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简答

合集下载

通信原理简答题答案2(个人整理)

通信原理简答题答案2(个人整理)

第一章绪论1-2何谓数字信号?何谓模拟信号?两者的根本区别是什么?答:数字信号:电信号的参量值仅可能取有限个值。

模拟信号:电信号的参量取值连续。

两者的根本区别是携带信号的参量是连续取值还是离散取值。

1-3何谓数字通信?数字通信偶哪些优缺点?答:利用数字信号来传输信息的通信系统为数字通信系统。

优点:抗干扰能力强,无噪声积累传输差错可控;便于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数字信息进行处理、变换、储存;易于集成,使通信设备微型化,重量轻;易于加密处理,且保密性好。

缺点:一般需要较大的传输带宽;系统设备较复杂。

1-4 数字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中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信源编码:提高信息传输的有效性(通过数字压缩技术降低码速率),完成A/D转换。

信道编码/译码:增强数字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加密与解密:认为扰乱数字序列,加上密码。

数字调制与解调:把数字基带信号的频谱搬移到高频处,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带通信号。

同步:使收发两端的信号在时间上保持步调一致。

1-5 按调制方式,通信系统如何分类?答:基带传输系统和带通传输系统。

1-6 按传输信号的特征,通信系统如何分类?答: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1-7 按传输信号的复用方式,通信系统如何分类?答:FDM,TDM,CDM。

1-8 单工、半双工及全双工通信方式是按什么标准分类的?解释他们的工作方式。

答:按照消息传递的方向与时间关系分类。

单工通信:消息只能单向传输。

半双工:通信双方都能收发消息,但不能同时进行收和发的工作方式。

全双工通信:通信双方可以同时收发消息。

1-9 按数字信号码元的排列顺序可分为哪两种通信方式?他们的适用场合及特点?答:分为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方式。

并行传输一般用于设备之间的近距离通信,如计算机和打印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串行传输使用与远距离数据的传输。

1-10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答:有效性和可靠性。

1-11 衡量数字通信系统有效性和可靠性的性能指标有哪些?答:有效性:传输速率,频带利用率。

政治简答题2

政治简答题2

1、某校召开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畅谈会,围绕“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展开了讨论,主要有两不同的观点:一观点认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对外开放”,另一观点“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自己发展”。

请对以上不同观点加以辨析说明。

1、第二种观点正确。

(1)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自己的发展。

(2)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

把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才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或答:才能极大地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我国社会全面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进一步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某校学习小组同学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发展新跨越”展开了热烈讨论。

王同学认为:应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并以此作为加快发展中心工作;李同学认为:的加快发展离不开科教兴国战略,这才是我们当前中心工作。

简要评析两同学观点,谈你的看法。

⑴两人的观点是片面,当前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⑵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建设的必然选择;教育与科学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⑶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⑷必须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结合起来,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3、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因此,实现基本路线提出的奋斗目标,就是要搞好经济建设。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我们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使人民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才能为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打下物质基础,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0道简答题及参考答案整理!

20道简答题及参考答案整理!

20道简答题及参考答案整理!20道简答题及参考答案整理!一、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生产力的开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目的2.生产力开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与教育内容3.生产力的开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开展的规模、速度4.生产力的开展水平制约着学校构造5.生产力的开展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二、简述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确定着教育的性质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确定和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确定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4.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确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三、简述教育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两再一新)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根本途径2.教育是科学学问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3.教育是进展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四、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传播和沟通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更新和缔造文化的作用五、简述个体身心开展的规律1.依次性,个体身心开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洁到困难、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绵不断的开展过程。

2.阶段性,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开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冲突面临着不同的开展任务。

3.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开展的同一方面以及不同方面开展速度不同。

4.互补性,机体在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它方面超常开展得到局部补偿。

5.个别差异性,每个人由于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的不同,其身心开展的实际面貌总会表现出必须的个别差异。

