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第九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章节练习(2014-09-29)

合集下载

中学教师资格第九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章节练习(2014-09-24)

中学教师资格第九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章节练习(2014-09-24)

1.问答题结合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有效措施。

参考答案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①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教师应给学生创造一个能支持或容忍标新立异者及偏离...【查看详解】2.名词解释功能固着参考答案
是从物体通常的功能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

3.填空题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参考答案环境;智力;个性
4.填空题创造性的基本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参考答案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5 研究者倾向于把问题分为()。

A.抽象问题
B.排列问题
C.转换问题
D.无结构问题
E.有结构问题
6.问答题简述智力与创造性的关系。

参考答案
智力与创造性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

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高智商可能有高创...【查看详解】7.判断题提出假设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确定是否含乎实际,是否符合科学原理。

参考答案错8.判断题定势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不会妨碍问题的解决。

参考答案错 9 问题解决的两种方式分别是() A.教育式
B.启发式
C.算法式
D.教学式
10.问答题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参考答案
①定势与功能固着定势(心向)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状态。

功能固着是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物体的倾向。

②问...【查看详解】。

教育心理学第九章

教育心理学第九章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同步练习题第九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一、单项选择题1.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称为:( D )。

A.原型B.定势C.变式D.问题2.已知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都非常明确,个体按一定的思维方式即可获得答案的问题称为:( C )。

A.明确问题B.模糊问题C.有结构问题D.无结构问题3.已知条件与要达到的目标都比较含糊,问题情境不明确、各种影响因素不确定、不易找出解答线索的问题称为:( D )。

A.有序问题B.无序问题C.有结构问题D.无结构问题4.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的过程称为:( C )。

A.发现问题B.提出问题C.明确问题D.分解问题5.把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的方案都列举出来,逐一尝试的假设方法称之为:(A )。

A.算法式B.推理式C.启发式D.演绎式6.依据经验或直觉选择解法的假设方式称之为:(C )。

A.算法式B.推理式C.启发式D.演绎式7.由于看到鸟的飞翔而发明了飞机,这类创造活动的主要心理影响机制是:( A )。

A.原型启发B.功能固着C.负向迁移D.定势影响8.受先前活动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特殊准备状态称为:(D)。

A.原型启发B.功能固着C.负向迁移D.定势影响9.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B )。

A.形象思维B.发散思维C.辐合思维D.直觉思维10.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能产生大量不同的观念,这表明其思维具有:(A )。

A.流畅性B.变通性C.指向性D.独创性11.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同一问题想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答案,这表明其思维具有:( B )。

A.流畅性B.变通性C.指向性D.独创性12.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匠心,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同辈的新奇性意见,表明其思维具有:(D)。

A.流畅性B.变通性C.指向性D.独创性13.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的思维训练方法称为:(B )。

2011年中学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答案与解析:第九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2011年中学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答案与解析:第九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第九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一、单项选择题1. 发散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有三个:变通性、独创性和A.对样性B.迅速性C.流畅性D.价值性()2. 个人面对问题情景时,能独具慧眼,想出不同寻常的高见,具有新奇性,这反映了创造性的什么特征?A.变通性B.流畅性C.独创性D.先进性()3. 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A.既定疑点B.理论假设C.刺激情境D.给定途径()4. “对代数式a2 – 2ab + B2 进行因式分解,属于的问题A.有结构B.无结构C.创造性D.认知性()5. 教科书中的练习题多属于的问题A.创造性B.认知性C.有结构C.无结构()6. “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样的问题属于的问题A.有结构B.无结构C.一般性D.认知性()7. 数学老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学生看清题目,必要时可以画一些示意图,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A.牢记题目内容B.很好的完成对心里问题的表征C.有效的监控解题过程D.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8. 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过程,叫做A.发现问题B.理解问题C.问题检验D.问题解决()9. 下面选项中属于问题解决的是A.无目地的幻想B.穿衣等自动化的操作C.比较D.发明创造()10. 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其首要环节是A.发现问题B.提出问题C.分析问题D.理解问题()11. 认知心理学将理解问题看作是头脑中形成的过程A.问题结构B.问题线索C.问题内容D.问题空间()12. 寻找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方案,选择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的过程是A.发现问题B.理解问题C.提出假设D.验证假设()13. 将能达到目标的所有可能的选择都找出来,试遍所有可能,总会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称为B.推理式C.算法式D.演绎式()14. 由先前经验影响所形成的往往不被意识到的一种倾向性或心里准备状态叫A.潜意识B.前意识C.定势D.潜伏学习()15. 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列举由“大地”一词所想到的事物,是为训练学生的A.发散思维B.推测与假设C.好奇心D.独立性()16. 下列哪个过程属于问题解决?__________A.吃饭穿衣B.漫无目的的幻想C.猜谜语D.回忆电话号码()17. 依据经验或自觉选择解法的方式是A.推理式B.启发式D.演绎式()18.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A.形象思维B.聚合思维C.自觉思维D.发散思维()19. 对同一问题所想到的可能答案越多,则表明其思维的__________越高A.流畅性B.独创性C.目的性D.结构性()20. 看到某件制品时常被其惯常的用途所束缚,很难想到它别的方面的功能,这种现象被称为A.习惯B.功能固着C.定势D.定向()二、填空题21. 现实中的问题各种各样,研究者倾向于将问题分为两类:__________和__________。

