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课时练:7.6练习四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练习四》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练习四》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练习四》主要让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和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以及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对加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实际应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运用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加减法运算规则,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实际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分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展示练习题目和实际情境。
2.练习题:准备相应的练习题目,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教学道具,如小卡片、小动物模型等,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小游戏,引导学生回顾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例如,教师出示两张卡片,上面分别写着两个数字,让学生快速说出这两个数字的和或差。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实际情境,让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
例如,教师呈现一个水果摊的场景,上面有苹果、香蕉和橙子,让学生计算苹果和香蕉一共有多少个。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7课《练习四》说课稿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7课《练习四》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练习四》是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7课的一部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内容主要包括:用小棒、图形等具体事物进行10以内加减法的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和理解加减法的意义;通过观察和比较,让学生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对于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他们可能还不太熟悉,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观察来理解和掌握。
他们对于具体的、直观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因此,我会在教学中利用小棒、图形等具体事物,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感受和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和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比较,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采用直观演示法、操作实践法、比较观察法和问题解决法等教学方法。
我会准备一些小棒、图形等具体事物,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感受和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同时,我会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我会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出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知道我们要学习和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探究: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用小棒、图形等具体事物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感受和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3.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操作结果,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操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4.总结:我引导学生总结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练习四(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苏教版

练习四(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苏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识别和书写数字4,理解数字4在数序中的位置,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1. 数字4的认识: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数字4的形状和特点,学会正确地书写数字4。
2. 数序与数感:让学生通过数数和排列活动,理解数字4在数序中的位置,培养数感。
3. 加法与减法运算: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学会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4. 问题解决: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地识别和书写数字4,理解数字4在数序中的位置,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 教学难点: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计数器、教学挂图、多媒体课件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游戏或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授: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活动,让学生理解数字4的形状和特点,学会正确地书写数字4,理解数字4在数序中的位置,学会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3. 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评价能力。
5.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板书设计1. 练习四2. 内容:数字4的认识、数序与数感、加法与减法运算、问题解决等。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最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时作业(一课一练)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时练习数一数一、照样子,数一数,画一画。
二、数一数,连一连。
三、在合适的图下面的里画“√”。
(1)(2)答案:一、○○○○○○○○○○○○○○二、略三、(1)第2个(2)第3个一、长的画“√”。
二、最长的画“√”,最短的画“○”。
三、在最高的下面画“√”,在最矮的下面画“○”。
四、重的画“√”。
答案:一、在上面的方框里画“√”,在上面的方框里画“√”二、在第1个方框里画“√”,在第2个方框里画“○”三、在第2个方框里画“√”,在第3个方框里画“○”四、在左面的方框里画“√”,在左面的方框里画“√”一、在水果下面的里画“√”,蔬菜下面的里画“○”。
二、把不同类的圈出来。
(1)(2)(3)三、彬彬上学了,妈妈带他去买学习用品,应该买什么?请把它们圈出来。
答案:一、√○√○√○√○二、(1)第四个(2)第三个(3)第二个三、略一、在()里填合适的答案。
(填“左”或“右”)(1)小汽车在公共汽车的()面。
(2)自行车在公共汽车的()面。
(3)公共汽车在小汽车的()面。
二、下面是小动物们的家的位置图。
(1)小狗住在小象的()面,小羊住在熊猫的()面,小鸭住在小猴的()面。
(2)()住在()的上面,()住在()的右面,()住在()的下面,()住在()的左面。
三、画一画。
在○的上面画□,下面画■,左面画◎,右面画●。
答案:一、(1)左(2)右(3)右二、(1)左下下(2)略三、认识1~5 一、数一数,连一连。
二、根据数字圈一圈。
三、写出括号里的数。
2 3 () 5 4 3 () 1答案:一、略二、略三、4 2认识几和第几一、从右边起涂色。
涂第3顶涂3顶二、一共有()个杯子,从右数排在第()。
三、把右边的3只小鸟圈起来。
把左边第3只小鸟涂上颜色。
答案:一、略二、5 2三、略认识0 一、窝里有几只鸟?填一填。
二、在直尺上填一填。
三、先描一描,再写一写。
答案:一、3 0二、0 3 5三、略认识=、>和< 一、比一比,填一填。
(常熟市)【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课时练习周周练附答案(16套)

