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管理与品质保证区别
质量保证QA、质量控制QC、质量管理QM的关系与区别

质量保证QA、质量控制QC、质量管理QM的关系与区别引言概述:在软件开发和产品制造领域,质量保证QA、质量控制QC、质量管理QM是常用的质量管理术语。
尽管它们都与质量有关,但它们在实践中有着不同的职责和目标。
本文将详细阐述质量保证QA、质量控制QC、质量管理QM的关系与区别。
一、质量保证QA1.1 QA的职责:- QA的主要职责是确保产品或服务达到预期的质量标准。
- QA负责制定和实施质量策略、计划和流程,以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 QA通过执行质量评估、质量审计和质量培训等活动,提供质量保证。
1.2 QA的目标:- QA的目标是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从而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 QA通过制定和执行质量标准和流程,确保产品或服务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都符合质量要求。
- QA的目标是提供持续的质量改进和客户满意度。
1.3 QA的关系与区别:- QA与QC密切相关,质量保证是质量控制的一部分。
QA负责制定质量标准和流程,而QC负责执行这些标准和流程。
- QA与QM也有关联,质量保证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
QA通过质量策略和计划,为质量管理提供指导和支持。
二、质量控制QC2.1 QC的职责:- QC的主要职责是检查产品或服务是否符合质量标准。
- QC负责执行质量检查、测试和验证等活动,以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 QC通过监控和测量质量数据,发现和修复质量问题。
2.2 QC的目标:- QC的目标是发现和修复质量问题,确保产品或服务符合质量标准。
- QC通过执行质量检查和测试,识别并纠正产品或服务中的缺陷和问题。
- QC的目标是提供可靠的产品或服务,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2.3 QC的关系与区别:- QC与QA密切相关,质量控制是质量保证的一部分。
QC执行质量标准和流程,以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而QA负责制定和实施这些标准和流程。
- QC与QM也有关联,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
QC通过监控和测量质量数据,为质量管理提供反馈和依据。
品控(QC)和品保(QA)的区别

品控(QC)和品保(QA)的区别1、QA与QC的定义QA---Quality assurance, 质量保证,其定义为“为了提供足够的信任表明实体能够满足品质要求,而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实施并根据需要进行证实的全部有计划和有系统的活动。
”一般包括:DQA(DesignQuality Assurance)设计质量保证PQE(Process Quality Engineer)制程质量工程师QE(Quality Engineer)质量工程师SQE(Supplier Quality Engineer)供应商质量工程师。
QEH(Quality Engineer Home)质量工程师之家。
JQE(Joint Quality Engineer)客户端质量工程师,即供应商花钱雇佣的为客户工作的质量工程师,是客户方SQE的眼睛和耳朵。
QC---Quality control, 质量控制,其定义为“为达到品质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产品的质量检验,发现质量问题后的分析、改善和不合格品控制相关人员的总称。
”一般包括:QC:QualityControl,质量控制IQC(IncomingQuality Control)意思是来料质量控制,简称来料控制。
IPQC(In PutProcess Quality Control)中文意思为制程控制,指产品从物料投入生产道产品最终包装过程的质量控制。
FQC(Finishor FinalQuality Control)成品质量检验OQC(OutQualitycontrol)成品出厂检验DQC(DesignQualityControl)设计质量控制MQC(ManufactureQualityControl)制程品检从定义上看,QA着重于对整个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建立,维护与改善。
而QC主要是产品质量检验,还包括产品相关的人,环境,设备的控制。
2、QA与QC的职责QA的职责是质量监督/监控:主要有以下几点1)负责本部门全面工作,组织实施GMP有关质量管理的规定,适时向企业领导提出产品质量的意见和改进建议。
QAQCQE的区别

一、区别(一)、QA、QC的定义QA是英文Quality Assurance 的简称,中文含义是质量保证。
按照ISO9000:2000,QA 的定义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DQA是设计品保工程师。
QC是英文Quality Control的简称,中文含义是质量控制,QC的定义则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其在ISO8402:1994的定义是“为达到品质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
有些推行ISO9000的组织会设置这样一个部门或岗位,负责ISO9000标准所要求的有关品质控制的职能,担任这类工作的人员就叫做QC人员,相当于一般企业中的产品检验员,包括进货检验员(IQC)、制程检验员(IPQC)、半成品检验员(FQC)和成品出厂检验(OQC)。
成品出厂检验(OQC)包含成品出厂前必须进行出厂检验,才能达到产品出厂零缺陷客户满意零投诉的目标。
检验项目包括:成品包装检验:包装是否牢固,是否符合运输要求等。
成品标识检验:如商标批号是否正确。
成品外观检验:外观是否被损、开裂、划伤等。
成品功能性能检验。
批量合格则放行,不合格应及时返工或返修,直至检验合格。
标准中的定义都言简意赅,难以长篇大论,这可能会导致定义不太容易清晰理解。
简言之,QC是对人事、对物,直接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QA则是对人、对过程,致力于使管理者、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相信有能力满足质量要求。
在软件/信息化方面的一些标准中,QA的定义包括:“质量保证是指为使软件产品符合规定需求所进行的一系列有计划的必要工作。
”(GB/T 12504-1990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为使某项目或产品符合已建立的技术需求提供足够的置信度,而必须采取的有计划和有系统的全部动作的模式。
”(GB/T11457—1995软件工程术语)。
在这两个标准中都没有直接关于QC的定义。
按照不同的目的、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个术语的定义往往存在差异,例如GB/T12504-1990、GB/T11457—1995分别对QA的定义就存在差异,按照GB/T 12504-1990的QA定义涵盖的范围较宽,包含了QC的内容。
品保与品控

