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高坠现场分析1例
高处坠落事故案例及分析

高处不系安全带工作人员把命丧某厂2名作业人员站在空气预热器上部钢结构上,在进行起重挂钩作业时,失去平衡同时跌落,1人死亡。
【简要经过】某年6月12日上午,某厂脱硝改造工作中,作业人员王某和周某站在空气预热器上部钢结构上进行起重挂钩作业,2人在挂钩时因失去平衡同时跌落。
周某安全带挂在安全绳上,坠落后被悬挂在半空;王某未将安全带挂在安全绳上,从标高24m坠落至5m的吹灰管道上,抢救无效死亡。
【原因及暴露问题】1.高处作业未将安全带挂在安全绳上;2.工作负责人不在现场,失去监护。
【事故图片及示意图】【知识点】1.高处作业时,应将安全带挂在安全绳上;2.工作负责人应始终在现场认真履行监护职责。
【制度规定】1.《安规》第584条规定“在没有脚手架或者在没有栏杆的脚手架上工作,高度超过1.5m时,必须使用安全带,或采取其他可靠的安全措施”;2.《安规》第586条规定“安全带的挂钩或绳子应挂在结实牢固的构件上”。
高空作业无防护措施职工高空坠落死亡一、事故经过桐乡市某某公司由于车间屋顶的排水天沟及透光板(透明塑料板)被木屑阻塞,下雨时雨水无法排出造成制板车间漏雨。
2005年7月31日8时10分,制板车间副主任冯某某组织何某等五位工人上屋顶对排水天沟及透光板进行清理,8点40分时杨某某从8米多高的屋顶坠落,经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分析杨某某在对屋顶天沟及透光板进行清理时,作业中不慎踩破透光板,由于透光板支撑不住造成坠落,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桐乡市某某公司的领导安全意识淡薄,安全责任不落实,职工三级安全教育不到位,在组织工人进行高空作业时,没有采取任何安全防护措施,是造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三、防范措施桐乡市某某公司的负责人要深刻吸取此次事故血的教训,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安全检查,对照安全评价的内容,进行一次彻底全面的学习与整改,不能把安全评价只作为一种形式,而要把工人的安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全面提升工人的安全意识。
高处坠落事故案例分析

高处坠落事故案例分析摘要:高处坠落事故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工作场所事故,严重威胁工人的生命安全。
本文通过分析一个真实的高处坠落事故案例,探讨其原因和相应的防控措施,以提高工作场所的安全性。
引言:高处坠落是目前工作场所事故中最常见的一种,占据了工薪族伤亡事故的三分之一以上。
这种事故不仅能够导致严重的伤害和死亡,还会对员工的心理和生理健康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
因此,了解高处坠落事故的案例和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对保障员工的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 案例背景这起高处坠落事故发生在某建筑工地,施工人员在屋顶进行施工作业时,其中一名工人意外坠落,导致严重伤害。
此案例被列为重大事故事件进行调查。
2. 事故原因分析a. 不当的工作流程:在这起事故中,工人没有正确地使用和固定安全带,同时也没有在危险区域设置警示标志。
构成了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b. 培训不足:工人在进行高处作业之前没有得到充分的培训,对安全操作规程和使用相关工具的技能了解不足,无法正确应对事故的发生。
c. 安全管理不善:工地存在着不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缺乏有效的安全检查和监管机制。
工人们缺乏一个能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隐患的合适渠道。
3. 高处坠落事故的危害a. 人身伤害:这是高处坠落事故最直接的危害,不仅可能造成工人死亡,还会导致骨折、内脏损伤等严重的身体损伤。
b. 心理影响:即使是逃过一劫的工人,也可能因为这种事故经历而产生心理创伤,产生恐高症等心理问题,对工作状态和生活质量造成负面影响。
4. 高处坠落事故的防控措施a. 安全培训:向施工人员提供全面的高处作业安全培训,包括使用安全带和其他防护装备的正确方法,以及事故发生后的紧急救援措施。
b. 安全意识的培养:通过安全宣传和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让他们明白高处作业的风险和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c. 安全设施的完善:工地应设置完善的安全标识和警示牌,以及临时护栏等安全设施,防止工人意外进入危险区域。
登高摔伤案例分析原因及性质

登高摔伤案例分析原因及性质高处作业事故案例及事故原因分析一、高处作业事故案例①临边作业20xx年1月29日19:50时左右,由浙江歌山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方松街道天邻英华园期工地,一职工在浇筑2#人防地下车库汽车坡道外墙时,从5米左右高处坠落至基坑,外侧地面,经送松江区中心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原因及存在问题:1.高处临边作业,浇筑墙体外侧没有搭设作业平台和护栏;2.施工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不足、安全措施不到位,冒险施工。
