨研究
先进的知识技能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孰重
资料一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 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它以 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 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 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 命。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 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 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第三次科技革命是迄今为止人类 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是人 类文明史上不容忽视的一个重大事件。
语段5
子日:“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蒽,勇而无 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 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好 仁 而 不 好 学
,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讲授第4、6、7、11则
2.引导学生掌握孔子说的“学” 的基 本内涵
21世纪的学习观
学会做人、学会学习、 学会生存。
学会做人是立身之本, 学会学习是成才之要,
学会生存是立足之策。
孔子的“学习观”
孔子明确将学习划分为学、思、 习、行等四个阶段。前两个阶段是学 习知识的过程,后两个阶段则是知识 外化的过程——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 践,要“躬行践履”。
第4、5、6则 学的基本内涵: 道德修养——学礼和修身
总结:主要内容梳理
• • 为什么要学习 • 智力差异 充实自我 学可去蔽
良 好 的 道 德 品 质
• • •
学什么
六言 仁 、礼 、 文 《诗》 《礼》
健 全 的 人 格
• 为学躬行为先,躬行孝悌为先。
二:探讨研究
先进的知识技能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孰重
资料一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 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它以 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 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 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 命。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 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 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第三次科技革命是迄今为止人类 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是人 类文明史上不容忽视的一个重大事件。
语段5
子日:“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蒽,勇而无 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 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七《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课件(15张PPT)

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成就高科技生
活。敏那于么事,而孔慎子于的言教学思想,是否
已经不受用了呢?这让我们不得不
思考就,有现道代而社正会焉中,学习先进的技
能和培养良好的品德,孰轻孰重?
不迁怒,不贰过
社探会讨发研展究了:,科学进步了,单纯的
修身先养进性的,知识学技礼能治和国良,好显的然道不德够品质合孰重 适孰轻。?于哪是一,个更我能们使越你来成越就注幸重福学生习活?科 学提示文:化知识和技能,成就高科技生 活(先。进那的么知,识孔技子能的与教良学好的思道想德,品是质否之间 已关系经就不是受成用才了与呢做?人这之让间的我关们系不。得)不 思(幸考福,就现是代人社们会的中渴,求学在被习得先到进满的足技或部 能分被和得培到养满良足好时的的品感德觉,,是孰一轻种孰精重神?上的
几则新闻标题
山西高考“高科技”作弊案内幕 电话诈骗受害者状告银行 消除管理
漏洞成关键 珠海出重拳打击银行卡犯罪 洛杉矶警方设立高科技反恐中心 苏州破网络犯罪大案 黑客盗虚产50
亿 福建电力严厉打击高科技窃电行为
按照孔子的观点,“好学”的基 本点是努力培养好的德行,现今教育 忽视培养学生美好德行的偏失必须得 到纠正,从某种意义上说,培养德行 具有根本的意义。
活。那么,孔子的教学思想,是否
礼已经、不孝受、用悌了、呢文?(这5让、我6、们不10得)不
思考,现代社会中,学习先进的技
《能和诗培》养、良《好礼的》品(德1,1)孰轻孰重?
社 修适身会。3?食.养发 于无什性展 是求么,了 ,饱学, 我是,礼科们居好治学越无国进来学求,步越安显了注然,重( )不单 学7,够纯 习8合的 科
活。那么,孔子的教学思想,是否
已经原不因受二用:了充呢实?自这我让(我们2、不3得、不9)
活。敏那于么事,而孔慎子于的言教学思想,是否
已经不受用了呢?这让我们不得不
思考就,有现道代而社正会焉中,学习先进的技
能和培养良好的品德,孰轻孰重?
不迁怒,不贰过
社探会讨发研展究了:,科学进步了,单纯的
修身先养进性的,知识学技礼能治和国良,好显的然道不德够品质合孰重 适孰轻。?于哪是一,个更我能们使越你来成越就注幸重福学生习活?科 学提示文:化知识和技能,成就高科技生 活(先。进那的么知,识孔技子能的与教良学好的思道想德,品是质否之间 已关系经就不是受成用才了与呢做?人这之让间的我关们系不。得)不 思(幸考福,就现是代人社们会的中渴,求学在被习得先到进满的足技或部 能分被和得培到养满良足好时的的品感德觉,,是孰一轻种孰精重神?上的
几则新闻标题
山西高考“高科技”作弊案内幕 电话诈骗受害者状告银行 消除管理
漏洞成关键 珠海出重拳打击银行卡犯罪 洛杉矶警方设立高科技反恐中心 苏州破网络犯罪大案 黑客盗虚产50
亿 福建电力严厉打击高科技窃电行为
按照孔子的观点,“好学”的基 本点是努力培养好的德行,现今教育 忽视培养学生美好德行的偏失必须得 到纠正,从某种意义上说,培养德行 具有根本的意义。
活。那么,孔子的教学思想,是否
礼已经、不孝受、用悌了、呢文?(这5让、我6、们不10得)不
思考,现代社会中,学习先进的技
《能和诗培》养、良《好礼的》品(德1,1)孰轻孰重?
