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作文教学改革

合集下载

谈新课程下的初中作文教学改革

谈新课程下的初中作文教学改革

2写作 内容 具 有 开 放 性 , 达 形 式 具 有 灵 活性 , 题 形 式 . 表 试 多样 性 。 3凸显 人 文 性 , 重 创 新 意 识 。 . 注 从 以 上 分 析 可 看 出 , 考 命 题 从 中学 生 的 学 习 生 活 、 交 中 社 活 动 等 横 向探 索 , 中学 生 内 心 世 界 、 想 品 德 、 美 情 趣 进 对 思 审 行 纵 深 揭 示 , 而 使 我 们 明 确 了作 文 学 习 的方 向 。 从
良好 的 习惯 不 是 一 蹴 而 就 的 ,它 的 形 成 需 要 一 个 漫 长 的 过 程 ,更何 况 由 于 学 生 年 龄 低 幼 ,要 保 持 稳 定 的 习惯 也 不 容
易。 因此 更 需 要 教 师 在 整 个 过 程 中加 以督 促 与 鞭 策 。 就 决 定 这 了 我 们 对 学 生 学 习 习 惯 和 学 习态 度 的 评 价 必 须 贯 穿 于整 个 教
学活动。 主要通过三个渠道 。 我 即学 生 自评 、 生 互 评 、 师评 学 教
允 许 学 生 请 教 老 师 、 教 同学 、 教 家 长 , 次 反 复 进 行 , 到 请 请 多 直 他 自 己满 意 为 止 。这 样 的 方 式 让 学 生 对 英 语 的 测 试 减 少 了畏 惧 感 , 老师 产 生 了 亲 切 感 。 总 之 , 学 生 的评 价 要 从 学 习态 对 对 度 、 极 性 、 造 性 、 惯 、 趣 和 方 法 等 方 面 进 行 综 合 等 级 评 积 创 习 兴


谈 新 课 程 下 的 初 中 作 文 教 学 改 革
050 ) 6 6 0

生 动 丰 富 : 写 话 题 作 文 , 写 命 题 作 文 , 少 对 学 生 思 维 的 多 少 减 限 制 , 学 生 写 作 发 挥 广 阔 的空 间 。 给 纵 观 中 考 作 文 试 题 , 命 题 上体 现 出 以下 几 个 特点 。 在 1 题 范 围体 现 出鲜 明 的 时 代 意 义 和 广 泛 的 社 会 意 义 。 . 命

中学作文教学改革

中学作文教学改革

浅谈中学作文教学改革摘要在语文教学新课改的形势下,中学中学作文课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是什么?我们语文教师怎样医治和摆脱长期以来教师围绕考试的教学模式,是我们语文教师新的教学课题和教学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新课改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教学改革在语文教学新课改的形势下,中学中学作文课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是什么?我们语文教师怎样医治和摆脱长期以来教师围绕考试的教学模式,是我们语文教师新的教学课题和教学研究的方向。

一、走出作文课“应试教育”的泥沼1.只盯“指挥棒”不练基本功的教学目的。

与不少语文教师谈起“作文课教学目的”问题,几乎所有的人都感到愕然。

大家的回答是:中考、高考怎么出题,我们就怎么教。

于是练习考题成了作文教学的一切。

2.本末倒置以考代练的训练模式。

写作本是一门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并在高度心理自由和相当兴趣化的境况下循序渐进,综和性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学科。

如此以“考”代“练”,违背认识规律,收效甚微。

3.猜题押宝投机取巧的教学心理。

“应试教育”把作文教学中的猜题押宝现象推上极致。

教师如此,学生如此,领导如此,上下左右无不如此。

笔者曾听过一位县级教学能手的作文课教学经验介绍,他把近十年来全国绝大多数省份中考的近千个作文题目分门别类梳理成现成的所谓“规律程序”,然后教给学生哪类题目准备哪些材料,怎样开头,如何结尾,逐一训练后让学生熟背熟记,以应考试。