六、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开展中起主导作用的缘由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打算、有组织的造就人的活动。

2.学校有特地负责教育工作的老师。

3.学校教育能有效的限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开展的各种因素。

七、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开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1.学校教育对个体开展做出社会性标准2.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别才能和开展特性的功能3.学校教育对个体开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开展的特别功能八、简述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精神1.造就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立者和接班人。

材料简答题 2

材料简答题 2

1现有甲、乙两水泥厂生产的硅酸盐水泥熟料,其矿物成分如下:生产厂C3S(%)C2S(%)C3A(%)C4AF(%)甲54 20 10 16 乙45 28 7 20若用上述熟料分别制成硅酸盐水泥,试估计它们的强度发展速度、水化热、耐腐蚀性、28d 龄期强度有何差异?由上表可知甲厂硅酸盐水泥熟料配制的硅酸盐水泥的强度发展速度、水化热、28d 时的强度均高于由乙厂的硅酸盐水泥,但耐腐蚀性则低于由乙厂的硅酸盐水泥。

2什么是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易性包括哪几方面内容?影响和易性的因素有哪些?和易性:混凝土易于施工操作(搅拌、运输、浇筑、捣实),并获是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混凝土的性能。

和易性包括三方面内容: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

影响和易性的因素:(1)水泥浆的数量和水灰比(2)砂率(3)温度和时间性(4)组成材料3、简述引气剂加入到混凝土中,混凝土性能的变化?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2)、提高的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性。

(3)、降低了混凝土的强度。

4、说明下列钢材牌号的含义:Q235Ab,45Mn。

Q235Ab表示屈服点等级为235Mpa,质量等级为A级的半镇静钢。

45Mn表示含碳量为0.45%较高含锰量的钢。

5、表征石油沥青性能的三大技术指标是什么?分别表征沥青的什么性能?针入度、延度,软化点。

粘性、塑性、温度敏感性6试述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的作用。

在混凝土中,砂、石起骨架作用,称为骨料;水泥与水形成水泥浆,水泥浆包裹在骨料表面并填充其空隙。

在硬化前,水泥浆起润滑作用,赋予拌合物一定和易性,便于施工。

水泥浆硬化后,则将骨料胶结成一个坚实的整体。

7简述减水剂的使用效果。

使水泥颗粒分散,改善和易性,降低用水量,从而提高水泥基材料的致密性和硬度,增大其流动性。

8混凝土中,骨料级配良好的标准是什么?骨料级配是指骨料中不同粒径颗粒的组配情况。

骨料级配良好的标准是骨料的空隙率和总表面积均较小。

使用良好级配的骨料,不仅所需水泥浆量较少,经济性好,而且还可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密实度和强度。

[简答题2分]试述动作电位形成的离子机制

[简答题2分]试述动作电位形成的离子机制

[简答题2分]试述动作电位形成的离子机制动作电位是神经细胞在神经传递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电信号。

它是由于神经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的打开和关闭引起的离子流动所产生的。

动作电位的形成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静息态、阈值、激活和复极化。

在静息态时,神经细胞的细胞膜内外存在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在静息电位下,细胞内负电荷的维持主要是由钾通道对钾离子的通透性控制。

此时,细胞内钾离子浓度高,钠离子浓度低。

同时,细胞内外的钠和钾的通透性非常低,细胞膜处于稳定的态势。

下一个阶段是阈值。

当细胞受到外界的刺激,如化学物质、光线或电流,当刺激强度超过一个临界值,细胞膜上的钠通道会发生瞬时的改变,钠通道打开。

这使得细胞内外的钠离子通透性发生改变,钠离子进入细胞内,而细胞外钠离子浓度上升。

这导致了膜电位在非常短的时间内由负值快速变化为正值。

这个过程称为动作电位的激发阶段。

激活是动作电位的第三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细胞膜上的钠通道保持打开状态,钠离子持续进入细胞内。

