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声乐演唱中做到字正腔圆

合集下载

探析民族唱法“字正腔圆”的关键

探析民族唱法“字正腔圆”的关键

探析民族唱法“字正腔圆”的关键作者:张佳一来源:《知音励志·社科版》2017年第03期民族唱法是我国古代歌唱艺术家围绕汉字的吐字换气的方式,在继承民族传统声乐艺术的基础上形成的,其声音清脆且富有韵味。

“字正腔圆”是我国传统声乐唱法中的一种特殊的形式,它生动的地表达了歌曲的思想内容,使歌声富有感染力。

而字正腔圆的是吐字的清晰,很多演唱者的演唱之所以没有感染力,很多时候是因为没有处理好吐字与呼吸的问题。

所以,在演唱中,演唱者要重视咬字吐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字正腔圆”。

本文探析了民族唱法“字正腔圆”的一些因素。

【关键词】民族唱法;字正腔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唱法是我国传统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我国历史中渊源流传。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唱法,不同的民族有语言、地理、经济以及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差别。

人民群众之所以喜爱民族歌唱作品,除了作品的文化内涵,艺术感染力和引人入胜的韵律外,“字正腔圆”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为了更好的表达“字正腔圆”,首先要求演唱者对歌词表达的感情有深层次的理解,此外要注重表现语言的手法,不但要把语言和音乐紧密地结合起来,同时也要把语言的发声方法和曲调的发声方法结合起来。

正如大家所了解的,通常歌曲都是先有歌词然后谱曲的,演唱者不仅要重视词作者的歌词与曲作者的音乐,而且要使词曲有机结合,歌唱者既要考虑到曲调的起伏,又不能忽视语调的规律,只有充分使用“字正腔圆”的技巧把歌词艺术化,才能达到词曲有机结合的高境界。

1 “字正腔圆”要注意呼吸在演唱作品中,呼吸是至关重要的,呼吸换气是否流畅直接影响着演唱质量的好坏。

由古至今,在我国传统民族声乐演唱的作品中,有众多关于呼吸的技巧。

春秋时期的著作《韩非子》以及唐代的《乐府杂录》等书都有关于呼吸与歌唱方面的描述。

呼吸与发声联系非常紧密,两者都是歌唱的基本训练内容,一般呼吸的方式有两种,即所谓的有闻香式吸气与叹气式吸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声音特点,所采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以字带声、以字行腔、字正腔圆”—“字”在中国古代声乐中的审美理念

“以字带声、以字行腔、字正腔圆”—“字”在中国古代声乐中的审美理念

3、如 何 做 到 “ 字 带声 、 以 字 行 以 中 华 民族 声 乐 艺术 的兴 盛 , 在 先 秦 时期 , 处 , 有棱 角: 早 要 柔软 处 , 要能 圆湛 。 细体 会 , 细 有 关声 乐 艺 术 的论 著就 以散 论 的形 式 出现 方成 绝 唱 , 则棱 角近 乎 硬 , 湛近 乎 绵 , 否 圆 反 腔 、字 正 腔 圆 ” 在 歌 唱 中要 做 到 咬 宇 吐 字 清 晰 准 确 、 在各类典籍之中。 庸置疑 , 毋 这些 著 作 对 于 受 二者 之 病。 如细 曲 中 圆软 之处 , 易 成 ‘ 最 烂
咬字不清 的第三个 原因是“ 韵 ” 即 归 , 字 音 的 收尾 不 准确 。 王德 晖 在《 曲八 法 》 度 中
讲 :何 字 归何 韵 , 一 定 之 理 , 往 一 不 经 “ 乃 往
意 。 口开 合 , 归入 别 韵 , 信 则 不成 此字 , 为 实 笑 谈 。 条 最易 忽 略 , 者+ 之 八 九 , 此 犯 差之 毫 厘, 失之 千 里 , 者 盲心 , 者棘 耳 。 由此 可 歌 听 ” 见 。收 韵 ” “ 在歌 唱的 咬字 吐 字过 程 中是 占有

