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苗论文三稿
天然植物染料栀子对柞蚕丝的染色研究

取液 用 于柞蚕 丝织物 的 染 色。讨论 了四种媒 染 剂 ( 硝 酸铝 、 氯化 亚 锡 、 硫 酸铜 、 硫 酸铁 ) 的种类、
浓度 , 以及 三种媒 染 方法对 染 色织物 色深 、 色光 、 色牢度 和抗 紫外 性能 的影 响 。 实验 结 果表 明 : 三
种媒 染方 法相 比 , 同浓度 的硝 酸铝 、 氯化 亚锡 、 硫 酸铜 , 后 媒 染 色的颜 色最 深 ; 同浓度 的硫 酸铁 , 前
1 . 1 . 3 实验 仪 器
表 2 实 验 仪 器
仪器名称 粉碎机
恒 温水 浴锅
上染 基本 完成 后 , 再 在染浴 时加入 媒染 齐 上 I 进行 络 合
的染 色方 法 7 1 , 如图 5 。
产地或厂商 永康速锋工贸有限公司 上海南阳仪器有限公司
瑞士 D a t a c o l o r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 o u na r l o f C h e n g d u T e x t i l e C o l l e g e
3 4卷 1 期( 总第 1 2 3 期)
2 0 1 7年 1 月
v o 1 . 3 4 . N o . 1 ( S u m 1 2 3
1 . 1 实验材 料 、 药 品及 仪器
1 . 1 . 1 实验材 料
受 到人 们 的青 睐 。 _ l 栀 子是一 种 天 然染 料 。茜 草科 植 物栀 子 果 实 里 的栀 子黄 色素 主 要成 分 是 藏 花 素 ( 图1 ) 和藏 花 酸( 图2 ) J 。栀 子 黄 色 素 具 有 抗 菌 、 抗 病 毒 的 作 用, 广泛 应用 于 中医药学 中。我 国作 为栀 子 的生 产 大国, 充 分利 用这 优 势 , 必 能 提 高我 国天 然 染 料 应 用 的竞 争 力 。 由 图 1 、 图 2可 知 , 栀 子 色 素 易 溶 于 水, 可 以直接 用水 提 取 栀 子 色 素 , 这 为 栀 子 染 色 纺
上交论文论文唤醒孩子身体里沉睡的巨人

唤醒孩子身体里沉睡的巨人——浅谈心理暗示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武威市凉州区西苑实验小学赵春林摘要心理暗示,是指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
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从而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有效地转变学生的心理状态。
心理暗示在教学中的巧妙运用是提升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有效手段,应用于班级管理时,不强求学生接受,以无批评的形式影响学生,对学生不产生心理压力,但能产生积极的、主动的影响,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关键词心理暗示积极心理暗示小学教育教学心理暗示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影响方式,是以无对敌、无抵制为基础,以语言、表情、动作、服饰、环境和氛围等有利条件,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
暗示作用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因而有消极和积极之分。
积极的心理暗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激发人的潜能,使人获得一种奋发向上的动力,促使人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相反,消极的心理暗示则可以使人变得意志消沉,自暴自弃,向着消极的一面发展。
在教育教学中,恰如其分地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积极主动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收到非常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心理暗示1.心理暗示的含义心理暗示”这一术语来自西方的心理学,指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
心理暗示往往会使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
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部分。
意识活动是我们能够感受到的那部分心理活动,就像浮出海面的冰山一角;而大部分心理活动我们是意识不到的,即潜意识活动,像海面下的冰山。
潜意识虽然不为我们所知,却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认知、情绪和行为。
意识和潜意识,使用着不同的信号,如果两者能够融合在一起,其产生的心理能量是不可估量的。
我国主要玉米自交系叶片保绿性分析

a d Qi 9 n 1 )wh c a o d sa — r e r i. e 4 s a — r e n r d l e , t mm i g f o t e d - 3 i h h d a g o t y g e n t a t Th t y g e n i b e i s s e n n r m h o
Ke r s: a z ( a m ay . S a . r e R e ou c sa y wo d M i e Ze s L ); t y g e n; s r e ppr ia as l
