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1001《中国法制史》问答题题库

合集下载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中国法制史》单项选择题题库及答案(c试卷号:1001)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中国法制史》单项选择题题库及答案(c试卷号:1001)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中国法制史》单项选择题题库及答案(C试卷号:1001)一、单项选择题1.在我国,夏、商、周三代的法律被命名为0。

A.刑B.法C.律D.法律2.商汤讨伐夏桀时发布的命令是()。

A.《汤刑》B.《汤誓》C.《汤诰》D.《太甲训》3.《吕刑》的作者是()。

A.李悝B.商鞅C.邓析D.吕侯4.春秋时期子产第一次公布成文法遭到()的反对。

A.邓折B.叔向C.商鞅D.管子5.《唐律疏议》在涉外案件的处理原则中规定,两个不同国籍的外国人相互侵犯时,则按0的法律处理。

A.其中一国B.两国C,唐朝6.充军被定为法定正式刑始于()朝。

A.宋B.元C.明D.清7.在我国,程序法和实体法的区别立法始于0。

A.清朝初期B.清朝末年C.中华民国D.太平天国8.太平天国后期的施政纲领是()。

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C.《十款天条》D.《太平刑律》9.外国侵略者与清廷在不平等条约中规定的一种司法管辖特权,叫做()。

A.领事裁判权B.会审公廨C.模范监狱D. “五不议”原则10.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认定反革命罪的危害客体是()。

A.苏维埃政府及革命利益B.国家安全C.人民人身和财产权益D.中国共产党的利益11. “夏有乱政,而作0。

”A.禹刑B.汤刑12.秦朝的最高司法审判机关叫0。

A.大理寺B.廷行事C.廷尉D.宗正府13.在我国法制史上,正式将“八议”纳入法典的是0。

A.魏律B.北齐律C.开皇律D.唐六典14.《唐律疏议》规定:债务人负债不偿时,债权人可以强制扣押债务人的财物。

这叫做()。

A.赁庸B.强制履行C.牵掣D.举息15.中华法系的典型代表是0。

A.《开皇律》B.《唐律疏议》C.《宋刑统》D.《大清律例》16.太平天国的结婚证书叫0。

A.合挥B.聘书.C.婚约D.合约17.清朝主管审判的中央司法机关是()。

A.刑部B.大理寺18.武昌起义后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共四章()条。

中国法制史(问答题)

中国法制史(问答题)

、问答题(每小题10 分,共30 分)30. 夏朝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1)"夏有乱政,而作禹刑"禹刑是以禹命名的夏朝法律制度的总称,其具体内容己元从查证。

(2)"威侮五刑,怠弃三正"。

这是夏启在准备讨伐有雇氏时发布的战争令,即军令《甘誓》中的一条罪名。

(3)"昏、墨、贼,杀"。

其中的昏、墨、贼是夏朝的三个罪名,杀是刑名。

"己恶而掠美为昏"。

"贪以败官为墨" "杀人不忌为贼"(4)"吕命穆王,训夏赎刑"。

夏朝已经有了赎刑。

31.唐朝的司法机关。

(1)唐朝的中央司法机关为大理寺、刑部、御史台。

)第一,大理寺是中央最高审判机关,负责审理中央百官犯罪与京师徒以上案件,以及地方移送的死刑疑案。

第二,刑部是中央司法行政机关,负责审核大理寺及州县上报的疑难案件。

第三,御史台为中央最高监察机关,负责监督大理寺和刑部的司法活动,以参与重大案件的审理。

(2)地方司法机关仍由行政长官兼理,直接管理诉讼的属吏州一级有司法参军,县设司法佐史。

3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和内容。

(1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1912 年3 月11 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予以公布。

(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第一,共7 章56 条。

第二,根据孙中山民权主义学说,规定中华民国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第三,仿效欧美建立"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第四,具体规定人民的权利义务和保有财产及营业的自由。