品控:quality control。
QC七大手法。
品保:quality assurance品保是负责对一个组织的系统与生产现场等各个部门的运作进行监控/监督,抽查/抽检及有效性的稽核确认与持续改善以预防为主从而到达品质不断提升之目的的组织.QA:Quality Assurance,品质保证,通过建立和维持质量管理体系来确保产品质量没有问题。
一般包括体系工程师,SQE(Supplier Quality Engineer:供应商质量工程师),CTS(客户技术服务人员),6sigma工程师,计量器具的校验和管理等方面的人员。
QA不仅要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还要知道这些问题解决方案如何制订,今后该如何的预防,QC要知道仅仅是有问题就去控制,但不一定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去控制。
QA是质量监督/监控1.负责本部门全面工作,组织实施GMP有关质量管理的规定,适时向企业领导提出产品质量的意见和改进建议。
2.保证本企业产品是在符合GMP要求下生产的。
3.对全企业有关质量的人和事负监督实施、改正及阻止的责任。
4.对有利于生产配置的指令在本部门的指定人员审核签署后进行复核批准。
5.对检验结果进行复审批准。
6.对新产品研制、工艺改进的中试计划及结论进行审核。
7.审核上报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有关技术、质量书面材料。
8.审定批记录,作出成品是否出厂的结论。
9.负责组织制定原辅料、包装材料的质量标准和其他文件。
10.审核不合格品处理程序。
11.因质量管理上的需要,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写新的技术标准或讨论修正技术标准。
12.审核各产品的生产工艺规程和批生产记录、批包装记录,决定成品发放。
13.处理用户投诉的产品质量问题,指派人员或亲自回访用户。
对内召开会议,会同有关部门就质量问题研究改进,并将投诉情况及处理结果书面报告企业负责人。
14.定期(至少每年一次)会同总工办、生产部对企业进行全面GMP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及时报告企业负责人。
QC:Quality Control,品质控制,产品的质量检验,发现质量问题后的分析、改善和不合格品控制相关人员的总称。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区别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区别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是两个在质量管理领域中常用的术语。
虽然它们都与质量有关,但它们在定义、目标、方法和职责上存在一些明显的区别。
下面将详细介绍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区别。
一、定义1. 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QA):质量保证是一种系统性的方法,旨在确保产品或者服务符合预期的质量标准。
它是一种预防性的方法,通过制定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产品或者服务在设计、开辟、生产和交付的全过程中都能达到质量要求。
2. 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QC):质量控制是一种检测性的方法,旨在识别和纠正产品或者服务中的缺陷。
它是一种后期的方法,通过对产品或者服务进行检测、测量和分析,以确保其质量符合预期要求。
二、目标1. 质量保证的目标:质量保证的主要目标是确保产品或者服务在设计、开辟、生产和交付的全过程中符合质量标准。
它强调预防,通过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政策、质量目标、质量计划、质量手册、程序和工作指导书等,以确保质量的一致性和可持续性。
2. 质量控制的目标:质量控制的主要目标是在产品或者服务交付之前,通过检测、测量和分析来识别和纠正产品或者服务中的缺陷。
它强调纠正,通过采用各种质量控制工具和技术,如抽样检验、统计过程控制、六西格玛等,以确保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符合预期要求。
三、方法1. 质量保证的方法:质量保证主要依赖于预防性的方法,通过建立和实施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来确保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
这包括制定质量政策和目标、规划质量活动、进行质量培训和教育、实施质量审核和评估、进行内部和外部沟通等。
2. 质量控制的方法:质量控制主要依赖于检测性的方法,通过对产品或者服务进行检测、测量和分析来识别和纠正缺陷。
这包括制定检测标准和程序、进行抽样检验、使用各种质量控制工具和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等。
四、职责1. 质量保证的职责:质量保证的主要职责是确保产品或者服务符合质量标准,并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Quality management and quality assurance- Vocabulary前言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 8402:19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
标准的等同转化工作遵循了忠实性、范围有限性和继承性的原则。
为了使本标准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和协调性,有必要对标准中的某些术语做如下说明:1.术语“质量”(quality)在一些使用汉语的国家和地区也称为“品质”。
2.术语“可追溯性”(traceability)在计量领域也称为“溯源性”。
3.术语“检验”(inspection)在某些情况下也称为“检查”。
4.本标准在考虑到不影响等同采用的情况下,略去了国际标准中有关法语和俄语方面的“注”。
本标准由国家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北京理工大学、兵器标准化所、中国人民大学、航天工业总公司七O八所、航天工业总公司二O三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有刚、郎志正、张迪平、杨文士、周宏佐、汪贤至。
ISO 前言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由各国标准化团体(ISO成员团体)组成的世界性的联合会。
制定国际标准的工作通常由ISO的技术委员会完成,各成员团体若对某技术委员会已确立的标准项目感兴趣,均有权参加该委员会的工作。
与ISO保持联系的各国际组织(官方的或非官方的)也可参加有关工作。
在电工技术标准化方面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保持密切合作关系。
由技术委员会正式通过的国际标准草案提交各成员团体表决,国际标准需取得至少75%参加表决的成员团体的同意才能正式通过。
国际标准ISO 8402是由ISO/TC 176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的概念和术语第一分技术委员会制定的。
本版本取代了第一版本(ISO 8402—86),对其内容进行了修改和扩充。
本标准的附录A仅供参考。
引言在质量领域中,使用了许多常用的一般词汇,但是与字典定义所给出的全部内容比较,只是使用了它们的某些特定或是部分的含意,这是由于:——不同的商务和工业行业采用质量术语来适应它们的特定需要。
质量保证QA、质量控制QC、质量管理QM的关系与区别

