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来料检验规程

合集下载

015半导体三极管通用复验规范

015半导体三极管通用复验规范

半导体三极管通用复验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半导体三极管的检验项目、要求和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半导体三极管的入厂检验。

2 引用标准GJB179A-1996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及表3 所用仪器JFT晶体管特性分析仪;三极管老化板;35W电烙铁。

4 检验项目、要求及方法4.1 外观标志4.1.1 要求合格证填写清晰、齐全、准确;元器件外观应整洁,标识应正确、清晰。

4.1.2 方法用目测法。

4.2 电性能4.2.1 要求三极管的反向击穿电压(BVceo、BVcbo、BVebo、)、反向漏电流(Iceo)、饱合压降(Vces)、电流放大倍数(β)、最大集电极电流(ICM)、最大集电极耗散功率(PCM)等参数要求见附表。

4.2.2 方法用晶体管特性分析仪进行测量。

4.3 可焊性4.3.1 要求引出端应容易上锡。

4.3.2 方法用35W电烙铁进行试焊。

5 温度冲击、功率老炼程序(全数进行)温度循环→常温测试→功率老炼→常温测试。

5.1 温度循环5.1.1 要求低温-55℃,4h;高温125℃(硅管)/85℃(锗管),1h;各5次循环。

5.1.2 方法仪器法(ZK-03高低温试验箱)。

5.2 常温测试5.2.1 要求温度循环结束后,常温恢复4h,全数测试;三极管的反向击穿电压(BVceo、BVcbo、BVebo、)、反向漏电流(Iceo)、饱合压降(Vces)、电流放大倍数(β)、最大集电极电流(ICM)、最大集电极耗散功率(PCM)等参数要求见附表。

5.2.2 方法用晶体管特性分析仪进行测量。

5.3 功率老炼5.3.1 要求将三极管加功率至结温Tjm,老炼4h。

5.3.2 方法仪器法(使用老炼板)。

5.4 常温测试5.4.1 要求温度循环结束后,常温恢复4h,全数测试;三极管的反向击穿电压(BVceo、BVcbo、BVebo、)、反向漏电流(Iceo)、饱合压降(Vces)、电流放大倍数(β)、最大集电极电流(ICM)、最大集电极耗散功率(PCM)等参数要求见附表。

三极管来料检验指导书--范文

三极管来料检验指导书--范文

三极管来料检验指导书—范文1、目的:确保来料正确及符合规定的要求。

2、范围:仅适用于三极管的来料检查。

3、文件:根据相应的三极管,寻找相应的样本评估报告书、样本,供检查来料单上之物料,若找不到其中一样,向组长直至主管报告。

4、仪器及工具:晶体管特性图示仪、万用表、信号发生器、直流电源、静电手挽。

5、检查标准:抽样方法:采用AQL标准,检查水准IL=II,批中缺陷坏品数超过标准要求判整批不合格。

缺陷分为如下三大类,QL直分别为:Critical 严重):AQL=O, Majo r (主要):AQL=0.25 Min or (次要):AQL=0.656、包装检查:检查包装是否合样本评估报告书要求要分清散装料、带装料或片装料。

若包装料不符合要求或包装方式不足以保证来料品质,判主要缺陷。

7、外观检查:形状、颜色、标示(若有)是否与样/ 样本本评估报告书之要求相同,是否有缺脚、断脚等不良,否则判主要缺陷。

来料脚位氧化视轻重程度依次判次要、主要缺陷。

8、尺寸:据样本评估报告书上图纸有荧光笔标示的尺寸,用卡尺量度。

若样本评估报告书上未给出相关尺寸,对照样本,用卡尺量度。

详见附表一,并将量度的尺寸填入三极管参数测试表。

若尺寸不对,视轻重程度判次要或主要缺陷。

9、功能:功能缺陷判主要缺陷,据样本评估报告书要求,对其进行功能测试,如用晶体管特性图示仪测量三极管特性曲线,用数字万用表、信号发生器、直流电源等仪器,按下表所列参数进行相应的测试。

或将该检测料装于对应机种上,检查该机种是否功能正常10 上锡检查:取样数N=5根据要求进行上锡检查,观察是否上锡困难,否则视轻重程度判次要,主要缺陷。

小锡炉温度250±10C,焊接时间:3-5秒,再做功能测试,应能满足条目9。

11、老化测试:如认为有必要,对新采用物料,或出现品质异常的物料才进行此项测试,被测器件三极管,在额定的电压、电流下通电工<2小时,然后取下,自然存放小时后,或按SPE(要求做老化测试,然后进行功能测试,应能达到条目的测试要求。

