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院建筑声线设计

合集下载

声线法在剧院建筑声学设计中的应用

声线法在剧院建筑声学设计中的应用

声线法在剧院建筑声学设计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以大型剧院项目建筑升学设计为基础,并对声线法在剧院建筑声学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同时,对于观众厅墙面和吊顶形状的二三维声线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以此来保证达到优化改善其体型的目的,进而促进在整个观众席区域,都会充满反射声,如此一来,便可以有效避免因为声音聚集而对音质造成的影响。

关键词:声线法;剧院建筑;声学设计引言声音在剧院内部的直达和反射情况影响着最终呈现在观众听觉当中的音质效果,也对剧院内开展演出的效果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剧院建筑设计师需要考虑声音在观众席区域的呈现情况,通过更好的空间设计来促使声音的反射和混响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剧院建筑设计当中的声学设计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设计过程当中对各类音效的参数进行细致地调节,并通过良好的计算机模型来对声音扩散的效果进行准确地考察,以此来保障观众厅内的任何位置都不会出现明显的音效缺陷。

1.建筑声学设计的分析观众席内所听到的反射声和直达声在声能随之间的减弱特点以及时间、空间上的实际遍布情况,和剧院的整体音质效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站在客观角度上分析,可以通过混响时间、声音接收点的反射声系列等,科学合理的判断声能衰减的质量。

由于剧院建筑声学设计不仅较为复杂,而且也有着不容易对其进行控制的特点,针对这种情况,想要保证音质参量符合相关标准有着极大的难度,同时客观的音质参量并不能有效地评判出来,最终还是应该通过主观评价,对音质效果的质量进行判断。

因此,声学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也有着幸运的成分。

在对建筑声学进行设计的过程中,相关工程师应通过基于相似性原理的缩尺模型试验去完成,另外,基于扩散声场理论的混响时间估算公式、以声线追踪法为关键的声场电脑模拟计算等各种设计方式,都可以完成建筑声学设计。

观众席区域的吊顶、墙面形状等体型和表面声学性质的科学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观众席区域内的声场时间和空间分布得更加均匀,这也便提升了剧院音质效果的更加完善。

剧院声学设计说明(供装修说明)

剧院声学设计说明(供装修说明)

电视的声学设计说明(供装饰招标用)一.设计依据1.XX院提供的XX广电城建筑平、剖面图纸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 57—2000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剧场、电影院和多用途礼堂建筑声学设计规范”GB/T 50356—20054.Acoustics–measurement of the reverberation time of rooms with reference to other acoustical parameters (ISO 3382)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1—2006 6.“音乐厅和歌剧院”(白瑞纳克著)二.功能及建筑概况使用功能:以大型舞台剧、综艺演出、歌剧为主,兼顾音乐会和会议功能。

容座:观众厅容座为XX座,其中池座XX座(其中轮席椅4个),一层楼座XX座,二层楼座76座。

建筑概况:建筑平面呈马蹄形。

三.主要建声设计技术指标1.中频满场混响时间:(设置可变混响装置,建议采用木格栅后藏可升降吸声帘幕)RT=1.4±0.1秒(大型舞台剧、综艺演出、歌剧演出时)RT=1.2±0.1秒(会议时)RT=1.6±0.1秒(音乐演出时,舞台设置音乐反射罩)混响时间频率特性如下:中频基本平直,低频有一定提升(相对中频约提升20%),高频由于空气吸收,允许略有下降。

2.低频比重BR:在1.1~1.3之间3.透明度C:在-1~3dB之间4.清晰度D:在35% ~ 60%之间5.重心时间t s:≤130ms6. 侧向反射系数LF:在10% ~ 20%之间7. 声场力度G:≥0dB8. 初始时间延迟间隙t I:<25ms9. 声场不均匀度ΔL P:≤±4dB10.本底噪声:LA≤30dBA 或NR≤25曲线四.观众厅的体形设计1.确定观众厅的体积为了使观众厅获得合适的混响时间,观众厅需要合适的体积。