30. 秦朝的立法指导思想。

(1)法令由一统一是全国实行统一的法律;二是最高立法权属于皇帝。

体现了帝制统治的专制和独裁,为加强和巩固中央集权起到重大作用。

(2)事皆决于法秦朝建立后以此为指导思想,加强传统立法,做到凡事"皆有法式",制定了各种法律。

(完整word版)中国法制史简答题精选

(完整word版)中国法制史简答题精选

三.简答题1.简述中国法制文明起源的主要特征。

1.“礼”源于祭祀;2.“刑”起于兵;3.礼刑结合;4.家族本位2.简述商朝的罪名与刑罚。

1.罪名:不吉不迪、颠越不恭、暂遇奸宄、舍弃啬事、不有功于民等;2.刑罚种类:死刑、肉刑、徒刑、流刑四种。

其中五刑包括墨、劓、剕、宫、大辟。

3.简述奴隶制“五刑”。

1.“五刑”是指长期存在于中国奴隶制时代的墨、劓、剕、宫、大辟五种常用刑。

这五种刑罚由轻至重,构成了中国早期法律中完备的刑法制度。

2.墨刑:在罪人面上或额头上刻刺并涂上墨,作为受刑人的标志;劓刑:割去受刑人的鼻子4.简述春秋时期的立法指导思想。

1事断于法,强调法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主张将法公之于众,作为规范臣民言行的标准;2重刑轻罪,即对轻罪亦适用重刑处罚;3刑无等级,即在法律适用上,反对宗法制时代的“礼有差等”,而主张“刑无等级”4法布于众,即向全社会公布国家的法律,让全体臣民清楚知道,什么是合法,什么是非法,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5.简述成文法公布的意义。

(7分)1.成文法宣布了“行不可知,则为不可测”的中国奴隶制法律形态的结束,毁了旧贵族垄断法律的特权,是法律内容走向公开化,开创了我国古代法律制度发展的新纪元,成为历史进入新时代、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3分)2.成文法事件,也拉开了春秋战国成文法运动的帷幕。

(1分)成文法事件动摇了旧制度的政治基础,剥夺了旧贵族的世袭特权,动摇了宗法等级制的社会基础,确立起法家代表人物所倡导的“法治”原则。

(2分)3.成文法的公布,也标志着法律观念和法律技术的发展和进步(1分)6.简述秦朝定罪量刑的原则。

1.确定刑事责任年龄,以身高作为确定刑事责任年龄的标准;2.区分故意和过失,故意处刑重,过失处刑轻;3.区分有无犯罪意识,以有无明确的犯罪意识作为认定是否犯罪的依据之一;4.教唆同罪,教唆未成年人犯罪加重处刑;5.集团犯罪、累犯加重。

集团犯罪一直是秦朝刑法惩处的重点,五人以上为集团犯罪,对集团犯罪的惩罚大大重于单个人犯罪;6.自首减刑,消除犯罪后果减刑;7.诬告反坐,对于诬告者,处以诬告他人所犯的罪的刑罚;8.连做。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中国法制史》单项选择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001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中国法制史》单项选择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001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中国法制史》单项选择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001)一、单项选择题1.商朝法律制度的总称叫做()。

A.禹刑B.汤刑C.汤诰D.九刑2. “以五声听狱讼”中的“五听”作为断案的依据,最早规定的O。

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3.《法经》的作者是()。

A.李悝B.商鞅C.韩非D.屈原4.秦朝有一种将罪犯活着投入水中使其淹死的刑罚,叫做()。

A.具五刑B.祖诛C.定杀D.院5.汉朝律典的代表是()。

A.傍章B.左官律C.约法三章D.九章律6.《大明律》编修体例上的一大变化是()。

A.篇目改为七部分B.名例律列于律首C.律后附敕D.律疏结合7.旧中国起草的第一部近代结构的民法典是()。

A.《中华民国约法》8.《清会典》C.《唐六典》D.《大清民律草案》8.太平天国后期的施政纲领是()。

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C.《十款天条》D.《太平刑律》9.民国时期在政权组织方面实行“三三制”原则的宪法性文件是()。

A.《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B,《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C.《华北人民政府施政纲领》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0.《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于()。