字腹 、 尾 。 宇 字头 —— 辅 音 ( 声母 ) : 字 字 是 也 。 宇 不 清 , 又 太 重 , 字 为 音所 成 字头 、 出 腔 故 腹 —— 元音 ( 母 ) 韵 : 字尾 —— 归韵 收音 。 此 因 字正腔圆” 道理。 在我国古代 , 有 “ 的 早 就 然 包 , 人 听 去 , 声 无 辞 , 旁 有 竞至 唱完 , 知何 不 认 于 开 口学 曲之 初 , 能静 其 齿 颊 , 出 口之 曲 。 系 仅 能 用 喉 。 能 用 1之 病 。 音 到 在歌 唱 的 咬字 吐 字 中 。 真学 习和研 究 如何 先 使 此 不 : 3 喉 唱好 字 的头 、 、 就显 得十 分重 要 。 腹 尾 际 , 字分 明, 字 然后 使 工 腔 板 , 回 天大 力 , 口 , 用 舌 齿唇 鼻 , 其 四 声 , 此 须 别 判其 阴阳 , 全 31 .字头 无 异 点铁 成金 。 [ 】 “ 忌 方 板 , 忌乜 斜 , 在 口上 用劲 , 能 字清 腔正 。 听喉 发音 , ”1、最 更 方 若 不 字 头— — 就 是 声 母( 子音 )是 汉 字 中 的 , 大 都 字 为 主 , 为宾 。 宜 重 , 宜轻 。 宜 用齿 颊 , 具绕 梁 , 成 笑柄 。 声 乐 不 能 无 腔 字 腔 字 虽 终 ” 人常说的“ 以情 唱 字 、 以字 带 声 、 字行 腔 、 以

浅谈歌唱中“字正腔圆”

浅谈歌唱中“字正腔圆”

浅谈歌唱中“字正腔圆”摘要:本文通过介绍“字正腔圆”的基本概念及声乐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误区,证明“字正腔圆”在歌唱中的重要性。

全文从“字正腔圆”的基本概念、学习“字正腔圆”过程中遇到的误区及问题、咬字与发声的关系三部分着手论述“字正腔圆”在歌唱学习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字正腔圆;误区;歌唱;关系;重要性作为一名专职声乐教师,在长时间对声乐技巧的学习和不同声乐作品的演唱过程中渐渐发现,文字作为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在歌唱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掌握咬字与发声的关系,才能更好的表达歌曲情感。

希望本课题“浅谈歌唱中‘字正腔圆’”能为声乐学习者带来一定启发。

一、字正腔圆1.什么是字正腔圆“字正腔圆”一词出自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是形容吐字准确,唱腔圆熟。

在唱腔中,每个字每组词都需要按声调系统把字音、字意表达清晰,让听众听得更明白,这就是“字正”。

“腔圆”则是在“字正”的前提下,曲调完整流畅,情绪圆润,符合人物的性格。

它是一种艺术手段,能使歌曲更圆滑,圆熟,圆润,最终达到“动听”的效果。

正所谓“由字寻腔,字领腔行”,想要给人以美的享受就要做到“字正”与“腔圆”的完美结合。

2.如何做到字正腔圆掌握汉语发音的规律,是字正腔圆的根本,每个汉字都由三个因素构成(声韵、调)。

首先作为歌唱者要明辨四声即:阴、阳、上、去和十三辙,想要做到字正腔圆,就一定要掌握好歌曲中字的规律及唱法。

字头要咬准,在字头部分应该唱的轻巧灵活,气息要有对抗,一触即发。

字腹要圆润饱满,把字咬好,音韵准确。

字尾要归韵到位,放松舌、唇和下牙关,避免因过重、过长而破坏字声统一。

如果一个字开了好头,吐好了字腹,最后收不好字尾,也会功亏一篑。

所以要有始有终。

二、声乐学习中关于“字正腔圆”所存在的问题及误区1.咬字发白、发干、发紧很多人在声乐学习中单纯地以为唱歌就是简单的歌词和旋律结合,事实上并不是那么简单,有时候会感到发声和咬字有一定的矛盾,特别是汉字。

演唱时怎样做到“字正腔圆”

演唱时怎样做到“字正腔圆”

演唱时怎样做到“字正腔圆”
姬丽娜
【期刊名称】《魅力中国》
【年(卷),期】2011(000)020
【摘要】中国传统的演唱从“以言为本”的美学原则出发,非常讲究汉语的语言
特点,重视歌唱艺术中的语音因素,以语音为基础,声乐美基于语音美,腔由字生,“字正”而“腔圆”,这是声乐演唱艺术的最基本要求。