玉米( e 口 L ) Z a _是世 界上 重要 的粮食和饲料作物 , 栽培 面积仅 次于小 麦( r i m as vm .和水 Tic et u L ) tu i 稻 ( rz t a L.。近年来 由于种 质资源匮乏 , O yas i ) av 玉米生产 出现徘徊 , 在产量 、 品质和抗 性育种 上进展 缓慢 , 育种专家们一直致力于优异基 因资 源的发 掘和利用 , 以求在玉米种质创新 和品种选 育上取得 突破 。 衰老是植 物生 长发育 的最后 阶段 , 典 型特 征 是 叶绿 素 降解 和光 合 能 力 降低 , 物成 熟 前 衰老 将 直 其 作 接 导致产量 降低 和品质下 降 。保 绿性指 保绿植 物生 长后期 叶片衰 老或 黄化 延缓 而保 持绿 色 的特性 , 是作 物 的理想农艺 性状 。 。研 究认 为 : 绿型 玉米 品种 是 当今 最有 价值 的玉米 品种 , 保 代表 了玉米 品种 演进 的 方向。 } 。 。本研 究对我 国 3 0份主要玉 米 自交系种质 进 行鉴 定分 析 , 旨在 了解 玉米 种质 资 源 的遗传 背景 , 为玉米遗传 和育种 亲本选 配提供 参考 。
二甲戊灵在马铃薯和土壤中的残留及吸附研究

吉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二甲戊灵在马铃薯和土壤中的残留及吸附研究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农药学指导教师:***20050601童签壅些查兰堡主堡塞三!些墨垄墨竺塞翌圭堡圭塑壅旦墨皇:堕泓精:Mf翘slH02”筘万袖蝴地≥利拍2lI-(CH2C蛾柳llm幸.州3MJZt吨∥∞_lH筘e删《、\叫mjc.1靴\一嗡恐…璐HH茹心3C2--%N0峨2…旌咚冰图13二甲戊灵裂解机理图Figl,3DegradationOfp匝djln毗碹l缸1.1.2紫外吸收光谱图高效液相色谱法PDA检测器获得的紫外吸收光谱见图1.4。
最大吸收峰237nm,表征苯环的存在,为7》矿跃迁。
摩尔吸光系数1.9X104,为较强吸收。
图1.4二甲戊灵紧外光谱图Fig.1.4Ulh'avioletspectraofpendimethalin·3.吉林农业大学硕士论文二甲戊灵在马钤薯和土壤上的残留及吸附研究图3.3二甲戊灵标准溶液总离子流图(2003年)Fig.3.3Totalioncurrentchromatogram(TIC)ofpendimethalinstandards(2003year)图3.4二甲戊灵标准溶液SIM监测图Fig.3.4MonitoringchartsofpendimethalinstandardsolutionunderSIMmode图3.5植株空白样品总离子流图(济南)Fi93.5plantsCKunderScanmode(Jinan)-32.眦脚黔霎耋汹。
学生血压与形态、机能、素质指标关系的研究

学生血压与形态、机能、素质指标关系的研究赵香华(宽城满族自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北承德 067600)【摘要】目的 讨论和分析学生血压与形态、机能和素质指标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抽样法为某地区310名学生做了机能、形态以及素质指标的检测。
结果 体形和机能指标方面,所有学生均随着年龄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并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性。
素质指标方面,学生在进行了50米跑之后检测出平均值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而进行了坐位体前屈和立定跳远检测后平均值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
结论 某地区学生的形态和机能的发育与国家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基本吻合,与之前的检测结果相比较有上升也有降低;素质指标与之前的检测结果相比较同样有上升也有降低;因此学校应加强对学生体育训练的重视,以确保学生具有强健的体魄,良好的身体素质。
【关键词】学生;形态;机能;身体素质;生长发育【中图分类号】R5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8.38.181.02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依据我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的相关规定选取学校,采用抽样法为某地区城乡地区310名6-19岁学生做了机能、形态以及素质指标的检测。
其中155名男生,155名女生。
155名城市学生,155名农村学生。
1.2 方法检测所用仪器和方法均依据我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的相关规定进行。
形态指标中包含:体重、身高;机能指标中包含:血压、肺活量;素质指标中包含:立定跳远、50米跑、坐位体前屈。
1.3 统计学处理依据《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所提供的标准软件开展数据录入工作。
城乡差异性通过t进行检验;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 结果2.1 形态2.1.1身高从身高增长的趋势中,这一地区学生各年龄阶段的身高平均值与以往相比较,均有所上升,说明这一地区学生身高增长趋势依然存在。
并且农村大部分年龄段学生身高发育趋势比城市显著,绝大部分年龄段与以往进行差异比较,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不同处理方式对黄果朱砂根顽拗性种子萌发的影响