A.1947 年B.1937 年C.1946 年D.1948 年11. “昏、墨、贼,杀”中的刑名是()。

A.昏B.墨C.贼D.杀12.商朝法律的总称是O。

A.禹刑B.九刑C.汤刑D.宫刑13.西周的诸侯和臣属对土地只有占用、使用权而无处分权,不许买卖,所谓的(A.不抑兼并B.田里不鬻C.永业田D.禁榷14.秦朝掌握最高司法权的是O。

A.廷尉B.皇帝C.大理寺卿D.御史大夫15.除谋反大逆“决不待时”外,死刑的处决须在()进行。

A.夏至B.春分C.立冬D.霜降后冬至前16.最早确立“十恶”罪名的法典是()。

A.《大业律》B.《开皇律》C.《九章律》D.《贞观律》17.编敕和以敕代律是()立法活动的主要特点。

A.隋朝B.唐朝C.西晋D.宋朝18.《大明律》编修体例上的一大变化是O。

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古代最早的成文法典是:A. 汉谟拉比法典B. 秦律C. 唐律疏议D. 法经2. 秦朝实行的法律制度是:A. 法家思想B. 儒家思想C. 道家思想D. 墨家思想3. 汉朝时期,法律体系中最重要的法律是:A. 九章律B. 汉律C. 唐律D. 宋律4. 唐朝时期,法律体系的名称是:A. 九章律B. 唐律疏议C. 宋律D. 大明律5. 宋朝时期,法律体系中最重要的法律是:A. 宋律B. 大明律C. 唐律疏议D. 九章律6. 明朝时期,法律体系的名称是:A. 大明律B. 唐律疏议C. 宋律D. 九章律7. 清朝时期,法律体系的名称是:A. 大清律例B. 大明律C. 宋律D. 唐律疏议8. 中国古代的“五刑”指的是:A. 笞、杖、徙、流、死B. 笞、杖、徒、流、死C. 笞、杖、徒、徙、死D. 笞、杖、徒、流、死9. 清朝末年,中国开始借鉴西方法律体系,制定的第一部近代法律是:A. 大清律例B. 大清民律C. 大清刑法D. 大清新律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部宪法颁布于:A. 1949年B. 1954年C. 1956年D. 1978年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1. 中国古代的“三法司”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秦朝的法律制度以________为主导思想。

13. 唐朝时期,法律体系的编纂者是________。

14. 宋朝时期,法律体系中最重要的法律是________。

15. 明朝时期,法律体系的编纂者是________。

16. 清朝末年,中国开始借鉴西方法律体系,制定的第一部近代法律是________。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着中国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8. 古代中国的法律体系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19. 法律的基本原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法制史》网上考试题库【勿删】

《中国法制史》网上考试题库【勿删】

答案 B
15.战国时期,史称“改法为律”这是( )。 A.李悝 B.商鞅 C.韩非 D.吴起 答案 B
16.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系统的,并为以后历代法典滥殇的封建法典是( ) A.《大府之宪》 B.《宪令》 C.《法经》 D.《竹刑》 答案 C
17.秦朝强制男性犯人修筑城墙一类的劳役,女性犯人服舂米的劳役,这种刑罚称( ) A.司寇 B.罚作 C.鬼薪白粲 D.城旦舂 答案:D
33.汉代下诏“除肉刑”,是汉武帝改革刑制的一次措施。( 错) 34.皇帝亲自录囚,始于汉武帝。( 错)
第三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法律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29.中国古代社会中第一部儒家化的法典是 A.《九章律》 B.《傍章》 C.《泰始律》 D.《唐律疏议》 答案 C
30.封建“五刑”和“十恶”最早规定于 A.《北齐律》 B.《晋律》 C.《唐律疏议》 D.《开皇律》 答案 D
第二章
春秋战国时期、秦朝、两汉的法律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12.春秋时期,首次公布成文法典的国家是 A.郑 B.晋 C.齐 D.楚 答案:A
13.战国时期,提出“刑无等级”法治主张的是 A.韩非 B.商秧 C.李俚 D.吴起 答案:B
14.《竹刑》是郑国大夫( )私自编撰的。
A.子产
B.邓析
C.赵鞅
D.赵盾
D.券书
7.西周的婚姻管理机关是( A.媒氏 B.司徒 C.司约 答案 A
)。 D.司土
8. 西周的买卖契约叫( )。 A.质、剂 B.傅别 C.合同 答案 A
D.契约
9.赎刑作为一个制度始于 A.夏 B.商 C.西周 D.春秋 答案:C
1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西周“七出”的内容
A.盗窃
B.淫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中国法制史》填空题名词解释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001)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中国法制史》填空题名词解释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001)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中国法制史》填空题名词解释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001)一、填空题1.西周缔结婚姻的六道程序叫做六礼。