三极管来料检验标准

三极管来料检验标准

三极管来料检验标准
三极管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器件,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的放大、开关、稳压等功能。

为了确保生产出质量稳定的三极管产品,对来料进行严格的检验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三极管来料检验的标准和方法,以帮助文档创作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一过程。

首先,对于三极管来料检验,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外观检查。

外观检查是最基本的检验步骤之一。

我们需要检查三极管的外壳是否完整,有无损坏或变形,引脚是否齐全,焊接是否良好等。

同时,还需要检查产品标识是否清晰可见,以确保产品的可追溯性。

2.封装参数检查。

三极管的封装参数对其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封装参数进行检查。

这包括对封装材料、尺寸、引脚布局等进行检验,以确保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3.电性能检查。

电性能是三极管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在来料检验中,需要对三极管的电参数进行检查,包括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

静态特性包括漏极电流、饱和电压等参数,而动态特性包括开关特性、频率响应等参数。

4.可靠性检查。

可靠性是三极管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

在来料检验中,需要对三极管的可靠性进行检查,包括对温度、湿度、振动等环境条件下的性能进行测试,以确保产品在各种条件下都能正常工作。

综上所述,三极管来料检验标准涉及外观检查、封装参数检查、电性能检查和可靠性检查等多个方面。

只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检验,才能保证生产出质量稳定的三极管产品。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文档创作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三极管来料检验的标准和方法,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三极管检验规范

三极管检验规范

严重缺点(CR): 0; 主要缺点(MA): 0.4; 次要缺点(MI): 1.5.
5. 参 考 文 无

检验项目 缺陷属性
缺陷描述
检验方式
包装检验
a.根据来料送检单核对外包装或 LABEL 上的 P/N 及实物是否
MA
都正确,任何有误,均不可接受。
b. 包装必须采用防静电包装,否则不可接受。
目检
数量检验
电性检验
MA
元件实际测量值超出偏差范围内.
LCR 测试仪 数字万用表
检验时,必 须佩带静电
带。
二极管类型
检 测方法
LED 其它二极管
备注
选择数字万用表的二极管档,正向测量,LED 需发出与要求相符的颜色的光,而反向测量不发光;否则该二极 管不合格。 注:有标记的一端为负极。
选择数字万用表的二极管档,正向测量,读数需小于 1,而反向测量读数需无穷大;否则该二极管不合格。 注:有颜色标记的一端为负极。

3. 抽 样 计 依 MIL-STD-105E,LEVEL II 正常单次抽样计划;具体抽样方式请参考《抽样计划》。

4. 允 收 水 准(AQL)
严重缺点(CR): 0; 主要缺点(MA): 0.4; 次要缺点(MI): 1.5.
5 参考文件 无
检验项目 缺陷属性
缺陷描述
检验方式
包装检验
a. 根据来料送检单核对外包装或 LABEL 上的 P/N 及实物是否 MA
b. 测量值超出晶体的频率范围则不可接受。
测试工位 和数字频率

电性检测方法
晶体
检 测方法
32.768KHz 16.934MHz 25.000MHz

二极管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二极管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二极管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检验目的二极管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元件,广泛应用于电路和装置中。

来料检验是确保所使用的二极管质量合格的重要环节,通过严格的检验程序和标准,可以提前发现并筛选出不合格品,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作业指导书的目的在于规范并指导二极管来料检验的操作流程,确保每一件产品都符合所需品质,并最大程度地减少不良品的发生。

二、检验要求1. 外观检验:对于二极管元件,外观是最直接的检验指标之一。

应仔细检查二极管的外观,包括是否有明显的破损、刮痕、氧化、异物等。

2. 电性能检验:检验二极管的电性能是保证其正常工作的关键。

应使用适当的测试设备,检测二极管的正向电压降、反向电流、反向击穿电压等参数,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3. 标识检验:二极管上应有清晰可辨的标识,包括型号、批号、生产厂商等信息。

应检查标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以避免混淆和误用。

4. 包装检验:检查二极管的包装是否完好,是否有破损或污染。

包装的状态直接关系到后续产品的质量和外观。

三、检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待检二极管、检验设备准备齐全,并确保设备的性能良好和校准状态正常。