㊀㊀2023年第64卷第8期1931收稿日期:2023-05-06基金项目:西南林业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111806)作者简介:赵财宝(1997 ),男,云南红河人,硕士,研究方向为胎生植物繁育,E-mail:1439590882@㊂通信作者:艾星梅(1984 ),女,云南保山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园林园艺植物栽培生理研究,E-mail:aixmei84@㊂文献著录格式:赵财宝,陈苗苗,张光锰,等.不同处理方式对黄果朱砂根顽拗性种子萌发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23,64(8):1931-1934.DOI:10.16178/j.issn.0528-9017.20230462不同处理方式对黄果朱砂根顽拗性种子萌发的影响赵财宝1,陈苗苗1,张光锰2,艾星梅1∗(1.西南林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云南昆明㊀650224;2.云南建投第一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云南昆明㊀650217)㊀㊀摘㊀要:以黄果朱砂根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处理方式㊁果皮的去留㊁育苗基质和遮阴度以及贮藏时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㊂结果表明,朱砂根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光条件为15~25ħ,光照12h;种皮对种子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去除种皮后,种子的萌发率和速度显著增加;将萌发的种子移栽到不同基质中,成活率主要受光照条件的影响,75%的弱光条件有利于幼苗的生长,而基质种类对成苗的差异不显著(P >0.05);此外,朱砂根种子发芽势㊁发芽率和发芽指数随着贮藏过程中种子含水量的降低而下降,当贮藏至50d 时,种子发芽率仅为2.22%,此时的临界含水量为8.55%,说明朱砂根种子不耐脱水,也不具有休眠特性,具有典型的顽拗性特征,不耐长期贮藏,但在低温潮湿的环境中保存时间可适当延长㊂关键词:朱砂根;种子萌发;脱水耐性;果皮;遮阴度中图分类号:S686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0528-9017(2023)08-1931-04㊀㊀朱砂根(Ardisia crenata Sims)隶属于报春花科(Primulaceae)紫金牛属(Ardisia )常绿灌木,广泛分布于热带㊁亚热带地区温暖潮湿的山地林下㊂果实成熟后均为红色球形浆果,少数果实呈黄色,且黄色果实较大,每株挂果量在200~1000粒不等,能在母株上附着1a 或更长时间,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㊂目前,对朱砂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种质资源调查[1]㊁逆境胁迫生理[2-3]㊁离体繁殖及遗传同质性分析[4-5]㊁系统发育形态及分子鉴定[6-7]㊁居群遗传多样性分析[8]以及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9]等方面㊂研究发现,朱砂根植株的根㊁茎㊁叶中含有香豆素类㊁皂苷类和酚苷类等多种生物活性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肿瘤㊁抗癌㊁抗炎特性[10-11],尤其是从根部提取的三萜皂苷含量较高,对黑色素瘤和结肠癌细胞具有毒活性,对病毒的转移具有重要的抑制作用[12]㊂近年来,由于朱砂根较高的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而被大量开发,导致野生资源栖息地碎片化,自然分布范围逐渐缩小,面临着灭绝的高风险㊂成熟后的朱砂根种子具有分化完全的胚胎,收获时初始含水量较高,不能耐受成熟脱水,也没有明显的休眠特性,根据Farrant 等[13]对顽拗性种子忍耐水分亏缺能力的不同进行划分,表现为低度顽拗性特征㊂在干燥条件下,朱砂根种子贮藏90d 后即可丧失活力[14-15],对脱水较敏感,而通过种子直播的方式需要13周或更长的时间才能达到80%的发芽率,且形成优质的商品苗至少需要4a;尽管扦插苗节省了时间,但也只能形成31%~40%的高质量植株[16]㊂朱砂根种子由于具有顽拗性特征,不能像正常种子一样保存,且成苗慢,因此,为了探讨种子成熟后萌发的影响因素,本研究从不同的赤霉素(GA 3)浓度㊁温光处理㊁基质和遮阴度㊁果皮的去留以及不同贮藏时间等对朱砂根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研究,以期为探索朱砂根种子顽拗性特征提供参考㊂1㊀材料与方法1.1㊀试验材料㊀㊀2020年4月,以西南林业大学苗圃基地种植的多年生黄果朱砂根成熟饱满的果实为试验材料,每株采集100~200粒混合,共1500粒左右,用于发芽试验或室温贮藏㊂1.2㊀方法1.2.1㊀新鲜种子发芽的不同处理方式1932㊀㊀2023年第64卷第8期将采集的新鲜果实按照表1的方式进行处理,主要设置4种处理方式,将清洗后的果实浸泡24h,然后去皮在45ħ条件下浸种1~2d,H2O2处理3~8min,无菌水冲洗3次,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浸泡后置于装有滤纸的培养皿中,每个培养皿30粒种子,3次重复;分别置于不同的温光条件下,光照强度为2000lx,光照时长分别为8h和12h,进行发芽试验,以去皮45ħ浸种24h的种子为对照(CK),1周后开始观察并记录各处理种子发芽情况,并保持培养皿中的湿度㊂表1㊀朱砂根种子的不同处理方式处理浸种次数H2O2处时间/minGA3浓度(mg㊃L-1)温度/ħ光照时间/hⅠ1310010~208Ⅱ1515015~258Ⅲ2520015~2512Ⅳ2830010~2012 1.2.2㊀移栽环境对种子成活率的影响㊀㊀将发芽后的种子分别移栽至装有不同基质的营养袋中(表1),基质采用800倍液多菌灵进行杀菌,每袋1粒,每种基质移栽50粒,3次重复;分别置于50%~75%遮阴度下进行生长,以不遮阴自然光照处理为对照,进行精细管理,2周后记录朱砂根的成活率㊂1.2.3㊀果皮对种子发芽的影响㊀㊀将新鲜采集的果实直接播种或其果皮清洗后分别播种于草炭ʒ珍珠岩ʒ沙=3ʒ2ʒ1的基质中,每个处理50粒,3次重复,比较带果皮和去果皮播种对种子萌发的影响㊂1.2.4㊀自然脱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㊀㊀将采收的新鲜黄果装在牛皮纸袋中,直接在室内条件下分别贮藏0㊁7㊁15㊁20㊁30㊁40㊁50d 