剧场建筑声学设计规范

剧场建筑声学设计规范

剧场建筑声学设计规范首先,剧场建筑声学设计需要考虑空间的吸声和隔声措施。

对于剧场内部,需要采用吸音材料来减少声波的反射和回声。

这可以通过在墙壁、地板和天花板上使用吸声板、吸声砖等材料来实现。

同时,还需要考虑隔声措施,以防止音频从剧场内部传出,影响周围环境。

其次,剧场内部的声学设计应该考虑到不同座位区域的声音均衡。

一般来说,剧场应该保持一个均衡的声学环境,使得观众在不同位置都能够听到相似的声音效果。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使用声音反射板和挂墙扩音器等技术手段来平衡各个座位区域的声音。

此外,剧场建筑声学设计还需要考虑到音响系统的布置和调试。

音响系统应该能够满足剧场的声音需求,包括对话、音乐和特殊效果的传播。

音响设备的布置应该考虑到剧场的二次反射和声音传播路径,以及观众对声音的感知。

同时,音响系统的调试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合理设置音量、平衡和延迟等参数,可以获得更好的音响效果。

在剧场建筑声学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人声传播和理解的问题。

为了保证演员和观众之间的声音传播和理解效果,需要合理设计舞台和剧场内部的声场。

这可以通过调整舞台、幕布和天花板等结构来实现。

除了以上几点,剧场建筑声学设计还需要考虑到环境噪声的控制。

在剧场建筑周围,可能存在来自交通、建筑工地和机械设备等噪声源。

为了保证剧场内的声音效果,需要通过隔声措施来降低周围噪声的干扰。

总之,剧场建筑声学设计规范是为了提升剧场内的声音效果和观众的听觉体验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

这些规范包括空间吸声和隔声措施、声音均衡、音响系统布置与调试、人声传播和理解,以及环境噪声控制等方面。

通过遵循这些规范,可以创造出优秀的剧场声学环境,提升观众的听觉享受。

声线法在剧院建筑声学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声线法在剧院建筑声学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声线法在剧院建筑声学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声线法是一种基于声音的传播和反射原理的声学设计方法。

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将声
音源和听觉接收点之间的声线绘制出来,以及反射、吸收等因素的影响,来确定场地内不
同位置的声音衰减、延迟和频率响应等声学参数,从而进行声学设计和优化。

声线法可以用于确定剧场内各个座位的声学特性。

通过绘制从舞台到每个座位的声线,可以分析每个座位处的声音衰减和延迟情况。

这有助于确定哪些座位的听众能够听到清晰
的声音,并且可以在设计过程中调整座位的布置和位置,以达到更好的声音传播效果。

声线法还可以用于确定剧场内各个区域的声学特性。

剧场内通常会设置多个区域,如
舞台区、观众区和控制室等。

通过绘制不同区域之间的声线,可以分析不同区域之间的声
音传播情况和叠加效应。

这有助于在设计过程中选择和优化各个区域的声学材料和布局,
以实现最佳的声音效果。

声线法还可以用于剧场内各类声学设备的布置和优化。

剧场内通常会设有音箱、麦克风、音响设备等。

通过绘制从这些设备到听众区的声线,可以分析设备的位置和朝向对声
音传播的影响。

这有助于选择和优化设备的安装位置和方向,以获得更好的声音效果。

声线法在剧院建筑声学设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分析声音传播的路径和影响
因素,声线法可以帮助设计师确定和优化剧场内各个位置和区域的声学特性,选择和优化
声学设备和隔离措施,从而获得最佳的声音效果。

剧院建筑声学设计

剧院建筑声学设计

剧院建筑声学设计剧院是一种文化艺术场所,是观众和演员交流的场所,其声学设计对于剧院的演出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剧院声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演出的声音能够被听到,并且能够传达出演员的表演情感和意图。

本文将就剧院建筑声学设计的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1.剧院声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剧院声学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声学适应性和声学可控性。

声学适应性是指剧院声学环境应该适应不同类型的演出,包括戏剧、音乐会、歌剧以及其他类型的表演。

声学可控性是指剧院声学环境应该能够被控制,以满足不同演出的声学需求。

2.剧院声学设计的要素剧院声学设计的要素包括声学环境、声学隔离、声学反射、声学吸声、声学扩散、声学均衡、声学延迟和声学效果等。

2.1 声学环境声学环境是指剧院内部的声学特性,包括声音的反射、吸收、扩散和延迟等。

剧院内部的声学环境应该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的演出,并且能够提供清晰、自然、均衡的声音效果。