4.“惰性”当头的教风学风。

据笔者调查,教师把题目像贴膏药一样给学生向黑板上一贴,万事大吉,至于学生写孬写好,就是另一回事了。

学生呢,“要说作难也不难,不抄就编,三下五除二就玩儿完”。

而若有好事者,要与学生一同“下水”,或者真的不时有短文见诸报端,则定会十有八九引来非议甚至被冠以“不务正业”。

若有学生不甘忍受“应试教育”的“爱抚”,或博览群书,或发起各种名堂的文学社,那就更是祸事了……5.以迎和阅卷人好恶为宗旨的歪道文风。

笔者听过许多写作课教学高手的观摩课,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要求学生一定要在“战时”的几十分钟内写出让阅卷人喜闻乐见的文章,也就是要搞“迎和”。

新课标下中学语文写作教学改革建议

新课标下中学语文写作教学改革建议

法, 情感 、 态度和价值观 ” 的有机结合。
容。 ”写作 能力是一个 人综 合素质的重要组 成部分 , 是一 项 主要 的语 言表达能力。在新 课标下我们要力 图达到新课 标
会写作文的其 中一个原 因, 就是教师不会 写作 文。 因此 , ” 必
须提高教师 自身 的写 作能 力 。所 以, 教师 而 言 , 须多 就 必 读、 多思 、 多写 , 特别是要 通过 写作 文、 语 、 评 教育 反思 或教
到改进 自身作文教学 的效果 。
最后 , 高教学技能 , 提 创新 教学模 式
素, 它对智力活动具有 引导 、 维持 、 调节 和强 化等 功能 。 语 )
文教师应该充分 的认识 到 : 语文学科不仅 是工具性学 科 , 不
长期以来 中小 学 作 文教 学 主要 使用 的 方法 有 两种 模 式, 新课改前普遍 采 取 “ 体技 法 ” 学模式 , 目前普 遍 文 教 而 使 用“ 内容情感 ” 教学 模式 , 者叫做 “ 或 公示 主义 ” 直觉 和“ 主义 ” 但是这 两种 教学模式并没有很好 的改变 作文 教学是 , 语文教学瓶 颈的现状 , 程改革呼唤新的作文教学 思路 、 课 教 学模式 、 教学体系 。所 以 中学教师 必须 改变 以往传 统 的写
合 , 活 学 生 的情 感 经 验 , 发 学 生 的写 作 创 造 力 。语 文 教 激 激
语 文教师应该进行 深入 细致 的钻研 与探讨 , 反思 与借 鉴。应 该认真学习 、 分析各地实验改革 的成功 经验 , 明确改 革的利弊 , 行有 目的的取舍 。将成 功的作 法与 经验 吸取 进
育叙事等提高写作 能力 ; 学校 而言 , 就 语文教师写示 范作文
中创新教学模式力求达到“ 三性 统一 ” 也就是 “ , 实践 性 、 研

浅谈新课程改革与中学作文教学

浅谈新课程改革与中学作文教学
部分 , 哲理 名言 、 画传 神之处 、 语 连 珠的段落等 等, 如 刻 妙 剖
教 学策 略 是 指 教师 实 现 教 学 目标 和 教 学 意 图而 采 取 的 一 系 列 具 体 的 问题 解 决行 为 方 式 , 决 的就 是 ‘ 何 教 ” 如 何 解 如 和“ 学 ” 问题 。 《 文课 程 标准 》 写 作 日标 巾提 出 了“ 自 己想 的 语 在 写 说 的 话 ”“ 、 乐于 书 面表 达 , 强 司作 的 自信心 ” 内 容 。冈此 , 增 等 必 须实 现 写作 教 学策 略 的 创 新 , 具体 米 说 , 现 在 以下 方 面 : 表
析 、H , 学 生 动 心 、 情 , 使 学 生 产 生 欲 罢不 能 的 阅 读 兴 口嚼 让 动
趣 。通 过 多 种 教育 、 多种 活 动 , 学 生 感 受 到 阅 读 是 自己 生活 让
( 实现作文教学的开放 。所谓开放 的作文教学 , 一) 指教师
不 予 设刻 板 的 教 学 目标 , , 画教 学 流 程 的运 行 轨 迹 , 套 贞 不厶 J 不 死 板 的评 判标 准 ,而 让学 生有 充 分 显 示 个 性 与 才 能 的 自由天

