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至少提高20分
中考化学常识试题及答案

中考化学常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氧气B. 二氧化碳C. 空气D. 氢气答案:C2.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是:A. 铁锈B. 四氧化三铁C. 铁的氧化物D. 铁的氢氧化物答案:B3.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不变的是:A. 元素种类B. 原子种类C. 原子数目D. 所有选项答案:D4.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酸?A. 盐酸C. 氢氧化钠D. 醋酸答案:C5.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碱?A. 氢氧化钠B. 氢氧化钾C. 碳酸钠D. 硫酸答案:D6.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盐?A. 氯化钠B. 碳酸钙C. 硫酸铜D. 氢氧化钠答案:D7.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氧化物?A. 水B. 二氧化碳C. 氧气D. 氮气答案:C8. 下列物质中,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B. 铜C. 碳D. 钠答案:C9.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金属?A. 铝B. 锌C. 汞D. 硫答案:D10.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非金属?A. 碳B. 硫C. 铁D. 磷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_______参加。
答案:新物质2.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_______反应生成氢气。
答案:酸3. 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时,生成的产物是_______。
答案:盐和水4. 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生成_______和_______。
答案:盐,水5. 碱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_______和_______。
答案:盐,水6. 根据化学式H2O,水分子由_______个氢原子和_______个氧原子构成。
答案:2,17. 根据化学式CO2,二氧化碳分子由_______个碳原子和_______个氧原子构成。
答案:1,28. 根据化学式NaCl,氯化钠是由_______离子和_______离子构成的。
答案:钠,氯9. 根据化学式CaCO3,碳酸钙是由_______离子和_______离子构成的。
化学中考备考计划(精选6篇)

化学中考备考计划(精选6篇)化学中考备考计划篇1九年级化学总复习是整个初中化学教学过程的重要一环,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对已学过的零碎的化学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加工,使之规律化、网络化,对知识点、考点、热点进行思考、总结、处理,从而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为扎实,更为系统,更具有实际应用的本领。
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学生各方面情况,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结合本校情况,分析学情我们学校九年级有3个教学班,学生130多人。
通过本学年度前期教学实践,结合平时考试学生成绩,我们发现,化学教学出现如下特点:1、学生重视程度不够,教学压力大。
2、化学是学生新学科,启蒙教学有难度,教材内容广泛,学习时间短,学生对教材内容不很熟悉,基础知识不很扎实。
3、尖子生很少,后进生较多,整体情况不容乐观。
4、学生对化学概念、原理理解不深透,灵活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二、中考化学复习基本策略1、第一阶段——分单元复习。
(4月中旬到5月中旬)。
按课本内容,结合《中考导航》进行单元复习。
复习时,不能只单纯的照课本内容简单的复述一遍,而是要抓住课本的知识点,引导学生牢牢紧扣课本每一单元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整理、分类、回忆、对比、联想,搞清教材单元与单元、课题与课题,以及单元与课题的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全面抓好知识点和考点。
我的具体做法是:按照课本的单元顺序,将每单元的考点、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列给学生,并给学生指明重点应熟练掌握的知识点以及中考的热点,学生只需花费较少的时间,就可以掌握本单元的重要内容。
2、第二阶段——分块复习。
(5月中旬到5月底)在第一轮分单元复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知识块复习。
在复习中按知识体系归类,总结规律。
进行重点讲解和分析,每个专题既有专题分析讲解,又有专题小测验,还有专题的试卷讲评,使学生对重点知识能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然有一定的提高,通过这样既分单元又分块的复习,就会使整个初中化学的知识形成一个知识网,只有牢牢抓住这个知识的网络结构,复习质量才会提高。
化学试卷分析范文(通用11篇)