字正指的是歌唱艺术中发音吐字的准确、真切、纯正;腔圆是指演唱中声音的圆润,行腔的流畅、贯通、婉转。

明代的昆腔大师魏良辅在《曲律》中说:“曲有三绝。

字清为一绝;腔纯为二绝;板正为三绝。

”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字正腔圆”:吐字真切、行腔润婉、字声相谐。

【总页数】1页(P291-291)
【作者】姬丽娜
【作者单位】洛阳市群众艺术馆,河南洛阳47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16.2
【相关文献】
1.谈在歌曲演唱中如何做到字正腔圆 [J], 何东权
2.歌曲演唱中如何做到字正腔圆 [J], 莫学侠
3.民族声乐演唱如何做到字正腔圆 [J], 应俊娜
4.浅谈声乐演唱中如何做到"字正腔圆" [J], 文哲钊
5.民族声乐演唱应力争做到“字正腔圆” [J], 陈岳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民族声乐演唱如何做到字正腔圆

民族声乐演唱如何做到字正腔圆

民族声乐演唱如何做到字正腔圆作者:应俊娜来源:《北方音乐》2018年第08期【摘要】歌者在演唱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可将歌曲中的思想内容通过声情并茂地演唱而富有情感的表达出来。

若要把一首歌曲演唱得更加完美,更加深入人心,就必须做到字正腔圆,将歌词与歌曲完美融合。

字正腔圆是我国民族声乐演唱中应遵循的重要原则,也是评判演唱者是否演唱到位的一个重要评判标准,切实做到字正腔圆可很大程度上提升歌唱效果。

本文围绕民族声乐演唱如何做到字正腔圆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民族声乐演唱;字正腔圆【中图分类号】J632 【文献标识码】A声乐艺术是一门集音乐语言及文学语言为一体的,表情达意的艺术,也是一门情绪化、能触动听者心灵的艺术。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演唱者,除了要有一副好嗓音能真切地打动听众之外,还要掌握一定的演唱技巧做到字正腔圆,使之能较为准确清楚地将歌词寓意传递给听众,使听众能与其演唱的歌曲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从而给听众听觉上美的享受,陶冶其情操,净化其心灵。

字正腔圆是演唱技法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原则,也是评判演唱者是否演唱到位的一个重要评判标准。

字正指的是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吐字要清晰,字音要准确;腔圆指的是演唱不跑调,而且能较好地握好行腔,从而进一步提高演唱效果。

可见,字正腔圆在声乐演唱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如何在声乐演唱中做到字正腔圆已成为每位演唱者执着追求的共同目标。

一、民族声乐演唱如何做到字正(一)发音必须准确发音准确是达到字正效果较为关键的一步,如果听众都听不清楚你在唱什么,那么怎么让他们在内心深处产生情感共鸣呢?所以,演唱者在接触一首新歌的时候,应先认真看一遍歌词,仔细研究每个字的正确发音,反复练习后做到吐字清晰、咬字清晰。

咬字主要指的是字的声母的发音,它主要通过唇、牙、喉、舌及齿等器官将字咬成不同的状态;吐字主要指的是韵母的发音,将唇、牙、喉、舌及齿等器官咬出的不同状态的字准确地吐出来。

除此之外,声乐演唱又有朗读与歌唱两种形式,而且不同形式中字的着力点与发音部位也各不相同,这无疑加大了歌唱者发音准确的难度。

论述歌唱方法中的字正腔圆

论述歌唱方法中的字正腔圆

论述歌唱方法中的字正腔圆摘要:人的嗓音功能生来固有,唱得动听主要是训练的结果。

歌唱是通过训练的方法获得的。

人体的各发声器官主要是依靠声乐老师把自己歌唱发声的感受、体验、歌唱的经验和方法,通过通俗的、精练的、准确的、形象的、生动的教学语言传递给学生并指挥他们的发声器官协调配合,让他们歌唱,根据学生的歌声进行判断、评价、提示,再应用教学语言,引导他们逐步调节、校正发声机体,使之找到正确的歌唱方法。

关键词:声乐训练歌唱方法准确性统一性抽象性人的嗓音功能生来固有,唱得动听主要是训练的结果。

歌唱是通过训练的方法获得的。

因为人体的各发声器官在歌唱时的运动状态和它们间的相互协调作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主要是依靠声乐老师把自己歌唱发声的感受、体验、歌唱的经验和方法,通过通俗的、精练的、准确的、形象的、生动的教学语言传递给学生并指挥他们的发声器官协调配合,让他们歌唱,教师根据学生的歌声进行判断、评价、提示,再应用教学语言,引导他们逐步调节、校正发声机体,使之找到正确的歌唱方法。

