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小河与青草教案

合集下载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13小河与青草》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13小河与青草》教案
3、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写字姿势。
四、课内作业
1、用“一同”说一句话。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精读训练
1、看图听课文录音。
三个小伙伴什么工具也没带却栽好了树,多有味!要是能把那个故事有声有色地讲出来、演出来,比听它更有意思了。
2、指导讲、演故事。
(1)交流:三个小伙伴,你喜爱谁?什么缘故?
指导感情朗读。分组读,表演。
(2)看图读结尾。
A看投影2,问: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
B出示课文最后一段。
C再次映示投影1,问:
读了故事的结尾,明白三个小伙伴差不多栽好了树。你们再看看这幅图,读读开头,细心的小朋友会有疑问吗?
2、引入故事中间部分。
(1)引导学生依照生活体会说说栽树的步骤,相机出示下列词语,指名读。
二、总结全文
小朋友们在一起做事、玩耍,就应该像这三个小伙伴一样,发挥自己的本领,劲儿往一处使,才能专门好地完成任务,得到欢乐。
三、看图讲故事,深化认识
1、教师讲《好伙伴》的故事。2、小结。
四、指导写字
1、认读生字:巴把没有要。
2、经历字形,说说你觉得哪些字比较难写,你想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3、指导书写。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看图,谈话导入。
2、揭示课题。指名读题。
3、齐读课题。
4、过渡:故事里的三个小伙伴是谁呢?它们在一起要做一件什么事呢?
二、初读指导
1、看图读故事开头和结尾。
(1)看图读开头。
A看投影1,点名回答三个小伙伴是谁。
B从图上能看出它们去干什么吗?
C出示第一自然段。
指名齐读,指导读好句中停顿。

《小河与青草》教案13篇

《小河与青草》教案13篇

《小河与青草》教案13篇《小河与青草》教案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自然界许多事物相互依存的,从中领悟做人要谦虚谨慎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小草实物、一盆清水、泥土、干枯的盆景。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小朋友,昨天的语文课上,我们认识了两个新朋友,齐读课题。

(电脑出示)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河?这又是怎样的小草呢?2、谁能用一句话介绍一下小河与青草的位置?全班齐背第一小节。

3、小河为什么这么清,小草又为什么这么绿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他们的谈话就知道了。

二、精读感悟(一)、动画范读,边听边想,小河与青草进行了几次对话?每次讲什么?(二)、学习出示2、3小节,出示2、3小节。

1、指名朗读第一次对话。

2、每一小节是谁说的?请小朋友挑自己喜欢的一小节练习朗读。

3、愿意做小草的小朋友举手,谁来读一读第2小节?4、小草说了什么?小草夸小河怎么样?板书(清)5、从哪些词看出小河很清?出示一杯清水:你们觉得这杯水怎么样?6、在杯底放上小鱼、小虾和螃蟹图片,请学生上台观察,问:你看到了什么?7、出示:小河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和()。

师:这就叫“一眼能看到底”,老师送给大家一个词语:清澈见底自读词语,指名读,齐读。

(板书:清)8、赛读:小草可真会夸奖别人呀,这么热情地赞美别人,你们喜欢小草吗?喜欢小草的同学站起来来读一读。

9、听了小草的夸奖,小河会怎么想?10、它是怎么说的?(指名读)老师送词:谦虚11、(出示小草实物)板书并动作演示:紧紧抱住小草没有手,怎么就会把泥土抱住了呢?边演示边叙述:小草的根就像无数的小手紧紧抓住泥土,不让泥土淘气地溜到小河里,看,它们抱得多紧呀!12、如果没有小草,岸边的泥土会溜到小河里的。

瞧,(演示)清清的水就变成-----“浑浊的泥水”了。

13、为什么小河水那么清?谁能用“因为小草把河岸的泥土(),所以,小河才能()”说一说?14、指导朗读:小草功劳这么大,所以小河要感谢青草呀!朗读时,要读出小河的谦虚来。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小河与青草》教案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小河与青草》教案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小河与青草》教案【篇二】一、教材简介本课是一则寓言,讲的是小河与青草的一段对话。

从中可以感知自然界万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同时领悟到做人要虚心谨慎,要多看到别人身上的特长。