化学试卷分析范文1**年荆州中考化学试题根据20**年《考试大纲》和初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命题的,试题以测试能力为主导,考查学生对所学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中学化学教学和提高复习效率有正确的导向作用。
一、试卷结构试卷全卷分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共2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30分。
第Ⅱ卷的试题类型包括: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
全卷共17小题,其中选择题为10小题,非选择题为7小题,题量适中,考生答题有充分的时间思考,有利于考生水平的发挥。
从试题难度分布来看,客观题难度不大,且试题编排由易到难,有利于稳定考生心理,发挥正常水平。
二、试题的特点1、注重“双基”,强调理解和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是初中化学的核心知识之一,也是中考命题比较关注的部分。
中考试题中“双基”考点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质的分类、物质组成构成的叙述、元素周期表的特点与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核外电子排布的有关知识、营养素、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相互转化等。
2、联系实际,体现生活处处有化学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就是要让学生用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认识自然与环境的联系,分析有关社会现象,增强社会责任感。
禽流感、镉中毒、天然气、熟石灰、xxx打、芦山地震后饮用水的净化均为身边的化学,紧密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能深切感受到化学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的理念。
3、稳中求新,知识与能力的平衡试卷处处体现稳中求新的思想,并充分考虑了分值分布在考察知识点上的有效性,本试卷很好地达到了知识与能力的平衡。
其中第1、2、3、5、6、7、8题都是传统题型,表述很直白,而且是必考题,学生可得到基础分值。
第4、9题则有一些新颖,考点不易明显被学生发现,考点挖掘出来这就体现了一种能力。
这也是在新趋势下学生应该培养的一种能力。
5、科学探究,突出了学科的应用性科学探究既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
2023年长春中考化学试题评析

2023年长春中考化学试题评析2023年中考化学试题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依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围绕新时代背景下的社会生活、日常生活、生产环保、实验探究和化学史实等情境素材,聚焦学科核心知识,创新试题呈现形式,注重学科核心素养考查,提升了考试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起到了全面助力学生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功效。
2023年长春市中考化学试题评析聚焦时代主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23年中考化学学科试题体现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在立德树人上下功夫。
试卷融入最新科技发展成就,展示化学学科价值,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1.关注化学新成就,彰显学科育人化学不仅与经济发展、社会文明的关系密切,也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和信息科学等现代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础。
试题选取我国最新成就作为情境素材,凸显化学学科价值。
如第12题,取材我国自行研制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的机壳材料,激发学生爱国热情的同时增强其热爱化学、学好化学的信心和决心。
2.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成就,增强民族自信我国是文明古国,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
试卷开宗明义,第1题在考查化学知识的同时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工艺、传统文化、传统习俗等文化传承。
再如14题,赞美我国科学家执着坚毅的优秀品格,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向爱国科学家学习的理想信念。
3.精选化学家研究成果,感悟科学精神化学家在化学学科发展进程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试题第9题,以科学家拉瓦锡探究水的组成实验为切入点,增强学生系统认识化学反应的思维品质,同时培养学生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大胆质疑、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聚焦学科素养,促进素养导向的教学改革化学学科关键能力要求学生面对与化学相关的生活情境时,具备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所必需的能力基础。
2023年中考化学试题,突出了对必备知识、关键能力、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考查,借此发挥了中考引导课堂教学变革的重要功能。
2024年中考化学双向细目表

2024年中考化学双向细目表
引言: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改革,中考化学考试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
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备考2024年中考化学,我们特意编制了双向细目表。
这份表格详细列出了中考化学的考试范围、题型、分值和难度,旨在为学生们提供一份全面、精准的备考指南。
一、考试内容:
1、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2、化学实验与现象
3、化学基本计算
4、元素及其化合物
5、化学反应与能量
二、题型与分值:
1、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2、填空题(每题3分,共60分)
3、实验题(每题5分,共20分)
4、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
三、考试难度:
1、易:30%
2、中:40%
3、难:30%
四、复习建议:
1、全面复习:学生们应该对所有考试范围内的知识点进行复习,确保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2、重点突破: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学生们应重点关注难点和重点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和应变能力。
3、强化计算能力:化学计算是中考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们需要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提高计算准确率和效率。
4、动手实验: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实验操作对于化学学习至关重要。
学生们应尽量多进行实验操作,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5、做题训练:多做习题是提高化学成绩的有效途径。
学生们应多做中考化学真题和模拟题,熟悉考试形式和命题规律。
总之,2024年中考化学双向细目表为备考学生们提供了全面、精准
的复习指导,希望大家能够认真按照表格进行复习,做好充分准备,取得优异的考试成绩。
2024年中考化学+化学式的简单计算提高复习

