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景观
神州大地的美景

神州大地的美景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地域广阔、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度。
在这片神州大地上,有着许多令人惊叹的自然景观,这些景观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也展现了中国的多样性与独特性。
黄山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是中国著名的山岳风景区之一。
这里有奇峰耸立、云海飘渺、松柏苍翠、溪流潺潺等壮美景观。
黄山的云海是其最为著名的景观之一,每年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在黄山,你可以登上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等山峰,俯瞰山下的云海和奇峰异石,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壮美。
张家界张家界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是中国著名的国家森林公园。
这里有千峰万壑、奇峰异石、峰林绝壁、溪流飞瀑等景观。
张家界最著名的景观是被誉为“天下第一桥”的天门山玻璃栈道。
这条长达1430米的栈道,悬挂在天门山峰顶之上,可以俯瞰山下的云海和奇峰异石,让人感受到宏伟壮观的自然景观。
九寨沟九寨沟位于四川省北部,是中国著名的自然保护区。
这里有碧波荡漾的湖泊、清澈见底的河流、瀑布奔腾、山峰起伏等景观。
九寨沟最著名的景观是五花海,这里的湖泊呈现出五种不同的颜色,令人叹为观止。
此外,还有树正群海、熊猫海、长海等景观,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童话世界。
西藏西藏是中国的一个自治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区之一。
这里有雄伟壮观的喜马拉雅山脉、广袤无垠的高原草原、清澈见底的湖泊河流等景观。
西藏最著名的景观是布达拉宫,这是一座建于七世纪的古老建筑,是藏传佛教的圣地之一。
此外,还有珠峰、纳木错、羊卓雍错等景观,让人感受到西藏独特的文化和自然景观。
桂林山水桂林山水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区之一。
这里有奇峰耸立、溪流潺潺、田园风光等景观。
桂林山水最著名的景观是漓江,这是一条长达83公里的河流,两岸峰峦叠嶂,美不胜收。
此外,还有象山、七星岩、银子岩等景观,让人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独特魅力。
总结神州大地的美景如此之多,每个景点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这些景观不仅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和壮美,也展示了中国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形容祖国大地风景秀美的句子

形容祖国大地风景秀美的句子
1. 祖国大地如同一幅宏伟壮阔的画卷,绵延起伏的山川、清澈碧蓝的江河、广袤无
垠的草原和繁茂葱郁的森林构成了其迷人的风景。
2. 在祖国大地上,高山峻岭苍劲挺拔,犹如巨人伸展雄姿;沃野平原广袤辽阔,草
木葱茏,与天地融为一体。
3. 落日余晖映照下的祖国大地,仿佛一片金黄色的海洋,充满了浓郁的诗意和艺术
气息。
4. 清晨的祖国大地,青山绿水、云雾缭绕、暖阳拂面,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蓬勃和无
限的可能。
5. 祖国大地的万物生长旺盛,无论是风景还是动植物,都呈现出一种繁荣昌盛的景象,令人心旷神怡。
6. 华夏大地四季分明,春暖花开、夏日炎炎、秋高气爽、冬日雪景,展现出各自迷
人的风情。
7. 祖国大地上流淌着清澈的江河湖海,临近水岸的山峦和城市景象在水中倒映出来,美不胜收。
8. 在祖国大地上,原生态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充分展示了中华文化的
魅力和底蕴。
9. 山水相依、古树参天、人文古迹和现代建筑,祖国大地的风景美不胜收,让人心
灵悸动、回味无穷。
10. 祖国大地的风景美妙绝伦,醉人心魂,表达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神妙,也展示了人
类和自然的和谐共生之美。
大地景观案例