2.2 声学隔离声学隔离是指剧院内部的声音在不同区域之间的隔离程度。

剧院内部应该设置合适的声学隔离措施,以避免不同演出之间的干扰和影响。

2.3 声学反射声学反射是指声音在剧院内部的反射情况。

剧院内部应该设置合适的声学反射措施,以避免声音的过度反射和回声。

2.4 声学吸声声学吸声是指剧院内部的声音吸收情况。

剧院内部应该设置合适的声学吸声措施,以减少声音的反射和回声,提高声音的清晰度和自然度。

2.5 声学扩散声学扩散是指声音在剧院内部的传播情况。

剧院内部应该设置合适的声学扩散措施,以使声音能够均匀地传播到不同的区域。

2.6 声学均衡声学均衡是指剧院内部不同频率的声音能够得到合适的处理和均衡。

剧院内部应该设置合适的声学均衡措施,以保证不同频率的声音能够得到正确的处理和传播。

2.7 声学延迟声学延迟是指声音在剧院内部的传播时间。

剧院内部应该设置合适的声学延迟措施,以确保声音能够在正确的时间内传播到不同的区域。

2.8 声学效果声学效果是指剧院内部的音效效果。

剧院建筑视线声线设计概述(ppt 30张)

剧院建筑视线声线设计概述(ppt 30张)

声线设计分析
以ds为半径画圆;连接Dd 并延长至圆上s2;连接Ss2, 作垂直平分线交于Cs2,得 c点
声线设计分析
声线设计分析
声线设计分析
声线设计分析
300座以下规模的报告厅,厅堂使用面积每座位不应小于0.80m2,放映室的进深和面积应根据采用的机型确定。 所谓多功能厅一般是指单位内部,面积在200平方左右,集会议、小型演出、影视播放、跳舞娱乐、卡拉OK等功能 于一体的活动场所。别看厅堂面积不大,要满足上述诸多功能,除设备配置合理外,其厅堂的形状结构、材料选用、 装修风格、吸声材料布置等(我们称之为建筑环境)对实现上述功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下面,笔者就多功能厅的建筑环境设计进行阐述: 一、 厅堂大小及几何形状 厅堂大小及几何形状对建筑声环境的影响十分明显,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那么到底怎样算是合适的呢? 这方面并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笔者在工程实践中,体会到要取得多功能厅好的效果,首先要求厅堂的几何形状呈 矩形、扇形等,不宜呈钟形、要杜绝圆形。尤其是一些新建大厦,因为设计师的别出心裁,强调造型、布局等,把 多功能厅规划成圆形或多边形。殊不知,圆弧形的墙面若不加声学处理极易产生声聚焦,严重影响声场分布,破坏 听觉效果。另外,钟形、圆形等不规则形状不利于舞台、音箱等的布置。当然,除非仅作开会之用,(比如圆桌会 议),则桌子、座位可作弧形布置,但各侧墙仍应避免作圆弧形设计。 就是对于那些矩形、扇形的厅堂,其长宽比例一般要求在(1-3):1之内,笔者强烈反对在超过3:1以上的狭长区域 内搞多功能厅。 对于厅堂的高度倒是一个较灵活的指标,随厅堂面积大小变动。笔者建议其最低限度是:100平方左右不低于3米, 200平方左右不低于3.5米,300平方左右不低于4米,超过400平方不低于4.5米,对于梁底高度可降低0.5米左右。至 于高度的上限,在现在条件下一般是越高越好。 超过上述范围过大(高度太低,面积又较大)则应放弃或另外考虑。 受到条件限制,对不规则多边形厅堂,一般应找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评估,认真做环境及声学方面的设计。

声线法在剧院建筑声学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声线法在剧院建筑声学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声线法在剧院建筑声学设计中的应用探讨声线法是一种基于几何声学的声学计算方法,其核心是通过研究声波在空间中的传播路径,来进行声学场的分析和优化。

