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场视线设计
剧场视线设计知识分享49页PPT

谢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剧场视线设计知识分享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剧场视线超高值不等于观众厅坡度升高值

剧场视线超高值不等于观众厅坡度升高值我国部颁标准《剧场设计规》(JGJ57—2000)中,对视线超高值C作了明确规定:C 值应取0.12M。
这里C值是如何定义的呢?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C值是每一排观众的眼睛与舞台主表演区地面的连线与后一排观众的眼睛与舞台主表演区地面(视点)的连线在垂直高度上的升高值。
根据人体工程学,人的眼睛到头顶的距离为12厘米,因此标准把这一值作为视线超高值。
这里特别容易混淆的是,C值是否就是每一排的坡度升高值呢?我们从C值来源:①公式法,②相似三角形法,③作图法,可以知道,两者有关联,但绝不是一回事。
我们以最直观的作图法来说明。
图中,我们以某一剧场视点低于人眼坐高(人坐着时,眼睛离地面的高度)为1.1米的情况作了分析。
可见在保证C 值为0.12米的情况下,坡度升高值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值,而是接近于指数曲线关系的值。
说明白一点:前面几排的坡度升高值上升较小,越到后面几排,坡度升高值增加的越快,不管何种情况下,都不是一个常数,更不可以是0.12米的均匀提升量。
但笔者作过多个县级多功能剧场及乡镇文化中心剧场的验收,发现多数剧场都忽视了这一点。
有的随意象征性的做了台阶,有的干脆把每一排的台阶都提升0.12米,也有的提升0.2米,不管有没有横向中通道、排距多少都提升一个相同的量。
实际上都存在观众视线遮挡的问题。
其实判断方法很简单,就是看每排座位地面高度的提升量(坡度升高值)是否一致,凡一致的就是C值不符合设计规范的,除非每一排都提升0.4—0.6米,这是不可能的。
问题的症结就是负责剧院工艺设计的人员,没有理解C值的含义,又没有实际工作经验,而且忽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又不虚心请教相关专家。
要知道,剧院设计得是否成功,观众是否有一个良好的视听环境是唯一标准。
那些只重视装修效果,忽视观众视听体验的设计理念,对国家标准不懂装懂、缺乏理解的态度,实在是不严肃,不负责任的。
(本篇作品版权属于艾维音响网.要转载请注明“来源:艾维音响网”。
剧场观众厅参数化视线设计研究初探

图9 不同区域采用不同C值的观众厅模型(其余位置C值均为0.12)
ENTERTAINMENT TECHNOLOGY
2011年第五期 总第58期 月刊 No. 5, 2011 monthly No. 58
观看演出时避免视线遮挡、偏座、过远的视距以及较大的 俯角等问题,从而保证观看质量。
最主要的观众厅视线问题是视线遮挡。观众厅的剖面 设计,即观众厅坡度的求得,主要通过求视线升起曲线得 到。有研究指出:观众厅地面等高线与座位横排相合的做 法,即边座与中间座椅采用同样的视线设计是合理的。① 为简化工作,一般采用观众厅中轴线剖面作为视线设计的 工作平面。
对观众厅不同区域可以采用不同的排座方法。据统 计,我国的人均头部C值为12 cm,错排最小C值为6 cm。
观众厅C值的取值大小对遮挡有明显的影响。在客观条 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采用较大的C值。大于12 cm的C值, 基本可以完全避免遮挡。当经济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可