们 提高 学 生 写 作水 平 的 日的是 背 道 而驰 的 。 ( 实 现 学 生 阅读 的 扩 大 与 深 化 。 阅 读是 写作 的基 础 , 三) 作 文 教学 创 新 的 改革 , 了要 着 力 丰 富 学 生 的生 活 , 要努 力扩 除 还 大 学 生 的 阅 读 。然 而 遗 憾 的是 我 们 的许 多 中 学生 不 仅 阅读 总
; 霉; ■ YUW ENJ AOYAN l
@ 吉林教育
洗设 新 程 革 与 、 作 中

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创新实践与案例分析

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创新实践与案例分析

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创新实践与案例分析在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创新实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够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案例三个方面,分析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创新实践。

一、教学理念在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创新实践的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是教师主导,教师讲授一些写作技巧和范文,学生只需要模仿即可。

而创新实践则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和自主创作。

教师的角色更多的是引导和指导,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探索和创造。

二、教学方法创新实践要求教师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例如,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作文讨论和互评,让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协作可以激发他们的思维和创造力;同时,可以引入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和互联网资源,帮助学生拓宽视野,丰富写作素材;还可以开展写作比赛和展示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竞争意识。

三、教学案例分析下面以某中学语文课堂上的创新实践为例进行分析。

在该课堂上,教师采用了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作文讨论。

首先,教师给学生们出示一幅图片,要求他们根据图片展开联想,并构思一个故事情节。

然后,学生们分组进行讨论,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构思。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向全班汇报自己的构思和讨论结果。

最后,教师组织学生们进行展示,让每个小组选派一个学生讲述自己小组的构思和故事情节。

这个案例中,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积极思考和交流,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图片的引导,学生们的构思更加直观和生动,写作的难度也有所降低。

整个过程中,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通过集思广益,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构思和写作素材。

总结起来,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创新实践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创作,同时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写作热情。

中学作文教学创新研究

中学作文教学创新研究

中学作文教学创新研究中学作文教学对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长期以来,中学作文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传统的“背诵改写”教学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作文评分标准缺乏明确性等。

为了改善中学作文教学的不足,以创新研究为路径的探索成为当前作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中学作文教学创新研究的意义在于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创造力。

创新研究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思考和表达能力。

通过创新研究,可以构建科学合理的作文教学模式,推动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深入提升。

首先,中学作文教学的创新研究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往往以“模仿改写”为主,让学生不断背诵和模仿优秀的范文,这种方法容易导致学生的创作兴趣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丧失。

因此,创新的方法可以是让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写实观察、实际调查等,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积极性。

其次,中学作文教学的创新研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

作文不仅仅是内容的呈现,更是学生思维的表达和展示。

因此,创新的方法可以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等,使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逻辑理解、归纳总结和思辨性思考。

在作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短文改编或创作,加强学生对课文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的创作能力。

此外,中学作文教学的创新研究应注重建立明确的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在中学作文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传统的评分标准往往缺乏明确性,导致评价结果不准确。

因此,创新的研究可以是建立具体、明确、可操作的评价标准,包括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的要求,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写作目标,提高他们的写作自觉性和主动性。

在中学作文教学创新研究的过程中,还需注重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

教师是作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只有教师具备丰富的知识资源和专业的教学能力,才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写作。

中学作文教学改革之我见

中学作文教学改革之我见

中学作文教学改革之我见中学作文教学改革在今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

然而总观作文教学现状,学生的作文构思平庸、人文苍白、文理不通、词不达意、书写潦草、应用文体格式不规范等现象,表明了学生作文从习惯到能力都还需要加强训练;而教师的作文教学行为大多混乱无序,训练效率低下。

我们不禁想问,作文教学改革要有所突破,路在何方呢?一、在生活中积累材料,迁移运用,开放教学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积累素材。

“樵夫难为无米之炊。

”有的同学平时很少课外阅读,缺乏写作材料,对作文望而生畏。

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提倡多阅读文章。

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破万卷”是说书读得要多,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才“如有神”助,积累材料,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运用到作文中去。

从阅读中积累写作的素材。

从教科书中积累精彩的词语、句子和段落。

学习课文的写作技巧(如文章的命题、开头、结尾、主体结构、过度照应等)。

从优秀的作文中积累,让学生阅读和积累一些优秀的作文资源有助于学生语感的训练,教师要协助学生收集和整理一些优秀的学生作文片段有计划地让学生朗读、积累、模仿、写作。

作文教学要凭借开放的教学模式,使作文教学形成全方位的立体的教学空间,这是作文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