2.汉代的买卖契约称为券书。

3.《北齐律》将破环统治秩序的最严重的十种犯罪称为重罪十条。

4.宋建隆年间,凡大理寺审判的案件,经刑部复核后,须送审刑院评议。

5.明朝为了严禁臣下结党和内外官交结,在《大明律>里规定了一种罪,叫“奸党(条或罪)”。

6.夏朝的第一个帝王是启。

7.《法经》的第一篇是《盗》。

8.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传统法典是《宋刑统》。

9.明清时期,遇有重大案件,由三法司金审。

10.陕甘宁边区创设的司法民主、便利民众的审判方式称作马锡五审判方式.11.商朝有一种刑罚是将犯人晒成肉干,此刑罚叫做脯。

12.西周解除婚姻的七种理由叫做七出(或七去)。

13.西周的买卖契约称为质剂。

14.首次正式规定“八议”的法典是《魏律》。

15.明朝为了严禁臣下结党和内外管交结,在《大明律》里规定了一种罪,叫“奸党(条或罪)”16.夏朝的第一个王是启.17.《法经》的第一篇是《盗》。

18.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封建法典是《宋刑统》19.明清时期,遇有重大案件,由三法司会审。

20.陕甘宁边区创设的司法民主的审判方式称作马锡五审判方式.21.秦始皇为了加强文化思想领域的专制统治,统一人们的意识形态,发动了“焚书坑儒”事件。

22.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皇权,以“天人合一”思想为皇帝制度制造了一套理论,提出了“君权神授”说。

23.北齐律确立了“重罪十条”,为后世的“十恶”提供了范例。

2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帝制传统法典是《宋刑统》。

25.清代死刑划分为绞、斩立决和斩、斩监侯。

26.西周的刑事立法指导思想是义刑义杀和明德慎罚。

27.《法经》的内容分三部分,即正律、杂法和具法。

28.秦王赢政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同时,也首次建立了皇帝制度。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中国法制史》问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001)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中国法制史》问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001)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中国法制史》问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001)问答题1.何为八议?具体内容是什么?答:(1)八议就是八种人犯罪依法享有减免刑罚的特权。

这八种人包括:(2)议亲(皇帝宗室亲戚)(3)议故(皇帝故旧)(4)议贤(有传统德行的人)(5)议能(有大才干的人)(6)议功(对帝制国家有大功勋的人)(7)议贵(大官僚贵族)(8)议勤(为帝制国家服务卓著勤劳的人)(9)议宾(前朝统治者及其后代)2.唐朝的主要立法有哪些?答:(1)唐高祖武德初年制定《武德律》十二篇。

(2)唐太宗于贞观十一年完成《贞观律》十二篇,奠定了唐律的基础。

(3)唐高宗永徽初年编制《永徽律》,并据此编写《永徽律疏》。

(4)唐玄宗开元年间制定《开元律》,删除过时条款,对个别字做了修改。

还制定了《唐六典》。

(5)唐宣宗编制《大中刑律统类》。

3.简述《中国土地法大纲》的主要内容。

答:(1)规定土地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废除封建、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制度。

(2)规定土改须遵守的原则是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保护工商者,正确对待富农。

(3)规定保护土改的司法措施。

对一切对抗或破环土地法大纲规定的罪犯,组织人民法庭予以审判和处分。

4.战国时期的立法指导思想。

答:(1)“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2)“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予百姓者也”;(3)“重其轻者”。