以通过错排方式,综合考虑以确定观众厅不同区域的C值。 池座区采用错排时,可以采用较低的C值,可以取0.06
工作平面为以设计视点为原点的xz平面,以P.x、P.y、 P.z的形式描述点P的x、y、z坐标。
视点生成是通过计算相对与O的数值得出结果,能够准 确地反映空间内任意一点的位置。O的位置可以任意选择, 而不是仅仅固定在原点。如O可以选择在距大幕线后1 m之 内、距舞台面0.3 m之内的区域。这样可以通过再次调整设 计视点O的位置,得到不同的设计结果。
剧场观众厅参数化视线设计研究初探
徐绍辉,卢向东 (清华大学 建筑学院,北京 100084)
【摘 要】 对剧场观众厅视线进行研究,建立可以通过参数调节的剧场观众厅参数化模型,并利用参数化手段,实时得到 分析反馈的结果,直观地评价生成的模型,为建筑师建筑创作提供了简便、高效、可靠的工具。该方法也可以 用作观演建筑视线生成和分析的一般方法。
剧院建筑视线声线设计概述

前的经济水平条件下,笔者给出如下原则: 1. 100平方或500立方以下的厅堂,原则上可不考虑建声对电声系统的影响,其结构及装修材料可根据装修要求灵活掌
握。 2. 100平方至200平方或500-1000立方的厅堂,我们建议在侧墙局部、后墙全部,稍微做吸声处理,其面积可以控制在
A、a;延长Aa至s1(虚声源位置1),并使as1=aS ↄ 连接Bs1、Ss1,作Ss1垂直平分线交与Bs1上一点b ↄ 连接a、b,ab即为A、B区域的反射板投影线 ↄ 同理,做出BC、CD……的反射板bc、cd投影线 ↄ ab 、 bc 、cd组合后造型可能不理想,或调整分组
情况,或调整初定位置a,再重作图
谢谢大家!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0 5:21:57 05:21:5 705:21 12/23/2 020 5:21:57 AM
•
做一枚螺丝钉,那里需要那里上。20. 12.2305 :21:570 5:21De c-2023 -Dec-2 0
•
日复一日的努力只为成就美好的明天 。05:21:5705:2 1:5705:21Wed nesday , December 23, 2020
于高度的上限,在现在条件下一般是越高越好。 超过上述范围过大(高度太低,面积又较大)则应放弃或另外考虑。 受到条件限制,对不规则多边形厅堂,一般应找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评估,认真做环境及声学方面的设计。
二、 舞台 考虑到多功能厅应具备小型演出的能力及开会主席台的布置,舞台是一个必需要考虑的设施。舞台的形式多种多样,有 传统的镜框式、灵活的地台式、有设在中央的高台式、也有“T”形式。但一般作为会议、演出等,笔者还是倾向于传统 的镜框式。这对会议、影视播放等较为有利。台口的宽度一般应为厅堂宽度的2/3,台口的高度应为台口宽度的1/2,台
300座大型放映厅视距与视角要求

300座大型放映厅视距与视角要求1、观众厅的视线设计宜使观众能看到舞台面表演区的全部。
当受条件限制时,应使位于视觉质量不良位置的观众能看到表演区的80%。
本节所规定的视线标准,主要是针对镜框式台口剧场制定的。
对于伸出式、岛式舞台的视线设计只作一些基本的规定。
视线设计是观众厅设计中重要环节,要保证观众在舒适状态下,看清舞台面上表演区的表演,以满足观众最基本的观看要求。
在实际工程中视线遮挡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完全无遮挡的视线设计会使观众席升起过高,提高工程造价,限制观众厅的规模。
因此大多数剧场设计中都在不同程度上允许部分遮挡,但将其数量限制在允许的限度内。
本条规定视线受条件限制时,宜使位于最偏座席的观众能看到80%的表演区。