同时,细胞膜上的钾通道也发生了改变,钾通道开始打开。

钾离子通过钾通道从细胞内流出,细胞外的钾离子浓度升高。

这使得细胞膜内外的离子浓度逐渐恢复到静息态。

最后一个阶段是复极化。

在复极化阶段,钠通道关闭,停止钠离子的进入。

钾通道仍然打开,钾离子持续从细胞内流出。

这使得细胞内外的离子浓度逐渐恢复到静息态。

当细胞膜内外的钠和钾的浓度恢复到静息态时,细胞膜电位再次变为负值,恢复到静息态。

总结起来,动作电位形成的离子机制是通过细胞膜上的钠和钾通道的打开和关闭来实现的。

在阈值激发阶段,钠通道打开,钠离子进入细胞内,使细胞内外的电位迅速变为正值。

在激活阶段,钠通道持续打开,钠离子持续进入细胞内,同时钾通道也打开,钾离子从细胞内流出。

在复极化阶段,钠通道关闭,钠离子停止进入细胞,但钾通道仍然打开,钾离子持续从细胞内流出,使细胞内外的电位恢复到静息态。

这个过程是动作电位形成的基本机制。

生物化学脂代谢重点简答题2

生物化学脂代谢重点简答题2

简答题1.简述酮体在何处生成,在何处氧化利用?酮体的生理意义?酮症对机体有何危害?酮体在肝脏合成,输送到肝外组织氧化利用。

酮体的生理意义:酮体是脂肪酸在肝内正常的代谢中间产物,酮体是肝脏输出能源的一种形式;并且酮体可通过血脑屏障,是脑组织的重要能源;长期饥饿和糖供给不足时,酮体可以代替葡萄糖成为脑组织及肌肉组织的主要能源。

危害:可导致代谢性酸中毒,导致其腹痛、肠胃道症状、昏睡、头痛、恶心、心脏毒性作用、食欲减退等症状。

2.简述脂肪酸的氧化与生物合成的主要区别是什么?3.磷脂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什么?卵磷脂生物合成需要哪些原料?磷脂的主要生理功能:由甘油构成的磷脂是生物膜的主要组分;含鞘氨醇而不含甘油的磷脂是神经组织各种膜的主要结构脂之一。

卵磷脂生物合成需要脂酸、甘油、磷酸盐、胆碱、丝氨酸、肌醇等原料。

4.人或实验动物长期缺乏胆碱会诱发脂肪肝,请解释其原因。

长期缺乏胆碱会导致合成磷脂的原料不足,胆碱可促进脂肪以磷脂形式由肝脏通过血液输送出去或改善脂肪酸本身在肝中的利用,并防止脂肪在肝脏里的异常积聚。

5.胆固醇可以转变成哪几种具有重要生理功用的物质?胆汁酸、类固醇激素、7-脱氢胆固醇6.简述乙酰CoA的来源与去路。

乙酰CoA的来源:糖的有氧氧化、脂肪的分解代谢、氨基酸的分解代谢以及酮体的分解代谢。

乙酰CoA的去路:进入三羧酸循环、合成酮体的原料、合成胆固醇的原料以及合成脂肪酸的原料。

7.分离血浆脂蛋白的方法有几种?各将血浆脂蛋白分成哪几种?分离血浆脂蛋白的方法有2种,分别为电泳法和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电泳法:将血浆脂蛋白分为α-脂蛋白、前β-脂蛋白、β-脂蛋白、乳糜微粒。

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将血浆脂蛋白分为乳糜蛋白、极低密度蛋白、低密度蛋白、高密度蛋白。

论述题1.计算1摩尔硬脂酸在体内彻底氧化为CO2和H20能产生多少摩尔ATP?2.脂肪酸的-氧化过程包括哪些反应?有哪些酶和辅酶参加?脂肪酸的氧化过程包括脂肪酸的活化、脂酰CoA转运至线粒体、脂肪酸的β-氧化、脂肪酸氧化的能量生成这四个反应。