声线法的理论依据是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即任何物体不可能同时有确定的位置和速度。

在声学计算中,声波传播的路径是不确定的,因此声线法通过对声波传播路径的随机抽样,来模拟真实的声学场情况。

在剧院建筑声学设计中,声线法可以用于模拟声波在剧场内的传播路径和声压分布。

以音响设备为例,声线法可以模拟音箱覆盖区域内的声波发射和反射路径,以及声波的能量逐渐衰减的情况。

通过声线法将剧场内的声波传播路径和声压分布进行模拟和优化,可以达到最佳的声学效果。

声线法在剧院设计中的应用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剧场内部的声学设计声线法可以模拟剧场内部的声波传播路径和声压分布,通过计算剧场内墙面、天花板、地面等结构对声波的反射和吸收效果,来优化声学效果。

例如,通过对剧场内墙面材质的选择和声学处理,可以达到声波反射和吸收的最佳平衡,从而实现剧场内音响效果的最大化。

二、音箱设备的布置声线法可以分析音箱设备的覆盖范围和声波传播路径,以及剧场内其他结构对音箱设备的影响,从而优化音箱设备的布置方案。

例如,在剧场内设置合适的位置和角度的音箱,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声音的均衡分布和清晰度,提升观众的听觉体验。

声线法可以模拟剧场内不同部位的吸声效果,通过计算剧场内不同部位的吸声系数,来优化吸声设计方案。

例如,在剧场内采用吸音垫、吸音板等吸声材料,并将其布置在剧场内的合适位置,可以有效地减少回声和共鸣,提高声音的清晰度和抑制各类干扰声音的产生。

四、音质调整和均衡设计声线法可以帮助剧院进行音质调整和均衡设计,调整音响设备的音量、声音方向等参数,以达到室内最佳的声音效果。

例如,在剧场演出时,可以根据演出的类型和风格,利用声线法调整音响设备的参数,达到最佳的音质效果。

总之,声线法在剧院建筑声学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声线法在剧院建筑声学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声线法在剧院建筑声学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声线法在剧院建筑声学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声线法是一种基于声学传播原理的计算方法,它通过模拟声音传播的路径和衰减情况,可以预测声场的分布和响度值。

在剧院建筑声学设计中,声线法可以用来优化声场的均衡
性和清晰度,提高听众的听觉体验和演出效果。

首先,声线法可以用来预测剧院内各个位置的声场响度。

通过建立剧院的几何模型和
声学参数,可以使用声线法计算出每个听众位置处的声音强度和时间延迟,从而得到全剧
院内的声场分布图。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模拟软件完成,非常准确和可靠。

其次,声线法可以用来分析剧院内的各种声学问题,例如混响、反射和共振等。

通过
模拟不同的声音传播路径和吸声材料的作用,可以确定最佳的声学设计方案,以最大限度
地降低噪音和增强声音的透明度。

同时,声线法也可以用来评估听众位置的舒适性,从而
调整座位布局和高度,提高听众的听觉体验。

最后,声线法还可以用来优化音响系统的布置和调试。

在剧院建筑声学设计中,音响
系统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声音的放大和处理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通过声线法模拟
不同的音响系统配置和参数设置,可以选择最佳的方案,并对各种音响设备进行优化和调试。

这样可以确保剧院内的声音表现力和音质都达到最佳水平。

总的来说,声线法在剧院建筑声学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提供准确和可
靠的声学分析数据,帮助设计师制定最佳的声学设计方案,提高剧院的音效表现力和观众
的听觉体验。

同时,声线法也是现代剧院建筑声学设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必须得到广泛
的应用和推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线设计分析
• 平面、剖面视角 ↄ 最大视角不应大于120º ↄ 最小视角不应小于30º 最ↄ 小最视大角俯角:楼座不宜大于20 ;包厢不宜大
于35 º;岛式舞台剧场不宜大于30 º 表