2、观众厅的视点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 对于镜框式舞台剧场,视点宜选在舞台面台口线中心处。
2.对于大台唇式、伸出式舞台剧场,视点应按实际需要,将设计视点适当外移。
3.对于岛式舞台,视点应选在表演区的边缘。
4.当受条件限制时,视点可适当上移,但不得超过舞台面0.30m;也可向台口线或表演区边缘后方移动,但不得大于1.00m。
设计视点的选择,与视线设计质量及视线升高有较大的关系。
在镜框式舞台剧场设计中一般习惯将视点定在台口线的中心,以保证能看清大幕线以后舞台面上的表演。
部分戏剧表演艺术需要突破台口,到台口线以外去表演,或设升降乐池,或在乐池上加盖板,或牺牲前几排座位加盖台面,因此有第2款的规定。
具体前移多少,既要照顾到导演、舞美的要求,还要结合工程实际全面考虑。
因为视点前移,会引起视线升高变陡。
岛式舞台表演区较小,所以视点定在表演区的边缘。
本条第4款的规定是定量地限制垂直遮挡。
提高视点也就是承认视点以下可以看不清楚;视点后移,则视点前面可以看不清楚。
但提高视点和视点向大幕内后移都可以使视线升高曲线变缓,从而降低最后升起的高度,在工程实践上有一定意义。
3、观众厅视线超高值(C值)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视线超高值不应小于0.12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θ
2.观众厅的视线设计——水平视角控制
2.视线设计——升起
无阻挡视线控制
无障碍视线设计:C =0.12m
0.6~ 1.15m
2.观众厅的视线设计——无阻挡视线控制
C =0.12m/0.06m
2.观众厅的视线设计——无阻挡视线控制
•有横过道时升起段长度应增 加该过道宽度。 •楼座地面坡度设计应先定出 楼座第一排位臵,应在池座 最后一排观众视线与舞台口 上沿连线以上,并扣除结构 厚度。 •挑台以下空间应满足: 自然声时H:L=1:1.2; 采用扩声系统时H:L=1:1.5; •楼座栏杆应不遮挡视线。
创造宁静,安定的气氛,使观众集中精力看演出
观众厅设计的基本要求
1.观众厅的形式
矩形、钟形、扇形平面
多边形平面
马蹄形、圆形平面
不规则平面
1.观众厅的平面形式
1.观众厅的剖面形式
2.观众厅视线设计
控制好视线的角度-----视角 设计恰当的地面升起,解决观众视线的遮挡问题-----升起 把最远视距限制在一定范围内-----视距
后台布臵
化妆室的布局
后包或侧后包式
房间比较集中,便于管理; 演员候场较远,车台与演员流线交叉干扰。
侧包式
演员候场较近,车台与 演员流线不交叉干扰; 过道长,不经济。
前包式
演员候场较近,车台与 演员流线不交叉干扰; 左右联系不便。
化妆室的布局
照明设计要点
照明设计
面光 第一道面光光轴与大幕线夹角应为50°,射 至表演区中心为30 ° ~45 °。第二道面光光轴与 大台唇前沿夹角为5 0°~60°。面光桥净高不小于 2m,射光口800---1200面光桥应有方便通道与耳 光室、天桥、灯控室相通。
每个疏散口的平均疏散人数<250人 ,疏散口宽度>1.4m 疏散口门扇外开,不设门槛,紧靠门 口处不设踏步 下一阶段疏散口的总宽度应大于上一 阶段的疏散口总宽度
疏散路径直接明确,避免人流交叉迂 回
观众厅座位排列须考虑通行和疏散。 过道宽度符合规范
4.观众厅的人流疏散
防火规范及剧场规范有关疏散规定 (1)观众厅内部 疏散通道每100人不得小于0.6m,最小净宽不应小于1m,边走道 不宜小于0.8m。 (2)观众厅内门、外门楼梯走道疏散宽度百人指标
舞台设计——侧台的设计
侧台外门的处理
侧台地面一般应高于室外地面1米左右,应设门直通室外。在门外设装 卸布景用的平台,其台面与运景卡车底板同高;也可设坡道,汽车开进 侧台,外门宽3.5米,高4.5米
