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蓝根的综述8000
板蓝根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综述_黄家娣

板蓝根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综述
黄家娣
【摘要】 经过溶剂法和各种色谱方法从十字花科菘蓝属植物板蓝根的抗病毒有效部位中分离得到 10 个化合物,通过谱学分析和理化常数测定并结合文献鉴定了其中 7 个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其中有 1 个 新化合物和 6 个己知化合物。药理实验结果表明,板蓝根提取物在体外具有较强的抗病毒活性。
[4] Louvel D,Delvaux M,Staumout G,et al.Intracolonicinjection of glyc-
erol,a model for abdominol pain inirritable bowel syndrome.Gas- troenterology,1996,110(2):351-361. [5] 曾斌,刘修恒,陈志远.间苯三酚治疗肾绞痛 3 0 例.中国医药导 报,2006,25(6):543 [6] 莫党生,轩若亮.盐酸坦索罗辛加阿托品治疗尿路结石引起肾绞 痛的疗效.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7,29(10):910 .914。 [7] 朱庆峰,刘俊旗. 黄体酮、维生素 K3 治疗输尿管结石 38 例疗效观 察.新医学学刊, 2008 5(12):2165-2166 [8] 邵怀,卿祖,林先,李万峰,张玉霞.输尿管结石的排石治疗.河南外 科学杂志,2002,8(3):22-24 [9] Segura JW, Preminger GM, Assimos DG, et al. Ureteral stones clin- ical guidelines panel summary report on the man -agement of ureteral calcule RM,Resnick MI.Ureteralcalcul:Natural history andtreatment in an era of advanced technology.J Urol,1991,145:263-265 [11] 邵怀,卿祖,林先,李万峰,张玉霞.输尿管结石的排石治疗.河南外 科学杂志,2002,8(3):22-24.
板蓝根的研究及概括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板蓝根的提取及药理研究概况题目名称:题目类别:论文系别:制药工程系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板蓝根的提取及药理研究概况摘要:板蓝根(常用别名:靛青根、蓝靛根、大青根)是一种中药材。
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利咽之功效。
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及相关资料阐述了板蓝根的药理作用、鉴别、现代提取工艺及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关键词: 板蓝根鉴别提取工艺板蓝根多糖含量测定药理作用临床引用前言:为十字花科植物菘篮和草大青的根;或爵床科植物马蓝的根茎及根;或草大青的干燥根;或十字花科植物移蓝(Isatis tinctoria L.),以根、叶入药。
为植物菘蓝或草大青的干燥根。
呈细长圆柱形,长约10~20~30厘米,直径3~8毫米。
表面浅灰黄色,粗糙,有纵皱纹及横斑痕,并有支根痕,根头部略膨大,顶端有一凹窝,周边有暗绿色的叶柄残基,较粗的根并现密集的疣状突起及轮状排列的灰棕色的叶柄痕。
质坚实而脆,断面皮部黄白色至浅棕色,木质部黄色。
气微弱,味微甘。
以根平直粗壮、坚实、粉性大者为佳。
分布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湖南、湖北等地。
板蓝根味苦性寒,归心、胃、肝、胆经。
功能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主治温毒所致的疾病,如流感、上呼吸道炎症、流脑、腮腺炎、急性肠炎、菌痢、肝炎、颜面丹毒、热病发斑等。
虽然药理研究表明,板蓝根对多种病毒与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不要忘记它是一味苦寒药物。
所以,对于上述疾病,只有出现温热、热毒、湿热内盛证候时,才能使用。
1、鉴别1.取板蓝根水煎液,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蓝色荧光.2.取板蓝根粉末0.5g,加稀乙醇2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稀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精氨酸对照品,加稀乙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2μ1,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自然干燥),以正丁醇一冰醋酸一水(19:5: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热风吹干,喷以茚三酮试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3.板蓝根植物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细胞。
板蓝根颗粒药学研究资料综述