5.明朝严惩贪官污吏的法律规定。

答:《大明律》规定:(1)对受财枉法的所谓“枉法赃”从严惩处,一贯以下杖七十,八十贯则绞;(2)对于监守自盗,不分首从,并赃论罪,满四十贯即处斩刑;(3)对于执行监察职务的“风宪官”的御史,若犯贪污罪比其它官吏加重两等处刑。

此外,明大诰也侧重打击贪官污吏,刑罚残酷,如“剥皮实草”。

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特点和历史意义。

答:特点:(1)临时约法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2)为加强对袁世凯的监督,进一步扩大参议院的职权;(3)为防止袁世凯破坏临时约法,规定了严格的修改程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西周的刑事立法指导思想。

参考答案:(1)义刑义杀(3分)即是针对国内不同地区、不同的形势,选择最适宜的刑罚手段来对付社会犯罪,反对不分青红皂白,一味刑杀的方法。

(2分)(2)明德慎罚(3分)这一思想要求,在对付社会犯罪问题上,要提倡德治,提倡伦理道德的教化灌输,有效预防可能发生的犯罪。

同时在镇压时采取审慎的方针,区分严重犯罪与一般犯罪。

(2分)2.唐朝的司法机关。

参考答案:(1)唐朝的中央司法机关为大理寺、刑部、御史台。

第一,大理寺是中央审判机关,负责审理中央百官犯罪与京师徒以上案件,以及地方移送的死刑疑案。

(3分)第二,刑部是中央司法机关,负责审核大理寺及州县审判的案件。

(3分)第三,御史台为中央最高监察机关,负责监督大理寺和刑部的司法活动,也参与重大案件的审理。

(3分)(2)地方司法机关仍由行政长官兼理,直接管理诉讼的属吏州一级有司法参军,县设司法佐史。

(1分)3.《中华民国约法》的制定与特点。

参考答案:(1)《中华民国约法》的制定由袁世凯组织的“约法会议”起草、审议和通过,于1914年5月1日公布。

因其确认了袁世凯的专制独裁统治,又被称为“袁记约法”。

(4分)(2)《中华民国约法》的特点第一,取消实质上的责任内阁制,规定总统制。

(2分) 第二,无限扩张总统权力。

(2分)第三,废除国会制,设立咨询性质的立法院。

(2分)4.夏朝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1)“夏有乱政,而作禹刑”,禹刑是以禹命名的夏朝法律制度的总称,其具体内容已无从查证。

(2)“威侮五刑,怠弃三正”。

这是夏启在准备讨伐有扈氏时发布的战争令,即军令《甘誓》中的一条罪行。

(3)“昏、墨、贼,杀”。

其中的昏、墨、贼是夏朝的三个罪名,杀是刑名。

“己恶而掠美为昏”。

“贪以败官为墨”。

“杀人不忌为贼”。

(4)“吕命穆王,训夏赎刑”。

夏朝已经有了赎刑。

5.唐初的立法指导思想。

参考答案:唐初的立法指导思想与当时“安民立政”的总方针有密切的联系,主要有以下三点:(1)礼刑并用。

《律疏》开篇写道:“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也。

”(2)法令简约。

所谓简约,就是条文简明,使人易知。

(3)宽仁慎刑。

所谓宽仁,就是提倡用轻刑;所谓慎刑,就是对犯罪者处刑取慎重的态度。

32.《中国土地法大纲》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1947年10月10日公布,中共中央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公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共计16条。

主要内容为:(1)规定土改基本任务是废除封建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制度。

(2)规定土改必须遵守的原则是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保护工商者,正确对待地主富农。

(3)规定保护土改的措施,对一切对抗或破坏土地法大纲规定的罪犯,组织人民法庭予以审判和处分。

6.战国时期的立法指导思想。

参考答案:(1)“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2)“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3)“重其轻者”。

7.明朝严惩贪官污吏的法律规定。

参考答案:《大明律》规定:(1)对受财枉法的所谓“枉法赃”从严惩处,一贯以下杖七十,八十贯则绞;(2)对于监守自盗,不分首从,并赃论罪,满四十贯即处斩刑;(3)对于执行监察职务的“风宪官”的御史,若犯贪污罪比其它官吏加重两等处刑。