2. 外观检验:a. 仔细观察二极管外观,检查是否有明显的破损、刮痕、氧化、异物等。

b. 如发现上述问题,应立即判定为不合格品,标记和隔离。

3. 电性能检验:a. 按照测试设备的说明书,连接二极管到测试设备。

b. 按照要求设置测试参数,并进行测试。

c. 检查测试结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的规范范围。

d. 如测试结果超出规范范围,判定为不合格品,标记和隔离。

4. 标识检验:a. 检查二极管上的标识信息是否清晰可辨。

b. 对照产品规格和确认标识是否与规格相符。

c. 如发现标识有误或不清晰,判定为不合格品,标记和隔离。

5. 包装检验:a. 检查二极管的包装是否完好无损。

b. 检查包装上的标签是否准确、完整。

c. 如发现包装有损坏或标签错误,判定为不合格品,标记和隔离。

6. 记录和报告:a. 将每件二极管的检验结果记录下来,包括序号、检验日期、检验员、合格与否等。

09.半导体器件检验规程模板

09.半导体器件检验规程模板

九半导体器件检验规程
Q/xxxx.02.008.09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使用的二极管(包括整流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稳压二极管、数码管)、三极管,可控硅的检验。

2 检验依据
2.1 相关产品的技术文件、说明书及资料。

2.2 相关产品的设计图纸或样品。

2.3 技术协议或合同的规定。

3 检验方法
采用外观检查和动态测试法进行检验。

4 检验项目
4.1 所有产品外包装应完整无损坏,包装盒(袋)上应标明生产厂家、生产日期、规格型号、包装数量等,对“三无”产品或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可拒收。

4.2 实物检查时,引线应光亮笔直,无氧化痕迹。

外形结构符合相关图纸文件。

4.3 整流二极管正向压降应不大于1V,且导通性能良好,同批产品外观一致性好,反向耐压试验应符合相关技术资料指标要求。

4.4 发光二极管抽样后加额定电压,从不同角度目测其亮度,要求亮度一致。

同批产品外观一致性好。

4.5 数码管在测试工装上测试时,各发光二极管亮度应一致,且同批数码管外观、电路结构要一致。

4.6稳压二极管测试时,满足稳压范围要求。

5 合格品和不合格品的判定
凡在合格供方供货的情况下,原则上由物料检验员检验(或确认)“包装”状态完好后盖“免检”章入库;不在免检范围的产品,抽样样品动态测试100%合格的产品加盖“合格”章入库。

6 仪器仪表
6.1 数字万用表
6.2 精度为0.02mm游标卡尺
6.3 5×80mm放大镜
6.4 继电保护测试仪
编制:审核:批准:。

二极管进料检验标准

二极管进料检验标准

6
可焊性 (承认书有特殊要求的按承认书要求测试及判定)
锡炉
MA
冷热 产品在0℃保持5分钟再放入100℃保持5分钟,10周期 恒温
7
循环
不符 不符 破损
破损
焊锡性 不良 不符
AQL 参照《抽样检验管理制度》进行抽样检验。
确,以及外包装箱的外观是否完好;
检验 工具
目视
缺点 定义
MA
缺点 名称
不符
包装箱应能有效地保护物料在运输过程中不被损坏; 目 视
MI
破损
丝印内容正确、字迹清晰可辨;
放大镜
MA
错误
1
外观 主体不可有破损,引脚不可有弯曲或氧化现象;
目视
MA
破损
检验
物料极性正确不可有标识错误(一般白边的为负极); 目 视
MA
错误
包装方式必须符合对应我司要求(一般为编带式)且 不可有变形或主体偏离中心线而影响加工;
目视
MI
错误
封装方式必须与承认书要求一致。
目视
MA
不符
2
尺寸 尺寸必须符合对应厂家 SIR 要求
卡尺
MA
电性能(正向压降、反向漏电流、反向电压、)必须
LRC
3
电性能 符合对应规格书或承认书要求普通二极管的正、反向 数字电桥
MA
电阻应符合规格书或承认书的要求
4 耐压性 二极管的耐压值应符合规格书或承认书的要求。
耐压 测试仪
MA
引张强度:使用20N,保持10S引脚不断裂松驰;(承
引脚 认书另有要求的以承认书为准)
5
试验机 强度 扭转强度:180度交互回转2回引脚不断裂松驰;(承