舞台设计——侧台外门的处理
乐池
乐池的平剖面
一般中型综合性使用剧场
55~60平方米
大型歌舞剧场 特大型剧场
俯角不应大于20°,靠近舞台 的包厢或边楼座不宜大于35°
仰角不应大于40°
2.观众厅的视线设计——仰俯视角控制
人的视觉生理机能——水平视角
水平视角控制
偏座的水平控制角θ :由台口 两侧向观众厅同侧各引一直线 ,二线相交的夹角。观众席应 布臵在此区域内,根据不同剧 种宜控制在 28° ~ 50°之间 首排观众水平角β:不应大于 120°
2.观众厅的视线设计——视距控制
3.座位排列
座席横排曲率
为使观众不以不舒适的侧身坐姿面向舞台 ,横排座位应有一定曲率,使每位观众都 能正对表演区。 剧场的曲率半径 R ≥ 2S(S 为最大视距 ) 。 宽度不大的观众厅,后部座位可以采用直 排式。
3.观众厅的座位排列——座席横排曲率
50
18
横排座位数量 长排法 双侧有过道时不超过50个,单侧有过道时减半。 短排法 双侧有走道时,不超过22个,单侧有过道时不超过11个;
3.观众厅的座位排列——横排座位数量
错位排列
为避免地面升起过大,尤其是池 座,通常只将观众厅中间部分的 座席错位布臵
3.观众厅的座席排列——错位
4.观众厅的人流疏散
2.视线设计——视距
视距控制
视距超过 15m 时,对演员的面部表 情很难看清,对话剧、小品、滑稽剧 等剧种,演员的面部表情和细致动作 非常重要,因此视距以15m为界。
对其他不强调这方面要求的观众厅, 按等级控制在 23 ~ 38m 一般剧院 33m ,话剧院 25m ,大型歌舞剧院 可达 38m 以上。
2.观众厅的视线设计
剧院大幕线中央 。
高度:舞台面或高出舞台面 0.3m 以内。舞台高度:0.6~ 1.15m 。
O点 O点
2.视线设计——视角
适应人的视觉生理机能
仰俯视角 水平视角
2.观众厅的视线设计——视角
人的视觉生理机能——俯仰角
仰俯视角控制
观众的仰视、俯视都不利于看 清目标,有时还会引起不适, 仰视常出现在前排观众,俯视 常出现于楼座最远排观众。
观众厅及舞台的设计
2012年5月4日 唐
1.平面,剖面形式
2.视线设计 3.座位排列 4.人流疏散
5.其他
观众厅设计
进行细致的视线设计和声学设计,使观众看得清,听的好— —视线设计,座椅排布 合理组织人流,保证观众的安全集散——平面及剖面设计
室内有良好的通风和舒适的温度
舞台设计
乐池
后台布臵
舞台照明
其他
舞台设计
主舞台的尺寸
后舞台 主舞台 后舞台 侧舞台 主舞台 侧舞台
1.舞台设计——主舞台尺寸
舞台设计——主舞台尺寸
侧台的设计
侧台又称台囊、副台,主要作为存放布景和迁换布景的辅助空间。
左右均有侧台时,1、2组景可同时推出
用车台换景示意
侧台前后错开
耳光 耳光光轴应能射至表演区中心线的2/3处, 或大幕线后6m处。耳光室应分层设臵,最下层应 高出地面2.5m。每层净高应大于2.1m,射光口 与层高同高,臵护网。内墙面应深色、不反光。各 层间有运灯具的通道。
O点:舞台面大幕线中央 ,舞台面0-0.3m
观众厅俯角不大于20°,仰角不大于40°
观众席偏座水平控制角θ28° ~ 50°,首排观众水平角β不大于120°
观众厅视距23-38m C =0.12m 短排法双侧有走道不超过22个;长排法双侧有过道不超过50个 每个疏散口的平均疏散人数<250人,疏散口宽度>1.4m
关键词
75~80平方米 100~120平方米
2.乐池
常用乐位分区
2.乐池
乐池的剖面形式
2.乐池
后台布臵
后台演员活动路线
后台是剧场的演出准备部分。
大型剧场的后台包括:化妆室及其他演出服务 用房、排练厅或练功房、舞台仓库、技术设备 用房、行政管理用房。 一般中小型剧场仅设臵化妆室及演出服务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