社 修适身会。3?食.养发 于无什性展 是求么,了 ,饱学, 我是,礼科们居好治学越无国进来学求,步越安显了注然,重( )不单 学7,够纯 习8合的 科
活。那么,孔子的教学思想,是否
已经原不因受二用:了充呢实?自这我让(我们2、不3得、不9)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一等奖课件) (2)

主动学习
为下矣!”
2人.子非曰生:“而我知非生之而者知,之者孰,能好古无,惑敏以求 勤勉学习
之者也。”
——《师说》
3.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 爱好学习 如丘之好学也。”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 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述而》
研 小组研读剩余章节,讨论选文是从哪些方
面来说明好学的
展示要求:
读、译、析(评)
研 补充:
4.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
在。
——《孟子》
9.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
也。”
——《论语·泰伯》
思
材料一:8月21日上午,有网友反映,在从济南站开往北 京南站的G334次列车上,遇到一名男乘客霸占别人的靠 窗座位,不愿坐回自己的座位。23日下午,有媒体披露 “高铁座霸”的男子为韩国圆光大学在读博士孙某。 材料二:8月16日傍晚,在山东德州德城区,四名农民工 兄弟打车时怕弄脏了座椅,他们先统一脱下了上衣,然 后翻了过来铺在出租车的座椅上,这才有序上了车。
4.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
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党的十八大
人
世
Hale Waihona Puke 情事练 达
推荐阅读:
洞 明
即
朱熹《论语集注》
皆
文
学
章 鲍鹏山《黑暗王国里的残烛》 问
导
吾多少也“。也天贱不,故生多仲能尼鄙,事—万。—古君《长子论如多语夜乎·哉。子,”罕不》
—— 朱熹《朱子语类》卷九十三
导
其好 蔽仁
也不
愚好
《 论 语
学
》
,
学 诵读以下章节,思考孔子所说的“好学”有哪些具体 内涵?
高中语文 第1单元《论语》选读 7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 5.孔子说:“一味谦恭却不用礼来节制就会很辛苦,一味谨慎却
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 不用礼来节制就会畏首畏尾,一味勇猛却不用礼来节制就会犯上作乱、
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 闯祸,一味直爽却不用礼来节制就会语意伤人。君子对父母亲族感情
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 深厚,百姓就会在仁德方面兴起风气;旧交老友不被遗弃,百姓就不
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立身处世。’我回到屋子里就学习《礼》。我只听到过这两次教导。”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 陈亢回来后高兴地说:“问一件事得到了三件事:听到了《诗》
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的作用,听到了《礼》的作用,又听到了君子不偏爱自己的儿子啊。”
基础导练 一、文言实词 1.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敏:__勤__勉____ 2.慎而无礼则葸.葸:___畏__惧___ 3.就.有道而正焉就:_接__近__、__靠_ 近 二、文言虚词 1.学而知之者.者:_助__词__,__…_ …的人 2.弟子入则.孝则:_副__词__,__就_ 要
四、一词多义 1.偷故存旧者不且遗偷,生则《民石不壕偷吏》
形容词,不厚道 形容词,苟且
不迁怒,不贰过 2.贰以楚其也无《礼烛于之晋武,退且秦贰师于》
动词,重复 ,某种行 为或现象再次出现
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勉说话谨慎,接近有道德的人来端正自己,就能称为喜欢学习了。”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 8.鲁哀公问:“你的学生谁最喜欢学习?”孔子回答道:“有一个
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叫颜回的学生喜欢学习,不把怒气发泄到别人身上,不重犯已犯过的
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 过错。但他不幸短命死了。现在就没有喜欢学习的人了,也没有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
1.名词活用
勇而无礼.则乱( 2.形容词活用
)________
(1)必有忠.信.如丘者焉(
)________
(2)故.旧.不遗(
)________
(3)贤.①贤.②易色①(
)________
②(
)________
(4)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________
答案 1.名词作动词 拿礼来节制 2.(1)形容词作名词 忠厚诚实的人 (2)形容词作名词 旧交、老友 (3)①形容词作动词 尊重、崇尚 ②形容词作名词 有才有德的人 (4)形容词作动词 疏远、不偏爱
2.×。“敏于事,慎于言”指办事要勤勉,说话要谨慎。 这里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文言归类… 一、通假寻踪 1.女闻六言六蔽矣乎________通________ 2.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________通________ 3.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________通________ 4.弟子入则孝,出则弟________通________
“如同”,后一个是 “及”“赶得上”。
子 曰: “由也,
女闻六言六
(4)孔子说:“仲由(子路),你听说过六种德行和六种
蔽 矣乎?” 弊病了吧?”