生药学

生药学

绪论1.单选题⑴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药典是。

A.《神农本草经》B.《本草经集注》C.《证类本草》D.《唐本草》⑵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著作是。

A.《黄帝内经》B.《本草纲目》C.《神农本草经》D.《本草拾遗》⑶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的载药数达到了种。

A.1892B.2000C.365D.9002.名词解释⑴道地药材:⑵中草:⑶生药:第一章生药的分类与记载1.单选题⑴生药人参的拉丁名是。

A.GinsengRadixetRhizomaB.PanaxginsengC.A.Mey C.GinsengRadixD.RadixginsengC.A.Mey2.多选题⑴生药拉丁名的组成可以是。

A.属名+种名+命名人B.生药的属名+药用部位C.生药的种名+药用部位D.直接用原生药的种名或属名E.生药的属名+种名+药用部位3.简述生药的各种分类方法及其优缺点。

4.简述生药拉丁名的命名原则。

第二章生药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合成1.单选题⑴蓼科生药大多含有的成分是。

A.挥发油B.生物碱C.蒽醌D.甾体⑵银杏中对心脑血管方面有活性作用的成分是。

A.生物碱B.双黄酮C.内酯D.蒽醌类⑶碘化铋钾试剂可用来检别下面哪种生药。

A.当归B.薄荷C.麻黄D.洋地黄叶⑷盐酸镁粉反应可用来检识下面哪种生药。

A.党参B.大黄C.五倍子D.槐米2.多选题⑴下面哪些属于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

A.强心苷B.黄酮C.生物碱D.蒽醌E.蛋白质3.名词解释:⑴初生代谢产物:⑵次生代谢产物:第三章生药的鉴定1.单选题⑴经验鉴别术语中,“鹦哥嘴”是用来形容下面哪种生药。

A.党参B.天麻C.黄连D.粉防己⑵经验鉴别术语中,“挂甲”是形容下面哪种生药。

A.何首乌B.西红花C.牛黄D.麝香2.多选题⑴生药的常规检查内容有。

A.杂质B.水分C.灰分D.浸出物E.挥发油⑵生药的鉴定方法通常有。

A.原植物鉴定B.性状鉴定C.显微鉴定D.理化鉴定E.DNA分子标记鉴定3.名词解释⑴显微化学反应:⑵泡沫反应:4.简答题:⑴简述生药鉴定的目的及一般程序。

《护理学基础》名词解释及简答题2

《护理学基础》名词解释及简答题2
10°~20°,有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缺氧症状;抬 高下肢20°~30°,有利于静脉血回流,增加心排血量, 缓解休克症状。
第九章 病人卧位与安全的护理
二、简答题
1.休克病人应采取什么卧位?为什么?(2019年)
答:休克病人应采取 卧位。因抬高头胸部 ,
有利于保持
通畅,改善 症状;抬高下

,有利于
二、简答题
6.为各种特殊情况的病人翻身时应注意什么?
答:为各种特殊情况的病人翻身时应注意:
⑴为身上带有多种导管的病人翻身时,应先将导管安
置 再翻身,翻身后应检查导管有无脱落、移位、扭曲、
受压等,以保持