2.看数圈一圈,并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照样子画去4.把下面的数按1~5的顺序连起来,看看连出来的图案是什么。
的个数要与参考答案小蜜蜂采花蜜。
57398 6 092()>()>()>()>()>()>()参考答案1.5=55<66>310=102.<<><>=3.(部分答案不唯一)157010510 24.10>9>6>5>4>2>13.小兔种豆子。
(每两颗豆子种一个坑,每个坑都种)美丽的院子。
参考答案1.(后三题答案不唯一)2. 311 53.4.(前三题填法不唯一)022 4给正确的答案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9108 =6=8=8910 =6=3把得数是10的苹果涂上颜色。
参考答案1.(从上到下)4710891091062902.581089103.(涂色略)108998 44.涂第一个,第四个,第五个5.675425109108146-507-4 3 363249小兔采蘑菇。
参考答案1.(从上到下)72100245218 32.<>=<<>=><3.(连线略)5-3=6-49-8=7-67-0=10-38-4=10-64.21519180小蜜蜂采花蜜。
+210-1-2 1+1+32+1+1 3112392527参考答案1.(从上到下)3422071010792.753132103.(从上到下)>><>>>>=><4. 919858038小马过河。
参考答案1.(从左到右)710483563702 42.(连一连略)5+4-7=3-3+25+4-1=7-5+610-7+6=8-4+53.(从左到右,从上到下)4318382108218练习八迷宫大冲关请你帮小松鼠找到松果。
参考答案略(2.数一数,圈一圈。
一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7.6做个加法表_北师大版(2018秋)(含解析)

一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7.6做个加法表_北师大版(2018秋)(含解析)《做个加法表》同步练习一、判断题1.12比20大。
()2.十位上是1,个位上是2,这个数字是12。
()3.比20少5的数是14。
()4.从右边起第一位是十位,第二位是个位。
()二、填空题1.小红参加唱歌比赛,在小红前面比赛的有5个人,在她后面的有7个人,参加唱歌比赛的有________人。
2. 看图写数。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3.找规律,填数字。
8、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数一数,有________颗樱桃。
5.你知道一共有________只吗?6.一个加数是6,另一个加数是8,和是________7.9的前一个数是________后一个数是________。
8.找规律,填数字,17、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个位上是5,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________。
10.我的个位是5,十位比个位少4,我是________。
11.17比20少________。
12.13后面的五个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计数器:个位上的珠子表示几个一,十位上的珠子表示几个十。
所以第三幅图是由1个十和4个一组成,这个数字是14。
本题考查整数的认识。
3.【答案】14;17;20;23【解析】【解答】由题可知,本题要求按照三个三个往后数的方法,按顺序写出8后面各数,依次为8、11、14、17、20。
【分析】观察这列数字中前2个连续的数字8、11可知,本题是按照三个三个往后数的规律补充数字,依次为8、11、14、17、20。
本题考查整数的认识。
4.【答案】20【解析】【解答】通过数数可得樱桃的数量为20。
【分析】一串樱桃为5个,两串为10,三串为15,四串为20。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7课《练习四》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7课《练习四》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7课《练习四》主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巩固和掌握基本的加减法运算。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时,需要能够将生活中的问题与数学知识相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需要进一步引导他们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相互讨论、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展示生活情境和数学游戏。
2.学具:为学生准备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学具,如小卡片、计数器等。
3.课堂练习题:准备一些实际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例如,小明买了一支铅笔3元,一块橡皮2元,他一共花费了多少钱?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更多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
如,妈妈买了2个苹果和3个香蕉,一共买了几个水果?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
7.6 练习四(Word教案)2023-2024学年一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苏教版)

7.6 练习四(Word教案)2023-2024学年一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苏教版)教学目标1. 巩固和加深对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的理解。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教学内容1. 对之前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
2. 解决一些具体的数学问题,如加减法、乘除法、几何图形等。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如观察、分析、推理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对之前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解决具体的数学问题。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 复习:对之前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3. 讲解:通过讲解具体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4. 练习:让学生做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5. 总结: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列出本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方便学生记录和复习。
2. 在黑板上展示一些具体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参与解答,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课后反思1. 对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之处,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2.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以上就是本次教案的内容,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整个课堂教学的步骤和活动安排,是教学设计的核心部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引入在引入阶段,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实例或趣味数学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可以用“小明的生日派对”来引入加减法的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数学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