大地景观案例介绍大地景观是一种创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和人造景观的设计艺术。
大地景观案例以其独特性和令人印象深刻的风景而备受瞩目。
本文将探讨几个著名的大地景观案例,分别阐述其设计理念、实施过程和影响。
大地景观案例1:缅因州的石头圆设计理念石头圆是一个位于缅因州沿海的景观艺术品。
设计师使用了当地的天然石材,将数百块石头堆积起来形成一个巨大的圆形结构。
石头圆的设计理念是通过自然材料和简洁的形状来表达大地的力量和永恒。
实施过程实施石头圆项目需要大量的石材和工人。
设计师首先选择合适的石头,然后将其运输到现场。
工人们根据设计图纸一块一块地堆积石头,确保整个结构的稳固性和完整性。
该过程需要耐心和精确的工艺。
影响石头圆成为缅因州的地标之一,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
它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效益,并向世界展示了缅因州的自然美景和艺术创造力。
此外,石头圆还激励了其他地方的设计师和艺术家,促进了大地景观艺术的发展。
大地景观案例2:阿塔卡马沙漠的地质奇观设计理念阿塔卡马沙漠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区之一,但却有着迷人的地质奇观。
设计师利用沙漠中形成的各种地形和色彩,创造出一个令人惊叹的大地景观。
地质奇观的设计理念是通过突出沙漠的独特之处,向人们展示大自然的奇妙和无限可能。
实施过程要实施地质奇观项目,设计师必须深入了解阿塔卡马沙漠的地质特征和气候条件。
他们选择合适的位置和形状,然后使用适当的材料和技术来表达他们的设计理念。
这个过程需要艺术家和科学家的合作,以确保景观的视觉效果和可持续性。
影响阿塔卡马沙漠的地质奇观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科学研究者。
它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观测点,用于研究地质和天文学现象。
此外,地质奇观还为当地居民带来了旅游收入,促进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大地景观案例3:日本的枯山水庭院设计理念枯山水庭院是日本传统的景观设计形式,以其简约和抽象的美感而闻名。
这种设计理念通过使用砾石、沙子和稀疏的植物来模拟自然景观,表达出大地的静谧和简朴。
大地景观案例

大地景观案例
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大地景观案例:
1. 阿拉摩汀沙漠花园(Alamogordo Desert Garden):这座位于美国新墨西哥州的沙漠花园,因其浓缩了当地多种沙漠植物、设有修剪雕塑的石灰岩山脊、湖泊和河流而备受赞誉。
2. 坦帕海滩花园(Tampa Bay Beach Garden):这座坐落在佛罗里达州的沙滩花园,与海边浅滩相连,创造出一个极具互动性的环境。
园内不仅有各种常绿和多年生植物生长,还有自然河岸和滩涂湿地,以及人造湖泊等。
3. 拉巴哈西沙漠公园(Labahasha Desert Park):这座规划于摩洛哥南部的沙漠公园,致力于保护当地环境和生态,同时提供各种旅游和公共设施。
园内设有沙漠花园、自然保护区、户外剧院等。
4. 圣迭戈切萨皮克公园(San Diego Chicano Park):这座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公园,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致力于反对建议在该地区开发一条高速公路的计划。
公园内有众多墙壁画和壁画,具有极高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5. 阿拉密达国家森林公园(Alamogordo National Forest):这座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处于科罗拉多山脉区域的森林公园,覆盖了超过1.1万英里,其中包括了白垩纪古生物学区以及壮美的山脉和景观。
园内还设有大量的徒步、骑马和露营
等户外活动区域。
这些大地景观案例都体现出了创新性,同时将大地的自然美妙呈现在人们面前。
霜降冬季景观赏析

霜降冬季景观赏析霜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 19 个节气,表示大地已经降温,霜冻开始出现。
在这个时节,自然界的景色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本文将通过对冬季景观的细致观察和描绘,来赏析霜降这个美丽而寒冷的季节。
一、雾霾笼罩的城市随着冬季的来临,雾霾也逐渐占据了城市的天空。
灰蒙蒙的雾霾将整个城市包裹在其中,视野变得模糊不清。