下面就我的教学实践谈点自己的经验体会:一、声乐训练的准确性正确的歌唱方法主要是靠训练获得的,这就要求老师的语言要精练而又准确。

老师的教学语言精而准才能抓住教学中的主要矛盾,精而准才能体现教学的重点,精而准才能解决声音中的主要毛病,精而准才能对症下药,精而准才能使学生对复杂的理论理解透彻。

如通常可以听到老师在课堂训练中这样提示学生:气息沉、吸气深、吐气稳、下巴掉、笑肌提、牙关开、咽腔张、前胸松、后背紧、气息通、双肩落等。

声乐教学语言的精练准确既要合乎逻辑,又要顾及到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学生容易理解,过于专业化的教学用语,如“运用头腔共鸣来歌唱”、“运用胸、腹式联合的呼吸方法”、“你要用真假声混合的唱法唱”,以及过分强调教师自我体验的提法,如“我是应用头腔共鸣唱的,就是把声音唱在头上,让头顶来歌唱”等等语言往往会让学生莫明其妙,弄不明白。

精练准确的教学是建立在活泼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上的,在声乐教学中教师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丰富发展自己的教学语言,教学中就能达到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化模糊为生动的教学效果。

浅谈声乐中的字正腔圆

浅谈声乐中的字正腔圆
齐 茂 源
( 贵州大学音乐学 院 , 贵州 贵 阳

5 5 0 0 0 3 )
要: 声 乐是 一 门音 乐与语 言 相 结合 的 艺术 , 是 通 过 音 乐 与语 言的 结 合 来表 达 人 们 的 思 想感
情, 塑造人 们 形 象的一种 艺术 形 式。歌 唱是 用音 乐化 的语 言 来打 动观 众 的心 , 而 完 美的歌 唱 艺
第3 5卷第 2期
2 0 1 7年 4月
凯 里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Ka i l i Un i v e r s i t y
Vo I . 3 5 No . 2 Ap r . 2 01 7

艺术 学研 究 ・
浅 谈 声 乐 中 的 字 正 腔 圆
术, 既要 有 准确 清晰的语 言 , 又要 有 圆润 明 亮 的 声音 , 固有 “ 字正 腔 圆” 的 说 法 。可 见 , 歌 唱 中字 与 声的关 系是 密不可分 的 , 是 一 个 有机 的整 体 。 只有 在 真 正 了解 字与 声 的 关 系, 做 到 准确 地咬
字、 吐字, 掌握 正 确 的科 学发 声方法 的前提 下 , 才能做 到“ 字正腔 圆” , 达到 更好 的歌 唱效果 。 关 键词 : 歌 唱语 言 ; 咬 字吐 字 ; 字正腔 圆; 字声 结合
融合 , 是用 音乐 化 的语言 来打 动观 众 。语 言是 歌 唱
的基 础 , 没有语 言 就无 所谓 歌 唱 , 一 切 歌 唱 的技 巧 都是 围绕 着语 言 这 个 中 心来 变 化 发 展 的 。歌 唱 只 有通 过清 晰 准 确 的语 言 , 才能创 造 出丰富深刻 的音 乐形象 , 给人 以美好的享受 , 引起 隋感上的共 鸣。

谈在歌曲演唱中如何做到字正腔圆

谈在歌曲演唱中如何做到字正腔圆

领, 把握好咬 字、 吐字、 归韵在歌 唱中的时阀分配 , 正确处 理好字鲁声妁关系 关键 词 : 字正腔圆; 咬字 ; 字; 吐 归韵
中图分类号 : I. 文 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0 8 39 ( 00)2 o 3 2 J 62 6 A 1 0 - 8 8 2 1 0 —o 3 —O
后音 舌尖 h z 、h s 、
r O
是 汉字 拼音中的韵母 , 声乐 中也称字腹 的演唱 。歌 唱声音 响 亮的关键 就在丁韵 母 的发音 。歌唱 中的 归韵是指 字尾 音 的 演唱, 也就是一 ’ 的 收尾音 。歌 唱吐 字 、 韵 的要领 在 于 字 归
的歌声。让听众听清歌词 , 就是要 在歌 曲演 唱 中做到 字正腔 圆。这也是所有声 乐演 员 、 乐 教师 、 乐学生 共 同追求 的 声 声 目标。那么 , 怎样才能在歌曲演 唱中做 到字正腔 圆呢?主要
应该 注意 以下几个 方面 :