板蓝根颗粒药学研究资料综述本品为已有国家标准的中成药制剂,国家标准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487页。
我公司从2004年10开始,依椐国家标准为基础,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对本品进行了研究和考察,探索其生产制造及质量控制方面的方法特点。
药学研究工作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药材来源及检验依据:本品使用的板蓝根药材及辅料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
投料药材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检验应符合规定。
二、生产工艺的研究:1、本品的处方和制法均依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487页板蓝根颗粒项下。
2、经过对“每袋装10g”的规格进行了研究、试制和考察,结果其工艺可行、质量符合规定。
3、为了达到疗效高、剂量小的要求,采取水煮、浓缩、醇沉、再浓缩的工艺。
4、通过试验发现,提取加水量以13倍量比较科学,达到经济效益高、浪废少、污染少的效果。
5、试验中,用离心机把残渣中的药液分离出,进一步加工入药用,既减少了有效成份的浪费,又避免了环境的污染。
6、经试验表明,14 kg药材提取的浸膏按含水量折算约合1.5kg干浸膏,加入8.5kg 辅料,可制成10000g颗粒,所以辅料与浸膏的配料比例一般以8.5:1.5=17:3(按含水量折算成干浸膏)。
总结了科学的配料比例,从而避免了因浸膏收率的偏差而导致产品质量较大差异情况的出现。
7、单独用蔗糖粉作赋形剂制成的颗粒较易碎,加入适量的糊精可增加颗粒的硬度,但糊精加入量过大对制粒过筛易堵塞筛孔。
经实践表明,加入蔗糖粉与糊精的比例以(3:1)较为适宜。
8、根据试验表明,制颗粒用12目筛制出的颗粒比较容易成型,且粗细适宜。
三、质量研究:1、在《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487页板蓝根颗粒项下的基础上,对本品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修订和提高。
2、鉴别∶鉴别(1)是处方药材板蓝根含共轭双烯结构成份的荧光鉴别,鉴别(2)是处方药材板蓝根含氨基酸成份的特征反应,经多次实验表明,这两种鉴别方法反应灵敏,重现性好,故保留在正文,其内容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项下相同。
板蓝根药理研究综述

板蓝根药理研究综述【摘要】目的对近几年来国内外板蓝根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方法查阅近几年来关于板蓝根研究的国内外文献资料。
结果对板蓝根化学成分研究逐步深入,总结出板蓝根的药理作用、临床研究与不良反应三个方面。
结论板蓝根化学成分分离鉴定技术日渐完善,为进一步揭示板蓝根的药理作用与临床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板蓝根药理作用综述【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on advances on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Radis Isatidis of recent years. Methods Some literatures about Radis Isatidis were refered. Results Research of chemical ponents of Radis Isatidis was further studied.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adverse reaction were summed up. Conclusion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of chemical ponents of Radis Isatidis were gradually perfecting. It’s providing scientific basis to the reveals in the pharmacological action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Radis Isatidis.【Key words】 Radix Isatidis;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review板蓝根(Radis Isatidis),别名靛青根、蓝靛根、靛根,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干燥根。
板蓝根的功效与作用及简介

板蓝根的功效与作用及简介板蓝根是一种中药材,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和显著的疗效。
它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并在近年来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和使用。
本文将介绍板蓝根的功效、作用以及简要的介绍。
一、板蓝根的功效与作用1. 抗炎抗菌作用板蓝根含有丰富的草酸、芦丁等物质,这些成分具有抗炎抗菌的作用。
板蓝根可以抑制炎症反应过程中炎性因子的产生和释放,从而达到减轻炎症、消肿止痛的效果。