二、拓展写作空间,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因此作文命题设计应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可谓就地取材,两全其美。

如,学过《社戏》一文后,设计以“童年”为话题进行作文,很多学生无形中就模仿了《社戏》的写作风格,以质朴的语言表现童年时的天真烂漫、纯真无私。

以课文为范文,迁移思维,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去写作,为学生更好的展现自我架构了桥梁,学生在学以致用中品尝到了写作的乐趣,增强了写作的信心。

三、建立科学的作文训练体系训练是教学的重要手段。

训练体系是否科学,直接影响着训练的效果。

作文训练涉及的知识体系是一个比较繁杂的系统,建立科学性强的训练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浅谈作文教学的改革

浅谈作文教学的改革
写。
关键词 : 阅读 ; 练 ; 察 训 观
在我们的语 文教学 中 ,许多 老师基本上是 按照教
正体会 到了每个人物 内心世界 , 文章 内容理解很透彻。
二、 开展语文活动 。 注重细心观察
材 每单元 要求安排一次作文训 练 ,时间上多是 问周作 文一次 , 教师在作文 收齐后集 中进行批改。但是这种传 统 的作文 训练方式使学生写作锻 炼的机会太少 ,作文 本不能尽快与学生见面 , 影响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大力 推行新课 改的同时 ,我结合农村 中学 的实际和学 生的 特点 , 对作文教学进行 了改革尝试 , 已取得初步成效 。

生活是 多姿多彩 的 , 只要 留心生活 , 可以写 出具 便 有 真情实感 的好文 章 !但 教师要指导学生 学会仔细观

通 过 阅读 教 学 。 行 作 文训 练 进
察 。为 了培养学生观察 分析事物 的能力 , 我每学期都组 织形式多样 的第二课堂活动。在每次活动前 , 向学 我都 生提 出观察 的具体要求 , 活动结束后马上设 写作课 。因 为是农村学校 , 我就结合不 同季节 自然景物的特色让学 生们仔 细观察 , 春天让他们 到家乡的土地上踏青 ; 夏天 和他们一起沐浴 原野 的习习凉风 ; 秋天带他们领略农民 收获的喜悦 ; 冬天 陪他们走进 白雪皑皑的世界 。我还结
【 教改创新 】
浅 谈作 文教学 的改革
刘 雪 松
( 河北省唐 山市龙华 中学 , 河北
唐山
030 ) 6 0 0
摘要 : 统的作文训练方式使 学生写作锻 炼的机会太少 , 传 作文不能尽 快与学生见面 , 影响 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
大力推行 新课 改的背景 下, 可通过阅读教 学, 进行作文训 练 ; 开展语文活动 , 注重细心观察 ; 激发学生情感 , 随想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学作文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09-0166-01
根据本人的调查,当前中学作文教学,就大面积来说(不是全部),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亟待改革。

例如: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不快,有不少学生作文水平达不到教学大纲的要求,作文教学的科学性、计划性不够,作文教学脱离生动的现实生活,作文教学过程存在程式化、机械化、简单化,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脱节,作文的训练量比较小(一学期只有七八次作文,有的只有四五次),有的作文教学也存在“只练不教”的现象,忽视基本功的训练,作文教学的命题、指导、批改、评讲等环节教法陈旧,引不起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对作文产生厌倦情绪和畏难情绪……凡此等等,应该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大家都来研究一下作文教学如何改革,如今尽快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尽快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怎样进行作文教学改革呢?本人谈几点看法,供老师们参考。

第一、首先要正视作文教学存在的各种问题。

尤其要研究一下两个重要问题:一是为什么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对作文产生畏难情绪;二是为什么学生的作文能力达不到“大纲”的要求(当然这不是指全部,而是就一般情况说的)。

第二,要树立先进的教学观念和正确的指导思想。

例如要认识到学生作文与做人的密切关系,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与读书的密切关系,与训练的密切关系,与科学的教学方法的密切关系。

第三、要把作文教学紧密地与生活联系起来,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

“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

学生的写作素材,主要从生活来。

生活是一个万花筒,生活中有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的素材,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一般说来,学生在具备了语言运用和写作技巧的基本功之后,只要在生活中有切实的感受,认真地具体地写真实的生活,就容易写出内容丰富充实感动读者的优秀文章,如果没有生活的基础,要写出好文章是很难的。