后,每次取出相应的果实,去皮后测定含水量,将种子立即置于培养箱内,每次30粒,3次重复;温度控制在25ħ,空气湿度为85%,记录发芽时间,并随时补水,1周后每天观察发芽情况,统计萌发个数,以胚根突破种皮作为萌发的标准,30d 统计最终发芽率,测定种子脱水耐性㊂种子含水量的测定:用30粒鲜种子称重后用刀片切成不厚于2mm的薄片,3次重复,放入盘中在105ħ烘箱中30min,再在80ħ下烘至恒重,称重后计算种子含水量㊂1.3㊀数据处理㊀㊀数据采用Microsoft Excel2010及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LSD方法进行显著性分析,数据结果以 平均值ʃSD 表示㊂2㊀结果与分析2.1㊀不同处理方式对黄果朱砂根种子萌发的影响㊀㊀对新鲜采集的朱砂根种子进行不同的处理后,其发芽情况见表2所示,可以看出,朱砂根成熟种子在适当条件下均可萌发,但在同等的光照条件下,较高的温度有利于种子萌发,其中200mg㊃L-1GA3处理的种子在15~25ħ条件下,光照培养12h,其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分别为57.78%和98.89%,发芽指数为16.61;而在同等的温度条件下,光照时间越长,发芽率适当增加,100mg㊃L-1GA3处理的种子在10~20ħ,光照8h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均最低,分别为47.78%和91.11%,不同温度之间的发芽率差异显著,说明朱砂根种子萌发主要受温度的影响㊂表2㊀不同处理方式对黄果朱砂根种子萌发和成活率的影响处理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Ⅰ47.78ʃ4.04a91.11ʃ1.53b14.39ʃ1.15a Ⅱ48.89ʃ2.08a97.78ʃ0.58a15.57ʃ1.12a Ⅲ57.78ʃ3.46a98.89ʃ0.58a16.61ʃ0.84a Ⅳ54.44ʃ4.51a93.33ʃ1.73b14.70ʃ0.43a ㊀㊀注:同列数据后无相同小写字母者表示组间差异显著(P<0.05)㊂表3同㊂2.2㊀带果皮与去果皮播种对种子萌发的影响㊀㊀在前期实验的基础上,为了验证黄果朱砂根果皮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及种子不休眠的特性,对新鲜采集的果实进行直播或去果皮直播在相同的基质中,结果如图1所示,播种一个月内,种子发芽率均呈直线上升的趋势,其中,去果皮种子的萌发率在播种后5周达到最高,为85.56%,之后趋于平稳状态;而带果皮直播的种子前期生长缓慢,萌发率则在播种后第8周达到最高,为57.78%;可以看出,有无果皮存在,种子都会萌发,说明种子具有顽拗性特征,但带果皮播种的种子萌发率始终低于去果皮种子(P<0.05),这可能与果皮的结构和果皮中含有抑制物质有关㊂2.3㊀不同基质和遮阴度对种子成活率的影响㊀㊀将不同处理的发芽种子统一移栽到不同的基质中,两周后统计移栽成活率(表3),播种基质为草炭ʒ珍珠岩ʒ沙(3ʒ2ʒ1),遮阴度为75%条件下的幼苗成活率最高,为64.40%,而50%遮阴图上无相同小写字母表示组间差异显著(P<0.05),图2同㊂图1㊀果皮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条件下的种子移栽成活率均较低,而在自然光照下生长的种子成活率最低,仅为40.35%,可以看出,不同基质对黄果朱砂根种子移栽成活率的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相同的基质不同的遮阴度下,种子成活率存在明显的差异性(P<0.05),说明朱砂根在生长过程中更适宜在阴凉的环境中生存,这与其原本的林下生境条件相符㊂表3㊀不同基质和遮阴度对种子移栽成活率的影响处理播种基质遮阴程度/%移栽成活率/% 1河沙7560.00a 2河沙5044.20b 3草炭ʒ珍珠岩ʒ沙(3ʒ2ʒ1)7564.40a 4草炭ʒ珍珠岩ʒ沙(3ʒ2ʒ1)5048.40b CK草炭ʒ珍珠岩ʒ沙(3ʒ2ʒ1)自然光照40.35c2.4㊀自然贮藏不同时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㊀㊀将朱砂根果实在室温下贮藏0㊁7㊁15㊁20㊁30㊁40㊁50d后分别测定其含水量和萌发率,结果如图2所示,新鲜采集的朱砂根种子初始含水量为53.01%,去皮后直接放在15/25ħ的培养箱中发芽,发芽率为92.22%,可以看出,相较于去皮种子直播在不同基质中的萌发率,在可控温光条件下的萌发率更高更快;当贮藏1周时,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均达到最高,分别为51.11%和100%,可能朱砂根种子存在一定的后熟现象㊂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种子含水量逐渐下降,发芽势㊁发芽率和发芽指数也随着降低,当贮藏至50d时,种子含㊀㊀图2㊀朱砂根种子含水量、发芽势和发芽率随贮藏时间的变化水量下降到8.55%,此时的发芽势为0,发芽率仅为2.22%;从图2中B可以看出,室温贮藏30d 