⑵为手术后病人翻身时,应先检查敷料有无脱落、浸
湿等,需要时先
后翻身。
⑶颅脑手术后的病人,头部转动过剧可引起 ,脑
⑴ 渗出液流入盆腔,减少炎症的
扩散和 的吸收(盆腔腹膜抗感染性较
强,吸收性较差),使感染
和减
轻 反应。
⑵防止感染向上蔓延引起 脓肿。
第九章 病人卧位与安全的护理
二、简答题 5.简述头低足高位的适用范围。 答:头低足高位的适用范围有: ⑴肺部分泌物引流,使痰液易于排出。 ⑵十二指肠引流,有利于胆汁引流排
疝压迫脑干会导致病人突然死亡,故一般只能卧于 侧 或。
⑷进行骨牵引的病人,翻身时 放松牵引。
⑸石膏固定、伤口较大的病人,翻身后防止 受压。
《护理学基础》 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第九章 病人卧位与安全的护理
一、名词解释
1.主动卧位:是指病人身体活动自如, 自己采取的最舒适、最随意的卧位。
2.被动卧位:是指病人自身无变换卧 位的能力,躺在被安置的卧位。
3.被迫卧位:是指病人意识清醒,也 有更换卧位的能力,由于疾病或治疗的原 因而被迫采取的卧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答题部分简答题目包含以下几大类内容:一.数制变换,运算,码制等二.微机组成、结构、总线三.8086/8088CPU的内部结构、大小模式构成和总线周期四.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五.存储器组成、分类、性能、特点六.接口技术与中断技术一、数制变换,运算,码制、补码运算、溢出判断等A类:1.溢出与进位不同点?答:进位是指运算结果的最高位向更高位的进位,用来判断无符号数运算结果是否超出了计算机所能表示的最大无符号的范围。

溢出是指带符号数的补码运算溢出,用来判断带符号数补码运算结果是否超出了补码所能表示的范围。

2.什么是组合的BCD码?什么是非组合的BCD码?答:组合的BCD码是用一个字节表示2位BCD码。

非组合的BCD码一个字节仅在低四位表示1位BCD码。

3.简述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的方法。

4.简述十六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的方法。

5.在计算机中,如何表示正、负号。

答:数的最高位为符号位,并且用“0”表示正;用“1”表示负。

6.计算机中机器数有哪些常用的编码形式。

答:常用的编码有原码、反码和补码。

B类:1.原码、反码和补码是怎样定义的。

答:原码的定义:一个数的原码其尾数就是该数的真值,其最高位用来表示符号,“+”和“-”分别用“0”和“1”来表示。

反码的定义:对于正数它的反码等于原码,对于负数它的反码等于它的原码除符号位外,其余各位取反。

补码的定义:对于正数它的补码等于原码,对于负数它的补码等于它的原码除符号位外,其余各位取反后加一。

2.在计算机中,BCD码的加减运算是按什么规则进行调整的。

C类:1.简述汉字的编码规则。

答:GB2312国标字符集呈二维表,分成94行×94列,行号称为区号,列号称为位号。

每一个汉字或符号在码表中都有各自一个惟一的位置编码,该编码就是字符所在的区号(行号)及位号(列号)的二进制代码(7位区号在左、7位位号在右,共14位),也称为汉字的区位码。

因此,字符集中的任何一个图形、符号及汉字都用唯一的区位码表示。

为了不影响已经约定好的数据通信规程,将区位码的区号和位号都加 32(即 100000),变换成对应的国标码。

2.计算机中数字的小数点是如何表示的。

答:有两种表示方法,定点表示法和浮点表示法。

二、微机组成、结构、总线A类:1.试说明微机的工作过程?答:当开始运行程序时,首先应把第一条指令所在存储单元的地址赋予程序计数器PC(Program Counter),然后机器就进入取指阶段。

在取指阶段,CPU从内存中读出的内容必为指令,于是,数据缓冲寄存器的内容将被送至指令寄存器IR,然后由指令译码器对IR 中指令的操作码字段进行译码,并发出执行该指令所需要的各种微操作控制信号。

取指阶段结束后,机器就进入执行指令阶段,这时CPU执行指令所规定的具体操作。

当一条指令执行完毕后,转入下一条指令的取指阶段。

这样周而复始地循环,直到遇到暂停指令时结束。

2.存储器读写操作的不同点?答:①读操作:由CPU发出的读命令控制。

写操作:由CPU发出的写命令控制。

②读操作:把数据从内存中读出来,放到DB上。

写操作:把DB上的内容,写入到存储器中。

3.计算机按其使用的逻辑元件的不同被分为哪几代?微型计算机是哪一代计算机的分支?答: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和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微型计算机属于第四代计算机的分支。