对 曰: “未也。”女:通“汝”,你。言:字。六言: 仲由回答道:“没有。”指“仁”“知”“信”“直”“勇”“刚”
六种德行。蔽:指不能通明而 滞于一域。六蔽:指六种弊端。
5.尝独.立.,鲤趋而过庭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不依靠他人
答案 1.再次一等 2.不拿礼来节制 3.学习的人 4.年轻 人 5.一个人站着
五、翻译文中重要句子 1.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
)
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
其蔽也愚(
)
5.其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
失其所与(《烛之武退秦师》)(
)
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
答案 1.名词,次一等/名词,次序/动词,编次/名词,旁边 2.动词,不以为意,轻视/动词,换,交换/形容词,容易 3.动词,献出,贡献/动词,到达/名词,情致,情趣/动词, 招纳/动词,用 4.副词,通“无”,没有/动词,逃跑/名词,逃跑的人/动 词,灭亡 5.“其次”连用,指次第在后的,较前差一等的/第三人称代 词,“它的”/第三人称代词,“他”/第一人称代词,“自己的”/ 副词,表商量或希望语气,可译为“还是”
[火眼金睛](判断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正误)
1.那些号称大师的算命先生,总是把人的前世今生说得玄 虚神秘,好像自己对每一个人都能生.而.知.之.似的。( )
2.这个孩子敏.于.事.,慎.于.言.,虽然自己整天难得说一句 话,但是别人的一句玩笑就会惹得她掉泪。( )
答案 1.×。“生而知之”指一个人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 理。这里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四、古今异义 1.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第二 2.恭而无.礼.则劳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不讲礼节
3.古之学.者.为己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4.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徒弟
答案 1.女 汝 2.知 智 聪明 3.亡 无 4.弟 悌 敬爱 兄长,泛指敬重年长的人
二、一词多义
学而知之者,次也(
)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
1.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列坐其次(《兰亭集序》)(
)
贤贤易色(
)
2.易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滕王阁序》)(
前面的“好……不好……”可译为“它的”作 定语。贼:害人害己。绞:说话急切伤人。
子曰: “恭 而 无 礼 则 劳, (5)孔子说:“一味谦恭却不用礼来节制就会很辛苦,
慎 而 无 礼 则 葸, 勇 而 无 礼 一味谨慎却不用礼来节制就会畏首畏尾,一味勇猛却不用礼来节制,
则 乱, 直 而 无 礼 则 绞。 就会犯上作乱,闯祸,一味直爽却不用礼来节制,就会急切而伤害人。
君 子 笃 于 亲, 则 民 兴 于 仁; 君子对父母亲族感情深厚,百姓就会在仁德方面兴起风气;
故 旧 不 遗, 则 民 不 偷。” 而:均为转折连 故交老友不被遗弃,百姓就不会浅薄不厚道。”词。笃( dǔ):(感 情)深厚。葸(xǐ):畏惧。于:前一个为“对”,后一个为“在”。 兴:兴起,产生。故旧:故交,老友。遗:遗弃。偷:浅薄,不厚道。
道理。敏:勤勉、努力。以:相 当于“而”,表修饰的连词。
子 曰: “十 室 之 邑, 必 有 (3)孔子说:“一个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一定有像
忠 信 如丘 者焉, 不 如丘 之 好学 也。” 我孔丘一样忠厚诚实的人,只是比不上我孔丘喜爱学习啊。”