内,种子的发芽率可以保持在78%以上,说明朱砂根种子不耐脱水,不耐长期贮藏,但短期内保存是可行的㊂3㊀讨论与结论㊀㊀植物在成长过程中,种子萌发作为植物生长最重要㊁最敏感的阶段,尤其是具有顽拗性特征的种子,受自身和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㊂韦树根等[17]对桑寄生顽拗性种子的发芽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表明温度是非常重要的因子,这与本研究结果类似,通过不同方式处理的朱砂根种子,温度对促进种子萌发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较弱的光照条件则有利于幼苗的生长㊂研究表明,许多植物种子存在内源抑制物质,加拿大紫荆种子存在于种皮和胚乳中,是引起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18],而种皮对种子萌发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去除种皮后,种子的萌发率显著增加,且幼苗的单株叶面积和干质量均显著高于非去皮处理种子[19-20]㊂朱砂根的变种红凉伞种子去果皮直播发芽率最高达93.5%,带果皮发芽率最低仅为17.5%[21],在本研究中,去种皮的黄果朱砂根种子达到50%萌发率的时间比带种皮播种缩短了3周,因此,种皮是限制种子萌发的重要因素㊂通过前人对朱砂根果实表面进行微形态观察发现[22],外果皮薄,但表面排列比较紧密,种子延迟萌发可能与果实表面特征稳定有关㊂1934㊀㊀2023年第64卷第8期目前,对顽拗性种子脱水耐性的研究已经成为种子生理研究的热点之一,由于顽拗性种子不耐脱水,成熟脱落时代谢相对活跃,含水量较高,采收后不久便自动进入萌发状态,由于朱砂根果实挂果期长,种子在母体上表现出胎萌现象,胚根突破种皮后附着于果实,脱离母体后可快速萌发,这种繁殖模式显然与它们生活的热带㊁亚热带温暖潮湿的林下弱光环境有关[23]㊂顽拗性种子不能像正常种子一样耐贮藏,在室温和干燥的环境条件下,红凉伞种子发芽率最低,贮藏50d后种子活力几乎完全丧失[21],而朱砂根种子在4ħ下贮藏470d还具有83.0%的发芽率[24],且湿藏的种子比干藏更具活力[14-15]㊂因此,朱砂根种子在低温潮湿的环境中保存时间可适当延长,但若保存不当,则易出现霉变,繁殖率降低㊂通过比较不同的处理方式对黄果朱砂根种子萌发的影响,表明前期的温水浸泡㊁不同浓度GA3和温光处理的种子发芽势㊁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高于种子直播和脱水贮藏处理的种子,更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同时也验证了种子的顽拗性特征,应进一步了解该顽拗性种子的脱水敏感性机理,对其种质资源的繁育和保存提供理论依据㊂参考文献:[1]㊀刘雅思,张薇,张尚坤,等.广东紫金牛科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与应用研究[J].中药材,2018,41(9):2062-2066.[2]㊀艾金祥,宋嘉怡,严浙楠,等.褪黑素对铅胁迫下虎舌红和朱砂根生理响应及DNA损伤的调控效应[J].植物学报,2022,57(2):171-181.[3]㊀熊静,王臣,邢文黎,等.朱砂根幼苗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形态和生理响应[J].植物科学学报,2018,36(5):736-744.[4]㊀AI X M,WEN Y H,WANG B.Assessment of genetic stabilityon in vitro propagation of Ardisia crenata var.bicolor using ISSRmarker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nt Biology,2023,14(1):218-227.[5]㊀吴全聪.朱砂根非试管快繁技术研究[J].浙江农业科学,2005,46(1):22-23.[6]㊀刘雄伟,刘畅,曾宪法,等.朱砂根叶绿体全基因组解析及系统发育分析[J].生物技术通报,2023,39(1):232-242.[7]㊀艾星梅,赵财宝,刘昕岑,等.朱砂根和红凉伞花器官的形态补充描述[J].热带作物学报,2022,43(5):1001-1009.[8]㊀骆亮,张文春,李龙,等.不同居群朱砂根(Ardisiacrenata)的荧光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8):6235-6247.[9]㊀叶晴,陈金鹏,凌悦,等.朱砂根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2022,53(9):2851-2860. [10]㊀TAO H H,ZHOU Y Q,YIN X,et al.Two new phenolicglycosides with lactone structural units from leaves of Ardisiacrenata Sims with antibacterial and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ies[J].Molecules,2022,27(15):4903.[11]㊀SONG N N,YANG L M,ZHANG M J,et al.Triterpenoidsaponins and phenylpropanoid glycoside from the roots of Ardisiacrenata and their cytotoxic activities[J].Chinese Journal ofNatural Medicines,2021,19(1):63-69.[12]㊀PODOLAK I,Z㊃UROMSKA-WITEK B,GRABOWSKA K,etparative quantitative study of ardisiacrispin A in extractsfrom Ardisia crenata Sims varieties and their cytotoxic activities[J].Chemistry&Biodiversity,2021,18(7):e2100335.[13]㊀FARRANT J,PAMMENTER N,BERJAK P.Recalcitrance-Acurrent assessment[J].S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88,16(1):155-166.[14]㊀LEE A K,SLOVIN J P,SUH J K.Dehydration intolerant seedsof Ardisia species accumulate storage and stress proteins duringdevelopment[J].Horticulture,Environment,andBiotechnology,2012,53(6):530-538.