行人匆匆赶路,远处的建筑物也因为雾霾的原因而渐行渐暗。
城市的景色变得朦胧而神秘,散发出一种特殊的美感。
二、银装素裹的大地随着温度的下降,大地逐渐变得寒冷而冰冷。
一旦霜降到来,大地上的植被也会开始结霜。
树叶上的露珠在霜的覆盖下逐渐凝结成冰,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冰雕画。
草地上的草丛也会被霜雪裹挟,整片大地变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
三、湖面上的冰雪图案湖泊在霜降的时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冰冷的温度下,湖面开始结冰。
一片薄薄的冰层覆盖了湖面,远远望去宛如镜子一般反射出美丽的景色。
湖面上的冰层上常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奇特的冰雪图案,如冰锥、冰花等。
这些冰雪图案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
四、落叶残枝的凋零之美在霜降之后,许多植物开始脱落叶子,枝条上也只剩下几片残枝。
这种枯草萧瑟的景象虽然带有一丝凋零之感,但却也展现出了大自然的深邃和美丽。
枯黄的落叶随风飘扬,激起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思考和感伤。
这种凋零之美也是冬季景观中独特的风景。
五、冰雪世界的童话般当大地被白雪覆盖时,整个世界就变成了一个童话般的冰雪世界。
雪花悄悄飘落在大地上,覆盖了建筑物、树木和道路,形成了一个纯洁而安静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人们可以踏雪行走,堆雪人,打雪仗,尽情享受冬日的乐趣。
冰雪世界带给人们的是一种童真、快乐和无限遐想的感受。
六、冬日暖阳的温暖尽管冬季寒冷,但是冬日的阳光却给人们带来温暖。
阳光穿过寒冷的空气,照射在大地上,给人们带来一丝丝的暖意。
当阳光照耀在冰雪上时,会反射出绚丽的光芒,整个世界在阳光的照耀下变得温暖而明亮。
人们在阳光下散步、晒太阳,感受到温暖的同时也享受到了冬日的宁静与安宁。
大地景观设计手法

大地景观设计手法大地景观,那可是一门了不起的艺术!它就像是大自然这位神奇画家手中的巨幅画卷,每一笔每一划都充满了魅力和玄机。
你想想,当你漫步在一片广袤的田野,金黄色的麦浪随风起伏,那难道不是大地景观的杰作吗?或者是那连绵起伏的山峦,被郁郁葱葱的森林覆盖,像不像大自然给自己披上的华彩衣裳?这就是大地景观的魅力所在啊!要说大地景观的设计手法,咱得先聊聊因地制宜这一招。
这就好比给人穿衣服,得根据身材来选尺码和款式。
如果这块地原本就是平坦开阔的,那咱就可以打造出一望无际的花海,让人们仿佛置身于花的海洋;要是遇上高低起伏的地形,那就顺势而为,设计成错落有致的梯田,多有层次感呐!你说是不是?再来说说色彩搭配。
大地景观可不是随便涂涂抹抹的,得像画家调色盘一样精心挑选。
春天可以是粉嫩的桃花、洁白的梨花交相辉映;夏天可以是碧绿的荷叶、粉嫩的荷花相互衬托;秋天呢,金黄的稻穗、火红的枫叶构成一幅绝美的画面;冬天皑皑的白雪覆盖大地,那又是另一番纯净的美。
这不就跟咱们家里装修选窗帘和沙发颜色一样嘛,得搭配得好看,让人赏心悦目。
还有植物的选择,那也是有讲究的。
要选那些适应本地气候和土壤的植物,就像找对象得找合得来的。
比如说在北方,耐寒的松柏就是不错的选择;在南方,热带的棕榈树就能展现出独特的风情。
而且,不同植物的生长速度和形态也得考虑进去。
有的长得快,可以迅速形成景观效果;有的长得慢,但姿态优美,能成为点睛之笔。
这就跟咱们交朋友似的,有的热情似火,能一下子带来热闹;有的温柔细腻,需要慢慢品味他们的好。
另外,水体的运用也是个妙法。
一条清澈的小溪蜿蜒穿过,能给整个景观增添灵动之美。
就像一个人的眼睛,有了水汪汪的大眼睛,整个人都显得有神采了。
要是弄个小池塘,种上些荷花、养上几条小鱼,那多有情趣啊!最后,别忘了给人们留出活动的空间。
可以是蜿蜒的小径,让人们漫步其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也可以是开阔的草坪,供人们野餐、嬉戏。
这就好比家里要有客厅,能让人自由自在地活动,放松身心。
大地景观塑造方法

大地景观塑造方法大地景观就像是大地的新衣裳,要把它塑造得美美的,可有不少有趣的办法呢。
一种方法就是利用自然元素啦。
比如说水,水可是大地景观的精灵。
挖个小池塘,让水在里面安安静静地待着,周围种上些垂柳呀,那柳枝垂在水面上,就像姑娘的长发在水里漂洗。
水里再养些小鱼小虾,时不时冒个泡,这小池塘就活起来啦。
还有山丘,要是有小土丘,在上面种满各种各样的花,春天一到,那就是个花的小山坡,像彩虹落在了地上。
植物也是塑造大地景观的主力军。
大片大片地种上同一种花,像薰衣草田,那一片紫啊,风一吹,就像紫色的波浪在翻滚,人走在里面,就像在紫色的梦里。
或者种上一排排的树,像杨树,整整齐齐的,就像大地的卫士。