气流在 口腔受 阻成声 ; 除阻时 口腔阻碍解除 ; 是后鼻管 、 鼻音 口腔双重共 鸣获得 的。不 同音质 的鼻音 是 由于 发音时舌 头
的正确发音有直 接关 系。歌 唱 中的咬 字就是 指这 部分声 母
( ) 四 边音 : 舌尖和上 齿龈 稍后 的硬 腭前端 接触 , 口腔 使 中问的通道 阻塞 ; 除阻 时声带 振动 , 流从舌 头两 边与 上腭 气
两侧 , 颊内侧形成 的夹缝 中间通过 , 两 流动成声 ; 除阻 时发音 结柬 :。 l
2 1 年第 2期 00
( 6 期) 总 8
辽 宁 师 专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
JU N L F ̄ O I  ̄H R lE E(O I IN E Dn N O R A A NN T C E S O G SC L C CS r O ) O GE C L A SE 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在声乐演唱中做到“字正腔圆”如何在声乐演唱中做到“字正腔圆”摘要:歌唱艺术是最情绪化、最能触动心灵的艺术,在歌唱中要想达到字与声的协调统一和完美结合, 就必须做到字正腔圆, 使语言成为声乐艺术中真正的音乐化艺术语言。

在中国民族声乐的创作和演唱中,应遵循的重要性原则就是“字正腔圆”。

歌唱是将唱词通过音乐化的声音,富有情感的表达出来。

要想把一首作品演唱的更加完美和深入人心,就必须做到字正腔圆,把歌词与歌曲完美的结合。

“字正腔圆”反映的是人们对声乐艺术的一种美学追求,为了能更好的表达音乐作品的思想感情内容。

本文通过声乐演唱中咬字吐字的处理进行分析,进一步指出了字正腔圆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

关键词:字正腔圆,歌曲演唱;咬字吐字;声乐艺术引言历史悠久的歌唱艺术,她从远古走到今天一直伴随着人类。

在歌唱我们可以通过语言传递信息,而语言又恰恰是人类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一种重要手段,歌唱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

声乐是音乐范畴中唯一直接运用语言和音乐相互结合起来表达思想感情、塑造艺术形象的一种综合艺术形式。

从声乐专业角度来说,它是用歌声与语言相结合来传达歌曲中思想感情的。

是一种综合形式,歌唱语言不但体现一定的艺术形象思维,更能通过语言影响听众,使听众从中产生共鸣,体会到艺术的审美、享受。

所以我们在歌曲演唱的学习中必须改掉不正确的发音做到字正腔圆,这是唱好歌曲的基础.人们在演唱时是通过优美的声音和歌词来打动人心的,假设一位演唱者,如果连咬字不清楚,听众就不能明白他想要表达的意思,那么他的歌唱也就失去了感染力。

这个问题是非常严重的,但是现在不少人都存在这个缺点。

所以人们在演唱一首音乐作品时一定要认真理解歌词,在演唱时做到字正腔圆,和音乐完美地结合,这样才能很好地完成作品打动听众。

一、演唱者初步了解和掌握语言的结构和发音规则、我国传统声乐艺术字音结构的特点我国民族声乐传统中,十分强调语言的清楚和动听, 讲究以字行腔,称此为“字是骨头,腔是肉”,可见,语言在歌唱中的重要性。

演唱者在演唱前应初步了解声乐艺术字结构特点,掌握语言的基本结构和发音规则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初步了解和掌握语言的结构、如何发音规则在中国汉语言中, 汉字由三个组成因素:即声、韵、调。

声母, 是一个字发音时的第一个音, 是歌唱咬字时的第一个着力点。

虽然它在读音时很短暂, 可是在歌唱的咬字、吐字中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例如, 有些人在唱歌的时候, 听众只能听到“喔喔哇哇”的声音,歌词却一点也听不清, 根本听不清他在唱些什么。