此外,明大诰也侧重打击贪官污吏,刑法残酷,如“剥皮实草”。

8.《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特点和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特点:(1)临时约法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2)为加强对袁世凯的监督,进一步扩大参议院的职权;(3)为防止袁世凯破坏临时约法,规定了严格的修改程序:历史意义:(1)首次以根本大法形式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国家制度;(2)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唤起人民民主意识的觉醒;(3)以民主法制原则否定了封建法统。

9.西周法律规定的结婚制度有哪些主要内容?参考答案:(1)男女双方必须严格服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2分)(2)男女双方必须达到一定的年龄。

《周礼》记载: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

(2分)(3)必须合乎“六礼”的要求。

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道程序。

(4分)(4)同姓不得通婚。

(2分)31.何为八议?具体内容是什么?参考答案:(1)八议就是八种人犯罪依法享有减免刑的特权。

(2分)这八种人包括:(2)议亲(皇帝宗室亲戚)1分(3)议故(皇帝故旧)1分(4)议贤(有封建德行的人)1分(5)议能(有大才干的人)1分(6)议功(对封建国家有大功勋的人)1分(7)议贵(大官僚贵族)1分(8)议勤(为封建国家服务卓著勤劳的人)1分(9)议宾(前朝统治者及其后代)1分10.明代法律是如何严惩贪官污吏的?参考答案:(1)朱元璋出身社会底层,深知贪官污吏会激起农民反抗,故严加惩治贪官污吏。

(2分)具体办法如下:(2)对贪赃官吏加重处罚。

(2分)(3)-般赃罪80贯处绞刑。

(2分)(4)监守自盗赃满40贯处斩刑。

(2分)(5)风宪官犯赃加重二等。

(2分11.“唐律”共多少篇?列举全部篇名。

参考答案:唐律共有十二篇。

(1分)篇名依次为:(1)名例(1分)(2)卫禁(1分)(3)职制(1分)(4)户婚(1分)(5)厩库(1分)(6)擅兴(1分)(7)贼盗(0. 5分) (8)斗讼(0.5分) (9)诈伪(0.5分) (10)杂律(0.5分) (11)捕亡(0.5分) (12)断狱(0.5分)12.请解释什么是领事裁判权?参考答案:(1)领事裁判开始于1843年的中央《五口通商章程》,以后根据其他不平等条约,其范围不断扩大。

(2分)(2)领事裁判权指凡外国在中国的侨民成为…民刑诉讼的被告时,如其本国与中国订有不平等条约,则中国法庭无权裁判,只能由其本国的领事按照其本国的法律裁判。

(5分)(3)这一制度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是旧中国半殖民地的重要象征。

(3分)13.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特点有哪些?参考答案:(1)深人群众,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地处理案件。

(4分)(2)依靠群众,正确判案。

(3分)(3)方便群众,诉讼手续简便。

(3分)14.试述《法经》的主要内容、阶级本质和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1)《法经》是我国封建社会最早的一部粗具体系的法典,由战国初期魏国的李悝制定。

(1分)<法经》共有盗、贼、囚、捕、杂、具六篇。

(2分)(2)阶级本质:锋芒指向劳动人民,《法经》开宗明义规定盗、贼两篇,认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表明镇压盗贼是地主阶级专政的主要任务;维护君主专制;维护封建等级制。

(3分)(3)《法经》在我国法制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法经》初步确立了封建法制的基本原则和体系,是后世封建法典的蓝本;(2分)其次,《法经》对当时封建经济的形成和巩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2分)15.试述“十恶”的内容。

参考答案:(1)谋反。

(1分)(2)谋大逆。

(1分)(3)谋叛。

(1分)(4)恶逆。

(1分)(5)不道。

(1分)(6)大不敬。

(1分)(7)不孝。

(1分)(8)不睦。

(1分)(9)不义。

(1分)(10)内乱。

(1分)16.试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特点及意义。

参考答案:(1)特点:①临时约法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改总统制为实际上的责任内阁制;(2分)②为加强对袁世凯的监督,进一步扩大参议院的职权;(2分)③为防止袁世凯破坏临时约法,规定了严格的修改程序。