之:前一个为结构助词“的”,后一个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 子的独立性。邑(yì):人民聚好学, 其 蔽 (孔子说):“坐!我告诉你:一味喜欢仁却不喜欢学习,它的弊病
也 愚; 好 知 不 好 学,其 蔽 也 荡; 就是愚蠢;一味喜欢聪明却不喜欢学习,它的弊病是放浪无准则;
好 信 不 好学, 其 蔽 也 贼; 好 直 不 一味喜欢诚信却不喜欢学习,它的弊病就是害人害己;一味喜欢耿直却不
对 曰:‘未也。’
‘不 学《礼》, 无 以 立。’
(我)回答道:‘没有。’(他说)‘不学习《礼》,就无法立身处世。’
鲤 退 而 学《礼》。
闻 斯 二 者。” 斯:
我回到屋子就学习《礼》。(我)只听到过这两次教导。”这。
陈亢 退 而喜曰: “问 一 得 三: 闻 陈亢回来后高兴地说:“问一件事知道了三件事:听到了
则 弟, 谨而信, 泛 爱 众 而 亲 仁。 要敬重长者,谨慎而诚实,广泛地关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
行 有 余 力, 则 以 学 文。” (这样)做了还有多余的力量,就用来学习礼乐制度和文化知识。”
弟(tì):通“悌”,敬爱兄长。 而:并列连词。以:介词,用。
陈亢问于伯鱼 曰:“子
亦有
(11)陈亢向伯鱼(孔鲤)问道:“你(在夫子那里)听到过
则:均为顺 承连词“就”。
(6)子夏子说夏:曰“:尊重“有贤才有德贤的人而轻易视女色色;;贤 词作 :意 第动 一用 个法 形容 ,
以……为贤,认为……最好,推崇;第二个 事 父母,能竭其力; 形容词作名词:有才德的人。易:轻视。 服侍父母,能尽心尽力;
竭:使动用法,使……尽。 事 君, 能 致 其 身; 其:第一人称代词,自己。侍奉国君,能贡献自己的生命;
第一单元 《论语》选读
第7课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译文助读
孔子曰: “生 而 知 之 者, 上 也; (1)孔子说:“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的人,是上等人;
学 而 知 之 者, 次 也; 困 经过学习才懂得知识和道理的人,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惑
而 学 之, 又其 次 也; 困 而 不 学, 才去学习知识和道理,是再次一等的人;遇到困惑却不学习,
好学, 其 蔽 也 绞; 好 勇 不 好 学, 喜欢学习,它的弊病是说话急切伤人;一味喜欢勇猛却不喜欢学习,
其 蔽 也 乱; 好 刚 不 好 学, 其 蔽 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闯祸;喜欢刚正却不喜欢学习,它的弊病
也 狂。” 居:坐。语(yù):名词作动词,告诉。女: 是狂妄,不知天高地厚。”通“汝”,你。其:均为代词,指代它
2.葸.( )
3.笃.( )
5.慎.于言( ) 6.谨.而信( )
)
答案 1.bì 2.xǐ 3.dǔ 4.kànɡ 5.shèn 6.jǐn 7.qū
二、熟语积累 1.生而知之: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 2.言而有信:说话诚实有信用。 3.居无求安:居住不追求安逸。 4.敏于事,慎于言:办事要勤勉,说话要谨慎。 5.行有余力:处理好正常事务后,还有多余的精力。 6.问一得三:问一件事情,知道了三件事。形容求少得多。
致:奉献,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与:跟。 献。其:代词。跟朋友交往,说话讲信用:言:说话。(这样
虽曰未 学, 吾必谓之学矣。” 虽:虽然。谓: 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我一定说他学习了。”说。之:代词,
代能够做到前 面几条的人。
子 曰: “君子 食 无求饱, 居 无 求 安,
(7)孔子说:“品德高尚的人吃东西不贪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
敏于事 而 慎 于 言, 就 有道 而 正 焉, 可谓 做事勤勉说话谨慎,接近有道德的人来匡正自己,能称为
好学也已。” 于:均为介词“在”。而:前一个为并列 喜欢学习了。”连词,后一个表修饰,表示行为的方式。
哀公问: “弟 子 孰 为好学?” 孔子对曰: (8)鲁哀公问:“你的学生谁最喜欢学习?”孔子回答道:
以言。’鲤 退 而 学 《诗》。 趋:小步快走,表示 说话。’我回到屋子里就学习《诗经》。尊敬。过: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