同时,板蓝根还可以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对感染性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 提高免疫力板蓝根中的多糖成分可以显著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研究表明,板蓝根中的多糖可以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促进淋巴细胞的活化和增殖,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能力,提高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3. 抗氧化作用板蓝根富含的黄酮类成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
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对细胞的损害,保护细胞的生理和生化功能,减缓衰老进程,预防和治疗一些与氧化应激相关的疾病。
4. 抗肿瘤作用板蓝根中的活性成分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研究表明,板蓝根能够通过影响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凋亡过程,抑制肿瘤的发展和扩散。
此外,板蓝根还能促使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增强对肿瘤的免疫监视和清除作用,对肿瘤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二、板蓝根的简介板蓝根,学名为Isatis tinctoria L.,是蓝莓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它生长在我国的东北、北方和西南地区等地,既可作为药用植物,也可作为观赏植物栽培。
板蓝根的药用部分为根叶,根茎形状板状,故得名板蓝根。
板蓝根在我国的应用历史非常悠久,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详细记载。
它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等功效,常被用于治疗热毒感冒、咽喉肿痛、肝炎、痢疾等疾病。
此外,板蓝根还可以入药制成板蓝根口服液、板蓝根颗粒、板蓝根糖浆等剂型,方便患者使用。
总的来说,板蓝根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
它不仅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也受到了科研人员的关注和研究。
2024年板蓝根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板蓝根市场分析现状1. 市场背景板蓝根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抗病毒、抗菌、抗炎等功效。
板蓝根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在中国市场拥有广泛的应用和市场需求。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的提高,板蓝根在市场上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2. 市场规模据统计数据显示,板蓝根市场在过去几年中持续增长。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的报告,板蓝根市场在过去五年中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预计未来几年仍然会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
3. 市场竞争板蓝根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目前市场上存在着多个板蓝根品牌,每个品牌都在积极开展市场推广和产品创新,以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除了传统的板蓝根产品外,一些企业还推出了板蓝根口服液、板蓝根颗粒等高附加值产品。
4. 市场需求板蓝根作为一种中药材,具有多种功效,能够有效缓解感冒、发热、咽痛等症状。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的提高,板蓝根市场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尤其是在疫情期间,人们对免疫力增强的需求更为迫切,板蓝根市场迎来了新的增长机遇。
5. 市场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板蓝根产品的研发和创新也在不断进行。
未来,板蓝根市场将更加注重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并推出更多的高附加值产品。
同时,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板蓝根市场也有望与健康产业、保健品行业等其他相关市场进行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6. 总结总体来看,板蓝根市场目前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市场竞争激烈,市场需求逐渐增加。
作为一种具有多种功效的中药材,板蓝根市场未来有望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然而,面对激烈竞争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并保持竞争优势。