②临边作业20xx年12月10日11时左右,上海新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上海双扬装饰画有限公司生产厂房内,一职工站在2.2米左右高的移动平台上粉饰房顶时,不慎坠落至地面,经送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抢救无效于12月20日10时左右死亡。
原因及存在问题:1.高处临边作业,脚手架周围没有安装防护栏;2.施工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不足、安全措施不到位,冒险施工。
③临边作业未系安全带,三人坠落把命丧某年2月20日上午,某厂安装主厂房屋面板,5名工作班成员在高处作业均未系安全带,在推动钢板过程中,因两侧用力不均,其中一侧3人坠落死亡。
原因及存在问题:1.高处临边作业,未安装安全绳,及没有系安全带;2.未按规定先固定、再翻板的方法施工,而是采用平推钢板的方法。
3.作业人员安全知识缺乏,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不强,麻痹大意酿成事故;4.现场管理人员对工人作业点的安全检查不仔细,没有检查高处作业的安全保障措施是否到位。
④临边作业高处不系安全带工作人员把命丧某年6月12日上午,某厂2名作业人员周某和王某站在空气预热器上部钢结构上,在进行起重挂钩作业时,失去平衡同时跌落,周某安全带挂在安全绳上,坠落后被悬挂在半空;王某未将安全带挂在安全绳上,从标高24m坠落至5m的吹灰管道上,抢救无效死亡。
原因及存在问题:1.高处作业未将安全带挂在安全绳上;2.作业人员安全知识缺乏,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不强,麻痹大意酿成事故;3.现场管理人员对工人作业点的安全检查不仔细,没有检查高处作业的安全保障措施是否到位。
高空作业事故案例

《高空作业事故案例分析与防范》在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中,高空作业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高空作业是指在高处进行的作业活动,例如建筑施工、维修、清洁、安装等。
由于作业环境的特殊性,高空作业事故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本文将通过对一些典型的高空作业事故案例的分析,探讨高空作业事故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期提高人们对高空作业安全的认识,减少事故的发生。
一、事故案例一:建筑施工中的高处坠落事故案例背景:某城市的一栋高层建筑正在进行外墙装修施工。
施工单位为了加快进度,安排了多名工人同时在高处进行作业。
其中一名工人在没有系安全带的情况下,站在脚手架的边缘进行瓷砖的粘贴工作,不慎失足从高处坠落,当场身亡。
事故原因分析:1. 工人安全意识淡薄。
该工人明知高处作业必须系安全带,但为了图省事,心存侥幸,没有正确佩戴安全带,这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 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
施工单位虽然设置了脚手架等安全防护设施,但在管理上存在漏洞,没有对工人的安全带佩戴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检查,使得安全防护措施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3. 安全教育培训不足。
工人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对高空作业的危险性认识不足,不知道如何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设备。
防范措施:1.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施工单位应定期组织工人进行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培训内容应包括高空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安全防护设备的使用方法、事故应急救援知识等。
2.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高空作业的安全管理,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严格执行安全检查制度,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3. 确保安全防护设施的有效性。
施工单位应定期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完好无损、牢固可靠。
工人在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带、安全网等安全防护设备。
4. 加强现场监督管理。
施工管理人员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人的违规行为,对不遵守安全规定的工人进行严肃处理。
高处坠落案例事故分析报告