2024年中考化学 化学式的简单计算提高复习1.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其化学式为CH 3COOH 。
醋不仅是调味品,而且有较强的灭菌、抑毒的作用。
(1)醋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2)醋酸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是 。
2.苹果中富含苹果酸,具有增强消化,降低有害胆固醇等作用。
苹果酸的分子式为C 4H 6O 5,请计算:(1)苹果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填最简整数比)(2)13.4 g 苹果酸中含C 元素质量 克(答案精确到0.1)3.茶叶是人们喜爱的饮品之一,科学研究证实茶叶中含茶氨酸(化学式为C 7H 14N 2O 3)、锌、硒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
请计算:(1)茶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茶氨酸中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 。
4.乙醇(化学式为C 2H 6O )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1)写出乙醇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
(2)计算乙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3)乙醇燃烧后,其中的碳元素全部转化到二氧化碳中。
计算46g 乙醇完全燃烧,能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5.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证明,有一些同学爱吃的小包装零食中,含一定量的有毒、有害、致病的化学物质,如某些油炸食品中含有致癌物质丙烯酰胺()35C H ON 。
请你根据丙烯酰胺()35C H ON 的化学式计算: (1)丙烯酰胺()35C H ON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丙烯酰胺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保留一位小数)。
6.乙醇俗称酒精,是一种清洁能源,其燃烧时不会污染空气。
(1)C 2H 5OH 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7.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是由硫磺粉、硝酸钾和木炭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爆炸时的反应为:3222S 2KNO 3C K S N 3CO =+++↑+↑。
回答下列问题,并写出计算过程。
(1)计算硫化钾2K S 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
(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2)若有32g 硫完全参与反应,计算爆炸后产生的2CO 的质量。
2024年甘肃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2024年甘肃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Fe-56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铁锅生锈B.玻璃破碎C.石蜡熔化D.酒精挥发2.果蔬专用洗涤盐中含有小苏打。
小苏打属于()A.酸B.碱C.盐D.混合物!3.2024年3月,天水麻辣烫火爆出圈,吸引全国各地游客前来品尝。
下列关于天水麻辣烫常用食材富含糖类的是()A.菠菜B.土豆C.豆腐D.油泼辣子4.2024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随意焚烧秸秆B.乱丢废旧电池C.发展清洁能源D.提倡毁林造田5.人体缺乏下列哪种元素会引起甲状腺肿大()A.碘B.铁C.锌D.氟6.从安全的角度考虑,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用甲醛水溶液浸泡过的海产品不能食用B.霉变的大米经洗净高温蒸煮后也不能食用C.遇到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现场D.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氢氧化钠溶液7.规范实验操作是保障实验成功的前提条件。
下列图示操作规范的是()A.取用固体药品B.测溶液的pHC.滴加液体D.倾倒液体8.“宏微结合”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想之一。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选项宏观事实微观解释A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B 自行车轮胎夏天容易爆裂气体分子受热变大C 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是不断运动的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9.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有关数据如下: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 6 2 14 35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 22 13下列关于此反应说法不正确...的是()A.表中待测数值是20 B.物质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D .反应中甲与丙变化的质量比为5∶210.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 B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熟石灰取样加水溶解,滴加酚酞溶液,若变红说明含有熟石灰C除去氯化钠中少量的碳酸钠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过滤;滤液蒸发结晶 D鉴别硫酸铵和硫酸钠加熟石灰研磨,能闻到氨味的是硫酸铵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24分)11.(6分)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汞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2024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化学真题(解析版)