二、教学目标学问和力量:学会“青”的正确书写,熟悉其他生字。

过程和方法:在主动乐观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

情感和态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自然界万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同时领悟到做人要虚心谨慎,要多看到别人身上的特长。

三、设计理念1、以学定教,激发自主学习的爱好同学是学习的主体,老师要关注学习主体的自主建构,信任同学,让同学使用学到的学问技能和方法来充分绽开自主学习,发挥老师“组织者”的功能。

2、低班级同学的定向力量尚处在较低的层次,他们的留意状态仍旧取决于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易被直观、新异的刺激活动调动起来,激起学习的爱好。

3、读中品位,培育阅读理解的力量。

阅读理解力量是建立在感悟体验基础之上的,朗读是同学获得情感体验的重要环节。

教学中要做到以读为本,一遍有一遍的目的,一遍有一遍的效果,形式多种多样。

力求让每个同学都参加进来。

四、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1、这节课,我们连续来学习《小河与青草》齐读课题2、把“与”换个词吗?(二)、精读课文1、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贴图出示:小河说说:()的小河在小河边贴上:青草说说:()的青草[将直观的小河、青草贴在黑板上,吸引了同学的留意力。

同时留意了同学语言力量的培育]2、出示课文第一小节(1)问:小草就一丛吗?课文中哪个词告知我们的?请同学起来贴图:长满青草(2)指导读:小伴侣,美吗?用美美的语气读一读。

指名读,齐读。

[用在小河边贴上许多小草的方式来让同学理解“长满”,奇妙自然,生动易懂。

]3、师:小河边为什么会长满青青的小草呢?我们来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出示其次、三小节(第一次对话)(1)小草对小河说了句什么话?出示一杯清水:你们觉得这杯水怎么样?在杯底放上一张小鱼图片,请同学上台观看,问:你看到了什么?师:这就叫“一眼能看究竟”,老师送给大家一个词语:清亮见底自读词语,指名读,齐读。

《小河与青草》教学设计(精选13篇)

《小河与青草》教学设计(精选13篇)

《小河与青草》教学设计(精选13篇)《小河与青草》篇1《小河与青草》教学设计五《小河与青草》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习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生字只读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 理解课文的内容,知道与人和睦相处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强烈愿望。

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一. 看图导入,揭示课题。

1. 谈话(1)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有趣的图。

出示图:你们看图上话了些什么?(2) 你最喜欢什么?板书:小河青草教学生字词青草a.指名读强调:青后鼻音 ;草平舌音。

b.齐读注:相机解释“青”:绿色。

图上的小河与青草的确很可爱,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小河和青草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小河与青草小朋友想想,“与”是什么意思啊?能不能换成其他什么词呢?3.指名读课题,多读几遍。

(注意停顿)二.初读指导。

1.谈话小河与青草的故事可有趣啦!小朋友想不想自己来读一读啊?(想)老师这有三颗红色的五角星,漂亮吗?(漂亮)想不想得到?(想)这可不容易啊!只有你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课文读流利才能得到呢!咱们比一比,看谁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这三颗五角星!a.a.听清老师的要求,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用圆圈画出来,在拼音的帮助下多读几遍,直到把字音读准为止。

b.出示生字词:青草对抱住水分干枯与小河边感谢河岸紧紧流得更欢了(1)这些生字词是我们读书时候的拦路虎,要想得到第一颗星就要先把它们扫除。

先请小朋友自己读读这些词,你觉得难读的可以看看拼音多读几遍。

(巡视,辅导)(2)指名读,相机正音。

(3)我们看者拼音会读了,那么去掉拼音还会读吗?同桌之间先读着试试看。

(4)开火车读。

小结:小朋友们可真不简单啊,只用了一会儿功夫就顺利地得到第一颗星了。

(贴第一颗星)b.现在我们小朋友再努力一下,去争取第二颗五角星。

请小朋友再来读读课文,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小河与青草》教案

《小河与青草》教案

13 小河与青草一、教学要求: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认读理解生字词,并学写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二、三自然段。

3.学习小河与青草的第一次对话内容,初步感知自然界有许多事物相互依存的道理,从中领悟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