高处坠落案例事故分析报告高处坠落案例事故分析报告1一.事故概述20xx年x月x日15时30分,xx分厂安排直氰工段一班人员加班协助直氰维修班架设氰化钠大库到直氰氰化钠小库之间的氰化钠输送管道。
一班班长寇某某在班后会上布置了协助直氰维修班架设管道任务,并指定氰化岗位操作工王某某去氰化钠大库至直氰化钠小库之间的空中桥架上协助吊装氰化钠输送管道。
16时左右,王某某冒险翻越制酸二段酸浸备用槽顶部护栏,在未挂好安全带情况下直接上到空中桥架北端作业,导致本人从桥架上坠落至地面(桥架距离地面高度4米)。
后送市中医院救治,经医院诊断,王某某腰椎受伤。
二.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性质(一)、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王某某违章作业冒险翻越制酸二段酸浸备用槽顶部护栏且未挂好安全带时直接上到空中桥架作业,是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二)、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1、运转一班班长寇某某在高空作业前没有按照制度办理高空作业票证,没有制订相应安全防范预案;2、分厂安全员屈某某对本单位高空作业票证监督不到位;3、分厂未落实票证管理制度对高空作业疏于管理。
(三)、事故的性质这是一起因违章操作引发的高空坠落事故。
三.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1)x分厂立即组织学习安环科下发的20xx年第xx号通知内容,并将组织学习情况于x月x日前上报安环科;(2)x分厂立即组织召开安全专题会议,本着安全事故“四不放过”的原则,通报事故案例提出防范措施,并将会议情况于x月x日前上报安环科。
(3)各生产单位要查遗补漏居安思危,利用班前班后会学习安环科下发的20xx年第xx号通知内容,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做好安全作业票证的办理、审核、建档工作。
(4)分厂应加强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培训。
案例八、高空作业吊篮不牢发生坠落事故高处坠落案例事故分析报告2【事故经过】某水泥厂下属的炼镁锻白窑工程,由某建筑公司承建。
该工程由李某和石某2人负责,李某负责技术方面,石某负责质量、安全、生产等方面。
高空作业中的事故案例分析与教训

高空作业中的事故案例分析与教训1. 引言高空作业是指在建筑物、桥梁等高处进行工作的一种特殊作业方式。
这类作业通常伴随着一定的风险,一旦发生事故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对高空作业中的事故案例进行分析并汲取教训,对于加强安全管理意义重大。
2. 案例一:高空坠物事故在某大楼的高处进行外墙清洗作业时,一名工人因操作不当导致手中的清洗工具从高处掉落,不幸砸中了经过的行人。
造成此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工人在高空作业时没有固定好清洗工具。
高空作业时,确保工具的牢靠固定非常重要,以防止坠物事故的发生。
其次,缺乏足够的警示措施。
在高风险的作业环境下,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警示行人注意避让,同时工人也应该注意避免对下方行人造成伤害。
此案例给我们的教训是,在进行高空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加强对工人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安全措施的重视。
3. 案例二:高空坠落事故一家建筑公司在高楼施工时发生了一起工人从高处坠落的事故。
经调查得知,该工人当天没有正确使用安全带,并且没有进行足够的安全检查。
这个事故的教训有以下几点:首先,高空作业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带,确保工人在高处作业时有可靠的保护措施。
其次,对于高空作业人员,公司应该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以增强他们在高处作业时的自我保护能力。
最后,建筑公司在组织高空作业时,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和各项作业规程,确保安全标准得以贯彻执行。
4. 案例三:高空电梯事故在一次高空电梯维护作业中,由于电梯起重机的故障,导致电梯突然坠落,造成维护人员受伤。
这个事故主要由以下原因引起:首先,维护人员对电梯起重机的故障没有及时发现。
高空作业中,定期的设备检查和维护至关重要,以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其次,对于电梯的维护人员,必须进行足够的培训,熟悉电梯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常见故障处理方法,提高其应急处理能力。
此案例教导我们,在进行高空作业时,应当加强设备的维护和检查,及时处理故障,并提供充足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机会,以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高处坠落事故案例分析_高空坠落事故案例分析

高处坠落事故案例分析_高空坠落事故案例分析高处坠落事故由于其发生频率高,死亡率大,因而曾被列为建筑施工四大伤害之首,约占全部建筑事故的60%以上。