最大视角
视线设计分析
• 平面、剖面视角
楼座最大俯 角
包包厢厢最降大低俯, 缩小角最大俯 角
视线设计分析
• 平面偏座控制: 应使观众能看到舞台表演区的全部;条件
情况,或调整初定位置a,再重作图
声线设计分析
• 声线分析作图
声线设计分析
• 声线分析作图
初定a点
声源
分组
声线设计分析 前部顶棚不宜
• 声线分析作图
超过的高度
初定a点
楼座顶棚 不宜过低
顶棚不应 遮挡视线
声线设计分析
以as为半径画圆;连接 Aa并延长至圆上s1; 连接Ss1,作垂直平分 线交于Bs1,得b点
声聚焦和超强的延迟反射声等音质缺陷; ↄ 合理设置和声扩散体,保证各频率的声扩散; ↄ 合理的隔声构造,避免噪声; ↄ 合理的声线分析设计
声线设计分析
• 合理的室型和体积
ↄ 常见的观众厅有矩形、马蹄形、钟形、扇形等,都有较 好的音响效果,具体的应看声线分析。
ↄ 通常观众厅宽度大于30m,前部高于13米,声线分析较 难过关:反射声路程之与直达声路程差应小于17m。
ↄ 观众厅每座容积宜符合下列规定: • 歌剧 、舞剧场4.5 ~7.5 m2/座; • 话剧及戏曲剧场4.0 ~6.0 m2/座; • 多功能厅3.5 ~5.0 m2/座 注:容积计算以大幕线为界。舞台设有乐罩容积计算
时应包括该部分在内;伸 出 式 和 岛 式舞台不受此规定的 限制
声线设计分析
• 平面声线分析
声线设计分析
以as为半径画圆;连接 Aa并延长至圆上s1; 连接Ss1,作垂直平分 线交于Bs1,得b点
声线设计分析
以ds为半径画圆;连接Dd 并延长至圆上s2;连接Ss2, 作垂直平分线交于Cs2,得
c点声线设计分析来自声线设计分析声线设计分析
声线设计分析
谢谢!
C
b
a b+c-a<17
声线设计分析
• 平面声线分析
b+c-a<17
C b
a
声线设计分析
• 声线分析目的:确定合理的声反射板的布局, 避免声缺陷
• 声线分析作图
ↄ 在完成了视线分析的剖面图上,找出声源位置S ↄ 分组,每组两端若分别设为A、B ↄ 按造型和可能设置反射板,初定合理位置a,连接
A、a;延长Aa至s1(虚声源位置1),并使as1=aS ↄ 连接Bs1、Ss1,作Ss1垂直平分线交与Bs1上一点b ↄ 连接a、b,ab即为A、B区域的反射板投影线 ↄ 同理,做出BC、CD……的反射板bc、cd投影线 ↄ ab 、 bc 、cd组合后造型可能不理想,或调整分组
• 视线升起设计 ↄ 确定视点:
舞台
大幕线 视点
视线设计分析
• 视线升起设计 ↄ 确定视线升起:C值,通常为120
视线设计分析
• 视线升起设计作图
视线设计分析
• 平面最远视距控制 ↄ 歌舞剧场不宜大于33m ↄ 话剧、戏剧场不宜大于28m ↄ 岛式舞台剧场不宜大于20m
楼座最后排的最大视距应满足要求
限制时也应看到80%。
天幕
>45º
>80%
声线设计分析
• 剧场声学评价指标主要有:响度、早期反射声、混响
时间、声扩散度、频率响应度、允许噪声和音质缺陷等。
• 影响声场效果的因素有:声源;建筑空间和其界面在
声波作用下的反应,即是吸收还是反射,以及反射方向。
• 保证剧场声场效果的建筑措施:
ↄ 合理的室型和体积; ↄ 合理升起,让声音直达人耳; ↄ 合理设置声反射板和声吸收体,保证早期反射声,避免
剧院建筑设计
视线分析设计 声线分析设计
(2009.04.26)
视线设计分析
• 视线设计要求和图示表达: ↄ 看得见——剖面视线升起设计 ↄ 看得清——平面最远视距控制 ↄ 看得舒服——平面、剖面视角分析表示 ↄ 看得全——平面分析,控制偏座
视线设计分析
• 视线升起设计 ↄ 确定视点:
视线设计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