二极管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二极管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二极管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1. 引言二极管在电子设备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质量问题的存在会直接影响整体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为了保证二极管的质量,对来料进行检验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介绍二极管来料检验的操作步骤和要点,以确保所使用的二极管符合质量要求。

2. 检验流程(1) 来料登记:将收到的二极管进行登记,记录相关信息,包括供应商、批次号、生产日期等。

(2) 外观检查:仔细观察二极管的外观是否存在损伤、划痕或者其他明显缺陷。

(3) 包装状况:检查二极管的包装是否完好,并核对包装标识与登记信息是否一致。

(4) 标记检查:核对二极管的标记与规格是否一致。

常见的标记包括型号、批号、管号等。

(5) 电性能检测:使用合适的测试设备对二极管的电性能进行检测,包括正向电压放大系数、反向击穿电压等。

(6) 包装齐全性:检查二极管包装内是否齐全,如使用说明书、保修卡等。

(7) 检验记录:对每一次来料检验的结果进行记录,包括合格、不合格的数量和详细的不合格原因。

3. 要点(1) 注意检验环境的清洁:二极管是一种对尘埃敏感的元件,所以检验环境应保持干净,避免灰尘和杂物进入。

(2) 高低温环境测试:在特殊要求的情况下,可以将二极管放置在高低温环境中进行测试,以验证其性能和可靠性。

(3) 合格品封存:对于符合质量要求的二极管,应予以封存,并按照规定储存和保管。

(4) 不合格品处理:对于不合格的二极管,应及时进行退货、报废或者返修处理,并及时更新记录。

(5) 管理责任:来料检验是保证二极管质量的重要环节,相关责任和权益应明确归属,确保检验的严谨性和准确性。

4. 结论二极管来料检验是保证二极管质量的关键环节,通过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和要点进行检验,可以有效地筛选出不合格品,并确保所使用的二极管符合质量要求。

为了做好来料检验工作,相关人员应熟悉本作业指导书并逐步推行,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来料检验规程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电子元器件来料检验规程(一)半导体晶体管部分1内容本规程规定了本公司常用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达林顿晶体管、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来料检验的抽样方式、接收标准、检验测试方法和所用测试仪器等具体要求。

2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常用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达林顿晶体管、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来料检验和验收。

3引用标准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一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242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总则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b:恒定湿热试验方法GB242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N:温度变化试验方法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贮存4检验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测试设备:DW4824型晶体管特性图示仪(或QT2型晶体管特性图示仪等)测试大功率晶体管专用转接夹具、插座或装置数字万用表、不锈钢镊子等应手工具晶体管特性图示仪、数字万用必须经检定合格并且在计量检定的有效期内。

人员素质:能熟练操作使用晶体管特性图示仪进行各种半导体器件参数测试,工作态度严谨、细心,持有检验测试操作合格证或许可证。

测试准备:晶体管特性图示仪每次开启,必须预热五分钟。

检查确认图示仪的技术状态完好方能进行测试。

每种器件在测试前都要做外观检查:管脚应光洁、明亮,管身标志清晰、无划痕,封装尺寸应符合订货要求。

绝缘栅N沟道双极晶体管IGBT主要测试参数:IGBT的特性曲线IGBT的饱和压降V CESIGBT的栅极阈值电压V GE(th)IGBT的击穿电压V CER测试方法:现将上述特性参数的测试方法分述如下。

测IGBT的输出特性曲线按附表1“常规测试/输出特性曲线”栏、测IGBT的要求,调整晶体管特性图示仪各选择开关的档位。

正确连接相应的IGBT测试夹具、插座或装置,检查连接无误后,接入待测的IGBT,图示仪即显示一簇该IGBT的输出特性曲线。

该线簇应均匀、平滑、无畸变,为合格(如图1a所示)。

否则为不合格(如图1b所示)。

图 1测IGBT的饱和压降V CES在特性曲线中选择V GE=的一条曲线,它与I C=直线的交点所对应的V C电压值就是所测试的IGBT在V GE=、I C=时的饱和压降V CES。