质量保证QA、质量控制QC、质量管理QM的关系与区别质量保证(QA)、质量控制(QC)、质量管理(QM)的关系与区别1-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QA)质量保证是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质量管理活动,以确保产品或服务能够满足质量标准和客户要求的一种方法。
质量保证的目标是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通过持续的监控和改进来保证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稳定性。
1-1 质量保证的任务1-1-1 确定和制定质量标准和规范1-1-2 确认和培训质量控制人员1-1-3 实施过程和产品质量审查1-1-4 提供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的支持1-1-5 评估和监测质量管理系统1-1-6 收集和分析质量数据1-1-7 追踪和解决质量问题1-1-8 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2-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QC)质量控制是在产品或服务制造过程中,通过监控和检测来确保产品或服务符合质量标准的一系列活动。
质量控制的目标是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确保产品或服务能够达到预期的质量水平。
2-1 质量控制的任务2-1-1 制定质量检测标准和方法2-1-2 进行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质量检验2-1-3 控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参数2-1-4 进行成品质量检验和测试2-1-5分析和处理不合格品2-1-6 评估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质量能力2-1-7 追踪和回溯质量问题3-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QM)质量管理是一种全面的、系统化的管理方法,目的是通过实施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活动,从组织和过程的层面上确保持续改进和卓越的质量。
质量管理强调整体性、全员参与和持续改进,旨在不断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3-1 质量管理的任务3-1-1 制定质量目标和策略3-1-2 建立和维护质量管理体系3-1-3 设计和优化质量管理过程3-1-4 确定关键质量指标并监控3-1-5 进行内部和外部质量审核3-1-6 推动持续改进和创新3-1-7 培养质量文化和团队意识4-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的区别4-1 目标不同●质量保证的目标是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稳定性。
品质保证与品质管理

何謂管理方法?
固有技術的活用。 有效地整理固有的技術。
但是,要是沒有固有的技術就無法 貣作用。
如何活用品質管理方法?
即使是做到了品質管理,不好的公司依 舊很多。 相反的即使沒做品質管理,很好的公司 也很多。
如果可以善加活用管理技術的話,是可 以成為迅速無浪費並達成目標的幫手。 如果錯誤的使用,把其視為目的化,會 造成目的達成的阻礙。
1-5-1)防範未然主要的方法‧活動
1) FMEA (DFMEA, PFMEA) 2) FTA 3) DR,確認表,管理項目一覽,進步管理 4) 經驗異常,防止再發生的確認,QA表 5) 法規一致,召回確認 6) 變更(變化)點管理,DRBFM 7) 參差管理(バラツキ),工程能力管理,管理圖 8) QA網路,工程保證度,信賴度,QCMS 9) 防呆(ポカヨケ FP) 10) QFD 11) APQP 等等
1-5-1)生產工廠中防範未然的方法
1. 工程能力調查‧管理 2. 管理圖管理‧傾向管理、(抽樣調查) 3. 變更點管理‧變化點管理 4. 防止發生型的防呆 5. 開始作業檢查‧巡迴檢查 6. 設備檢查‧維修 7. 工具的定期檢查‧定期交換 8. 初品檢查‧捨棄 9. 再啟動管理‧再投入管理 10. 購入品的受入檢查‧ 工廠管理 11. FTA ‧FMEA ‧QA圖‧ QCMS‧DR 12. 異常的實例‧防止再發生處置
用眼看的管理方法
(看板、Andon、紅箱) 防呆方法 (ポカヨケ) (Human Error的分類、停止‧
規制‧警報)
品質管理方法的選擇 1. 對品質管理而言,有非常多的方法。要掌 握全貌是很難的。 2. 在眾多的方法中,要是游移不定反而造成 工作量的分散化,會成為阻害的要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