板蓝根的综述

板蓝根的综述目录摘要 (1)基本概要 (2)板蓝根的有效成分研究 (3)板蓝根的药理作用研究 (4)板蓝根的提取 (5)板蓝根注射液的研究 (7)板蓝根的质量分析 (8)板蓝根的临床应用 (9)板蓝根的不良反应 (10)实验设计 (10)结语 (11)参考文献 (12)致谢 (13)板蓝根的研究摘要通过相关资料,如:对板蓝根研究的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检索出相关的研究论文、期刊,及相关的医药杂志报纸等对南北板蓝根的植物形态、性状等进行鉴别,并对板蓝根的有效成分、提取工艺、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进行综述。
同时,通过各种实验与研究也将板蓝根注射剂应用于临床上,但不良反应颇多。
因此,应在目前的研究基础上开展相对的药理学和毒理学方面的研究,解决板蓝根注射液安全用药的相关问题。
板蓝根的质量与其生长年限、采收季节有关,通过控制相应的生长条件可得到更优质的产品。
【关键词】板蓝根、有效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基本概要】1、植物名称板蓝根又分北板蓝根、南板蓝根。
2、植物的形态板蓝根科别为十字花科,在我国北方地区得到广泛的运用,习称“北扳蓝”,另一种为爵床科植物马蓝的根,在华北地区级西南大部分地区得到广泛的应用,习称“南扳蓝”。
崧蓝的形态特征如下:(1)植株特征为二年生草本,高50-130厘米,无毛。
一年生植株不高,40-80厘米;二年生者(多留种)植株较高,50-130厘米。
(2)根为直根系草本植物,根系不太发达,有分支,主根呈圆柱形,直径0.5-1.2厘米,肉质肥厚,灰黄或白色,基部光滑、无毛,多木质纤维化。
(3)茎茎直立,略有棱,上部近顶端多分枝,稍带有白粉霜。
(4)叶单叶互生,茎基部生叶,呈倒长卵形至距圆倒披针形,肥厚,呈蓝绿色,无柄,先端钝圆,基部渐窄,全缘或略有锯齿,茎生叶呈距圆状形,长6-9厘米,宽1.5-3厘米,先端钝圆,叶的基部呈耳垂形半抱与茎生,全缘或略具不明显的轮距齿样,具白粉,尖端略尖。
中草药——板蓝根

中草药——板蓝根在疫病时期,人人自危,人们总会第一个想起板蓝根,官方颁布的防流感文件中有它,中医专家会提到它,人们会奔向药店购买它。
H7N9流行期间,不少城市的药店甚至出现板蓝根卖断货的情况,在无锡、潍坊等地,甚至出现了针对板蓝根的“限购令”。
在突发卫生公共事件中,板蓝根是永远的精神领袖。
板蓝根(Radix isatidis)别名靛青根、蓝靛根、靛根,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lis tinctoriaL.)根,其功效为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主要用于治疗温热病等,是传统的抗病毒中药之一。
传说东海龙王和南海龙王在从天宫返回龙宫的路上,看见人间尸首遍野,又惊又疑。
经打听,原来是瘟疫流行造成的。
如果不控制,还会蔓延到海里去。
两位龙王着急了,连忙商量对策。
宅心仁厚的南海青金龙主动请命,发誓不除掉瘟疫,决不回龙宫。
龙王十分高兴,便派他去与东海龙子协力同心,除灭瘟疫。
东海龙王的小龙孙紫银龙得知消息,便蹦蹦跳跳来到老龙王面前,硬要龙王爷答应他随青金龙叔叔到人间去。
龙王爷正愁找不到龙子去人间(因为龙子正忙于修建海底乐园),便一口答应了。
青金龙和紫银龙辞别龙王,扮作郎中模样,来到人间。
两叔侄先到药王菩萨那里取了药种子,遍地撒播,又教人们细心理药苗。
不久,药苗发育茁壮,长得像湖边芦苇一样茂盛。
两叔侄教人们用这种药苗的根煎水给患者服用。
这种神药居然具有奇效,患者一个个迅速康复。
于是,人间无论男女老少,都把青金龙和紫银龙奉若神灵,待若上宾。
叔侄俩深受感动,决定永留人间,专心防治瘟疫。
转眼到了八月十五。
晚上,叔侄俩来到海边,双膝跪地,叩谢龙王的养育之恩。
然后,携手没人海边的神药丛里,变成了两种特别茁壮的药苗。
人们知道这药苗是龙子龙孙两叔侄变的,便把它叫做“龙根”。
后世医家们著书时把它改称为“板蓝根”。
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对医药也很精通,其所著《传信方》两卷,曾在国内外广为流传。
在《传信方》中,刘禹锡特别记载了一种名叫“大蓝”中药的神奇疗效:大蓝汁加雄黄、麝香治疗蜘蛛咬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摘要 (1)
基本概要 (2)
板蓝根的有效成分研究 (3)
板蓝根的药理作用研究 (4)
板蓝根的提取 (5)
板蓝根注射液的研究 (7)
板蓝根的质量分析 (8)
板蓝根的临床应用 (9)
板蓝根的不良反应 (10)
实验设计 (10)
结语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板蓝根的研究
摘要
通过相关资料,如:对板蓝根研究的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检索出相关的研究论文、期刊,及相关的医药杂志报纸等对南北板蓝根的植物形态、性状等进行鉴别,并对板蓝根的有效成分、提取工艺、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进行综述。
同时,通过各种实验与研究也将板蓝根注射剂应用于临床上,但不良反应颇多。
因此,应在目前的研究基础上开展相对的药理学和毒理学方面的研究,解决板蓝根注射液安全用药的相关问题。
板蓝根的质量与其生长年限、采收季节有关,通过控制相应的生长条件可得到更优质的产品。
【关键词】板蓝根、有效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基本概要】
1、植物名称板蓝根又分北板蓝根、南板蓝根。