V CES<为合格。

否则为不合格。

测IGBT的转移特性曲线按附表1“常规测试/转移特性曲线”栏、测IGBT的要求调整晶体管特性图示仪各选择开关的档位。

正确连接相应的IGBT测试夹具、插座或装置,检查连接无误后,接入待测的IGBT,图示仪即显示一簇该IGBT的转移特性曲线。

该线簇应当是一组幅度由小到大的、等间距的竖直线段。

这些线段的一端在X轴上,另一端连接起来应当是一条平滑的曲线。

测IGBT的栅极阈值电压V GE(th)观测特性曲线与I C=1mA直线的交点所对应的V BE电压值,就是该IGBT在该测试温度下的栅极阈值电压V GE(th)。

此时V BE=V GE(th)。

所测得的V GE(th)在该IGBT的标称栅极阈值电压范围内为合格。

否则为不合格。

测IGBT的击穿电压V CER按附表1“击穿电压测试”栏、测IGBT的要求,调整晶体管特性图示仪各选择开关的档位。

接入待测的IGBT并使栅极悬空,使峰值电压由0V缓慢增加,观测特性曲线的形状及击穿点电压,此电压在该IGBT的标称击穿电压范围内为合格。

否则为不合格。

注意:操作人员应避免直接接触高压电极,并且每测试完一只IGBT的击穿电压,都要将“峰值电压调节”旋钮调节回0,以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

达林顿大功率NPN晶体管主要测试参数:达林顿晶体管的共射输出特性曲线达林顿晶体管的饱和压降BV CES达林顿晶体管的共射极电流放大系数β达林顿晶体管的反向击穿电压BV CE0测试方法:现将上述特性参数的测试方法分述如下。

测达林顿晶体管的共发射极输出特性曲线按附表1“常规测试/输出特性曲线”栏、测达林顿晶体管的要求,调整晶体管特性图示仪各选择开关的档位。

正确连接相应的达林顿晶体管测试夹具、插座或装置,检查连接无误后,接入待测的IGBT,图示仪即显示一簇该达林顿晶体管的共发射极输出特性曲线。

该线簇应均匀、平滑、无畸变,为合格(如图2a所示)。

否则为不合格(如图2b所示)。

图 2测达林顿晶体管的饱和压降BV CES观测达林顿晶体管的共发射极输出特性曲线I C=6A的直线与饱和区某一特性曲线的交点所对应的V CE值,就是该测达林顿晶体管在基极注入电流足够大且集电极电流I C=6A时的饱和压降V CES。

观测到的V CES值在该达林顿晶体管的标称饱和压降范围内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测达林顿晶体管的共射极电流放大系数β观测达林顿晶体管的共发射极输出特性曲线I C=6A的直线与放大区某一特性曲线的交点所对应的I B值,即可粗略地计算出在该工作点对应的共发射极电流放大系数ββ=(~)I C/I Bβ值在该达林顿晶体管的标称电流放大系数范围内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测达林顿晶体管的反向击穿电压BV CE0按附表1“击穿电压测试”栏、测达林顿晶体管的要求,调整晶体管特性图示仪各选择开关的档位。

接入待测的达林顿晶体管并使基极悬空,使峰值电压由0V缓慢增加,观测特性曲线的形状及击穿点电压V CE,此电压即为达林顿晶体管基极开路时的击穿电压BV CE0,BV CE0在该达林顿晶体管的标称击穿电压范围内为合格。

否则为不合格。

注意:操作人员应避免直接接触高压电极,并且每测试完一只达林顿晶体管的反向击穿电压,都要将“峰值电压调节”旋钮调节回0,以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

小功率晶体管主要测试参数:小功率晶体管的共发射极输出特性曲线小功率晶体管的饱和压降V CES小功率晶体管的共射极电流放大系数β小功率晶体管基极开路时的反向击穿电压BV CE0小功率晶体管基极开路时的穿透电流I CE0测试方法:现将上述特性参数的测试方法分述如下。

测小功率晶体管的共发射极输出特性曲线按附表1“常规测试/输出特性曲线”栏、测NPN晶体管的要求,调整晶体管特性图示仪各选择开关的档位。

正确连接相应的NPN晶体管测试夹具、插座或装置,检查连接无误后,接入待测的小功率NPN晶体管,图示仪即显示一簇该小功率NPN晶体管的共发射极输出特性曲线。

该线簇应均匀、平滑、无畸变,为合格(如图3a所示)。

否则为不合格(如图3b所示)。

PNP晶体管NPN晶体管图 3测小功率晶体管的饱和压降BV CES观测小功率NPN晶体管的共发射极输出特性曲线I C=10mA的直线与饱和区某一特性曲线的交点所对应的V CE值,就是该小功率NPN晶体管在基极注入电流足够大且集电极电流I C=10mA时的饱和压降BV CES。