[15]㊀YANG Q H,YE W H,WANG Z M,et al.Seed germinationphysiology of Ardisia crenata var.bicolor[J].Seed Scienceand Technology,2009,37(2):291-302.[16]㊀ROH M S,LEE A K,SUH J K.Production of high qualityArdisia plants by stem tip cuttings[J].Scientia Horticulturae,2005,104(3):293-303.[17]㊀韦树根,付金娥,潘丽梅,等.桑寄生顽拗性种子发芽影响因素研究[J].北方园艺,2017(14):155-159. [18]㊀王浩宇,高云鹏,朱铭玮,等.内源抑制物对加拿大紫荆种子萌发的影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46(5):104-112.[19]㊀张金峰,程继铭,闫兴富,等.种子特征和播种深度对辽东栎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J].广西植物,2020,40(2):226-236.[20]㊀姜黎,雷春英,吉小敏.沼泽小叶桦种子萌发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22(23):119-122,134. [21]㊀彭丽彬.红凉伞种子质量及萌发试验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06,35(2):70-73.[22]㊀谭傲霜,秦云霞,陈凯飞,等.野生朱砂根果实发育各阶段微形态观察[J].湖北农业科学,2015,54(14):3427-3430.[23]㊀KITAJIMA K,FOX A M,SATO T,et al.Cultivar selectionprior to introduction may increase invasiveness:evidence fromArdisia crenata[J].Biological Invasions,2006,8(7):1471-1482.[24]㊀彭光天,黄上志,傅家瑞.紫金牛属植物种子贮藏和萌发的初步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2(4):79-83.(责任编辑:汪亚芳)。
不同覆膜方式对棉铃对位叶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不 同 覆 膜 方 式 对 棉 铃 对 位 叶 生 理 特 性 及 产 量 的 影 响
冯营 , 胡新燕 , 孙亚伟 , 赵明明 , 张文静 , 李卫华
( 1 . 江 苏徐淮地 区徐 州农 业科学研究所 , 江苏 徐州 2 2 1 1 3 1 ; 2 . 安徽农业大 学 农 学院 , 安徽 合肥 2 3 0 0 3 6 )
Ch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Bo l l —s ub t e nd i ng Le a f a nd Yi e l d o f Co t t o n
F E N G Y i n g ,HU X i n — y a n ,S U N Y a - w e i ,Z H A O Mi n g - mi n g , Z H A N G We n - j i n g ,L I We i - h u a
中 图分 类 号 : ¥ 5 6 2 . 0 4 3 文 献 标 志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1 — 8 5 8 1 ( 2 0 1 7 ) 0 9 — 0 0 1 5 — 0 4
Ef f e c t s o f Di fe r e n t Pl a s t i c Fi l m M ul c h i ng W a y s o n Phy s i o l o g i c a l
摘
要: 在 大田试 验条件 下 , 研 究 了不 同地 膜覆盖 方 式 ( 半膜覆 盖 、 全 膜覆 盖 、 无膜覆 盖 ) 对 棉铃 对位 叶生理 特性 及
产量的影 响。试验结 果表 明 : 与其他覆膜 方式相 比 , 在 半膜覆盖 方式下 , 棉铃对位 叶 中可溶性糖 、 氨基 酸和 可溶性蛋 白含
量较 高, 内源性保 护酶 S O D、 P O D和 C A T活性较 强 , MD A含 量较 高, 促使 单株 成铃 率 高 , 单株 成铃 个数 多 , 最终籽 棉、 皮
移栽期低温强光对烤烟新生叶和成熟叶PSⅡ功能的影响

的 电 子 传 递 速 率 明显 低 于 成 熟 叶 , 且在低温高光下新生 叶的 V 增加 幅度大于成熟 叶 , 即低 温 强 光 加 剧 了 新 生 叶 P s Ⅱ 受体侧电子 由 Q 向Q 。 传 递 的抑 制 程度 , 但新生 叶的 V 增 加 幅度 却 较 成 熟 叶 小 , 说明低温 强光对烤烟 幼苗新生 叶 Q 向P Q 的 电子 传 递 影 响较 小 。新 生 叶 的 K点 和 L点 的 相 对 可 变 荧 光 ( V 和 V 。 ) 明显高于 成熟 叶, 并 且 低 温 高 光 处 理 下新生叶 V 和V 的增 加 幅度 明显 大 于成 熟 叶 , 说 明低 温 高 光 处 理 对 新 生 叶 放 氧 复 合 体 和类 囊 体 膜 结 构 的伤 害 程 度
更 大。总之 , 移 栽 期 低 温 强 光胁 迫 对 烤 烟 幼 苗 新 生 叶 P s Ⅱ功 能 的 伤 害 程 度 明 显 大 于 成 熟 叶 , 这与新生叶光化学 活性 、
电 子 传 递 速 率 以及 O E C对 低 温 强 光 胁 迫更 为 敏 感 有 关 。 关键词 : 烤烟 ; 叶 绿 素 荧 光 动力 学 ; 低温高光 ; 光系统 Ⅱ
朱义勇 , 王 敏 , 李 翔 , 张秀 丽 , 孙 广 玉
( 东 北 林业 大 学 生 命 科 学 学 院 ,黑 龙 江 哈 尔 滨 1 5 0 0 4 0 )