而且不同季节的植物搭配起来也超棒,春天有桃花杏花,夏天有荷花,秋天有菊花枫叶,冬天有腊梅,一年四季大地都不会单调。
人工建筑也能给大地景观添彩。
搭个小木屋在树林里,就像童话里的场景。
小木屋周围用栅栏围起来,栅栏上爬满藤蔓植物,从外面看就像一个绿色的小城堡。
还有那种很有特色的小桥,横跨在小溪上,不管是石桥还是木桥,走在上面都别有一番风味。
另外呢,文化元素也不能少。
如果是在有历史的地方,可以根据当地的传说或者历史故事来打造景观。
比如说有个地方传说有仙女下凡过,那就可以在那里塑造一个仙女的雕像,周围再配上相应的景观,像云朵形状的花坛之类的。
这样的大地景观就不只是好看,还有故事,有人情味啦。
还有灯光的运用。
到了晚上,在一些景观里装上彩色的灯。
像公园里的小径,用那种柔和的黄色灯光,走在上面就像走在星光大道上。
要是有个大的广场,用一些可以变换颜色的灯,人们在那里跳舞啊玩耍啊,就像在一个梦幻的舞台。
大地景观的塑造就像画画一样,把自然元素、人工建筑、文化和灯光这些颜料都用上,就能画出一幅超级美的大地画卷啦。
冬季玉米大地景观

冬季玉米大地景观
今天是个特别冷的冬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乡下姥姥家。
哇塞,一到地方,我就看见了一个好大的玉米地!冬天的玉米地没了绿叶,玉米秆儿全变成金黄色的,像大地穿上了一件毛茸茸的金色棉袄。
远远看过去,嘿,真好看!
我跑到地里,“沙沙沙——”踩在地上的干叶子可响了,好像地底下有一群小老鼠“吱吱吱”地跟我捉迷藏呢!姥爷说,冬天的玉米地看着像睡着了,可是大地的肚子里正偷偷储存着好多养分呢,等春天一到,就会“噗噗噗”冒出新的嫩芽儿啦!
我还在玉米秆儿中间发现了几个小鸟窝,里面没有鸟儿,可是落了点儿羽毛儿。
我捡起来,对着风吹了一口气,“呼——”羽毛就飘啊飘,像冬天的小雪花似的。
姥姥说,等明年玉米地重新种上庄稼,大地又会变得热热闹闹。
嗯,我觉得,冬天的玉米大地虽然安静,可它也有自己的美,真是个神奇的景观!
——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地景观学号:15095670 班级:景观设计09—4 姓名:程丽指导老师:井渌摘要:大地景观不是纯粹自然的环境,是一种通过空间和自然与社会相互作用的产物。
大地景观是一种以大地为载体,使用大尺度、抽象的形式及原始的自然材料创造和谐境界的艺术实践。
它通过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手段改变原有场所的特征,创造出精神化的场所,它不是简单的描绘自然,而是参与到自然的运动中去,达到与大地相融的和谐境界。
它是基于自然系统自我有机更新能力的再生设计。
关键字:自然景观生态性艺术性科学性和谐共处自然界中的大地在自然规律和时间的磨砺下形成了独特的风景,美轮美奂。
优美的曲线,奇特的结构和罕见的艺术形态是自然界最原始的美得形式。
例如,美国的波纹岩,一组组岩石波纹弯曲优美,颜色深浅交替,结构更为宏大;中国的丹霞地貌是我国南方红色岩系发育的一种特殊地貌。
当地古时曾沉积着厚厚的红色地层,当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岩层沿垂直节理方向发育,红层便被割成一片片红色孤立的山和陡峭的奇岩怪石,形成我们如今看到的丹霞地貌;位于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的巨人之路是全球最著名的柱状玄武岩结构,其由总计约4万根六角形石柱组成8公里的海岸。
石柱连绵有序,呈阶梯状延伸入海。
错落不一的几何型石柱具有很强的形式美;还有撒哈拉沙漠的撒哈拉之眼是位于撒哈拉沙漠的西南部,毛里塔尼亚境内的巨大同心圆地貌。
看起来就像个菊石,绕地球轨道才得见其全貌。
相比人造的七大奇迹的巧夺天工,自然界锻造出的地貌美景显得更加大气磅礴。
从我国的赤水丹霞地貌到美国的波纹岩,再到至今形成机理仍然是迷的撒哈拉之眼,无不让我们感叹自然造物主的鬼斧神工。
自然界是我们学习的书海。
大地景观除了追求自然的形式美,还深受“形式追随功能”的影响,改变着人们的生态观念和自然观念。
①其有很强的革新因素,主要表现在对自然因素的关注,以自然因素为创作的首要选择方向,艺术品不再是放置在景观环境中,大地本身已经成为艺术或艺术的组成部分。
其次,大地景观还力图将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相结合,改变现存孤立于现实需要的景观艺术品及其商业气息的存在方式。
通过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在自然环境中创作出具有实用功能且具有形式美的作品,表现出一种独特的批判现实的姿态。
比如金字塔、长城、巨石阵等,他们来到荒无人烟的沙漠和海岛,创作体量巨大的作品,却给人们带来无比的震撼,这让我们现代设计师感到敬畏和崇拜。
景观艺术家从马丘比丘、金字塔、长城、巨石阵这些古代遗迹中获得莫大启发。