二、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至三小节。

通过反复诵读,体会小河与小草的友好帮助,谦虚谨慎。

三、教学准备:1.多媒体,小草、小河头饰,水杯、泥土,词语卡片。

2.学生做头饰、习字册。

四、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解题激趣1.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想猜猜吗?(细细长长像带子,弯弯曲曲流远方,哗啦哗啦把歌唱,小鱼小虾喜洋洋。

)2.(屏示:小河图、小河)一起叫叫他的名字。

3.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河?(弯弯的)指名读。

齐读。

4.学习“河”:①说说字形。

组词。

②师范写,生书空。

齐读。

③描红。

5.瞧,小河的朋友来了,是谁呀?(屏示:小草图、小草)这是怎样的小草?(青青的)指名读。

6.(屏示:弯弯的小河边,长满了青青的小草。

)自由练读。

指名读。

7.小河边的小草是这么多吗?(长满了)指导读。

8.小河边的小草真多呀!齐读句子。

9、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河与青草的故事,《13、小河与青草》。

齐读。

(二)组织初读,整体感知1.今天真是个好天气,太阳公公出来了,新的一天开始了。

听,小河与青草说起了悄悄话。

你们想听吗?打开书,听录音,想想小河与小草有几次对话。

2.听课文录音。

3.小河与小草有几次对话?4.你们也想读小河与青草的对话吗?自己读读课文,把字音读准了,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5.检查:①对住能流到感②感谢河岸水分干枯看到(三)品读课文,指导朗读1.小草对小河说了什么?(屏示:小草对小河说:“你的水真清啊,一眼能看到底。

”)①指名读。

②小草眼里的小河是怎样的?(真清啊)指名读。

③我们可以用“清澈见底”这个词形容河水非常清。

(出示、齐读)④这就是那条清清的小河,谁来夸夸他?指名读。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小河与青草》教案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小河与青草》教案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小河与青草》教案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小河与青草》教案【篇一】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3课《小河与青草》。

生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1小节,谁能背给大家听一听。

3、为什么小河会这么清,小草会那么绿呢?听了他们的谈话,你也许就会明白了。

二、品读课文,读中悟情(一)学习二、三自然段1、我们先来听小草对小河说了什么?(1)多媒体出示:小草对小河说“你的水真清啊,一眼能看到底。

”(2)小草觉得小河怎样?板书“清”(3)自由读句子,想想小草对小河说这句话时会是什么语气。

(4)动画演示清清的小河。

这就是那条清清的小河,谁来夸夸它?(5)指导朗读①这么清的小河,多美呀!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

指名读,引导学生评议。

②齐读第二自然段2、学习第3自然段听到小草的赞美,小河骄傲了吗?(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2)小河是怎么说的?为什么要感谢小草?板书“感谢”(3)动画演示:岸边的小草被拔光了,小河渐渐变成浑浊的泥水。

(4)从“紧紧抱住”你读出了什么?实物投影小草。

为了小河的清澈,小草就是用这样细小的根须紧紧地抱住河岸的泥土。

你们想对小草说些什么吗?(5)小朋友们说得真好,看来小河的确应该好好感谢小草。

指导学生用真诚、感谢的语气朗读第三自然段。

6、小草保护了小河的清澈,不仅小河要感谢它,许多人都应该感谢它。

如果你是河里的鱼儿、是爱到河边戏水的孩子、是喜欢到河边洗菜的老奶奶,你准备怎样感谢小草?(二)学习四、五自然段小河和小草还说了些什么呢?我们接着听。

1、录音播放四、五自然段。

2、朗读理解第四自然段(1)比较句子你长得碧绿碧绿的,真让人喜爱!你长得碧绿的,真让人喜爱!①自由地读读两个句子。

②如果你是小草你喜欢听哪一句?为什么?(2)指导朗读,读出对小草由衷的喜爱、赞美之情。

(3)听到小河的赞美,小草骄傲了吗?(4)朗读,理解第五自然段。

13小河与青草教案

13小河与青草教案

《小河与青草》教材分析:本课是一则寓言,讲的是小河与青草的对话,从中可以感知自然界万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同时领悟到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

课文有6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讲小河边长满了青草。

第二至五自然段讲小河与青草的对话。

第六自然段讲河水流得更欢了,小草长得更绿了。

课文配有插图,形象地描绘了小河与青草的样子。

本课的训练重点是熟读课文和认识生字。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体会人物对话时的不同语气。