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没有咬清楚声母, 即没有找准声母的着力点。

韵母,是指声母后面的部分, 它在演唱歌词中起着美化和延长字的作用,另外还能让歌唱中有变化音色的效果。

一个字除了声母、韵母外, 字的声调也是不可缺少的。

字音的高低、升降的变化都叫声调,声调能帮助我们区别词义。

例如同一个字的声、韵母完全一样, 但由于声调的不同就会使字义完全不同发生变化, 比如以阳例, 秧、痒、样、阳。

歌唱者在演唱前首先要分清楚吐字行腔中的五音、四呼。

五音:即唇音、齿音、舌音、牙音、喉音, 是指声母发音的五个部位; 而四呼即开口呼、齐齿呼、撮口呼、合口呼, 是指韵母发音时的四种口型和着力部位。

四呼四种不同口型可以制约五音的发音。

所以, 我们还要要分清和掌握汉语语音的辙韵:十三辙。

十三辙是是对语音的归纳和总结, 分为发花辙、梭波辙、乜斜辙、一七辙、姑苏辙、怀来辙、灰堆辙、遥条辙、由求辙、言前辙、人辰辙、江阳辙、中东辙。

演唱者只有在分清和掌握了以上音节结构的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 才能在歌唱时依字行腔和收声、归韵的协调, 真正达到字正腔圆和声情并茂。

(二)对我国传统声乐艺术字音结构的特点的初步了解根据我国传统声乐艺术字音结构的特点可将汉字分为字头( 声母) 、字腹(韵母) 、字尾( 归韵) 三个部分。

作为歌唱者, 在一首歌曲中想要做到字正腔圆,,必须掌握好每一环节:字头、字腹、字尾。

1、字头,字的起音, 字头在通常情况下要咬得准确而有力度,在紧张中不僵硬,松弛中又不松懈。

2、字腹( 母音) ,字音的发音部分,它可以延长,它关乎歌唱声音的丰富、音色变化, 是歌唱曲调流畅首要基础。

歌唱者在吐字腹的时候, 腔体要比平时说话更为夸张些,而后随着字腹的变化,不断调节共鸣腔体的最佳位置。

所以,想要使字音圆润, 声音饱满有力, 音色优美动听, 掌握好母音的发声是非常重要的。

在处理字头和字腹这个问题上, 我们就要把咬字、吐字这两个动作协调起来, 就像他们说的, 是一种“前打喷嚏, 后打哈欠”的感觉,我想这样就能准确咬准字头、吐好字腹。

当我们把字头和字腹的关系处理好后,我们就要处理字尾( 归韵) 的问题了。

3、字尾,如果一个字没有归韵, 字义就变了。

比如(盈盈) , 不归韵就成了( 吟吟) 。

字尾( 归韵) 一定要清晰到位, 绝对不能只顾声音而忽略字尾。

想要达到”字正腔圆”,只要把字头咬准确, 字腹吐清楚, 字尾归到位,就能表达出歌曲的思想内容和情感了。

二、演唱者在演唱汉语歌曲中的咬字吐字训练(一)语音吐字的训练方法歌词和乐曲有机结合成为歌曲,歌曲由人声演唱构成歌唱艺术。

歌唱优美的行腔中含有鲜明、生动的语言,使人一听就言清意明、生动感人,但如果我们离开了生动、清晰的语言,歌唱也就无法表达歌曲的思想内涵,更不能刻画动人的音乐形象,也不能有效地感染听众,当然也就就失去歌唱的意义。

所谓的“字正腔圆”,就是要求我们在在行腔过程中做到声音优美的同时,也把歌词中的每一个“字”都唱准。

在我国民族声乐传统中,清晰、准确、生动的语言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学习和继承,发扬我国传统的的训练方法“四呼”、“五音”等理论成果,相同的是人生活中的语言与歌唱语言形成基本相同,它们都是由喉、唇、齿、舌、鼻、上腭等发音器官控制而形成的。

但不同是,生活语言没有演唱中那么夸张,但歌唱语言却需要根据歌曲内容和情感表达进行恰当的夸张演唱。

即我们对歌唱语言的特殊要求。

要想做到“字正”,就可以按照歌唱语言对字音的划分和要求进行发音训练,为歌唱者解决运用演唱汉语歌曲咬字吐字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1.用“五音”方法来演唱字头的训练方法歌唱语言的咬字和吐字,是发音时两个密切联系的步骤,咬字是由语言中产生“声母”的器官来决定的,它们是:喉、舌、齿、牙、唇五个部位,所以称为“五音”。