4.何谓总线?有哪几类?作用如何?答:总线是计算机中各功能部件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道。

根据所传送的信息的内容与作用不同,总线可分为三类: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

这三类总线作用为计算机各功能部件间传送地址、数据、控制信息的。

5.简述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本思想。

答:冯·诺伊曼基本设计思想为:①以二进制形式表示指令和数据。

②程序和数据事先存放在存储器中,计算机在工作时能够高速地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并加以执行。

③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设备等五大部件组成计算机系统。

6.假设四种CPU主存地址分别为16根、20根、24根以及32根,试问每种CPU可寻址内存多少字节?解:64K字节,1M字节,16M字节,4G字节B类:1.什么是微机总线。

答:笼统来讲,就是一组进行互连和传输信息(指令、数据和地址)的信号线。

计算机的总线,都是有特定含义的。

如“局部总线”,“系统总线”和“通信总线”等。

2.总线标准的特点有哪些?答:①具有公用性,同时可挂接多种不同类型的功能模块;②在机箱内以总线扩展插槽形式提供使用;③一般为并行传输;④定义的信号线多,且齐全,包括分离的数据、地址和控制信号线以及电源线。

3.通常总线分为哪几类?其特点是什么?答:①局部总线是介于CPU总线和系统总线之间的一级总线。

它一侧直接面向CPU总线,另一侧面向系统总线,分别由桥接电路连接。

局部总线又可分为专用局部总线;VL总线;PCI总线。

②系统总线是微机系统内部各部件(插板)之间进行连接和传输信息的一组信号线。

如ISA和EISA就是构成IBM-PC X86系列微机的系统总线。

系统总线是微机系统所特有的总线,由于它用于插板之间连接,故也叫板级总线。

③通信总线是系统之间或微机系统与设备之间进行通信的一组信号线。

如微机与微机之间,所采用的RS-232C/RS-485总线;微机与智能仪器之间,所采用的IEEE-488/VXI总线,以及近几年发展和流行起来的微机与外部设备之间的USB和IEEE1394通用串行总线等。

但是,与其把这种总线叫做通信总线,还不如把它叫接口标准更合适,因为它们更符合接口标准的特征。

C类:1.简述总线传输的过程。

答:总线完成1次数据传输,一般分为4个阶段。

①申请阶段:当系统总线上有多个主模块时,需要使用总线的主模块要提出申请,由总线仲裁机构确定把下一个传输周期的总线使用权授权给哪个模块。

②寻址阶段:取得总线使用权的主模块通过总线发出本次打算访问的从模块的存储器地址或I/O端口地址及有关命令,使参与本次传输的从模块开始启动。

③传数阶段:主模块和从模块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数据由源模块发出,经数据总线流入目的模块。

④结束阶段:主从模块的有关信息均从系统总线上撤除,让出总线。

2.总线数据传输的控制方式有哪几种?答:①同步方式,②异步方式,③半同步方式,④分离方式。

三.8086/8088CPU的内部结构、大小模式构成和总线周期A类:1.何谓逻辑地址,何谓物理地址?如何由逻辑地址求物理地址?答:逻辑地址是16位的相对地址,其表达形式有“段地址”和“段内偏移地址”。