安第斯山的一只羊驼遥望马丘比丘;清晨的埃及金字塔和它旁边的狮身人面像;烈日下翻山越岭的长城;黄昏时伫立在英格兰高地的巨石阵。
身处这些地方总是让人心有触动,重新思考我们的祖先,思考历史和过往的文明。
人类不是最近几百年才出现的,这些历史遗迹沟通了与过去的联系,提醒我们要学会思考。
这些创作有其物理空间和精神空间的两种存在,人们可以在此完成直观或非直观的感受,有看似“什么都没有”,却内含着千年的文化积淀;有看似无比振奋,却又一目了然;有看似“杂乱无章”却是一种时代的记述。
②如今,许多著名的大地艺术景观作品有《螺旋形防波堤》、《飞奔的篱笆》、《包裹岛屿》、《闪电原野》等。
大地景观引发了人们思考对待自然的态度,将成为一种生态景观建设热潮。
我认为,景观设计一味的追求创新是不对的。
如果说去“创造”一个景观,不如说是“挖掘”一个景更为生动有效。
③“大地”可谓是一种新的景观资源。
山川、梯田、废弃的校园和民宅既是“画布”又是“画面”,土壤、石头、木头、冰雪、砂石都成为设计师常用的材料。
沙漠、森林、农场或工业废墟,成为设计师关注的对象,人类是自然的内涵。
约翰·斯蒂尔格再三论证的定义:“与荒野相对的是景观,土地由人类塑造”,④我们应当补充这类的塑造行为,我们应当补充这类的塑造行为,既是虚构的(包括在语言、神话、地图、绘画、电影和其他表现形式,),也是现实存在的(物质空间的形成和重建)。
中国传统景观讲究“天人合一”,建筑景观和周围自然和谐融为一体。
我们继承了这一精髓,我们的景观工程是在原有环境上的提炼,达到和周围建筑环境高度统一。
同样,大地景观工程不只是简单的构建一个景点、修造一座建筑,而是广义上的大环境改造,我们的建筑要符合当地原有的地域地貌特点,凸显和谐。
我们的生命在于自然中生生不息,与自然融为一体。
基于这种理由,我们努力找回过去遗忘的自己的面貌,努力恢复我们生命的空间。
综观世界各国的建筑和景观都有与众不同的的自己的特点,这并不是某个天才设计师的灵光突现,而是出自于那个地区的各种自然条件和文化而形成的“风土”里。
⑤我们每建造一座建筑,都要充分考虑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度,每一条线、每种材质都要和整体建筑高度融合。
从这个角度上讲,别人的景观是局部建设,而大地景观是大尺度全面改造。
这也是被称为“大地景观”的原因,即把整个大地当作施展才华的舞台。
约翰·O·西蒙兹在《大地景观——环境规划指南》一书中提出从“研究人类生存空间与视觉总体的高度”探讨景观规划设计,“景观设计师的最终目标和工作就是帮助人类,使人、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他们同生活的地球和谐共处”。
这极大的拓展了景观研究的范畴与视野,为了人类的生存环境改善而设计。
西蒙兹说:“自然法则指导和奠定所有合理的规则思想。
”⑥他主张理解自然,理解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尊重自然过程,需要全面解析方法、环境保护、生活环境质量提高策略。
大地景观的存在,开拓了景观设计师的思维,对人们的生态观念和自然观念的提高与转变,具有积极意义。
大地景观对工业废弃地的重视,影响到景观设计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处理手法。
史密森所认为的大地景观最好的场所是那些被工业化和人类其他活动严重降质的场地.这些场地可以被艺术化地再利用,为景观设计师解决工业废弃地的处理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史密森之后的景观设计师们,正是怀着一种艺术创作的愉悦感.保留了那些废弃的厂房、机器.创作出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园林景观。
史密森创作“螺旋形防波堤”(场地曾因开采石油而污染)的本意,是探索自然与人类之间相互作用的“进程”,因为“人类是自然一部分”的旗帜。
大地景观出了对城外荒凉地段和工业废气地段进行生态恢复外,还着力于结合当地小区居民、动员全国性的义工制度与强调针对特定场域创作的作品,尤其鼓励创作者对城内与自然相结合创作更有益于生存的城市。
比如,在日本提出的森林学校,其概念最早源于森林治疗法,其原因之一是在森林中到处可见的活生生的自然生命体,这种环境对于儿童们来说是一种绝佳的场所,因为都市中的儿童能接触到的也只是非自然状态下认为提供的活动形式,而感到在自然状态下的原始行为对儿童来说是最好不过的环境,未来社会理想中的儿童学习生活环境,森林学校是最佳选择之一。
因为那里能感受到动植物生境的真谛。
这是人类追寻原型生活的表现,因为森林是生的“象征”,有林的地方,将是未来的绿地。
⑦20世纪是城市与城市美术的时代,然而城市开始出现弊病,美术也逐渐变得灰暗和孤立。
原本的场所与人、人与人之间的紧密联系正在逐步的丧失。
而大地景观的设计者们在里山的生活和自然环境中则找到了这种失去的美术的联系和协作。
他们以一种批判现代都市生活和工业文明的姿态,将目光投向城市之外,以大地作为创作的对象,进行新的景观类型的尝试,形成了大地景观的设计新潮。