2、植物的形态板蓝根科别为十字花科,在我国北方地区得到广泛的运用,习称“北扳蓝”,另一种为爵床科植物马蓝的根,在华北地区级西南大部分地区得到广泛的应用,习称“南扳蓝”。
崧蓝的形态特征如下:
(1)植株特征为二年生草本,高50-130厘米,无毛。
一年生植株不高,40-80厘米;二年生者(多留种)植株较高,50-130厘米。
(2)根为直根系草本植物,根系不太发达,有分支,主根呈圆柱形,直径0.5-1.2厘米,肉质肥厚,灰黄或白色,基部光滑、无毛,多木质纤维化。
(3)茎茎直立,略有棱,上部近顶端多分枝,稍带有白粉霜。
(4)叶单叶互生,茎基部生叶,呈倒长卵形至距圆倒披针形,肥厚,呈蓝绿色,无柄,先端钝圆,基部渐窄,全缘或略有锯齿,茎生叶呈距圆状形,长6-9厘米,宽1.5-3厘米,先端钝圆,叶的基部呈耳垂形半抱与茎生,全缘或略具不明显的轮距齿样,具白粉,尖端略尖。
(5)花花黄色,四瓣式,十字形,直径3-5毫米,数朵组成复总状花序。
花期4月中旬至5月下旬。
(6)果实(种子)果期在5音乐下旬至6月下旬,呈短角果、距圆形,扁平,顶端钝圆凹缺或全截形,边缘有翅,长约1.7厘米,宽约4-7毫米,无毛,有短尖,基部渐窄,种子通常1粒,偶有2-3粒,呈长椭圆型,褐绿黑色,长2-3毫米。
3性状鉴别、北板蓝根:横截面木栓层为数列细胞,皮层狭窄,韧皮部宽广,射线明显,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黄色,类圆形,直径约80微米,有木纤维素,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南板蓝根:横断面木栓层为数列细胞,内含棕色物。
皮部宽广,外侧为数列厚角细胞;内皮层明显,可见石细胞;韧皮部较窄,韧皮纤维较多。
细胞均木化,导管单个或2-4个,径向排列,木射线宽广,髓部细胞类圆或多角形,偶见石细胞,薄壁细胞中含有椭圆形钟乳体。
3、用量 9~15克
4、性状差异
板蓝根南板蓝根
根形圆柱形类圆形
表面浅灰黄色、浅棕色、有纵皱波灰棕色,具细纵纹
质地质略软质硬而脆
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木部灰蓝色至浅黄褐色,中央又髓
性味气微,味微甜后苦涩气微,味淡
5、用途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中医上,一般用来它治疗咽喉肿痛、上火、痄腮、风热感冒。
现对板蓝根的主要成分、药理作用、质量分析及提取方法等的研究进行如下综述:
1 板蓝根的有效成分研究
板蓝根研究在早期实验中发现,对体内抗病毒及体外抗病毒研究板蓝根药材提取物都显示出抗流感病毒、抗腺病毒活性。
经溶剂法和各种色谱方法,对抗病毒活性部位进行了提取分离,从中得到了10个化合物,通过谱学分析和理化常数测定并结合文献鉴定了其中7个化合物的化学结构。
1.1 成分化学
1.1 有机酸类化合物有吡啶三羧酸,顺丁烯二酸,2-羟基-1,4-苯二甲酸和羟甲基糠酸。
1.2 生物碱类化合物
1.2.1 吲哚类生物碱2,5-羟基吲哚,2,3-二氢-4-羟基-2-氧-吲哚-3-乙碃和(E)-二氧羟苄吲哚酮。
1.2.2 喹唑类生物碱
1.2.3 其他生物碱依靛蓝双酮。
1.3 微量元素K,Ca,Mg,Zn,Fe,Cu,Mn,Pb,Hg,Ce,Co,Ni,Cd,和As,其中Ca,Mn,Zn,Fe含量较丰富。
1.4 其他化学成分板蓝根中还含(+)异落叶松脂醇、2-羟基-3-丁烯基-硫氢酸酯、1-硫氰酸-2-羟基-3-丁烯、5-羟甲基糖醛、正丁基-β-D吡喃型果糖。
2 板蓝根的药理作用研究
2.1 抗内毒素作用
板蓝根内毒素作用在1982年就有文献报道,近期刘石海等又提取分离并筛选出F0227部位为抗内毒素活性部位,初步确认F02007成分为活性指标成分[1],并且证实F022部位对于内毒素诱生炎性介质(T N F-α,IL-6)有抑制作用[2]。
吴晓石等从板蓝根中分离出31个化合物,其中3-(2,-羟基苯酸)-4(3H)-喹唑酮、丁香酸、邻氨基苯甲酸、水杨酸、苯甲酸具有体外抗内毒素活性,丁香酸有半体内抗内毒素作用。
其中,水杨酸(10umol/L)可显著抑制LPS诱导HL-60细胞释放IL-8,抑制率达82.67%[3]。
据报道,分别采用LPS预刺激、LPS后刺激、LPS与板蓝根多糖同时刺激J744 a 1小鼠巨噬细胞株,分离核蛋白,等量分析N F-kB与DNA结合活性,发现板蓝根许多糖在上述3种情况均可抑制LPS刺激引起的N F-kB与DNA结合活性的升高[4]。
2.2 抗病毒作用
无国学者孙广莲等自崧蓝中得色胺酮,经研究表明其对羊毛状小胞子菌、短发癣菌等七种皮肤病真菌的最低抑制菌浓度为5lg/ml。
对柯萨奇B3病毒、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乙型脑炎病毒、腮腺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以及乙型肝炎病毒均有抑制作用。
孙广莲等以MTT法检测50%中药板蓝根煎剂对人巨细胞病毒(HCMV)的抗病毒效应,发现板蓝根煎剂在1:200稀释度时即有显著的抗病毒效应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抗HCMV中药[5]。
此外采用血凝滴法证明板蓝根对流感病毒在直接作用、治疗作用及预防作用上的有效率分别为100%,60%,70%。
2.3 抗肿瘤作用
梁永红等采用MTT法测定板蓝根二酮 B 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及卵巢癌A2780细胞及卵巢癌A2780细胞的抑制作用,集落形成实验观察药物的诱导分化作用,PCR-ELISA试剂盒测定细胞的端粒酶活性,结果显示:板蓝根二酮可抑制肝癌BEL-7402细胞及卵巢癌A 2780 细胞的增殖,并且有诱导分化、降解低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和逆转肿瘤细胞向正常转化的能力。
2.4 免疫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