物理地址是20位绝对地址,存储单元的物理地址是唯一的。

CPU与存储器进行数据交换时在地址总线上提供的20位地址信息称为物理地址。

物理地址=逻辑地址×10H+段内偏移地址。

2.EU与BIU各自的功能是什么?如何协同工作?答:EU是执行部件,主要的功能是执行指令。

BIU是总线接口部件,负责与片外存储器及I/O接口电路传输数据。

EU经过BIU进行外部数据的访问,BIU为EU提供将要执行的指令,EU与BIU可分别独立工作。

3.8086存储器结构分哪4个逻辑段?各种逻辑段分别是什么用途?解:在8086存储器结构中有4种逻辑段,分别为:代码段、数据段、堆栈段和附加段。

代码段用于存放程序;数据段和附加段ES用于存放数据;堆栈段SS用于存放数据(包括暂存数据和保护现场的数据)。

B类:1.8086系统复位时,系统的初始状态有什么特征?答:8086系统复位时: ①标志寄存器值为0,其结果禁止中断与单步方式;② DS、SS、ES和IP寄存器值为0;③ CS寄存器值为FFFFH。

2. X=35H,Y=76H,进行X+Y和X-Y运算后,状态标志位各位的状态是什么?解:X+Y=0ABH,各标志位分别为:OF=1,SF=1,ZF=0,AF=0,PF=0,CF=0。

X-Y=0BFH,各标志位分别为:OF=0,SF=1,ZF=0,AF=1,PF=0,CF=1。

3.标志寄存器FR的状态标志位各位的含义是什么?答:状态标志位包括CF、PF、AF、ZF、SF和OF;其中① CF为进位标志位,表示算术运算指令执行之后,运算结果最高位(字节运算时为第7位,字运算时为第15位)若产生进位或借位,该标志置1,否则置0。

② PF为奇偶标志位,运算指令执行后,运算结果中1的个数为偶数,该标志置1,否则置0。

③ AF为辅助进位标志位,加法运算过程中,若第3位有进位,或减法过程中,第3位有借住,则AF=1,否则AF=1。

④ ZF为零标志位,运算指令执行之后,若结果为0,则ZF=1,否则ZF=0。

⑤ SF为符号标志位,它和运算结果的最高位相同。

SF=1表示负,SF=0表示正。

⑥ OF 为溢出标志,若本次运算结果有溢出,则OF=1,否则OF=1。

4.标志寄存器FR 的控制标志位各位的含义是什么?答:控制标志位包括IF 、DF 、TF ;其中① IF 为中断标志位,该标志用于控制可屏蔽的硬件中断。

IF = 0,可接受中断;IF = 0中断被屏蔽,不能接受中断。

该标志可用指令置1或置0(复位)。

② DF 为方向标志位,该标志位用于指定字符串处理指令的步进方向。

当DF = 1时,字符串处理指令以递减方式由高地址向低地址方向进行;当DF = 0时,字符串处理指令以递增方式,由低地址向高地址方向进行。

该标志可用指令置位或清零。

③ TF 为单步标志位,TF = 1,表示控制CPU 进人单步工作方式,此时,CPU 每执行完一条指令就自动产生一次内部中断。

单步中断用于程序调试过程中。

5. 请将如下逻辑地址用物理地址表示:(1) 0FFFFH ∶0000H ;(2) 0045H ∶0018H ;(3) 2000H ∶0600H ;(4) 0B821H ∶3456H 答:用PA 表示物理地址,PA =段基地址×16+偏移地址(1)PA =0FFFFH ×16+0000H =0FFFF0H (2)PA =0045H ×16+0018H =00468H (3)PA =2000H ×16+4600H =24600H (4)PA =0B821H ×16+3456H =0BB666H6.某程序数据段中存有两个数据字1234H 和5A6BH ,若已知DS =5AA0H ,它们的偏移地址分别为245AH 和3245H ,试画出它们在储存器中的存放情况。

答:偏移地址为245AH 的字对应的物理地址为: PA =DS ×10H +EA =5AA0H ×10H +245AH =5CE5AH偏移地址为3245H 的字对应的物理地址为: PA =DS ×10H +EA =5AA0H ×10H +3245H =5DC45HC 类:1.若8086CPU 工作于最小模式,试指出当CPU 将AH 的内容送到物理地址为 91001H 的存储单元时,以下哪些信号应为低电平:M/ 、 、 、 /S7、DT/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