因此,作文教学一定要与生活紧密联系起不,要组织学生观察生活,感知生活,理解生活,体验生活,进而表达生活,反映生活。

要提倡从生活中选取素材,提倡写真实的生活,提倡写生活的直情,唯有生活的真实、感情的真挚,文章才能感动人。

中学生作文切忌内容空泛、空话连篇、虚无缥缈、故弄玄虚、华而不实,要在中学生中提倡朴实的文风,提倡真实地写身边事,提倡写出生活的真实,写出生活的真情。

再就是一定要把写作与阅读结合起来,把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二者密不可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学生从阅读中可以吸收精神营养,从阅读中学习好的思想品德,学习优秀的人格品质,学习先进人物的先进思想和事迹;从阅读中可以提高文学、文化的修养;从阅读中可以获得大量的知识;从阅读中可以开阔眼界,从阅读中可以提高认识水平;还可以从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学习语言运用和写作技巧。

作文教学一定要与阅读教学联系起来、结合起来,使学生在阅读典范的课文中学习写作,阅读教学也要自然地与作文教
学结合起来,实行读写结合。

另外,还要使学生尽量多读课外书,经常地读报刊,从课外阅读中吸取营养。

我曾调查过多名写作好的学生他们的体会几乎是异口同声的;多读书是写作好的重要原因。

因此我想,提倡学生多读书,不仅对提高写作水平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提高学生全面的素质也大有裨益。

第四、要适当加大作文训练量。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只练不学不行,只学不练更不行。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固然必须要有扎实的语言表达基本功,要学习一定的写作技巧,这是不容忽视的,不能“只练不教”。

然而,更重要的是要进行大量的训练,学生没有一定量的训练,提高写作能力只是一句空话。

本人认为,当前学生的写作训练过少是一大问题。

现在“大纲”规定每周写一篇作文,这主要是从学生负担考虑的,其实每两周写一篇作文是太少了,同时提倡写日记、片断,作为小作文,每周写二至三篇。

我算了一下,如果这样做,学生每学期可以写大作文十七篇左右,小作文四十篇左右,三年下来,每个学生就可以写大作文一百篇左右,小作文二百多篇。

我认为这个训练量是比较适当的,也是可行的。

如果再加每学期(或每年)一次作文竞赛活动,学生的训练量还可增加。

总之,我认为适当加大学生作文训练量,这是作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五、改革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和过程。

①改革课型和教学模式,把过去的单一课型改为两课时双课型与一课时单课型结合;改革上课的模式,把过去两周完成的命题、指导、作文、批改、讲评五环节联系起来,合并在两课时之内完成,提倡训练快速作文。

②改革
命题,改变过去教师单一命题和不切学生实际的弊端,实行教师与不生命题相结合,实行与生活相结合,题目要让学生有兴趣,有东西可写,有时还可以入手让学生自由命题,让他们对什么有感触就写什么,也可以是范围命题,只定一个范围,让学生在范围之内自由命题。

总之,命题要打破过去单一机械的状态,使之生动活泼。

③改革作文指导。

例如改变教师单一讲解,实行师生共同讨论的办法,根据题目,学生参与审题、立意、选材组材、结构思路、写作方法等方面的讨论,这样做学生感兴趣,而且对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大有裨益。

④改革作文实践。

既要提倡快速构思和修改的时间,可以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一周之内交稿,这样容易出现优秀的作文。

以上两方面可以结合训练。

⑤改革讲评。

例如改变教师单一综合讲评,实行师生共同讨论讲评的办法,也可选出两三篇不同典型的作文全班评析的办法,甚至可以由本次作文的评析联系到其化作文,扩展为一节写作技巧学习课,给学生一些写作规律性的知识。

总之,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改革,只有全面改革才有可能尽快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何萍.作文教学中的灵感激发--对现代作文理念的思考与尝
试[j].中华创新教育.2003
[2]刘光成.反思与超越——试论新课程理念下的作文创新教学
设计[d].湖南师范大学.2003
[3]任雅聪.论构图与用光在摄影创作中的作用[j].语文学
刊.2011
[4]语文学刊.作文讲评课可以这么上[j].边霞. 2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