摘要 : 为 探究 低 温 强 光 对 移 栽 期 烤 烟 幼 苗 不 同 生 长 阶段 叶 片 的 胁 迫 机 制 , 利 用 人 工 模 拟 移 栽 期 低 温 强 光 环 境 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毕业设计(或论文)论文题目李清照词的英豪之气作者姓名赵春苗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指导教师章会垠年月日学生:(签字)学号:答辩日期:年月日指导教师:(签字)目录摘要 (1)一、李清照的词品与人品 (2)二、李清照词中英豪之气的几点表现 (3)注释 (9)参考文献 (11)致谢 (10)李清照词的英豪之气摘要:在宋代词史上,李清照以其性格中的“英豪之气”,不仅在生活中表现出“女性意识”的觉醒,从而扛起一面人格独立的旗帜,而且在其创作中也深深地打上了其“英豪之气”的烙印,从而融“英豪之气”与“婉约之美”为一体:她将其作为知识女性特有的敏锐、细腻与优雅,融入中国文学的“豪放”传统,从而创造出其词作所特有的“英豪之气”——敏锐、细腻、优雅、豪迈。
虽然封建社会对女性有种种限制,但李清照敢于突破,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文学天地。
关键词:李清照;词;英豪之气引言李清照的词一直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产生了许多研究成果。
与笔者所欲论述的“李清照词作中的英豪之气”有关的研究文献,主要有以下数篇。
洪绣芸的《论李清照词中的反传统意识》,论述了李清照身世以及作品的反传统意识,将她的词分为自然词、爱情词、爱国诗进行阐述。
司海迪的《论李清照的参政爱国意识》主要分为四大块阐述其对故国和家乡的思念等等。
陈华《李清照坚强独立的女性意识》从她的婚姻观和作品入手论述她的女性意识。
诸葛亿兵《李清照再嫁与离异风波》通过李清照再嫁的事实,从侧面突出她有独立的人格,不甘依附于男性的强烈意识。
我选取的是李清照词的英豪之气这个点,并结合她的性格、人格、婚姻及家庭背景进行辅助论述。
这方面的资料述较少并且不充分,因此,我将展开我的论述,希望给学术界注入一份力量。
一、李清照的词品与人品(一)从传统文学看英豪之气“豪放”作为文学风格的一种类型,乃是与“婉约”相对,其含义是要求作品以奔放不羁的方式抒发豪迈之情。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列有“豪放”品,并描述道:“天风浪浪,海山苍苍。
真力弥满,万象在旁。
前招三辰,后引凤凰。
晓策六鳌,濯足扶桑。
”杨廷芝解释豪放为“豪迈放纵”,“豪则我有可盖乎世,放则物无可羁乎我”(《诗品浅解》)。
可见豪放之作乃是气度超拔、不受羁束。
“豪放”、“婉约”二词用于评论词作,见于《诗余图谱》:“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
婉约者欲其辞情酝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
盖亦存乎其人,如秦少游之作多是婉约,苏子瞻之作多是豪放。
大抵词体以婉约为正。
”从文学史的角度看,中国文学有一个历史久远的豪放文学传统。
从《夸父逐日》、《后羿射日》这类古老神话,到《诗经》中“修我戈矛、与子同仇”(《无衣》)一类战争诗,到充满“浩然之气”与雄辩之风的《孟子》散文,再到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史传文学,再到“悲凉慷慨”的三曹诗歌,再到高歌“归去来兮”、呈现“金刚怒目”的陶渊明之作,再到“诗仙”李白等等,充溢着、涌流着一股无法遏制的人性豪气与天地豪情。
热爱并谙熟这一文学传统的李清照,自然不能不受其影响。
事实上,李清照作品中充满“英豪之气”的词作与诗作,正是这一传统的独特的延续与发展——她将其作为知识女性特有的敏锐、细腻与优雅,融入中国文学的“豪放”传统,从而创造出其词作所特有的“英豪之气”:敏锐、细腻、优雅、豪迈。
(二)李清照的词品与人品所谓“风格即人”,“英豪之气”既是李清照的词品,同时也是李清照的人品。
李清照从小就生活在书香气息浓厚的家庭,家境相当殷实,生活十分安逸,父辈对她的影响甚大,这也为她成为一代才女奠定了基础。
在《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就清晰的描写了李清照少女时代的生活。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那是多么难忘的青葱岁月:常常与友人畅游溪畔泽国,荡舟藕花深处,流连忘返,无忧无虑。
表明词人内心是无比的开心又充满着活泼的情趣。
“不知归路”更能表明词人投入的心情,而“误入”使全词更加生动形象,仿佛写活了一般,这首词的基调是快乐的更能证明词人当时也是快乐的。
这里有动的一面也有静的一面,有人的描写亦有景物的描写。
深深的体会到了自然的美景,展现女词人豪放洒脱不羁的性格。
再如《一剪梅》:“红藕相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大胆直白的叙述“人去房空”的凄清氛围,直接抒发自己内心的离愁别苦。
为了驱散内心的愁苦独自乘船出游,突然想到在这月满西楼的情景,也幻想着丈夫能够写信回来。
下片却回应上片来感伤本应该和丈夫共度白昼与良宵,此时只能孤身一人独自相处。
这首词虽写“闲愁”,但所谓“闲愁”本就不同于通常的“愁苦”,其中实则透出了英豪之气。
而另一首《如梦令》中展现的却是闺中女子的惜花怜花之情,也有对自己青春易逝的感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通过写天气的恶劣和酒后沉睡的状态和花在风中零落的场景,更突出作者的内心的感伤之情。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是词人与女仆人的对话。
词人自我感叹;你这粗心的丫头,如此大的狂风暴雨应该是绿叶多红花少才对。
此句形式简明含义却值得回味。
同时也是词人对自己青春易逝的感伤和无能为力,闺中寂寞的心情也随之迸发出来。
李清照的这种愁绪在《醉花阴》中可谓是达到顶峰。