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关于高处坠落事故案例分析,欢迎大家前来阅读!高处坠落事故案例分析篇1一、事故简介2002年2月20日,深圳市某电厂5、6号机组续建工程发生一起高处坠落事故,造成3人死亡。
二、事故发生经过深圳市某电厂5、6号机组续建工程由中建某局第二建筑公司承建,该工程主体为钢结构。
6号机组东西(A~B轴)钢屋架跨度为27m,南北(51~59轴)长63m,共7个节间,钢屋架间距为9m,屋架上弦高度为33.2m。
屋架上部为型钢檩条,间距为2.8m,檩条上部铺设钢板瓦。
截至2002年2月20日前,已完成51~52轴1个节间的铺板。
2002年2月20日继续铺设钢板瓦作业,开始从52~53轴之间靠近A轴位置铺完第1块板,但没进行固定又进行第2块板铺设,为图省事,将第2块及第3块板咬合在一起同时铺设。
因两块板不仅面积大且重量增加,操作不便,5名人员在钢檩条上用力推移,由于上面操作人未挂牢安全带,下面也未设置安全网,推移中3名作业人员从屋面(+33m)坠落至汽轮机平台上(+12.6m),造成3人死亡。
三、事故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1)在铺完第1块板后,没有用螺丝固定便继续铺第2块板,且作业时又一次铺设2块,给继续作业带来危险。
2)作业人员并没按要求将安全带系牢在安全绳上。
2.间接原因1)安全管理不到位,承包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未经审批程序,以致安全防护措施过于简单。
钢结构吊装是一项比较危险的高处作业工程,必须全面考虑防护措施。
2)安全教育不到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忽视或在挂安全带后操作不便等情况下而未挂安全带时,缺乏其他保护措施。
且特种作业人员未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
3)对现场缺乏检查,没人制止工人的违章操作。
4)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按照规定高处的钢屋架上作业,应在节间处设置安全平网,而此作业场所却未设置。
高空作业的事故案例分析

高空作业的事故案例分析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建筑行业的进步,高空作业已经成为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高空作业的危险性,事故也时有发生。
本文将通过对几个高空作业事故案例的分析,探讨事故发生的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以期提高高空作业的安全性。
一、事故案例一:塔吊倾倒2017年某城市,一次高空作业中发生了一起塔吊倾倒的事故。
事故发生时,塔吊正在进行建筑材料的运输。
根据调查,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不合理的操作:操作人员在吊装建筑材料时,未根据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操作,导致材料不稳定,进而引发倾倒事故。
2. 设备故障:塔吊本身存在技术问题,例如缺乏必要的维修保养或老化等,导致设备的稳定性下降。
3. 安全监管不到位:施工单位和监管部门未落实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未对高空作业进行全面检查和审查,使得不安全因素得以存在。
这起事故给我们提供了以下启示:1. 操作人员需接受专业的培训,了解相关操作程序,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作业。
2. 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及时更新老化的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3. 监管部门应加大对高空作业的监管力度,制定更加严格的安全规范,确保每一次高空作业都符合标准。
二、事故案例二:坠落事件2018年,一次高空作业中发生了一起坠落事件。
一名在悬挂吊篮上工作的工人突然坠落,不幸受伤。
对该起事故的调查发现,导致坠落事件发生的原因如下:1. 安全设施缺失:悬挂吊篮所处的建筑物缺乏防护栏杆或其他安全设施,使工人失去了防止坠落的保护措施。
2. 操作不当:工人未按照操作规范正确使用安全带或其他防护装置,增加了坠落的风险。
3. 监管不力:监管部门未对该建筑工地进行及时检查,没有发现和纠正存在的安全问题。
此次事故给我们带来的教训如下:1. 建筑工地应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例如栏杆、防护网等,保障高空作业人员的安全。
2. 高空作业人员必须按照标准操作程序正确使用安全带、安全帽等个人防护装备,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死 者 上 身外 衣 胸前 及 双 袖 口、 手有 大 量 血迹 , 双 下身长 裤未 见血 迹 附着 , 长裤 前 有 灰 尘 附 着 , 脚 鞋 双 上未见 血迹 , 中右脚鞋底 蹦 裂 。尸体 双上 肢肘 关 节 其 尸僵形 成 , 嘴唇及 手腕等低 下 未压 迫部 位见 暗 红色 尸
Gee pr32分析 软件进 行分 型 。 nTy e .
2 结果与讨 论
刀 刃 向上垂 直 于地 面 , 于 颈 椎 骨 质 中 。菜 刀 把 位 卡 于 身 体 右 侧 , 体 左 右 手 分 别 位 于 菜 刀 刀 背 、 把 尸 刀
处, 呈握 物 状 。 尸 体 头 距 墙 面 1 5 脚 距 墙 面 3 . m, .