(2分)(2)历史意义:首先,首次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自家(2分) 其次,使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唤起人民民主意识的觉醒;以民主法制原则(2分)17.试述“八议”制度。

参考答案:(1)“八议”是指除犯“十恶”罪以外的死刑,司法机关不能直接审理,必须先将其犯罪事实及应享受的特权的理由奏请皇帝,由皇帝交朝臣“集议”后,最后由皇帝作出裁决,一般均可免除死罪;若犯流以下的罪,则可直接减一等处罚。

但是,犯“十恶”者不得适用“八议”的规定。

(2分)(2)根据《唐律疏议·名例》中“八议”条的注疏,享有这一特权的人包括:议亲,皇帝的亲属。

(1分)议故,皇帝的故旧。

(1分)议贤,封建德行高尚,其言论行动可作为法则者。

(1分)议能,能整顿军旅,治理内政。

为皇帝出谋划策,师范人伦者。

(1分)议功,对封建朝廷尽忠效力,建立大功勋的人。

(1分)议贵,指三品以上高级官员及爵一品者。

(1分)议勤,指高级文武官员中恪尽职守,专心致志办理公务的人。

(1分)议宾,指国宾,前朝皇帝的后代。

(1分)18.试述明律是如何严禁臣下结党和内外官交结?参考答案:《大明律》中专设“奸党”条,规定:(1)“若在朝官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者”;(3分)(2)“若犯罪,律该处死,其大臣小官巧言谏免,暗邀人心者,”;(3分)(3)“若刑部及大小各衙门官吏不执行法律,听从上司主使,出入人罪者”。

(2分)以上都构成奸党罪,要受到严厉惩治:本人处死,妻子为奴,财产入官。

(2分)19.试述南京国民政府司法机关“一告九不理”的审判制度。

参考答案:所谓的“一告九不理”即指南京国民政府司法机关对九种提起的诉讼不予立案处理:(1分)第一,管辖不合不受理。

(1分)第二,当事人不适格不受理。

(1分)第三,未经合法代理不受理。

(1分)第四,起诉不合程式不受理。

(1分)第五,不缴纳诉讼费不受理。

(1分)第六,一事不再理。

(1分)第七,不告不理。

(1分)第八,已经成立和解者不受理。

(1分)第九,非以违背法令为理由,第三审不受理。

(1分)20.简述“七去”的内容。

参考答案:(1)无子(2分)(2)淫佚(2分)(3)不事舅姑(不顺父母)(2分) (4)口舌(多言)(1分) (5)盗窃(1分)(6)妒忌(1分)(7)恶疾(1分)21.请回答《唐律疏议》的篇目内容?参考答案:第一篇《名例律》,相当于现代刑法总则,主要规定了刑罚制度和基本原则;(1分)第二篇《卫禁律》,主要是关于保护皇帝人身安全、国家主权与边境安全;(1分)第三篇《职制律》,主要是关于国家机关官员的没置、选任、职守以及惩治贪官枉法等:(1分)第四篇《户婚律》,主要是关于户籍、土地、赋役、婚姻、家庭等,以保证国家赋役来源和维护封建婚姻家庭关系;(1分)第五篇《厩库律》,主要是关于饲养牲畜、库藏管理,保护官有资财不受侵犯;(1分)第六篇《擅兴律》,主要是关于兵士征集、军队调动、将帅职守、军需供应、擅自兴建和征发徭役等,以确保军权掌握在皇帝手中,并控制劳役征发,缓和社会矛盾;(1分)第七篇《贼盗律》,主要是关于严刑镇压蓄意推翻封建政权,打击其他严重犯罪,保护公私财产不受侵犯;(1分)第八篇《斗讼律》,主要是关于惩治斗殴和维护封建的诉讼制度;(1分)第九篇《诈伪律》主要是关于打击欺诈、骗人的犯罪行为,维护封建社会秩序;(1分)第十篇《杂律》,凡不属于其他“分则”篇的都在此规定;(1分)第十一篇《捕亡律》,主要是关于追捕逃犯和兵士、丁役、官奴婢逃亡,以保证封建国家兵役和徭役征发和社会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