上阕“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其中“愁”是一个重点,从早到晚都是这种怪天气使词人内心更加烦闷。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时间过得好快又到了重阳佳节,睡到半夜被凉意惊醒,却想到以往这个时候都有丈夫陪在身边。
如今却只能自己,是何等的凄凉。
而下阙“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是愁的最高点。
回顾全诗无非是突出“愁”和词人孤居闺阁的清寒与愁苦。
《小重山》更是词人强烈想念丈夫并希望他早日回来,共度美好的时光。
总结李清照这几首不同的词作,不难发现她的人格中的确包含着一股“英豪之气”,正是这种“英豪之气”,使得她有勇气面对人生的“闲愁”、失意乃至打击,直面国破家亡的惨淡人生,承受丈夫死亡之痛,以超凡的勇气处理婚变悲剧,反抗无赖小人的暴虐,化痛苦为诗情,不失女性的优雅与人性的尊严,在尖新细腻的抒写和婉转悠远的意境中,实现生命的超越,这是极为难得的。
二、李清照词中英豪之气的几点表现(一)爱国意识爱国意识是指千年来形成的对祖国独特的感情,并愿意为祖国牺牲奉献的精神。
让李清照如此巨变的原因就是靖康之变,改变了原有的小女子的风格开始关心国家大事,渴望建功立业。
宋代是个十分特别的时代,可能缺少大将风度,缺少美丽富贵,可从大的角度看,这是让人反思回味的年代。
《清明上河图》更能反映宋代的时代特点,宋代的文化源于人们的生活,源于最平凡的劳动者。
李清照在词中所表现出的豪气,为宋代词作开一代先河。
她在泉城济南长大拥有北方人的天性。
她热爱国家牵挂家乡,因此许多词中也充满英豪之气。
当提到爱国忧国很多人都会认为那是男人的事情,特别在封建制度下女人只要做好妇女该做的事,就算贵族大家的小姐可以写诗词,也是有一定的规则必须遵守“三纲五常”“三从四德”。
一个女人的一生可以说就是男人的附庸。
且读李清照《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着心情好。
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春风柔和天气尚好,换上春天的衣服心情也非常好。
从寒冷的冬季到温暖的春天,开始换上轻薄的衣服所以感觉十分轻。
而此时的梅花也早已枯萎。
一系列的问话不仅仅是问自己也是在问南宋朝廷,希望统治者不要沉迷安逸、苟且偷生。
要牢记国耻,早日北定中原,收复失地。
这首词在思想与形式上堪称完美。
用美景与心悲形成对比,运用多个问句,虽篇帙不多,却为词一大宗矣。
结尾句用反问的形式询问故乡在哪里?按照常人的思维故乡是最温暖的避风港湾。
词人发出如此大的呼唤,并说出了要想忘记除非是自己喝醉的时候。
貌似表明作者不愿提到祖国家乡,实则却是对国家的担忧思念之情。
再如《蝶恋花》(上已召亲族)中,“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任取长安道。
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随意被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
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展现上巳节的风俗习惯,也就是召亲聚饮。
借用家族聚会的方式表达对祖国家乡的思念之情。
上片写在黑夜中自己心神不宁仿佛患病在身一样,没有什么欢乐的感觉。
为什么会说“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原来并非身体的原因,而是心中思念国家和人民的疾苦。
本首词虽使用浅俗的笔调与直白的话语来抒发词人对祖国的思念,从某一方面来讲展现了女词人的爱国之情。
这首词真实的展现了她的晚年生活,抒发了思念故国的美好情感。
此外,《永遇乐》、《声声慢》、《临江仙》、《武陵春》等词作都充满了思念故国的爱国情感。
如《永遇乐》:“元宵佳节,融合天气”描写了祥和热闹的氛围,“次第岂无风雨”表面是写天气可能会突然变化,但实际上是暗喻金兵可能再次挑起战争。
这种处在惶恐的氛围中,每一刻都会让女词人忧患不已,十足的道出一个爱国人的伤心语。
(二)女性意识所谓女性意识,就是指女性对自身作为人,尤其是女人的价值的体验和醒悟。
对于男权社会,其表现为拒绝接受男性社会对女性的传统定义,以及对男性权力的质疑和颠覆;同时,又表现为关注女性的生存状况,审视女性心理情感和表达女性生命体验。
人身自由、人格尊严、经济独立等是其重要内涵。
宋代是儒学向程朱理学过渡转化时期,理学倡导“存天理,灭人欲”,将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对于女性进而提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无数这些理论都是对女性的残暴压制,也是对人性的蔑视。
这种极端变态思想一直是妇女道德行为的标准,甚至达到了“以理杀人”的程度。
李清照虽身处一个被压迫的时代,却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打破僵局。
李清照凭借自己的才华和胆识,勇于反抗传统,也打破了理学教条对她的束缚。
当时一些明智的文人并不反对女子再嫁,他们认为人本身有这个权利,正因为如此,李清照的再嫁并未引起许多流言蜚语。
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女性地位,也唤醒了女性意识,同时也增加了女性的信心。
李清照生平中最能表现其女性意识觉醒的事件当属其婚变一事。
当赵明诚去世,李清照嫁给了年龄比自己小的张汝舟,他当时是右丞奉郎。
张汝舟当时还很年轻,他一心只想拿走李清照和赵明诚的文物,而并未真心对李清照。
那可是他们夫妻多年的心血,岂能白白送给那个男人。
张汝州因为李清照不肯居然对李清照大打出手。
但李清照何许人也,如此坚强和聪明。
不出所料李清照抓到张汝舟花钱买官的证据,将张汝舟告上法庭,成功将他送入大牢。
李清照以破釜沉舟的勇气,状告丈夫,维护自己的利益,这种惊世骇俗之举着实令人惊叹!这种奇特的行为不仅源于其顽强不屈的性格,更源于其对于人格尊严与女性尊严的卓越不凡的见识与坚守——这是李清照“女性意识”中最重要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