胞密度 最大 , 污染最 少 , 可稳定 转移 , 得 到准确 可靠 能 的 DNA_T S R分 型 ; 用直接 剪取 方法 富集 衣物 上人 采
体上皮 脱落 细胞 损 失最 小 , 污染 严 重 , 衣 物 本 身 但 受 影响 最大 , 果衣 物 较 脏 或 颜 色较 深 易 脱 , 基 质会 如 其 严重 干扰 D NA 提 取 , 提 D 所 NA 中含 有 大 量 抑 止 物 和污染 物 , 得分 型结 果 不 纯 和不 全 ; 生 物 脱 落 细 使 用
的滤膜 , 3层折 叠 , 入 生 物脱 落 细 胞 提 取仪 的 吸 分 装 头和接 口之 间 , 在夹 克 的接 触皮 肤较 多 的额外 一部 分
( 大约 3 m ) 领 处 滑 动 吸取 , 第 2层 滤 膜 剪 取 放 c 衣 将
关 键 词 :法 医学鉴 定 ; 坠 ; 因 高 死 中 图分 类 号 : F 9 . D 7 54 文 献标 识码 : B
意 外 高 坠 现 场 分 析 1例
江永祥 曹 申膑。 1宜 昌市西陵公安分局刑警大队, , (. 湖北
宜昌 430 ;. 阳 县 公 安 局 刑 侦 大 队 , 北 宜 昌 400 2 长 湖
430) 4 5 0
内剪 碎备检 。 () 3用生 物脱落 细胞 提取 仪 吸取 。剪取 适 当长
・
案 例 分 析
・ 型皇蕉 墨 生Fra bibliotek 胞 富集 到 双 面胶 上 , 双 面 胶 剪 取 , 入 1 5 P 将 放 . mL E 管备 检 。 ( ) 接剪取 。用剪 刀直接 剪 取夹 克接 触皮 肤 较 2直 多 的另一部 分 ( 大约 3r 衣 领 , 入 l 5 E e ) a 放 _ ml P管
取法 和用生 物脱 落 细胞 提 取 仪 收集 的人 体 脱 落 细胞 检测 出系统 基 因座 的部分 D NA_T S R分 型 , 无法 进行
阳 台 , 台栏杆 高 1 0 该 阳 台靠 栏 杆 东 南 侧 有 木 阳 . m, 凳 一 张 , 凳 高 4 . e 。木 凳 上 有 竹 杆 一 根 , 杆 木 5 0r a 竹 二 头分 别 横 搁 在 栏 杆 东 南 侧 , 竹杆 上穿 挂 有 咸 干 鱼 4串 , 竹杆 上 空有 一 可升 降 衣 架 , 架 距 地 面 1 1 衣 . m。
0 m。经 查该 女子 系 该 楼 三 楼 住 户 。室 内现 场 情 况 为二 室二 厅 结 构 , 北 朝 南 。室 内 南侧 有 一 未 封 闭 坐
采用直 接粘 取法 收 集 的人 体脱 落上 皮 细 胞 检测
出系统 基 因座 的全 部 D NA_TR分 型 , S 与嫌 疑人 牛某
的1 5个 S R基 因座 分型结 果完 全一 致 ; T 采用直 接剪
人 1 5 P管 内剪碎 备检 。 . mL E
12 D . NA 提取及 检 测
文 章 编 号 :10—6 0 2 1 ) 20 6—2 083 5 (0 10 —0 20
用 3 不 同方 法分 别收集 的生 物检材 均采用 I - 种 Q D NA( I 司 ) 剂按 说 明提 取 D AB 公 试 NA。使 用 Ie — d n t i r 光扩增 试剂 盒 、 7 0扩 增仪 ( I 司) 行 il 荧 fe 90 AB 公 进 P R扩 增 , 3 3 XL全 自动基 因序 列分 析 仪检 测 , C 经 10
斑, 颈前 甲状 软 骨上 可 见 一 菜 刀 立 于颈 椎 骨 质 中 , 颈
胞提取仪富集的衣物上人体脱落上皮细胞 , 的是 采用
静 电吸附 的原理 , 在保 持检材 完好 无损 的情 况下 完 成
部创 口长 1 . c 创 缘整 齐 , 腔 内颈前气 管 、 管 、 2 0m, 创 食 双侧 颈外 、 内动 静脉均 横断 ; 颈 右下 肢 股 骨骨折 变 形 。 解剖 见头部 头皮 未见 出血 , 骨 未 骨折 , 胸 部第 4 颅 左 、 5 肋 骨折 , 腹 腔 内脏 器 未 见 异 常 , 股 骨 颈 骨 折 前 胸 左 并移 位 。提取 胃内容物 及心 血进行 常 规毒 物分 析 , 未 检 出常见 毒物及 安 眠药 成分 。
1 案 例资料
1 1 基本 情况 .
某年 1月 2 9日 2 3时 3 O分 , 某 小 区居 民楼 下 在
发 现一 具 女 尸 。尸 体 呈 俯 卧 位 , 北 脚 南 , 着 完 头 衣
整 。双 上肢 上 屈 、 手 与 颈 部 平 齐 。尸 体 颈 下 有 新 双
鲜 血 泊形 成 , 体 颈 部 有 菜 刀 一 把 , 刀 位 于 颈 前 , 尸 菜
在 阳 台地 面 留有 与死者相 同脚 印 , 阳 台栏 杆铁 管上 在
有蹬踏 痕 。
1 2 尸体 检 验 .
个 体识 别达 到 同一认 定 。
衣 物上 的生 物 检材 含 量 少 、 较分 散 、 易污 染 等特 点 , 往不容 易 收集 。本 文对 3种 方 法 比较 , 相 同 往 在 条 件下 , 采用 直接粘 取方 法所 富集 的人 体脱 落上 皮 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