河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心理学》临考估题判断题:第九章

河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心理学》临考估题判断题:第九章

河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心理学》临考估题判断题:第九章第九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1.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答案要点】(1)问题的特征,如问题的类型,呈现方式等;(2)已有知识经验的作用;(3)心理定势与功能固着的影响。

2.简述智力与创造性的关系。

【答案要点】智力与创造性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

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50.简述如何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答案要点】(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第一,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第二.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第三,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

(3)提供多种练习机会。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

3.简述创造性的基本特征。

【答案要点】创造性由创造性意识、创造性思维过程和创造性活动三部分组成。

在创造性的组成部分中,创造性思维是其核心。

创造性思维又包含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与创造性思维关系最为密切。

发散思维表现在行为上,即代表个人的创造性。

发散思维有三个主要特征:(1)流畅性。

流畅性是指针对问题(发散点)从不同角度在短时间内反应迅速而众多的思维特征。

比如能在短时间内表达较多的观念,使用较多文字,产生较多联想等。

(2)变通性。

变通性也就是思维的灵活,它要求能针对问题(发散点)从不同角度用多种方法思考,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当解决问题的思路受阻时,能另辟蹊径,寻找解决问题的其他方法。

对同一问题,想出不同类型答案越多,其变通性越高。

(3)独特性。

独特性是指针对问题(发散点)用新角度、新观点去分析。

提出独特的、有新颖成分的见解。

中学教师资格证_教育心理学___第九章__问题解决与创造性选择题

中学教师资格证_教育心理学___第九章__问题解决与创造性选择题

第九章问题解决和创造性一、单项选择题1.()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A.知识 B.策略 C.问题D.能力2.()是问题的起始状态。

A.给定的条件 B.要达到的目标 C.存在的限制或障碍D.能力3.问题分为有结构的问题和()。

A.界定清晰的问题 B.主观问题 C.无结构的问题D.客观问题4.一般的数学应用题属于()。

A.有结构的问题 B.主观问题 C.无结构的问题D.界定含糊的问题5.()是已知条件与要达到的目标都比较含糊,问题情境不明确、各种影响因素不确定,不易找出解答线索的问题。

A.有结构的问题 B.界定清晰的问题 C.无结构的问题D.客观问题6.怎样更好地为奥运服务?这样的问题属于()。

A.有结构的问题 B.界定清晰的问题 C.无结构的问题D.客观问题7.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A.心智技能 B.认知操作 C.操作技能D.认知策略8.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有目的性、()、和序列性。

A.外显性 B.稳定性 C.操作性D.认知性9.问题解决需要运用高级规则进行信息的重组。

这是问题解决的()。

A.目的性 B.稳定性 C.序列性D.认知性10.问题解决有两种类型:常规性问题解决和()。

A.逻辑性问题解决 B.概括性问题解决C.算法式问题解决D.创造性问题解决11.()是指综合应用各种方法或通过发展新方法、新程序等来解决无结构的、无固定答案的问题。

A.逻辑性问题解决 B.常规性问题解决C.算法式问题解决D.创造性问题解决12.()认为问题解决就是通过尝试.使错误的行为动作逐渐减少,正确的行为动作逐渐增加的过程。

A.桑代克 B.杜威 C.苛勒D.布鲁姆13.()认为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顿悟的过程。

A.桑代克 B.杜威 C.苛勒D.布鲁姆14.()认为问题解决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分阶段的过程。

A.桑代克 B.杜威 C.苛勒D.布鲁姆15.20世纪50年代的()以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的问题解决。

教师资格证——两学复习材料——教育心理学第九章(共15章)

教师资格证——两学复习材料——教育心理学第九章(共15章)

第九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第一节问题解决☐一、问题解决的含义☐(一)问题⏹指给定信息与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它只能是那些通过一定的思维方式、间接运用已有知识来解决的情境,而不是指个人直接运用已有知识(即仅凭记忆)就能解决的问题。

⏹所有的问题都含有3个基本成分:(1)一组给定的已知条件即初始状态;(2)期望达到的目标即目标状态(3)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问题的类型:☐ 1. 有结构的问题或界定清晰的问题⏹界定清晰的问题是指已知条件即初始状态(initial state)、要达到的目标即目标状态(goal state)以及由初始状态如何到达目标状态的一系列过程都很清楚的问题。