景观是一种特意创造的空间,是搭建人、社会与自然统一的空间环境,像伊利亚德所说:景观代表人们纳入时间于自身。
然而大地景观不仅是一种空间、一种意念,更是一种文化的视角和对诠释、设计和演变保持着一种开放的状态。
而大地也不单单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更是一种积极影响现代文化的工具,就像杰里科预言的,景观最终会超越建筑成为艺术之母。
注释:①、⑥《现代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成玉宁著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2010年3月第一版第1次印刷第24页)②、③、⑦《LANDSCAPE感悟》环境文化学研究会章俊华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2011年1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第86、89、104页)④论当代景观建筑学的复兴》[美]詹姆士·科纳主编吴琨、韩晓哗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2008年8月第1版第5、6页)⑤《韩国住宅景观设计》朴明权朴景子编著权其洪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出版 2005年8月第1版第一次印刷 5个第4、5页)图片来源:①图一雨水冲刷 . 帕罗·瓦尔德(palo werde)亚利桑那州,1993年拍摄:亚历克斯·是·麦克林(Alexs.Mechean)摘自《论当代景观建筑学的复兴》[美]詹姆士·科纳主编吴琨、韩晓哗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2008年8月第1版)②图二美国的波纹岩摘自于网络③图三巨石阵摘自于网络④图四大盐湖螺旋形防波堤摘自于《现代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成玉宁著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2010年3月第一版第1次印刷)⑤图五宇宙冥想花园摘自《现代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成玉宁著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2010年3月第一版第1次印刷第37页)⑥图六飞奔的篱笆摘自于《LANDSCAPE感悟》环境文化学研究会章俊华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2011年1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第86页 3第89页)⑦图七湿地摘自《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原著第四版)[美]约翰·O·西蒙兹巴里·W·斯塔克著朱强俞孔坚王志芳孙鹏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出版、发行 2009年10月第一版第1次印刷第47页)参考书目:①《论当代景观建筑学的复兴》[美]詹姆士·科纳主编吴琨、韩晓哗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2008年8月第1版)②《韩国住宅景观设计》朴明权朴景子编著权其洪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出版 2005年8月第1版第一次印刷)③《LANDSCAPE感悟》环境文化学研究会章俊华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2011年1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④《现代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成玉宁著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2010年3月第一版第1次印刷)⑤《景观设计》张大为尚金凯编著北京:化工工业出版社 2009年1月北京第1版第1次印刷)⑥《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原著第四版)[美]约翰·O·西蒙兹巴里·W·斯塔克著朱强俞孔坚王志芳孙鹏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出版、发行 2009年10月第一版第1次印刷)。