2、分角色朗读对话,体会感谢和赞美之情,知道为何要感谢以及感谢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老师提问,学生讨论交流,从而明白文章的主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与人和睦相处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强烈愿望。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分角色朗读,理解人物对话,理解文章寓意。

教学突破:在学生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老师引导提问,学生讨论交流,从而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个童话故事《小河与青草》(生齐读课题)。

今天青草娃娃想请我们小朋友去小河边做客,你们想去吗?不过,青草娃娃要考考我们小朋友呢,它说,只有读好了这些生字宝宝,才能带我们去。

谁有本领来读?出示生字: 1、指名读 2、学生齐读 3,男女生比赛读小朋友们真棒,青草娃娃正式向你们发出邀请:“欢迎小朋友们来小河边做客!二,初读指导1,指导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音,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三,精读感悟(一)指导学生学习第一自然段1、先请小朋友来读一下第一小节。

出示句子:“弯弯的小河边,长满了青青的小草”。

(请学生看图上的小河和小草是什么样的)2、来到小河边,你都看到了什么吗?3、小河弯弯的,小草青青的,多美呀!谁能美美的读一读。

过渡:有一天,小河与小草说起了悄悄话,它们说的可高兴了,你们想知道它们说了什么吗?读读课文就知道。

《小河与青草》教学设计及点评(通用13篇)

《小河与青草》教学设计及点评(通用13篇)

《小河与青草》教学设计及点评(通用13篇)《小河与青草》及点评篇1教学过程(一)观察图画,导入课文(1)观察图画:(多媒体展示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河)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板书:小河)这条河是什么样子的呢?(弯弯的)还看见了什么?(板书:青草)(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河与青草的故事。

(板书:与)哪个小朋友来说说“与”字能换成什么字?(和、跟、同)(3)导入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播放课文动画,了解大意。

2、学生自读课文,提出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遇到生字想办法解决,力求把它读准。

(2)课文中小河与青草分别说了什么,它们说得是不是有道理。

(3)注意保持正确性的读书姿势,声音要响亮。

3、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出示:“摘果子”。

师逐个点击生字生齐认,并让学生交流识字方法,师适时指导。

)(2)同桌互查读书情况。

(三)细读课文,用心领会1、学习第一至三自然段。

(1)师范读第一自然段,(同时多媒体展示小河动态)小朋友,你们看,小河美吗?如果你站在小河边,你会说些什么呢?(生自由说)小草就住在弯弯的小河边上,它是怎么赞美小河的?(指名读小草的话,板书:清)指导朗读,重点读好“真清啊”、“一眼能看到底”,让学生体会河水的清澈纯静。

(2)如果你是小河,听到这样的赞美,心里高兴吗?小河怎么说的?(指名读小河的话)为什么有了小草,水就不浑浊呢?你能从小河的话中找到答案吗?(因为小草抱住了泥土。

)看来,小草的功劳还真不小呢!小河要不要感谢它?谁愿意来读一读小河的话,大家听一听,他(她)有没有把小河对小草的谢意读出来。

指导朗读,注意读好“感谢”、“紧紧抱住”、“要不”、“早就”等词,让学生体会小草的功劳。

(3)指名朗读第一至三自然段。

2、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接着,小河又对小草说了什么呢?(板书:绿)(多媒体显示小草闪动的样子)老师想请几位小朋友来读一读小河的这句话,比一比,谁读得最可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小河与青草》第二课时
教案背景:
《小河与青草》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如今,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问题。

如何指导低年级儿童去感受课文,让“体验”充盈教学课堂,尤其是对文中的情感因素有着各自不同的体验呢?
教材分析:
《小河与青草》是苏教版实验教材语文第一册中课文第13课。

本课是一则寓言,讲的是小河与青草的对话,从中可以感知自然界万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同时领悟到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

课文有6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讲小河边长满了青草。

第二至五自然段讲小河与青草的对话。

第六自然段讲河水流得更欢了,小草长得更绿了。

课文配有插图,形象地描绘了小河与青草的样子。

本课的训练重点是熟读课文和认识生字。

教学方法:
以读为本,读为主线,在读中积累,读中感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体会人物对话时的不同语气。