观测到的V CES值在该小功率晶体管的标称饱和压降范围内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测小功率晶体管的共射极电流放大系数β观小功率NPN晶体管的共发射极输出特性曲线I C=10mA的直线与放大区某一特性曲线的交点所对应的I B值,即可粗略地计算出在该工作点对应的共发射极电流放大系数ββ=(~)I C/I Bβ值在该小功率NPN晶体管的标称电流放大系数范围内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测小功率晶体管基极开路时的反向击穿电压BV CE0按附表1“击穿电压测试”栏、测小功率NPN晶体管的要求,调整晶体管特性图示仪各选择开关的档位。

接入待测的小功率NPN并使基极悬空,使峰值电压由0V缓慢增加,观测特性曲线的形状及击穿点电压V CE,此电压即为小功率NPN晶体管基极开路时的击穿电压BV CE0,BV CE0在该小功率晶体管的标称击穿电压范围内为合格。

否则为不合格。

测小功率晶体管基射极开路时的穿透电流I CE0在测小功率晶体管基极开路时的反向击穿电压BV CE0的基础上,将“阶梯作用”转向“关”状态,Y轴集电极电流调整到×(或×或最小电流档)。

接入待测的小功率NPN并使基极悬空,使峰值电压由0V缓慢增加,观测在被测小功率晶体管正常工作电压范围内的集电极电流值I C,此电流就是该小功率晶体管基极开路时的穿透电流I CE0。

所测得的I CE0在该小功率晶体管基射极开路时的穿透电流I CE0的标称范围内,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PNP小功率晶体管的测试方法与此基本相同。

只是要按附表1各测试项目栏中测NPN 晶体管的要求调整晶体管特性图示仪各选择开关的档位。

二极管主要测试参数:二极管的V-A特性曲线二极管的正向压降V F二极管的反向电流I0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电压BV R测试方法:现将上述特性参数的测试方法分述如下。

测二极管的V-A特性曲线按附表1“常规测试/输出特性曲线”栏、测二极管的要求调整晶体管特性图示仪各选择开关的档位。

正确连接相应的二极管测试夹具、插座或装置,检查连接无误后,接入待测的二极管,图示仪即显示该二极管的V-A特性曲线。

该曲线应平滑、陡峭、呈指数变化,为合格(如图4a所示)。

否则为不合格(如图4b所示)。

图 4测二极管的正向电压降V F对应于特性曲线上标称工作电流值的垂直直线与X轴的交点所对应的电压坐标值,即是在该电流下二极管的正向电压降V F。

所测得的二极管的正向电压降,在该二极管的标称值范围内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测二极管的反向电流I0按附表1“击穿电压测试”栏、测二极管的要求,调整晶体管特性图示仪各选择开关的档位。

接入待测的二极管,使峰值电压由0V缓慢增加,观测在被测二极管正常工作电压范围内的反向电流值I0。

所测得的反向电流I0,在该二极管的标称值范围内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测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电压BV R紧接着反向电流的测试,使峰值电压继续缓慢增加,观测在被测二极管刚刚被击穿时的击穿点的电压值,就是该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电压BV R。

所测得的反向击穿电压BV R,在该二极管的标称值范围内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可焊性检查(槽焊法)以上半导体器件的引出脚都要按下述方法进行可焊性检查。

锡槽温度:235±5℃;浸渍时间3±;浸入深度:与引出脚或焊盘平齐。

试验完毕用5倍以上的放大镜检查,浸渍部位表面应浸润覆盖一层光滑的、明亮的焊锡涂层,缺陷比率(例如针孔或出现未浸润面)不得多于5%,且这些缺陷不得集中在元件的相同部位。

5 验收规则如果没有特殊规定,电子元器件的验收,应包括抽样检验和接收试验。

抽样样品应按正常检验AQL一次抽样方案,从来料批中随机抽取。

AQL按表5—1的规定,检查水平Ⅱ。

检验项目及测试方法检验项目及测试方法如表5—1所列的,对于他们供应的器件,已经委托该器材供应单位代为检验。

此处抽验只起监督作用。

此外还要定期抽样进行接收试验。

接收试验接收试验的样品从常规检验合格的样品中抽取,样品数量随来料批量的大小来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