五音是辨别汉字声母发音的方法,也是声母发音的依据。

从喉部发音的叫喉音,从舌部发音的叫舌音,从齿部发音的叫齿音,从牙部发音的叫牙音,从唇部发音的叫唇音。

准确掌握“五音”发音位置,以“五音”为准则去演唱字腹练习咬清、咬准、咬稳、咬狠、咬短,就容易把字头咬正。

2.演唱时运用“四呼”方法当咬对声母后,再通过“开、齐、撮、合”等不同口形和用力方法,把“韵母”吐出来,称为“四呼”。

在一个音节中,韵母一般称为引长或吐字。

引长是由我们的喉、舌、齿、牙、唇等器官咬成字,再找准吐字的着力点,我们准确、清晰的把字吐出来并予以引长。

歌唱中韵母的引长在口腔里的着力点是不同的,因此我们按照“四呼”的方法去吐字,歌唱的“字”才会变得清晰准确。

3.用“十三辙”的方法演唱字尾的训练方法“十三辙”又称“十三道大辙”,北方说唱艺术中,韵母按照韵腹相同或相似(如果有韵尾,则韵尾必须相同)的基本原则归纳出来的分类,目的是为了演唱顺口、更方便于记忆,从而富有音乐美。

十三辙的名目是:发花、梭波、乜斜、一七、姑苏、怀来、灰堆、遥条、由求、言前、人辰、江阳、中东。

关于字尾在汉语歌曲演唱中的重要性,归韵收音是吐字的最后一道程序,它是字与字之间的一个完整的交代,也可以为下一个字的开始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最后的一步是叫做归韵收音。

假如一个字没有归韵收音,那么这个只能算吐了一半的字,使人感到含糊不清,吐字不完整,甚至可能还会成为歧异字,从而影响到字意的表达。

比如:歌曲《梦圆》中的第四句歌词“只为百姓梦圆”中的“梦”、“圆”两字,“梦”、“圆”字是鼻母音,有的同学为了保持“梦”、“圆”的统一,没有将二字归韵,“梦”、“圆”二字几乎连为一体了。

因此,归韵收音时值的长短,声音的轻重要恰倒好处,这样才能将字咬得更清晰、动听。

(二)演唱者加强演唱汉语歌曲咬字吐字训练1.作为一名声乐演唱者,千万不能把追求歌声与重视歌唱语言咬字吐字相对立起来,也不能把二者看成水火不容的的,我们应认识到歌声是不能脱离歌词存在的,而歌唱的方法也不可能会离开语言而孤立发展,歌词的重要表达途径是咬字吐字她对于演唱汉语歌曲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只有做到咬字准确、吐字清晰自然,富有感情色彩,才能达到字正腔圆,才能更好、更完美的表达歌曲的思想内容,进而增强歌唱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作为一名声乐演唱者,如果听众听不清你所唱的内容,那么你的演唱也就失去了意义,即只注重音色魅力而忽视咬字,很多人以为文字的发音是次要的,只要自己的声音好听,唱的悦耳动听就行。

可是这样声乐作品已经没了它存在的意义,到还不如用一个完美的元音来吟唱整段旋律。

总而言之在歌唱中我们坚决不能因为“声”而牺牲“音”。

假如我们为“声”而牺牲“音”决对不是一种正确的发声方法。

所以做到字正腔圆对于歌唱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广大的声乐歌唱者,尤其是高等院校声乐专业的师生,应该在学习科学的发声方法的同时要把标准的发音与歌曲演唱结合起来,学好、唱好音乐作品,通过这一途径做到发音标准,字正腔圆,把发音与歌曲完美的结合起来。

重视和加强演唱汉语歌曲咬字吐字训练与应用,并根据汉语歌唱语音特点,歌曲风格在运用咬字吐字方法上有所调整,我想一定能做到字正腔圆的。

三、演唱者在演唱中注意声音的圆润和腔调的婉转在歌曲演唱中,字正固然是不可或缺的,可腔圆也是十分重要的,腔调的婉转和腔圆有着极大的关系, 它是语言旋律化和音乐语言化的表现手段。

其具体表现手法很多, 可概括如下:(一)在歌曲中注入感情。

动声之前先有情, 歌唱者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