C、海水是由水、氯化钠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D、石油是由汽油、柴油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不符合题意。故选A。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化学部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分,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宿迁是美酒之都,下列酿酒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粮食浸泡B.酒曲发酵C.蒸馏提纯D.装瓶密封
【答案】B
【解析】
【详解】A、粮食浸泡,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酒曲发酵,发酵过程中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蒸馏提纯,只是状态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装瓶密封,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水银B.黄铜C.海水D.石油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水银是汞的俗称,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
C.鉴别羊毛衣物和纯棉布料,取样,灼烧闻气味,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衣物,有烧纸味、燃烧后有灰烬的是纯棉布料,故C正确;
D.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因为木炭燃烧有气体生成,密闭容器内外无法形成压强差,水不会倒流,测定不出空气中氧气含量,故D错误。
故选C。
10.“侯氏制碱法”创立了更为先进的“制碱”工艺,主要反应是: 。如图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住这些干货,中考化学至少提高20分!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Cu(亮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暗红色)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Cu(OH)2,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还有一点要记住紫红色带微弱荧光的是C60分子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MnO2、CuO、Fe3O4、FeS(硫化亚铁)铁粉,C(木炭、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硫酸(浓度很高的有极强干燥性最高浓度在98%左右),盐酸(浓度很高的有极强挥发性最高浓度35%左右),硝酸(是一种有强氧化性、强腐蚀性的无机酸)
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含Fe3+ 的溶液(棕黄色)
4、绿色溶液:FeSO4"7H2O、含Fe2+ 的
溶液(浅绿色)
5、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6、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7、紫色溶液:石蕊溶液另外扩充一点浅粉色的溶液是硫酸锰氯化锰溶液.
注:液态固态O2(淡蓝色)
(三)气体的颜色
1、红棕色气体:NO2
2、黄绿色气体:Cl2
3、无色气体:N2、CO2、CO、O2、H2、CH
4、SO2,HCL气体等大多数气体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此气体可使湿润pH试纸变蓝色)、SO2、有臭鸡蛋气味:H2S
(四)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
1、显酸性的溶液:酸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硫酸氢钠、硫酸氢钾等)
2、显碱性的溶液:碱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碳酸钠、碳酸氢钠等)
3、显中性的溶液:水和大多数的盐溶液
(五)常见一些变化的判断
①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或酸的物质有:BaSO4、AgCl(就这两种物质)
②蓝色沉淀:Cu(OH)2、CuCO3
③红褐色沉淀:Fe(OH)3
Fe(OH)2为白色絮状沉淀,但在空气中很快变成灰绿色沉淀,再变成
Fe(OH)3红褐色沉淀
④沉淀能溶于酸并且有气体(CO2)放出的:不溶的碳酸盐
⑤沉淀能溶于酸但没气体放出的:不溶的碱
(六)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
(一)质量增加的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
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
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
(二)质量减少的
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
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七)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
(一)、气体的检验
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二)、离子的检验
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
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三)、相关例题
14、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1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
16、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17、检验三瓶试液分别是稀HNO3,稀HCl,稀H2SO4?
向三只试管中分别滴加Ba(NO3)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
H2SO4;再分别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Cl,剩下的是稀HNO3
18、淀粉:加入碘溶液,若变蓝则含淀粉。
19、葡萄糖: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若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就含葡萄糖。
(八)酸和对应的酸性氧化物的联系
1、酸性氧化物和酸都可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CO2 + 2NaOH == Na2CO3 + H2O(H2CO3 +2NaOH == Na2CO3 + 2H2O)
SO2 + 2KOH == K2SO3 + H2O
H2SO3 + 2KOH == K2SO3 + 2H2O
SO3 + 2NaOH == Na2SO4 + H2O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2、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CO2 + H20 == H2CO3 SO2 + H2O == H2SO3
SO3 + H2O == H2SO4 N205 + H2O == 2HNO3
(说明这些酸性氧化物气体都能使湿润pH试纸变红色)
(九)碱和对应的碱性氧化物的联系
1、碱性氧化物和碱都可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CuO + 2HCl == CuCl2 + H2O
Cu(OH)2 + 2HCl == CuCl2 + 2H2O
CaO + 2HCl == CaCl2 + H2O
Ca(OH)2 + 2HCl == CaCl2 + 2H2O
2、碱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
(生成的碱一定是可溶于水,否则不能发生此反应)
K2O + H2O == 2KOH Na2O +H2O == 2NaOH
BaO + H2O == Ba(OH)2 CaO + H2O == Ca(OH)2
3、不溶性碱加热会分解出对应的氧化物和水:
Mg(OH)2 == MgO + H2O Cu(OH)2 == CuO + H2O
2Fe(OH)3 == Fe2O3 + 3H2O 2Al(OH)3 == Al2O3+ 3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