2、分角色朗读对话,体会感谢和赞美之情,知道为何要感谢以及感谢的原因。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与人和睦相处的重要性,感知自然万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学习小河与青草谦虚谨慎、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这样一种美德,并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强烈愿望。

教学重点、难点:
分角色朗读,理解人物对话,理解文章寓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个童话故事《小河与青草》(生齐读
课题)。

今天青草娃娃想请我们小朋友去小河边做客,你们想去吗?不过,青草娃娃要考考我们小朋友呢,它说,只有读好了这些生字宝宝,才能带我们去。

谁有本领来读?
出示生字: 1、指名读 2、齐读 3、做小老师领读
小朋友们真棒,青草娃娃正式向你们发出邀请:“欢迎小朋友们来小河边做客!”
二、精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先请小朋友来读一下第一小节。

出示句子:“弯弯的小河边,长满了青青的小草”。

2、来到小河边,你都看到了什么吗?
3、哪一个词写出了小草的多?(点红长满了)范读,指读
4、小河弯弯的,小草青青的,多美呀!谁能美美的读一读。

过渡:有一天,小河与小草说起了悄悄话,它们说的可高兴了,你们想知道它们说了什么吗?读读课文就知道。

(一)学习2——5自然段
1、学习二三自然段
(1)小草说了什么?谁来读读小草的话?出示句子:小草对小河说……
(2)小草觉得小河的水怎么样?(真清啊,板书:清)
(3)老师读了小草的话,好像看到小河里的水草翩翩起舞。

你读了以后,好像看到什么了?(小鱼小虾鹅卵石)
(4)看来小河的水真得很清,到底清的怎么样呢?这里哪句话告诉我们了。

(点红,一眼能看到底)
(5)这么清澈的小河,谁来夸夸它?把小河的水读得最清!
(6)小河听了小草的夸奖,有没有得意骄傲呢?我们来看一下小河说了什么?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7)小河是怎么说的?(板书感谢)为什么要感谢小草?突出“紧
紧抱住”做动作
(8)师:为了小河的清澈,小草就是用这样细小的根须紧紧抱住河岸的泥土,不让泥
溜到小河里去。

如果河岸的小草都被拔光了,小河会怎样呢?(变成浑浊的泥土)师:小草的功劳可真大呀!请你来做小河感谢一下小草吧。

(9)分角色朗读
1、学习四五自然段
过渡:小河与青草又说话了,你们想听吗?师范读。

(1)小河夸小草长得怎么样?出示句子:“你长得碧绿碧绿的,真让人喜爱。


(2)小草长得很绿?文中哪个词告诉我们了?谁来读读这个词语?(3)像这样表示颜色的词语还有很多很多。

如:乌黑乌黑,火红火红,雪白雪白
(4)比较句子:你长得碧绿碧绿的,真让人喜爱。

你长得碧绿的,真让人喜爱。

自由读读两个句子。

如果你是小草,你喜欢听哪一句?
你喜爱这样碧绿碧绿的小草吗?读出你的喜爱来。

(5)听到小河的赞美,小草骄傲了吗?它是怎么说的?出示句子(6)小草为什么要感谢小河?指导读好充足的水分。

就像天冷了,爸爸妈妈给你们穿足够多的衣服,想多少就有多少一样,小草也要喝足够多的水分才能长得这么好。

谁来读读这个词组?
(7)水是生命之源,如果没有足够多的水分,小草会怎样呢?(干枯)
(8)小河的功劳也不小呀,真得应该好好谢谢它,谁来谢谢小河?(9)句式训练:小草长得碧绿碧绿的,是因为小河()。

1、分角色朗读三——五自然段
(一)学习第六自然段
1、为什么小河会这么清,小草会这么绿,现在小朋友们明白了吗?
2、正是因为小河与青草谁也不骄傲,谁也离不开谁,互相感谢,互相帮助。

所以小河的水流得更欢了,小草也长得更绿了。

3、齐读
三、总结
小河与小草是一对好朋友,它们互相帮助,互相依靠,谁也离不开谁,我们小朋友之间也要互相帮助,和睦相处,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美好。

四、板书设计:
13小河与青草
感谢
小河————青草
清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