☐ 2.无结构的问题或界定含糊的问题⏹界定含混的问题是指对问题的初始状态或目标状态没有清楚的说明,或者对两者都没有明确的说明,这些问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二)问题解决⏹问题解决就是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2008、2010简答)☐ 1. 目的性:问题解决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它总是要达到某个特定的终结状态;☐ 2.认知性:通过内在的心理加工实现的;自动化的操作不属于问题解决,因为没有心里加工过程。

☐ 3.序列性:一系列的心智操作过程,例如分析、联想、比较等⏹类型:常规性问题解决与创造性问题解决二、问题解决的过程:☐ 1.发现问题⏹首要环节;与个体的活动积极性、已有的知识经验、思考问题的时间等有关。

☐ 2.理解问题⏹形成问题的表征,即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

☐影响因素:个体的知识经验、注意、记忆、思维等。

☐ 3.提出假设☐即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方案,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步骤。

☐方法:☐(1)算法式:是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至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

⏹优点:它能够保证问题的解决。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心理学》章节讲义第九章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心理学》章节讲义第九章
第九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评价目标】 1.识记问题、问题解决、功能固着、创造性、发散思维等基本概念。 2.理解并能以实例解释创造性的基本特征。 3.理解并能以实例说明问题解决的过程。 4.结合实例分析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5.结合实例分析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有效措施。 6.结合实例分析培养创造性的有效措施。 【主要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识记部分 1、问题的概念: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任何问题都含有三个基本制或障碍。 2、问题解决的概念: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问题解决有三个基本特点;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有结构的问题常用常规性问题解决,无结构的的问题需用创造性问题解决。 3、功能固着的概念:功能固着也可以看做是一种定势,即从物体的正常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 4、创造性的概念: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5、发散思维的概念: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 二、理解部分 1、理解并能以实例解释创造性的基本特征 (1)流畅性 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多少。该特征代表心智灵活,思路通达。对同一问题所想到的可答案越多,即表示他的流畅性越高。 (2)变通性 即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同一问题所想出不同类型答案越多者,变通性越高。 (3)独创性 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心,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已有超越同辈的意见,具有新奇性。对同一问题所提意见愈新奇特者,其独创性越高。 2、理解并能以实例说明问题解决的过程 问题解决的过程可以分为: (1)发现问题 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发现问题是其首要环节。 (2)理解问题 理解问题就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 (3)提出假设 提出假设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方案,选择恰当的决问题的操作步骤。常用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算法式和启发式。 (4)检验假设 检验假设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来确定假设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符合科学原理。检验假设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检验,二是间接检验。 三、掌握部分 1、结合实例分析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影响因素主要有:问题的特征、已有的知识经验、定势与功能固着(例略) 2、结合实例分析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有效措施 主要措施有: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 (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例略) 3、结合实例分析培养创造性的有效措施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保护好奇心、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发散思维训练、推测与假设训练、自我设计训练、头脑风暴训练。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填空练习九: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填空练习九: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填空练习九: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第一节问题解决概述1、问题是________。

(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2、研究者倾向于将问题分为两类:________,________。

(有结构的问题或界定清晰的问题,无结构的问题或界定含糊的问题)3、教科书上的练习题多属于____。

(有结构的问题)4、____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问题解决)5、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____、____、____。

(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6、问题解决有两种类型: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

各种发明创造都可以看做是____的典型例证。

(常规性问题解决,使用常规方法来解决有结构的、有固定答案的问题;创造性问题解决,综合应用各种方法或通过发展新方法、新程序等来解决无结构的、无固定答案的问题。

创造性问题解决)7、问题解决的过程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四个阶段。

(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8、____就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

(理解问题)9、表征既是个体在头脑中对所面临的事件或情境的表现和记载,也是个体解决问题时所加工的对象。

对问题的表征既包括____,也包括其____,____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问题的表面特征,深层特征,后者)10、____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方案,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

常用的方式主要有两种:____和____。

(提出假设,算法式,启发式)[page]11、能否有效地提出假设,受到个体思维的____和____的影响。

(灵活性,已有的知识经验)12、____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来确定假设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符合科学原理。

(检验假设)13、检验假设的方法有两种:一是____,即通过实践来检验,通过问题解决的结果来检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问答题结合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有效措施。

参考答案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①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教师应给学生创造一个能支持或容忍标新立异者及偏离...【查看详解】2.问答题简述创造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创造性与个性之间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

高创造性者一般具有以下个性特征:(1)具有幽默感。

(2)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

(3)能够...【查看详解】3.名词解释功能固着参考答案是从物体通常的功能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

4.填空题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参考答案环境;智力;个性
5.填空题创造性的基本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参考答案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6.问答题简述如何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参考答案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第一,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第二.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第三,重视知识...【查看详解】7.判断题新奇性是创作性作品的必要特征,但不是主要特征。

参考答案对8.判断题新手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用于问题表征的时间一般多于专家。

参考答案错 9 问题解决的两种方式分别是()
A.教育式
B.启发式
C.算法式
D.教学式
10 问题解决的种类有()
A.有结构的问题
B.可以解决的问题
C.无结构的问题
D.难以解决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